八年级物理运动与能量1(模版)

时间:2019-05-15 02:43: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物理运动与能量1(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物理运动与能量1(模版)》。

第一篇:八年级物理运动与能量1(模版)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一.教学内容:

1.认识运动 2.运动的描述 二.重点、难点:

1.认识物质世界是个运动的世界,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2.认识物理学中的最基本的运动是机械运动。3.认识微观世界的运动。

4.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他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三.知识点分析

(一)认识运动 1.宏观物体的运动:

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的位置变化叫机械运动。(1)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2)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对参照物的理解: ①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

②不能选取所研究的物体本身做参照物。

③同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④如果两个物体的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相同,它们彼此相对静止。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他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微观世界的运动:(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的。(2)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3)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典型例题】

例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歌词中“竹排江中游”是以 为参照物,“青山两岸走”是以 为参照物.

解析: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一般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其次是选定参照物,最后根据研究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来确定.但此题是一个由已知运动情况来判定参照物的问题,已知竹排在“游”,青山在“走”,请你判定是以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这就要看竹排相对于“谁”的位置在“游”?在发生位置变化?青山相对于“谁”的位置在“走”?在发生位置变化?

竹排在江中移动,显然是相对于江岸即地球而言;青山在走,是由于竹排在运动时,竹排上的人感觉到的,是以自己即竹排为参照物的。

注意:①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②参照物的选定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将研究的物体本身作参照物,因自己以自己为参照物,任何物体的位置都是永远不变的,也就是这一物体永远处于静止状态。

③为了研究机械运动的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且可以不加以说明;若选取其他合适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则要做出说明.

正确答案:青山或河岸;竹排。

例2.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房间几天不打扫就会有一层灰尘 B.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C.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段时间生锈了

D.在一杯白开水中放入白糖,这杯水就有甜味了

解析:选项A中房间中的灰尘是空气中的尘埃受重力作用落下而形成的,选项B中的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是由于重力的作用,选项C中铁器生锈是化学变化,以上三种现象均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选项D中白糖在水中的扩散正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使整个杯子里的水变甜。

正确答案:D 考点分析:考查学生一切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例3.坐在甲飞机中的某人,在窗口看到大地向飞机迎面冲来,同时看到乙飞机朝甲飞机反向离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飞机正向地面俯冲 B.乙飞机一定在作上升运动 C.乙飞机可能与甲飞机同向运动 D.乙飞机可能静止不动

解析:甲飞机中的人是以甲飞机为参照物(认为甲飞机不动),所以看到大地迎面冲来,实际应该是甲飞机正向地面俯冲。而看到乙飞机朝甲飞机反向离去,则有三种可能性:一是乙飞机与甲飞机运动方向相反:二是乙飞机静止:三是乙飞机与甲飞机运动方向相同,但速度小于甲飞机。

正确答案:选B

例4.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宇宙间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C.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同

解析:研究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参照物一旦确定,则假定他不动,因此B不对;匀速直线运动有两个特点,一是快慢不变,二是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因而C不对;研究机械运动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因而D不对。

正确答案:A 考点分析: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与选的参照物有关,一切物体都可作参照物。

例5.蒸汽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风向自东向西,路边的观察者看到从火车烟囱中冒出的烟雾是竖直向上呈柱形的,由此可知,相对于空气,火车的运动方向是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解析:路边的观察者看到火车烟囱中冒出的烟雾是竖直向上呈柱形的,说明空气流动的速度大小及方向跟火车行驶的速度大小及方向都相同。由此可见,火车相对于空气是静止的。

正确答案:选B

例6.在南北方向的平直的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a车上的人看到b车匀速向南,c车上的人看到a车匀速向北,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这三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A.只有a车 B.只有b车 C.只有c车 D.a车和c车

解析:建筑物和地面是连在一起的,相对静止,判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物体就可转化为判断相对建筑物可能静止的物体。将建筑物作为参照物,“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说明b车相对建筑物匀速向北,“a车上的人看到b车相对建筑物匀速向南”说明a相对建筑物匀速向北,且a车比b车运动的快。“c车上的人看到a车匀速向北”,则c车相对于建筑物的运动情况有三种可能:一是c车匀速向北,比a车运动得慢,二是c车匀速向南,三是c车静止。正确答案:C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5分钟)

一、填空题

1.关于下列物质世界常见的运动方式,各举两个典型例子

(1)物体的机械运动

(2)分子热运动

(3)原子内部运动 2.宇航员在用哈勃望远镜观察时,它们之间是相对 的。

3.每天的“日起日落”这句话是以 为参照物;地球东部卫星点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这是以 为参照物。

4.对于物体的运动,我们可以这样分类:从视觉的直观性上分,可以分为 和 两类;从运动轨迹上分可以分为 和 两类。

5.物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探索世界的、和 的规律。6.我们常见到的滚滚的车流属于 运动,春季里的花香是由于 运动造成的。7.常见物质以固态、液态、气态存在,这三种状态存在主要与 的情况有关。

8.物理学中把物体 叫机械运动。

9.一切物质都由 组成。原子由、组成,原子核又由、组成,而它们内部还有结构。

二、选择题

1.物体的温度在0℃时,分子()A.永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一部分分子开始停止运动

C.可能运动也可能不运动,要看哪种物质 D.不运动

2.小田学习科学后,对抽烟的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我和妈妈都在被动抽烟。”小田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A.分子很少运动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3.关于原子核的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 B.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原子核由中子和原子组成 4.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麦浪滚滚 B.铁水奔流 C.灯光闪闪 D.万里雪飘

5.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炒菜时加点盐,菜就变咸 B.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 C.扫地时尘土飞扬

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

6.根据机械运动的含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运动就是一切机械的运动,像空气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机械运动是指物质的一切运动

C.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D.物体做怎样的运动与参照物的选取无关

7.小船在河里逆流而上,船上坐着一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 B.以船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C.以人为参照物,河岸上的树是静止的 D.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8.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A.岸边和行船

B.行船和岸边 C.都是行船 D.都是岸边

9.两辆汽车同向并排行驶时,甲车里的人觉得自己的车子在后退,乙车里的人觉得甲车里的人在后退,这表明()

A.甲、乙两车里的人都是以甲车为参照物 B.甲、乙两车里的人都是以乙车为参照物 C.甲、乙两车里的人都是以自己的车子为参照物

D.甲车里的人是以乙车为参照物,乙车里的人是以甲车为参照物

10.在车站内并列的两列火车上,甲车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向东运动,如果以站台为参照物,则()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甲车比乙车运动得快 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甲车比乙车运动得慢

11.人在地球上看到月亮从云中穿出,这种情况下的参照物是()A.地球 B.人 C.月亮 D.云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路边的电线杆总是静止的 B.运动的物体不能作参照物

C.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结论总是一样的 D.站台相对于行驶的火车是运动的

13.行驶的汽车里坐着不动的乘客,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地向后退参照物为(A.树木

B.地面

C.天上的白云

D.乘客乘坐的汽车

14.下列成语中不含有机械运动的是()A.背道而驰 B.奔走相告 C.比比皆是 D.必由之路 15.下列现象属于微观运动的是()

A.山洪引起的滑坡 B.花香引来了蜜蜂 C.日落西山红霞飞 D.天狗吃月(月食))【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1)如:车在行驶,船在航行

(2)如:打开放有樟脑球的衣柜门会闻到樟脑气味,花香引得许许多多的蜜蜂来采蜜

(3)如:用于人体检查的X射线是原子内由于电子运动状态改变而放射出来的,日光灯管发光是灯管内汞原子的电子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所致。2.静止 3.地球、地球

4.宏观运动、微观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5.组成、相互作用、运动变化 6.机械、分子 7.分子的运动 8.位置的变化

9.分子、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

二、选择题

1.A 2.B 3.C 4.C 5.C 6.C 7.C 8.B 9.B 10.C 11.D 12.D 13.D 14.C 15.B

第二篇:初二物理运动与能量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第4节

能量

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一切物体都是有能量,不同运动形式对应不同能量。

初步了解光能、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和核能等能量形式。

知道各种能量之间可以转化,初步懂得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不同能量之间进行转化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联系生活,观察教材图片,让学生们自己来认识常见的这些能量形式。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初步认识不同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第4节

能量

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一切物体都是有能量,不同运动形式对应不同能量。

初步了解光能、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和核能等能量形式。

知道各种能量之间可以转化,初步懂得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不同能量之间进行转化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联系生活,观察教材图片,让学生们自己来认识常见的这些能量形式。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初步认识不同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物质世界不同运动和能量形式的认识,尤其对能量转化利用的认识,使学生们对大千世界有一个概括的具体的认识,拉近了物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到物理学就在身边,物理学与我们人类生活、生产、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用实例说明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是本节的重点,分析能量转化和转移现象是难点。

三、教学器材:

教学挂图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各种形式的能量

1. 让学生们阅读课文,然后讨论下列问题

①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联系着哪些能量?学生们自己说说每天生活中至少应有哪些能量?

②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量是怎么转化的,即什么能转化成什么能?

③如果世界上突然没有电能,整个社会将会怎么样?没有光能这个世界又将如何?

④怎样认识能源技术革命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 分析归纳:

能量是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 不同的运动形态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形式

(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能量都来自于太阳

能量不仅可以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还可以互相转化。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

2.教师小结,并认识能量的转化

(1)点燃火柴,观察光能、内能和化学能及其互相转化。(2)启闭教室内电灯、演示电能、光能和能内及互相转化。(3)双手摩擦或手捋铅笔体验机械能、内能及互相转化。

(三)、能量的利用

1.观察自己家里的家用电器的能量转化,填写下表

洗衣机 电灯 热水器 电扇 电视 音响 电话 电能变成其他能量形式

2.将一细铁丝,来回反复弯折,可以折断铁丝,这时发现铁线是否烫手,分析一下这个过程能量转化。

3.社会调查:(1)市场有一种新型手电筒,不需要电池,晃几下就可以照明。(2)一种玩具塑料球,从高空落地弹起就可以闪出彩光。通过这些活动让同学们感受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

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过程

(四)、小结: 一)各种形式的能量

1、机械能

2、光能和电能

3、内能

4、原子能

5、化学能

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三)能量的利用

(五)、课堂练习

1.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

(1)正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具有______能。

(2)从高处往下流的水具有______能。

(3)正在发光的电灯具有_______能。

(4)干电池具有_______能。2.下列各种能的转化或转移情况是:

(1)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____

(2)摩擦生热的现象_________(3)燃料燃烧时放热___________

(4)给蓄电池充电__________(5)水沸腾时水壶盖向上顶起来________

(6)用热水加热袋装牛奶__________

(六)、作业

1.小梅同学将能量的转化及常见的例子连线如下,其中有一组出现了错误,请你帮她找出.

()A.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用磨刀石磨刀.B.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暖水瓶瓶盖蹦起.C.电能转化为内能——电炉工作.

D.势能转化为动能——向上运动的乒乓球.2.说明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

(1)、空中飞行的子弹具有

能。

(2)、在斜坡上行驶的自行车具有

(3)、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

能。

(4)、被葛州坝挡住的江水具有

(5)、正在下落的雨滴;

(6)、在空中飞行的足球

例6.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汽车沿平直公路同向而行,他们各自以自己为参照物,甲看见乙乘坐的汽车静止不动,乙看见丙乘坐的汽车离自己远去,丙看见甲乘坐的汽车在后退。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时,______________汽车运动得最快。

解析:甲、乙、丙三个人各以自己为参照物,即事先假定自己为不动的物体来观察另外两辆汽车的运动。从甲看见乙乘坐的汽车静止不动,可以断定乙汽车和甲汽车运动得一样快。从乙看见丙乘坐的汽车离自己远去,和丙看见甲乘坐的汽车往后退,可以断定丙乘坐的汽车行驶在甲乘坐的那辆汽车的前面,所以它运动得最快。上面的两个判断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进行观察,得出的结果。

正确答案:丙

考点分析:考查学生对参照物这一概念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物质世界不同运动和能量形式的认识,尤其对能量转化利用的认识,使学生们对大千世界有一个概括的具体的认识,拉近了物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到物理学就在身边,物理学与我们人类生活、生产、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用实例说明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是本节的重点,分析能量转化和转移现象是难点。

三、教学器材:

教学挂图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各种形式的能量

1. 让学生们阅读课文,然后讨论下列问题

①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联系着哪些能量?学生们自己说说每天生活中至少应有哪些能量?

②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量是怎么转化的,即什么能转化成什么能?

③如果世界上突然没有电能,整个社会将会怎么样?没有光能这个世界又将如何?

④怎样认识能源技术革命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 分析归纳:

能量是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

不同的运动形态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形式

(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能量都来自于太阳

能量不仅可以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还可以互相转化。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

2.教师小结,并认识能量的转化

(1)点燃火柴,观察光能、内能和化学能及其互相转化。(2)启闭教室内电灯、演示电能、光能和能内及互相转化。(3)双手摩擦或手捋铅笔体验机械能、内能及互相转化。

(三)、能量的利用

1.观察自己家里的家用电器的能量转化,填写下表

洗衣机 电灯 热水器 电扇 电视 音响 电话 电能变成其他能量形式

2.将一细铁丝,来回反复弯折,可以折断铁丝,这时发现铁线是否烫手,分析一下这个过程能量转化。

3.社会调查:(1)市场有一种新型手电筒,不需要电池,晃几下就可以照明。(2)一种玩具塑料球,从高空落地弹起就可以闪出彩光。通过这些活动让同学们感受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

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过程

(四)、小结: 一)各种形式的能量

1、机械能

2、光能和电能

3、内能

4、原子能

5、化学能

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三)能量的利用

(五)、课堂练习

1.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

(1)正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具有______能。

(2)从高处往下流的水具有______能。

(3)正在发光的电灯具有_______能。

(4)干电池具有_______能。2.下列各种能的转化或转移情况是:

(1)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____

(2)摩擦生热的现象_________(3)燃料燃烧时放热___________

(4)给蓄电池充电__________(5)水沸腾时水壶盖向上顶起来________

(6)用热水加热袋装牛奶__________

(六)、作业

1.小梅同学将能量的转化及常见的例子连线如下,其中有一组出现了错误,请你帮她找出.

()A.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用磨刀石磨刀.B.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暖水瓶瓶盖蹦起.C.电能转化为内能——电炉工作.

D.势能转化为动能——向上运动的乒乓球.2.说明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

(1)、空中飞行的子弹具有

能。

(2)、在斜坡上行驶的自行车具有

(3)、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

能。

(4)、被葛州坝挡住的江水具有

(5)、正在下落的雨滴;

(6)、在空中飞行的足球

例6.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汽车沿平直公路同向而行,他们各自以自己为参照物,甲看见乙乘坐的汽车静止不动,乙看见丙乘坐的汽车离自己远去,丙看见甲乘坐的汽车在后退。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时,______________汽车运动得最快。

解析:甲、乙、丙三个人各以自己为参照物,即事先假定自己为不动的物体来观察另外两辆汽车的运动。从甲看见乙乘坐的汽车静止不动,可以断定乙汽车和甲汽车运动得一样快。从乙看见丙乘坐的汽车离自己远去,和丙看见甲乘坐的汽车往后退,可以断定丙乘坐的汽车行驶在甲乘坐的那辆汽车的前面,所以它运动得最快。上面的两个判断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进行观察,得出的结果。

正确答案:丙

考点分析:考查学生对参照物这一概念的理解

第三篇:八年级物理运动与静止教案

杨林中学 公开课

物理 主讲人:徐希

课题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第1课时 运动与静止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2.理解参照物的概念。

3.会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4.会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参照物。5.掌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重点: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三、难点: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找出所选的参照物。

四、教学设计  引入

播放图片让学生感知我们处在一个不断运动的世界。提问引入。

2、授新

机械运动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播放图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机械运动概念的理解。引出参照物的概念:

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再引导学生自己得出静止的概念: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以树为参照物,骑车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一起骑车者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再引出参照物的选择原则:

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可以是静止的或运动的物体。

2、参照物一旦选定,假定其处于静止。

3、不能选择要研究的物体自身为参照物。物理学中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通过一个小的学生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参照物选取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实验】两人一组,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橡皮(或直尺)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缓慢运动。两人讨论互答:

选取课桌作参照物,橡皮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选择课本作参照物,橡皮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

选择橡皮作参照物,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观察图片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找出所选的参照物。观察图片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相对静止的应用:空中加油站,同步卫星,接力赛传棒。

在引导学生得出相对静止的条件:(1)运动快慢相同(2)运动方向相同 机械运动根据运动的路线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

3、课堂小结:

一、运动与静止

1、运动是绝对的

2、机械运动

3、参照物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5、机械运动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下列几项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B)A、春天桃树上结出了桃子 B、秋天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 C、上课铃声传到同学耳中 D、晚上探照灯照向天空炼

2、“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船相对于河岸是 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 的。

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竹排江中游”是以 为参照物,“青山两岸走” 是以 为参照物。

4.试分析下列各题以谁作参照物。①上升的电梯里的人是静止的; 以电梯为参照物

②下降的电梯上的人看到墙向上运动;

以人或电梯为参照物 

5、课后作业 课堂精练

第四篇: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1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本学年我任八年级83班的物理课,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制定如下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但有些无力概念很抽象,由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对同学来说理解是很不容易的。这些学生大都来自农村,知识面比较窄,学习习惯较差,两级分化较突出。因此上课时,有的学生反应不够灵敏从而导致学习的积极性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调整,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考虑到运动和力的知识与声、光、热、等知识相比稍显枯燥,而声、光、热、的知识不仅更能吸引学生,而且便于循序渐进地安排多种探究活动,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5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章前导读,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二.教学工作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具体措施与方法: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是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低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每一个实验都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并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要求每一个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做好有关的物理制作。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5.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如本期要进行野外考察、下农村进行实验调查、到工厂去进行劳动实习等。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6.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期我在教学之余,要认真学习大学有关的物理课程,扩大自己的学识范围,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增进教学艺术。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全期力争听课达20节以上,还要上了一堂教学观摩课。

7.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教材中有许多科学家、爱国人士、唯物论者,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科学、爱祖国等优秀品质。

四、教学进度及安排

第1周——第3周:第一章 声现象

第4周——第8周:第二章 物态变化 第9周:第三章 光现象(前两节)第10周——第11周:期中复习

第12周——第13周:第三章 光现象(后三节)第14周——第16周: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17周——第18周: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第19周:期末复习及考试

大桥学校:李志林

2010-9-6

第五篇: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运动与静止习题1

一、运动与静止》

1、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竹排江中游是以 为参照物的,“青山两岸走” 是以_ 为参照物的。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 为参照物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是以 为参照物的。

3、诗句“满眼**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 为参照物;“仔细看山山不动”是以 __________为参照物;“是船行”是以 为参照物。

4、“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是以

5、毛泽东诗词中有“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以 为参照物。

6、月亮在云朵中穿行。7、乌云遮住了太阳。

8、小明乘车回家,小明看到窗外的树木、房屋在往后退,9、乘电梯上楼,透过电梯房的玻璃看到楼房在向下降,这是以

10、小明同学乘坐在运动的翻滚车中时,感觉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取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____。

11、在一个无风的上午,体育课上老师组织百米竞赛,他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

12、甲乙两辆汽车同向、同速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是_______ 的;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 _是_______ _的。

13、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在一次空战中,发现座舱里有一只“昆虫”在蠕动,他顺手抓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不禁出了身冷汗,力呢?

14、坐在甲列车内的旅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列车正在向 行驶。

旅客从车窗看乙列车,却觉得乙列车好像停在那里一样,参照物的,乙列车正在向 行驶,并且乙车行驶速度跟甲车相比迎面又驶来一丙列车,旅客感觉丙列车飞驰而过,为什么?

15、甲乙两辆汽车都向东行驶,且乙车行驶速度比甲车快,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是向_______ 运动的;如果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

16、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匀速向南,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

为参照物。,其中“坐地日行八万里” 这是以 为参照物。为参照物。这时他选张军同学跑步时感到风迎面扑来,___的,乙车的;如果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试说子弹为什么变得毫无杀伤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他是以________ ___________。

乙车_______运动的。

试分析这三辆车相对于

是甲为

地面的运动状况。

17、刮着南风,甲乙丙三人骑车都由南向北行驶。甲说:“我感觉不到一点风。” 乙说:“我是顺风行驶。” 丙说:“我是逆风行驶。” 为什么三个人感觉不一样?

18、观察烟和小旗的方向判断:

风向:________ 甲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状况: 乙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状况:

下载八年级物理运动与能量1(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物理运动与能量1(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运动的快慢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l 过程与方法 1.体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教案

    主备人:梁超 备课时间:2013年9月3日(第二周) 课题:1.3 运动的快慢 课时与课型:一课时新授课 课题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授课时间 2013年9月(第二周)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八年级物理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教案

    亿库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八年级物理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教学过程 教科书中展示了画家用色彩描述的运动,开普勒以节奏和音符表现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规律,以及摄影......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一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m= nm。 2、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

    八年级物理运动的描述 学案[精选]

    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 一、导学案的性质 导学案应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可以籍此并依托教材可以比较轻松的做到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是教师给学生搭建的可以自主学习......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力与运动章末习题(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第九章力与运动章末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各种现象中,不是利用摩擦力的是A人在地面上行走;B系鞋带或打绳结;C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静止不动;D用干燥的粉笔擦擦黑板上......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1

    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试题1 班级:姓名: 总分: 填空题(25分) 1、小华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奏和二胡独奏他一听便能分辨,他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不同。 2、学习声音的产......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运动和静止教案

    第一节运动与静止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与参照物而言的。 3.知道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类型。二、过程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