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初中中国古代历史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具体表现: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初中中国古代历史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具体表现: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线索,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先秦时期的国家形成与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融 2.秦的统一是中国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端 3.汉朝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境内各民族的紧密交融 5.隋唐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与巩固 6.五代十国、宋、辽、金时期中国境内各民族力量的发展 7.元明时期的再统一是顺应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 8.清朝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纵观中国古代的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之所以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取决于以下几个重要的因素:
1.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巩固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2.经济上的密切联系,是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共同体的重要基础;
3.悠久的文化传统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共同的民族心理,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思想基础;
4.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相互依存,共同进步,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
“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概念,但我国学者在使用这一概念时,一般都没有对它作出明确界定。
依笔者之见,历史上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至少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它是以政治、经济、文化相对比较发达和先进的中原地区为依托所建立的强大国家;第二,在疆域内世代居住着多个民族,并且都在中央政府的有效管辖和治理之下;第三,国内各民族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他们的有机整合构成这个统一国家的基础;第四,无论其统治民族是否为汉族,其疆域必然涵括当时汉族人口的主要分布区。事实上,秦、汉、隋、唐、元、明、清等大一统王朝,都明显具有上述特征。学术界一般认为,秦朝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正式形成的时期,但也有学者主张,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形成。笔者认同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于夏商周时期的观点,并认为大禹制定的朝贡体制和周公全面推行的分封制是这一时期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石。这些制度的实施使得中国早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具备了实质性的内涵,并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阶段特征
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农耕文明由盛而衰的时期。具体表现在:
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并达到顶峰。明朝废丞相分六部,地方上实行三司分权,颁布《大明律》,实行八股取士等;清朝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这些都说明了封建制度的腐朽。
经济上,由于统治者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注意调整生产关系,例如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实行,有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代表了新的生产方式,从经济基础上表明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民族关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对台湾和蒙古、新疆、西藏和西南地区的管理加强,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我国的版图在清朝前期基本奠定。
对外关系上,明清时期一方面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甚至发展为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从明中叶后,实行消极的闭关政策,使中华文明脱离了世界文明进程。
在思想文化上,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思想上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文学上出现许多优秀长篇小说,揭示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西方科学知识开始传到中国,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
第二篇: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学设计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教材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在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清政府册封**、**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城。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土尔扈特部千里迢迢回归祖国,是值得我们歌颂的爱国主义行为。
【教材重点】
“**、**和驻藏大臣”与“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教材难点】
本课内容虽然主题明确,但因涉及多个少数民族,初一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等较难掌握,同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学生也较难理解。
【教法学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问题目标教学法和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听音乐《爱我中华》,欣赏西藏、新疆、内蒙古等风光图片。
(字幕显示:多民族统一的大家庭是从秦──汉──隋唐──宋元──明清逐步巩固与发展起来的)(设计意图:利用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导入新课,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清军随后南下,消灭了明朝残余势力与反清势力,逐渐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政治制度:沿袭历朝历代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文化: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板书)
(多媒体出示《郑成功像》,并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吗?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哪位同学能把自己课前收集的关于郑成功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回答):郑成功、收复台湾……
(师):很好!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文103--104页的内容,结合这幅地图(多媒体出示),概括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回答):……
(多媒体简要出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有一步非常关键,是什么?他是怎么知道鹿耳门的情况的?请看一段精彩视频(播放视频片段)。(多媒体出示《郑成功收复台湾示意图》,并和学生共同回顾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精彩过程):…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郑成功身先士卒,带领将士奋勇杀敌,最终迫使荷兰殖民者于1662年初投降。下面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这段精彩历史(播放视频片段)……(提问并出示):请同学们想一想,试着总结一下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提示)大家可以从收复台湾对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和台湾本身的发展两方面思考。
(学生回答)……
(师概括总结):一方面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所以我们称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另一方面进一步开发了台湾,促进了台湾地区的民族融合,郑成功是“开发台湾的先驱”。
(师):郑成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台湾一向属于中国”,你能用所学过的史实证明吗?(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再做引导补充)……
评价郑成功:郑成功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他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保卫中华民族的利益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放英雄,又是团结各民族,发展生产,开发祖国台湾的先驱。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台湾回归祖国后的情况。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4年(板书)
郑成功死后,他的后代继续建设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孙子归顺清政府,台湾纳入了清朝的版图。可见,台湾的回归是民心所想,大势所趋。第二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从而加强了台湾宝岛和祖国内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出示清朝疆域图,设问:采取了哪几项措施来管辖西藏?
学生讨论归纳:顺治封五世**为“**喇嘛”;康熙封五世**为“**额尔德尼”;1727年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出示“**五世朝见顺治帝”和“五世**”图片,让学生了解顺治帝册封**喇嘛、康熙帝册封**的历史史实。
出示“金瓶掣签”“神童坐床”等图片,让学生知道历世**和**都要经过中央册封,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出示须弥福寿之庙图片,了解此建筑修筑的意义:
(清帝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是乾隆七十寿辰,西藏政教首领之一六世**自日喀则扎什伦布来承德祝寿,特修建此庙“以资安禅”。修建此庙,同是清朝加强民族关系的真实历史见证。扎什伦布意为“福寿吉祥”,须弥意为“山”,故依从藏语得名须弥福寿之庙,俗称“大行宫”。)
教师补充:这些措施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拓展:展示图片说明一些藏独分子的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学生讨论:如何看待他们的行为? 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史上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唐朝:藏族的祖先吐蕃与唐朝友好交往。如: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和同为一家”。元朝:正式设机构宣政院管辖西藏。清朝:册封和驻藏大臣。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要敢于和这种破坏祖国统一的行为做斗争。
四、巩固西北边疆
展示西北地图讲清回部的地理位置和宗教信仰。设问:新疆归属中央是在哪个朝代?西汉设西域都护府,新疆地区归属中央。因此大小和卓的叛乱是分裂祖国的行为。
学生自主学习:
1、发动叛乱的是哪个少数民族?
2、叛乱发生后是哪个皇帝下令平叛?
3、平叛后清政府设了什么机构管辖新疆地区? 学生讨论:清政府平定叛乱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动,违背民心,破坏统一。
2、清政府采取正确的平叛政策,顺应民心。
(设计意图:了解体会清朝“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民族政策。)
五、清朝的疆域
结合《清朝疆域图》,用图示法按方位来展示清朝的疆域。让学生了解省级行政区的划分,认识清朝前期的疆域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让学生注意理藩院和元朝时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行政事务的宣政院的区别。同时,使学生认识清朝五十多个民族中,每一个民族都对祖国历史的缔造做出了贡献,基本奠定了今天的民族格局,就像《爱我中华》的歌中所唱“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动脑筋:
请你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憎恨分裂国家的一切行为,完成思想教育目标。)
【小结】
无论明还是清,是恩还是威,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文化的交流,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今天祖国的伟大基业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希望各民族永远团结,共同奋斗,希望我们的祖国明天更美好。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说课材料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20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为主题,本科讲述清帝国在解决台湾问题和抗击沙俄对东北地区侵略取得胜利之后,坚决镇压少数民族上层分子的分裂活动,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管辖,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而奠定了祖国的版图。本课共分三目:
1.平定准噶尔部回部贵族叛乱 2. 驻藏大臣与将军、参赞 3. 多伦会盟与避暑山庄
教学重点: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和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多伦会盟和避暑山庄 ;引导学生运用相关材料解答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学完本课后能形成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本课涉及区域广,空间跨度大,初一学生 能否按方位将学习内容重新整合是本课教学难点
二. 学生分析:学生对这一时期历史内容比较生疏,对相关地理知识也很模糊,但对大一统理念已经理解接受。
三. 本课目标:
根据上述情况和大纲要求,确定如下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清初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和大小和卓叛乱,册封**和**,设驻藏大臣和将军参赞,进行多伦会盟,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等史实。
列举清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采取措施。认识清初民族政策刚柔并济特点。
过程与方法:收集历史上中央政权加强对台湾、西藏、新疆地区管辖的有关史实,学习收集和提取有效信息。
通过回答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问题能力 识读“清朝疆域图”,按地理方位说出清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措施,文图结合,灵活处理学习材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清初和以前历代王朝加强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管辖史实,感受祖先开拓边疆地区艰难历程,认识到今天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局面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通过本课学习,更加深对台湾、西藏、新疆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这一问题认识。四. 教法: 讲授法和启发式提问相结合,学生阅读和讨论相结合 五. 学法:
在本课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第一是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教材的课内思考题来实现:第二是通过识图绘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六. 教学目标的实现:
复习导入:清朝抗击外国侵略史实。观察“清朝疆域图”,明确本课所涉及边疆省份位置,阅读课前导言,导入新课。平定准噶尔部回部贵族的叛乱 1.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叛乱
用心
爱心
专心
首先,教师讲述平叛必要性和简单经过。
其次,设问,1690年前一年发生什么事,与刚复习内容结合,加强新旧知识联系,认识到清初维护统一面临的复杂局面。
最后,点明噶尔丹叛乱平定后,准噶尔部贵族又勾结沙俄多次叛乱,直到乾隆二十一年(1756)清朝才平定准噶尔部贵族的叛乱。
2.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
首先,教师解释“回部”概念,结合疆域图指出回部生活大致区域 其次,设问,学生阅读后回答
⑴大小和卓叛乱很快被平定原因?
⑵清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意义?
驻藏大臣与将军、参赞
首先,引导回忆唐同吐蕃友好往来和元朝加强对西藏管理等史实。
其次,阅读回答“清朝怎样加强对西藏管辖?”
再次,在疆域图中找出伊犁,乌里雅苏台等地,结合教材说出清朝对这里地区管理措施,指出伊犁将军和参赞大臣是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立,目的是加强对新疆管理 多伦会盟与避暑山庄 提问,学生讨论后回答:
⑴清朝前期,在坚决镇压少数民族上层叛乱同时,还采取一些笼络措施,你能举出历史上的先例吗?
⑵清前期对少数民族所采取笼络措施有哪些?
⑶清朝用近一个世纪时间修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有人说是康熙皇帝贪图享乐,你同意吗?为什么?
⑷综上所述,你认为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特点是什么? 七 练习巩固: 导航习题
八 板书设计:
西北:平定噶尔丹叛乱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西藏:⑴确定**、**册封制度
⑵设驻藏大臣
东北:⑴设黑龙江、吉林、盛京将军
⑵用会盟联姻等方式加强同少数民族联系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第四篇:浅谈王莽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应有地位
浅谈王莽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应有地位
虢邦杰
(安阳师范学院
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河南
安阳
455002)
摘要:在中国历史上,王莽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在许多人眼中,他被看作是阴谋家、伪君子,也有人把他看作是理想主义者、改革家。王莽改制也是千秋功罪,众说纷纭,或曰“动欲慕古,不度时宜”,或曰“政治上的初期早熟”。总之,王莽的品行与功过反映了强烈的时代特点,令世人争议不休。本文从王莽的个人经历、掌握政权的过程、改制的内容以及他的儒学思想等方面来对王莽进行重新认识,以还其历史的真实面目。
关键词:王莽;古代;历史地位
自从有了《汉书·王莽传》,甚至更早,人们心中就已经给王莽盖棺定论:沽名钓誉、大奸似忠、外示恭俭、内怀贪毒、觊觎皇位、窃权篡国,一个虚伪歹毒的野心家、阴谋家。鲁迅先生曾表达过一个观点——“一个朝代越短,史书上它往往越黑暗。因为它还来不及为自己写历史,只能等到下一王朝——往往是它的敌人(如秦与汉)——来为其修史,“黑暗”自是难免”。①因此,对于《汉书·王莽传》——这篇推翻王莽而建立的东汉朝的著作,尤其不能尽信。王莽之成败,由当时社会状况和客观规律决定是无疑的,但他个人的思想性格,也是绝对不可忽略的因素。一个人的性格又决非完全与生俱来,而是在后天由其独特的生活环境与成长经历造就的。近代史学家虽然也注重到了他的一些积极方面,或者肯定他的改革意图,但他的“阴谋”、“虚伪”似乎已成定论,是近两千年来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多的人物之一有人称他是改革家,有人斥他为复古狂。有人把他比作“周公再世”,是忠臣孝子的楷模;有人把他看成“曹瞒前身”,是奸雄贼子的榜首。有人赞他救世主,有人骂他野心家。有人说他虚伪奸诈,有人说他坦荡无私。褒他的,最出名的是胡适之,甚至封他为一千九百年前的“社会主义者”;贬他的,最有才的是白居易,说他“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即使到了现代对王莽的评价也不尽一致,有的认为王莽是西汉腐朽统治的替罪羊;②有的认为王莽是矫情伪饰夺取帝位。③在此我并非为王莽翻案,只是想通过其人以及其所做的事,对其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给予重新认识,从而揭示出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在历史进程中“两面性”。
一、王莽人格惨遭鞭挞两千年,其实他人品并不差
王莽(公元前45年—23年10月6日),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23年在位。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幼年时父亲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王莽孝母尊嫂,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他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病重之时极为恭顺“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④王凤临死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王莽初任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王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穷人,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深受众人爱戴。其叔父王商上书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绥和元年(前8年)继他的三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时年38岁。翌年,汉成帝薨。汉哀帝继位后丁皇后 ①②后汉书·王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175.中国史纲要.翦伯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156.③中国历史.张岂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78.④班固.汉书·王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263.的外戚得势,王莽退隐新野。其间他的儿子杀死家奴,王莽逼其儿子自杀,得到世人好评。
公元前2年王莽回京城居住。公元前1年汉哀帝无子而薨。王政君掌传国玉玺,王莽任大司马,立汉平帝,得到朝野的拥戴。1年王莽在推辞再三之后接受了“安汉公”的爵位,将俸禄转封两万多人。3年王莽的女儿成了皇后。元始四年(4年)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大力宣扬礼乐教化,得到儒生拥戴,被加九锡。
王莽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削夺刘氏贵族的权利,引发豪强的不满。由于他看不起边疆藩属,削王为侯,不断挑起对匈奴和东北、西南各族的战争。赋役繁重,刑政苛暴。11年,黄河改道,灾民遍野。天凤四年(17年)各地农民纷起反抗,形成赤眉、绿林大起义。地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混乱中他为商人杜吴所杀,新朝灭亡。
西汉自宣帝以后,连续元、成、哀、平四个皇帝,都极端荒淫无道,腐朽无能。把文、宣之治苦心经营的昌盛局面,逐步糟蹋的一片衰败,民不聊生。达官贵族穷奢极欲,下层民众怨声载道,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可以说是危机四伏。而当权的皇帝一个个不是九岁,就是两岁,皇权完全操纵在外戚和后宫手里。此时要靠刘氏皇权扭转败局,只能是望梅止渴。而此时的王莽是手握大权的大司马,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庞大的权力网。再加上王莽一向有孝悌之名,为官期间谦逊自重,秉公无私,在朝野上下有较好的人缘。当时的人们甚至把王莽当成圣人、周公来歌颂。所以当大臣们上书要求王莽即位时,倒不是慑于王莽的权威,而是寄希望于王莽出来撑起天下,扭转惨局,造福于民。此议提出时,并没有多少人出来反对,刘氏后宫和小皇帝也不好说什么。王莽就比较顺利的当上了新朝皇帝,应该说是历史把王莽推上了皇位。
汉宣帝晚年已开始重用宦官和外戚。元帝时石显等宦官擅权,成帝即位后杀 了石显,但太后王政君控制了成帝,外戚王氏的势力迅速膨胀,兄弟子侄把持朝 政,为所欲为。哀帝继位后,贬黜王氏,但新的外戚傅氏、丁氏的作为比王氏有 过之而无不及。更糟糕的是,哀帝竟封自己的同性恋伙伴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让他执掌朝政。在元帝后的数十年间,特别是从成帝开始,外戚轮流执政,忠正 能干的大臣被杀害、排斥,留下者不是谄媚奉承,就是明哲保身,政治腐败。皇室滥加封赏,外戚宠臣穷侈极欲,贪得无厌,如董贤在短短几年里,积聚的家 产竟有四十三万万。朝廷如此,地方上更加黑暗。地方官只要能结交上外戚、宠 臣,就能肆无忌惮,对百姓搜刮盘剥。成帝、哀帝时,流亡的百姓已以百万计,在发生灾害的年份,流离失所,死于沟壑的百姓更不计其数。贫富相差悬殊,奴 婢与牛马一起供买卖,对农民实际的剥削量已达收成的一半,全家辛劳终年却连 自己都不能养活,这样的社会怎么能长久存在呢?
从高层官员到百姓贫民,对现实普遍不满,对前途已丧失信心,无不希望 出现某种积极的变革,但却一直不见其人,以至无所寄托。在这种情况下,王莽 的出现当然会给大家带来希望。
在政界贪赃枉法成风,外戚聚敛唯恐不及的社会,王莽非但不贪,还一次次 把自己的钱财、土地和获得的赏赐分给下属和贫民,甚至连俸禄也常常用于救济;他自己生活清苦,太太穿得像仆人,这些都是《汉书》承认的事实。王莽并没有 表面吃素菜,背后喝参汤,也没有公开将钱财散发,暗底下又去搜刮回来。要是 有这等事,绝不会逃过东汉史臣的刀笔。
在奴婢的地位与马牛相同的情况下,像王莽这样一位贵戚高官的儿子杀死一 个奴婢,实在是小事一桩,但王莽竟逼他自杀,百姓和奴婢们闻讯,怎能不感激他,称颂他?而王莽的儿子的确自杀了,并没有藏起来或送到外国去。至于他揭发 淳于长,虽然不能保证他没有个人野心,但所揭发的都是事实,事后又没有任何人出来翻案。相反,王莽孝母、赡养寡嫂、抚育侄儿、对人谦恭有礼等行为都是 货真价实。
第 1 页 王莽的这些行为,就是在一个国泰民安的时代也已够得上典范了,何况是处 在一个腐烂透顶的社会和一群禽兽般的贵族之中?要说这是作假,如果政治家都愿意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来作假,那么吏治一定会清明很多,封建社会的道德水平也一定会提高很多,也就不愁国家不富强了。
二、王莽称帝不应看作是篡位,实际是社会拥戴而登基
两千年来,王莽作为“篡汉”的乱臣贼子,一直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毛泽东曾经过说:“关于王莽变法,汉时一般做史的人——范晔、班固、班昭等——因为他们吃的汉朝的饭,要给汉朝说几句好话,把王莽说的怎么坏。其实王莽也不是怎么不得了的坏人,我们现在研究王莽,要拿很公平诚恳的态度来研究。”①关于“篡”字,《说文解字》解释为“逆而夺取曰篡”,但王莽代汉的事实并非如此。王莽代汉是受万民拥戴的,是顺应人心的。
第一,统治阶级的属望。西汉末年,到处弥漫着奢靡的空气,帝国濒于崩溃的前夜。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忧心忡忡。怎样才能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他们进行了种种尝试,但由于积重难返,都没有成功。此时,外戚出身的王莽以“折节恭俭”、“勤身博学②”的面貌登上了政治舞台,立刻成为统治阶级属望的中心人物。尤其难能可贵的王莽职位越高,“节操愈谦。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因此声誉出隆。哀帝即位后,王莽被贬回封国,而名声反而更高,原因是其间发生“子获杀奴,莽切责获,令自杀”一事,王莽的这一异乎寻常之举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像王莽这样的外戚豪门之家,因一奴婢而让亲生儿子自杀的能有几人?哀帝的早亡为王莽提供了契机,哀帝无子,国统危机,王莽在处理危机中,表现得从容镇定,为稳定西汉政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于是,当王太后诏公卿推荐大司马人选时,“举朝皆举莽”③。太后于是拜王莽为大司马。王莽之才德几乎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始则颂功德者八千余人,继则诸王公侯议加九锡者九百二人,又吏民上书者前后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八”。④这么精确的数字,反映了王莽当时的确深得民心,我读古代历史,还从未发现还有谁能像王莽这种备受国人尊敬。平帝时,王莽辅政,班固也发出溢美之词:“孝平之世,政自莽出;休征嘉应,颂声并作。”⑤
第二,知识分子的厚望。王莽对知识分子的尊重,赢得了他们的拥戴和支持。王莽本人就是一个标准的儒生,早年“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有个侄子王光,其父早亡,由王莽抚养,王莽让他求学博士门下,自己亲自“休沐出,振车骑,奉羊酒,劳遗其师”。小事说明大问题,王莽对教师的尊敬是真诚的。担任大司马时,“聘诸贤良以为掾史,赏赐邑钱悉以享士。”官拜宰衡时,在长安为知识分子筑舍万区,给予优厚的待遇。他“立《乐经》,益博士员,经各五人……网罗天下异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数,皆令记说廷中,将今正乖廖,一异说云”。像刘歆、陈崇、桓谭等名儒都得到王莽的重用。王莽的谦恭下士赢得了知识分子的衷心拥戴。
第三,下层人民的希望。西汉末年,是疯狂兼并土地的年代,王莽却每每退还封田,受到时人的普通赞誉。平帝元始二年,王莽早书“愿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付大司农助给贫民。”⑥王莽的女儿立为平帝皇后,大臣上奏“请以新野田二万五千六百顷益封莽”,王莽回答到:“臣莽国邑足以共朝贡,不须复加益地之宠。愿归所益。”此外,他还经常赈济灾民。西汉末年,灾害频繁,“每有水旱,莽辄素食”,为流民安置住所,在长安“宅二百区以居贫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无论怎么说,这种行为都是值得肯定的,①②盛巽昌.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班固.汉书·王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③袁枢.通鉴纪事本末·王莽篡汉[M].北京:中华书局,1955.④赵翼.廿十二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⑤⑥班固.汉书·平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62.袁枢.通鉴纪事本末·王莽篡汉[M].北京:中华书局,1955.第 2 页 应该受到人民的尊敬。王莽代汉的过程中,几乎得到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支持,他是在万民的拥戴和期盼中代汉立新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对王莽评价颇为尖刻的王夫之也说:“故莽之篡汉如是其速者,合天下奉之以篡。”①连王夫之都承认王莽代汉是因为天下人都很支持他。“篡汉”说是毫无道理的,不但与历史事实不符,也人为的丑化了王莽的历史形象。
“篡”,《辞海》解释为“夺权”,《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用强夺权”。然而王莽代汉称制的过程中没动用一兵一卒,代汉完全是西汉出现统治危机,机遇使然。这是因为:
第一,危自上起,宣帝后,西汉国运开始衰落。元帝沉溺于声色,奢靡无度。当时“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数。厩马食粟万匹,今民大饥而死,死又不葬,为犬猪食。人至相食。厩马食粟万匹,苦其大肥,气盛怒至,乃日步作之。”②这真是皇家愁肥,百姓苦饥寒。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想像出皇室糜烂到了何等地步。成帝刘骜治国无能,荒淫有道,“成帝之无道也,足以亡国”。③哀帝则癖爱男色董贤,赏风赐动辄千万,董贤死,家财竟达四十三万万钱。如此荒淫之君怎么能扭转西汉将亡的颓势呢?
第二。公卿贵戚、官僚贵族上行下效竞相淫侈、贪赃枉法。元帝初即位,匡衡就上奏说:“今天下俗贪财好贱仪,好声色,上侈靡,廉耻之节薄,淫辟之意纵,纲纪失序。”④哀帝时臣董贤,靠着皇帝的宠幸,极其腐化堕落,哀帝还亲自为自董贤“治大第,开门乡北阙,引王渠灌园池,使者护作,赏赐吏卒,甚于治宗庙。”⑤西汉地主阶级的腐化,使其尽失人心,王朝大厦的根基已经动摇,行将倾覆。
第三,农民的奴化流亡。地主阶级的腐朽生活必然建立在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之上。西汉末年,土地兼并之风愈烈,汉成帝时,丞相张禹人谨厚,内殖货财,家以田为业。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人贾。史称为人谨厚的张禹都能多据良田四百多顷,我们不难想像那些奸邪、不守法度之徒如何聚敛土地了。元帝初即位,御史大夫薛广德就上奏:“窃见关东困极,人民流离,陛下日撞亡秦之钟,听郑魏之乐,臣诚俾之”。⑥哀帝建平不能得到政府赈济和安置的流民群体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不择手段,从而对西汉政权构成直接的威胁。哀、平年间,流民暴动非常频繁,而此起彼伏的流民暴动又证明了西汉政权已经彻底丧失人心,刘氏王朝时刻有倾覆之虞。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王莽上台并非是用强力手段谋权篡国的,他甚至没有动用一兵一卒。而事实是西汉末年,地主阶级的腐化堕落,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崩离析;农民阶级的破产流亡,形成与地主阶级无法调和的矛盾。西汉王朝已黄昏届临,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是谁也挽救不了的。正是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王莽被时代的浪潮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遗憾的是,人们至今对王莽及其改制的评价仍然建立在“篡汉”的前提下,说到底是因为王莽的行为触动了中国士大夫忠于一家一姓的人生信条。王莽又有他的致命短处,那就是他姓„王‟而不姓„刘‟,在正统观念、名份思想极为苟严的封建社会中,这一点甚至比他的其他弱点都更容易地致他于死地。
三、王莽改制确因不切实际而失败,但其经济史地位应该肯定
王莽所处的年代,是公元纪年前后。《汉书·天文志》载,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彗星出牵牛七十余日”,“其出久者,为其事大也”,也就是在这年,耶稣降生在犹太的伯利恒。①②③论语·先进[M].长沙:岳麓书社,1996,186.班固.汉书·王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王夫之.读通鉴论·平帝(第五卷)[ M].北京:中华书局,1975.④班固.汉书·谷永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⑤班固.汉书·匡蘅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⑥班固.汉书,薛广德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 3 页 ①公元前一年汉哀帝死、平帝立,王莽掌权。笔者在此并非为王莽篡权着以迷信的外衣,但王莽获取至尊权位虽有卑劣的一面,然而当时的客观条件却也不能不说是王莽崛起的温床。文景之后,外乱侵扰,多次远征,府库空虚。
其一,自汉高祖刘邦建国始,长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就当时历史条件而言,刘邦实施趋松的政治经济政策是深得人心的,因为他的前朝秦的严律酷刑和高度集权实在过度,致使其王朝本身短命倾覆。汉初宽松的政策使经济很快得以恢复和发展,加上文景二帝的勤奋经营、武帝的励精图治,刘汉王朝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然而,长期宽松的政治经济政策也使民间富豪滋生,土地兼并、贫富差距日渐严重;刘邦及其后代实施的宽松政策,亦使刑律疏松、权力分散,动辄出现内乱分裂,外敌侵扰不断。特别是自武帝始,多次远征、大动府库、屡扰民生,为汉王朝埋下了自此日衰的隐患。
其二,自吕后始世代沿袭的外戚侵权、后宫干政的政策,到元亮时期已愈演愈烈,积重难返。汉元皇后王政君,即王莽的姑母,先后历经元帝(皇后),又经成帝、哀帝、平帝各朝(皇太后、皇后),其60余年的后宫历史,对汉王朝的政治具有极大的左右力。王氏一门共九人封侯、五人先后为大司马(辅政外戚);而王莽任大司马时,汉室连续出现幼主即位,大司马从辅政到摄政,直到“居政”乃势所必然。
其三,自汉初始,迷信之凤盛行,这也为王莽登基提供了舆论准备。从董仲舒《春秋繁露》揉合先秦儒家和邹衍阴阳五行思想而成的神学目的论,发展到西汉中后期纬书连篇累牍宣扬符瑞、遣告等天人感应思想,给王莽炮制谶纬登极提供了社会思想基础。以至刘秀利用《赤伏符》当上皇帝后,变本加厉,对谶纬崇拜至极,不仅“宣布图谶于天下”,更为甚者以谶纬作为处理朝政的指南。②
其四,公元前6年,哀帝即位时,农民处于水深热之中,破产流亡,多沦为奴婢,各地荒乱四起。哀帝下令改革,抑兼耗、限奴婢,并大赦天下以图兴汉。只可惜哀帝短命,壮志未酬身先死。而九岁的平帝即位,则为王莽掌权提供了最好不过的机遇。王莽于是“以周公辅成王”自比,开始摄政。
最后,宫廷、皇帝与外戚的荒淫奢侈,财政极端困难,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王莽登极后面临的社会经济矛盾十分复杂。如何处理这些严肃课题,王莽在缺乏预见的情况下就进行了善意的改制,主要内容为:
一、土地国有:私人不准卖,恢复一千二百年以前废除了的古代井田制度。八口以下的家庭,耕地不得超过九百亩,超过了的土地,一律没收,或由地主直接分给他的邻居或家属。
二、耕地重新分配:没有土地的农夫(佃农),由政府分给土地,以一对夫妇一百亩为原则,不满一百亩的,由政府补足。
三、冻结奴隶制度,虽没有马上废止,但禁止所有奴隶婢女继续买卖,以限制奴隶的范围和数目不再扩大,使它最后自然消灭。
四、强迫劳动:凡无业游民,每人每年罚布帛一匹,无力缴纳的,由政府强迫他劳役,在劳役期间,由政府供给衣食。
五、实行专卖制度:酒专卖,铁器专卖,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货币。山上水中的天然资源,都为国家所有,由政府开采。
六、建立贷款制度:人民因祭祀或丧葬的需要,可向政府贷款,但为了经营农商事业而贷款,则政府收取纯利十分之一的本息。
七、实行计划经济:政府控制物价,防止商人操纵市场,以消除贫富不均。食粮布帛之类日用品,在供过于求时,由政府照成本收买。供不应求时,政府即行卖出,以阻止物 ①②陈慰中.中庸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1987.51.黄金鹏.纬书与汉魏六朝文论[J].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4).第 4 页 价上涨。
八、征收所得税:一切工商业,包括渔猎、卜卦、医生、旅馆,以及妇女们家庭养蚕织布,从前都自由经营,现在新政府都课征纯利十分之一的所得税。政府用这项收入作为货款或平抑物价的资金。从这些措施,我们可发现王莽所从事的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全面社会改革。然而王莽的改制因缺乏可行性而以失败告终。从而使王莽在历史上留下了“篡权者”和“阴谋家”的恶名。然而我们应该如何客观看待他改制的影响呢?
毛泽东1969年在谈及王莽改制时曾有这样一段话:“其实王莽也不是怎么不得了的坏人。我们现在研究王莽,要拿很公平诚恳的态度来研究。”①而在其题为《永久奋斗》一文中曾指出:“从前有一首诗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这在我们的历史学家那里叫做„盖棺定论‟,就是说,人到死的时候,才能判断他是好是坏,假使周公在那个谣传的时候死了,人家一定会加给他一个„奸臣‟的头衔;又若王莽在那个谦让卑恭的时候死了,那后世一定会赞扬他的。”②毛泽东作为一位深谙中国古代历史的学者、政治家,其上述精辟阐述不愧为伟人之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我们封建时代的历史学家(史官),由于时代局限,加之长期受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思想束缚,对王莽彻底否定、对王莽思想讳莫如深均属情理之中的事。但如今对王莽改制及其经济思想仍一概斥之为异端,则不仅有失偏颇,而且对研究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是无益的。评价王莽改制及其经济思想的历史地位,需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不应把经济思想史与经济史混淆起来。尽管王莽提出了许多不适于当时历史条件的政策主张,但他在许多方面对问题敏锐洞察是超时代的、亘古末有的,其改革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对后人是有启发意义的。从经济史的角度看,王莽改制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经济并未能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给人民带来的却是灾难性的危害,应予否定。但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而言,王莽所提出的某些观点、政策主张却具有积极的一面,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上应给予肯定的地位。
四、王莽是一个虔诚的儒学信奉者,但儒学无力保他展鸿图
王莽是历史上少数几个具有自己的政治思想的政治家之一。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政治活动家,他的政治理想就是打造一个理想国:君王以儒家学派的观点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社会依照《周礼》的描绘来规范秩序实现大一统,概而言之,就是要实现他所信奉的儒家对“内圣外王”的追求。
王莽是一个极端虔诚甚至于顽固的儒家信徒,他的成败,是他所信仰的儒学思想体系不能单独成为国家统治思想联系在一起的。
王莽生于汉元帝初元四年,出生于西汉最煊赫的家庭——王氏家族。他的姑母已被立为皇后,伯父王凤权倾朝野。河平二年莽的五位叔伯同日封候。但这对王莽并没有什么好处。莽父兄早逝,未及封候,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众人皆贵,莽独无爵。可以想像他在这样一个家庭度过了怎样的童年。也许一次次的教训让他懂得了何谓尊卑,让他学会谦卑循礼,也让他知道了位居人下的感受,这一点也许可以解释他善于笼络人的原因。因为他没有任何引以骄奢的资本,他只能学会生活俭朴,勤奋好学。他曾跟从陈参学习《礼经》。儒家的孝悌恭谦礼仁爱非常适合他在家庭中的地位;且西汉儒学得到空前的推崇,鸿儒学者受到社会的充分尊重,甚至会被王候征召为官,学问上的造诣也许可以与叔伯兄弟的高官显爵建立一丝平衡,使莽在家庭中保持一个有尊严的地位。这两点也许是王莽勤奋、博学而闻名远近的内在原因。总之,入仕前的环境和经历,已使儒家的价值体系、伦理道德以及行为准则在他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其终身不渝的信仰。
儒家是要积极入仕的,是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尽一切力量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同 ①②唐汉巽.“龙之魂”——毛泽东〈历史笔记〉解析[M].北京:红旗出版社.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永久奋斗”[M].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 5 页 时,儒家又是及力宣扬恭谦礼,或者是压制内心欲望的表达的。这两种矛盾的思想在王莽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从而形成了他看似虚伪实则虔诚的独特性格。
儒家恪守礼法,主张臣事君以忠,但在政治原则上又认为事君不能苟合顺从为上,而应该首先考虑是否合“道”,要以“道事君”,孔子就讲:“以道事君,不可则止。”①荀子甚至更明确地提出了“从道不从君”的命题,主张以臣事君应该有所选择,即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君不正则臣投别国;臣有相对的自由,可以对君采取不合作态度,或采用某些比较激烈的方式,以“道”约束其君,如直谏庭争,抗君之命,反君之事;有时在特定的条件下甚至可以“有道伐无道”,废黜或诛杀无道昏君。荀子说:“诛暴国之君若诛独夫。”②据此他还发挥说:“夺然后义,杀然后仁,上下易位后贞,……汤武是也。”③在儒家看来,君而无道则不成其为君,放逐无道昏君,或由具备特定条件的人取而代之,甚至诛而杀之也是合乎道义的,也是达到“内圣外工”的必然要求。
儒家既把“道”摆在“君”之上,就有“死守善道”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④要做“独行其道”的大丈夫,甚至牺牲性命以成仁取义,这种强调儒家理想人格的精神是相当突出的。它在培养儒家理想人格的身体力行时不可缺少,是儒家提倡的“经世济民”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的集中表现。王莽在遭起义冲击城破时,犹言:“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⑤
儒家的最高理想是恢复上古大同之世。信徒王莽既掌权,便不遗余力、不惜代价地为之奋斗,由此出台了一系列看似可笑的政策法令;更名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实行“井田圣制”,理由只是“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掀起疯狂的改名运动,官名郡名改得不亦乐乎,只是为了“如典诰之文”;四改币制,原因十分荒唐,结果却非常严重,更有甚者,为凑齐“四海”,设四海郡,硬是制造了“一千万数”的罪犯迁往那里。倒行逆施只能导致民怨沸腾,群起反抗。
西汉经学极重谶纬,相信天人合一,王莽深信不够,也深受不移,也深受其害。他给一批工于钻营的小人封王封候,只因他们能捧出一个金匮或口称梦见一口井等等;不论贤愚,大封先圣王 之后。他的政策本就很不高明,再用这样一批人去贯彻执行,后果可想而知。
儒家极言“华夷之辨”,“天无二日,士无二王,百王不易这道也。汉氏诸侯或称王,至于四夷亦如之,违于古典,缪于一统。”⑥内部已是千疮百孔,又在边疆挑起争端。由是内外交困,加速灭亡。
王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将儒家理论充分运用于政治的儒生,其失败实际反映了儒学独立作为统治思想的苍白无力。实际王莽始终是一个悲剧,他以儒修身,百般节制言行思想,深受其累;以此齐家,而弑伯杀子;以此治国平天下,只能让国累而天下反。王莽为儒学是否足以治理国家的论争画上了一个彻底的句号。但王莽作为一代大儒,其儒学思想中的闪光点,我们是应该积极肯定的。
综上所叙,王莽是一位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当然出现这样的局面,也与其后世的史家有一定的关系,当我们拨开历史迷雾,重新对王莽进行客观公正评价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王莽之为人与行动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因此,我们要用唯物辩证法中一分为二的观点来重新认识这一历史人物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应有地位。
①②王夫之.读通鉴论·平帝(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5.荀子.荀子·正论[M].长沙:岳麓书社,1987,58.③荀子.荀子·臣道[M].长沙:岳麓书社,1987,39.④论语·子罕[M].长沙:岳麓书社,1986,464.⑤班固.汉书·王莽传[M].长沙:岳麓书社,1998,1820.⑥周桂钿.王莽评传——复古改革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第 6 页
参考文献
[1] 后汉书·王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2]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3] 盛巽昌.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4] 袁枢.通鉴纪事本末·王莽篡汉[M].北京:中华书局,1955.[5] 赵翼.廿十二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6] 袁枢.通鉴纪事本末·王莽篡汉[M].北京:中华书局,1955.[7] 论语·先进.长沙:岳麓书社,1996.[8] 陈慰中.中庸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1987.[9] 黄金鹏.纬书与汉魏六朝文论[J].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4).[10] 唐汉巽.“龙之魂”——毛泽东〈历史笔记〉解析[M].北京:红旗出版社.[1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永久奋斗”.北京:中华书局.1962.[12] 王夫之.读通鉴论·平帝(第五卷)[M].中华书局,1975.[13] 荀子.荀子·正论[M].长沙:岳麓书社,1987.[14] 荀子.荀子·臣道[M].长沙:岳麓书社,1987.[15] 论语·子罕[M].长沙:岳麓书社,1986.[16] 周桂钿,王莽评传——复古改革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7]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156.[18] 中国历史.张岂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78.第 7 页
第五篇:在历史的教学中
在历史的教学中,重视评价能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我以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和学生互评,学生能更好地对照自己的表现,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在学习地过程中,重视学前调查、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后的评价,使评价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3、重视学生过程的评价,这是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也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