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章 法律的渊源、形式、分类及效力·教案
第三章 法律的渊源、形式、分类及效力
第五周
教学目的:理解法律渊源与法律形式之间的区别;熟练掌握当代中国法律渊源及形式、法律效力的分类;了解法律的分类。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当代中国法律渊源及形式、法律效力的分类。教学难点:理解法律渊源与法律形式之间的区别。教学步骤:
一、复习
1.法有那些基本特征?
2.“法” 与“法律”的本质内涵分别是什么?
二、导入
法来自哪里?它的表现形式如何?
三、新授
(一)法律渊源、法律形式(第一节)
1.法律渊源、法律形式的概念 1)法律渊源(Sources of law)
第二篇:合同形式及效力
1、合同的形式
第10条: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11条: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合同法解释
(二)》第2条:当事人未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订立合同,但从双方从事的民事行为能够推定双方有订立合同意愿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是以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中的“其他形式”订立的合同。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提示】合同订立的“其他形式”有默示和沉默,默示是指当事人以一定的积极行为表达于外,以此推定其意思表示的形式;沉默在《民通意见》第66条中又称为不作为的默示,是指无积极行为的不作为形式,只有在当事人有特别约定、当事人之间有特定的交易习惯、法律有特殊规定时才能认定为意思表示。这种意思表示多是消极的,如《合同法》第47、48条规定,第三人催告限制行为能力的法定代理人或无权代理中的被代理人追认的,法定代理人或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又如《继承法》第25条第2款规定,受遗赠人在知受赔后两个月内未作表示接受或放弃受遣赠的,视为放弃。但也有产生积极法律效果的情形,如《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规定,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为作表示的,视为同意。又如《继承法》第25条第1款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未就接受或放弃继承作出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再如《合同法》第171条,试用期满买受人未作表示的,视为购买。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第56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民法通则第65条: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民通意见第66条: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提出民事权利的要求,对方未用语言或者文字明确表示意见,但其行为表明已接受的,可以认定为默示。不作为的默示只有在法律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有约定的情况下,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合同法第36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合同法第37条: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论法定形式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作者:常宏 李… 文章来源:中国民商法律网 点击数:2260 更新时间:2007/4/19 20:03:53 热
★★★
根据大多教科书的通说,合同生效除了应当具备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及不违反法律和社
会公共利益这3个基本条件之外,法定形式亦是合同生效的条件之一。所谓法定形式(1),顾名思义,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形式所做的特别规定,如书面形式、公证、批准、登记、鉴证等形式。
从合同自由的立场考虑,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订立合同显然是缔约人的自由。如果当事人约定采取书面、公证、鉴证等形式,那是他们意思表示的一部分,属于合意范畴,应归合同成立规则调整。
(2)但除了当事人凭自己的意志能够决定的之外,还有一些合同形式是国家意志强加的。如批准、登记。这些形式在当事人合意之外,由法律法规或政府命令直接提出要求,属于国家意志范畴。如何确认它们的性质及其对合同效力的影响,法律界颇有争议,有必要讨论澄清。
一、合同法定形式的正当性
法定形式的价值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3):
首先,对合同当事人而言,法定形式有利于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利益。在一个不要求形式的合同中,“由于没有任何明显的外部方式将当事人的确定的同意与其成立合同前的协商相区别,故当事人有可能在完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被自己的某句话所约束。而法律对合同形式的强制要求却可以避免上述危险,因为当事人可以借此知道自己究竟‘身居何处’”。(4)简而言之,形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控制缔约人意志中的弱点,使其避免受到轻率、疏忽或对方欺诈的损害。保证当事人能够从政府管理机关或登记机关获得专业咨询,以免被对方操纵,并便于为合同订立和合同内容提供极具效力的证据。
其次,对第三人而言,法定形式有利于维护第三人的利益和保障交易安全。合同不具有公开性,要求合同具备登记等形式则使合同关系具有了公示性,便于利害关系人检索查阅并对交易后果作合理预期,降低了交易成本,减少了发生权利冲突的机率和第三人涉诉的可能性。
对国家经济管理而言,要求当事人履行法定形式,强制私人合意由秘密状态变为公开,纳入审批、登记等程序的监控,是贯彻国家经济政策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及交易秩序的有效手段。从社会管理的立场出发,也有利于交易的税收征管。
总之,法定形式有着不容忽视的政策的、道德的及公益的价值,是同意主义不能取代的口适度强调法定形式的形式主义是对同意主义的扬弃。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国家统制),缺少自由主义传统,以法定形式控制合同等法律行为的阻力较西方国家要小。批准、登记等法定形式作为我国政府控制民商事活动,管理调控市场的重要手段,从国家主义的立场出发,其正当性对相当一部分法官和政府官员而言不证自明,因此种类繁多,领域广泛,干预深入。在这种缺乏自由主义传统的背景下,要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环境。须提防形式主义对契约自由精神的过度压抑,加强法定形式正当性的论证和立法控制程序。
我们认为,基于合同自由的基本立场,如果登记、批准在必要情形下作为控制合同自由的积极手段有其正当性,(5)这一正当性在经过严格的立法程序的检验,并以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形式确定下来后,可以作为控制合同效力,即合同生效的标准。(6)但对当事人未予遵循的情形,法院须谨慎地加以处理,不应作当然无效的理解,应斟酌立法本意及个案情况作出合理解释和处置。毕竟,这些手段具有强烈的政府干预性,稍有放松,必然放纵,对合同自由的威胁太大。
二、法定形式与合同效力的关系
我国法对法定形式的效力性质没有划一的规定,只能根据具体法律规定去判断,由此可将法定形式分为4类。
第一类,法定形式为合同的成立要件。
从目前立法情况看,作为合同成立要件的法定形式,仅限于书面形式。书面形式是以文字表现当事人所订合同的形式,(7)如表格合同、合同确认书、保险单、车票等合同凭证等。在以往有关合同的立法中,《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是明确地将书面形式规定为合同成立要件的,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已经没有了这类明确的规定,但《合同法》第10条第2款第一句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第36条则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对照这两条规定,我们可以看到,《合同法》起码是将强制性的书面形式作为合同成立要件对待的,(8)除非法律、行政法规另有其他规定。由此我们认为,凡是在法律、行政法规提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强制性要求的情形下,书面形式可以视为合同的成立要件。
合同的成立应属于当事人私人合意的范畴,将法定形式这样外在的法律规定确定为成立要件,似乎不合逻辑。但从证据的角度来看,书面形式等法定形式无疑是证明合同存在的最为客观有效的基础,对于欠缺书面形式的合同,如果当事人有异议,又缺乏其他证据证明,面临的直接后果就是“不成立”。因此,《合同法》的规定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如果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书面形式为合同的生效要件,应依照规定,合同的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因具备了法定要件而产生法律约束力的状态,诸多法律、行政法规都把法定形式规定为合同的生效要件,例如:《担保法》第8条规定,国家机关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以保证人名义订立的担保合同,应经国务院批准才能生效。
第41条规定:“当事人以本法第42条规定财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第78条规定,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押合同自办理出质登记或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第79条规定,以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质押合同自向其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之日起生效。《专利法》第10条规定:“全民所有制单位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必须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必须订立书面合同,经专利局登记和公告后生效,”《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第6条规定,石油合同,经批准即为有效。《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第20条规定,技术引进合同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第三类,法定形式为合同的对抗要件。
作为合同的对抗要件,法定形式对合同自身的效力并没有影响,但关系到当事人基于合同取得的权利是否可以对抗合同关系之外的善意第三人。不知情的第三人可以会同未具备法定形式为由否认合同当事人的合同权利。《民用航空法》第16条规定:“设定民用航空器抵押权,由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共同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办理抵押权登记;未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9)《海商法》第12条2款、第13条第1款规定,“船舶抵押权的设定,应当签订书面合同”;“设定船舶抵押权,由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共同向船舶登记机关办理抵押权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第四类,法定形式为订立合同的强制性规定,但效力未明确。
除法定书面形式可以依据《合同法》的规定推定为合同成立要件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法定形式虽具有强制性规定的属性,但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其效力如何语焉不详。例如,《合同法》第187条规定:“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等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第3条规定,合营协议、合同等应报国家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第五章“房地产权属登记管理”规定,以出让或者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在依法取得的房地产开发用地上建成房屋的,应当凭土地使用权证书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同时,《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五章还规定,房地产(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建成或在建的房屋)转让或者变更时,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申请房产变更登记,并凭变更后的房屋所有权证书向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经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实,由同级人民政府更换或者更改土地使用权证书。《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第三章“买卖”部分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私买私卖城市私有房屋。为此,要求买卖城市私有房屋的双方当事人须持房屋所有权证和身份证明至房屋所在地房管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第五类,法定形式为订立合同的任意性规范。
相对于强制性规范,以任意性规范规定的法定形式,显然对合同仅具有引导性功能,没有约束力,当事人可以通过约定或实际履行排除之。
按照上述分类,法定形式在作为成立要件、对抗要件和引导性规范的情形下,对合同的效力不发生直接影响。因此,探讨法定形式与合同效力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作为生效要件和强制性规定的法定形式方面。毫无疑问,作为生效要件的法定形式与合同效力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惟有满足了法定生效条件的要求,合同才能进入有效状态。但强制性的法定形式是不是合同的生效要件,仍然是一个未决问题。
对此,我国《合同法》第44条的规定不甚明确。该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我们看到,这一条仅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作了“依照其规定”,从而使之成为生效要件的肯定。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但未规定其具有“生效”效力的法定形式该如何处理,未明确规定。《民法通则》采取的也是这一立场,其56条规定:“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而我国法律关于批准、登记等法定形式究竟有何效力,尤其是欠缺法定形式的法律后果,多不作明确规定。这是我们研究法定形式与合同效力的关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引例:甲和乙是一对好朋友,甲租了乙的5 间门面房用于开小饭店,由于两人关系比较密切,就没有签订书面形式的租赁合同,但甲乙商定租期3 年,年租金10 万元,并且甲先给付了乙1 年的租金10 万元,乙写下“预收一年租金10万元”的字据给甲。半年后,某大型娱乐公司看中了乙门面房所在的地段,想高价购买该地段的房产后开发商业娱乐中心。乙为了获利决定出卖自己的房产。乙跟甲商量时,甲不同意,称已投入12 万元装修费,此时退房,将亏损很多,并且当初已跟乙订立了3 年的租赁合同。乙将甲诉至法院,要求终止租赁合同。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下称合同法)第215 条认为,甲乙二人签订的是不定期租赁合同,乙有权给甲一定的时间要求甲搬出门面房。由此引出对《合同法》第215 条之质疑。
先来分析合同形式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即合同形式的作用。
一、合同形式的作用
合同法第215 条规定:“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此条规定意味着六个月以上的定期租赁合同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即使当事人意图订立六个月以上的定期租赁合同,但由于没有采取书面形式,他们以口头方式所订立的1年期的定期租赁合同就无效,只能看作为不定期租赁合同。
合同形式是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必然要考虑的一个因素。一般而言,合同形式主要有书面和口头两种形
式。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立法也注意和国际接轨。关于合同形式也趋于灵活,对于大多数合同不再限定必须采取书面形式,而是由当事人依意思自治原则任意采取某种合同形式。即使特定情形下,法律对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作一定的限制,规定合同必须采取书面形式,也不能说当事人不采取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就一律无效。因为合同法还规定了例外的补救措施,合同法第36 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该条规定就是对法律规定必须采书面形式而没有采书面形式的合同的补救措施,即只要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如果把此条规定的书面形式看作为合同成立要件则无必要,因为根据合同法,承诺生效合同即告成立,并没有合同形式一说,只能把书面形式看作为合同的生效要件,但由于有第36 条的规定,本不具备生效要件的合同变得有效。
对于合同形式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如何,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但正如上文所述,根据合同法第36 条的规定,没有采取特定形式但符合该条规定的条件时,不管合同形式如何,合同总是成立并生效的,也并没有要求当事人再补一份书面合同,可见本是作为合同生效要件之一的合同形式的作用被弱化了,合同形式不再对合同效力产生影响,只是具有证明合同是否存在的作用。
根据合同法第36 条的规定,一个租赁期限为一年的合同,没有采用书面形式,但承租人已经给付了一年的租金,就应该被认定为完成了支付租金这一主要义务,出租人接受租金,那么租赁合同应该就成立了,则出租人应履行自己的主要义务,即把房屋交给承租人使用。并且此处成立的应该是定期租赁合同,因为如果看作成立的是不定期租赁合同,则出租人把房屋交给承租人使用1 天即收回是合法的,但对承租人而言显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这不符合合同法第36 条的立法本意。所以根据合同法第36 条的规定,引例中的出租人乙应把门面房交给承租人甲继续使用。
再来看引例中法院据以判决的合同法第215 条的规定,根据此条规定,凡是没有采取书面形式的租赁合同一律视为不定期租赁合同。则引例中的出租人乙可以退还部分租金要求承租人退出房屋。
由此可见,根据合同法不同规定会形成不同的法律后果,合同法这两条规定似乎有矛盾之处,并且正如引例中法院认为的那样,合同法第215 条规定在合同法分则中,第36条规定在合同法总则中,分则规定的效力高于总则规定的效力,应适用合同法分则的规定作为案件适用的法律依据。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虽然合同法第215 条的规定是合同法分则的规定,但它只是对合同形式的规定,是法律对6 个月以上定期租赁合同形式的要求,也就是说,没有书面形式的,6 个月以上的定期租赁合同不成立,只能成立为不定期租赁合同。而合同法第36 条是对所有法律、法规要求合同采取书面形式而没有依法采取书面形式的补救措施,当然也包括第215 条规定的情形。
所以引例中法院不应依合同法第215 条的规定断案。合同法的这一条规定不但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违反了合同法的相关基本原则,造成诚实守信一方的利益损失,在实际操作中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第三篇:经济法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借以表现的形式
经济法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借以表现的形式。我国经济法的渊源有:
(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经济立法的依据,我国宪法中有较多的条款规定了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宪法是我国经济法的重要渊源。
(2)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通过的法律是经济法的主要渊源,成为形成各个部门经济法的基本法和核心。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申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
(3)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根据法律制定的有关调整经济关系方面的法律规范,也是经济法的渊源之一。行政法规多以“条例”、“实施细则”等命名。如《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等。
(4)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法律规范。也是经济法的渊源之一。比如《吉林省城市房屋建设综合开发管理条例》、《广东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等。
(5)管理规章。指由国务院各部委局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约有关具体实施法律和行政法规的一些办法、决定等。如《建筑市场管理规定》(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颁发)、《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发)等。
(6)司法解释。指由最高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就法律、行政法规的适用所作的说明。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涉外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答》。
(7)国际条约、协定。我国参加制定或认可的国际条约、双边或多边协定也是经济法的渊源之一。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第四篇:2016年下半年福建省综合法律知识:法律渊源的分类考试试卷
2016年下半年福建省综合法律知识:法律渊源的分
类考试试卷
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在涉外国家赔偿方面,我国《国家赔偿法》实行__。A.平等原则 B.同等原则 C.对等原则
D.国民待遇原则
2.在ISO9000系列标准中,阐述若干质量概念之间的差别和相互联系的标准称为__。A.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选择和使用指南 B.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 C.质量体系和质量认证指南
D.质量认证——选择和使用指南
3.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起诉应当具备的条件的论述错误的是:__。A.提起上诉的主体必须合格
B.提出上诉的客体必须是依法允许上诉的裁判 C.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上诉
D.必须提交口头或者书面上诉状
4.【真题试题】(2007年单项选择第18题)在顾客成本当中,不包括__成本。A.体力 B.机会 C.货币 D.时间
5.【真题试题】(2009年单项选择第11题)下列经营活动中,适宜采用程序化决策的是__。A.新产品开发或投产 B.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C.企业合并与分立 D.企业生产运行调整
6.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的病人时,应当及时报告所在地的__。A.劳动保障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公安部门 D.公安消防机构
7.(2006,1)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的自治州条例报__。
A.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B.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备案后生效 C.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D.国务院批准后生效
8.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有__。A.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
B.利用广告对商品的性能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C.经营者在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时,账目显示给中间人支付过佣金 D.以利诱的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9.位于A市甲区的长城商贸公司将一张付款人为B市乙区某农行支行的银行转账支票遗失,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长城商贸公司可以向__申请公示催告。A.A市甲区人民法院 B.A市中级人民法院 C.B市乙区人民法院 D.B市中级人民法院
10.管理信息系统的决策模型多用于解决__的管理决策问题。A.非结构化 B.连续性 C.结构化 D.设计型
11.常某2003年3月5日犯甲罪,追溯期限应为10年,2007年3月5日又犯乙罪,乙罪的追溯期限也是10年。这时甲罪的追溯期限应__。A.从犯乙罪之口起计算,还有5年 B.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还有10年
C.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共计15年,即以甲罪追诉期限剩余的5年加乙罪的追溯期限10年
D.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共计20年,即以甲罪的追诉期限10年加乙罪的追溯期限10年
12.下列属于有效沟通手段的是__。A.信息技术 B.激励手段 C.移情作用 D.设身处地
13.下列投资决策方法中,不属于贴现法的是__。A.平均报酬率法 B.净现值法 C.现值指数法 D.内含报酬率法
14.在贸易救济方面,根据我国对外贸易法的有关规定,对外贸易救济措施不包括__。A.对外贸易调查 B.反倾销 C.反补贴 D.保障措施
15.法定免责条件是指__。A.权利主张超过时效 B.有效补偿 C.自愿协议 D.不可抗力
16.固定场所检验指的是__。A.检验人员固定 B.检验站(点)固定 C.验证仪器设备固定 D.检验文件固定
17.有关行政诉讼被告举证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是__。
A.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被诉行为的全部证据和依据,否则视为没有证据
B.被告若有正当事由可以延期提供,但必须书面告知法院 C.被告若有正当事由可以延期提供,但必须经法院准许
D.被告即使有正当事由,也必须在收到起诉状后10日后提供
18.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行政违法行为在一定期限内未被发现的,就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这里的期限称为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具体时间为__。A.六个月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19.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采用哪种理论和方法,应当视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以上表述是()的观点。A.经验学派 B.权变理论学派 C.管理科学学派 D.系统管理学派 20.债权申报期限自人民法院发布受理破产申请公告之日起计算,最短不得少于 ______日,最长不得超过______个月。__ A.30 3 B.30 4 C.15 4 D.15 3
21.(2003,2)法律关系是指__。A.各种法律之间的关系
B.全国法律与地方法律的关系 C.立法机关与执法机关的关系
D.法律在调整主体行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2.【真题试题】(2008年单项选择第25题)被告人甲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但由于发生地震而错过了上诉期限,甲如果想继续上诉,应当在障碍消除后()日以内提出申请。A.3 B.5 C.7 D.10
23.某市西城区建委根据市政府总体规划,对某大街实施改造。刘某房屋位于改造区。某日,西城区建委改造建设指挥部下达住房安置通知,刘某未搬迁。数日后,区建委工作人员带领50余人强行拆除了刘某房屋,刘某起诉。下列哪个选项是本案被告__。A.市政府 B.西城区政府 C.西城区建委
D.西城区建委改造建设指挥部
24.通常代表着最优的利润增长率和最佳的投资机会的是__。A.金牛产品 B.明星产品 C.瘦狗产品 D.问题产品
25.法定免责条件是指__。A.权利主张超过时效 B.有效补偿 C.自愿协议 D.不可抗力
26.当企业把自己定位在竞争者没有注意和占领的市场位置上时,该企业执行的市场竞争战略是__战略。A.市场领先者 B.市场挑战者 C.跟随竞争者 D.市场补缺者
27.领导者在充当设计师这一角色时,最重要的是设计组织发展的()。A.结构 B.政策 C.基本理念 D.策略
28.甲公司获得了某医用镊子的实用新型专利,不久后乙公司自行研制出相同的镊子,并通过丙公司销售给丁医院使用。乙、丙、丁都不知道甲已经获得该专利。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
A.乙的制造行为不构成侵权 B.丙的销售行为不构成侵权 C.丁的使用行为不构成侵权
D.丙和丁能证明其产品的合法来源,不承担赔偿责任
29.【真题试题】(2010年单项选择第39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一个全国性的贸易促进机构,同时使用__的名称。A.中国国际贸易发展委员会 B.中国国际贸易协调委员会 C.中国国际商会 D.中国商业联合会
30.市场竞争突出地表现为价格竞争,产品价格不断下跌,这反映的是__的特征。A.成熟期 B.投入期 C.衰退期 D.成长期
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意)
1.除有碍侦查和无法通知的情况外,有关部门对许某因涉嫌受贿罪执行逮捕后,下列哪个机关应在24小时以内将逮捕许某的原因和羁押处所通知许某家属或所在单位__。A.决定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B.执行逮捕的公安机关 C.负责羁押的部门
D.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2.下列选项对《服务贸易总协定》的适用范围表述正确的是__。A.该协定适用的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和次中央政府
B.该协定适用的主体不包括根据政府授权行使权力的非政府机构的措施 C.在适用的对象上,包括除了行政政府职权时提供服务的所有服务
D.服务贸易提供方式限于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
3.某股份有限公司拟减少注册资本。为此,该公司必须依法实施哪些行为__。A.由股东大会作出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
B.公司自作出减资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C.公司必须给公司的全体债权人提供担保
D.公司应当在作出减资决议后依法申请变更登记
4.有关专家、学者在学术研究、法学著作、法学教育和法制宣传中,对法律规范所作的解释是__。
A.学理解释 B.非正式解释 C.无权解释 D.字面解释
5.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授予专利权的有__。A.科学发现
B.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C.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D.动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
6.民事诉讼中,诉讼时效的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时起算。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__。
A.债权的行使未定期限的,则诉讼时效从权利成立并生效时起算 B.人身伤害的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一律从受伤害之日起算 C.附停止条件或起始期的请求权,自条件成立或期限届至时起算 D.违约金及违约赔偿请求权应自债权得请求时起算
7.若分析管理问题应以下列哪几个方面注意()。
A.餐厅的管理是否有疏漏,为什么会出现生产材料被偷走的事情 B.餐厅管理者对王家庭困难情况是否了解得不多,关心得不够 C.餐厅有无责任照顾员工家属
D.餐厅对员工的教育力度应该加大
8.由君主与人民或民选议会进行协商共同制定的宪法,被称为协定宪法,根据这一定义判断,下列哪些宪法属于协定宪法__ A.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B.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C.1848年意大利宪法 D.1830年法国宪法
9.法人以逃避债务责任为目的而成立的清算组织,其实施的民事行为__。A.有效 B.部分有效 C.效力待定 D.无效
10.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__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A.总理、国务委员 B.副总理、秘书长 C.副总理、审计长 D.总理、各部部长
11.白某刺何某致其死亡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__。A.属正当防卫行为 B.构成犯罪
C.构成故意伤害罪 D.构成故意杀人罪
12.消费品市场的特点主要有()。A.购买人数多而分散,市场广阔 B.专用性很强,替代品较多
C.购买者购买次数多,购买地分散 D.一般不需要技术服务
1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予以保证。
A.决策机构 B.从业人员 C.主要负责人
D.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14.下列属于不能授予专利权的是__。A.科学发现 B.外观设计
C.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D.动物和植物的品种
15.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下列情形中可以适用公示催告程序的有__。A.可以背书转让的汇票被盗、遗失或灭失 B.房地产证书被盗或遗失
C.可以背书转让的本票被盗、遗失或灭失
D.合同文书等重要法律文件被盗、遗失或灭失
16.订立合伙协议、设立合伙企业,应当遵循的原则有__。A.自愿 B.平等 C.公平
D.诚实信用
17.下列关于公民、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A.公民、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是一致的
B.公民、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因公民、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丧失而丧失 C.公民、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同时,即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D.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由其机关或代表实现,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由自己或其代理人实现
18.本借款首先应当由__偿还。A.“天外天”酒店 B.刘某 C.吴某 D.安某
19.质量认证制度包括的内容有__。A.企业对自身质量管理制度的评价 B.认证机构的认可 C.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
D.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体系的认证
20.如果甲对丙提起诉讼,法院在下列何种情形下不应当受理__。A.甲对乙的债权未到期 B.甲向A市的法院起诉
C.乙不愿意通过诉讼或仲裁的方式主张对丙的到期债权 D.甲以乙的名义起诉
21.生产运作管理的新方式有__。A.物料需求计划 B.企业资源计划 C.适时生产方式 D.生产维修计划
22.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A.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既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 B.商业银行的设立、变更等应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C.由于商业银行涉及存款人的利益,故商业银行不能通过破产程序而终止 D.中国银监会负责对所有金融机构的监管
23.下列情形中,保险人可以解除保险合同的有__。A.保险责任开始后的货物运输保险合同 B.保险责任开始后的运输工具航程保险合同
C.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在未发生保险事故的情况下,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向保险人提出赔偿或并给付保险金的请求的
D.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 24.在这一纠纷中,三井株式会社的责任主要有__。A.委托书授权不明,易引起受委托方的误会 B.投资不符合法律的要求 C.在提出异议,经协商又签订新的合资合同和章程以后,马上又提出异议并要求终止合资,处理上亦不当
D.在合资企业成立后,未及时对有关情况进行审查,对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与纠正
25.齐鲁公司推广创“免检”活动,并细化成为一套行为准则,涉及__。A.现场管理 B.经济管理 C.过程管理 D.职责管理
25.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下列情形中可以适用公示催告程序的有__。A.可以背书转让的汇票被盗、遗失或灭失 B.房地产证书被盗或遗失
C.可以背书转让的本票被盗、遗失或灭失
D.合同文书等重要法律文件被盗、遗失或灭失
26.投标人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__。A.分析招标文件 B.编制投标文件
C.提供投标保证金或投标保证函。D.递送投标文件
27.在下列选项中,__是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部门。A.宪法 B.婚姻法 C.刑法 D.社会法
28.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意见__。A.正确,为当事人利益考虑 B.正确,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
C.不正确,考虑了不应该考虑的因素 D.不正确,考虑了法律没有要求的条件
2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下列事项中,必须经合营企业出席董事会会议的全体董事一致通过的有__。A.合营企业章程的修改 B.注册资本的增加、减少 C.利润的分配
D.合营企业的合并、分立 30.搭售,是指__。
A.在征得购买者同意的情况下搭售商品
B.在征得购买者同意的情况下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 C.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合理条件的搭售 D.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
第五篇:2014年黑龙江政法干警考试民法:合同的内容、形式、分类和效力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政法干警考试专业综合I :民法
——合同的内容、形式、分类和效力
一、合同的内容和形式
合同的内容包括:(1)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2)标的;(3)数量和质量;(4)价款或酬金;(5)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6)违约责任;(7)争议解决的方法等。
合同的形式具有广泛性,包括口头合同、书面合同以及当事人约定或法定的其他形式。
二、合同的分类
(1)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这是以给付义务是否由双方当事人互负为标准。
(2)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这是以当事人取得权益是否须给付相应对价为标准。
(3)诺成性合同与实践性合同。这是以合同的成立是否必须以
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为标准。
(4)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这是以合同的成立是否须采用法律要求的形式为标准。
(5)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这是以法律是否课有规范并陚予特定名称为标准。
三、合同的效力
合同的效力,是指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约束当事人各方乃至第三人的强制力。
(1)无效的合同。《合同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可变更或可撤销的合同。《合同法》第54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合同:①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②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3)效力未定的合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属于效力未定的合同有: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②无权代理人以他人名义订立的合同;③无权处分人订立的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效力未定的合同经有追认权的人依法追认后,方才具有效力。否则,合同自始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