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的学校设计一座桥

时间:2019-05-15 02:4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自己的学校设计一座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自己的学校设计一座桥》。

第一篇:为自己的学校设计一座桥

《画一画白马湖的桥》

----金闪闪

教学重点:用自己的绘画形式创作家乡的桥,体验桥的造型美。教学难点:了解桥的结构、用途,感受桥的造型美。

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欣赏有关桥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了解桥的结构和造型特点,了解、欣赏桥的造型美。

3、启发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来创造白马湖的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有关桥的课件、纸、勾线笔。

2、学生:收集有关桥的图片和资料、纸、喜欢的画材。作业要求:用自己的绘画形式自由命题创作一副家乡的桥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3分钟)

1.课前教师布置了用各种形式查找有关桥的资料,了解了有知桥的知识。

2.揭题引入:屏幕显示《家乡的桥》图片,教师提问:同学们对这个景点有印象没有?这个景点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季节最美? 揭示课题,这是我们家乡的桥,今天我们就来表现它。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桥。1.中国最古老的桥

公元35年东汉光武帝时,在今宜昌和宜都之间,出现了架设在长江上的第一座浮桥。

2.中国最长的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它也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3.我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是举世闻名的河北省赵县的桥

赵州桥

(【设计意图】课前引导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桥的有关知识。可是适当的提问学生是否知道答案,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发展阶段(12分钟)

1.桥的种类很多,有浮桥、吊桥、索桥、梁桥等等。这些造型各异的桥让我们的交通更为便利快捷的同时也见证着我们家乡的变迁,美观实用的桥给我们居住的城市带来了美,成了家乡一道道美丽的风景。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来欣赏不同的桥:

(1)它们的用途是什么? 生:美观、实用的桥给我们居住的城市带来了美。

(2)桥的形式多样,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它们的共同之处?也就是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不同之处?形状材质?(师生讨论,师出示课件)相同点:生:桥梁由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以及桥梁防护建筑物组成。

不同点:生:桥梁的桥墩粗细的变化、护栏的变化、桥灯的变化、桥的装饰的变化。桥的结构:桥面,桥栏,桥洞。

生:造型方面:有拱形的,水平的,拉索的… 材质方面:有木材,有石料的,有水泥的…

色彩方面:有简洁明快的单色,也有复杂多变的复色…

教师小结:不同的桥,虽然造型不同,材质各异,都具有不同的美感,背后还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事故和传说,具有不同的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分析桥的图片,让学生自主探究,从中发现桥的用途和结构,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这些桥真是太美了,想不想动手画一画?怎么画?老师根据学生说,用线描的形式示范作画过程。

(设计意图:示范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的作用。学生在在教师直观的示范过程中明白将要采用的作画步骤。)

3.欣赏学生创作的桥的美术作品。(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学生作品,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感受丰富多彩的学生作品,体验美术作品的美。)

三、学生作业(20分钟)

1.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创作属于我们白马湖的桥,(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小学部将在马路对面新建一些教学楼,那么我们需要怎么来通过马路呢?桥是一个非常棒的想法,那么就让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设计最棒吧!)桥画好后可以根据画面需要添画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评价阶段(4分钟)

1.学生画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相互欣赏。

2.师生评价作品时围绕三点;(出示要求)

(1)是否表现出了桥。

(2)桥的造型美吗?添画背景是否适合?

(3)构图合理吗?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展评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养成学习──评价──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评价,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共同评价,发现作品的优秀之处和存在问题,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认知能力。)

(四)拓展阶级(出示课件)(1分钟)除了画桥,还可以用各种不同材料进行制作各种有特色的桥。随着科学和时代的发展,桥的造型、用途也在不断变化,还可以大胆想象创作出的非常有特色的未来的桥。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各种表现桥的美术作品,拓展学生的眼界,认识美术表现的多样性。欣赏未来的桥的学生作品,促使学生新知识的生成,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第二篇:为古诗教学架起一座桥

为古诗教学架起一座桥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意境的教学策略

武定县高桥中学 闫建艳

[摘要] :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更是一个民族,一种语言文化的骄傲和表征。在新课改和新教改的过程中,各版本的语文新教材都加大了中外优秀的诗歌作品的比例,再次确定了诗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这给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出了新的高度和要求。[关键词] : 诗歌 初中语文

古诗教学

意境

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入的古典诗词名篇很多,学生们平时常见和需要背诵的篇目也不胜枚举。但是,由于古典诗词产生和兴盛的时代背景、语言特征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存在于中学语文诗词教学中的问题也很是不少。在古诗教学时,大部分学生则干脆认为,社会都进步了,还要去学那些陈旧的“之乎者也”有什么用?况且听不懂。一直以来中学诗歌教学的一个“通病”就是偏重于语文知识和思想道德的灌输,忽视并脱离了“诗歌”本身的教学目标,课堂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比如教杜甫的《春望》,最后只剩下“移情于物”和“思念亲人”八个字,诗歌本身的艺术力量和审美价值不见了。

新一轮的语文古典诗词教学要充分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全面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要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深入研究古典诗词的 1 特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这就要求做中学语文教师的,不仅要有丰富的古典诗词以及古典文化的知识,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课堂控制能力。教师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好角度,要有将学习内容重新排列、组合的能力,要站在创新的角度上选择一个“最优”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什么,如何学。

一、把握诗歌意境的重要性

在古诗教学中,把握古诗的意境是教学关键,教师只有紧紧抓住古诗意境进行教学,才能挖掘古诗的艺术价值,把握其艺术真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的兴趣,达到审美教学的目的。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学样式,也必有它自己的语言或艺术的表现行为。诗歌是渴望情感、感受和想象,是一种“摆脱散文的现实情况,凭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诗性世界。”诗是把情思融进物象,借助跨越时空的想象,使它的情境与意象具有立体感;我认为这里的情境与意象所共同表现出来的一种空间就是诗歌的意境,一首诗歌如果没有了这种情境与意象所产生出来的境界,是很难给人以美感的。比如唐朝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作于安徽滁州刺史任内,写的是春天涧边的景色。四句诗有静有动,以动衬静,雨前涧边的春景构成一幅幽深的画面,雨中西涧的景色同样也很深邃。两张滁州西涧的画幅,都流露了诗人心情的闲适和恬淡,而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受的这其中的体味,其实 就是所谓的诗歌的“意境”。意境是中国美学史上特有的美学范畴,也是诗歌美学中非常重要和基本的审美范畴。

诗词的意境经常运用曲折和折射的方式暗示,常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这就为诗歌鉴赏增加了难度。因此让学生学会如何把握诗词意境成为关键之一。

二、关于意境的含义

关于意境的含义,学术界历来都有争议或分歧。“意境”一词,源自佛经。我国古代学者对“意境”多有阐述:晋代的陆机、《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唐朝的王昌龄,明代的王世贞,清代王夫之,近代的王国维都对“意境”有自己的理解。那到底什么是意境呢?宗白华这样说道:什么是意境?„„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景,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

现在人一般认为,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我认为,简而言之,意境就是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的空间;亦或是客体的情境与意象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的审美境界,有些境界是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三、中学语文古典诗词的意境教学策略

(一)诵读-贯穿审美的各个环节。

由于诗歌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的魅力和意义是和声音分不开的,是和其节奏、韵律或内在的音乐性结合在一起的。

中国自古以来诗乐一体。声调的抑扬起伏,音韵的和谐悦耳,节奏的缓急匀称,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在音乐美,使诗歌产生了摇荡性情的艺术魅力。

通过诵读,诗的韵律、节奏、语意传导入心灵,唤起读者头脑中早已储存的审美情绪,从而产生某种情感共鸣,形成直觉性的美感。以王维的《鸟鸣涧》为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首先,初读让学生感受该诗二二一型(颈联为二一二型)的音步节奏及偶句用“ong”韵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直觉地感知作品的节奏、音调、韵律所造成的平和舒缓的效果与全诗深幽静谧的情调氛围的和谐,并让学生体会到诗词的音乐美对诗词情感内涵的生成作用。在词语选择上,可让学生体会“闲”、“静”、“空”等都具有一种清幽空灵的质感,这种质感可能暗示着某种明远、澹泊的审美情趣与和谐、圆融的人生哲学。

因此,只有通过朗诵,才能使诗歌从文字符号转化为可感的艺术形象,才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诗歌的那种直接进入人心的力量。所以要以朗诵作为鉴赏手段,通过朗诵扫清语音、语义的障碍,品味语言的肌质,感受意境的魅力,体会诗歌的情感,让朗读贯穿审美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从审美的层面进入诗歌,感受诗歌。要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注意,教师必须使自己成为学生与诗歌审美的桥梁,帮助学生扫除语音、语义障碍,当克服了这些语言障碍时,他们的注意力才能集中到审美中去。为此,我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借助课下注释读准字音,读通词义,并且在新授课时先初读课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根据语言的表层意思了解诗歌大意。

如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教学中,我先指导学生把握基本的朗读技巧,随着对文本理解的逐层深入,我对学生每次的诵读都提出新的要求:读出悲凉与感慨——读出昂扬——读出惆怅而不颓废,感慨而不低沉的特色。每一次的诵读,学生都有新的收获;每一次诵读,都是对学生鉴赏效果的检验。

如杜甫的《望岳》是诗人早期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时留下的作品,全诗洋溢着蓬勃的朝气,朗读得好,意境不言而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宜用赞叹、神往的语气读。“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晓”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热情澎湃地赞颂。“荡胸生曾云,决眦人归鸟。”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这两句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尾两句写有望岳而引起的决心。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应以豪迈的语气去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在受到感染的基础上,去体会意境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析诗人感情,把握诗歌构思领会诗词的主题思想。“情动于中而发于言”刘勰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意。”诗词要有感情,才具有真情实感,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感染读者。曹操领兵南征北战,渴望一统天下,然而,人生苦短,人才难求,赋诗《短歌行》,表达了一个政治家身处乱世时代的人生感受,抒发了求贤若渴的情怀。

分析诗人感情发展线索,对把握诗歌构思领会诗词的主题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李清照的《声声慢》,由内心的空虚写到了孤苦的处境,最后极言心情之悲怆,悲苦之情层层深入,表达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的孤寂,与南渡后对家国的无限忧虑。

(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发他们对诗歌情感独特的理解。诗歌的意义是丰富的,它本身包含了对它进行多种读解的可能性。然而如今许多教参甚至是教材本身都习惯把诗歌的思想内涵以定论的形式灌输给学生,而且对其意义的理解又过于简单。

在诗歌教学中,应该改变由教师单方面灌输的方式,而是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将自己的情绪投入到审美对象之中,从而理解诗歌的情感。如学习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我让学生自由讨论对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的理解。有的认为诗歌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有的则认为“千帆”和“万木”比喻 在他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这一联本是刘禹锡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我对两种言之成理的理解都认可,并没有给出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四)走进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感受意境。

如果说,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元素,那么意境就是诗歌的生命,它是诗人情感、心性、气质、人格通过感性物象的最终反映,饱含着对历史现象、生命价值和人生真谛的诠释富有引人透视生活深层和启迪心灵的审美价值。古典诗词意境教学,应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去体味、涵咏诗的意境,深入把握诗词的深层意蕴。

其一,意境是通过作品的整合表现出来的。在欣赏意境时不仅要抓住作品的字、词、句等局部,更要把握局部间的联系,善于从作品全局去作总体把握。因此,在教学中要找出局部间的联系,把握诗歌脉络。如曹操的《观沧海》,从字面上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景物描写。但这些景物都是有联系的,就是都是与作者的情感紧密相连的。高耸的山岛、萧瑟的秋风、壮阔的大海,与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相互融合,形成开阔、雄浑的意境,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其二,由于意境以情思想象为基点,作家描写的物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心造之境”,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想象诗的形象,从诗歌的形象直接性去寻找间接性,从诗歌形象的有限性去寻求其无限性。也就是说,学生要能超越语言的限制,走进联想与想 象的世界,把文字所描述的情景在脑海里变成一个动态的画面。如学习何其芳的《秋天》,我要求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一幅图景,改写成散文。学生于是在原诗内容基础上增添了不少创造性的细节,写成一篇文字优美、想象丰富的美文,很好地重现了诗歌意境。

例如王维的《鸟鸣涧》以月夜、闲人、落花、空山、鸟鸣、深涧等几种意象连缀事例而创造了一个字根表幽深的艺术意境。《鸟鸣涧》的意境美正在于它以最静谧、最深沉的“静”与“空”,融入了大自然最生动、最活泼的“生”。诗歌意境温馨幽美、隽永有味,由此我们还感受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一颗心,体悟到宇宙人生的虽动犹静、静中有动的一种哲理。

诗词的意境美是诗美的集中体现,要使学生深入体会。有的意境熔铸于诗人成熟的思想,独特的个性,美学理想与艺术才能等多方面的内容,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又蕴含在诗的形象之中,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如陶渊明的《饮酒》,通过深远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远离浊世归隐的高洁之志。有的感情与景物和谐的高度统一,如李清照的《声声慢》。

总之,把握诗词的意境,要使学生学会从多方入手,分析诗人主观感情的抒发与客观景物描写是否和谐统一,对诗歌作出优劣高下的审美批判,还应从多样化的风格揣摩不同的意境,有的优美,有的壮阔,有的清丽,风格各异,意境有别,这在现实教学中有很强的操作性。

(五)展开联想和想象,开拓诗词意境。

作者在创作中,总是将其思想感情由联想﹑想像化为具体的形象,诉诸于语言文字。现行的诗歌教学,有时会忽视意象的描述功能。教师不是带领学生沉浸到诗人所创设的意象中去品味诗歌意境,而是站在艺术世界以外的实用世界去看世界、去看待诗歌。或致力于语音、语法、修辞等理性知识的分析、或做繁琐的、过细的考证,其结果是抹灭了诗的美感,引发不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失去了审美知觉。

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应立足意象,引发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如王维的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美誉,在教学《山居秋暝》这首诗时,老师应要求学生抓住诗中的意象,通过联想、想象,描绘出这首诗中的一些画面。在意境的创设中,作者有时会故意留有空白,而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积累去填补这些空白,以调动阅读者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想象,我们可以对作品的意境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

参考资料:

1、夏昭炎《意境概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2、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3、李泽厚,《美学三书 华夏美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

4、王长俊《诗歌美学》(漓江出版社1992年版)

5、蓝华增《意境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第三篇:为小学生写作文架一座桥

摘记——为小学生写作文架一座桥

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中心小学校

汤文镕

联系电话:***

现在的小学生,接触的生活面比起我们小的时候,要宽广得多,因为他们不仅有爸爸妈妈买的童话书、各种杂志,还可以观看各种各样的动画片,甚至还有跟随爸爸妈妈一道外出旅游的机会。真可谓见多识广,说起话来也滔滔不绝,然而一当要他们把想说的话写成文字的东西,就不知该从何下手了。要么全写些口水话,啰啰嗦嗦,缺乏文采;要么尽是一些空话、套话,缺乏真情实感;或者东拼西凑,缺乏条理和逻辑性。有的小学生,甚至到六年级了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这种现象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我们做教师的也应该负一定的责任。可能我们有的教师会说,现在的教材本身对学生作文就没有系统的教法,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及其要求也比较笼统,这让我们怎么教?这也的确是事实,而且,现在的学生多愿意看直观形象的电视,不愿阅读枯燥单调的文本,更不要说主动记日记、写作文。但我们并不能以此为借口,而忽略了小学生作文的教学。从我自己的教学来看,我觉得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成长过程、以及学生在各个年龄段的特点,来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摘抄、写作训练。

一二年级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多进行看图说话、写话的训练,还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在学校所做的事情回家告诉爸爸妈妈,甚至可以简单写几句话,以此来锻炼孩子的说话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记事习惯。到三年级时,学生的识字量大大增加,就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这时我们就要想办法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面对学生不愿读的的现实,这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架起一座桥,把阅读同写作联系起来。这座桥梁就是写摘记。我们可以布置学生每周根据老师的要求写一定数量的摘记,学生就只好按要求去阅读相关的东西,找寻相关的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甚至篇章。实际上就是“强迫”学生去阅读,并且这个阅读,又与消遣式的阅读有区别,学生不但要读,还要去寻找符合老师要求的东西。这样一来,学生就得在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这虽然是被动的,但总比不读强多了,甚至还可能让学生由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如果我们再在摘记的过程中进行相关的指导,我相信学生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在三年级上期,教材中有一篇《秋天的雨》,这是一篇语言非常优美的文章,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感受到了秋雨的特点以及语言的优美,我又让他们把文中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并进行背诵。还通过阅读《听听,秋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到秋天里的东西太多太多,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秋天,然后老师又出示一些写秋的优美词句,吊起了学生的胃口,这时老师再交代任务:秋天那么美,让我们自己去搜集一些写秋的词语和句子吧。学生很愉快的接受了这个任务。之后,我就分别让学生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去寻找写秋的词语和句子,一天只需要找五个词语、三个句子。课前三分钟就让学生朗读自己摘记的内容,老师积极肯定他们,学生的兴趣就越来越浓,于是有的学生就越抄越多,老师对多抄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奖励,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接着,我用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摘抄了描写春天、夏天、冬天的词语和句子,以及花草、树木等描写植物的词语和句子。一次公开课后,有同行称赞:这些学生积累的词语真丰富。我向他介绍了我的做法,他给予了肯定,这更坚定了我的信心,我一定要让学生坚持做下去。于是,我在后来的教学中,一直根据教材来要求学生做相关的摘记,摘抄的范围逐渐扩大:从植物到动物,从大地到天空,从学校到家里、到社会,从写景到写人、到写事;摘抄的内容逐渐增多:从词语、句子到段落,再到篇章。并且,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要求他们把自己摘记的内容读一读,或者同学间交换摘记诵读。这样到四年级时,关于写景的文章,就已经有很多学生能写得像模像样了,比如,后来我继续让学生摘抄写秋的文章后,让他们也写一篇描写秋天的文章《写给秋天的话》,全班四十五个学生,有三十多篇文章写得很有特色,其中有不少学生把描写秋天的果园、田野、树叶等的优美词句巧妙地用到了自己的文章中。五六年级时,我更进一步结合教材,有针对性地出示同类题目中不同写法的文章,然后对这几篇文章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每篇文章各自的长处及其有待改进的地方。再让学生仿照老师的做法,同组学生分别找文章,然后共同欣赏阅读,比较分析。这样的活动,每期进行三四次。学生也不觉得太累,在目的明确、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进行摘抄,已经成了学生的一种习惯,有时,我忘记了布置具体的摘抄内容,学生都会主动提醒我。

经过几年的训练,学生不仅仅是对摘抄有兴趣,对阅读各种文本也产生了兴趣。他们从最初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寓言故事、《动物的故事》等读起,到六年级下期时,已经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把初中生必读的书都读得差不多了。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在各种作文竞赛中本班常有学生获奖,甚至还有几个学生悄悄向报刊杂志投稿。更令我高兴的是,已经读初中的他们,在学习语文时表现出来的素养,让他们的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他们自己同我说起这些,他们的心里高兴劲就已经写在了他们的脸上。

在我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认为学生应该多读书,趣味性强的书要读,语言优美的文章也要读,有哲理性的美文仍要读一读,哪怕是囫囵吞枣地读。所以,几十年来的教学生涯,我一直注重学生的阅读引导,摘记是引导的一种方式。实践证明,这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我们的语文教师不妨试一试。

第四篇:为女孩架起一座关爱的桥

为女孩架起一座关爱的桥

阜宁县东沟实验学校 五(2)班 周雅

从古到今,许多人认为女孩不如男孩,男孩可以传宗接代,女孩长大嫁人,因此出现了 “重男轻女”。

前不久,我在街上看到了这么一对夫妇带领着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男孩在父母搀扶下说笑嬉戏,而女孩呢?只是跟在他们身后,默不作声。又比如在《唐山大地震》中的两个情景。当家中只剩下了惟一一个西红柿时,母亲选择了劝阻女儿,把西红柿交给了儿子方达。再比如说,地震后儿女中只能救出一个孩子来的时候,面对这生死的抉择,母亲选择了儿子,放弃了女儿。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女孩,但我的父母与他们的父母却不一样,他们坚信:男孩女孩都一样。

千百年来有多少巾帼英雄在放射光芒,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谁说女子不如男?唐朝的武则天,双手擎之天下;宋代的木兰,扮男装代父从军;宋代李清照,名篇巨作博大精深;解放战争时期的刘胡兰,舍命为国;再到上个世纪的张海迪,为事业忽视了伤痕;服务于人的任长霞,舍生忘死的好警察!

如果把男人比作河,那么女人就是水;如果把男人比作一幢房子,那么女人就是地基;如果把男人比作浮云,那么女人就是晴空。可以说,没有女人怎么会有男人?相反,没有男人怎么会有女人呢?所以,男女是互相依存的,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

女孩是一抹灿烂的阳光,是阳光下的一缕清风,是清风吹拂下艳丽的花朵,是花朵中的一支芳香的花蕊。女孩永远像一朵朵鲜花装点着苍凉的大地,像星辰点亮深蓝的夜空,像火把温暖每个人的心。

关爱女孩,就是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女孩,就是关爱我们的中华民族。我要呼唤: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为我们女孩架起一座关爱的桥,让所有女孩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歌唱,让她们如同花朵一般绽放灿烂的微笑,放射万丈光芒!

第五篇:《用纸造一座“桥”》教学设计

《用纸造一座“桥”》教学设计

武乡镇中心小学 郑俊波

教学目标:

1.知道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2.能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一座美观坚固的桥。

3.培养他们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 教学重点:知道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

教学难点:能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一座美观坚固的桥 教学准备:旧报纸一张、胶带、剪刀、尺子、玻璃棒。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上一课里,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桥,它们都有各自的形状和结构,那你们觉得一座好的桥应该符合哪些条件呢?(播放幻灯、板书:坚固、美观。)

2.今天,我们就要象桥梁工程师那样来设计建造一座结实的桥。不过我们使用的材料不是钢筋和水泥,同学们请看屏幕。(放幻灯、板书课题:用纸造一座桥)

二、设计方案

1.用报纸设计一座桥,你觉得最困难或是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报纸很薄很软,承受力很差,关键是要提高它的抗弯曲能力。)

2.我们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报纸做成什么形状抗弯曲能力最强?桥梁结构怎样设计? 3.指导设计方案:(桥梁设计成什么形?桥梁怎样组合起来拼成桥面?)

4.制作步骤可分为哪几步?

①把报纸裁成35厘米长的纸条。

②把纸条做成桥梁。

③把桥梁拼成一排,构成桥面,用胶带固定。

④桥面架在桥墩上,进行载重实验。

5.完成设计方案。

三、制作活动

分小组制造桥,时间为20分钟。

四、介绍、评价、交流。

1.老师采访各小组,请他们介绍自己造的桥:

①纸桥的长、宽是多少?承重能力怎样?

②你们是采用什么方式提高报纸抗弯曲能力的?

③你们认为自己的桥哪里设计得最巧妙?哪里还需要改进?

2.我们的桥应用了哪些科学知识?我们学到了什么?

五、小结

今天大家都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柔软的报纸造出了既结实又节省材料的桥,你们还可以用彩色的纸把自己的桥装修得更漂亮,有没有信心做到?

课后反思:

《用纸造一座“桥”》这堂课学生特别感兴趣,气氛活跃,轻松。通过学习,完成了三个活动,第一,设计造桥方案。第二,制造我们的桥。第三,介绍评价我们的桥。学生经历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学会了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发扬了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尊重他人,认真倾听,善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介绍评价我们的桥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小组准备做介绍,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桥,对制作的桥作评价。对桥的评价主要进行鼓励性评价,要指出设计好的,设计巧妙的地方,不能分等级,善于找到学生做的好的地方。如果学生感兴趣,课后可以提高造桥的要求,可以增加材料,如两张纸,再设计制造一座更大更好的桥。

下载为自己的学校设计一座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自己的学校设计一座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用纸造一座桥》教学设计

    《用纸造一座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科学》六年级上册P43-44《用纸造一座桥》 教学目标 1、合作设计和建造一座桥,同时需要考虑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 状、结构......

    为凫水少年架起一座新生的“糖桥”

    为凫水少年架起一座新生的“糖桥” ——影片《南平红荔》观后感 三管区 有这样一群少年,他们徘徊游荡在社会边缘,被囚禁而不己知,被困厄、贫穷、欲望或者虚无的力量所禁锢,无力......

    自己就是一座宝藏

    自己就是一座宝藏 作者:陈安之 诸位同事: 成功是什么?对我来讲,应该是:有志同道合的伙伴、有富裕的家庭、有被人尊重的感觉,也包括关爱我的人不再为我的前途操心、认识我的人评价......

    修一座桥给“妈妈”

    修一座桥给“妈妈” 于永梅走出单位,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一连几天“奋战”在办公室,让我对家中的大床充满了渴望。夜晚的风凉飕飕的,我不禁打了个冷颤,在路边站了好久,才终于拦到了......

    诚信,您是一座桥 演讲稿

    诚信,您是一座桥 阜南县张寨镇中心小学 学生: 指导老师:李梅 电话:*** 诚信,您是一座桥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您是一座桥》 “诚信......

    《用纸造一座“桥”》说课稿

    《用纸造一座桥》说课稿 泸县兆雅镇明德小学 陈全 一、我对教材的分析 《用纸造一座桥》是教科版六(上)科学教材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里,用纸造一座有一定......

    你自己就是一座宝藏(★)

    每日名言持久的争论意味着双方都是错的每日自励我选择积极、乐观的态度.每日短文:你知道,自己就是一座宝藏吗?一、过去不等於未来。电影巨星席维斯史特龙十几年前十分落魄,身上......

    《用纸造一座“桥”》教案3

    用纸造一座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2、学生经历设计、制作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