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健康第一讲[推荐]

时间:2019-05-15 02:1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健康第一讲[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健康第一讲[推荐]》。

第一篇: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健康第一讲[推荐]

一、概念解释 1.青春期

青春期(puberty)主要是一个生物学术语,反映的是个体在青少年时期生理的变化。主要指从个体第二性征出现到生育功能发育成熟的这一阶段。

2.青少年

青少年在英文中是“adolescence”,其含义是“成长为成年人”(grow up intoadulthood)。青少年是指初中与高中阶段的时期,即初中生与高中生。3.发展

个体发展是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过程中连续的和系统性的变化,包括生理、认知和社会情感等多方面的变化。4.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包括认知与语言的发展、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等。

5.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与学习等方面的成长与进步。

6.社会性发展

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性格、道德品质、自我意识、社会行为的成长与转变。7.心理发展特征

连续性和阶段性、连续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普遍性和差异性 8.生物性过渡

个体一生经历两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是从受精卵开始到一岁左右;二是在10-20岁的青少年期。

9.认知过渡

认知发展是心理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同时它还是个体情感、道德、人际交往、社会行为等其他领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10.社会性过渡

随着青少年的生理成熟和思维能力的变化,他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

二、单项选择题 BCADC

三、填空题

1.青少年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少年早期即初中阶段、青少年中期即高中阶段、青少年晚期即大学阶段。

2.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包括生理成长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3.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也具有阶段性。

4.布朗芬布伦纳归纳出了五个生态系统,分别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时序系统。

5.青少年是人生的一个过渡时期,这种过渡性主要表现在生物性过渡、认知过渡和社会性过渡三个方面

四、判断正误 ×××√√√

五、简答题 1.青少年与青春期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答:青少年在英文中是“adolescence”,其含义是“成长为成年人”(grow up intoadulthood)。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过渡期,是指11-20年龄段或11-22年龄段。青少年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少年早期(11-14岁),初中阶段,即少年期阶段;青少年中期(15-18岁),高中阶段,即青年初期。青少年晚期(19-22岁),大学阶段,即青年中期。因此青少年时期包括从初中阶段到高中到大学阶段的时期。这里讲的青少年是指初中与高中阶段的时期,即初中生与高中生。青春期(puberty)主要是一个生物学术语,反映的是个体在青少年时期生理的变化。主要指从个体第二性征出现到生育功能发育成熟的这一阶段。青春期发育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青春期大约是在11-14岁,男生的青春期大约是在12-15岁。

2.心理发展及其一般特点是什么?

答:心理发展包括认知与语言的发展、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等。一般特点: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二)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三)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3.遗传与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何影响? 答:遗传与生理成熟是发展的生物学前提和基础。遗传基因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序列图谱。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儿童心理的发展才有可能,同时遗传确定了发展上的基本时间进程。遗传与成熟是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环境与教育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遗传具有稳定性,发展的可塑性和发展的空间由环境和教育提供,发展的水平与内容主要是环境与教育作用的结果。

4.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过渡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过渡性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最根本特点,与其它阶段比,青少年期的发展具有三大特点:青春期的开始,各项生理机能逐渐成熟;思维能力迅速发展;向新的社会角色转变。

六、论述与案例解析题

1.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对教育教学有什么意义?

在我们的教学当中,要能做到有效教学,那么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教育教学活动就非常被动。教师应该既是专门领域的专家,又是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学习的专家。

教育教学要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进行。要“循序渐进”不要“拔苗助长”。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也要作好各个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衔接。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成熟水平是不相同的,具有不平衡性,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阶段就能达到较高水平,有些方面则要成熟得晚些等等。教育教学要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成熟期和敏感期,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教学,取得最佳效果。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教育教学既要看到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把它作为施教的出发点和依据;同时又要看到可变性,尽量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教育条件,充分挖掘潜力,使之更快更好地发展。此外,依据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在教育教学中应该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作为教师要认真思考以下问题:发展是连续的,但又有不同的速度,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发展是有序的,具有方向性;个体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具有个体差异。发展受成熟的影响和制约,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发展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大脑的发育成熟是儿童认知与言语发展的基础。学习、经验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容和水平,环境与教育的适当性能够为儿童的最佳发展创造条件。

2.分析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影响的辩证关系。

遗传与生理成熟是发展的生物学前提和基础。遗传基因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序列图谱。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儿童心理的发展才有可能,同时遗传确定了发展上的基本时间进程。遗传与成熟是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环境与教育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遗传具有稳定性,发展的可塑性和发展的空间由环境和教育提供,发展的水平与内容主要是环境与教育作用的结果。

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单纯由遗传决定或由环境决定的心理发展几乎是不存在的。环境对于某种心理特性或行为的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往往有赖于这种特性或行为的遗传基础。由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条件(如遗传基础、成熟水平等)不同,环境的效应也就不同。同样,遗传作用的大小也依赖于环境变量。此外,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都不一样。在发展的低级阶段,一些较简单的初级心理机能(如感知、动作、基本言语等),遗传与成熟的制约性较大;而较复杂的高级心理机能(如抽象思维能力、道德、情感等),则更多地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可以理解为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规定了发展的潜在可能范围,环境教育条件则确定了发展的现实水平。这其中,潜在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离不开环境与教育条件。一般情况下,正常健康儿童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是相当广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条件的有利与否对个体发展的现实水平起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讲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讲 练习题

134343慕明媛

一、概念解释

1.青春期:青春期(puberty)主要是一个生物学术语,反映的是个体在青少年时期生理的变化。主要指从个体第二性征出现到生育功能发育成熟的这一阶段。青春期发育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青春期大约是在11-14岁,男生的青春期大约是在12-15岁。

2.青少年:青少年在英文中是“adolescence”,其含义是“成长为成年人”(grow up intoadulthood)。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过渡期,是指11-20年龄段或11-22年龄段。青少年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少年早期(11-14岁),初中阶段,即少年期阶段;青少年中期(15-18岁),高中阶段,即青年初期。青少年晚期(19-22岁),大学阶段,即青年中期。

3.发展:发展是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过程中连续的和系统性的变化,包括生理、认知和社会情感等多方面的变化。

4.心理发展:心理发展包括认知与语言的发展、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等,其中认知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与学习等方面的成长与进步;语言发展则指儿童青少年习得语言系统,并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5.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与学习等方面的成长与进步。

6.社会性发展:社会性的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性格、道德品质、自我意识、社会行为的成长与转变。

7.心理发展特征:指心理发展由一个不断地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普遍性和差异性等特征。

8.生物性过渡:指青少年经过一系列的生理身体的变化,在生理上基本完成了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

9.认知过渡:认知发展是心理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同时它还是个体情感、道德、人际交往、社会行为等其他领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10.社会性过渡:指青少年随着生理成熟和思维能力的变化,他们逐渐实现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的过渡。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B)。

A.高峰期B.过渡时期C.迷茫时期D.黄金期

2. 心理发展具有(C)与顺序性。

A.不平衡性B.阶段性C.方向性D.差异性

3.(A)是脑细胞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能保证感觉冲动的顺利传导。

A.髓鞘化B.突出修剪C.神经系统D.生物成熟

4.大脑最晚发育成熟的是(D)。

A.枕叶B.顶叶C.颞叶D.额叶

5.(C)思维保证了青少年能够运用科学的假设检验来解决问题。

A. 逻辑性B.抽象性C.可能性D.具体性

三、填空题

1.青少年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少年早期即_少年期阶段、青少年中期即青年初期、青少年晚期即大学阶段。

2.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包括__生理成长和_心理发展__两个方面。

3.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也具有__阶段性_。

4. 布朗芬布伦纳归纳出了五个生态系统,分别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时序系统。

5. 青少年是人生的一个过渡时期,这种过渡性主要表现在生物性过渡、社会性过渡和认知过渡_三个方面。

四、判断正误

1.一般而言,男生的青春期要比女生早。(错)

2.心理发展具有平衡性。(对)

3.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心理发展会受到学习的影响。(错)

4.大脑两个半球的功能是不对称的。(对)

5.青少年体内激素变化对对青少年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对)

6.社会对青少年的定义会对青少年的社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对)

五、简答题

1.青少年与青春期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答:青少年在英文中是“adolescence”,其含义是“成长为成年人”(grow up intoadulthood)。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过渡期,是指11-20年龄段或11-22年龄段。青少年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少年早期(11-14岁),初中阶段,即少年期阶段;青少年中期(15-18岁),高中阶段,即青年初期。青少年晚期(19-22岁),大学阶段,即青年中期。因此青少年时期包括从初中阶段到高中到大学阶段的时期。这里讲的青少年是指初中与高中阶段的时期,即初中生与高中生。青春期(puberty)主要是一个生物学术语,反映的是个体在青少年时期生理的变化。主要指从个体第二性征出现到生育功能发育成熟的这一阶段。青春期发育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青春期大约是在11-14岁,男生的青春期大约是在12-15岁。

2.心理发展及其一般特点是什么?

答:心理发展包括认知与语言的发展、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等,其中认知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与学习等方面的成长与进步;语言发展则指儿童青少年习得语言系统,并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它具有一定连续性和阶段性、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普遍性和差异性等特征。

3.遗传与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何影响?

答:遗传与生理成熟是发展的生物学前提和基础。遗传基因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序列图谱。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儿童心理的发展才有可能,同时遗传确定了发展上的基本时间进程。发展也是成熟的结果。

遗传与成熟是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环境与教育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遗传具有稳定性,发展的可塑性和发展的空间由环境和教育提供,发展的水平与内容主要是环境与教育作用的结果。

4.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过渡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过渡性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最根本特点,与其它阶段比,青少年期的发展具有三大特点:青春期的开始,各项生理机能逐渐成熟;思维能力迅速发展;向新的社会角色转变。主要分为认知过渡、社会性过渡和生物性过渡。

六、论述与案例解析题

1.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对教育教学有什么意义?

答:理解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对教师重要吗?教学需要理解儿童青少年的发展特征吗?如果认为教师仅是自然科学、数学、语言、艺术、社会研究等领域的知识专家,他们有充分的知识贮备就足够了,那么也许这些有关儿童青少年发展的知识就不重要。

但有效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教育教学活动就非常被动。教师应该既是专门领域的专家,又是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学习的专家。

教育教学要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进行。要“循序渐进”不要“拔苗助长”。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也要作好各个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衔接。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成熟水平是不相同的,具有不平衡性,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阶段就能达到较高水平,有些方面则要成熟得晚些等等。教育教学要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成熟期和敏感期,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教学,取得最佳效果。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教育教学既要看到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把它作为施教的出发点和依据;同时又要看到可变性,尽量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教育条件,充分挖掘潜力,使之更快更好地发展。此外,依据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在教育教学中应该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作为教师要认真思考以下问题:发展是连续的,但又有不同的速度,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发展是有序的,具有方向性;个体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具有个体差异。发展受成熟的影响和制约,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发展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大脑的发育成熟是儿童认知与言语发展的基础。学习、经验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容和水平,环境与教育的适当性能够为儿童的最佳发展创造条件。

2.分析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影响的辩证关系。

答:遗传与生理成熟是发展的生物学前提和基础。遗传基因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序列图谱。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儿童心理的发展才有可能,同时遗传确定了发展上的基本时间进程。发展也是成熟的结果。

遗传与成熟是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环境与教育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遗传具有稳定性,发展的可塑性和发展的空间由环境和教育提供,发展的水平与内容主要是环境与教育作用的结果。

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单纯由遗传决定或由环境决定的心理发展几乎是不存在的。环境对于某种心理特性或行为的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往往有赖于这种特性或行为的遗传基础。由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条件(如遗传基础、成熟水平等)不同,环境的效应也就不同。同样,遗传作用的大小也依赖于环境变量。此外,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都不一样。在发展的低级阶段,一些较简单的初级心理机能(如感知、动作、基本言语等),遗传与成熟的制约性较大;而较复杂的高级心理机能(如抽象思维能力、道德、情感等),则更多地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可以理解为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规定了发展的潜在可能范围,环境教育条件则确定了发展的现实水平。这其中,潜在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离不开环境与教育条件。一般情况下,正常健康儿童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是相当广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条件的有利与否对个体发展的现实水平起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健康 第三章自测题

第三讲 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最近发展区

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图式

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也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

3.同化

当外部刺激作用于图式时,图式总是从已有水平出发来理解新的知识和经验,图式对输入的刺激加以选择和改造,以使刺激能够被纳入现有的图式中去,这个过程称作同化。即在儿童发展中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4.顺应

由于新刺激的作用,现有的格式会适当改变以适应外部刺激的特点,这个过程称作顺应。

5.客体永久性

系瑞士儿童心理学家J·皮亚杰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使用的一个概念。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6.自我中心

指儿童在前运算阶段(3-6岁)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如当自己的汤是热的时,就认为别人的汤 也是热的。这种认识上的自我中心与利己主义不同。

7.创造性思维 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8.发散性思维

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去选择。

9.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是人类个体的认知在婴儿至青少年时期中的发展。

10.支架

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儿童的帮助,就像婴儿学习走路,父母总是要给与一定的搀扶,或者提供一个学步车但走路还是婴儿自己学会的。支架是一种帮助,借助这种帮助儿童能够完成那些他们不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教学要以最近发展区作为介入的空间,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支架,促使儿童主动而有效地学习。

11.私语

在发展过程中,儿童早期发展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言语发展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在C阶段能完成守恒任务。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在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中涉及的概念有C。A.关键期 B.观察学习C.最近发展区 D.图式 3.掌握字词概念的转折点是B. A.初中一年级 B.初中二年级 C.高中一年级 D.高中二年级

4.进入B以后,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初步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成年期

三、填空题

1.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把新感知的材料或经验纳入到已有图式中以理解新事物的过程”被称作是图式。

2.在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中,在教育与发展方面提出的三个问题是最近发展区、_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和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3.发现性思维的的特点是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4.初二是经验型水平向逻辑型水平过渡的转折时期。

四、判断正误

1.皮亚杰认为,客体永久性形成于前运算阶段。(正确)

2.在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中,他提出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和发育为前提,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正确)

3.高中阶段,个体的抽象记忆已占绝对优势,具体记忆则完全消退。(错误)

4.“此矛锋利,无坚不摧”,“此盾坚固,任刺不入”。违反了逻辑法则中的矛盾律的原理。(正确)

5.创造性思维过程有五个阶段:定向阶段、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顿悟阶段、验证阶段。(正确)

五、简答题 1.个体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个体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对立统一。一方面,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是量的积累过程。另一方面,个体的认知发展又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不同年龄的个体的认知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又有质的飞跃。个体的认知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再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

个体认知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主要表现为个体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所谓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就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认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由于人类个体在脑的发育、生理机能的发育以及认知活动等方面都具有相似的过程和阶段性,因而,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认知发展年龄特征具有较普遍的稳定性。主要表现为,不同个体间认知发展的各阶段顺序是一致性的,每一阶段经历相似的变化过程,每一阶段的发展速度彼此接近。

但是,社会教育条件的差异以及社会教育条件对不同个体的作用不同,因此,不同个体在认知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有一定的差距,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可变性。

2.认知发展的条件都有哪些。

个体的认知发展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的影响,又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遗传因素是个体通过遗传获得的与前辈相似的生物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等。遗传素质是个体的认知发展必要的生物前提。首先,正常的遗传素质是产生正常的认知活动的前提。例如,一个天生的聋儿,就永远不会辨别声音。其次,遗传素质还奠定了个体认知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智力与父母的智力存在较高的相关水平。

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特别是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理成熟主要是依赖于机体的遗传基础而发生变化的。个体的认知发展与生理成熟直接相关,并以生理成熟为基础。生理成熟具有严格的程序性,这种程序性也严格地控制着认知的发展。

当然,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只是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们只能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它不是个体认知发展的心理原因,也不能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对个体认知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环境。例如,从小与野兽生活在一起的人类个体,如印度发现的“狼孩”,虽然具有正常的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水平,但其认知发展水平远远低于正常的人类个体。在环境因素中,个体的社会生活条件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影响最大,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儿童实施影响。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地决定儿童的心理发展。环境和教育都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4个阶段即: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1)感觉运动阶段:婴幼儿通过各种感觉和身体动作所得到的经验,建立各种感觉运动图示。客体永存的建立是婴儿期智慧发展的重要成就,标志着婴儿能对心理表象的存储和提前进行最初的加工。

(2)前运算阶段:以“表象性思维”为特点,将感觉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表现出以下特征: ①由于思维尚无符合逻辑的推理,因而无法理解“守恒”的原则。②思维具有集中性,即只能注意情境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特性而忽视其他方面或其他特性。③思维具有不可逆性。④思维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

(3)具体运算阶段:以守恒的出现为标志,意味着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能够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归类和排序等智力操作,表现出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4)形式运算阶段:开始运用抽象的规则思考问题,表现出与成人类似的特点。皮亚杰认为,所有儿童的认知和发展都依次通过这4个阶段而不能逾越其中的某一阶段。

4.比较皮亚杰的“自我中心的语言”和维果斯基的“私语”概念。

自我中心(egocentrism)是指儿童只能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事物,不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角色中或不能明白他人的感觉。在发展过程中,儿童早期发展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言语发展现象,即私语(private speech)。皮亚杰最早发现了这种现象称为“自我中心的语言”,但二人对私语现象的解释不同。皮亚杰认为这是儿童不能进行观点采择的结果。而维果斯基认为自言自语有助于个体将共享的知识变成个人的知识,是复杂认知能力形成的基础。当幼儿遇到有困难的任务时,会不断地对自己说话,这是在重述他人以前提供给他们的帮助和建议。随着个体的发展,自言自语会变成无声的,但它仍很重要。事实上,近来的研究表明,使用自言自语的儿童在学习复杂任务时要比其他儿童更有效。维果斯基指出儿童是通过结合他人与自己的言语,利用自身的言语来解决问题。因而,对话和讨论是儿童用来学习的重要方式。5.简述青少年思维的发展。

1.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假设的、形式的、反省的思维。具有以下特征:通过假设进行思维;思维具有预计性;思维形式化;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的明显化。少年期:经验型;具有建立假设及检验假设的能力。

青年期: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

青少年期,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并进入成熟期。其标志为——从初中二年级到高中二年级的几年内,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完成从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2.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形式逻辑思维是个体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初级形式。青少年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其概念、推理和逻辑法则的运用能力这三个方面的发展特点上。(1)概念的发展

研究表明,初、高中学生理解字词概念的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年龄特征。初中二年级是掌握字词概念的转折点。在正常的教学条件下,高中生能够对他们所理解的概念作出比较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质特征和属性的、合乎逻辑的定义(朱智贤、林崇德,1986)。高中生所掌握的概念逐步摆脱了零散、片断的现象,日益成为有系统的、完整的概念体系(2)推理能力的发展

从初中一年级起,学生已具备了各种推理能力,但还属于初级水平。有关研究表明,初、高中学生在形成推理能力的发展上存在着一定的年龄特征。另外,初中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总体来讲,归纳推理的能力高于演绎推理的能力。高中二年级以后,学生的推理能力已基本达到成熟,各种推理能力都达到了比较完善的水平。(3)运用逻辑法则能力的发展

初中生已经基本上掌握并能运用逻辑法则,他们对各类逻辑法则的掌握主要表现在对于矛盾律、排中律和同一律的认识上。3.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辩证逻辑思维是个体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高级形式。辩证逻辑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法,是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辩证法所进行的思维,在高中阶段迅速发展并开始占优势地位。在校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趋势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辩证逻辑的各种形式,但水平较低;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则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高中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已趋于占优势的地位。

6.简述青少年记忆发展的一般特点。

1.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

有意识记是个体对一定对象有目的、有计划的识记,在必要时还须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小学阶段是由以无意识记忆为主导向有意识记为主导过渡阶段;初中阶段基本确立了有意识记忆的主导地位,但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是由成人提出来的;高中阶段,个体能自觉地、独立地提出较为长远的识记目的和任务,选择适合自己的识记方法,自觉地检查识记的效果,对识记过程进行自我监控。

在青少年时期,个体还善于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来提高识记忆效果。这也是有意识记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2.理解识记逐渐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

理解识记是根据记忆对象的内部联系,通过建立记忆对象与已有知识的联系进行识记的方法。与之相对的是机械识记。机械识记是根据记忆对象的外部联系,通过重复进行识记的方法。研究表明,从记忆效果上看,理解识记远远优于机械识记。

在小学阶段,虽然理解识记有了很大发展,但机械识记仍占主导地位。初中阶段是由机械识记向理解识记过渡的阶段,初二是一个转折时期。在高中阶段,理解识记已成为学生识记的主要方法。在理解识记发展的同时,机械识记仍然保持相当的水平,是青少年学习必不可少的识记手段。

3.抽象记忆占优势

从识记的内容上,记忆可以分为具体记忆和抽象记忆。在小学阶段,个体的具体形象记忆优于抽象记忆,这与他们的思维水平较低和经验贫乏有关。在初中阶段,个体的抽象记忆的发展水平逐渐超过形象记忆。到了高中阶段,个体的抽象记忆已占绝对优势。但即使在高中阶段,具体形象记忆仍然具有重要作用,它为理解抽象材料提供必要的感性支持,是抽象记忆发展的基础。

六、论述与案例解析题

1.阐述青少年认知发展对教学的意义。

一、认知发展与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

(一)认知发展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所谓教学目标,包括通常所说的教学的目标与任务,也就是教学活动中所要构建的能力与品德的心理结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认知)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维目标。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理解选择教学目标应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教学目标的选择要符合并促进青少年自身的身心发展,尤其是认知发展的水平。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摘得到”。其次,个体的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的特点,因此,在选择教学目标时不能跨越认知发展的年龄阶段或者忽视认知发展的顺序性与系统性。再次,要能根据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年龄特点选择适时促进相应认知能力的发展的目标。

(二)认知发展是组织教学内容的依据

教育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影响教育内容的因素有: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社会政治经济需要;文化教育传统;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动向。

其中,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例如: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占有绝对的优势,这对学习各种理论是有利的。因此,对高中生可以较多的教授抽象的理论知识,他们能运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各种事实材料,从而扩大自己的认识领域。由于青少年的想象更富于现实性,所以将科学知识与生活中具体的事例相结合,显示出抽象知识的现实实用性,这更能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在创新性培养方面,就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真理性一面,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但也要又让学生去“发现”、去思考,留有一些悬念的问题,不能只在习题的“摆布”下游曳于教材所限定的各知识点之间,所学的科学知识只是一堆需要死记硬背的“僵死”的现成结论,学生就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求知的乐趣。更不用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了。

(三)认知发展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中学教师常用的教育方法有: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青少年感知觉的随意性较强,观察的持续性也有了很大发展,他们有较高的自觉性,能主动制订观察计划,有意识地进行集中持久的观察,并能对观察活动进行自我监控。根据这些认知发展的特点,在对青少年的教学中,可以大量使用言语符号、视觉符号等方式来传递知识。想象、动作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又能帮助青少年完成相应的实验,如初、高中的化学和物理等学科的实验,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演化为实物操作。

二、根据青少年认知过程发展的特点组织教学

认知发展与教学有着怎样的关系?首先,认知发展水平限制教学。任何知识的获得都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同化才能有可能实现,而主动的同化则须以适当的运算结构的存在为前提,教学应根据青少年认知发展抽象水平占优势的特点进行。

其次,教学要促进认知发展。教学虽然要适应青少年认知发展的水平,但不能一味地被动适应,要主动地促进青少年认知的发展,促使他们向更高阶的阶段发展

所以,了解青少年认知发展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有重要意义,根据青少年注意、记忆、思维等的发展特点,合理地组织教学,就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

2.论述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学的意义。

(一),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一、“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

维果斯基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引起人的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的方式,而不像动物一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得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的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

维果斯基提出了活动理论,他认为人的心理是在好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人的活动对心理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他强调活动与意识的统一,并把意识作为活动理论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他提出意识不是与世隔绝脱离活动的内部封闭系统,而是以活动作为它的客观表现,所以可以通过活动对意识进行客观研究。

二、文化--历史发展观

维果斯基探讨了发展的实质,提出其文化---历史的发展观。维果斯基认为发展是指心理的发展。所谓心理的发展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其中低级心理机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包括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等。所谓高级心理机能是以“语言”为中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包括观察、随意注意、抽象思维、高级情感、意志等。)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是:(1)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增强;(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也就是说各种机能由于思维(主要是指抽象逻辑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1)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2)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高级心理机能。(3)高级的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由此可见,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是与他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强调,心理发展的高级机能是人类物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强调心理过程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并为这个变化过程确定了一系列的指标。

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维果斯基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的思想。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他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 1.“最近发展区”的思想; 维果斯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样在智力活动中,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差异,这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根据上述思想,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是他对教学与发展关系的最主要的理论。也就是说,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3.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怎样发挥教学的最大作用,维果斯基强调了“学习的最佳期限”。如果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看来都是不利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因此,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与发育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四、“内化”学说

他分析了智力形成的过程,提出了“内化”学说。维果斯基是“内化”学说最早推出人之一。他指出,教学的最重要的特征便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这一事实,也就是教学激起与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通过教学而掌握全人类的经验内化为儿童自身的内部财富。维果斯基的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他认为,人类的精神生产工具或“心理工具”,就是各种符号。运用符号就能使心理活动得到根本改造,这种改造转化不仅在人类发展中,而且也在个体的发展中进行着。学生早年还不能使用语言这个工具来组织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形式是“直接的和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只有掌握语言这个工具,也能转化为“间接的和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技能。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成,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化为内部活动才能“默默地”“在头脑中进行”。

(二)对教学的影响:

维果斯基是一个建构主义者。首先,他认为心理发展是一个量变与质变相结合的过程,是由结构的改变到最终形成新质的意识系统的过程。其次,强调活动,认为心理结构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他认为活动是以语言及其他符号系统为中介的社会性活动。第三,强调内部心理结构,认为新知识必须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构。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过程,在新水平上整合新旧信息以形成新结构。

维果斯基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研究者提出了不少教学模式,其中值得注意是的支架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要点:首先,强调在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的发现活动,其次,教师指导成分将逐渐减少,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水平,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向学生转移。维果斯基的理论对合作学习、情境学习等也有一定的指导性。

此外,维果斯基的思想也强烈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教学不只局限于对教学结果和外部因素的强调,开始注重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内在因素,如一些背景性和过程性因素。

第四篇: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三讲

一、概念解释

1.最近发展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等形式,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种儿童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图式:皮亚杰用图式这一概念来表示一种认知结构或者心理结构,是指支配儿童行动的心理模式,儿童通过这种认知结构感性地适应并组织他们周围的环境。

3.同化: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动作。

4.顺应:指改变主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以适应客观变化。

5.客体永久性:又叫“客体永恒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6.自我中心:儿童只能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事物,不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角色中或不能明白他人的感觉。

7.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8.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9.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人类个体的认知在婴儿至青少年时期中的发展。

10. 支架: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儿童的帮助(就像婴儿学习走路,父母总是要给与一定的搀扶,或者提供一个学步车,但走路还是婴儿自己学会的)。

11.私语:指儿童早期发展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言语发展现象,皮亚杰最早发现了这种现象,称为“自我中心的语言”,即当幼儿遇到有困难的任务时,会不断地对自己说话,这是在重述他人以前提供给他们的帮助和建议,随着个体的发展,自言自语会变成无声的,但它仍很重要。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在___C____阶段能完成守恒任务。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在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中涉及的概念有___C____。

A.关键期 B.观察学习C.最近发展区 D.图式

3.掌握字词概念的转折点是___B____.

A.初中一年级 B.初中二年级 C.高中一年级 D.高中二年级

4.进入___C___以后,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初步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成年期

三、填空题

1.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把新感知的材料或经验纳入到已有图式中以理解新事物的过程”被称作是____同化_____。

2.在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中,在教育与发展方面提出的三个问题是___“最近发展区”思想______、____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_____ 和 ____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_______。

3.发散性思维的的特点是___流畅、变通、独特。

4.初二是___机械识记______向____理解识记___过渡的转折时期。

四、判断正误

1.皮亚杰认为,客体永久性形成于前运算阶段。答:错。形成于感知运动阶段。

2.在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中,他提出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和发育为前提,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答:对。

3.高中阶段,个体的抽象记忆已占绝对优势,具体记忆则完全消退。答:错。到了高中阶段,个体的抽象记忆虽已占绝对优势,但具体形象记忆仍然具有重要作用,它为理解抽象材料提供必要的感性支持,是抽象记忆发展的基础。

4.“此矛锋利,无坚不摧”,“此盾坚固,任刺不入”。违反了逻辑法则中的矛盾律的原理。

答:错。“此矛锋利,无坚不摧”,“此盾坚固,任刺不入”是违反了排中律的原理。

5.创造性思维过程有五个阶段:定向阶段、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顿悟阶段、验证阶段。

答:错。只有四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顿悟阶段、验证阶段。

五、简答题

1.个体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答:个体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对立统一。一方面,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是量的积累过程。另一方面,个体的认知发展又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不同年龄的个体的认知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又有质的飞跃。个体的认知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再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

2.认知发展的条件都有哪些。

答:个体的认知发展既受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的影响,又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只是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们只能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它不是个体认知发展的心理原因,也不能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对个体认知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环境。在环境因素中,个体的社会生活条件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影响最大,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儿童实施影响。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地决定儿童的心理发展。环境和教育都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答:认知发展就是个体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认知结构不断形成和更新的结果。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必须经历四个独特的本质完全不同的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

4.比较皮亚杰的“自我中心的语言”和维果斯基的“私语”概念。

答: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的语言”是儿童不能进行观点采择的结果。而维果斯基认为自言自语有助于个体将共享的知识变成个人的知识,是复杂认知能力形成的基础。当幼儿遇到有困难的任务时,会不断地对自己说话,这是在重述他人以前提供给他们的帮助和建议。随着个体的发展,自言自语会变成无声的,但它仍很重要。事实上,近来的研究表明,使用自言自语的儿童在学习复杂任务时要比其他儿童更有效。维果斯基指出,儿童是通过结合他人与自己的言语,利用自身的言语来解决问题。因而,对话和讨论是儿童用来学习的重要方式。

5.简述青少年思维的发展。

答: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基本模式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再到辩证思维的过渡。其主要特点是逐步的符号化。与小学儿童相比,青少年思维发展了抽象的、科学的思维能力,概括力增强,自我意识成分增多,思维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明显提高,辩证思维增强,思维创造性得到发展。

6.简述青少年记忆发展的一般特点。

答:青少年记忆发展的一般特点是1.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2.理解识记逐渐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3.抽象记忆占优势。

六、论述与案例解析题

1.阐述青少年认知发展对教学的意义。

答:

一、认知发展与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的关系:

(一)认知发展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学目标的选择要符合并促进青少年自身的身心发展,尤其是认知发展的水平。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摘得到”。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教师的适时适当的指导也很重要。其次,个体的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的特点,因此,在选择教学目标时不能跨越认知发展的年龄阶段或者忽视认知发展的顺序性与系统性。再次,要能根据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年龄特点选择适时促进相应认知能力的发展的目标。

(二)认知发展是组织教学内容的依据。教育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其中,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由于青少年的想象更富于现实性,所以将科学知识与生活中具体的事例相结合,显示出抽象知识的现实实用性,这更能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创新性培养方面,就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真理性一面,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但也要又让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实和事例中,精心选择一些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素材。

(三)认知发展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青少年感知觉的随意性较强,观察的持续性也有了很大发展,他们有较高的自觉性,能主动制订观察计划,有意识地进行集中持久的观察,并能对观察活动进行自我监控。根据这些认知发展的特点,在对青少年的教学中,可以大量使用言语符号、视觉符号等方式来传递知识。想象、动作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又能帮助青少年完成相应的实验,如初、高中的化学和物理等学科的实验,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演化为实物操作。

二、根据青少年认知过程发展的特点组织教学。认知发展水平限制教学。任何知识的获得都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同化才能有可能实现,而主动的同化则须以适当的运算结构的存在为前提,教学应根据青少年认知发展抽象水平占优势的特点进行。教学要促进认知发展,教学虽然要适应青少年认知发展的水平,但不能一味地被动适应,要主动地促进青少年认知的发展,促使他们向更高阶的阶段发展。所以,了解青少年认知发展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有重要意义,根据青少年注意、记忆、思维等的发展特点,合理地组织教学,就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

2.论述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学的意义。

答:维果斯基认为,人类认知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的,会受到文化传递给个体的信仰、价值观和智力适应工具等的影响,社会文化、社会互动与言语在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维果斯基的理论对教学的影响(1)学习者是自主积极的“学徒式学习者”。(2)学生的学习是受背景影响的(3)为了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应向学生提供挑战性认知任务和支架(4)教学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在适当水平内的教学,和有一定指导的社会环境。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是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知识,学生的发展又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任务。

第五篇:健康讲座第一讲

第一节课

每个人都想健康地活着,今天大家来听课的目的也是为了健康,讲课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人的寿命最高应该有多大?最低应该有多大?有的人说:最高是150岁,最低120岁。其实不对,人的生长周期是20—25年,寿命应该是生长期的5—7倍,那也就是,人的寿命最低应该是100岁,最高应该是175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百岁老人越来越多,人活百岁不是梦了,咱们今天就从这个问题开始探讨。其实,人活到百岁并不难,就看你想不想活那么大了。呵呵,在座的一些人笑了,谁不想活那么大呀,关键是怎么活?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活到百岁。目前,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看病难,看病贵。谁都想健康,健康的身体来自于哪里呢?健康来自于日常生活的四个方面,用现代话来讲即健康的四大基石:第一,平和的心态;第二,均衡的营养;第三,适量的运动;第四,充足的睡眠。第四条通常宣传的是戒烟限酒,我把它改成了充足的睡眠,为什么呢?只有中医可以谈养生,因为中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所以,中医认为睡眠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老百姓中流传一句话:“天天失眠,少活十年”。

一谈到健康四大基石,好多人都知道,但很少有人真正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首先强调第一个问题:健康四大基石都是有顺序的,也就是说中国字都是有顺序的,哪个字在前头,哪个字在后面,为什么用这个字,都是有道理的。为什么谈这一点?因为现在谈健康的很多,报纸上天天登,但老百姓却乱了套,因为报纸上说什么的都有,老百姓都不知道那个说法是真的,应该信哪个了。告诉大家一个方法:“大家在看文章之前,如果发现健康四大基石的第一条不是写的心态,而是其他方面,顺序写反了,那您就不必再阅读了,这肯定是外行写的文章,因为,养生里面心态永远占第一位。有什么心态,就有什么行为;有什么行为,就有什么结果;用现代话讲:“思想决定价值”。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说,建立和谐的社会,意味着人要有平和的心态。平和的心态和身体健康为什么有这么深的关系呢?

从生理上看,人活着依靠着五个脏器:肝、心、脾、肺、肾。举个例子,医院为死亡者开证明单,如果肝出现问题,写肝衰竭。心出现问题,写心率衰竭,这五个脏器维持一个人的生命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是:“肝”。俗话说:“气大伤身”,也就是指怒伤肝,大家一定要记住:肝受累,全身遭殃。举个病例:病人因心梗死亡,血管堵塞,心脏停止跳动。说明血太脏,血出现问题,血又是从肝脏出来的,如果出现了心梗,说明肝没有了解毒、过滤的功效,流出的血太脏,堵住了,从而导致心梗发作。好多心梗犯病的人,在死亡之前几乎都生过一场气,一口气没上来,就发作了。因此人一生气,就把肝给毁了。归根到底,人都是为了:“利”而气。古人有一副对联,说的非常好,上联: “你有良田千亩,每天你不过吃二两镆”;下联是:“你有广厦千万间,每天你不过只睡八尺床”。现代生活这么富裕,党、国家、街道、居委会对我们这么好,你活一天,党就给你一天钱,你为什么不好好活呢?生什么气呀,记住了,是您的,永远是您的,不是您的,永远都不是您,争不来。希望大家听完课后,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不要再生气,生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得到一个有病的身体。最后,送大家两句话:“一天笑三笑,远离病和药;一天笑三笑,医生要上吊”。由于时间的原因,心态与健康的关系问题就先讲到这里。

下面重点谈营养的问题,刚才讲过,中国字是有先后顺序的,比如,均衡的营养,这是标准的写法,均衡在前,营养在后,做到了均衡,才有营养。大家在看报纸的时候,如果看到标题写着:“均衡的营养”,大家可以仔细看这篇,如果是:“平衡的营养,或者是营养平衡”等等的说法,那么大家就不用看了,这是外行写的。只有做到均衡,才能谈到营养。

下面在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人到底应不应该得病?”好多人回答:“应该得病?”原因是: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其实,人是不应该得病的,为什么?人就和一台机器一样,保养的好,运转就会正常,保养的不好,就会得病。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规律是世界的普遍规律。刚才提到的,人不应该得病,这是果,那么肯定有其原因的。什么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告诫我们,人类得病的原因:

1、不良的生活方式;

2、营养不均衡;包括:1)过剩2)缺乏。过剩指的就是脂肪过剩,缺乏是指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这就是原因,不会吃饭,才会得病。

提到吃饭,我问一下大家,咱们每天都吃三顿饭,那么吃饭的目的是什么呢?有人说是为了活着,有人说是人的欲望等。从养生讲:我告诉大家:第一,记住了——维持生命;第二,记住了——预防疾病;第三,更要记住——治疗疾病。请问大家,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是不是吃出来的?既然大家能把病吃出来,为什么不能把病吃回去呢?一点也不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中医五千年养生精华,给后人留了一个治病五步曲;第一步,食,即食疗。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做了,病人来了以后,先开饮食单子,几个月以后再来复诊。如果食疗不见效再第二步:砭,即刮痧、拔罐、按摩和推拿。如果还不见效再第三步:针灸。第四步:即药酒,酒为百药之长。如果用这四种方法,病人的情都没有起色,最后再用药,现在在中国呢,一上来就开药,凡药三分毒,你天天泡在药里,月月泡在药里,年年泡在药里想健康,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西医的发明人:苏伯克拉底先生,在发明西医的时候,曾告诫过各国的医生和人们一句话:“一定要把饭当药吃,千万不要把药当饭吃。”可是现在成了什么?咱们老祖宗有一句话:“食疗胜药疗”。可现在中国人全背离了。

再问一个问题:咱们每天吃三顿饭,给哪吃呢?人活着是靠五个器官提供能量,那些能量是靠吃的东西来提供的。可现代人,大家都给脑袋吃呢,给嘴吃呢,喜欢吃什么就天天吃。五个器官和人一样,也各有各自的喜好,肝喜欢吃绿色,心吃红色的,脾吃黄色的,肺吃白色的,肾吃黑色的。什么叫均?品种多才叫均呀。中医相当伟大,通过望闻问切,就能把病情说道非常准确。其实,就是通过看这五个颜色来判断的。举个例子说,肝不好的,爱吃肉的,爱喝酒的,爱生气的,他的脸色发青发绿;心脏不好,脸色发红;脾胃不合,脸是发黄;哮喘的人脸是发白的;肾衰竭的人,脸是发黑的。通过观察你的脸的颜色就知道你有什么病,这就叫中国的红黄绿白黑。可当今,都把红黄绿白黑宣传得走了样,绿,成了绿茶了;红,成了红葡萄酒了;黄,成了胡萝卜;白,成了燕麦片;黑,黑木耳了。

举例具体说一下;非典时期,白萝卜卖疯了,人们吃白萝卜是为了预防非典。但好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炖着就吃了,其实,从营养学角度讲白萝卜生吃是养肺,熟吃是润肠的。如果食用方法不对,那等于白吃了。肾吃黑色,中医有句话;“肾亏百病源”,人活着是依靠血液循环,血液循环又依靠着气,什么气呢?是肾气。中医又有一种说法:“十人九人肾亏”,为什么呢?请问大家,有多少人平时吃饭的时候是给肾吃的?年龄越大,肾越亏,病也就越多。肝吃绿色的,绿豆。大家在夏天都爱喝绿豆汤,其实绿豆是养肝的,肝是解毒的,肝的解毒能力提高了,才对身体有好处。心吃红色的,指红小豆,这两种豆什么时候才有药用价值呢?好多人夏天煮绿豆汤喝用来解暑,把豆煮的很烂,喝煮出来的汤,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说白了,这是解馋的,解不了毒。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冷水煮绿豆,当水沸腾5-6分钟绿豆还没有煮开花时,把绿豆汤倒出来,这时候的汤颜色最深,把它当水喝,才有养肝解毒去暑的作用。剩下的绿豆再加水,煮成粥喝。希望大家以后再喝绿豆汤的时候一定要这样做,这才叫“药食同源”呢。为什么总是让大家吃豆呀?脾吃黄色的,黄豆;肺吃白色的,芸豆;肾吃黑色的,黑豆,不是木耳。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农村喂牲口都用黑豆,肾气足,才有劲呀!

《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中都说:“人吃五谷才丰登”可现在,老百姓都吃精米精面,还把老祖宗的话给改了——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中医养生学里有一句话:食不离豆,尤其是女同志,终身不要离开豆类,从脏器讲,有利于五脏;从营养学讲,豆类中有一种物质叫“大豆异黄酮”,这种物质可以刺激卵巢分泌。中国的养生学几千年的历史了,世界各国的营养师都来中国学习营养学,他们回国后,教导国民常喝中国的五色豆浆和八宝粥。而我们多数中国人只在腊八节时才喝八宝粥。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多吃五谷杂粮,这样才能健康。

下面说说口味方面的问题;酸养肝,苦养心,甜养脾,辣养肺,咸养肾,也就是说,应该什么口味都吃一点,不能偏爱哪个就一辈子不改。比如:酸养肝,大家都知道醋是软化血管的,为什么?因为它养肝,养血,所以软化血管。如何体现均衡?酸养肝,过酸伤肝。中国是世界上的肝病大国,而中国的山西省又是肝病第一大省,因为那里人特别爱吃醋。十年前,卫生部有一个通告:威胁中国人死亡的三大疾病分别是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癌症。癌症里排在第一的是肝癌。最后一位是肺癌。2007年初,卫生部通告,威胁中国人死亡的三大疾病分别是;第一位癌症,第二位是脑血管病,第三位是心血管病。癌症里又划分出来;第一位是肺癌,十年间肺癌从最后一位,上升到第一位,这并不奇怪,目前,十家饭馆九家辣,辣养肺,但过辣伤肺。去年卫生部还有一个统计报告,南方人肺癌和鼻咽癌的发病率,和十年前相比上升了167%,后面注明了长期住在北方的南方人。为什么?大家知道,四川人,湖南人酷爱吃辣椒,因为南方潮气重,辣椒防潮,可以解辣,但如果在北方,干旱地区吃辣椒,就容易伤肺,请大家一定记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是一方水土养所有人。

肝吃脂肪,脂肪过多容易得脂肪肝,重者将导致肝硬化,進而死亡,演员傅彪的死就是一个例子。心吃维生素,得病的原因是维生素缺乏,脾吃碳水化合物(主食)肺吸氧,肾吃蛋白质,矿物质和水。下面说说蛋白质的问题,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好多人为了保养身体,开始吃保健品,这非常好,但是如果不懂,瞎吃,相反却能吃出病。蛋白质分为两种;一种是植物蛋白,一种是动物蛋白。中国人的饮食摄入以植物蛋白为主,缺少动物蛋白。所以应该补充的是动物蛋白,但好多中国人现在却在吃国外的大豆蛋白粉,试想一下,哪个国家研制的产品不是根据本国人民的膳食结构特点呢?记住:我们是中国人,体质和外国人不同,外国的保健品不一定适合中国人服用。

下面再说说如何吃饭:很简单,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但记住如下十个字:“颜色、口味、粗细、生熟、荤素”即颜色搭配;口味搭配;粗细搭配;生熟搭配;荤素搭配。中央四台有一个《中华医药》栏目,里面有一句话说的好:“我的健康我做主,别把健康教导医生手里,”记住;医生救不了你,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中医有“辨证施治,对症下药”的说法,流传至今,只剩下后半句了,即“对症下药”。现在,医院都根据症治病。血压高,医生就给你开降压药。为什么血压高,他不管;血糖高,就给你开降糖药,为什么高,他也不管。结果呢,并发症越来越多,这是现实。前面提到过,中国字是有顺序的,比如;“病症”,是先有病,才有症,应该先查病因,再治病症,对症下药,可现在很多医生看病却相反。

五脏有病,有症状表现出来,如果你懂得其中的道理,通过调理就很好解决了。肝上有病,反应在躯干上是筋,西医叫“神经”。比如:失眠,西医开安眠药,是针对其症下药的,有几个人吃好的?没有,结果,药越吃越多。卫生部曾经统计过,凡住精神病院的人,60%——80%的人都是长期服用安眠药进去的。

五脏六腑都是有各自的工作时间的如:23:00—1:00即子时,是胆工作;1:00—3:00是肝工作;3:00—5:00是肺工作;5:00—7:00是大肠工作;11:00—13:00是心工作(这时犯心脏病的人很多);如果失眠,那是胆出现了问题,胆是管脑袋的,(人有多大胆,就要想呀,脑袋想呀),肝胆相照,肝火大,胆热,所以睡不好觉,失眠了。肝主筋,精神不好,所以西医叫“神经衰弱”。凡是精神系统的病,都是肝上的病。脾主肉,比如长癣,是脾有病了。肺的病反应到皮肤上,老年人得到的最多,皮肤瘙痒,春秋是多发季节。因为肝火犯肺,肝火春秋最旺。只要把肝火降下来,就不会痒了。

17:00——19:00是肾工作,肾主骨,肾亏骨关节疼。现在得骨关节病的人很多,老年人和青年人都有。年轻人以为是工作累的,老年人认为是上了岁数,骨关节疼是正常的,其实是肾亏导致的疼痛。西药治疗骨关节疼痛的药是消炎镇痛的,中药治疗骨关节疾病的药是活血化瘀的。试想一下,消炎镇痛药口服后,由肠道到胃,药劲最大,对胃刺激也最大,然后通过血液,再上行到心脏刺激刺激心脏,再到大脑刺激刺激大脑,最后才到关节,还有多大药劲?能对关节有多大帮助?关节病没有治好,又有多少人的胃因为吃药给吃坏了!

五脏有病同样在五官上有反应:肝上的病反应在眼睛上,眼外伤除外,其余的病全是肝上得的,白内障,青光眼,近视眼全是肝上得的,白内障手术后看东西清楚了,但2年后又复发了,什么原因?手术治疗的还是症,没有找到根本。

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治疗白内障,在杯子中加入烧开的热水,倒入十几滴醋每天熏眼睛,一段时间后,白内障就会好。心上的病,反应在舌头上,舌头尖红肿瘤,有齿痕,中医叫心火,伴有心慌现象,西医叫“冠心病”。心慌即供血不足,吃药后即使心不慌,但供血不足的现象仍没有得到解决,实际上还是肝出的问题,脾上的病反应在口上,腮上长口疮是脾上的病,舌头上长口疮是心脏的病,这是两个病,两种治法,肺的病反应在鼻子上,如慢性鼻炎。肾的病反应在耳朵上,比如:耳鸣,应多吃黑豆。得什么病,吃什么饭,调理得好,身体健康了,根本不用吃药。

上述总结的是中医五千年养生的精华,归根到底就是两种病,气血不平衡,再往下说一步,人就有五种病,心脏不好的才有病。

下面从西医的角度再讲一下;西医是一个病,一个症,种类很多。西医指出:“血管是否畅通是百病之源”,为什么呢:原因是。人活着依靠血液循环,血液存在于血管里,大家平常去医院看病,都是先化验血,如果血液有问题,就按照化验的结果开药,如果没有问题,医生就会问你,哪里不舒服?比如你告诉她你左侧疼,他就会让你拍片子,如果拍出的片子的确有问题,里面长东西了,就要做手术处理;如果片子没有问题;医生也没有办法了,就开点止疼药。让你回家吃一段时间再复诊。血在血管里循环,如果血管破了,堵了,就叫瘤,皮下血管破了湿疹;粘膜的血管破了,堵了,叫囊肿;子宫里叫肌瘤;乳腺上叫增生;心脏里叫梗;严重的就是癌症了。血液常年在血管里流动,会产生垃圾,如果饮食不合理,没有及时清理垃圾,血液的流速就会加快,对血管壁的冲击力会加大,从而引发高血压病。就如同把一条大河河道缩窄一半,水流就会加快,对河道的冲击力就会加大一样,但很少有人因为血压高而死亡,造成死亡排在前三名的疾病没有高血压,有句话叫高血压不可怕,可怕是并发症。长期服用高血压药物容易导致心梗、脑梗和肾衰三种并发症,这三种病都是能要命的,换句话说,高血压病人的死亡,绝大多数是长期服用降压药导致药物中毒而死。因为,降压药是扩张血管的,当扩张到一定程度时,血管硬化,引发脑出血或者脑梗。上海卫生部门做过统计调查,上海每12秒就有一个人因吃药而死。常吃降压药容易导致肾衰,卫生部有一个统计数字,因肾衰而做透析的人,10个人中9个半是药源性中毒引起的,其中8个病人是长期服用降压药引起的,人要是得了这个病,一两年之内不但100——200万让你花没了,命也很难保住。***总理曾经在人代会上说,“多少人民刚刚脱贫致富,一场疾病回到不如从前”。希望大家一定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

有人问我了,血管堵了,怎么办?需要疏通。先找一下原因:血管堵塞,中医叫血瘀,西医叫自由基太多,预防学和营养学叫脂肪代谢的产物太多。自然界都是一物降一物的,纵观万物,维生素就能解决这一切,其次是矿物质。

首先说说维生素。维生素来自于水果和蔬菜,可能有人想了,怎么还缺维生素呀,我天天吃水果和蔬菜呀,怎么还缺维生素呀?先来了解一下维生素的特性:

1、维生素见水溶解;

2、超过40度分解。我问一下大家,有没有人这样做:把买回来的蔬菜先在水中泡一段时间再做?再有,洗蔬菜时先把皮削了,然后洗菜?接下来切成丝,再洗一次?三次下来维生素少了很多。烧菜时,维生素遇高温有又一次分解,试想,还有多少维生素能被人体吸收呢?维生素能不缺乏吗? 再说一下水果。以苹果为例一般情况人们都是这样做:先洗,再削皮,然后吃。讲一个营养常识;一个苹果中维生素的含量等于苹果皮5分硬币大小的量。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元素,大家把精华的东西都扔了,还谈什么营养?能不得病吗?有些人又说了;“这样做是为了把水果、蔬菜上农药去掉”,告诉大家农药是脂溶性的酸性物质,家里炒菜的锅一层油,用水能把油泡干净吗?再问一下自己,用水能把农药泡掉吗?当然不能!只是脑袋认为干净而已。饮料中都含有防腐剂,怎么大家都喝呀?牛奶的成分也有添加剂,大家不是天天都喝吗?就连咱们吃的药里也都是化学成分,家家用的洗洁精都是化学成分,不都在天天用吗?为什么大家只盯着水果和蔬菜呢?

我的父亲不大,今年86岁,家住呼家楼附近,每一或二周去香山或颐和园一次,骑车去,生命在于运动。什么叫养生?生命是养出来的,不注重一日三餐,不可能有一个好身体。希望大家听完课后,从今天开始,洗碗改用碱,既经济又健康。

建议大家每天吃饭时,先生着吃一些(可生吃的)菜,能带皮吃的,连皮一块吃。从中医讲,生吃可以泄肝火,从西医讲,可以补足维生素。就是前面提到的生熟搭配,如果大家不想得心脑血管疾病,那么从今天起开始吃生菜,预防疾病。如果已经得病了,现在吃也不管用了。

中医治疗、保健的原则是:清、调、补。清即清除血里的垃圾,和肝有关系,肝吃绿色的,即维生素,也就是生吃菜,柿子椒是降肝火最棒的菜。心梗如何疏通呀?有肿瘤如何办呀?生吃长条茄子。有人有疑问生吃茄子不是有毒吗?我告诉大家这个“毒”是怎么回事:1935年,日本阴谋计划侵占中国,但是由于中国人多,日本国人少,它怕打不过中国就想出一个计策,它对当时东北的为满清政府说:你们可以引进我们国家的长条茄子,你们国家的人饭吃不饱,茄子是絮状物能够禁饱。但是它有一个暗藏的杀机没有告诉咱们,那是的中国人各个骨瘦如柴,肚子里缺油水,茄子是吸油的,如果吃下去人仅有的一点脂肪也会被吸光,这样就连抢都扛不动了,更别说打仗了。但是中国人聪明,用蒜化解了茄子吸油的问题,所以流传下来了一句话:茄子有毒不能生吃,要放蒜。烧茄子是大家最常吃的,今天听课了,以后要改吃生茄子,因为茄子吸油,常吃可以降血脂,洗干净后切丝放醋、放盐、放鸡精、放麻酱凉拌即可或切条沾酱吃。50年代时,人们吃烧茄子,因为那时生活水平低,体内没油;今天,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血脂高的情况十分普遍,卫生部指出:高血脂已经成为危害中国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再吃烧茄子,血脂就更高了。***同志说,“与时俱进”50年代的人吃烧茄子,21世纪的人吃生茄子吧,生吃茄子还有一个功能,专门治便秘,效果很明显。提醒年龄大的同志,生吃茄子时,一点点加大量,否则胃受不了。再强调一点:前面提到柿子椒降肝火最好,胆大家可以创新,柿子椒拌茄子,圆白菜拌茄子等等。如果以预防疾病为主,一周吃二次即可。

下面说调,调指调心、肾,肾吃黑的,心吃红的,即黑豆+红豆+山药+大枣10枚,不许超过10枚否则上火,如果男同志有前列腺病症的,女同志有尿频尿急的,再加上栗子。煮成粥喝,非常好,原理:黑豆是补肾的,红小豆养心的,山药健脾的,大枣养血的,栗子调前列腺的。如果次?吃饭前先吃拌生菜,然后吃熟菜,再吃鸡鸭鱼肉,主食吃粥。这才叫养生。

我治疗所有的病都要求忌口以下三种食品。

第一,牛奶或酸奶。中医讲牛奶是上火的,而且牛奶是高脂肪饮品。高血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人绝大多数血脂含量偏高,再天天喝牛奶,如同火上浇油,有人说晚上喝杯牛奶有助睡眠,不知道有几个人因为晚上喝牛奶睡眠好的,因为肝脏就怕脂肪,而且肝脏是夜里代谢,晚上喝牛奶,无疑是加重肝脏的负担,肝胆相照,胆是管大脑的,胆不舒服了,大脑怎么舒服呢,睡眠怎么会好?有人说:那我不喝牛奶喝酸奶好不好?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里有句话:我现在不抽大烟了,改抽白面儿了。建议喝豆浆,豆浆在中国历史悠久,几千年的经验证明:豆浆非常适宜中国人的体质。

第二,辣椒,辣椒是上火的,尤其是在干燥的北方,好吃辣椒会严重伤害呼吸系统,在卫生部的疾病调查中发现,在北方的南方人肺癌、鼻咽癌的发病率较十年前相比增加了167%,而肺癌已经成为中国癌症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在湖北、湖南、四川等潮湿的地区,吃辣椒可以排湿养生,在北方干旱地区再这么吃辣椒就会害生,这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是一方水土养所有人。

第三,冰镇食物,中医反对吃冰镇食物,因为会产生寒闭热症,引发一系列疾病。比如夏天人体内很热时喝冷饮,老百姓讲激着了,一下子把热闭在体内,容易诱发痛风、感冒等病。再有喝白酒时发热,再喝瓶冰镇啤酒是一个道理:寒闭热。夏天爱吃冰棍、冷饮的孩子绝大多数都爱感冒。有的家长让孩子这只手打点滴退烧,另一只手拿冰棍吃,这是在毁孩子!

辅助养生保健运动:中医讲的运动与大家一般讲的运动如跑步、跳舞等不一样,中医讲的运动叫运气动血。

1、每天晚上热水泡脚,手背搓腰。泡脚的目的很多人都知道利于气血循环,但是加上搓腰的动作很关键,其目的是刺激肾俞穴,强健肾功能,没有搓腰这个动作作出的汗都是水样,加上搓腰这个动作出的汗是粘的是在排油、排毒。

2、空闲时,用大拇指捋双耳耳背,自上向下捋能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最后讲“补”。大家没有必要花大钱买各种维生素方面的补药,蔬菜和水果里的含量有大量的维生素,只要吃法正确,足够可以补足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了。大家需要补的是“钙”。食疗期间女性每天不低于3000毫克,男性每天不低于4000毫克。老百姓一直认为钙是治疗骨关节疾病的,这是个错误的,钙是促进血液循环的,人体从头到脚的一切生理活动都离不开钙;除此之外,钙还有软化血管的作用,血管软化后,血压会明显下降,所以有高血压的病人服用足够量的钙以后,随着血压的下降,可以将降压药逐渐减量。

大家想想吃的饭降血压,做到动作降血压,你的血压有功夫上来吗?你们过去总是消极对待:血压上来就吃降压药,过几个小时药劲过去了,血压又上来了,又赶紧吃降压药。你得主动出击呀,想办法让它别上来才是科学呀!

举一个病例:有一位国家机关的领导,得了高血压活,开始服用德国的降压药,一段时间后,他得了德国高血压的并发症了,表现胃运动神经元萎缩,舌头强直了。动不了了,无法说话了,吃饭舌头不能搅拌只能靠吞咽,没办法,每天专门有救护人员时刻陪同。中国专家组给他的建议是让他去德国治疗。后来,这个领导找到我,我专门给他开了一套针对病情的食疗配方,经过不到三个月的调理,身体基本恢复正常,舌头也好了。

还有一个病例,去年十月份,我遇到一位病人,他是天津市的一位副市长(已经离休)80岁的高龄,脑梗四次发作,肺部已感染。由于病人年龄过高,老人住院的天津市环湖医院建议不要动手术了。家人把寿衣、吊唁通知都准备好了。后来他的女儿不甘心,找到了我,我接手了这个病人,切脉后发现,老人脏器没有问题,只是脑袋上的病,我给他开了前面讲到的食谱,每天用生茄子(打成汁),加大钙量到1万毫克,搅在一起给老人灌服。20天后老爷子可以下地走路了,现在还健康活着呢,希望大家用生活去改变生命,千万别用生命去改变生活。

如果大家能够用三个月的时间,严格地按照上述这套食谱去做,肯定能还你一个惊喜。高血压的病人一周后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测血压并做记录,当血压降下来了的时候,你就把降压药减量1/4,再过半个月,又降了,你再往下减,共分四次把降压药彻底停掉。无数人证明,这种方法非常见效。

最后我用一副对联总结今天的课:上联,要想身体好,先把饭吃好;下联,要想身体棒,先把钙吃上;横批,食疗先药疗。解释:人老血管先老,因为供血不足,血管堵塞了。少吃油,减少脂肪摄入,同时,多吃生菜(补足维生素),多吃钙,有病别老想着吃药,先吃饭,吃饭调不好再想药。不要泡在药里,关键时刻药是用来救命的,天天吃药,常年累月吃药,要命的很可能就是药。

我送大家四句话: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医院是厨房;最好的药物是食疗;最好的疗效是时间。解释:你自己就是最好的医生;你们的家的厨房就是最好的医院;药食同源会吃食物就是最好的药;坚持下去不要三天打鱼两天筛网,也不要浅尝輒止,时间是最好的疗效。

我给大家提建议:

1、把今天的听课内容向人家传授,使家人共同健康,从而也达到了复习的作用。

2、写下“不到99,谁也不能走”放在床头,时刻提醒自己正确吃饭。

最后,我们大家齐喊:“不到99,坚决不能走”党和国家对我们这么好,我们要好好活着!

以上是第一课的内容,很长吧!我也是痛苦并快乐的看完的!哈哈但是真的非常有道理!我们家老崔是干中医针灸的,所以我也爱屋及乌的很喜欢收集一些健康方面的讲座,供大家分享一下吧哈哈

下载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健康第一讲[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健康第一讲[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少年心理与发展论文1000字

    首先我们分别认识一下这三者的含义, 知识,到底是什么,还存在着很大争议..正解是根据哲学思想来解释的含义, 当然我们通常说讲的知识,比如在学校学的书本,在生活里学到的常......

    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学号:姓名:高丽指导老师: 摘要:家庭环境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是最容易出现心理和行......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课程论文

    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心理透视及疏导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由于生理发育接近或已经成熟,对异性的好奇与好感日益增强,中学生谈恋爱现象引起了学校、社会的广泛关注。到了谈“早恋”......

    心理与健康

    心理与健康 内容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开始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传统的观点都认为健康指生理上的健康,事实上,心理也与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从健康和心......

    第三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第三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何为发展 发展是指个体是从受孕到死亡整个生命全程中的系统.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发展首先是一系列的变化,但并非所有的变化......

    论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心理发展

    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综述 姓名:陈龙学号:2009010135院系:师范院应用心理学系09级 摘 要:我国当前开放的社会环境代写论文为青少年呈现了一个多元的社会。开放与......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典型案例分析

    小学生心理健康典型案例分析 摘 要: 当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特殊时期,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随着教育的发展日益突出。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心理......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论文(大全五篇)

    浅谈中学生问题行为及矫正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就简单地说,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教育者的主要职责就是管理和教育学生,说白了就是引导他们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