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第300条规定、邪教(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02:4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刑法第300条规定、邪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刑法第300条规定、邪教》。

第一篇:我国刑法第300条规定、邪教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有关对邪教处罚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 【案由:利用封建迷信、会道门等进行非法活动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他人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或者利用邪教、会道门、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

(二)冒用宗教、气功名义进行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活动的。

条文释义:本条是关于利用封建迷信、会道门进行非法活动的规定。邪教、封建迷信活动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背离的思想活动表现,其传播对社会具有不利影响,对于利用邪教,冒用宗教、气功名义等扰乱社会秩序的也为现代社会所不容,应当予以惩处。根据法律规定,利用封建迷信、会道门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利用封建迷信、会道门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他人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这一规定侧重于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他人参加会道门、邪教组织的行为。

所谓“组织”,是指为组成、建立会道门、邪教组织而开展的鼓动、纠集、纠合他人参加,草拟组织规程、纪律等活动,如创设会道门、邪教组织;恢复已查禁的会道门、邪教组织;发展教徒、道徒,招收会员,秘密设坛、设点,等。所谓“教唆”,是指通过刺激、利诱、怂恿等方法使被教唆者接受教唆意图,并从事某种行为。所谓“胁迫”,是指行为人以将要发生的损害或者以直接实施损害相威胁,对被害人实行精神强制进而使对方当事人产生恐惧而作出违背其真实意愿的行为。所谓“诱骗”,即通过物质或者非物质的利益等方式欺骗他人。所谓“煽动”,是指以语言、文字、图像等方式对他人进行鼓动、宣传,意图使他人相信其所煽动的内容,或者意图使他人去实施所煽动的行为。所谓“邪教组织”,是指冒用宗教教义而建立的,不受国家法律承认和保护的非法组织。与宗教组织相比较,其发展教徒、筹集活动经费、传教方式是反社会的、反道德的,是邪恶的,故称之为邪教组织。所谓“会道门”,是封建迷信活动组织的总称,如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一贯道、九宫道、哥老会、先天道、后天道等组织。这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或者反社会性质的会道门组织,建国后曾经被彻底取缔,但近年来在有些地方又死灰复燃,秘密进行一些破坏社会秩序的活动。

其次,利用邪教、会道门、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这一方面的规定侧重于活动所造成的结果,需要造成了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

(二)冒用宗教、气功名义进行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活动的。我国宪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正常的宗教活动以及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气功活动是受国家保护的,任何人不得冒用宗教、气功名义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的活动,否则即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本条规定,实施上述行为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我国《刑法》第300条规定: 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致人死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奸淫妇女、诈骗财物的,分别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依法惩处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进行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这类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刑法第三百条中的“邪教组织”,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第二条 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一)聚众围攻、冲击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扰乱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生产、经营、教学和科研秩序的;

(二)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煽动、欺骗、组织其成员或者其他人聚众围攻、冲击、强占、哄闹公共场所及宗教活动场所,扰乱社会秩序的;

(三)抗拒有关部门取缔或者已经被有关部门取缔,又恢复或者另行建立邪教组织,或者继续进行邪教活动的;

(四)煽动、欺骗、组织其成员或者其他人不履行法定义务,情节严重的;

(五)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宣扬邪教内容出版物,以及印制邪教组织标识的;

(六)其他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行为的。实施前款所列行为,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1.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组织机构或者发展成员的; 2.勾结境外机构、组织、人员进行邪教活动的; 3.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宣扬邪教内容出版物以及印制邪教组织标识,数量或者数额巨大的; 4.煽动、欺骗、组织其成员或者其他人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造成严重后果的。第三条

刑法第三百条第二款规定的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蒙骗他人,致人死亡,是指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制造、散布迷信邪说,蒙骗其成员或者其他人实施绝食、自残、自虐等行为,或者阻止病人进行正常治疗,致人死亡的情形。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1.造成3人以上死亡的; 2.造成死亡人数不满3人,但造成多人重伤的; 3.曾因邪教活动受过刑事或者行政处罚,又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蒙骗他人,致人死亡的; 4.造成其他特别严重后果的。

第四条

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制造、散布迷信邪说,指使、胁迫其成员或者其他人实施自杀、自伤行为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第五条

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以迷信邪说引诱、胁迫、欺骗或者其他手段,奸淫妇女、幼女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以强奸罪或者奸淫幼女罪定罪处罚。

第六条 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以各种欺骗手段,收取他人财物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第七条

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组织、策划、实施、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或者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一百零五条、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八条 对于邪教组织和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的犯罪分子,以各种手段非法获得的财物,用于犯罪的工具、宣传品等,应当依法追缴、没收。

第九条 对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进行犯罪活动的组织、策划、指挥者和屡教不改的积极参加者,依照刑法和本解释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有自首、立功表现的,可以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受蒙蔽、胁迫、受骗参加邪教组织并已退出和不再参加邪教组织活动的人员,不作为犯罪处理

第二篇: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范文)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我国法律规定,年满18周岁是成年的标志(有的国家规定19岁或20岁甚至21岁、23岁为成年,也有的规定17或16岁为成年)。我国公民年满18周岁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详见宪法第三十三条至五十六条)其中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这里所说的“被选举权”主要是指可以被选举为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如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对年龄还有特殊的规定。例如:年满45周岁才能被选为国家主席;年满23周岁才可以担任法院院长或被选为人民陪审员。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所谓“民事行为能力”,是指独立行使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和能力。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同他的年龄和智力发育相适应。10周岁以下的儿童和精神病人,没有行为能力,他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由其家长、亲友或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代理;10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具有部分民事能力,例如,他买一般的生活用品,但不能买卖房屋和开办公司等等,法律上称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18周岁而又神智正常的成年人才具有完全民事能力。年满18周岁应依法服兵役。

《兵役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男性公民,应被征集服役;当年未被征集,在22岁以前,仍可被征集,根据军队需要,也可按照上述年龄征集女性公民。” 在平时,土兵(包括志愿兵)服现役的年龄是18-35周岁,主要是18岁公民。士兵预备役的年龄也是18-35周岁。年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依法予以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九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处罚,不满14岁违反治安管理的,免于处罚,但是可以予以训诫,并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据此规定,年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依法处罚。年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刑法》第十四条规定:已满16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犯杀人、重伤、抢劫、放火、惯窃罪或者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就不能以’年轻’为理由要求从轻或减轻处罚。《刑法》第十四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已满16周岁不满18岁的,如果所犯罪行特别严重,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法律意义上的年龄 不同的年龄阶段,在法律上有着不同的意义。对青少年来说,我国法律、法规涉及年龄的规定主要有下列各种情况:

(一)年满6周岁和7周岁 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应当入学校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可推迟到7周岁。

(二)12周岁至17周岁 工读学校的招生对象是12周岁至17周岁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不适宜留在原校学习,但又不够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所教养或刑事处罚条件的中学生(包括那些被学校开除或自动退学、流浪在社会上的17周岁以下的青少年)。

(三)13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 少年犯管教所接受的少年犯为13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四)不满14岁 1.不满 14岁的人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人;2.不满 14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免予处罚;3.奸淫不满14岁幼女的,均以强奸论,从重处罚;4.不满 14周岁的丧失父母的孤儿、查找不到生身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生身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都可以收养。

(五)已满14岁不满16岁 1.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是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只对犯杀人、重伤、抢劫、放火、惯窃或者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负刑事责任;2.14岁以上不满 16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其中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六)已满14岁不满18岁 1.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已满 14岁不满18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处罚。

(七)未满16岁 1.不准在道路上赶畜力年;2.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八)已满16岁 1.已满16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3.年满16周岁的人可以被企业招用为工人。

(九)16 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 1.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民事违法行为应负完全的民事责任;2.16周岁以上不满 18周岁未成年人的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3.任何组织和个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人的,应当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十)不满18岁 1.不满18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询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被告人的法定代表人到场;2.教唆不满18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3.有财产的不满 18周岁的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4.犯罪时不满18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十一)年满18周岁 1.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每年12月31日以前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兵役。(十二)18周岁以上 1.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并对其民事违法行为负完全的民事责任;2.村民会议要由18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

(十三)不得早于18岁 新疆、西藏、内蒙古、宁夏自治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补充规定所规定的结婚年龄,女不早于18周岁。

(十四)不得早于20周岁 1.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女不得早于20周岁;2.上述几个自治区、自治州规定的年龄,男不得早于20周岁。

(十五)不得早于22周岁 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

(十六)年满23岁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23岁的公民,可以被选举为人民法院院长、人民陪审员,或者被任命为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但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来源:http://china.findlaw.cn/bianhu/xingshibianhu/xsajdsr/1088210.html 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http://china.findlaw.cn/bianhu/xingshibianhu/xsajdsr/1088212.html

第三篇:我国刑法关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规定

我国刑法关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规定

第二百零五条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第二百零五条之一虚开本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发票,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四篇:我国水资源的刑法保护研究

我国水资源的刑法保护研究

杨素兰 伍文彬(贵州民族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0000-01 摘 要:近年来,水资源的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水资源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以及水资源民事、行政手段保护的局限性,为避免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活动,依靠刑法手段保护水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论述水资源的刑法保护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水资源保护刑事立法和司法的若干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资源 刑法保护 无过错责任

一、水资源刑法保护的必要性

1.水资源的自身价值要求

自然资源的价值是指其本身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客观属性,水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一种,同样也符合这一特征,其价值维度具体来讲可以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加以考量。

第一,水资源的经济价值。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在于其有用性,有用性是水资源本身所具有的某种能满足人类需求的功能,无有用性即无价值存在。水为生命之源,正为人所必需,因此,水资源首先具有价值属性。作为水资源有用性的一个必然延伸,由于水资源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有限性以及人类活动对于水资源的破坏,水资源存在稀缺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必然也存在经济价值。以贵阳市“两湖一库”为例,其水资源的丰富程度、水质的好坏等,直接影响着生产和几百万人民群众的生活,并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

第二,水资源的社会价值。水资源的社会价值在于其社会性,水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离不开水,同时,水资源对于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有重要影响,能够给人们提供满足精神享受的游泳、划船等活动,如贵阳市“两湖一库”[贵阳市“两湖一库”是指贵阳市辖区内的红枫湖、百花湖和阿哈水库,他们每天向贵阳市供水55万吨,占贵阳市城区城市用水量的60%,保障着120多万贵阳市民的饮水。]中的红枫湖在为贵阳市区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同时,政府还着力对其进行了旅游开发,对人们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放松心情、愉悦生活在一定时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第三,水资源的生态价值。水资源的生态价值在于其是生态环境的必然要素,水资源环境是自然环境的要素之一,是生物生存的必要场所,水资源遭受破坏将直接影响到环境,出现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等严重后果,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受到严重的挑战。

2.水资源民事、行政手段保护的局限性

在现今保护水资源的措施中主要是通过民事、行政、刑法三种手段来实现的。民事手段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措施,同行政手段一道在保护水资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两种手段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表现在,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利益关系,其主要功能在于使利益被侵害一方的损失得到弥补,责任承担方式主要包括赔偿损失、排除危害、赔礼道歉等,对于利益侵害行为本身缺乏必要的惩罚和管制;行政手段保护水资源是通过行政责任来实现的,行政责任的功能在于维护公共管理秩序,打击危害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但其惩罚力度和强制力不够,并且行政执法权的实行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较为严重,大大削减了其执行力。

3.水资源刑法保护的不可替代性

水资源刑法保护是对水资源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是由刑法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违反刑法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相对于违反民法、行政法所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来说惩罚性更强,刑法保护的规范性和强制性是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刑法的惩罚、教育、指引、预测等独特功能决定了唯有刑事制裁,既具有对水资源违法行为的惩罚性,同时又有相当的管制性,对某些严重违反水资源保护的行为具有较大的威慑作用,能够显示出国家、社会对严重污染和破坏水资源的行为高度重视和严厉打击的强硬态度,更能够体现出保护水资源的坚强决心。刑法规定水资源犯罪及其刑事责任,是打击水资源犯罪的有力武器。[ 邓禾,黄锡生,峥嵘.关于我国水资源刑法保护的完善[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4(6).]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水资源遭受严重污染和破坏的背景下,水资源的刑法保护成了必然选择。

二、我国水资源刑法保护之现状分析

1.我国水资源遭受污染、破坏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水资源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污染源主要来自于自然污染、工业污染、农药、化肥、激素使用过程中及其它化工生产过程中散失所造成的污染、现代高科技污染、水处理过程及水在被输送过程中的污染等几个方面。根据《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松花江、黄河、淮河中度污染,辽河、海河重度污染,全国有近三分之一的监测断面依然为劣五类水质,失去了生态功能。中国水体污染的形势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在水资源供应方面,不仅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许多城市缺水,而且在南方部分地区、沿海地区以及河网地区也已经开始发生供水不足的问题。目前中国存在的水域污染、水资源缺乏和水资源浪费等现象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汪劲.环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461-462.]以贵阳市“两湖一库”为蓝本,通过调研了解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工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面源等方面污染的影响,水质逐年恶化。2007年湖库局部曾一度爆发蓝藻,严重危及贵阳市民的饮水安全。

2.有关水资源保护的刑法规定

我国现行刑法对水资源的保护规定见之于刑法分则第六章和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同时还包括环境保护法及其它相关法规中一些原则性规定,具体内容为:

我国1997年刑法第383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构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水法》第72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是侵占、毁坏水工程及堤防、护岸等有关设施,毁坏防汛、水文监测、水文地质监测设施的;二是在水工程保护范围内,从事影响水工程运行和危害水工程安全的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活动的。第73条规定:侵占、盗窃或者抢夺防汛物资,防洪排涝、农田水利、水文监测和测量以及其他水工程设备和器材,贪污或者挪用国家救灾、抢险、防汛、移民安置和补偿及其他水利建设款物的行为分别符合《刑法》中有关盗窃罪、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规定。

《水法》第74条规定:在水事纠纷发生及其处理过程中煽动闹事、结伙斗殴、抢夺或者损坏公私财物、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分别符合《刑法》中有关阻碍国家有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实施罪、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抢夺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非法拘禁罪的规定。《水法》第64条规定: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以及水工程管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取他人财物、其他好处或者玩忽职守,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核发许可证、签署审查同意意见,不按照水量分配方案分配水量,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水资源费,不履行监督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水污染防治法》第90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水资源刑法保护之不足

第一,水资源的刑法保护范围不够全面。

首先,目前我国刑法还没有明确规定水环境污染罪,对于严重污染水体的犯罪,只能用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或渎职中的具体罪名来处理,没有规定以惩治生态环境为主要特征的水环境污染犯罪。[乐小芳.中国水资源刑法保护的立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 其次,破坏和危害水工程、堤防、水文监测设施、水文地质监测设施的行为在《刑法》中并无明确规定,这些设施关系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同时也关系到公共安全。最后,我国刑法没有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纳入保护范围。对于取得许可证却采取破坏性手段的行为目前仅适用行政法调整,刑法没有起到最后保障法的作用。

第二,水资源的刑法保护力度有待加强。

首先,我国刑法针对水资源犯罪的认定采取的是过错责任原则,即作为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是故意或过失。由于对水资源犯罪存在着行为与结果不同时产生的特点,这样就容易将许多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和已经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性而缺乏故意或过失的行为排除出刑法应干预的范围。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放纵了犯罪。

其次,水资源刑法保护实践中存在立案难、取证难、鉴定难等问题。根据现行刑法,对于小范围的、可以追查到污染源的水污染行为,一般是可以立案的;但对于大范围的水污染,比如„两湖‟水质出现轻度富营养化导致的水污染,因难以确定具体行为人而难以立案。还有就是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旅游业、水产养殖、农业废水等污染实施的主体在进行污染行为时其未在一定的时期内造成“严重后果”,没有具体量化的标准,也造成立案难。由水资源的本质属性决定水污染刑事犯罪的发生与取证不在同步性,因而造成取证难、鉴定难等问题。

三、完善我国水资源刑法保护的建议

1.增设专门保护水资源的破坏水资源罪。

破坏水资源罪是指自然人或法人违反有关水资源保护的法规,故意或过失实施的水资源破坏的行为,使水资源受到严重损害,危害人身健康及财产安全。其犯罪构成包括: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一切单位和个人;犯罪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国家对水资源的管理制度,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社会公共秩序;犯罪客观方面是行为人实施的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或者是破坏和危害水工程、堤防、水文监测设施、水文地质监测设施,使水资源受到严重损害,危害人身健康及财产安全以及危害公共安全。这一罪的明确确立,能够使对水资源作为环境要素的水环境污染犯罪和水资源保护相关设施的破坏、危害犯罪进行惩治有直接的法律依据,也能够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的刑事立法,有效实施对水资源破坏犯罪的预防和惩治。

2.有选择性的确立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是指不管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故意还是过失,只要其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行为人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对于水资源犯罪行为与结果没有同时显现、对公众生活或身体造成了严重损害的情况应该确立无过错责任原则。这有利于加大对水资源犯罪的惩治力度,同时无过错责任不考虑主观意识,因而对行为人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促使行为人在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起到预防水资源犯罪的作用,也可以在减少司法机关在认定、审理该类案件时的难度,有效节省司法资源,实现司法正义。

3.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应设立专门的环保审判庭和环保法庭。

这一举措在贵阳市“两湖一库”所处的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清镇市人民法院的实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对于加大案件的审判和执行力度,公正高效地审理好、执行好每一起水资源犯罪案件,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珂:《环境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汪劲:《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乐小芳:《中国水资源刑法保护的立法研究》,载《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第3期。

[4]。邓禾、黄锡生、峥嵘:《关于我国水资源刑法保护的完善》,载《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5]蒋兰香:《我国水资源刑法保护机制研究》,载《文史博览》,2005年第14期。

[6]万本太:《中国水资源的问题与对策》,载《环境保护》1999年第7期。作者简介:

杨素兰(1986—),女,湖南益阳人,2008级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伍文彬(1984—),男,湖南新化人,2008级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第五篇:第一讲 刑法与刑法学

第一编 刑法基础论

第一讲 刑法与刑法学

第一节 刑法概说

一、刑法的概念和属性

(一)刑法的概念

1、对刑法内涵的界定:

一般从刑法的阶级本质与刑法的主要内容相结合的角度来界定:

(1)阶级本质: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以国家名义颁布,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

(2)主要内容:基于对刑法结构的不同理解主要存在三种不同观点: A、规定犯罪和刑罚的一切法律规范的总称;

B、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C、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切法律规范的总称;

2、对刑法外延的理解

(1)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2)普通刑法与特殊刑法。(3)形式刑法与实质刑法。扩展:关于“刑法”的称谓

在外国,既有使用“刑法”概念的,也有使用“犯罪法”概念的。英美多使用“犯罪法”(criminal law)概念,而德日则使用“刑法”(penal law)概念,法国则是两个概念都使用。日本学者团藤重光认为,是使用“刑法”概念还是使用“犯罪法”概念,主要是一种习惯,难以认为二者之间具有实质区别。或许可以说,使用“刑法”一次时所重视的是规范的一面,使用“犯罪法”一词时重视的是事实的一面。

(二)刑法的属性

刑法的属性,是指刑法区别于其他一切法律的基本特征。

1、保护范围的广泛性。

2、规制对象的特定性。

3、调整手段的严厉性。

4、功能发挥的保障性。

二、刑法的目的和机能

(一)刑法的目的

“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每条法律规则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即一种实现的动机。”(耶林)刑法自然也有其制定和适用的特定目的,对该目的我们一般从以下三个层次理解:

1、刑法的整体目的;

2、刑法各个章节的目的;

3、刑法条文的目的

对于条文的理解不能超出章节的目的范围。

(二)刑法的机能

1、行为规制机能。其一,其二,2、法益保护机能。其一,其二,3、人权保障机能。其一,其二,扩展:关于刑法的保障机能

刑法是一把双刃剑,用之得当,则个人与社会两受其益;用之不当,则个人与社会两受其害。德国学者拉德布鲁赫将这一命题归结为刑法的悖论性,指出:自从有刑法存在,国家代替受害人施行报复时开始,国家就承担双重责任,正如国家在采取任何行为时,不仅要为社会利益反对犯罪者,也要保护犯罪人不受被害人的报复。现在刑法同样不只反对犯罪人,也保护犯罪人;它的目的不仅在于设立国家刑罚权力,同时也要限制这一权力;它不只是可罚性的缘由,也是它的界限,因此表现出悖论性:刑法不仅要面对犯罪人以保护国家,也要民对国家以保护犯罪人;不仅面对犯罪人,也要面对检察官保护市民,成为公民反对司法专横和错误的大宪章。【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等译,第96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课后思考】如何协调刑法的保护机能与保障机能之间的冲突?

三、刑法的渊源和体系

(一)刑法的渊源

1、什么是刑法的渊源?

2、刑法渊源的种类(1)刑法典。

(2)单行刑法,即国家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条例等名称颁布的,规定某一类型犯罪及其刑事责任、刑罚或者刑法的某一事项的法律。

1998年12月29日《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3)附属刑法,即附带规定于其他非刑事法律中的罪刑规范。问题:关于《刑法修正案》的性质?

(二)刑法的体系

1、我国近代刑法的发展历程

2、当前我国刑法体系:

3、我国刑法典的编纂体例(1)编:(2)章:(3)节:(4)条:(5)款: ·引用表述: ·但书:(6)项:

四、刑法的解释

1、刑法解释的特殊性 相对于其他法律解释而言,刑法解释有其特殊性:由于国家刑罚权的发动是以剥夺人的生命、人身自由、财产等最基本的公民权利为内容的,所以任何一个法治文明国家对此都应慎之又慎,这就要求我们以最严格的态度解释刑法。

扩展:

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反对对刑法进行解释,他认为:“严格遵守刑法文字所遇到的麻烦,不能与解释法律所造成的混乱相提并论。这种暂时的麻烦促使立法者对引起疑惑的词句作必要的修改,力求准确,并且阻止人们进行致命的自由解释,而这正是擅断和徇私的源泉。”

【课堂讨论】是不是可以不经解释而直接适用刑法?

2、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

(1)主观解释论,是一种根据立法者原意来探求刑法内容的刑法解释论。持此论者认为:刑法的本质是主权者的命令,刑法规范的内容完全取决于立法者立法时的意志。刑法规范是一个完全独立于解释者的客观认识对象,其含义不仅与解释者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无关,也不应该因社会的变迁而不同;解释者对于立法原意具有绝对服从的义务,而没有探讨其合理性的权利。

(2)客观解释论,是一种主张根据社会需要来理解刑法规范含义的刑法解释论。持此论者认为:刑法是社会需要的产物,无论是刑法的制定还是解释都应该服从社会需要这一根本目的。刑法规范一经制定,其内容就应脱离立法者的意志而获得独立的生命力;刑法的解释不应该是一种单纯的揭示立法者意志过程的认识活动,而应该是一种不断地促使刑法规范与社会发展同步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扩展:

法国哲学家利科尔认为:文本一旦形成,就与特定的历史环境和作者的意图产生一定的举例,成为一个有自律性的言语实体;理解是解释者与文本意义的同化过程。【法】保罗•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元华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1页以下。

【课后思考】刑法解释应当采取何种立场?

3、刑法解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明确性原则。·可预测性原则。

4、刑法解释的方法

将解释方法分为解释理由和解释技巧。在进行刑法解释时,解释理由可以是多种并行的,而解释技巧只能采用一种,选取哪一种解释技巧取决于解释理由。

(1)解释理由: ·文理解释,是指根据刑法用语的文义及其通常使用方式阐释刑法意义的解释方法。

·体系解释,是指将刑法条文放在整个刑法体系乃至法律体系中,根据其在体系中的地位,联系相关法条的含义阐明其规范意旨的解释方法。

·历史解释,是指根据制定刑法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刑法发展的源流,阐明刑法条文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比较解释,是指外国立法与判例或刑事法理论作为参考资料,借以阐明本国刑法规范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目的解释,是指根据刑法规范的目的来阐明刑法条文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扩展:

我国学者张明楷教授认为:在所有的解释理由中,只有文理解释和目的解释具有决定性意义。文理解释的决定性在于所有的刑法解释都要从法条的文理开始,而且不能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目的解释的决定性在于在对一个法条可以做出两种以上解释结论时,只能采纳符合法条目的的解释结论。换言之,“正确的解释,必须永远同时符合法律的文言与法律的目的,仅仅满足其中一个标准是不够的。”

(2)解释技巧:

·平义解释,是指对法条用语进行最平白的字义解释。

·限制解释,是指在法条的字面含义过于宽泛时作出缩小法条文义的解释。·扩大解释,是指在法条的字面含义过于狭窄时作出扩大法条文义的解释。·补正解释,是指在刑法文字发生错误时,统观刑法全文加以补正以阐明刑法真实含义的解释技巧。

判断下列刑法解释中所运用的解释方法:(1)强奸男性不成立强奸罪;

(2)T111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构成犯罪。司法解释将其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

(3)婚内强奸不成立强奸罪;

(4)将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信用卡解释为包括借记卡和贷记信用卡;

(5)T64中的“以下”不包括本数;T191中的“没收犯罪所得及其收益”。

第二节 刑法学概说

一、刑法学的概念

·最广义的刑法学,又叫刑事法学,是研究关于犯罪和刑罚的一切问题的学问,包括研究刑法规范的理解与适用、犯罪的原因及对策、刑事诉讼程序、刑罚的执行等与犯罪和刑罚相关的一切内容的学科。

·广义的刑法学,即以刑法实体规范为研究内容的学问,包括刑法解释学、刑法哲学、刑法史学、比较刑法学以及国际刑法学等分支学科。

·狭义的刑法学,即一般意义上的刑法学,主要是指刑法解释学及部分意义的刑法哲学。

二、刑法学的理论体系

一般而言,指的是刑法总论的理论体系。

1、刑法基础论:刑法与刑法学、刑法基本原则、刑法效力范围

2、犯罪论:犯罪与犯罪构成、犯罪构成要件(四要件+正当行为)、犯罪的特殊形态(停止形态+共犯形态+罪数形态)

3、刑罚论:刑罚的一般理论、刑罚体系和种类、刑罚裁量制度、刑罚执行制度、刑罚消灭制度

三、西方近代刑法学思想发展简要

四、我国近代以来的刑法学发展历程简要

下载我国刑法第300条规定、邪教(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刑法第300条规定、邪教(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3课 害人的邪教

    第3课 害人的邪教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法轮功受害者——刘思影同学遭遇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法轮功及世界上一些邪教罪恶行径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使学生认清邪教的真实面目,并以实......

    监外执行新刑法如何规定(2018)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诉讼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yingle.com 监外执行新刑法如何规定(2018) 很多的罪犯如果犯罪了是会进行相关的处罚的,那么对于不......

    第3课 害人的邪教 教案

    害人的邪教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法轮功”受害者刘思影遭遇的了解,认识邪教“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的本质。 2.引导学生认识邪教的真面目,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宗教信仰,初步树立......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的恶意欠薪罪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的恶意欠薪罪 立法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农民工劳动力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务工收入也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作文300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作文300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作文是要求学生们谈谈身边的艺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作文300,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你。 【......

    刑法诉讼我国垃圾邮件数量持续下降(五篇模版)

    我国垃圾邮件数量持续下降 英国著名安全公司SOPHOS最新发布的监测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源于美国的垃圾邮件数量仍然位居全球首位。 英国著名安全公司SOPHOS最新发布的监测报告......

    我国合同法第116,121条规定,自考真题及答案

    篇一:我国《合同法》第116条的考卷知识分布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我国计算机联网涉密规定

    我国计算机联网涉密规定 1、不得将涉密计算机及网络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隐患分析 涉密计算机及网络直接或问接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可能被境外情报机构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