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41课时 烃(一)学案
第 41 课时 烃
(一)【考纲要求】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2.知道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应用。3.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知识梳理】 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和性质
1.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分子构型。
烷烃的通式,烷烃中含有 个共价键,含有 个C—C键,含有 个C—H 键。随着C原子数目增多,烷烃的沸点逐渐,密度逐渐。常温下,C原子数 4的烃呈气态。分子式相同的烃,支链越多,沸点越。
2.乙烯的电子式:,结构式,C原子发生 杂化,分子中有 个σ键,有 个π键。
乙炔的电子式:,结构式,C原子发生 杂化,分子中有 个σ键,有 个π键。3.乙烯、烯烃的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a.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b.与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能使酸性KMnO4溶液,发生 反应。
②加成反应:乙烯与溴水反应: 完成丙烯分别与卤素单质(Br2)、H2及H2O、HBr物质发生加成反应的方程式:
③加聚反应
乙烯合成聚乙烯: 丙烯合成聚丙烯: 乙炔合成聚氯乙烯:
【深度思考】
4.制取用溴乙烷用Br2与CH3CH3取代的方法好还是用HBr 与CH2=CH2加成的方法好?
5.实验室制取乙烯时,为什么要迅速升高到170 ℃?制取的乙烯气体中常含有SO2、CO2,原因是什么? 6.乙烯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是否相同?能否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CH4和CH2===CH2 【递进题组】 题组一 碳碳键型与物质性质
7.科学家在-100 ℃的低温下合成一种烃X,此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图中的连线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X是一种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液态烃 C.X和乙烷类似,都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D.充分燃烧等质量的X和甲烷,X消耗氧气较多
8.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CH3CH==CHCH3可简写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8H10
(),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B.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则Y的结构简式为C.X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Z的一氯代物有4种 题组二 烷烃、烯烃、炔烃与反应类型
9.β 月桂烯的结构如图所示,一分子该物质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 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上最多有
A.2种
10.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
B.3种 C.4种 D.6种
(1)CH3CH==CH2+()―→,反应类型:________;
(2)CH3CH==CH2+Cl2500~600 ℃,()+HCl,反应类型:________;
(3)CH2==CHCHCH2+()―→,反应类型:________;
(4)()+Br2―→,反应类型:________;
(5)()一定条件,,反应类型:________;
酸性KMnO4溶液(6)CH3CH==CH2――→CH3COOH+(),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第二篇:初四化学一轮复习一单元学案
淄博五中初四化学学案
中考化学第一轮~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1)
【基础知识梳理】
1、化学科学渗透到各个领域,如、、、、等。
2、(延伸知识)材料研制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人类开发利用的材料有很多,主要包括:材料、材料、材料和材料。
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①宏观上;②微观上,构成物质的分子(物理变化分子本身,只是发生变化)。
4、(延伸知识)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
常见的物理性质主要有:等,常见的化学性质只要有:等。
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会伴随着等现象发生,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的释放或吸收。
6、化学就是在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请用简单的图示或语言表述物质和分子、原子、离子以及元素的关系:
7、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哪些:
请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简要描述“探究石蜡燃烧主要是石蜡蒸气在燃烧”实验的过程。
【相关实验复习】
请描述下列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点燃镁条:(2)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
(3)锌粒与稀盐酸反应:(4)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氧化铜粉末与稀盐酸反应:(6)加热胆矾晶体:
【中考试题展示】
1、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烟花绽放B.蜡烛燃烧C.海水晒盐D.葡萄酿酒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的过程常会伴随能量变化
B.合金是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C.电解水时,原子的总数目发生了变化
D.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第三篇: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一花一世界学案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一花一世界学案
复习目标:
1、梳理基础知识
2、结合考点运用练习
3、写作素材积累
一、字音字形 《荷塘月色》:
脉脉(mò)倩(qiàn)影 棹(zhào)桨 敛(liǎn)裾(jū)踱(duó)步 鹢(yì)首 点缀(zhuì)弥(mí)望 颤(chàn)动 独处(chǔ)酣(hān)眠 婀(ē)娜(nuó)蓊蓊(wěng)郁郁(yù)妖童媛(yuàn)女 《听听那冷语》(节选):
惊蛰(zhé)孺慕(rú)仓颉(jié)氤氲(yīn)(yūn)岑寂(cén)羯鼓(jié)寒濑(lài)迢迢(tiáo)黏湿(nián)《金岳霖先生》:
麂(jǐ)皮 毡(zhān)子 释鳏(guān)《亡人逸事》:
粜(tiào)米 梢(shāo)门 机杼(zhù)闺(guī)女
二、近义词辨析 1.均匀·和谐
均匀:指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上的数量相当;时间或空间间隔相等。和谐:指配合得适当,协调;或指和睦、融洽。
例: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2.苍茫·渺茫
苍茫:指空阔辽远、无边无际。强调大而边界模糊不清。渺茫:指相距很远而模糊不清。
例:⑴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
⑵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3.受用·消受
受用:指享受、得益。如:受用不尽。
消受:指享受、享用。多用于否定。如:无福消受、难以消受。
例:⑴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⑵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4.凄楚·凄迷
凄楚:书面语,凄惨痛苦。
凄迷:书面语。①(景物)凄凉而模糊。如:月色凄迷。②悲伤,怅惘。如:神情凄迷。
例: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5.凄凉·凄清
凄凉:①寂寞冷落(多用于形容环境或景物)。②凄惨。如:身世凄凉。凄清:①形容凄冷。如:凄清的月光。②凄凉。如:琴声凄清。
例:⑴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6.演绎·演变
演绎:指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演变:指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
例:⑴逻辑课的前一半讲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周延、不周延、归纳、演绎……还比较有意思。⑵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繁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7.爽快·痛快
爽快:①舒适,痛快;②开朗,直爽。
痛快:①舒畅,高兴;②尽兴;③爽快,直率。
例:⑴“怎么不愿意。你们就去给说说吧,我也打听打听。”她父亲回答得很爽快。
⑵实在不知道怎样才是实实在在的痛快,找不着方向,踏不了实地,只好这样对比着,每天每天都这样安慰自己。
8.朦胧·曚昽·蒙眬
朦胧:①月光不明。②不清楚;模糊 曚昽:日光不明。
蒙眬: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也作“朦胧”。
例:⑴河面已朦朦胧胧,看去好象只有一只白鸭在潭中浮着,也只剩一个人追着这只鸭子。⑵不知道过了多久,夜,在我曚昽的不设城防的睡意中,慢慢沉寂下来。
⑶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9.斑驳·稀疏
斑驳:指一种颜色中夹杂着别的颜色。
稀疏:指空间上或时间上的间隔远,不密集。
例:⑴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⑵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三、熟语积累
1.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
例: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2.没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例: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3.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比喻想法脱离实际或胡思乱想。非非,指虚幻境界。
例: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石破天惊: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深居简出:平日老在家里待着,很少出门。例:金先生晚年深居简出。毛主席曾经对他说:“你要接触接触社会。” 5.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例:王府井人挤人,熙熙攘攘,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6.天作之合:上天撮合的婚姻。形容极其美满配对的婚姻。例:旧式婚姻,过去叫做“天作之合”,是非常偶然的。7.花枝招展: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例:板凳上,并排站着三个大姑娘,都穿得花枝招展,留着大辫子。8.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杂乱。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盈,满。
四、考点链接: 合作探究: 《荷塘月色》
1.第4段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对应考点:分析修辞手法]
2、在第5段,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对应考点:分析语言特点]
3.第6段中作者说“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对应考点:分析作者情感]
《金岳霖先生》
1.第3段中,写金先生上课时教室里“坐得满满的”,说明了什么? [对应考点:理解句意]
2.第8段写王浩的笔墨很多,对表现主人公起了什么作用? [对应考点:分析表达技巧]
3.写金先生回答小说与哲学的关系时,为什么要写到他捉跳蚤? [对应考点:分析人物形象]
练习: 《听听那冷雨》
1.第1段中“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这句话多处使用了叠词,试分析其作用。[对应考点]:
2.作者在第5段中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 [对应考点]:
3.赏析第5段最后“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这句话。[对应考点]:
练习:
《亡人逸事》
1.文章第三部分主要叙述了亡妻哪几件小事?这些小事表现了亡妻怎样的美德? [对应考点]:
2.第三部分中“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两个大拇指……也短了”这一描写对表现妻子的品质有什么作用? [对应考点]:
3.结尾交代妻子临终前还记得丈夫做小职员时寄到她家两丈布的事,有什么作用? [对应考点]:
五、[技法指导] 1如何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即能使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互相依托,从而创造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完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运用借景抒情,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对所写的景物有细致的观察和感受,要把景物描写得逼真传神,为抒情打好基础,做好依托。
其次,要把真切的感受融入所写的景物之中,使景物具有浓厚的思想和感情蕴涵,做到情景交融。
再次,要把立足点放在抒情上,因为借景抒情关键在“借”,即写景是次,抒情是主;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要为抒情而写景。[尝试运笔] 根据你对本文“借景抒情”手法的理解和感受,使下面一段文字分别表现出清新明丽和凄清苍凉两种意境。(意境塑造中应包含鲜明的感情)早晨,太阳放射出光芒,树上的鸟唱着,树下的水流向远方。(1)表现清新明丽的意境:
(2)表现凄清苍凉的意境:
2、细节描写常见方法有哪些
动态造型
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话别”这一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作者用“放”“吮”这一举止,来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突然听到丈夫已参军,她没有思想准备,心灵“震动”,既高兴,又有些舍不得,此时多少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简笔勾勒
鲁迅的《孔乙己》开头部分刻画孔乙己的形象时写道:“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 这一段细节,寥寥几笔,把孔乙己这个人物思想和盘托出,“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构成了孔乙己性格的基本单位,一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心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运用修辞
运用修辞手法,也是细节描写的一种方法。鲁迅的《药》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这一细节,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一群麻木的、不觉悟的人们,在冷漠地观看刽子手杀害革命者情景的。比喻生动形象,真如浮雕一般现于读者眼前。作者那种强烈的愤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炽烈情怀,通过这一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尝试运笔] 仿照《亡人逸事》,抓住人物特征,运用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写一个熟悉而有趣的老师或同学。可以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课后测试:
一、基础测试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偶.然(ǒu)
机杼.(zhù)屡.次(lǔ)
下场.
下地(chánɡ)B.避.雨(bì)
逸.事(yì)夫妻情分.(fèn)
摘.北瓜(zhāi)C.粜.卖(tiào)
忌讳.(huì)小闺.女(ɡū)
四壁.
生寒(bì)D.挎.筐(kuà)
仓促.
(cǔ)死不瞑.目(mínɡ)
冰连地结.
(jié)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寒濑.(lài)
岑.寂(cán)惊蛰.(zhé)
鸟声啾啾.
(jiū)B.滂沱.(tuó)
青霭.(ǎi)夜宿.(xiǔ)
淅淅沥沥.(lì)C.氤氲.(yūn)
羯.鼓(jié)潺潺.(chán)
一峰半壑.
(hè)D.薄.荷(bó)
耀.
目(yào)万籁.(lài)
雷电霹雹.
(báo)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屋檐(yán)
狡黠(jié)
落拓不羁(tuò)
毡子(zhān)B.呢帽(nī)
演绎(yì)
责无旁贷(dài)
麂皮(jǐ)C.细菌(jūn)
跳蚤(zɑo)
文采斐然(fěi)
华侨(qiáo)D.徽墨(huī)
蹬腿(dènɡ)
熙熙攘攘(rǎnɡ)
脖颈(ɡěnɡ)4.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遗憾
仓促
四壁生寒
天作之合B.娇贯 梢门
人事皆非
再接再厉C.爽快 板凳
有所不讳
自出机杼D.拇指 源泉
短小精悍
唯唯诺诺5.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孺慕
灰蒙蒙
料料峭峭
闲情逸志 B.腥气 瓦翩翩 山隐水迢 绿草如茵 C.断柯 湿漓漓 秋雨萧萧 凄凄切切 D.绵延 防波堤 云撩雾绕 密织成网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熟练
枯燥
深居简出
谈吐才华 B.频繁 脖颈 混然不觉 熙熙攘攘 C.感慨 欣赏 甚为得意 一愁莫展 D.毡子 纳闷 满腑经纶 名副其实 7词语辨析)))))
(1).幽僻 偏僻
①在深山()处,泉水缓缓流出,淌成小溪,它是那么安静、淑雅。
②大庆第二制药厂西侧一()的民宅内,一个用砖垒起的池子内,装满尚未加工的地沟油,刚一走近,恶臭扑鼻。
“幽僻”指昏暗而僻静,侧重于光线的昏暗。
“偏僻”指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侧重于距离。(2).渡过 度过
①据俄新网报道,俄罗斯驻华大使谢尔盖·拉佐夫21日说,朝鲜对于韩国火炮实弹训练采取的克制做法说明,朝鲜半岛的局势已经()了难关。
②世界最长寿男性木村次郎右卫门19日在日本京都家中()115岁生日。“度过”指时间,如“度过假日”“度过岁月”“度过光阴”“度过一天”等。“渡过”,由这一岸到那一岸,如“渡过黄河”“渡过难关”“渡过困难时期”等。注意:“困难时期”当然也是属于时间,但这里已比喻为“像渡过河一样”,从“此岸”到“彼岸”,有明确起点,因此要用“渡”。(3).约略 大约
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2012年经济增长的大体走势,有()80%的网民赞成这种分析。“约略”,副词,表示感觉隐约粗略;一般不用在数字前面。“大约”,大致,大体,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或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可以用在数字前面。8.填入下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文章一事,除重大________外,也允许记些私事。②我们的青春,在战争年代中________了。
③今老年孤处,四壁生寒,却几乎每晚梦见她,想________也做不到。A.体裁 抛掷 解脱
B.题材 抛掷 摆脱 C.体裁 抛弃 解脱
D.题材 抛弃 摆脱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________是不可能的。(2)这样岂不像住在竹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________令人耳朵过敏吧。(3)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台阶下________侵到他舌底,心底。A.基本 进而 径直
B.基本 反而 一直 C.几乎 进而 径直
D.几乎 反而 一直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与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__高的作品的。
②中央电视台同时在三个频道以现场直播的方式报道国家领导人出访,改变了以往时政新闻报道时效________的局限,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③台湾塑化剂**已在岛内延烧了半个月,仍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________为严重食品安全危机,已波及大陆、港澳以及所有进口台湾食品的地区。
A.品位 滞后 演变
B.品位 落后 演变 C.品味 落后 演绎
D.品味 滞后 演绎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外国朋友对粤剧舞台上三两个演员将手中的木头刀枪互碰一下,口中吆喝几句就表示经过一场战争的表演感到不可理喻。
B.央视“CCTV歌手大赛”,选手才艺双全:比赛唱歌,曲尽其妙;考查素质,底蕴丰厚。C.为人处世,要讲诚信,做到一言九鼎,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支持。D.板凳上,并排站着三个大姑娘,都穿得花枝招展,留着大辫子。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B.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C.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
D.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说得好听而没有行动,空头支票开多了,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就会受损。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阳春三月,窗明几净,窗外野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给小屋增添了许多生机。....B.我想像金先生坐在平板三轮上东张西望,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C.学生提的问题深浅不一,金先生有问必答。....D.读先生的文章,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就像越南战争深刻地影响着美国一样,虽然美军在伊拉克伤亡远不及越战,但是这场战争可能形成美国单极时代终结的标志。
B.刚刚公布的《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是继去年卫生部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抗菌药整治计划后,再次打出的一记重拳——医生乱用抗菌药,其处方权将被取消。C.记者日前从相关会议上获悉,明年我国食品工作将进一步加大治理整顿力度,严打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D.百姓的期盼,就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发力点。这个春天,一条条饱含真知灼见的议案、提案和建言,一条条囊括群众期盼的新闻、电邮与微博,也正随着代表委员一同涌进会场。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
B.十年前,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使他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C.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D.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几乎一定是不可能的。1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王府井人挤人,熙熙攘攘,谁也不会知道金岳霖老先生是学问满腹、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一位大哲学家。
B.我很早就认识金岳霖和沈从文两位先生,我曾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写到过先生,但一些事情并没有完全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
C.很多时候,我们的孤独是由于自己没有主动与人交往,不敢面对新的人际关系造成的。
D.黄昏中的“珍珠之城”马斯卡廷宁静而美丽,这个只有2.4万人的小镇因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再次到访而举世闻名。
二、表达交流
1.依照下列句子,请以“风来了”或者“雪来了”为开头写一段话(必须使用描写、比喻的方法)。(6分)雨来了,轻轻地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节选自余光中《听听那冷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散句变成整句,不能改变原意。(5分)金岳霖先生聪明过人,率真幽默,他既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又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是一位风格独特、感情专一的哲学家。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一段话是汪曾祺先生的创作感受,顺序已打乱,请排出正确的语序。(5分)①我觉得散文的感情要适当克制。
②我的散文大都是记叙文。兼发议论,也是夹叙夹议。③我写不了像伏尔泰、叔本华那样闪烁智慧的论著。④我也很少写纯粹的抒情散文。
⑤也写不了像蒙田那样渊博而优美的谈论人生哲理的长篇散文。⑥感情过于洋溢,就像老年人写情书一样,自然有点不好意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荷塘月色》
[课内素材]: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在现实中,人被命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因此,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显示着作家灵魂挣扎的凄苦。应用角度: “追求自由”“超越现实”“理想与现实” “心灵的池塘”“寻找精神的家园”等。[应用片段] 其实,疲惫了,就离开你的书桌,放下所有的忧愁和烦恼,到屋外去看看春梅绽雪,秋菊披霜。就让这短暂的美景装饰你空荡的心灵。站在户外的天地里,闻一闻淡淡的青草香,伸开双臂拥抱一下向你奔来的和风。若是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就抬起头,让淘气的小雨滴吻一吻你紧皱的额角。仰望蓝天,让春愁随云散;俯视江河,看飞花逐流水……总有一点美会驱散你的疲惫。
就像这样:朱自清在月夜漫步荷塘,让一颗轻松的心在花间游荡,是一种情趣;郁达夫租一椽破屋,在院中细数一丝丝的阳光,是一种闲情;陆蠡囚住一枝常春藤是对生命的一种爱恋;梭罗栖息瓦尔登湖,是一种自由。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片属于自己心灵的自由天地,给心灵一片空间,你会收获许多美丽。霞映澄塘,你会想到云外仙池之美;松生空谷,你会感悟到生命姿态之美。
为心灵觅得一池塘,让快乐的心自由飞翔,人生才会雅趣无量。[鲜活素材]:
这一次只是“为了爱情”
金牌编剧高满堂在《闯关东》系列和《北风那个吹》之后写的爱情史诗剧《我的娜塔莎》将在银幕上与观众见面。他表示,这一次他的故事里不要硬汉,不要年代感,只是“为了爱情”。他说:“《我的娜塔莎》源于前年在《大连晚报》上看到的一则消息,说的是一位前苏联红军让儿子为他到大连寻找妻子,结果他的妻子已经在大连去世了。就这么一则几百字的消息打开了我创作灵感的闸门,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把它写成电视剧,让全国观众都看到这份爱情。”
为了创作《我的娜塔莎》,高满堂“潜伏”到了大连的婚姻登记处,调查发现,“在短短8小时内,离婚的年轻夫妇居然达到十来对!”有儿有女的高满堂对此感到很忧虑,他希望能用《我的娜塔莎》展现父母辈那种对爱情的认真、执著和坚贞,让现代年轻人摆脱那种“不安全的爱情”“不信任的婚姻”感觉,找到爱情和婚姻的真谛。
[热评] 离婚率高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社会现实。无论什么海誓山盟,什么海枯石烂,在现代社会以及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都已经显得那么不堪一击。我们不禁要问:人们怎么了?“爱情”真的就成了一场游戏?高满堂的初衷是好的,他想唤醒人们心中渐渐睡去的爱情的种子,效果可能很小,但无论如何,保留一份纯真的情感在心底,别拿爱情当儿戏,却是人们的共识。总有一天,在回首往事时,你会发现,只有这份爱是经得起风浪的,拥有真挚爱情的人生才是充实、美丽的人生。
听听那冷雨
[课内素材]:
乡愁诗人赤子情
《听听那冷雨》的字里行间都浸润着余光中先生的乡愁,那对于故土与故国的思念曾引起海外华人赤子的深深共鸣。余先生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亲的国度”,又曾自称“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余先生爱国,然而两岸长期隔绝的政治环境却让他的乡愁情节只能在心灵的地窖中不断发酵、滋长,这段时光愈久,这份真情就愈显浓烈、隽永。他在演讲中多次引用“乡音未改鬓毛衰”之类的诗句,或许是他的思乡之情寄托了太多人的“家”的情结,因此才更加的令人肃然起敬。
应用角度:“思乡”“中华情”“爱国”等。[应用片段] 余光中先生笔下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的乡愁是琦君对那场八月桂花雨的回味,是李白对月而吟的低头思故乡,是稼轩无意间的深山闻鹧鸪——那透明的阳光是乡思的誓言,那细微的啜泣是雨水的吟诵。异乡羁旅客行走于别人的城市,踽踽独行,衣上酒痕诗里韵,点点行行成怨。追思儿时的故乡,跌落的是曾经的回忆,站起来的是冷冷的乡思,淡淡的乡愁。
乡愁是一把握不住的苍凉。童年总有一个夜晚,立在霜染的风林中,望着升起的圆月,耳畔划过雁声,无端地有了些许酸楚。日后,白云苍狗飘零他乡,再度立于露台,遥望冷月,童稚纯真不再,惟有凄冷在心,经久不散。
据《大河报》报道,4月21日,郑州郑上路的一段排污明渠内,一夜之间突然出现大量空心胶囊,300余米的渠沟被各色胶囊堆积成了“彩虹河”。据悉,附近村里有小作坊生产药品,几个月前已被查处,以现在的情况看,可能还是有人在偷偷生产伪劣胶囊。大批“空心胶囊”浮于水面,被网友戏称为“胶囊投渠自尽”。然而,大量胶囊被弃并非个案。
《西安晚报》报道,4月18日,西安市灞桥区枣园苏村无人居住的山坡上被人倾倒了大量的空胶囊。[热评] 为什么毒胶囊之类长期毒害人民而有关部门不闻不问?为什么地方政府只重视GDP而不重视人民的健康,每次都先由媒体曝光而后才有政府部门的行动呢?难道不值得深思吗?其实答案很简单,整个庞大的上层建筑里的干部队伍只关心自身利益,只关心和自己升迁有关的问题,只关心讨好上级不愿深入基层,不关心民众切身利益,一句话,一切轰动案件都折射出干部队伍的腐败风气十分严重。
金岳霖先生
[课内素材] 本文选取金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言行,反反复复、不避其繁地突出其“率真、可爱”。金先生的率真、不谙世故其实就是童心的体现,是一种诗意生活。而金先生的捉跳蚤、与鸡同桌吃饭、和小孩比赛……正是童心的体现。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欲的无限滋生,现实功利的、实用真理性的生存已经把人们的诗意生活密密地阻挡住了,可我们应该持有更高的追求——精神的追求。摆脱物质的外壳,让心灵诗意地栖居。不管是青年,不管是老年,不管是贫困失意还是富足得势,都应该让诗意在心灵中长驻。应用角度:“真诚”“要有个性”“率真”“坦率”及“诗意的生活”等。[鲜活素材] 科学发展,实则科技竞争、人才竞争。所以眼下呈现出一股竞争人才的好势头,各地纷纷开出高价,别出新举,招揽激励天下英才。日前,江西省百万重奖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配以专车秘书,给以省级待遇;温州也试行公务员聘任制,专辟通道,许以高薪,以揽特殊人才。
[热评] 这些不拘一格奖、降人才的举措,无疑是功在千秋,善莫大焉。但应注意人才需要定标。突出贡献者理当重奖,特殊人才应当特殊政策。但作为政府的这个“突出”和“特殊”应该有一个标准,而且这个标准也应该是事先就确定并公之于众的。不拘一格,那这个“二格”“三格”“四格”,总该是要有个“格”。“突出”“特殊”几人就是几人,当然可以多多益善,但是不够格的就得空缺,不可为了某种需要“矮子里面挑长子”。在相关“挑”的过程中,需要履行严格的评审程序。
我们常说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实践中却往往自觉不自觉的将“不拘一格”,弄成了“不拘格”,对待人才连个“格”都没有,想咋重视就咋重视。结果你重视了,到了他的手里就变样了;现在重视了,明天又有所偏重了;说到的时候很重要,一忙起来可能就不要了。因此,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重视人才仍需定格。
亡人逸事
[课内素材] 孙犁夫妻结婚很早,但相聚之日少,分离之日多;欢乐之日少,相对愁叹之时多。青春也在战争年代里抛掷,但这一切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恩爱。晚年孙犁深情地说:“过去,青春两地,一别数年,求一梦而不可得。今老年孤处,四壁生寒,却几乎每晚梦见她(亡妻),想摆脱也做不到。” 应用角度:“爱若醇酒”“两情若是久长时”“爱情与事业”“牵手”等。[鲜活素材]: 奥巴马和鱼翅汤
奥巴马日前在旧金山将参加3场筹款会,他在旧金山唐人街的一家中餐馆买了一些饮茶的小点心。总统光顾中餐馆,这引起了在场食客的轰动,也引起不少华裔民众的兴趣。奥巴马这么做,本来也许是有心讨好美国的华裔选民,但却不意惹出了麻烦。
奥巴马去的那家叫“迎宾阁”(Great Eastern restaurant)的餐馆的菜单上有三种不同的鱼翅汤,价格分别是28、38和48美元。奥巴马在旧金山可以光顾的中餐馆很多,却偏偏挑中迎宾阁,这引起了动物保护和环保人士的猛烈批评。对此,白宫发言人卡尼上周五回应说,奥巴马的幕僚团队是在得知媒体报道后才注意到这件事的。卡尼在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上明确告诉记者说,奥巴马造访唐人街,买了点心,但没有购买鱼翅汤。
2月18日,有记者甚至用“奥巴马掉进了鱼翅热汤”这样的题目来描绘奥巴马因此事件而陷入的窘迫处境。白宫方面的上述解释似乎并没有令环保人士服气。一些环保团队称,他们想要的是奥巴马的道歉,而不是白宫发言人的解释。这些团体威胁称,要组织一次集会抗议,既表达对奥巴马的不满,也宣传对鲨鱼的保护意义。据环境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7 300万只鲨鱼被捕杀,导致有些品种的鲨鱼数量下降了90% 奥巴马自己在去年1月份时签署了“鲨鱼保护法”,规定禁止将切割的鱼翅进口美国,现在奥巴马造访的那家中餐馆却偏偏是出售鱼翅汤的。反对他的人士当然会将此视为一个讽刺,就连支持他的人士,也都不能不觉得是一件令人难堪的事情。
[热评] 奥巴马造访有公共道德瑕疵行为的迎宾阁餐馆,确实是一个由于幕僚们不当心才发生的错误选择,但由于他的总统身份,他在公共场合的一举一动都难以避免地会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看来,领导人物的衣食住行,还需其幕僚团队做好全面的考察和思考。当然,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队伍中来,保护人类与自然的长久和谐。
一花一世界复习答案
《荷塘月色》
1、提示:通感。借助感觉的转移(嗅觉到听觉),贴切地写出了荷香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特点。
2、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 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的特点。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3、提示:作者本想寻一宁静的环境使自己的心绪平静下来,却未能如愿。这寂夜里的蝉声和蛙声更反衬出作者心中的孤独与寂寞。作者内心的哀愁与苦闷无法排解,当然伤感。《金岳霖先生》
1、提示:“满满”既显示了金先生的个人魅力,又表现了当时浓厚的学术气氛。尽管当时是抗日战争时期,战事频繁,纷扰不断。
2、提示:详写王浩,表面上看游离于文章主题之外,因为文章是写金岳霖先生的。其实,作者正是想通过王浩的“怪”来写他受金先生影响之深,通过王浩的突出成就,来写金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的大哲学家。
3、提示:这篇文章不是为我们介绍金岳霖先生在学术方面的造诣,而是要从生活的几个方面,写出他的“有趣”来,这个趣味就是要表现他质朴的生活化、可笑可爱的某些特性来。捉跳蚤这一细节与前文讨论严肃的学术问题一对照,表现了金先生质朴单纯而率直天真的个性。《听听那冷雨》 练习:
1、[对应考点:赏析语言特点] 提示:大量使用叠音词,将雨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雨的缠绵、细密,柔情也溢于言表,同时增加了音乐的灵感。
2、[对应考点:分析材料的作用] 提示:作者化用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抒写了不同年龄、不同境遇下听雨的不同心情,实则在抒写自己远离故土,与祖国分离的凄楚的怀乡之痛。
3、[对应考点:赏析语言] 提示:这句话将雨比喻成湿漓漓的灵魂,形象生动,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此时哀伤的心情。“窗外在喊谁”,是故乡在呼唤游子。文中本是作者在思念家乡,思念故土,这里作者却写成是故乡在思念自己,可见作者的思念之切。《亡人逸事》
1、[对应考点:概括文意] 提示:文章这一部分写了“回家诉苦”“背瓜遭遇” “学习织布”“卖布粜粮”和“抱孩夜走”几件小事。这 几件事情写了妻子如何从一个娇惯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 的妻子与母亲。这个过程凸现了妻子勤劳善良、善于学习、疼爱孩子的品质。
2、[对应考点:分析描写作用] 提示:作者没有正面描写妻子是怎样学习纺线、织布的,而是通过侧面描写自己所看到的妻子“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来展示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学习纺线、织布时的坎坷经历,从而激发读者的想象。
3、[对应考点:分析情节的作用] 提示:这两句看似平常的问答,将夫妻恩爱之情写到了极致,中国传统讲究得一还二,薄施厚报,我们可以想见,因为那两丈花布,传统观念较强的妻子对丈夫不知付出了多少爱与体贴。
五、技法指导:
1、如何借景抒情: 参考答案:
(1)早晨,温暖的太阳放射出金子般的光芒,茂盛的树上鸟儿欢快地唱着,树下的流水哗啦啦地笑着流向远方。
(2)早晨,太阳放射出凄冷而沉寂的光芒,铁一般直立着的树上,鸟儿在无奈地唱着歌,树下的流水在冬日里显得分外寒瘦,呜咽着流向迷茫的远方。
2、细节描写: 参考答案:
幽默是范老师最大的特点。范老师第一次给我们上课,他的自我介绍就十分有趣。那天,范老师夹着书,大步跨进教室。看着他那张陌生的脸,全班同学都安静了下来。我的大脑中闪出了一个问号:这位老师姓什么?我等他介绍自己。他走到讲台前,放下书,高声说:“我姓范,既不是吃饭的‘饭’,也不是犯罪的‘犯’……”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范”字……第一堂课,范老师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都喜欢上语文课了。上完了一堂语文课,我们就盼望着下一堂语文课的到来。
课后测试答案
1、解析:A项,“屡”读lǚ;C项,“闺”读ɡuī;D项,“促”读cù。答案:B
2、A项,“岑”应读“cén”;B项,“宿”应读“sù”;D项,“薄”应读“bò”。答案:C
3、解析:A项,“黠”读xiá;B项,“呢”读ní;D项,“蹬”读dēnɡ。答案:C
4、解析:B项,贯—惯。答案:B
5、解析:A项,志—致;C项,萧萧—潇潇;D项,撩—缭。答案:B
6、解析:B项,混—浑;C项,愁—筹;D项,腑—腹。答案:A
7、(1)幽僻 偏僻(2)渡过 度过(3)约略 大约
8、解析:“体裁”是一种文学样式,“题材”是取材范围,这里当然是指取材。“抛掷”倾向于书面用语,较“抛弃”更好。“摆脱”是指脱离(牵制、束缚、困难、不良情况等),“解脱”是摆脱苦恼,得到自由,佛教用语。这里应用“摆脱”。答案:B
9、解析:“基本”一般用于肯定句,“几乎”表示十分接近;“进而”表递进关系,“反而”表转折关系;“径直”表直接、不拐弯,“一直”表示顺着某个方向下去。答案:D
10、解析:品味,一般作动词,仔细体会,玩味;品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一般作名词,用“品位”恰当。滞后,(事物)落在形势发展的后面;落后,工作进度迟缓,落在原定计划后面。“演绎”意在推理;“演变”指重大发展变化,适合语境。
答案:A
11、解析:A项,“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人不讲道理。可以改为“难以理解”。B项,“曲尽其妙”委婉细致地把妙处都表达出来。不能形容唱歌。C项,“一言九鼎”形容说话有分量,能起极大的作用。说话有分量并不表示讲诚信。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答案:D
12、解析:“石破天惊”出自唐代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料,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答案:C
13、解析:“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答案:D
14、解析:A.搭配不当,“形成”改为“成为”。C.成分残缺,“防止”缺少宾语。D.不合逻辑,“议案、提案”和“建言”不能并列。
答案:B
15、解析:A项中“和”应为表选择的“或是”;B项成分残缺,去掉“在……中”或将“他”移到“在”前并去掉“使”;D项相互矛盾,去掉“一定”。
答案:C
16、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把“一位”移到“是”字的后面。B项,“写到过先生”中“先生”指代不明。C项,应把“由于”中的“于”字去掉。
答案:D
二、1、答案:雪来了,轻轻地洒落,地上、树上、屋顶上,都像撒了一层淡淡的棉絮,雪落无声,静悄悄的,从来不打扰别人,纯净里透出一种纯洁与无私,她一遇到温暖的大地就融化了,变成了水,如天使般释放着她的滋润与美丽。
2、答案:金岳霖是一位哲学家,他既聪明过人,又率真幽默;他既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又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他既风格独特,又感情专一。
3、解析:本段是汪曾祺先生的一段创作感受,排序的时候注意找一下它的中心句,仔细分析所给的6句话,只有②是总领性的句子,所以先排②。⑤必须紧跟着③,因为句中有“写不了”“也写不了”等提示性字眼。④句必须紧跟着⑤,因为④句中有“也很少”等字眼。①句是作者紧跟着④谈自己对散文感情的看法,⑥是对①的进一步解释。所以正确语序应是②③⑤④①⑥。
答案:②③⑤④①⑥
第四篇:高三一轮复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复习学案
第七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考点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1)内容:(2)成因:
考点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的表现
2.民族团结原则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1)前提:(2)原因:
4.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系
4.公民巩固、维护、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措施:
考点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原因 2.含义: 注意的问题:
(1)前提:
(2)范围:
(3)自治地方
3.核心内容:
4.必要性
5.优越性:
考点四: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新提法)1.我国的宗教状况:
2.我国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1)宗教信仰自由
4)自治机关
(①地位: ②内容: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①管理对象: ②管理目的:
(3)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4)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教材新提法)①原因: ②含义:
3.弘扬科学精神(1)科学对待宗教:
(2)原因:
(3)要求:
考点五:综合探究------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新提法)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三者有机结合:
二、易混易错
1.民族平等原则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要求各民族间消除差别。2.少数民族公民担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坚持民族平等原则的表现。
3.我国在各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各级自治机关,享有完全自治权,行使立法权。
4.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唯一原则。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6.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少数民族行使高度自治权,自己管理自己。7.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8.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引导宗教界逐渐放弃宗教信仰。9.共产党员不得信教违反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0.我国实行自主自办的方针,与外国宗教不存在交往,坚持人民办宗教的方针。
11.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得干预宗教,宗教界人士参与政治违背了的政教分离原则。12.在我国,宗教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13.我国支持和鼓励人民信仰宗教。14.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不得进行宗教活动。
15.我们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教。
一、典题引领(历年高考及模拟试题)
▲1.(2018·全国卷Ⅱ·T17)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2015年启动,近三年时间有519名内地医疗专家接力进藏救死扶伤、传道授业,430项区域内医疗技术领域空白得到填补,285种大病不再出自治区治疗,533名西藏本地医疗骨干获得培养……守护高原生命与健康的接力棒正在世界屋脊传递。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是()①改善西藏民生,促进平衡发展的有力举措
②实现西藏经济社会与内地共同发展的基础 ③推动西藏医疗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
④维护西藏各民族平等健康权利的根本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8·江苏单科·T16)毛南族人口较少,主要分布于广西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历经30年扶贫开发,该县贫困发生率已由77%减少到目前的15%,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87年的27倍和40倍。这表明A.扶贫开发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B.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
D.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利益
▲3.(2018·天津文综·T3)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十一世**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前往青海、西藏八个地市州调研,通过和农牧民接触,细致调查,结合数据和实例为参加政协会议准备提案。十一世**的做法()A.说明佛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B.表明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C.行使了政协委员对国家大事的决定权
D.表明爱国宗教人士是国家建设的积极力量
1.(2017·全国Ⅱ卷·T18)某社区有汉、回、白、彝、傣等二十多个民族居住。每逢民族节日,各族群众都一起欢庆,“同过民族节,众筹百家宴”。在泼水节大家到民族团结广场相互泼水祈福,在火把节组织篝火晚会一起载歌载舞,在开斋节一起吃馓子、油香……该社区各组群众同过民族节
①是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
②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实现了多民族地区社区组织的自我完善
④是各民族相互尊重、文化交融的生动写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7·江苏卷·T17)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门隅和墨脱地区,解放前仍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西藏解放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门巴族人民逐渐摆脱经济落后状态,生活有了显著改善。这说明 ①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 ③我国消除了各民族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④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7·海南卷·T11)西藏某牧区依托合作社创立品牌,发展农牧种养、经营乡村旅游、开发民族手工、建立公司进行多种经营,推动了高寒畜牧业市场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2016年全自治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067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16元、增长13%。牧区农牧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①扩大了自治区民族自治权的行使范围
②消除了历史遗留的民族隔阂和民族地区差异 ③是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特长和优势的积极成果 ④是西藏自治区实现创新发展、共同富裕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6·全国Ⅰ卷,18)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法官的培养。例如,截至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藏汉双语法官培训师资库和5个培训基地;西藏自治区有兼通藏汉双语的法官799名,约占全区法官总数的62%。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双语法官有利于 ①民族地区各级法院变通执行国家法律 ②保障民族地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诉讼权利
③民族地区各民族的相互沟通和团结 ④确定民族语言作为民族自治机关公务语言的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6·上海单科·T4)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上海和西藏虽相距万里。但有着深厚友谊。多年来,两地注重优势互补,不断深化合作交流,上海企业与西藏文化旅游、特色农牧业及资源等领域开发合作,西藏到上海开展经贸、人文交流等活动。这反映了我国坚持 A.对外开放的理念
C.民主集中制原则
B.各民族的地位一律平等 D.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6.(2016·海南卷,13)截至2015年7月,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批准地方性法规和作出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共300件,其中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123件,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148件,内容涉及政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教育、文物保护、生态环保等各个方面。这些法规、决议、决定的制定
①表明在西藏只有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才能行使自治权
②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③扩大了民族自治区政府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职责范围
④说明民族自治区享有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7.(2016·江苏政治,18)唐卡作为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如今,在藏族居民家中,随处可觅唐卡的身影。信教群众家中普遍设有经堂或佛龛,开展转经、朝佛等活动。这说明 ①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②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③开展宗教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④藏文化对藏族人民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5·浙江文综·T33)我国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后者意味着,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
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 ②对宗教教义作出与唯物主义一致的阐释
③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④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2015·山东文综·T27)2014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了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提交的日喀则地区撤地设市的请示,撤销日喀则地区,设立地级日喀则市。同年12月,按照自治区党委的部署,日喀则依程序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市党政领导机构。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①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②民族自治机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职权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项事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5·全国卷Ⅱ·T18)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划拨专项经费,大力改善寺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截至2014年9月,全区1 787座寺庙实现了国旗、报纸、文化书屋和广播电视全覆盖,1 735座寺庙通了路,1 730座寺庙通了电,1 662座寺庙通了水,1 736座寺庙实现了通信覆盖。上述做法
①表明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②保障了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③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提供了有利条件
④有利于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15·江苏单科·T15)西藏自治区教育系统推行以藏语文授课为主的双语教学体系,内地西藏班中学也开设藏语文课;西藏地区现有各类宗教活动场所1 787座,每逢重大宗教节日都循例举行各种活动。由此可见
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②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有明显的区域特色
④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15·海南单科·T13)2014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发展成果惠及各民族群众,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做好新疆工作
①意在改革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在要求 ③是维护边疆安全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④是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15·广东文综·T29)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先后制定了29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对多项全国性法律制定了适合西藏特点的实施办法。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的立法
A.覆盖了民族区域自治权全部内涵
B.规定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C.保障了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D.协调了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 14.(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Ⅰ,15,4分)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2010~2012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即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3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26 055亿元。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 ①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 ②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
③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
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14年上海文综,9,3分)今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新疆考察,对做好新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跨越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反对民族分裂、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党的建设等工作进行调研指导。考察活动体现了 ①我国的民族关系是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全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
④我国遵循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16.(2014年天津文综,8,4分)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47个聚居民族繁衍生息。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前所未有。正是这种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新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这表明 ①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②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7.(2013·北京文综·T34·4分)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多元”是指中华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一体”是指中华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一理论强调了 A.中华各民族在历史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B.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中华民族是具有历史性的多民族共同体
D.民族平等奠定民族团结的政治经济基础
18.(2013·全国大纲卷·T34·4分)2012年国家宗教事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提出,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界人士可以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捐物,设立公益慈善项目和公益慈善组织,宗教界依法从事上述公益慈善活动可以享受相关扶持和优惠政策。这一规定的出台:
①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要求 ②表明政府具有组织宗教公益慈善活动的职能 ③促进了宗教公益慈善事业与正常宗教活动的统一④更好地保护了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五篇:“卤代烃”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卤代烃”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摘 要] 以江苏高考“卤代烃”复习为例,指出在高三复习中,教师必须加强研究,更新观念,重视对基础知识点的落实以及化学学科思想的融合,从而提高高三复习效率。
[关键词] 卤代烃;教学设计;高三复习
一、背景分析
有机化学中官能团之间的转化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卤代烃作为有机合成变化中的“桥梁”是合成其它衍生物的中间体,或由单官能团向多官能团转变的中间体,也是许多有机合成的起始原料;二是“醇→醛→酸→酯”的变化主线。因此卤代烃的转化关系及反应类型是历年高考的重要内容,通过卤代烃性质及转化关系的复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深化有机化学中“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思想。
二、设计理念
高三复习课不能只是“炒冷饭”,而是要将知识点融合,让每一位学生不仅从知识上得到发展,关键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复习中来,让学生对以往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水解和消去“平行带竞争”,“平衡移动”“异电相吸”等原理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二是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桥梁”作用,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让学生对卤代烃的“桥梁”作用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题给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卤代烃发生取代(水解)和消去反应的原理及条件。
(2)掌握卤代烃在有机转化中“桥梁”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卤代烃的取代(水解)反应原理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学科内的融合。
(2)通过应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卤代烃的性质,让学生体会到平衡规律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体会卤原子的引入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2)逐步培养研究有机化学的方法和思想,体会有机反应中“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与卤代烃结构的关系。
2.教学难点: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桥梁”作用。
(三)教学流程
活动单元
一、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问题1】根据已学知识,由哪些有机物可转化得到溴乙烷?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一般情况下,卤代烃的制备可以通过取代和加成两种方法来获得,事实证明同学们对醇与氢卤酸加热时生成卤代烃这一取代反应不熟悉。通过两种方法制备卤代烃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其优劣,初步体会卤代烃在有机转化中的“桥梁”作用。
【问题2】课本P41:“在卤代烃分子中,卤素原子是官能团。由于卤素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较强,使共用电子对偏移,C―X键具有较强的极性,因此卤代烃的反应活性增强。”你是如何理解这段话的?
设计意图: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化学特性,卤代烃的官能团为卤素原子,因此卤素原子决定了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卤代烃分子中,由于卤素原子吸引电子能力大于碳原子,碳原子和卤素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偏向卤素原子一边,C-X键是强极性键,在化学反应中容易断裂,使卤素原子易被取代,甚至还会影响到邻位上的C-H键,因此卤代烃的化学性质通常比烃活泼,从而容易转化成其他各种类型的化合物,也必定是有机转化的“桥梁”。
1.取代(水解)反应方程式:
【问题3】在溴乙烷的取代反应中,为什么是OH-而不是Na+取代了Br?如果把NaOH换成NaCN、NaHS、CH3COONa,所得产物是什么?请试着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卤代烃在有氢氧化钠存在的条件下水解,这是一个典型取代反应。其实质是带负电的原子团(如OH-、CN-等阴离子)取代了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异电相吸,这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规律,让学生建立“大水解”的概念(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化合物。H2O解离成什么?要么是OH-和H+,要么是-OH和-H。怎么重新组合?异电相吸。)从反应机理的角度去理解有机化学反应。
【例1】(2011江苏改编)敌草胺是一种除草剂。它的一种中间体C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写出以苯酚和乙酸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设计意图:从高考题中剪辑出适合本节课知识的内容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让学生体会高考题所考查的思想就是来源于平时的复习过程中。
2.消去反应方程式:
【问题4】发生消去反应时溴乙烷分子中哪些化学键发生了断裂?从已有的中学知识看,是不是所有的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如何检验其消去产物?
设计意图:中学阶段常见的两种消去反应一是卤代烃的消去,二是醇的消去,让学生体会卤代烃的消去对结构是有要求的,即β-C上至少有一个氢原子,并不是所有的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例2】下列卤代烃能够发生消去反应,且所得有机产物只有一种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CH2Br2 ② ③CH2=CHBr ④
⑤ ⑥
⑦ClCH2―CH2Br
设计意图:消去反应是有机反应类型中典型的反应,通过题组训练强化学生对卤代烃结构的认识。
【小结】卤代烃的取代(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对比
[反应类型\&取代(水解)反应\&消去反应\&反应条件\&\&\&断键方式\&\&\&生成产物\&\&\&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对比分析让学生感知在碱性条件下,C-X键易断裂,在不同的溶剂中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结果是引入了不同的官能团,体会反应条件对有机反应的重要性。
【问题5】能否用平衡移动原理说说你对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的条件控制的认识?
设计意图: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和消去是两个“平行带竞争”的反应,在水溶液中,“水解”胜出,在醇溶液中,消去反应占优势,再次证明反应条件在有机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1]事实上后面的例题4“马氏规则”佐证了这一点。
【例3】(2012江苏节选改编)化合物H是合成药物盐酸沙格雷酯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反应①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K2CO3可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反应①是典型的取代反应,加入K2CO3溶液,原因是将在反应中生成的HCl中和,有利于反应向水解方向进行,从平衡的角度去分析水解反应,体现了学科知识间的融合。
活动单元
二、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桥梁”作用
――引入新的官能团、改变官能团位置及数目
设计意图: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所起的作用很多,但大致可归为三类:引入新官能团、官能团位置的改变、官能团数目的改变。引入卤素原子常常是改变分子性能的第一步,卤代烃在有机物转化、推断、合成中具有“桥梁”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例4】已知:
请结合已学知识,写出以为原料合成和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自创题,旨在说明通过卤代烃可以改变官能团在有机物中的位置和数目。试题简短适当,不会花费多长时间处理,同时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自学新知能力等。
【例5】(2013江苏高考节选)已知:,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和HCHO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设计意图:盘点近两年高考化学试题及模拟试题中的有机信息可以发现,格氏反应作为信息载体多次出现。格氏反应即是苏教版教材现成的信息,从格氏反应的考查也让学生感觉到高考命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真谛。[2]
【小结】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桥梁”作用
设计意图:从小结的转化过程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卤代烃是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的中间体,通过卤代烃的桥梁作用可以实现官能团之间的转换,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桥梁。
【课后巩固】略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力图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比如:卤代烃的取代和消去反应,运用平衡移动原理来以及“平行带竞争”解释反应条件和产物生成原因,让学生从根本上对卤代烃的性质产生认同,而不是简单的符号性知识的记忆。本节课的重点在卤代烃的“桥梁”作用,以问题形式代替知识归纳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就学会了知识的应用,让学和用实现统一,做到“一课一清”。
传统的高三复习课过于关注知识的堆砌,表现在课堂设计上多为知识点简单再现、网络化,辅以题组式的例题和习题讲练,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不很注重化学知识的纯粹性和全面性,比如: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卤素原子的检验,在本节课中并没有过多的涉及,完全可以放在课后巩固联系中进行处理,而是更多地注重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主干知识,重心在这些知识的应用能力,更多注重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高三复习想尝试“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能力,那简直就是要做大海捞针,得不偿失。所以高三复习一定不能本末倒置,还是要“地上走路”,深入研究课标、教材、学生,找到三者的结合点,在扎实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运用能力,而不能“云端跳舞”,妄想面面俱到。[3]
[参 考 文 献]
[1]郑胤飞.文化有根,课堂有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2]陈艳.高考有机信息命题新宠――格氏试剂[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4(6).[3]朱志江.转变观念:切实提高高三专题复习课效率[J].化学教学,2009(10).(责任编辑:张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