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课题: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2.教材简析(1)课型:新授课。
(2)知识基础:整数加减法和法则、小数的意义和性质。(3)主要知识点:整数减小数。
(4)后续知识:小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及分数的加减。(5)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内容从整数加减法引入,先教学加法再教减法,在与整数法则的对比中理解小数的计算法则。一步计算后学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简便计算。这种编排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形成了统一的知识链。
教学切入点:整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位数不同的加减计算方法(尤其是位数少的减位数多)3.教学目标:
(1)从整数的意义引出小数的意义,使学生了解二者意义相同。
(2)学生自主探索、与同学合作交流等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3)养成仔细看题、认真验算的习惯。(4)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教师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于此认识,本课教学注重活化教材、强化体验、深化应用。采用“课前参与——课中探索——课后延伸”三段式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整体建构的自学指导、检查点拨、探究规律、回归系统。课前自学收集数据编写小数加减算式,增强收集信息的能力,课中探索发现新知,构建新知,在学习中体验竞争、合作的快乐;课后延伸体现知识的价值,激励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导入。
创设情境:师:“佳佳文具店”赶着“6.1”前夕开业了,听说那的文具还挺便宜的,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文具店图)瞧,还真热闹呢!你了解到了哪些商品信息?(指名说)可老板说了开业期间所有文具一律低价销售,每个人只能挑选两样,你最想买什么?(指名说)算一算你得付多少钱?(导入部分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目标。
让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1.简单的小数加法 ①整数加法
②从学生的各种解法中选择最直接的 ③区别整、小数加法的异同 ④懂得小数加法对位的道理 ⑤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简单的小数减法
设计意图: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不同,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应达到的要求,适宜教师思考、理解。学习目标的理解对象是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要站在小学生的立场上,适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制目标也是可行的,学生自己定制的目标适于大多数学生接受。不过学生定制的目标有局限性,高度、深度达不到要求。本节课的目标是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制定的,说明教师的调控课堂能力不强,放不开手。
(三)点拨
1、回忆。
师:整数加减的法则是什么?
指名汇报。(复旧迎新,做好铺垫。找准本课学习的切入点。)
2、推测。
师:你打算怎样购买,可以提怎样的问题,展示给大家看。生举例,教师使用暗示语言引导学生举出不同类型题目。如: 生:0.3+0.4 师:1位小数加1位小数。生:0.23+0.1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验加减法计算的不同类型,突出难点:整数减小数,为点拨规律做好伏笔。
3、尝试。
师:任选你喜欢的2题尝试解答。生板演。
生1:20—0.98=20.98 生2:生1错了,我来改正。20—0.98=19.02 生3:不对,我来改。20.00—0.98=19.02 讨论:谁的方法好?
小结:生2简单,生3严谨。开始学习时提倡生3做法,熟练后提倡生2做法。设计意图:把握动态生成资源,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性,互助合作解决问题。体现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四)探究。
师:观察这些算式的解答方法,尝试总结解答方法。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课件出示小数加减计算方法)(五)验证。
用小数计算方法检验刚才计算的题目是否正确。(养成验算习惯)(六)回归。
师:你学习到了什么?想一想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同桌谈谈(七)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作业本95页
推荐作业:假期中调查在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了小数加减法,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和家长、同学或老师交流。
第二篇: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课题: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2.教材简析:(1)课型:新授课。
(2)知识基础:整数加减法和法则、小数的意义和性质。(3)主要知识点:整数减小数。
(4)后续知识:小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及分数的加减。(5)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内容从整数加减法引入,先教学加法再教减法,在与整数法则的对比中理解小数的计算法则。一步计算后学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简便计算。这种编排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形成了统一的知识链。
教学切入点:整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位数不同的加减计算方法(尤其是位数少的减位数多)3.教学目标:
(1)从整数的意义引出小数的意义,使学生了解二者意义相同。(2)学生自主探索、与同学合作交流等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3)养成仔细看题、认真验算的习惯。(4)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教师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于此认识,本课教学注重活化教材、强化体验、深化应用。采用“课前参与——课中探索——课后延伸”三段式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整体建构的自学指导、检查点拨、探究规律、回归系统。课前自学收集数据编写小数加减算式,增强收集信息的能力,课中探索发现新知,构建新知,在学习中体验竞争、合作的快乐;课后延伸体现知识的价值,激励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准备按以下六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导入:
创设情境:师:“小丽买书”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情教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运用于生活。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也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目标:
让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1.简单的小数加法: ①整数加法
②从学生的各种解法中选择最直接的 ③区别整、小数加法的异同 ④懂得小数加法对位的道理 ⑤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简单的小数减法:
设计意图: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不同,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应达到的要求,适宜教师思考、理解。学习目标的理解对象是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要站在小学生的立场上,适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制目标也是可行的,学生自己定制的目标适于大多数学生接受。不过学生定制的目标有局限性,高度、深度达不到要求。本节课的目标是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制定的,说明教师的调控课堂能力不强,放不开手。
(三)点拨
1、回忆:
师:整数加减的法则是什么?
指名汇报。(复旧迎新,做好铺垫。找准本课学习的切入点。)
2、推测:
师:1位小数加1位小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验加减法计算的不同类型,突出难点:整数减小数,为点拨规律做好伏笔。
3、尝试:
师:任选你喜欢的2题尝试解答。设计意图:把握动态生成资源,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性,互助合作解决问题。体现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四)探究:
师:观察这些算式的解答方法,尝试总结解答方法。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课件出示小数加减计算方法)(五)回归:
师:你学习到了什么?想一想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同桌谈谈(六)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推荐作业:
第三篇: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三沟镇中心小学 王迪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在三年级下册学习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册的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又分别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整数加法的运算定理、减法的性质以及简便运算,第四单元又进一步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而本节教学内容从整数加减法引入,先教学加法再向减法迁移,过程中理解“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问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教法学法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教师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于此认识,本课教学教学需要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一)口算
1.2+1.4= 1.5+7.5= 2.1+4.8= 136+42= 8.7-6.3= 10.5-3.4= 3.2-1.7= 225-34=(设计意图:在日常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
(二)情景引入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书店图书信息,请同学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你们得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的问题。(1)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教师:根据你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学生分别列出:6.45+4.29和6.45-4.29这两个式子。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整数的加减法,那么小数的加减法如何计算呢?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小数的加减法如何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将学生置于相关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然地实现由生活到数学的转换,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小数加减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应用意识。)
(三)小组交流
教师:同学们先先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算完后再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学生尝试独立试算,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名到前面展示自己的算法。(设计意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由理解算理到探索算法的过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由具体到抽象,理解了小数加法的算理,特别是相同数位对齐,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四)班级展示,交流汇报,探究算理 每个小组板演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这么计算?为什么4和2对齐?表示什么意义?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怎么对齐?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该如何对齐数位的道理。)
(五)自主迁移,探究小数减法的算法
教师:看来小数加法同学们都会算了,那6.45-4.29这道小数减法,你们会计算吗?
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试算,教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例子(包括错例)在讲台展示,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对于出现的错例,要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评议进行分析,找出原因。
教师:计算小数加减法应该注意什么? 预设:相同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
(设计意图: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重视原有知识、经验对学习新知的迁移作用。)
(六)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让学生完成“做一做”第1题的2道题,并且验算。12.53+4.67= 15.62-7.46= 汇报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用什么方法来检验的。重点引导学生讨论:12.53+4.6是怎么计算的?
教师:大家讨论一下,得数的末尾是“0”,这个“0”可以怎么办?从而回顾小数的性质。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统计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尝试计算,解决问题,然后交流汇报,全班形成共识。(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第一题巩固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培养验算习惯。第二题将统计知识与计算融为一体,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的能力。)
(七)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2017年4月11日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检测试卷
①8.48-0.65+3.48②8.48-3.48-0.65③8.48-3.48+0.65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检测试卷
一、口算。
五、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8.51-9.03-0.9732+6.4十68十3.615.5十26.5一20.4
2.6+l.4=1.9+0.8l=0.58+0.42=1.63—1.23= 0.9-0.25=9.9—0.01=4—2.3=3.2一1.7= 7.05-0.05=0.78—0.38=3.5十5.5=5.5—3.9=
二、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8.42+9.48=42.56+3.124=91.26-30.35= 10.27十0.4-8.2724.6一3.98十5.4-6.0264.3一18.75十15.7一11.25验算:验算:验算:15.6十0.237=80-52.l=7.35—1.41=
六、解决问题。验算:验算:验算: 1.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安装一条燃气管道,甲队每天安装62.5米,乙队每天安装77.2米,10天完成任务。这条燃气管道有多少米?
三、用小数计算。2吨50千克十630千克5米80厘米十4米15厘米5元6角十8元3角 2.水果超市第一天卖出樱桃67.3千克,比第二天卖的多18.8千克,第三天卖的比前两天的总和少30.8千克。第三天卖了多少千克樱桃?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计算42.7-9.47的正确坚式是()。3.有甲、乙两箱货物共重24.72千克,甲箱重15.3千克。甲箱比乙箱重多少干克? ①4 2.7②4 2.7③4 2.7-9.4 7-9.4 7-9.4 74.小泉买词典用去23元5角,比买文具盒多用去8角3分。他一共用去多少元?
2.用“米”作单位计算,“8米6厘米十5米60厘米”的正确算式是()。(用小数计算)①8.6+5.6②8.06+5.06③8.06+5.6
3.减数增加5.6,被减数不变,差()。①增加5.6②减少5.6③不变
4.两个小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0.7,另一个加数减少3.6,和()。5.一批货物承包给甲、乙、丙三个运输队,甲运了95.8吨,比乙多运了2.8吨,比 ①增加4.3②增加2.9③减少2.9 丙少运4.8吨。这批货物共多少吨?
5.8.48-(0.65+3.48)=()。
第五篇:青岛版四年级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小数的加减法》,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第78至79页的例1。
2、教材简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是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竖式计算。教材在之前已经安排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其竖式计算的讲解,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3、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也能做出简单的知识迁移,但是对于本节课中小数末尾的0是否可以舍去以及小数的位数不同如何计算等问题还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
4、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小数加减计算的计算方法,会通过竖式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小数的加减法的过程中,提升运算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5、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加减法。二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共分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二)、自主探索、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设置情境,练习实践
(四)、全课总结 具体环节如下:
1、列竖式计算7680+274 = 设计意图: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一致的,复习导入为学生后面利用旧知来学习新知,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扫清了障碍。
2、复习旧知
妈妈把一根绳子截成两段,一段长83厘米,另一段长57厘米 让学生根据这两个条件提问。一个加法一个减法,并且列示计算。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启发法等。
接着老师把其中的83厘米改成8.3厘米,57厘米改成5.7厘米,首先从第一个问题入手,我将先带领学生一起在黑板上列出算式:8.7+5.3,并询问学生应该如何计算,为了达到我的教学目的,需要我作为教师引导学生的思路,我将提出问题:之前学习整数的加减运算时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笔算的?学生通过之前的经验能够立刻想到利用竖式进行计算,我便顺势请几位比较积极的学生上讲台进行板演。板演之后根据结果进行反馈,并提问全班:是不是所有人都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这时有可能有学生出现对于竖式计算最后得到的14.0中最后一个0的问题,我将着重提点:这个0是否可以去掉?根据学生之前对于小数的理解能够发现这个0可以去掉,我也会明确这一点。
在我与学生共同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之后我将把第二个问题放手让学生去解决,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这个问题,我将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用5分钟的时间列竖式解决这个问题。
在规定时间结束后我还是同样请小组代表上讲台进行板演,这个问题相对比较简单,我便再提出一个问题:你会计算1.3-1.25吗?对于同样是小数的减法学生能够立刻投入到问题解决中,但是这个问题有一个难点困扰学生,我便对其进行提问:小数的位数不同,应该怎样计算呢?在这里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便是将小数都右对齐进行计算从而无法得到结果,故而我将明确提出:先对齐数位,再计算。将以上问题都解决之后我将组织全班学生一起思考: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最后小组合作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以及把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算法的比较归纳,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比较思想,在比较中体会数学规律既具有普遍意义,又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
(三)课堂练习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一共设计了三个闯关游戏,由易到难(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的问题如:小数的小数部分最后有0可以舍去,小数进行竖式计算时要先对齐数位,再计算。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
尝试在生活中利用本节课所学的小数加减法。
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和家长购物之后进行价格的计算,将数学真正带入到生活中。
再让学生试着计算,并且尝试列竖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