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小数加减法》教学分析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分析
素材解读:
1、素材的选取。
素材的选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与前瞻性的特征。西方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对于教材的编排有着这样一条规定:上年世界上的最新科学成就,教材再出版时必须呈现在教材上。所以这些国家的教材是动态管理的,每年教材都有所变化。我们国家的教材基本上是“一稿定版”,回想一下我们从前使用的老教材,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基本上是用了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中,教材基本上没有变化。山东版教材敏锐地把握了教材编排与改革的世界潮流,将世界上一些最新的科学成就有效地融入进教材。本单元的编排就是一个较好的例证。克隆牛作为当今世界上最新的科学成就,事件本身具有吸引力,同时又可以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相信用这样的素材贯穿学习的始终,有置身于科学殿堂一般的感觉。
2、本单元的情景串。本单元有2个信息窗。单元知识分析:
1、知识基础。
三上:小数的初步认识。四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教材的地位。有两点: 小数四则计算学习的开始阶段 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重要基础。
3、知识构成。共设有2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的学习内容如下: 信息窗1:学习小数加、减法。
信息窗2:学习混合运算,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单元教材解读: 信息窗1的解读
一、情景图的解读。
以背景图片、文字及表格的形式,呈现了健健和壮壮两头克隆牛出生时的相关数字信息。
二、情景图中的信息。综合地看可以将信息分为五类,既胸围、体长、身高、体重和管围。
三、例题的设置与功能。
例题一:“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学习小数加法。知识点:位数相同的进位加法且结果可以简化,验算。
例题二:“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学习小数减法。
知识点:位数相同的小数减法计算,验算。例题三:1.3-1.25?学习小数减法。知识点:位数不同的小数退位减法计算。
四、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新课程: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从不同的角度体会运算多方面的意义。不再抽象地讲运算意义。
“在运算的课程中,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情境和充分的活动,使学生经历抽象出运算的过程,不断体会运算多方面的意义。例如,加法可以作为合并或移入等的模型;减法可以作为拿走、比较、移出或加法的逆运算等的模型;乘法可以作为相等的数的和、面积计算、倍数、组合等的模型;除法可以作为平均分配、比率或乘法的逆运算等的模型。”我们原来可能只注重了其中的一个方面,加法只是作为合并、减法只是作为加法的逆运算,乘法只是作为相同加数的运算、除法只是作为了使乘法的逆运算,所以用原来的意义解释现象,对整数还可以,对于小数、分数、负数、百分数有时不好用了:比如什么是乘法,我们很熟悉了马上就说:“求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因原来的教材就是这样写的,但你用它怎样解释为什么可以用0.6乘0.5来求长方形的面积?就是用原来的小数乘小数的意义也很难解释。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和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简单的说也就是“取走”,也很难解释为什么6度比负4度要高10度?等等,所以说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不同的具体情境下,体会运算的实际意义是很有道理的。正如课程标准解读中所说的“运算概念的建立,需要时间的充分和情境的丰富”。
五、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
在阅读情境图阶段,要注意信息与问题的联接,将信息与问题进行联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
例题一:“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层次一:列式与猜想:
一是模型图,为了深刻理解问题的需要,可以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它们胸围之间的长度关系,有了线段图的帮助,学生在列式时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二是注意抽象问题的实质,既求“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实质上就是求0.77与0.03的和是多少,所以要用0.77+0.03进行计算。三是猜想,引导学生猜想问题的答案是多少。
层次二:探究与验证: 0.77米 77米 77厘米 100
0.03米 3米 3厘米 10077厘米+3厘米=80厘米=8分米=0.8米 0.77米+0.03米=0.8米
所谓探究或验证,不是指让学生利用竖式进行计算,这是教学最后要达成的目标。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或验证呢?是指从小数的意义出发,将小数转化为分数,从分数表示的意义入手,找到每个小数表示的长度。也就是说,教学采取的策略为“逆推”,也即:小数----分数----整数----小数。
反思与升华(梳理认知):一是用竖式将上述探究过程表示出来。可以沿着“个人尝试----交流----梳理”的程序来进行。梳理时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两个加数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渗透“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
二是验算,在引导学生想到验算的前提下进行验算。例题三:1.3-1.25=?
列式与猜想:学生猜想思路的预测----最有可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借助于上述的学习方法,既用竖式来想,用语言来表述既为:1.3减1.25,10减5等于5,所以1.3-1.25得0.05。
如果从小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来思考,既为:1.3米等于1米3分米,1.25米等于1米2分米5厘米,1.3米-1.25米等于5厘米,5厘米=0.05米。
探究与验证:一是模型,既线段图。二是通过线段图探究问题的答案,既通过两条线段的比较得到答案为5厘米,也即0.05米。三是抽象,既将上述的探究抽象为竖式。
如何将线段图、竖式与算理进行整合?如果单纯地用竖式来抽象小数点对齐,可能学困生会有障碍。有了线段图的帮助后,从线段图中抽象到竖式中的计量单位,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也就不言而喻了。
信息窗2的解读
一、情景图的解读。
像上一个信息窗一样,也是以背景图片、文字及表格的形式,呈现了“蓓蓓”出生时的相关数字信息。
二、情景图中的信息。
从体长与身高两个侧面,呈现了出生时、满月时与百天时的相关信息。
三、例题的设置与功能。
例题一:“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知识点:小数的连减运算。
例题二:“蓓蓓”百天时的身高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知识点: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例题三:计算 7.65+3.72+6.35+6.28。知识点: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四、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小数加减法的数据不要过分繁琐。小数的加减法原则以两位小数为主。尽量不要出现三位或四位小数,大的或比较复杂的计算提醒学生用计算器,减轻小学生的计算难度。如果严格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应把握在有效数字不超过三位(因整数的加减法是学习三位加减三位),人教和我们的教材有些都突破了,北师的教材注意了这一点。不过加减法比较容易,突破就突破点吧。混合运算的步数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五、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
例题一:“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 层次一:从模型到问题。
如果从后往前画,要先画出0.98米,再找到百天比满月增加的0.22米,满月比出生增加的0.1米,最后剩下的一段就是出生时的体长。
再从前往后梳理,既沿着情境图中文字的先后顺序梳理一遍信息。
在建立了现实问题的数学模型之后,再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既教材中的两个问题。
注意:一是还要急于提出问题,一定是在上述探究之后再来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上述的探究过程,学生在没有经历对问题的分析之后来提出问题,这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因为没有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反思与思考,就没有对现实问题的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是不会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的。它不像是一年级的解决问题,那个时候是只有两个信息产生联系,学生能够很快地把握现实问题的实质,也就非常容易地提出数学问题。二是在模型图之后,还要用语言文字进行梳理,使之成为完整的数学问题。三是猜想问题答案,为聪明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层次二:探究与验证:个体尝试----交流汇报。这个阶段要把握的是:要结合模型图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算式的算理,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完整地表述。
层次三:反思与升华:一是列式的梳理,让学生知道,解决问题可以用两个算式。二是分步与综合列式的梳理,引导学生知道,该如何将两个算式合为一个算式。三是如何进行综合算式的计算,如教材中的第三种方法,将两个竖式合为一个竖式。
注意:教材中的第一种分步算与第三种方法是相对应的,需要进行整合,既将分步算整合为综合算式计算;与教材中第二种方法相对应的分步计算的是:0.22+0.1=0.32,0.98-0.32=0.66。
例题二:“蓓蓓”百天时的身高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
关于模型图:从前往后画,既先画出出生时的0.78米,再想到从0.78米至0.81米是从出生时到满月时增加了一些,画出0.81米,最后画出百天时比满月时增加的0.16米。
教学方法与例题一相似。
例题三:计算 7.65+3.72+6.35+6.28。尝试----对比----反思。
所谓对比,是指将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可以进行简便计算。所谓反思,是指从“为什么”层面上进行思考,引导学生想到此处用到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所谓升华,是指引导学生用“看----想----算”进行梳理:“看”既观察数的特点,“想”既思考哪些数可以相加凑成整数。
要注意的是:补充必要的相关练习,既小数相加得整数的计算。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可能会方法,但却发现不了哪些数可以凑成整数。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课题: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2.教材简析(1)课型:新授课。
(2)知识基础:整数加减法和法则、小数的意义和性质。(3)主要知识点:整数减小数。
(4)后续知识:小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及分数的加减。(5)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内容从整数加减法引入,先教学加法再教减法,在与整数法则的对比中理解小数的计算法则。一步计算后学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简便计算。这种编排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形成了统一的知识链。
教学切入点:整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位数不同的加减计算方法(尤其是位数少的减位数多)3.教学目标:
(1)从整数的意义引出小数的意义,使学生了解二者意义相同。
(2)学生自主探索、与同学合作交流等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3)养成仔细看题、认真验算的习惯。(4)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教师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于此认识,本课教学注重活化教材、强化体验、深化应用。采用“课前参与——课中探索——课后延伸”三段式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整体建构的自学指导、检查点拨、探究规律、回归系统。课前自学收集数据编写小数加减算式,增强收集信息的能力,课中探索发现新知,构建新知,在学习中体验竞争、合作的快乐;课后延伸体现知识的价值,激励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导入。
创设情境:师:“佳佳文具店”赶着“6.1”前夕开业了,听说那的文具还挺便宜的,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文具店图)瞧,还真热闹呢!你了解到了哪些商品信息?(指名说)可老板说了开业期间所有文具一律低价销售,每个人只能挑选两样,你最想买什么?(指名说)算一算你得付多少钱?(导入部分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目标。
让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1.简单的小数加法 ①整数加法
②从学生的各种解法中选择最直接的 ③区别整、小数加法的异同 ④懂得小数加法对位的道理 ⑤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简单的小数减法
设计意图: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不同,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应达到的要求,适宜教师思考、理解。学习目标的理解对象是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要站在小学生的立场上,适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制目标也是可行的,学生自己定制的目标适于大多数学生接受。不过学生定制的目标有局限性,高度、深度达不到要求。本节课的目标是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制定的,说明教师的调控课堂能力不强,放不开手。
(三)点拨
1、回忆。
师:整数加减的法则是什么?
指名汇报。(复旧迎新,做好铺垫。找准本课学习的切入点。)
2、推测。
师:你打算怎样购买,可以提怎样的问题,展示给大家看。生举例,教师使用暗示语言引导学生举出不同类型题目。如: 生:0.3+0.4 师:1位小数加1位小数。生:0.23+0.1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验加减法计算的不同类型,突出难点:整数减小数,为点拨规律做好伏笔。
3、尝试。
师:任选你喜欢的2题尝试解答。生板演。
生1:20—0.98=20.98 生2:生1错了,我来改正。20—0.98=19.02 生3:不对,我来改。20.00—0.98=19.02 讨论:谁的方法好?
小结:生2简单,生3严谨。开始学习时提倡生3做法,熟练后提倡生2做法。设计意图:把握动态生成资源,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性,互助合作解决问题。体现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四)探究。
师:观察这些算式的解答方法,尝试总结解答方法。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课件出示小数加减计算方法)(五)验证。
用小数计算方法检验刚才计算的题目是否正确。(养成验算习惯)(六)回归。
师:你学习到了什么?想一想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同桌谈谈(七)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作业本95页
推荐作业:假期中调查在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了小数加减法,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和家长、同学或老师交流。
第三篇: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西苑小学: 陈江霞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第95页至9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新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质疑法。
学法:采取迁移、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指导方法。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引出新知
1、猜数字成语,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
2、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你们知道2008年在我们国家举行什么体育盛会吗?那大家知道奥运会上都有哪些比赛项目呢?
3、出示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部分成绩。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比赛的得分都是用什么数来记录的?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说算式,教师板书)
解决这些问题,要用到什么知识呢?(小数的加减法)
出示课题:小数的加减法(二)、观察分析 探索新知
1、探索尝试
大家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你们会解决吗?四人一小组合作,从这些问题中选择一个加法问题和一个减法问题试着用列竖式算一算。并讨论一下是怎样算的?(学生自主探索尝试,教师补差。)
2、汇报交流
(1)小数加法:解决“中国队前两轮的总成绩是多少?”
53.40+58.20=111.60分
列竖式时要注意: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十进一„„结果中点上小数点。补充:计算的结果要化简。
(2)小数减法:解决“第一轮中国队领先加拿大队多少分?”
53.40-49.80=3.6分
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结果中点上小数点。化简后是3.6分。
(3)多种方法计算:解决中国队前两轮的总成绩比加拿大队领先多少分?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听。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方法一:53.40+58.20=111.6分
方法二:53.40-49.80=3.6分
49.80+49.20=99分
58.20-49.20=9分
111.6-99=12.6分
3.6+9=12.6分
你喜欢哪种方法? 为什么?(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4)根据表格数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试着计算一下。
3、巩固应用小数位数不同的计算方法。
尝试计算: 12.4+24.36 7.81-3.735(指名板演,说算理)
4、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并引导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注意:小数点要对齐,把数位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求把0去掉。)
(三)、强化训练 解决问题
1、(口算)
2、(笔算)
3、(赛跑)
(四)、课堂小结 反思提升
回想一下这节课你学习的什么?有收获吗?
(五)、课后实践 升华体验
周日,开展争当“小管家”活动,帮助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菜。并记录家庭收支情况。写成一篇数学日记,和同学一起交流。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53.40+58.20=111.6分 53.40-49.80=3.6分
小数点对齐 53.40 53.40 添“0” + 58.20-49.80 去“0”
111.60 3.60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集体备课初稿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集体备课初稿
记录:成建雄
2015.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第71页至7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新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先计算,后验算 246+48= 347-39= 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起相加减。
2、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哪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再减。
二、教授新课
1、激情导入,提出问题。(世界体育比赛情况观看,多媒体)
(一)小数减法(探究问题1)(1)、算一算
师:中国队第一轮究竟领先多少分(53.4-49.8),你能算吗?请先试试。(2)、说一说
师:你是怎么算的?把你的算法与同桌交流一下,比一比,是相同的吗?
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3)、议一议。
师:你们组有几种算法,哪种更合适? 全班交流一下,怎样算既合理又简便?
(围绕学生采用的算法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具体解释思考过程。)板书: 53.4-49.8 3.6(4)、小结算法
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把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尝试练习:(解决问题2)58.2-49.2=(二)小数加法(1)、试做
师:刚才一起探索了小数的减法,那么怎样计算小数的加法呢?请同学们独立解决问题(3)和(4)。(2)、交流
师:把你的算法轻轻地告诉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遇到了什么困难?(3)、追问
师: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呢?(4)、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
53.4 49.80 + 58.2 + 49.20 111.6 99.00(三)解决问题
师:中国队两轮总成绩领先多少分?怎么算呢?(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师:把你的算法介绍给全班,好吗?
方法一:53.40+58.20=111.6分
方法二:53.40-49.80=3.6分
49.80+49.20=99分
58.20-49.20=9分
111.6-99=12.6分
3.6+9=12.6分
师:比较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呢?
你喜欢哪种方法?
试着计算下面各题。12.4+24.36= 7.81-3.735= 数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后再进行计算。
(四)、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汇报:
小数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十进一……结果中点上小数点。补充:计算的结果要化简。
小数减法: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结果中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数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后再进行计算。
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
三、巩固练习
1、计算并验算 2.98+0.56 12.53+4.67 7.2-6.45 5-0.41
2、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我们一直在和小数打交道,我们生活还有哪些地方经常能够用到小数?(购物)
3、小明是一个爱运动的孩子,星期天爸爸带小明到体育商场买东西。买了一双运动鞋38.5元,一根跳绳4.8元,他们一共花了多少元?爸爸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元?
你会解决吗?列竖式算一下。
四、作业设计: 教科书P98页 练习十七(1、2两题)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如果是你,你想提醒大家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呀?
归纳: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都要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减,都要从低位算起。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第五篇: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检测试卷
①8.48-0.65+3.48②8.48-3.48-0.65③8.48-3.48+0.65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检测试卷
一、口算。
五、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8.51-9.03-0.9732+6.4十68十3.615.5十26.5一20.4
2.6+l.4=1.9+0.8l=0.58+0.42=1.63—1.23= 0.9-0.25=9.9—0.01=4—2.3=3.2一1.7= 7.05-0.05=0.78—0.38=3.5十5.5=5.5—3.9=
二、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8.42+9.48=42.56+3.124=91.26-30.35= 10.27十0.4-8.2724.6一3.98十5.4-6.0264.3一18.75十15.7一11.25验算:验算:验算:15.6十0.237=80-52.l=7.35—1.41=
六、解决问题。验算:验算:验算: 1.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安装一条燃气管道,甲队每天安装62.5米,乙队每天安装77.2米,10天完成任务。这条燃气管道有多少米?
三、用小数计算。2吨50千克十630千克5米80厘米十4米15厘米5元6角十8元3角 2.水果超市第一天卖出樱桃67.3千克,比第二天卖的多18.8千克,第三天卖的比前两天的总和少30.8千克。第三天卖了多少千克樱桃?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计算42.7-9.47的正确坚式是()。3.有甲、乙两箱货物共重24.72千克,甲箱重15.3千克。甲箱比乙箱重多少干克? ①4 2.7②4 2.7③4 2.7-9.4 7-9.4 7-9.4 74.小泉买词典用去23元5角,比买文具盒多用去8角3分。他一共用去多少元?
2.用“米”作单位计算,“8米6厘米十5米60厘米”的正确算式是()。(用小数计算)①8.6+5.6②8.06+5.06③8.06+5.6
3.减数增加5.6,被减数不变,差()。①增加5.6②减少5.6③不变
4.两个小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0.7,另一个加数减少3.6,和()。5.一批货物承包给甲、乙、丙三个运输队,甲运了95.8吨,比乙多运了2.8吨,比 ①增加4.3②增加2.9③减少2.9 丙少运4.8吨。这批货物共多少吨?
5.8.48-(0.6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