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说课稿

时间:2019-05-15 02:1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命题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命题说课稿》。

第一篇:命题说课稿

命题、定理、证明的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命题、定理、证明》,这节课所选用的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教科书。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命题、定理、证明》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与图形”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这些内容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经有所接触,本章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判断事情的语句,首先研究相交的两条直线这是后面学习几何的必要基础,也为后面学习习近平面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石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等内容,对命题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命题、真假命题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掌握命题的概念,弄清命题结构的组成,区分命题的题设与结论。

难点确定为:命题的概念及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确立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命题的概念以及命题的构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命题的概念,并能分清命题的组成部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经历判断命题真假的过程,对命题的真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人相处,感受探索与创造,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兴趣,感受数学之美。

三、教学方法分析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1、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初一学生的求知欲心理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形成学生自动、生生助动、师生互动,教师着眼于引导,学生着眼于探索,侧重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思维的训练。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分层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知识,能力得到提高。

2、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既直观、生动地反映图形变换,增强教学的条理性和形象性,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学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基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思考、亲自动手、自我发现等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中,教师创设疑问,学生想办法解决疑问,通过教师的启发与点拨,在积极的双边活动中,学生找到了解决疑问的方法,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1)复习就知,温故知新

探究一:命题

1、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符号、式子或名词,使它正确。(1)点M在线段AB上,若AM=BM,则(2)若OC平分∠AOB,则∠AOC=(3)直线AB、CD被EF所截,∠

1、∠2是内错角,若∠1=∠2,则(4)若∠1与∠2,则∠1+∠2=180°。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前面学习过的判定方法是本节课深入研究命题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

(2)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请同学读出下列语句

(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 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3)对顶角相等;(4)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这些语句都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了“是”或“不是”的判断,象这样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思考:下列语句是命题吗?为什么?

①蓝蓝的天空白云飘;②这不是坑人吗?③画AB∥CD;④平行用符号“∥”表示;⑤你喜欢数学吗?⑥熊猫没有翅膀。【注意】: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命题关键是看这个句子是否表示判断,是否是陈述句。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1、教学环节设计

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类比、联想、转化的思想,突破难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复习旧知识的目的是对学生新课应具备的“认知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征进行检测判断”,学生自主完成,不仅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为课堂教学扫清障碍。为了更好地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我设计了五个由浅入深的练习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准备。

运用知识,体验成功: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探究二:命题的组成

1、命题的组成: 命题由 和 两部分组成。题设是 ,结论是 例1:写出下列命题的题设与结论

(1)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ab,则ab(4)“若”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知识深化,应用提高: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对在获取新知识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

归纳小结,形成结构:把“反馈——调节”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结束,应针对教学目标的层次水平,进行测试,对尚未达标的学生进行补救,以消除错误的积累,从而有效的控制学生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由学生总结、归纳、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命题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那么”后接的部分是

有的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与结论不明显,这时要分清命题判断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已知事项,再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例2.把下列的命题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顶角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等角的补角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负数之和仍为负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 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探究三:命题的真假

上面的命题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如果是假命题,题设成立,不一定能保证结论成立。

3、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若是假命题,则举一个反例加以说明.①对顶角相等;

答:该命题是_______命题 反例: 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答:该命题是_______命题 反例: 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答:该命题是_______命题 反例: ④同位角相等。

答:该命题是_______命题 反例: ⑤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

答:该命题是_______命题 反例: ⑥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答:该命题是_______命题 反例: ⑦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答:该命题是_______命题 反例: ⑧互补的角是邻补角;

答:该命题是_______命题 反例: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第三环节。(3)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哪些命题是正确的,哪些命题是错误的?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2)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4)同旁内角互补;

(5)对顶角相等.

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4)小结1.什么叫做命题?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2.命题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3.举例说明什么是真命题,什么是假命题.

归纳,拓展深化

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5)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教科书第21页,练习的第1,2题。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谅解!

谢谢.

第二篇:高二数学B命题说课稿

§1.1.1命题(说课稿)

高二数学B

编制:孙国兴 时间:2008-12-1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理解命题的含义,掌握判断命题的方法。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因为找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对该命题深刻理解的前提,而对命题理解能力是我们今后研究数学必备的能力,也是研究其它学科能力的基础.

难点:找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因为理解和掌握一个命题,一定要分清它的题设和结论,所以找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二)教学建议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或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结合学生熟悉的事例,来理解命题的概念、找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能判断一些简单命题的真假.

2、命题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虽然高中阶段我们还要学习,但对于程度好的A层学生还要理解:

(1)假命题可分为两类情况:

①题设只有一种情形,并且结论是错误的,例如,“1+3=7”就是一个错误的命题.

②题设有多种情形,其中至少有一种情形的结论是错误的.例如,“内错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这个命题的题设可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两个内错角都等于90°,这时两直线平行;第二种情形是两个内错角不都等于90°,这时两直线不平行.整体说来,这是错误的命题.

(2)是否是命题:

命题的定义包括两层涵义:①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②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断.即命题是判断某一件事情的句子.在语法上,这样的句子叫做陈述句,它由“题设+结论”构成.

另外也有一些句子不是陈述句,例如,祈使句(也叫做命令句)“过直线AB外一点作该直线的平行线.”疑问句“∠A是否等于∠B?”感叹句“竟然得到5>9的结果!”以上三个句子都不是命题.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分析语句,理解命题

1.教师让学生随意说一句完整的话,每个小组可以派一名同学说,如:

(1)我是中国人.

(2)我家住在北京.

(3)你吃饭了吗?

(4)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5)画一个45°的角.

(6)平角与周角一定不相等.

2.找出哪些是判断某一件事情的句子?

学生答:(1),(2),(4),(6).

3.教师给出命题的概念,并举例.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分析(3),(5)为什么不是命题.

教师分析以上命题中,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每组再选一个同学说.(不要让说过的再说)

如:(1)对顶角相等.

(2)等角的余角相等.

(3)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一定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4)如果 a>0,b>0,那么a+b>0.

(5)当a>0时,|a|=a.

(6)小于直角的角一定是锐角.

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教师有意说出以下两个例子,并问这是不是命题.

(7)a>0,b>0,a+b=0.

(8)2与3的和是4.

有些学生可能给与否定,这时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回忆命题的定义,加以肯定,先不要给出假命题的概念,而是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

二、分析命题,理解真、假命题

1.让学生分析两个命题的不同之处.

(l)若a>0,b>0,则a+b>0.

(2)若a>0,b>0,则a+b<0.

相同之处:都是命题.为什么?都是对a>0,b>0时,a+b的和的正负,做出判断,都有题设和结论.

不同之处:(1)中的结论是正确的,(2)中的结论是错误的.

教师及时指出:同学们发现了命题的两种情况.结论是正确的或结论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有了对命题的一种分类:真命题和假命题.

2.给出真、假命题定义.

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如果题设成立,结论不成立,这样的命题都是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注意:(1)真命题中的“一定成立”不能有一个例外,如命题:“a≥0,b>0,则ab>0”.显然当a=0时,ab>0不成立,所以该题是假命题,不是真命题.

(2)假命题中“结论不成立”是指“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正确”,如:“a的倒数一定是”,显然当a=0时命题不正确,所以也是假命题。

(3)注意命题与假命题的区别.如:“延长直线AB”.这本身不是命题.也更不是假命题.

(4)命题是一个判断,判断的结果就有对错之分.因此就要引入真假命题,强调真假命题的大前提,首先是命题.

3.运用概念,判断真假命题.

例 请判断以下命题的真假.

(1)若ab>0,则a>0,b>0.

(2)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3)如果n是整数,那么2n是偶数.

(4)如果两个角不是对顶角,那么它们不相等.

(5)直角是平角的一半.

解:(l)(4)都是假命题,(2)(3)(5)是真命题.

4.介绍一个不辨真伪的命题.

“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即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我们可以举出很多数字,说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而且至今没有人举出一个反例,但也没有一个人能证明它对一切大于4的偶数正确.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已证明了“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质数与两个质数之积的和”.即已经证明了“1+2”,离“1+1”只差“一步之遥”.所以这个命题的真假还不能做最好的判定.

5.怎样辨别一个命题的真假.

(l)实际生活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数学中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证明.

(3)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四、总结

师生共同回忆本节的学习内容.

1.什么叫命题?真命题?假命题?.

2.初步会判断真假命题.

教师提示应注意的问题:

1.命题与真、假命题的关系.

2.抓住命题的两部分构成,判断一些语句是否为命题.

3.判断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而判断真命题,数学问题要经过证明.

五、作业

1.选用课本习题和本节学案相应习题。

第三篇:端午节命题

一、简单题目:

1.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初几(C)

A、八月十五 B、正月十五 C、五月初五 D、九月初九

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哪位爱国人士(A)A、屈原 B、杜甫 C、李白 D、伍子胥

3、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B)A、秦国 B、楚国 C、魏国 D、赵国

4、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A)。

A、避邪驱瘟 B、一种装饰 C、治病防身 D、吉祥如意

5、在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最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其次,吃粽子还表示(C)。A、幸福吉祥 B、治病防身 C、避邪驱瘟 D、阴阳相合

6、端午节人们大都会采摘一些艾蒿并插在门上。地区不同,意义不同。东北人插艾蒿是为了(B)。

A、防病 B、避邪 C、幸福 D、健康

7、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C)

A 吃粽子 B 赛龙舟 C 登高采菊 D 饮雄黄酒

8、在江淮地区,端午节家家都悬钟馗像,这是为什么?(B)A 纪念屈原 B 驱邪捉鬼 C 驱除疾病 D 求财祈福

9、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传统节日的是:(A)A、元旦 B、端午 C、重阳 D、元宵

10、“路漫漫其修远兮”下一句是(D)A、大风起兮云飞扬 B、小时不识月 C、粒粒皆辛苦 D、吾将上下而求索

11、下面(B)是屈原的文学作品

A、《劝学》B、《离骚》C、《礼记》D、《红楼梦》

12、屈原投(D)江而死。

A、珠江 B、金沙江 C、长江 D、汨罗江

13端午有哪些别名?

答:端午节的别称“粽子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

五、重午、午日、夏节。

14、端午节中国人有吃哪项食品的习惯?

答: 粽子

15、端午节有多久的历史?

答: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16、.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什么? 答: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17、为什么划龙船?

答:古代因为屈原投江而民众竞相划船,为了救屈原。

18、端午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答:汉族。

19、端午祭正式被哪个国家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获得成功?这对我们中国人有什么样的教训?

答:韩国。对我们中国人对本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20、我们国家什么时间把端午节定为法定节日?

答: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把端午节定位法定节日。

21、民谚说:“清明插柳”的下半句是什么? 答:端午插艾

22.一下不属于端午节来源典故的是?(C)A.纪念曹娥

B.纪念伍子胥 C.纪念楚庄王

D.纪念屈原

23、粽子最早叫什么?(C)

A.米角

B.米包

C.角黍

D.米黍

24.在我国一些地区,端午节要在门上插什么东西来去毒?(C)A.薰衣草

B.苇叶

C.菖蒲

D.荷叶

25、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以下哪位历史人物?(B)

26、A.曹操

B.屈原

C.钟馗

D.龙王

27.端午节要防的五毒除蝎子、蛇、蜈蚣、壁虎以外,还有什么(C)A.蜥蜴

B.青蛙

C.蟾蜍

D.毛毛虫

28.端午节距今有多少年历史了?

(C)

A.五百多年

B.一千多年

C.两千多年

D.三千多年

29.以下不是国家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是?

(C)

A.清明节

B.端午节

C.重阳节

D.中秋节

30.端午节的来源与历史上的百越族有关,百越族的图腾是什么?(B)

A.狮子

B.龙

C.狮子

D.老虎

31.屈原的代表作是什么?(C)

A.《史记》

B.《诗经》

C.《离骚》

D.《春秋》

32.在江淮地区,端午节家家都挂钟馗像,这是为什么?(B)

A.健康长寿

B.驱邪避灾

C.驱除五毒

D.求财求富

33.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哪个历史时期?(B)

A.三国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隋唐时期

D.南北朝时期

34.端午节是国家法定的传统节日,今年的端午节是在阳历的哪一天?(D)

A.6月6日

B.6月8日

C.6月12日

D.6月2日

35、端午节在我国有不同的称呼,以下哪个不是端午节的称呼?(B)

A.六月节

B.菖蒲节

C.五月节

D.沐兰节

36、端午节在江浙一带有流传很广的纪念伍子胥说,请问伍子胥是哪个朝代的人?(C)

A.三国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春秋时期

D.魏晋时期

37.请问端午节系的五彩线,除了春、红、黑、白之外,还有哪个颜色?(D)

A.蓝色

B.紫色

C.粉色

D.黄色

3.8、.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请问这个“端”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B)

A.端正

B.初开端

C.末端

D.端着、托着

39、以下哪个不是端午节的节日风俗?为什么?(C)

A.赛龙舟

B.系五彩线

C.吃青团

D.挂艾蒿、菖蒲

40、传统的端午节五彩线,青、红、黑、白、黄五色。是依据历史上什么学说?(A)

A.黄帝内经学

B.阴阳五行学

C.天地日月学

D.人体经络学

41、在我国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骚”指《离骚》,那么“风”指什么?(B)

A.《史记》

B.《诗经》

C.《春秋》

D.《汉书》

42、宋代描述端午节有“角黍包金、菖蒲泛玉”的诗句,请问“角黍指的是什么?(A)

A.粽子

B.玉米

C.豆角

D.树叶 43.踏青的习俗不仅仅是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也是()的节日习惯(B)

A.春节

B.清明

C.重阳

D.中秋

44、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主要意义是(D)

A.幸福吉祥

B.纪念白蛇

C.祛瘟解毒

D.辟邪杀毒

45、那一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C)

A.1979

B.1980

C.1982

D.1982

46、粽子最早是产于哪个时期?(B)

A.春秋时期

B.晋代

C.商周时期

D.南北朝时期

47、古人称农历五月为?(C)

A.红五月

B.恶五月

C.百毒之月

D.毒五月

难题:

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主要意义是(C)。幸福吉祥 B、祛瘟解毒 C、避邪驱瘟 D、纪念白蛇

端午节这天,人们通常会喝一种据说能辟邪的酒,请问是(A)酒? A、雄黄酒 B、啤酒 C、白酒 D、红酒

4、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时期吗?(C)

A、晋代 B、春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商周时期

5、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一般有正三角形、尖三角形等形状。为什么粽子的形状大多以角为主?(A)

A、象征牛 祭祖 B、象征剑勇猛

C、象征果实 丰收 D、象征塔 健康

6、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其实,“龙舟竞渡”早在(A)就有了。A、春秋时期 B、商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7、踏青的习俗不仅仅是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也是某(B)节日的习俗。A、中秋 B、清明 C、春节 D、重阳

8、一些地区端午节的风俗要在门上插什么东西祛毒?(C)A 香草 B 苇叶 C 菖蒲 D 荷叶

9、端午节应该吃哪五红?

答:端午节的五红是指烤鸭、龙虾、红油鸭蛋、苋菜、红烧黄鱼。

10、在哪个朝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答: 晋朝。

11、哪一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的?

答:1980年

12、端午节前后的2个节气是什么?

答:芒种与夏至13、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哪个地方举行了首届国际龙舟节?

答: 中国湖南岳阳市

14、从哪个朝代正式规定端午节为重要节日后,逐渐开始重视起来的? 答:唐朝。

15、《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为端午的起源列举了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的考证。请问作者是谁? 答:学者闻一多先生

16、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什么著作? 答:

《说文解字》

17、“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是谁的作品?诗名是?

答:作家老舍。《七律·端午》。

18、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什么? 答:“角黍”、“筒粽”。

19、屈原跳汨罗江前写下的绝笔之作是什么?

答:屈原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20、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而是在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6)晋代

21.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其实,“龙舟竞渡”早在()就有了。

(7)战国时期

21.明间有许多关于端午的诗词,其中《南乡子。端午》的作者是谁(C)A.陆游

B.刘禹锡

C.李之仪

D.唐伯虎

三、IQ题及灯谜题目

1、五月节里粽儿香,小朋友们把它抢(打一节日)

答案及解析: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的习俗)

2、两片绿叶把米装,小绳一绑真漂亮(打一节日食品)

答案及解析:粽子(箸【zhù】叶,又名棕叶,气味芳香,闻上去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3、雄黄酒下肚,龙舟顺水出(打一节日)

答案及解析:端午节(它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有着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4、洗个艾叶澡,酸痛全跑了(打一节日)

答案及解析:端午节(艾叶历来就在我国民间广泛利用,有的用它的治疗养病,有的用它来食用充饥,更有的用它作为辟邪驱毒的信物,用途非常广泛,在端午节这天,有挂菖蒲、蒿草、艾叶的风俗,也可用艾叶来洗澡、泡脚,以此来驱邪避毒,求得健康)

5、糯米饭团加点肉,脱去长叶味道浓(打一节日食品)

答案及解析: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6、五月节里龙舟赛,岸上叫得好欢快(打一节日)

答案及解析:端午节(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每只船上鼓锣喧天,喊声阵阵,你追我赶,力争上游。河岸两侧人头攒动,万众欢腾。前来呐喊助威的观众,群情激昂,欢声震天。扣人心弦的龙舟竞渡,把端午节的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

端午节(英文为Dragon Boat Festival或Double Fifth Festival)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以上部分可以挑选个别)

1、端午节灯谜:小时头青青,老来发白白,远看似棉花,风来起白浪。(B)A、棉花 B、芦苇 C、高粱 D、杜鹃花

2、小时能吃味道鲜,老时能用有人砍,虽说不是刚和铁,浑身骨节压不弯。(打一物)答:竹子。

3、公事未办成,看似落汤鸡。(打一节日习俗用品)答:喝雄黄酒。

4、潮退见日出,转眼至黄昏。(打一节日地名)答:汩罗江。

5、哪个数字最勤劳?哪个数字最懒? 答案: 一不做 二不休

6、请问世界上最小的岛是什么岛? 答案: 安全岛

7、请问世界上最小的岛是什么岛? 答案: 安全岛

8、狼来了(猜水果)? 答案:杨桃(羊逃)

9、假设9月28是屈原的诞辰,那么10月28日是什么日子? 答案: 屈原满月

10、这两块冰下有鲤鱼(四字成语)? 答案: 彬彬有礼(冰冰有鲤)

11、一只蚂蚁居然从四川爬到了东京,可能吗? 答案: 地图上爬

12、每个人睡觉前,一定不会忘记的事是什么? 答案: 闭上眼睛

13、每个人睡觉前,一定不会忘记的事是什么? 答案: 闭上眼睛

搞笑脑筋急转弯

14、一群女人在聊天

脑筋急转弯答案:无稽之谈(无鸡之谈)

15、一个人被刷成金色 脑筋急转弯答案: 一呜惊人(一名金人)

16、羊停止了呼吸

脑筋急转弯答案:扬眉吐气(羊没吐气)

17、手机不可以掉到马桶里 脑筋急转弯答案: 机不可失(湿)

18、谁最了解鸟类?

脑筋急转弯答案:惊弓(惊弓之鸟)知鸟 19.什么样的路不能走?...(答案:电路)20.世上什么东西比天更高?(答案:心比天高)21.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什么家?(答案:老人家)

第四篇:高考作文命题

高考作文命题(二)

一、题目

警方打掉了一抢劫团伙,一位记者采访了这个抢劫团伙的头目,问:“你通常都是向哪些人下手呢?”

“那些低着头走路,看见我时似乎有点害怕的人,是最好下手的对象。”那个头目说。“据说,你多次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抢劫,难道你不怕吗?”

怕?再多的人,如果都是看客,你会怕吗?”

“如果有人出来制止,你会怕吗?”

“这就要看他敢不敢抬起头来同我说话。”

其实,人们不只是面对盗贼和歹徒时存在“抬头”与“低头”的选择,面对人生、社会和世界,同样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选择。

请以“抬头与低头”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二、素材

世界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当好人低下头去,坏人就会抬起头来;当善良低下头去,邪恶就会抬起头来;当勇气低下头去,恐惧就会抬起头来;当正义低下头去,冷漠就会抬起头来......抬头者,创造历史篇章,耕耘青春之歌,收获梦想果实;

低头者,淹没心中灵魂,迷失自我价值,埋葬心灵舞曲。

有的人像向日葵一样抬头走天下,敢于接受人生的风风雨雨;有的人则喜欢像含羞草一样,低头向暗壁,千唤不易回,唯唯诺诺,苟且于人间。

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屈服罢了。面对黑暗与卑下,我们要勇敢的抬头。抬头是铁肩担道义,低头是沉默与纵容。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是马寅初先生的写照。抗战时期,马寅初在后方连续发表檄文,指斥国民党高官大发国难财,矛头直指“蒋委员长”。就算被列入暗杀名单,他也未曾低头。新中国成立后,他的《新人口论》成为“文革”时期红卫兵批判他的“证据”,但他敢于说实话,吐真言,不媚世俗,在持续两年的批斗中竟没写过一个字的检讨。他始终高昂着头,捍卫着真理的尊严。

索尔仁尼琴曾说:“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因为敢于抬头说真话的人似乎如流星般滑过黑暗的天际,在一道闪亮后便被暗夜吞噬了。文革时期,风雨如晦,彭老总为民请命,写“万言书”,在暗夜里勇敢的抬头。汪精卫的低头,使他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卖国贼。从小悦悦身旁低头默然走过的那十八个路人,成了当今冷漠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路人的低头,使邪恶横行,匪盗猖獗,案件频发,人民利益不断受到侵犯。

抬头是面对困难、挫折时的坚韧与顽强,低头是命运考验时的懦弱与屈服。在命运的闷棍下,我流血了,但绝没有低头。——亨利朗费罗

受尽了命运那巨棒的痛打,我的头在滴血,却不曾垂下。——韩黎

当在地面奔流受阻时,抬起头,挣脱世俗的恶力量,化为一片漂浮的云,享受灵魂的自由。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松子落入石缝,它选择抬头,不屈于峭壁的盛气凌人,努力地昂起头,向着阳光处伸展,1

造就生命的另一种极致。

要有树一样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也会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低头,看到的是自己拉长的黑暗的影子。

海明威笔下的“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打败”.但他还是失败了。他在最后,只剩下了大鱼的残骸。而在精神的层面上,他却仍是胜利者。他和那条大马林鱼一样,即使遭到彻底的“毁灭”,只剩下尸骨,可仍然没有被“打败”。就是这样,海明威把现实人生的失败与苦厄转换与升华成精神的凯旋,并且给予了圣徒般的赞美。

满地荆棘阻碍不了你通往大路的决心,正如极刑之痛阻碍不了司马迁完成《史记》的勇气;迷雾漫漫阻碍不了你一往直前的信念,正如国破家亡阻碍不了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气。在面对苦难时,你选择了抬头,直面挫折,终会看到曙光。

周国平:“在无可告慰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住。我们挺立在那里,没有观众,没有证人,也没有期待,没有援军。我们不倒下,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肯让自己倒下。”

抬头是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时挺起的脊梁,低头是卑躬屈膝、丧失气节的媚态。

只为了完成一个夙愿,何惧挥洒几多鲜血!为中国文坛奉献一生的鲁迅,就像他塑造的魏连一样,是个孤独者,国民党反动派追捕他,反动文人围剿他,“新月派文人”也攻击他。可他横眉冷对“千夫”所指,坚决不向反动势力妥协,高昂起不屈的头颅,坚守自己的气节,用铁肩担起道义,用生命捍卫真理,做着铸造民魂的不朽事业。同时代的郁达夫,也是宁死不低头、坚持气节的人。当被日本侵略者囚禁时,昂首喊出:“我就是郁达夫!”直至最终慷慨就义,他始终没有弯下不屈的脊梁。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岳飞手按剑柄,壮心不已,面对昏庸的君主和求和的狗党,他愤然抬头,眉宇间盛满义愤与英气;“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临刑前从容不迫,视死如归……这些人之所以被历史所铭记,是因为他们在抬起头的同时,更是抬起了坚强的人格!这才是炎黄子孙们应有的姿态:抬起不屈的头颅,笑对苍穹,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朱自清赵一曼鲁滨逊漂流记苏武牧羊闻一多拍案而起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抬头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的狂傲、浮躁,低头是谦虚内敛、沉稳踏实。

“低头是稻子,昂头是稗子。”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穗子空空如也的稗子,才会显摆招摇,始终把头抬得老高。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越王一低头,卧薪尝胆成就了一个君王的丰功伟绩;唐太宗一低头,感恩魏征的直言劝谏造就了大唐的繁荣盛世;陶渊明一低头,圆了多少代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东篱采菊的田园梦想。面对生活选择低头,是一种谦逊,是一种隐忍,是一种孤傲。

苏格拉底:天与地之间的距离不过三尺,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

在生活中,你的一低头,便成了一种谦谦君子的风度,一种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般的成熟。“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廉颇肉袒负荆,俯首谢罪,造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导师,当他准备从小门进入时,因为门框过于低矮,他的头被狠狠撞了一下。出来迎接的前辈微笑着对富兰克林说:“很痛是吧!可是,这应该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最大收获。你要记住: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人世间,你就必须时时记得低头。”

路遥,拥有平凡的世界,也拥有辉煌的人生,低下头,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一个人如果总是把头高高抬起,仰望头顶的星空,那么他永远也不能明白脚下的沙滩是多么柔软,美丽。

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低头是为了更好的抬头

低头倾听心灵的泉声。

左宗棠 “在贫困中昂起头争得尊严,在富贵时低下头羸得尊重。”

抬头看天,低头看路

抬头做人,低头做事。抬头做人是坦荡,低头做事是低调。

抬起头,仰望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低下头,耕耘脚下的土地。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虚心竹与傲骨梅

昂首挺胸不忘虚怀若谷

抬头是一种耸入云天的气势,而不是狂傲;低头是一种温润如玉的姿态,而不是胆怯。刘备“三顾茅庐”的低头,成就一方霸业;唐太宗对魏征的尊重,偶尔的低头,换来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华章。

高山之巅,青松直指苍穹,这是仰头笑傲乾坤之态;深谷之潭,幽兰默然吐芳,这是低首含蓄谦恭之态。高山深谷,青谷幽兰,各自成趣。抬头与低头之间,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生命的壮美在于执着的昂首,像青青翠竹耸入云天,傲视所有羁绊;生命的柔美在于适时的俯首,像温润白莲依风翩翩。

抬头与低头相差不过45度。

抬头是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悲壮,是李白“仰天大笑出大门,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低头是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淡泊,是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低调。抬头与低头,一仰一俯,折射出人生的大智慧。

三、范文

抬头与低头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

面对着错综复杂的社会,我们不止一次地面临着“抬头”与“低头”的选择,我们应该如何权衡?抬起头,直面苦难,直面危亡,直面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只为了完成一个夙愿,何惧挥洒几多鲜血!为中国文坛奉献一生的鲁迅,就像他塑造的魏连一样,是个孤独者,国民党反动派追捕他,反动文人围剿他,“新月派文人”也攻击他。可他横眉冷对“千夫”所指,坚决不向反动势力妥协,高昂起不屈的头颅,坚守自己的气节,用铁肩担起道义,用生命捍卫真理,做着铸造民魂的不朽事业。同时代的郁达夫,也是宁死不低头、坚持气节的人。当被日本侵略者囚禁时,昂首喊出:“我就是郁达夫!”直至最终慷慨就义,他始终没有弯下不屈的脊梁。

抬头是一种气节,一种追求真理、不向恶势力妥协认输的气节,一种“不自由,毋宁死”的气节。“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是马寅初先生的写照。抗战时期,马寅初在后方连续发表檄文,指斥国民党高官大发国难财,矛头直指“蒋委员长”。就算被列入暗杀名单,他也未曾低头。新中国成立后,他的《新人口论》成为“文革”时期红卫兵批判他的“证据”,但他敢于说实话,吐真言,不媚世俗,在持续两年的批斗中竟没写过一个字的检讨。他始终高昂着头,捍卫着真理的尊严。

抬头是一种勇气,一种不惧艰危、甘为正义事业献身的勇气,一种压倒敌人而凛然不可犯的勇气。“贼有未曾经我缚,事无不可对人言。”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便是不肯向恶势力低头的典范。打黑除暴,清网行动由刘金国直接指挥,不管是恫吓还是利诱,这位“铁血将帅”终不肯低头。当有人扬言用四百万买其项上人头时,他也泰然处之。这只因为他头顶熠熠闪光的国徽,是人民警察,是共和国的守护神。

低头是一种贪生怕死的怯懦,是一种对责任义务的逃避,是一种对人格尊严的猥琐。汪精卫的低头,使他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卖国贼。从小悦悦身旁低头默然走过的那十八个路人,成了当今冷漠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路人的低头,使邪恶横行,匪盗猖獗,案件频发,人民利益不断受到侵犯。让人不禁质疑:我们的气节哪去了?我们的勇气哪去了?我们的良知哪去了?

抬起头来吧!让我们直面一切艰难险阻,直面严酷而现实的人生,唤醒道义,唤醒责任,唤醒良知。做一个有气节、敢担当、有勇气的“猛士”,而让那些低头保身的“明哲”们失去市场。这样,我们的社会何愁不是一个充满浩然正气的朗朗乾坤!

抬头与低头

面对疾风,抬头挺胸的成长为雄鹰,低头顺从的变作蛇蚁;面对暴雨无畏抬头的生长为大树,匍匐低头的化成了细草。人生路上的风雨坎坷,需要我们摆脱低头的怯懦,勇敢抬头面对。

面对侮辱,是抬头还是低头?低头是怯懦的忍让退避,而抬头却是无限风采的自强自尊。“嗟尔而与之,行道之人不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之屑也。”面对恃富欺穷、侮辱人格的“嗟来之食”,古人早就抛弃了低头一味忍受的态度,选择抬头昂首面对,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伯夷叔齐宁可在深山之中采薇果腹,也不食周栗,这让多少借口“识时务、能屈伸”而早早低下头颅的人自惭汗颜!只抬头的那一瞬,你便完成了自尊人格的蜕变升华。

面对苦难,抬头还是低头?面对相同的落花景色,黛玉低头垂泪;“花谢花飞花漫天,红绡香断有谁怜?”;陆游低头叹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龚自珍却抬头微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毛泽东也抬头远望:“待到春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苦难之下,困境之中,低头屈从了风雨,不如抬起头来,坚强面对。头骨是人身上最硬的骨头,我们没有理由不坚强抬头,笑对苦难。低头抖腿不敢答话的人,歹徒抢得肆无忌惮;生活也是如此,你越是低头求饶满脸可怜相,它便越毫不留情的折磨你,真不如勇敢抬头,坚强面对。

面对挑战,是抬头还是低头?低头畏缩不前,只会换来对手哂笑;而抬头勇敢相对,才能展现自信的绝美风采。滕王阁上名士云集,词宗孟学士刚想接过传到年幼单薄的王勃手中的纸笔,王勃却抬起头来自信一笑,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华美无双的《滕王阁序》跃然纸上流传千古。若王勃一味低头拱手,那他的满腹才华一定会随着他的早逝而被埋没。而在当今这个开放、飞速发展的现代世界,我们更加需要在挑战面前抬起头来,展现自信的风采,抓住每一次的机遇。谦虚低头,作“黄公好谦”的忸怩之状,不如勇敢抬头,自信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抬头与低头,从来都不是人生路口上的两难抉择,无论风雨坎坷,勇敢抬头面对永远都胜过怯懦的低头避让。

第五篇:高考作文命题

高考作文命题,始终体现着社会性、时代性、生活性、人文性和哲理性。虽然出于避免猜题和套作的考虑,命题本身不一定会直接体现高考当年的时事热点,但根据对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命题方向的研究与分析,小政发现,高考作文命题专家越来越倾向于在试题中暗含热点事件,以引起学生对社会、人生的关注,进而考查学生由表及里或透过现象看本质地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既然已经知道高考作文命题专家的这一倾向,那么考生们在进行高考作文备考时就需要多关注社会生活,多关注时事热点。但在高考前最后20多天内,你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太多的时事热点。基于此,小政在“高考作文大猜想”中精选几个2014年高考作文必备的时事热话题:

【作文猜想一】浓浓亲情,30年父女合影戳泪点

【作文猜想二】汉字危机,新媒体时代自我拯救

【作文猜想三】文明出游,塑造中华儿女好形象

【作文猜想四】暂别手机,温暖相聚莫冷落亲情

【作文猜想五】家风劲吹,良好风气传递新气象

【作文猜想六】叩问良知,社会自我救赎新手段

【作文猜想七】砍掉树枝,切中要害才能自由翔

【作文猜想八】烘焙面包,经过打磨人生才精彩

【作文猜想九】宽容心态,曼德拉留给世界财富

【作文猜想十】身份转换,寻找自我才是真勇敢

【作文猜想十一】和谐共存,自然文明协调才长久

【作文猜想十二】完满人生,积极有为和淡然无过

【作文猜想十三】短途捷径,甘于长路跋涉才走远

【作文猜想十四】精神地标,每座城市里的指明灯

【作文猜想十五】扶与不扶,中国大爷播散正能量

【作文猜想十六】知与无知,正视才会生出大智慧

【作文猜想十七】信任桥梁,架起熟人陌生人鸿沟

【作文猜想十八】忧虑未来,满怀希冀奔向人生路

下载命题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命题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典命题

    经典命题】1.“你也是一颗珍珠”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一粒砂,见到周围的伙伴钻进蚌的体内后,都变成了珍珠,羡慕不已,于是下决心向它们学习,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它请求一只......

    30个命题

    我的愿望/理想 人是要有愿望(梦想)的。人没了愿望(梦想),就像发动机没有了动力;人没愿望(梦想),就等于生命缺少了阳光雨露。人在社会上扮演了多重角色,有着多重的愿望(梦想)。......

    30个命题

    说明:30则话题仅是对话题范围的规定,并不规定话题的具体内容。 1.我的愿望(或理想) 2.我的学习生活 3.我最尊敬的人 4.我喜爱的动物(或植物) 5.童年的记忆 6.我喜爱的职业 7.难忘的旅行 8......

    命题说话

    命题说话(三个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命题说话的要求 2.知道如何为命题说话做准备 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命题说话的题目简析 教学难点: 命题说话的准备 教学......

    普通话命题

    1.我的理想 我的愿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有些人想当科学家,有些人想做大老板,有些人想成为一名军人,而我的愿望则是当一名小学教师。有人说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才会感到快乐,而我......

    辩论赛命题

    1、性教育是科学教育还是道德教育真 2、同性恋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同性恋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 3、男人和女人谁更需要关怀 4、先成家还是先立业 5、大学生学习应以......

    普通话命题

    一、审题 应试人在命题说话中出现“离题”,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考前准备不足,没有能就考试题目作认真模拟,对自己3分钟到底能说多少话心中无数,结果原先准备的讲不到3分钟,只好东......

    命题依据

    命题依据 “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语种为英语、俄语、德语和日语)运用能力测试。“GCT”试卷满分400分,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