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铺中学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第二课时学案

时间:2019-05-15 02:0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桥头铺中学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第二课时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桥头铺中学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第二课时学案》。

第一篇:桥头铺中学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第二课时学案

桥头铺中学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第二课时学案

编制人:高松林 审核人:唐金新 编制时间:2011.2.28

班 级 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 第______小组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固体的溶解度的概念。

2、了解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学会就用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3、理解气体的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重点难点:

1、了解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学会就用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2、理解气体的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学习内容: 复习巩固:

1、饱和溶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饱各溶液得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的溶解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

分析:分析36页的表9-1,在表中能得出NaCl在45度的溶解度吗?_____

一、溶解度曲线:(书本上的图____和图___)

1、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下列信息:

① 横轴表示_________,纵轴表示:__________.②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如。③曲线越陡,说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____,例如_______;曲线越平,说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____,例如_______。

④图种交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固体有溶解度,气体有没有呢? 学生活动:完成38页的讨论。

二、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随压强的升高而

。达标检测:

2.把6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溶解度减小 B.溶液的质量不变 C.溶液由浓变稀 D.溶剂的质量不变 3.把室温下的不饱和食盐水变成饱和溶液,最好的方法是()A.蒸发水 B.加食盐 C.给溶液降温 D.给溶液升温 4.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g,它的含义是()A.20 ℃时,136 g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 g食盐 B.在100 g水中最多溶解36 g食盐 C.20 ℃时,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 g食盐

D.20 ℃时,100 g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 g食盐

5.右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A物质在t3 ℃时溶解度为。(2)P点表示。

(3)t1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4)要从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A物质,可用的方法是,要从 B物质 的饱和溶 液中得到B物质,可用的方法是。

(5)如果A物质中混有少量B和C物质,可用

的方法得到较纯的A物质。教学反思:

第二篇: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案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溶解度的定义;初步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过程与方法】

通过溶解度曲线的绘制,体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溶解度定义及溶解度曲线的绘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难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在之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了20 mL水中能溶解的氯化钠或硝酸钾的质量都有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质量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是形成它的饱和溶液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教师引导】这说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溶质的溶解量是有一定限度的。那么在化学上,我们如何来定量地表示这种限度呢,我们引入了“溶解度”的概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溶解度的知识。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溶解度 【提出问题】阅读教材,回答什么叫做溶解度,又如何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学生回答】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提出问题】描述溶解度的时候限定了温度、溶剂量、饱和状态,为什么?溶解度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温度改变,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量会发生改变;溶剂的量不同,能够溶解的溶质的量也不同;溶解度的定义就是规定100g溶剂里所能溶解的溶质达到的最大值,因此限定了饱和状态。溶解度的单位是g。

【提出问题】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那么在该温度下,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多少? 【学生回答】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2.绘制溶解度曲线

【学生活动】根据表格“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尝试绘制NaCl、KCl、五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给学生15分钟时间来完成该曲线的绘制)【提出问题】根据曲线能否查出五种物质在25℃、85℃时的溶解度大小?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能。说明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提出问题】根据绘制的溶解度曲线,观察这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举例说明。【学生回答】

这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从溶解度曲线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提出问题】继续观察溶解度曲线图,在100℃的时候,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不相同。的溶解度最大77.3g,而 的溶解度只有0.07g,说明在同样的温度下几个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提出问题】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代表什么? 【学生回答】代表两个物质在此温度的溶解度是相同的。环节三:拓展提高

溶解度数据表、溶解度曲线都可以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二者有什么区别? 解析:

溶解度数据表具有数据准确、来源可靠的优点;溶解度曲线能够展示更齐全的数据,并且能够直观看出溶解度和温度的变化规律。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溶解度。布置作业:预习气体溶解度的部分。

四、板书设计

第三篇:溶解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溶解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溶解度》教学案例

一、指导思想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本课设计力求从“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的角度推进,以固体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为主线,通过问题讨论和活动探究,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和活动中设法把问题进一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纠正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第九单元《溶液》之课题2,属于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物质的化学变化》下的《水与常见的溶液》。固体溶解度是贯穿溶液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使学生对溶液从定性认识转向定量认识,并为结合数据判断溶液是否饱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结晶方法的选择等提供了较好的数据支撑,可以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用定量数据指导定性实验的观念。

通过本单元课题1的学习,学生对溶液及其组成、基本特征有了初步认识,通过课题2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并初步了解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本课时定量研究溶质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限度,提出了固体溶解度概念,并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顺应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意识,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思维活跃,课外知识较为丰富,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乐于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喜欢将所学知识和已有经验、生活实际相联系,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课题1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溶液的组成和基本特征,明确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学生也具备了绘制溶解度曲线所需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曲线的数学知识。目前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能力,但还需要巩固和提高,特别是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升了一个层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要素和含义。会利用表格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并明确点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初步学习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体验数据处理过程,学习数据处理方法,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典型物质的溶解度,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知识学习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溶解度含义,探究溶解度曲线

2.教学难点:对溶解度概念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讲授法

六、教学用品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设备

七、教学流程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概念形成【问题】如何通过实验方法,测定硝酸钾在水中

溶解的最大质量?

【组织】学生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并引导学生从仪器、操作、试剂量控制等方面,分析2个小组在实验设计的优点和待改进的方面

【组织】综合分析2组实验方案,梳理测定某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最大质量,要限定的前提

【提升】由上述四限定,分析得出固体溶解度四要素:①一定温度②100g某种溶剂中③饱和状态④溶解的溶质质量,并由此引出固体溶解度概念 小组讨论,并用简单实验装置图在学案上记录实验思路

2个小组交流本组实验设计方案,其他小组倾听,分析与本组实验设计的异同、优点和待改进的方面

分析得出限定的四个量

①温度 ②溶剂量

③饱和状态④溶解的溶质质量

通过教师分析讲解,将四限定进行细化,得到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并由此归纳出固体溶解度的概念通过交流研讨实验方案,从多角度分析实验设计的优点和待改进的方面

依据上述方案,提升总结固体溶解度四要素,并得出固体溶解度概念

概念理解【问题】如何正确理解: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

【问题】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要控制的变量和测定的量是什么?

【设问】通过给定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设疑】你能通过表格数据,读出2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多少?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讲解】结合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讲解绘制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方法结合固体溶解度四要素和概念,试图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含义

结合固体溶解度四要素,得出要控制的变量和测定的量

控制:①一定温度②100g水中③饱和状态三个变量,测定:溶解在水中的溶质质量

通过表格给定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相关的信息

体会表中数据准确可靠,但数据不够齐全

体会反映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化的规律不够直观

倾听教师讲解,初步体会溶解度曲线的绘制方法加深对固体溶解度四要素的理解和对溶解度概念的把握

提取表格信息,并为引出溶解度曲线打下基础

体会两种溶解度表示方法的各自优势

明确溶解度曲线的绘制方法

概念理解【组织】根据学案中表1数据,任选2种物质,绘制其溶解度曲线

【组织】学生展示绘制的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展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设问】曲线交点(A点)的含义?在曲线上的点(B点、C点)含义?不在曲线上的点(D点)表示的含义?

【设问】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度大小

【展示】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展示】多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整合分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任选2种物质,在坐标纸上绘制其溶解度曲线

初步感知不同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观看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分析2条曲线交点、曲线上点、不在曲线上的点的含义

结合对交点的分析,在不同温度范围内,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的溶解度大小

分析得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3种类型,并记住代表物质通过练习,加深对溶解度曲线的认识,初步感知不同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根据图像,分析曲线交点、曲线上点、不在曲线上的点的含义

结合图像,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的溶解度大小

归纳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类型

概念应用【设问】小兵同学发现家里的蜂蜜在冰箱里放了一个月后,原本质地均匀的蜂蜜居然结晶了!为什么呢?如何使结晶的蜂蜜恢复原状?结晶后的蜂蜜还能食用吗?

【设问】我国青海湖地区有“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说法。

你能解释原因吗?思考,由问题情境分析蜂蜜中的糖分结晶的原因和恢复原状的方法,从结晶过程中物质是否改变的角度分析结晶后的蜂蜜能否食用

结合结晶方法和问题情境分析冬天捞碱的原理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可以由现象倒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九、教学反思

收获:充分利用实验提供的感性材料,围绕教学主线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对概念的本质进行分析、归纳,让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从更高的层次再次对旧知识进行加工梳理,得出规律,在概念的形成、理解、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教学设计主线要明确,问题设计、活动探究等要围绕主线展开,要注意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注重知识间的联系。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不足:由于教书时间比较长,教学观念较陈旧,突出表现在关注知识本身多于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此次课的准备和实施,让我体会到今后我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学会知识,更要关注知识获取的过程,帮助学生提炼科学方法,逐步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篇:9.2溶解度(第二课时)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9.2

溶解度(第二课时)

一、单选题

1.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原因是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A.随压强增大而减小

B.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C.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2.要使二氧化碳气体大量溶解在水里,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降温加压

B.升温加压

C.降温减压

D.升温减压

3.60℃时,200g水中溶解220g的硝酸钾恰好饱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20g

B.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

C.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20g

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

4.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若图中t2℃对应的温度为30℃,则t1对应的温度可能是()

A.大于30℃

B.等于40℃

C.小于30℃

D.任意温度均可

5.如图将盛有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并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组合可以是()

①镁和稀盐酸

②硝酸铵固体和水

③氯化钠固体和水

④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时,b、c点对应的都是饱和溶液

B.将a点的饱和溶液从20℃升温到60℃时仍是饱和溶液

C.将b点的饱和溶液降温到a点,有晶体析出

D.60℃时,向50g水中加入60g

KNO3,形成不饱和溶液

7.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M、N两点分别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两种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表示该物质在t2℃的不饱和溶液。

B.将M点所示的溶液变到N点所示的溶液,可以将M点的溶液降温至t1℃,再将溶液升温至t3℃

C.将N点所示的溶液变到M点所示的溶液,可将N点溶液降温到t2℃时再加20g该固体

D.当恒温蒸发溶剂时,M点不动;N点垂直上移至曲线

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B.t2℃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

C.t2℃时50g甲在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

D.将t2℃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均能析出晶体

9.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小

B.将等质量甲、乙的两种溶液分别由t2℃降温至

t1℃,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2

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以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10.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2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乙大

D.将t℃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都会析出晶体

1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物质是易溶物质

B.t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加入丙物质的方法

D.若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则析出晶体质量关系是甲>乙>丙

12.向盛有等量水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某固体物质10g、25g、25g,如图甲所示是充分溶解后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是该固体物质和另一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烧杯中形成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t1℃时,X、Y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Y代表该固体物质,X代表另一种固体物质

D.分别将100gX、Y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所得到的溶液质量:Y>X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40℃时,乙的溶解度是______,此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

(2)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______。

(3)40℃时,将5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甲的______(填“饱和”“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为______。

14.根据下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

(2)t2℃时相同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大小顺序为______。

(3)将相同质量A、B两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______。

(4)在t2℃时,把60gA物质加入100g水中,得到的溶液的总质量是______克。

(5)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要想提纯A物质、用什么方法______。

15.如图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___。

(2)将t2℃时的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___________,无溶质析出的是___________。

(3)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纯净的A,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

参考答案

1.B

2.A

3.D

4.C

5.A

6.C

7.D

8.D

9.D

10.C

11.B

12.D

13.(1)

40g

甲大于乙

(2)20℃

(3)

饱和

75g

14.(1)在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C>B>

A

(3)A

(4)145

(5)冷却热饱和溶液

15.(1)A>B>C

(2)

A

C

(3)降温结晶

第五篇:2020_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课题2溶解度学案

溶解度学案(二)

【知识点—1】溶解性

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外因:温度,压强。

3、溶解性的分类: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知识点—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定义:在下,某固态物质在里达到

时所溶解的,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四要素):条件:

;标准:

;状态:

;单位:。

3、注:如果没有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里的溶解度。

4、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根据室温(20℃)时,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来分:物质溶解度,一般称为

;物质溶解度,一般称为

;物质溶解度,一般称为

;物质溶解度,一般称为

。注:习惯上把“难溶”称为“不溶”,但绝对不溶的物质不存在。

5、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计算:根据一定温度下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或溶液质量可以计算出该温度下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基本公式:。

6、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列表法;溶解度曲线

【知识点—3】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是用纵坐标表示,横坐标表示,将某物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连成的一条曲线。

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及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表示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的。

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溶液为对应温度下的且有溶质存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的溶液为对应温度下的。

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判断某物质在下溶解度的大小。

比较不同物质在下溶解度的大小。

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

如何通过改变温度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如何通过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使溶质结晶析出。

确定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例题讲解:

1.下图A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写出一种)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4)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_____(选填A、B、C、D)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以上都不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以及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

(1)对于溶解度曲线上任意一点表示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所以P点的含义是:30℃时,甲的溶解度为60g。(2)甲

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所以可以采取蒸发溶剂或者降温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3)对于乙而言,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采取冷却热的饱和的甲溶液。(4)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意味着在这个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60g,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30g甲物质。当加入40g固体甲时,有30g溶解达到饱和,还有10g固体未溶解。所以溶液中溶质的的质量分数=30g/(30g+50g)*100%=37.5%;若将此溶液升温到50℃(不考虑水蒸发),温度升高,甲

物质溶解度增大,所以溶质质量增加,溶剂质量几乎不变,所以,溶液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也增大。

巩固练习:

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

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2.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请你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4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80g

D.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乙

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

(1)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

(3)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固体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___________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知识点—4】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而

。如: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如: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而

。如:

【知识点—5】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1、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水里达到

时的气体。

2、四要素:条件:、;标准:

;状态:

;气体的体积数。

3、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A

内因:气体、水的性质。B

外因:温度: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而

。压强: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而。

4、注:常见气体的溶解性:O2

溶于水;HCl、NH3极易溶于水;CO2

溶于水;H2、CO、CH4

溶于水。

下载桥头铺中学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第二课时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桥头铺中学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第二课时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化学学案11.1

    第十一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目标 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一些盐的性质和用途。 2.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3.认识复分解反应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九年级化学关于固体溶解度教学的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易县实验中学 卓玉茹 九年级化学关于“固体溶解度”教学的反思 实验中学卓玉茹 初中学生是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思维训......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心得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使用心得体会 安定区阳坡学校 周继斌 一 总体评价 导学案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

    九年级化学绪言教学案

    赣县三溪中学罗庆亮 请阅读:①纳米材料。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m,1nm长度相当于4~5个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纳米材料是指由纳米级大小(不超过100nm)的颗粒构成的固体材料。它具......

    xx中学九年级第二学期化学实验教学总结

    200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化学式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化学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年将化学实验操作考核直接纳入中考,足见其重......

    《春(第二课时)》学案

    组名: 姓名: 乐学善学勤学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合作探究】 读第3自然段做题. 1、 在描绘春草图时,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

    九年级化学 1.2化学实验室之旅(第1课时)导学案

    1.2临河六中化学----化学实验室之旅(1课时)导学案 九年级:科目: 化学编写:潘素霞 审核:赵永明时间:8月21日(2课时) 1.【我的目标】 了解一些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

    九年级化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5篇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化学科任教师:刘 维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按教学计划顺利完成教学工作任务。教学中从实际出发,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化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