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题]: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索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索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背景]:课改理念指出:充分关注数学课程中的学习过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目标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索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通过指导、实施使学生的学习真正体现主动和能动作用,最终学会学习。研究内容是: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思维方法为目的,设计指导学生体验发现的教学方案,并结合学科的特点进行细化与拓展。研究意义是意在以初中数学教材为载体,尝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与态度,最终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情景描述]:
圆的内接四边形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圆内接四边形和四边形的外接圆的概念,理解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并初步学会应用性质定理进行有关命题的证明和计算;使学生体验到用运动的观点来研究图形的思想方法;同时,借助计算机技术,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让学生充分感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带来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
(1)在⊙O上,任取三个点A、B、C,然后顺次连结、得到的是什么图形?这个图形与⊙O有什么关系?
(2)由圆内接三角形的概念,能否得出什么叫圆的内接四边形呢(类比)?
二、概念学习与探究
1、概念学习
(1)什么叫圆的内接四边形?
(2)如图1,说明四边形ABCD与⊙O的关系。
2、探究
(1)前面我们己经学习了一类特殊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那么要探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一般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从角、边、对角线入手)
(2)打开《几何画板》,让学生动手任意画⊙O和⊙O的内接四边形ABCD及其外角(教师适当指导)
(3)量出可度量的所有值(圆的半径和四边形的边、内角、外角、对角线),计算对角之和、对边之和、对角线之和、周长、面积。
(4)改变圆的半径大小,这些量有无变化?由(3)通过计算观察得出的某些关系有无变化?
(5)在圆上移动四边形的一个顶点,这些量有无变化?由(3)计算观察得出的某些关系有无变化?移动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呢?移动三个顶点呢?
(6)通过以上试验得到对角是互补的,用命题的形式表述由刚才的实验得出来的结论。(让学生口答)
结论: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7)证明猜想
已知:如图2,四边形ABCD内接于⊙O.求证:
∠BAD+∠BCD=180°,∠ABC+∠ADC=180°,∠ECD=∠A。
三、知识运用
1、尝试解疑
问题1:已知:如图3,AD是△ABC的外角∠EAC的平分线,与△ABC的外接圆交于点D。
求证:DB=DC。
问题2:如图4,⊙O1和⊙O2都经过A,B两点,经过点A的直线CD与⊙O1交于点C, 与⊙O2交于点D,经过点B的直线EF和⊙O1交于点E, 与⊙O2交于点F。
证明:CE∥DF
图4
方法:(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①要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可以用那些定理?
②本题中我们要让CE∥DF需要什么?
③在无法证明时,你能在图形中找到圆
内接四边形吗?怎样找?(连接AB)
2、练习
①已知:在圆内接四边形 ABCD 中,已知∠A=50°,∠D-∠B=40°,求∠B、∠C、∠D的度数。
②如图5,AD是△ABC外角∠EAC的平分线,AD与三角形的外接圆交于点D,AC、BD相交于点P,问:你根据已知条件能得出什么结论?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对教学案例的分析思考]:
这一教学案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尝试,其中许多环节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但其真实地反映了一堂数学课教学的一些情况。
1.突出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性
本教学案例利用《几何画板》采取了让学生动手画一画、量一量的方式,使学生通过对直观图形的观察归纳和猜想,自己去发现结论,并用命题的形式表述结论。这种探索性的数学教学方式在其后的例题讲解中亦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观点。
2.引进了计算机(《几何画板》)技术
本课例在引导学生得出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时通过使用《几何画板》,从而实现了改变圆的半径,移动四边形的顶点等,从而使初中平面几何教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就是让图形出来说话,充分调动学生的直觉思维,这样一来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比过去的教学更能够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几何。当然,本教学案例在这方面的探索还是初步的,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
3.引入了数学开放题
本教学案例在增大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性,计算机技术进入数学课堂的同时,在学生作业中不定期增加了开放题(作业2),为学生创造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在数学教学中还可将一些常规性题目改造为开放题,如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平面几何题“证明: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是一个常规性题目,我们可以把它改造为“画出一个四边形,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观察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样的特殊四边形,并加以证明。”我们还可用计算机来演示一个形状不断变化的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它们四条边中点的连线组成一个什么样的特殊四边形,在学生完成猜想和证明过程后,我们进而可提出如下问题:“要使顺次连接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那么对原来的四边形应有哪些新的要求?如果要使所得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还需要有什么新的要求?”通过这些改造,常规题便具有了“开放题”的形式,例题的功能也可更充分地发挥。
4.学生的学习方式被确定为“发现学习”
本教学案例中学生的学被确定为发现学习,那么教师的教学行为就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的组织形式。即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只给他们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自己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规则,对此本教学案例中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概念、性质等均没有直接给学生,而是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发现而获得。在经历了观察、分析、推测、计算、筛选、决策的过程中,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尝到了探索的乐趣,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并获得了战胜困难积极向上的心理体验。
第二篇: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关中学吴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一轮课堂改革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点,大胆进行教学创新,全面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一、营造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创新动力 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不能持久。因此,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任何教师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了,音乐教师当然也不例外。可见,音乐课作为一门学科并不是唱唱歌、听听音乐这类简单轻松的事情,而是真正要把它作为一门学科来学习.而《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音乐教学中,要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教师根据中学生特点,重视和发掘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小故事、谜语、笑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充分让学生展开想像, 激励创新意识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具有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1
正是这些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像、联想的广阔空间。如欣赏柴科夫斯基的作品《雪橇》时,我不出示课题,先让学生倾听乐曲,听完后提问:“这首乐曲表现了怎样一种场面?你有哪些感受?”这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有的说我看到了广阔的草原;有的说我感到自己骑在马背上在田野里奔跑;还有的学生说我好像听到有人在歌唱„„复听乐曲时,声像结合演示雪橇由远至近———行进———飞奔远去的画面,让学生结合画面展开丰富的想像。好多学生把自己想像为赶车人,随着音乐轻声哼唱,当哼唱到:“ff”特强的旋律时,许多学生都喊出了“驾”的赶马吆喝声,有的还做着扬马鞭的动作,场面非常热烈。这样,学生创新意识被很好地激发出来,引发了许多奇思妙想,充分展示了他们创新替力和聪明才智。
三、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新观点、新事物和新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句话,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有独立思想、动手能力强的一代新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是配角,学生是主角。因此,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自己搜集资料,自己总结观点或得出理论,自己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自己独自提出、发现问题,自己独自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树立起科学的合作观、进取的竞争观、创
2新的思维观,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青春舞曲》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布置各小组通过《青春舞曲》这首歌来分析中国民歌的特点。学生可通过书本、杂志、网络等多方面的途径来收集相关的资料,并通过小组讨论来总结出中国民歌的特点所在。可见,研究型学习是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将问题抛向学生,一改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掌握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四、给学生提供探究平台,拓展创新空间
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平台,并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形象遵循艺术创作形成的“整体—局部—整体”的规律,把学习的过程作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想像力,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在“力度记号”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看录像,火车由启动向远处开去,然后由远处向近处开来,想一想声音有哪些变化?然后分小组讨论,并请学生用自己理解的动作和图形表示出来。后来学生创编的动作和画的图形各不相同,虽然是各式各样,但是所表现的力度是一致的: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这时我乘机揭示音乐王国中的力度记号为“f ”、“p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创编动作、画图,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鼓励学生尝试创新。课堂教学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尝试、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不受教师“先入为主”观念的制约时,自己“试一
3试”,可试出学生的创新意识,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例如歌表演《小猪睡觉》,预先布置学生去想像小猪的形象,上课时让学生观看一段小猪的生活录像,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茅塞顿开,边看边模仿。待看完录像后,播放范唱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情绪和歌词内容自由想像创作,如小猪进食的神态、睡觉的姿势……再通过启发、揭示、示范指导学生分段、分组想像创作。学生积极投入,创作了很多动作,表演了各种情景。这种让学生试一试的方法,有意识的鼓励学生发挥想像,让他们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
总之,初中音乐课堂是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阵地。只要我们不断创造性地挖掘、创造性地教,就能唤起学生创造性地学,教与学就能碰撞出创造的火花,从而使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进行艺术欣赏和自我提升的殿堂。
第三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教育是创新人才的摇篮,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校和教师应当怀着对国家民族兴衰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探索与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为目的的教育。课堂教学是实践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只有认真改革课堂教学教法,才能正确进行创新教育。教师要提高每一堂课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努力探索适合创新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才能使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学习和发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性教学的意识。
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本人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新课程改革理论,树立创新理念。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自己怎样“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只重视知识结果的获得单一性接受性学习,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收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虽然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多年,但因受“应试教育”和当前评价方式的影响,许多教师迫于教改的形式,课堂上只是在口头上喊“创新,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重覆旧辙,不敢大胆地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尝试,主动参与学习。即使学生参与了教学,也是教师事先布置好的,学生只是充当了教师“导演”的一个角色而已,主体性、创造性的教学只是摆的花架子。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仍然得不到有效地发挥和培养。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新课改理论的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新理念,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二、营造自主、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创设自主、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并在整个过程中以饱满的激情激活课堂。教师应彻底摒弃“唯师独尊”、“唯师是从”的专制性师生观,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自由的心理空间。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和“心理 自由”是保护青少年创新天赋的两个重要条件。
对学生持宽容态度,不歧视、不厌弃,随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满腔热情地保护学生创造性的幼芽。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发问、怀疑,甚至对教师的见解提出质疑,决不强迫学生盲目服从教师的见解,消除他们在课堂上的“恐惧”心理,让他们心情轻松愉快地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大胆想象,从而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
三、学会创设问题的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就要从培养和解决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出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行为目标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把教学目标变成一个或几个学习目标,实现“三个维度”的统一。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问题的探究,鼓励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与他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其次,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功能。对于问题的答案或处理意见有分歧、解决开放性发散性思
维训练时,教师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合作中,通过师生交流、辩论;生生交流、辩论;小组之间的交流,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在认知冲突、知识间的矛盾中,处于一种主动、活跃的积极思维状态。进而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产生学习需要。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和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敢说、敢想、喜欢与人合作的精神,实现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四、创设成功的机会,提高创新意识。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条件,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学生获得成功的同时,争取他们成功的能力和成功心理得到高层次的发展,逐步产生自我期望、自我鼓励,有助于学生形成“乐学”的心态,再加上教师语言鲜明的评价,使学生一直处于情绪高涨的状态,以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教师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赞许的微笑,哪怕是学生非常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学识、经验和优点不同,教育教学内容、手段不同,要使赞赏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灵活掌握表扬方法,让它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表扬方法多样:明确而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记得很流利”,“你帮老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很有创新精神”,“你真棒”,“我相信你能行”,“我知道你会成功的”;亲切而有力的动作,如点头以赞同,竖起拇指表示夸奖,与学生握手表示感谢,摸摸学生的头或拍拍肩膀表示欣赏;生动而自然的表情,如听学生讲话神情要专注、面带微笑,学生的问题提得好或回答得好显得惊讶、欣喜;还可以辅之于适当的小奖品。这些方法穿插揉合应用,效果将更显著。
五、提高创新能力,还要注重开放题的教学。
沿袭以久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如:调查本校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情况,面对这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一定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首先学生要讨论的问题是用什么数据来刻画课外活动的情况,是采用调查和收集数据。接着的问题是“可以调查那些呢?”对此,学生可能有很多想法,对学生提供的办法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充分讨论,认识到不同的样本得到的结果可能不一样,进而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从这些解释中能作出什么判断?能想办法证实或反驳有这些数据得来的结论吗?这是一个开放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个新旧教学观念、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更新的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大胆改革,勇于实践,从培养学生参与教学入手,在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第四篇: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决不是针对高智力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要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想创新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但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因此,我们要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感知“圆”,再通过多媒体演示几只猴子骑着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轮子的自行车赛跑的情景。开始让学生猜测,谁跑最快,然后媒体演示赛跑过程。结束时,问学生为何骑圆形轮子的猴子跑第一,让学生弄清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做成圆形的道理,让他们感到学习数学很有用,自发产生一种探索兴趣,萌发出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乐于创新。
教学中还应联系实际解决简单问题,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激发得越强烈,就越能对学过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就越能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以尝试、创新的空间,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求长(正)方体的体积”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一个苹果摆在讲台上,要学生求出苹果的体积是多少?全体学生起初愣住了,而后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如果将苹果捏成橡皮泥那样捏成长(正)方体那样就好了„„在老师的启示下,学生终于悟出了可以将苹果这个不规则的体积转化为规则的体积,用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容器盛一些水,将苹果放入,只要量出水面升起的高度,就可以算出苹果的体积。以此类推,不单苹果这个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可以计算,其他一切类似物体的体积都可以计算。
这一设计不但使学生提高了运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思维更趋于活跃,充分激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确立一种以学习和学生为教学中心的观念,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变老师“教”为学生“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去,敢于创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热情洋溢,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创新精神,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乐趣,变苦学为乐学。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实践证明,小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尝试探索,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特征,促进学生能够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
1.动手实践
伟大的教育家孔于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在学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思维已激活时,教师不是机械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每人剪出两个梯形纸板(要求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当学生剪出后,教师设问:看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纸板,把它们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开始拼摆(有的小组用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当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拼法后,教师设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问的关系,你能否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各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得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种教师点拨下的学生动手自行操作、自行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情趣盎然,自主研究活动扎实,思维得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观察、思考、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2.引导质疑,让学生会创新。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交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问,发
表新见解。如“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比、分数、除法间的三者关系为什么不用“等于”,而用“相当于”?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时要先通分„„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探知兴趣浓烈,思维活跃,发言就更加积极,比、分数、整数和比例间的关系就一清二楚了。同学们的主动性发挥了,好学、善学、乐学的劲头也就更足了。
3.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所谓开放性问题,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标淮答案,也就是答案不是唯一的。既然答案不是唯一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甚至前所未有的独创想法,这样的提问,激发的正是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正是想象力。它不像传统教学的提问方式,一问一答,一答一个准,只提供一种可能答案,一种解决途径,结果堵塞了学生的思路,桎梏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开放式的提问的推动下学生必然会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结合各方面的信息,在产生大量答案的同时,获得新奇、独特的反应,从而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为了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教师出示这样一个长方形,提出的问题是:谁能看着这个长方形,说一句有关分数的话?
听了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不仅体现了红、蓝、黄色部分各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还体现了三部分之间的关系。学生的这些巧妙回答,只有在开放式提问的特定条件下才能产生。这种提问考察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真正理解,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诸如此类的提问和要求,在概念、计算、应用题教学和练习中都可能出现。提问突出“尽可能多”、“越与众不同越好”等特点,迫使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时刻在追求新的,别人想不到的答案和设想。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力和智慧得到了培养,创新意识也随之逐步形成。
四、体验成功快乐,让学生爱创新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欲望。创新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创造能力,并在创造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愉快和欢乐。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总是要设法为学生安排“创造”的机会,并使各类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例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进行到综合练习这一阶段时,让学生回忆近期学过的内容,自己编题。学生们都迫不急待地要讲出自己编的题目。有的说“9十4”,有的说“18—9”,教师将这些题加以整理,就成了一组完整的综合练习题。学生们计算着自己编出的题目,情绪很高。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教师在重点辅导时,多给予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和多种鼓励,慢慢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感觉到自身的价值。
又如,让学生自编数学小报。小报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自己谈学数学的体会,平时的错例,数学趣题,也可以转载其他数学报上的文章。一般两三个同学合作完成,他们共同设计,然后分工抄写、美化。在完成一张小报编制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内容可读性,趣味性,又要考虑排版新颖、巧妙,整体效果别具一格,这一切处处渗透着创新。自编数学小报解放了孩子的大脑、双手,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能真正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数学思维的启迪与培养
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它是通过对事物的感知、表象进行分析、概括、归纳而获得事物本质的能力。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强弱,不仅与知识理论、水平有关,而且与思维方式有关。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我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了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并收到了较好成效。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1、用实践操作唤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动手操作或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最能唤起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力。如在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时,我通过让学生自己推导将一个圆柱体拼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并让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后,我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推导过程,并让学生观察将一个圆柱体拼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同原来的圆柱体的体积及表面积相比是否发生变化。在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将一个圆柱体拼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40平方厘米,已知这个长方体的高为1分米,求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学生由于刚刚自己动手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因此很快可以求出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40÷2÷10=2(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为:3.14×2×2×10=125.6(立方厘米)。
2、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学习兴趣并获得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实践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教学了行程问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 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现在两车同时从相距200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经过2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由于题中未说明行驶方向,所以两车出发2小时,两车相距的路程应是多少并无一个标准,因此,我组织两个学生在教室中按四种情况进行了演示:
1、两个学生同时相向而行;
2、两个同学同时相背而行;
3、两个学生同时向同一方向而行,走得快的同学在前;
4、两个学生同时向同一方向而行,走得慢的同学在前。因此我再启发学生,这道题应该如何进行解答。这样,学生很快到,这道题应分以下四种情况进行讨论:
(1)、两车同时相对而行,相遇后又拉开距离:(60+50)×2-200=20(千米)。
(2)、两车同时相背而行:(60+50)×2+200=420(千米)
(3)、两车同向而行,客车在前面货车在后面:60×2+200-50×2=220(千米)(4)、两车同向而行,货车在前面客车在后面:50×2+200-60×2=180(千米)。
二、运用类比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类比方法是根据两类物质之间一些相似性质从而推导出其它方面也类似的推理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类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1、运用比较辨别,启迪学生思维想象
如在教学了数的整除的知识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一个大于10的数,被6除余4,被8除余2,被9除余1,这个最小是几?” 应该说这道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求解会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比较题:“一个数被6除余10,被8除余10,被9除余10,这个数最小是几?”这道题学生很快能求出答案:这个数即是6、8和9的最小公倍数多10,6、8和9的最小公倍数为72,因此这个数为:72+10=82;然后我引导学生将上面一道例题与这道比较题进行比较和思考,学生很快知道,上道题只要假设被6除少商1余数即为10,被8除少商1余数也为
10、被9除时少商1余数也为10,因此可迅速求得这个数只要减去10,就同时能被6、8和9整除,而6、8和9的最小公倍数为72,因此这个数为:72+10=82。这样通过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比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又如在教学完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要求学生归纳出一个能概括各个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我让学生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学生们归纳出,在小学阶段学过的面积公式都可以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进行概括,因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上底 +下底)×高÷2。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上底和下底相等,即可将这公式变成:底(长、边长)×高(宽、边长)×2÷2 =底(长、边长)×高(宽、边长);又因为将圆面积公式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的,因此,梯形的面积公式对圆也同样适用;当梯形的上底是零时,即梯形成了一个三角形,这时梯形的面积公式成了:底×高÷2。这即成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不仅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巧设探索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现代心理学认为: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如能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
1、设计开放性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思维。
如在教学了百分数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张教老师欲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为了尽可能少花钱,他考察了A、B、C三个商场,他想购买的笔记本电脑三个商场都有,且标价都有是9980元,不过三个商场的优惠方法各不相同,具体如下:
A商场:全场九折。
B商场:购物满1000元送100元。
C商场:购物满1000元九折,满10000元八八折。张老师应该到哪个商场去购买电脑?请说明理由。
这道题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应用题,因此我启发学生,应该充分考虑如何才能做到尽可能少花钱这一个特定的条件去进行分析与解答。学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讨论,最后得出如下的结论:
因为每台电脑的价格均为9980元,而去A商场是全场九折,因此张老师如果去A商场购电脑,那么张老师应该付:9980×90%=8982(元)。
因为B商场是购物满1000元送100元,张老师如果只买电脑,需付:9980-900=9080(元);张老师如果再买其它的物品凑满10000元,需付:10000-1000=9000(元)。
因为C商场是购物满1000元九折,满10000元八八折,张老师在C商场购买电脑时,只要再多买20元物品,即凑满10000元,最多需付:10000×88%=8800(元)。
因此,张老师去C商场购电脑花钱最少。
2、培养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开启学生创新思维大门
创新思维的培养,要让学生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对一些问题提出具有独特的的、富有说服力的新观点和新境界,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门。
如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25厘米,高20厘米,箱中水面高10厘米。如果在长方体水箱中放进一个长和高都为20厘米,宽为10厘米的长方体铁块,那么水面将上升多少厘米?
这道题大部分同学都只想到将以20×20作为底面放进水箱中这一种情况,这时铁块全部浸没在水中,这时候水面上升的高度即为:20×20×10÷(40×25)=4(厘米)。但还有另一种情况,即不是将20×20作为底面,而是以20×10作为底面放进水箱中的这一种情况,同学们却忽略了。这时我向学生进行了演示:我将一块铁块按未曾全部浸没在水中的情况进行了演示,并启发学生除了将以20×20作为底面放进水箱中这一种情况,还有没有其它的情况,学生通过观察并进行了讨论,认识到还要考虑到另一种情况,即以20×10作为底面放入水中,因此很快得出结论,如果以20×10作为底面放进水箱中,这时候铁块没有全部浸没在水中,这时水面上升的高度应该为:
40×25×10÷(40×25-20×10)-10=2.5(厘米)。或者用方程进行求解。设水面上升X厘米,则可得方程: 20×10×(10+X)=40×25×X,解得:
X=2.5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能力,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丰富多采的创新气氛;为学生提供思考、探索和创新的具有开放性和选择性的最大空间,我们就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行创造性学习,培养创新思维,为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础。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严爱统一
时下,很多人慨叹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这是一个现实,对我们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是一种责任和挑战。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教学出色,还要有管理、驾驭班级的能力。马克思曾说过:“只有完善的集体,才能造就完善的个人。”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更肩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是否端正、向上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且任重道远。良好的班风形成,除了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使班级有内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并确立班级和个人的奋斗目标,使集体和个人能健康、向上、和谐地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要在“严”和“爱”上下功夫。下面就从我的班主任管理实践出发,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严的教育。学生毕竟是孩子,来校学习接受教育的,再优秀的学生不可能没有缺点、不犯错误。因此,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严”并非苛刻、死板、固执己见,而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进行正确、严格的教育和引导。
1、严而有理。当班级出现不正常现象或学生违纪甚至多次违纪。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及时了解情况,分清对错和利害,然后发散思维,初步拟出几种教育措施,接着幻想一一实施,最后择优选择最为合理、恰当的措施。譬如,有一次以两位值周班长为首的六位学生逃课到操场打篮球。知情后,我初步拟出几种处理方案:第一,批评几句,写一份书面检讨;第二,罚站反省,再接受批评;第三,请家长来校;第四,心平气和地让他们认识到这次行为给自己、给班级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并在全班同学面前作公开的检讨和保证。为了让这几位逃课的学生既深刻地认识错误,又能在班级内消除影响,以理服人。我便选择了第四种方案,且效果很好。
2、严而透情。人性和时代的特点证明打骂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教育中不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在非常真诚地关心他、帮助他。在具体的实施中注意调控好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变痛恨为痛心、发怒为宽容、责骂为劝慰、殴打为抚摸、训斥为商量、罚站为请坐、冷漠为热情。上文中的例子,那几位逃课的学生犯了错误,肯定害怕、担心,甚至有学生会想看你能把我怎样。此时,如果你变发怒为宽容,先请学生坐下。这样,那怕是再桀骜不驯的学生也会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从而使之为所犯的错误感到后悔、不安,那么接下去的说理教育就好开展了。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是锤的敲打,而是
水的抚摸,才使石子变得这般光滑剔透。
3、严而垂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以说一个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
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品德高尚、言行规范、严于律己。学年初我刚接班时,刚进教室,只见地面一片狼藉,学生熟视无睹,靠“骂”肯定无济于事。于是,我便弯下身
去捡,当捡到一学生的脚下时,那学生便红起了脸,并说:“老师,我来捡。”我只笑着点头,其他学生都赶忙把自己四周的垃圾捡起来扔进桶里。自此以后,卫生保持情况好多了,每当我躬身捡垃圾时,学生都条件反射般低头四顾,确保自己的“包干区”无事。
二、爱的教育。生活中不能没有爱,教育更不能没有爱,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因此,在我们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要给予他们父母、朋友般的爱。
1、爱要不宠。对学生的爱,是指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状况等,而不是无纪律、无原则的溺爱和纵容。自从我踏上讲台,就十分信奉这样一句话:“宁可让学生在不懂事的时候责怪我,而不要让学生懂事后责怪我。”这就是在“严”的前提下的真正的爱。还是拿前文的第一个例子来讲,逃课的学生中有班级的两位班长,假如因为有两位班长在列就轻描淡写地处理,姑且不说班级同学有意见,今后的工作不好开展,就这两位班长会认为犯了错误就可以享受特权,连老师也要给他们几分面子,而不思过错、骄傲自大,可以说这对他们本人今后是相当不利的。这不是爱,是宠是害!当然有时优生犯错,为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可根据所犯错误的大小采取适当的形式或场合来教育引导,从而让他们接受挫折教育,并深刻认识到:“自己还有不足;在鲜花和掌声中长大的孩子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2、爱不失衡。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爱优生是人,爱差生是神。”我们教师虽不是神,但应具有这样的胸怀和追求。再者,教育对象不可能素质能力都一样,同样来校接受教育,不应当受到歧视和忽略。另外,“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哪怕是差生,让他们感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关心和平等对待,他们就会自然觉得你这位教师可亲可敬,进而相信你,听从你的教育。上文中逃课的还有四名学生,他们可以说是班级后进生的代表。他们见两位班长首先在班级作了检讨,还会有什么意见呢,并且在他们本人还有其他的后进生的心中,都会觉得教师公正、不偏心。
3、爱要可感。学生毕竟是孩子,虽你具备了对他们的爱心,但板着脸去教育,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爱,从而不敢接近你、信任你。这就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爱意。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可以言传情、以目传情、以手传情。比如在和学生谈话结束时,摸摸他的头或拍拍他的肩膀,再说句鼓励的话,足以让学生心花怒放,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因此,作为一个教育者,千万不要吝啬微笑,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每一个爱心的举动。
总之,对学生的教育,既要严,又要爱,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它们并不矛盾冲突,狐立地存在和实施,而是辩证统一的。我想,“严”和“爱”将是我们教育学生的永恒的主题。
转化学困生工作之我见
雷州市附城镇榜山小学 劳华芬
当今的教育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学困生的转化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效果,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方面,作为班主任我遇到了很多棘手问题。在此,谈一下自己在工作中得到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班主任要恩威并举,严慈兼施。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班主任对学生要求严格是对的,但是我们有些班主任因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教育学生时,只是片面奉行“严师出高徒”,对学困生只是一味地强调严格要求(保持师道尊严,高高在上),不去主动接近他们,了解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不与他们推心置腹地谈心,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不做学困生的知心朋友。结果师生之间的距离越严越远,甚至出现学生顶撞班主任的现象。
其实为师之严必须严厉中蕴含慈爱,若只严不爱,严就变成了压,其最终结果是学困生无法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总认为班主任在有意跟他过不去,从而产生逆反情绪。爱并不是严的对立面,对学生爱并不是对学生放纵。学困生更需要班主任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倾注一片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我们作为班主任必须掏出一颗真心去与学生沟通,做学困生的知心朋友,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用热心关怀的态度,亲切温和的语气,去创造尊重理解的氛围。让他们感觉到大家不是在讨厌他、排斥他,而是在关心他,爱护他。有了这种真诚的爱,班主任才能赢得他们的信赖,使他们乐于接受教育,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班主任要抑扬有度,善于疏导。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一般学习成绩差,思想素质差,纪律观念不强。他们常常感到前途没有希望,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无心向学,不思上进。有的经常聚众捣乱,损毁公物,嘲讽、打击优秀生……对学困生的这些思想行为,有的班主任认为批评鞭策见效快,总是喜欢将他们作为反面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点名批评,指责教训,对他们的表扬和鼓励却非常吝啬。于是他们产生自卑感,总觉得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心境复杂,情绪低落,甚至自暴自弃,自信心全无。学困生的缺点往往掩盖了他们的优点,所以,我们作为班主任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抑中带扬。对他们应谆谆教导,指出其缺点和错误,因势利导,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指责。平时,哪怕他们只有一点微小的进步,班主任都要及时表扬,使他们感知到班主任的关注和期望,从而增强自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
例如,我班的谢仕林,他学习基础很差,作业乱七八糟,又经常迟到、早退,上课打瞌睡,学习漫无目标,对自己的前途毫无信心。但我发现他很爱好体育,于是我马上找他谈话,充分肯定了他的能力,鼓励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将来报考体校。同时也指出他平时的缺点。这样,我给他指明了方向,使他不但找回了自主,而且认清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现在,他已改过自新,不仅体育成绩突飞猛进,而且其它文化科目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三、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及时表扬。
俗话:“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作为班主任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学困生,他们既有缺点也有优点,只是由于平时他们缺点太多,优点往往被班主任所忽视,班主任应该相信任何一个学困生都有潜力,都有自己的长处,即闪光点。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全面分析学生,对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等情况
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调查,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且启发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发愤图强,努力拼搏,严禁要求自己,就一定能取得进步,取得成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例如,我班的学生谢仕严,学习懒惰,成绩很差。但有一天,他听说检查组的领导要来我们学校检查,可能会到教室里检查摆设、布置、公物安全等情况,他就主动把我班教室打扫干净。我知道后,立即在班里公开表扬他,要求大家向他学习。我还抓住他的这个闪光点,常常与他谈心,互相沟通,逐渐缩短我们之间的距离。让他知道班主任、同学对他的关心和期望,使他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所长,只要肯用心做,一定能做出成绩来,一定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现在,韦朝远已改掉了坏习惯,还经常虚心地请教成绩好的同学。据科任老师反映:现在,谢仕严不但上课纪律好,而且作业也清楚多了。
四、家校联手,相互配合。
转化学困生,班主任是主要的、必不可少的角色,但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也不能忽视。因为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班主任,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极为深刻。作为班主任,我平时积极和家长联系,从家长那里获取了很多学生在家的表现,这样我对学生的了解就更加全面了。
五、班主任要善于捕捉最佳教育时机
马卡连柯指出“任何教育方法都不是永远绝对有益的,最好的方法在若干情况下也会成为最坏的方法。”这就说明教育方法本身具有二重性,其使用效果取决于时间、地点、条件,取决于运用方法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实际。因此,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应善于捕捉最佳的时机,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面对脾气暴躁的学困生,我绝不会拍案而起,粗暴地训斥,使矛盾更加恶化,我会采取“避其锋芒,以柔制刚,静待时机”的策略。待我工作完毕后,我会若无其事地叫他发放作业本,或者帮助班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此学生感到意外之余,犹豫间他的怒气已消了大半,等他完成我叫他做的事情时,他的情绪已平静下来了。这时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往往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对学困生进行思想教育,要选择最佳的教育时机,需要对时间、地点条件进行综合具体分析,要从教育的实际出发,把握好他们的思想“脉搏”,教育的结果才会水到渠成。
总之,我们要怀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念,对那些学困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他们转变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如何正确把握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
转眼间本人从事教学工作已有九个年头,期间已带出四届毕业班,今年学校又安排我教六年级的数学,这也使我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下面我就针对学生在毕业总复习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简单地谈谈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教学工作。
大家都知道,在知识掌握或技能形成的中期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甚至倒退的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高原现象”。小学生在数学总复习期间常会出现“高原现象”。其一般表现为:上课无精打彩,经常不自觉地走神;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常看错数字或抄错符号;对一些典型的题目是屡做屡错,不思改正。这让一些从事毕业班教学的老师们抓破头皮也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只好增加练习量,但效果并不好。其实从客观上看,数学本身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活动,当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后出现暂时的停顿甚至倒退现象是正常的,我们不应该畏惧或无视这种现象,如何让这种现象在最短时间内过渡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其实“高原现象”期变长、变恶劣从主观上说,是教师对教材钻得不“深”,对学生还研得不“透”,总复习时过分强调练习量,致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惧、厌倦的心理。据此,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把握复习课特点,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当前,有些教师对班级学生实际水平估计不足,总复习期间,常常用优生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一味强调多练,盲目加大作业量,学生疲于应付,使得一部分中、差生提早进入“高原期”或使“高原期”延长。因此,要克服“高原现象”,教师在总复习时要正确把握复习课特点,在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在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结合点上花力气、下功夫。复习时既要有共同的基本要求,又要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个别辅导,从而真正使所有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以生为本,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办法很多,这里只想强调一点,即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既做学生的良师,更做学生的
益友。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数学总复习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情感,把全班学生吸引到教师的周围,并及时给予他们直接的、有效的帮助,使他们顺利地走出困境,克服“高原现象”。具体地说,总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
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存在着差异,俗话说十个手指也有长短,即使完美的教学也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所教内容。因此当学生出现有知识漏洞时,绝不能一味地批评、责骂,这样只会造成师生对立。给教学工作带来阻力。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首先找自己的原因,想想自己教学工作有没有漏洞,是否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然后再用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此外,当教师发现学生作业中有普遍性的错误时,先要作自我检讨,这样做会使学生倍受感动,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地纠正错误。
2.理解学生。
复习课学生们往往不感兴趣,作为教师应该冷静地分析原因。其实,发生这个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一部分学生因已经掌握了有关知识如果教师一味地重复,学生的注意力一定会不集中。还有一部分学生新授时掌握不全或没有掌握,复习时教师又枯燥地讲授知识点、注意点等学生当然不容易接受。因此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复习课的特点灵活把握揭示目标、再现知识、疏理沟通和深化提高四个阶段。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召开“我喜欢怎样的复习课”的主题班会;与学生谈心,走进学生生活;进行家访等等,为改革复习课教学提供了依据。
3.相信学生。
19世纪德育教育家莱斯多惠形象地指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千百年劳动的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筑大厦,教他建筑。复习课若能师生共同研究、探讨,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分类,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例如:我依据教材,把毕业班的数学总复习划分为整数、小数(分数)几何初步知识、代数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统计图表、应用题等七大知识块,每个知识块又分若干个知识点,再把各个知识点绘成一个知识链,让学生对照“链”上的各个知识点去回忆,哪些地方已经懂了,哪些地方还不懂或不太懂,然后分小组合作学习,由不会的学生提问,会的学生讲解或辅导,教师巡视、点拨。
再如:在复习数的整除这一块内容时,我就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整理知识点,还请几个同学合作上台为其他学生上这节复习课,本堂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体验成功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的追求。复习课,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为使学生获得成功,我们应以创设成功机会为核心组织教学,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方法,将教学目标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由不同类型的学生来回答,努力使所有学生都能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每个目标层次上做到快速反馈,评价激励,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形成乐学的氛围。对于差生,我们更应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口算题做得好或是书写认真,都要及时予以表扬、肯定。
另外,总复习期间,我还通过开展“三自”活动:自订一本数学改错本,自办一期数学小报,自出一份期末试卷,并进行交流、评比,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以不断的成功来淡化高原效应。
四、运用激励方式,培养勤奋品质和坚强意志
激励是一种教学管理的艺术,又是一种教学调节的手段。小学生的意志从总体上说是比较薄弱的,而克服“高原现象”恰恰需要比较坚强的意志,可运用榜样激励这一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1.讲名人或伟人故事。
通过介绍毛主席少年时代在湖南长沙求学时,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特意选在长沙街头读书;鲁迅儿童时代为了提醒自己上学不迟到,在桌上刻一个“早”字等故事来教育学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不行的。
2.言传身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搞好教学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教师积极投身教改,撰写科研论文,参加自学考试。当学生知道老师比他们还辛苦,既要备课、上课,还要学习、写文章,就会受到感动,受到鼓舞。例如,上学期,我参加了本科学习、骨干教师培训等,期中时还参加区教坛新秀比赛获得二等奖,同学们听了以后都很有感触,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决心。
3.让优秀学生谈经验与体会。
班级中的优秀学生,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除了智力因素之外,还得益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他们整天和同学们生活在一起,这样的榜样来自身边,真实可信,学生易仿、易学,利于同学们相互学习,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和巩固,从而有效地防止“高原现象”的发生。
第五篇: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安顺学院2010届毕业生论文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摘要: 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既是民族进步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
人类教育实践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必然结果。正因为如此,创新就显得越发重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
述“为什么以及怎样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程改革之后,教学方法的指导
思想提倡了启发式教学和反对注入式教学,这些方法的提出,不外乎就是想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定的创
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
能的一种心理趋向。现代社会是飞跃发展的社会,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为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
中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这要求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创新意识。
关键词: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引 言
创新能力是以一定的智力为基础,在想像力、综合力和灵感、顿悟等非逻辑思维力量的帮助下,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拓展,是一种综合素质,是人类智力的最高表现,是智
慧的顶峰。
而化学科学跟其它科学不一样,它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但它与生物、物理、数
学以及其它科学紧密联系。在学习的时候,它要求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综合”。所以想让学生学好化学,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
仅要懂得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而且要懂得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知识的应用。那么,在化学教学课堂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1创设融洽的教学氛围
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又是中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这需要在教学课堂中要有一定的教学氛围。如果没一个好的教学气氛,只
是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这对于学生来说,这只是一种催眠曲,这样培养中学生成长成才
从何谈起?不要说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反而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埋没了人才,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又从何而来?所以,为了同学们的未来,为了祖国的希望,在教学课堂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做到以生为友,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课堂
参与能力,体现师生双向思维活动的过程。
1.1激发学生兴趣
浓厚的兴趣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智力潜能处于最活跃状态,是创新思维形
成的前提条件之一。情感的投入是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的最好方法
1.2认知引导,注重开拓
引导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通过自身而不是教师的思维活动,掌握所学内
容的本质和规律。千万不要扼杀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创造的萌芽,所以教师应树立教学民主
思想,与学生建立亲切、和谐的关系,建立无权威性的学习环境和无批判性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跃状态,积极思考,勇于创造。要创设宽松的、富有活力的教学气
氛。
1.3不要偏心
有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偏心的现象。其实,这样你有可能培养出一些尖子生。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两极分化。也就是说,成绩好的学生的越来越好,而差生呢?可想而知,这
就不用想了。所以教师在平时应当要花较多的时间辅导和鼓励差生,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尽
量赶上一般。
1.4要有耐心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成果的显示要有足够的耐心,也就是说有的学生回答的问题可能偏离主题意思,但也不是无不道理。教师要控制好思维成果显示的时间,不要轻率
中止学生的思维,即使学生的思维成果一无是处,也不能采用严厉的语句训斥学生,更不
能用轻蔑的语言来冷淡、挖苦学生。教师应宽宏大度,肯定学生的创新性,积极引导,给
予鼓励,做到教学相长[1]
2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
融洽的课堂气氛建立后,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良好的问题或真实的学习情景也能唤
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进而产生创新的思维火花。
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迪和引导下,使学生在掌握运用知识和发展智能的过程中
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达到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思考力。例如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是用什么物质?” “能否用稀硫酸和大
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来制取?” “能否用碳酸钠等物质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装置
可选用前面学过的哪种装置?”“二氧化碳能用什么方法收集?” 然后师生共同进行实验
探究得出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
问题情景的创设和设问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教学中设问大致有
四种类型:一是判别性问题,即“对不对?”“是不是?” 这类问题思维要求较低,难以
激发创新性思维。二是叙述类问题,例如“是什么?”“怎么样?”,这类问题可以训练
学生的记忆力,思维要求也不高,同样不能激发创新性思维。三是论述性问题,例如设问
“为什么?”这类问题可以训练学生记忆力,也可以训练思维能力,乃至创新性思维能力,但这样问题的答案多属唯一的。四是扩散性问题,例如设问“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你想了哪
些可能性?”或“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这类问题追求的目标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有新的想法、解法、见解,从而提高学生创新
思维能力。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上述设问类型中居多的是第一类和第二类,而第三、四
类较少。为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好第三、四类问题情景,多些探索与实践,有利于优
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
3渗透科学思维方法
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创新意识的激发。笛卡尔曾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3]。尤其是化学科学,其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
供了广阔的天地。在传授化学知识的时候,渗透科学思维方法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为此,我们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知识向能力迁移的内在规律,抓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便构建渗透科学思维方法的科学体系,以达到素质教育之
要求,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
例如对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从而有可能进行创造性活动。
因此,教学中不仅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
法,尤其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如: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一节结束时讲述:这一节我们采
用的是实验、归纳总结得出定律,理论上加以解释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上还常采用理论假
设,实验加以验证的方法,这是科学家最常用的两种科研方法。
具体的科学方法有:比较和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逻辑基本方法,观察、实验等感性认识方法,科学抽象、假说(探究)、模型等理性认识方法。
例如,教学“二氧化碳的密度”时,教师做完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后可借机激发学生自
己设计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比较密度的大小
需要控制变量——质量和体积。可以是在相同质量的条件下比它们的体积;也可以是相同
体积比质量。掌握了这种方法后,学生设计出了“用托盘天平比较同体积的二氧化碳和空
气的质量”等很多操作性较强的实验方案。
4积极鼓励学生质疑
创新的过程一般被认为有下列过程:发现问题→制定方案→进行验证→形成结论,可
见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创新过程的关键是创新意识的建立,对于教学而言,从
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培养学生敢问想问善问、不盲从教师及教材、不迷信权威的批判性思维,使其初具创新型人格特质。批判性思维就是拒绝盲目从众,不人云我云,就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教学中结合教材中的事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如初中化学“空气的组成”
教学中介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创立“氧化说”,打破“燃素说”。但在拉瓦锡之前,舍
勒和普利斯特利等化学家都发现了氧气,由于受“燃素说”的影响,盲目崇拜权威,缺乏
怀疑批判精神,结果让真理从自己鼻子底下溜走了。而拉瓦锡不盲从,不迷信,敢于怀疑,勇于创新,通过科学实验和思维,提出了燃烧的“氧化说”,打破了“燃素说”,掀起了
一场全面的“化学革命”。[4]
又如,在做饱和溶液降温结晶的实验时,可能有学生突发奇想:“晶体是从试管底部
往上长的呢?还是从上往下落呢?”为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我们可以打破原定教学计划
让学生通过实验去观察。结果出乎意料:晶体首先是从底往上长,一段时间后却是从上往
下落的。这时,学生纷纷猜想原因并动手设计实验来证明他们的想法。最终没有得到圆满的答案,但这并不是最重要了的,因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已被大大激发出来了。正如爱因斯
坦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又如,学习乙烯性质时,教材上用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来说明加成反应。为此,可
以向学生提问:既然实验是乙烯与溴水的反应,为什么方程式中只写乙烯与溴的加成?乙
烯与溴水的反应和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是否相同?是否具有相同的产物?我不是直接给出
答案,而补充了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反应实验,又引导他们从加成反应的过程去讨
论,自己得出答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步
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思维效率从低到高的顺序是看、听、写、讲。有许多思维过程的飞跃和问题的解决或突破是在讲的过程中实现的,通过讲又可以使学生相互激励。集思
广益的讨论,思维过程的展现与评议可以打破传统封闭型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思考、探
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必须克服“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不能光讲思维的结果,还要讲思维的过程和方法。要多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怎样想到的?”或者问:“你的思路卡在哪里了?”以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因为创造性思维它不仅
仅依靠知识的传授来激发,更重要的要通过创新思维过程的显示来激发,从而不断地排除
障碍,克服思维定势,理顺思路和成功体验,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5]。
5更新实验观念
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
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所以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性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初中化学实验的“验证性”比较重,但不宜一味地把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因为验
证性实验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化学学习和科学
探究的基础。而应该积极挖掘验证实验中的探究因素,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探究
过程,在“做科学”中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能力[6]。
首先,验证实验探究化。实验教学,除了规范操作外,还应巧妙设疑,促发学生思考,这样的实验教学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还具备探究意味。实验前可问:该实验要解决什么
问题?如何解决的?实验中可问:用什么仪器(试剂)?操作顺序怎样?实验后可问:解
决了什么问题?又引出什么问题?例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验证性实验做完后,可问:
你能证明钟罩内剩余气体真的不支持燃烧吗?学生认为可拔开橡皮塞用点燃的蜡烛去试,但操作的结果却是蜡烛正常燃烧(因为钟罩内气压小,拔开塞子时外界空气乘虚而入)!学
生惊讶不已,探究欲望顿生。在一番探讨之后,得出了先往水槽中加水,使钟罩内外水面
一致后再做烛火试验的创新解决方案。
其次,验证实验范例化。现行教材中的许多实验蕴含着化学思想、化学规律,体现着
化学的研究方向,是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典型教例,是学生模仿的范例。例如,教材为
了证明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作用,设计了三个实验:①只加热氯酸钾、②只加热
二氧化锰、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这种直接对比的设计手法值得学生借鉴和
模仿。
最后,自主探究创新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模仿学习后,可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设计
探究方案。例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课本上也没有相应的验证实验,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们抓住反应后无气体、气压减小这一特点结果设
计出了许多新颖的方案,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总之,教学中可以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学设计、找方法,引发创造思维;利用分组实
验让学生想问题、创方案,诱发创新意识;利用研究性实验让学生找问题、促情感,训练
创造思维。
当然,并不是让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就能把化学学好,这需要多方面的有机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灵活掌握。
参考文献
[1]陈张跃.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中国史研究,1998(3).[2]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中国轻工出版社,2004(1).[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钟俊敏.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方法[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朱新春、睢文龙、廖时人.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张建伟.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清华大学电教中心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M].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