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内容摘要】
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非常重视学生活动的开展,尤其重视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在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师生的活动空间增加了,教学中可以适时地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这样在形式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我们的教师要在教学前精心的设计教学过程,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有效地组织小组活动,还要注重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团队合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可以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逐步进行。团队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有效的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教给学生合作方法,开展有序的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最后,要给予学生合作空间,关爱后进学生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团队 意识的培养为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集体意识有着积极地推进作用。
【关 键 词】小班化、团队、课堂教学
南京市实施小学“小班化”教学已经快有8个年头了。小班化的教学形式给我们教师带来了许多新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同时也让我们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
小班化是指在学生较少的班级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模式、教法、评价手段会发生全新的变化,教育观念将更新,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这样“小班化”教学环境下,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逐渐浓厚起来,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小班的学生在对课堂的满意程度、在课堂上大胆发言的愿望和频率、与教师的关系以及自主意识的养成等方面都优于大班的学生。在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师生的活动空间增加了,教学中可以适时地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这样在形式上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到活动中来。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具体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当互为教学的主体,而且是人格绝对平等的主体,教与学相互依赖、互为基础、互为方向。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同一的过程。在现行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地形式,其实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团队也是一个小集体。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小组讨论时学生们通过交流,提出问题,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在多年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老师们更多地重视分析教材,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开展小组活动和实践操作的内容,这样的团队合作行为是一种为达到一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让人感觉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踊跃。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你一言我一语,有时会看到的总是那么几个孩子在进行汇报、表演,而有的小组里的孩子却没有充分地参与在活动中,他们或多或少的只是小组活动中的一个摆设罢了。这一现象说明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对话与合作团体意识的培养。其实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团体,每个成员都是这个团体中的一分子,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任务,都要积极的投入在团体合作中来,小组的成绩与每一个学生的努力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应该多关注各小组学生之间的交流,多巡视,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活动,让每个孩子“动起来”,并及时发现小组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给予指导与帮助,让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真正的学到知识上、在心理上和能力上的得到提高。
那么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利用小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有效的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位教学在第一线的数学教师都希望能在一节数学课中教会学生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要想上好一节数学课最关键的是认真钻研教材。对于钻研数学教材,有一个形象比喻:“好比挖井,不能想挖多深,就挖多深。”对教材的挖掘不是越深越好,要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把握好“度”,做到深入浅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角”。所以在教学设计上要设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建构,做学习的主人。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知识结构,设计教学环节,采取有效地小组活动,抓住团队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利用小组的学习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小组学习中让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的交流,听取他人的建议,帮助学生在课堂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增强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中,几人在一起,分成活动小组,开展交流与讨论,通过交流收集小集体成员的智慧,体会集体的力量,学会团结,争夺成功。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每个小组活动状况和了解每位同学活动效果,可以在教学中真正实施差异教学。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小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小组中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探究交流等自主活动来体验和感受相关的知识技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成效,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地学习,都有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之间更加团结。
二、教给学生合作方法,开展有序的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地学习方式,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达到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有序的开展小组活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设计小组活动要求外,还要教会学生小组活动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方法才能更好进行小组合作。
课堂教学中我尝试着教给学生小组活动的要求:发言要有序,说话要小声,帮助困难生,团结共合作,比一比谁的团队意思强。还充分利用教室环境布置提升课堂中的学生团队意识。在实践研究中,我有意识的安排各小组的每个成员从事具体的事情,有目的、有序的开展小组活动,渗透团队意识的同时更多的是让团队中的成员在不同方面都能得到锻炼。
比如在上《长方形的认识》的数学课堂中用PPT展示小组活动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先读一读,了解合作的过程,在进行活动。本节课设计学生两人为一桌,四人为一组动起来:我折长方形,你数长方形的边,他量长方形的角,还有他来总结。经过团队中成员之间一番对话合作,完成了对长方形的认识的知识,并在团队中推荐代表进行汇报,不仅提高了学习而且提高了同学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合作的意识。在汇报中有的说长方形有四条边;有的说长方形的角都是直角„„整个课堂活跃了起来,这样团队中的每位同学都参加到学习中来,每个人还至少得到了三至五次的发言机会,团队活动的好就给他们一定的奖励,顿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思维都被激活了。小班教学中这一团队合作学习的改革,真正做到了新课改中“生生参与”的要求,也让学生充分得到了发展。
再如学习《三角形的分类》时,用课件展示小组活动的具体步骤,让学生了解团队活动的任务,认真开展活动。本节课的设计中先安排学生自学书本知识,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让小组中的每个学生先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形中每个角的度数是多少,进行相
互汇报,再由小组中的推选的学生来计算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再通过各团队的汇报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在团队合作讨论中,学生知道了按照三角形中角的不同,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即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并会用集合图表示这三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课堂中针对团队的表现给予评价与奖励,通过这样的实践过程,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与他人交流和对话,从而达到培养发展学生探索性学习的效果。这样的学习,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思考与探索的空间,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从事思维活动,加深自己的理解,提高团队意识。
还有在教学《怎样滚得远》的教学设计中,我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实验活动,以4人为一组开展进行:一人测量木版与地面形成的夹角,一人滚动胶带,一人测量胶带滚动的距离,一人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在活动中每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活动起来有序有果,学生也非常的乐于参与课堂的实验中来。当学生实验完毕后,先让他们进行实验的演示,然后让他们一起在小组中共同商讨研究成果,每个人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得到的实验结果是什么,最后推荐一名普通成员或后进生进行归纳概括的汇报,学生们在整个课堂中不仅学到了知识,在团队思想上也得到了锻炼。看到这样的课堂效果我真正感到课题研究的乐趣与成功。
三、给予学生合作空间,关爱后进学生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也就结束了。”一般来说,学习后进生智力并非都很差,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总被缺点短处掩盖,而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学生都喜欢老师的表扬,后进生更是如此,因为他们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得到多的是老师的批评和训斥。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给予学生合作空间,利用小组合作的团队力量对后进生进行表扬,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一定的鼓励,使他们能感到老师的关注和期望。这样有助于他们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学习自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
比如,在数学课堂上,在复习以往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小组活动形式针对后进生提出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并向后进生投去一个充满信任的、亲切、期待的目光,一张可亲的笑脸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涟漪,让他们能轻松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得到同学们的肯定与赞许。老师心中有后进生,后进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只有师生感情上的交流,才会引起双方的共鸣,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最强,教学的效果也是最佳的。
以往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时一般都是优、中等学生的专利,在活动时学习困难的学生眼里,活动时他们是陪衬,是多余的,因为老师指导得太少,而且提问都给了较好的普通学生,这使他们很少(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慢慢地便失去了学习的勇气。为了克服后进学生的信心不足,使他们融入普通学生群体之中,教师要为他们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在数学课堂小组合作中,利用团队组织安排指定后进生的交流内容,让他们也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不管正确、恰当与否,其他同学都要认真听。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有意安排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与其同桌,既可时常彼此交流,可以及时得到优良生的帮助,在友好和睦的学习交往中提高学习的自信。
比如:二年级教材中的《测定方向》、三年级教材中的《24小时记时法》、四年级教材中的《统计》教学等。在四年级《统计》课堂教学中设计小组合作,让后进生在小组中来扮演数统计记录的任务,带领小组同学来统计数量的活动,体会统计的过程与好处,感受收集数据与整理数据的过程,更好的掌握统计知识概念。三年级的《24小时记时法》让后进生在小组中谈谈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并利用照片展示一天的活动,让小组成员把自己一天的活动进行整理,了解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是怎样运用的。逐步感受24时
记时法的好处以及相关的科学领域的知识,让后进生在这样有趣的活动中树立学习知识的信心。
我们深深地知道转化一个学习后进生,比培养一个优等生更重要,尤其是在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学习后进的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后进生掉队就显得更为重要。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应从课堂教学着手,积极寻找一些教学活动素材,精心组织一些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利用小班化教学的课堂的优势与良好的条件,多给予后进生学习与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与机会,从而全面提升后进生的学习的乐趣、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让他们融入到团队中去,成为团队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让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小组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地增强。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利用小班化得优势,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小组活动,利用团队的力量在课堂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利用团队精神关注后进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作出积极的作用。
2009年获得南京市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第二篇: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摘 要:"问题是数学的灵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本文从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进行一题多解等方面谈谈自己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看法与做法。
古语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是教与学的载体,一个好问题,就是好的学习内容和好的学习方式。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孩子们有了优化的思维方式将来就一定会是社会发展的生命军。低年级的孩子好奇心强,探索欲望高,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喜欢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特性适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发展数学思维,驱使学生积极思考,质疑、解疑,最终达到对事物认识的深化从而创新。所以说,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是成就事业的起点。
本人在进行培养低年级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时,发现要让学生求得真正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发展想象创造力,教师要把握好时机,运用适当的方法,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提问,特别是提出不同的见解。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主要方法
方法(一):推行教学民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民主是师生平等相处,密切配合,共同发展的新型教育方式。“尊重、信任、沟通、理解、宽容、赏识”是实施教学民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经验结晶。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学中我们努力为孩子们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孩子们之间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满腔热情的鼓励孩子们敢说敢想的积极性。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帮助,多一些等待,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大胆的主动提问。
方法(二):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他们不断地努力去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因此,我们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因人、因时制宜地将教材的内容进行扩展、修改,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给学生创造“异想天开”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方法(三):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年级分层次撰写教学案例,巧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置身于生动教学情境时,有利于激发学习需要。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当然因为教学内容的不同,情境的设置也迥然不同,方式是多样的,我们感到大致有:创设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点,触发学生产生问题;创设呈现带有问题意识的观察研究的具体材料,学生通过观察产生问题;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有趣味性的故事,使学生在联想中产生问题等。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但是,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和事,养成质疑提问的习惯。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不仅依赖于知识和能力及适宜的环境和气氛,而且还依赖于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只有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适时、适量、适度的处理好问题的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教学状态,才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如:
在教学一年级的《20以内进位加法表》时,出示所有的进位加法算式后,教师问学生:“将加法表,横者看,竖者看,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吗?”先让学生互相讨论后,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有学生问:“为什么20以内进位加法表中没有得数是10的加法算式?”“为什么每个数只加到9就结束了,不加到10、11、12……呢?”“为什么横着看它们的得数都是相同的?”等等。有的问题学生能解答,有的问题老师做了解释。特别是学生在解答算式不同,得数相同的问题时,说的非常好,“因为第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少,第二个加数就要一个比一个多,这样得数才能相同”。说的多么精彩啊!想不到是一年级的孩子说的。提出这个问题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孩子老师都要大肆表扬了一番,并鼓励其他的孩子也能向他们这样勤思好问。通过这样的质疑解疑的教学,孩子们深深的领略到了数学的魅力,20以内进位加法的规律在自然而然的教学情境中揭示了。
方法(四):掌握提问的方法。
好奇、好问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的这份天性,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
首先,可以先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几种形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提问的三种形式。
其次,提问时可以让学生这样想:为什么有些概念的字词很重要,不能丢。书上某些数或字为什么用红字体?在概念内涵的挖掘,外延的拓展上质疑。如: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有学生就提出,为什么书中的竖式上的个位和十位都用红字,我反问到“为什么,谁能解答?”有学生说:这是为了让我们注意数位要对齐着写。教师说是的,象这样的红字书上还有很多,你们都可以找出来问一问,并且给一些重要的地方,自己标上红色。
再次,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提出与学习有关的问题。
如在教学“用数学”一课时,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有学生就提“为什么练武的同学只有一个人拿了刀?”这是跟本课无关的问题,要提醒学生以后不要再出现。但是有学生在解决问题后有学生提到“踢足球的两队人数应该相同,怎么黄队少一人”。这样的问题是仔细观察图画后提出的,很好!学生经过分析知道,有一个守门员没在画中。教师应鼓励大家今后提出与信息有关系的数学问题,并且要细心观察,认真分析。
方法(五):将好的问题作为示范。
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想不到的问题这是提问的关键。有时学生提的问题涉及面广,多而杂。这时老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只要引导得法,学生能有所发现,逐步学会提问。乔治·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说道:“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而且应该使教师问的问题,将来学生自己也可能提出。”学生的问题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教师要做好问“问题”的示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问“问题”。
在学生互相传阅的“问题火车”本中,对于提得好的问题,老师都记上了“
”,提得越好星就越多,慢慢的学生就会模仿好的问题去提,甚至还可以评价别人的提问。
方法(七):妥善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对学生的提问作分级评价。
对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如果不给予妥善的解答,就可能伤害问“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适时给予解答。当然解答不是以教师给出正确答案为目的,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参考书,查阅工具书或动手试验,或者互相讨论、互相辩论、自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解答不是“标准答案”要求学生,而是注意鼓励学生的独创性。
如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重点问题,同时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解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
心理学家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如果学生的提问得不到及时的赞赏和恰如其分的评价,则会丧失自信心。因此,我们教师要耐心地倾听并投以信任、赞许的目光,并用“你的想法很独特!”“你的问题问得好!”“你很有自己的见解!”等亲切、肯定的话语给予热情的鼓励,进行真诚的表扬。如果教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评价学生,更能起到传授知识、表达思想、唤醒学生潜能的作用。
对学生提问的评价,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1、评价学生参与提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包括提问态度、提问习惯、提问能力、提问心理。
2、评价学生在提问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水平与能力;一级水平(学生随心所欲地问,针对性不强)、二级水平(学生能提些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问题,形式上的问题)、三级水平(学生能用数学语言提出自己真实所在的数学问题)。
3、评价学生提问水平的发展趋势。
主要途径:对学生的“问题火车”、“问题小档案”等资料中出现的典型性问题在班级中集体讨论并找到答案。对于好的问题中在问题旁画星标记,给予奖励。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主要途径
途径(一):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专门留给学生提问。定
名为“超级提问?”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语气,要用商量的口吻。“你们还有什么疑问?”“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比较这几种方法,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能回答的问题学生回答,教师不要插手,只从旁指点。要对学生的问题要做出评价,“你的问题提得真好”、“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问出了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等,激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
其次,在某些教学环节中设置让学生互动的时间。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人人参与学习讨论,相互激发相互质疑,取长补短,加深理解。如:在教学“用数学”一课时,出示了一幅图,图中有许多学生在操场上做各种活动,问: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应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讨,以四人为一组,展开讨论,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有发表的机会。学生在反馈时提出许多不同的数学问题,“跳绳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跳绳的比跑步的多多人?”“有23人在草地中玩,跳绳的有10人,踢毽子的有多少人?”“跑步的同学中,第2名的后面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跑步?”学生思维活跃,在提问的同时又编出了完整的数学题,解决了问题。
途径(二):递纸条,课堂提问的时间少,机会也不多,如果有些同学想将自己的问题马上告诉老师可以写在纸条上下课后递给老师。老师可以当面立即回答,也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在班级评议。这样即可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提问情况,又可以保留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应将问题写入教师提问本中,保留下来。
途径(三):以小组为单位。设立提问本,取名“问题火车”。组内互相传递着写下自己的问题,如下
X月X日
星期X
提问人:X
X
X
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这样甲生写完后传给乙生,乙生写完再传给丙生,班级中每人都可以记录下自己的问题,还可以看到别人是怎样提问的,对于提得好的问题,老师可以在旁边画上“
”。学生看到星多的问题就知道是提得好的问题,会仿照着提问。
途径(四):定期让学生填写“问题小档案”。问题小档案设置三个环节:知识积累(已经掌握或知道了哪些数学知识)、信息收集(跟所学的数学知识有关的信息)、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是想知道的问题)。学生可以在收集知识相关信息时发现新的问题,收集的渠道可以是书籍、报刊、杂志、网络等。并特意设置一个附加栏目“家长的话”,达到家校配合,共同促进孩子的问题意识。
途径(五):教师撰写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思维训练素材引发学生提问。如:出示一些学习用具的价钱,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你能从图中选择合适的信息编出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后,教师再组织四人一组讨论,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判断是不是两步计算的问题。如:分果果、巧数图形等素材。
途径(六):让学生每周阅读一篇数学小故事,了解古今中外数学家成长的历程,感受他们的科学精神;根据学生掌握数学的程度,适当介绍数学史上的名题,领略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
途径(七):每周集体做一种类型的发散思维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如:发散思维训练
例如:要修2400米长的路,已经修了5天,平均每天修160米,余下的要8天修完。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那些问题:
①剩下的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②剩下的平均每天比原来平均每天多修多少米?(这个问题层次很高,四步解决)
③这条路共修了多少天?
④全程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通过多角度、多方面地变化问题,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全面观察问题的能力。
二、在运用方法和途径时的注意事项
1、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如果让一个从未经过训练的学生提问,并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刚开始只要求学生提想问的问题;接下来经常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最后才能要求学生通过对解决问题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并能产生新的数学问题。
2、注意持之以恒,不断强化。习惯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样如此,它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它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
3、注意体验成功,增添动力。要经常让学生体验因提问解答带来的成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从要我问变我要问,使提问变为学生自我内在的一种需求。
4、提问注意事项:不要照搬“十万个为什么?”等书中的问题;不要为提问而提问,提出明知故问的问题;明知别人提过的问题,不要再重复提问;对国家机密,或个人隐私等问题,不应提问。
教育科研的道路还很长,我们仍在不断地摸索、研究,希望通过更多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好孩子的问题意识,在这块沃土中结出最丰硕的果实来!
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们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设法解决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问题存在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更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
出于对学生认知发展特征,及每节课教学时间相对较少的原因,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节奏及教学目标的达到,绝大多数的发问与要求都是教师直接给予学生的。仅仅从学生对于教师问题的回应中,我们可能只能了解学生对于某个问题情境是否理解了,是否采用了合适的问题解决策略,但我们无法了解其是否具备问题意识及问题意识所处的水平。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的思考,最终丧失了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与新课改中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师生间、学生间互动的观点是相悖的现阶段,就我的观察,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典型表现为两类:其一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其二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而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接下来我将从四个阶段向大家介绍下我在教学中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点滴体会:
一、创造优良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问
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存在有疑但不敢问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有许多顾虑,总是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或大家都知道的,怕被同学讥笑、老师批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消除心理顾虑。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多么肤浅,教师都不要嘲笑,要认真对待,杜绝从语言和行动上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对提错的问题要启发他们用另一种方法思考,树立自信心;对有探讨价值的“提问”要因势利导,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以“问题”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推动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敢于大胆的提出问题。
现以我在教学《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复习课中的一个教学片段为例,谈谈我对保护学生问题意识的体会:
课上,我给出了这样一个背景资料“如果给定一个椭圆,给出一条直线
”,我问学生“根据所给背景资料,你能联想到什么?”学生在这一开放、宽松的环境下,提出了很多的联想,比方说
生1:椭圆的焦点;
生2:“a”“b”(椭圆的长半轴和短半轴)的值等;
针对这一请况,学生的联想偏离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我就启发学生用另一种方法思考,引导“同学们,能不能把椭圆和直线放在一起联想”
生3:作图;
生4: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位置关系有几种等等
如果是这一类有探讨价值的联想,我就因势利导,顺势追问“如果你是老师,你希望你的学生知道什么?你想问一个怎样的问题?”
虽然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在层次上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但是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课堂学习的气氛很浓烈,平时不开口的学生也会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点。马斯洛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带有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对未知的事更开放。在我看来,现代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把着眼点放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生学会学习上,积极鼓励学生自学新知,实行先学后教策略,引导学生在旧知结构的基础上主动探求新知,尝试性的组织迁移,培养自主探究未知世界的精神。这里的独立并不是完全封闭、孤立的,而是要求老师能够提供给学生与迁移有关的准备材料,适当加以点拨,提高迁移的成功率,增强学生独立探究问题的信心和意识。
比如我在教学《排列(一)》时,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知识,因此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排列的定义和排列数公式,之后完成对例题的剖析和进行练习。学生能很快速的就自学好排列的定义和排列数公式,但在阅读例题和进行练习巩固时,碰到了相当多的问题,比如对一个排列的题目如何下手,为什么用排列数公式等问题。此时,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现将其中一个小组的讨论过程记录如下:
生1:为什么用排列数公式
生2:题目是一个排列问题
生1:为什么是一个排列问题
生2:题目符合排列的定义
生1:如果这是排列,那么怎样子就不是排列了…
由此,引出了本节课里的一个关键点“如何判断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
学生在这一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的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而另外一些问题其实也只需要教师稍加点拨。
三、教给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是让学生停留在“敢问”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是要学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因此,如何让学生学会怎样提问,问到要害处,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基本方法,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引导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我总结了如下几种:
⑴观察法
对客观事物和现象,在其自然的条件下,按照客观事物本身内在的联系和实际情况,提出问题。例如,在排列中的一个变式教学:
有4个男生和3个女生排成一排,按下列要求各有多少种不同排法:
(1)男甲排在正中间;
(2)男甲不在排头,女乙不在排尾;
(3)三个女生排在一起;
(4)三个女生两两都不相邻;
(5)若甲必须在乙的右边(可以相邻,也可以不相邻);
(6)全体站成一排,甲、乙、丙三人自左向右顺序不变。
问:除了上述要求的排法,还有没有其它不同要求下的排法?(通过观察,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现将其中一些问题记录如下:
(1)7位同学站成一排,甲、乙只能站在两端?
(2)7位同学站成一排,甲、乙不能站在两端?
(3)甲、乙两同学必须相邻,而且丙不能站在排头和排尾?
(4)若甲、乙两名女生相邻,且不与第三名女生相邻?
(5)甲、乙、丙3名同学必须相邻,而且要求乙、丙分别站在甲的两边?
⑵追问法
当接触到一个问题或者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后,可以顺着其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究底继续发问。其表现形式一般是“为什么是这样的?”“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例如,数学中常见的一题多解型的练习。
⑶类比法
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性质的相关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来。例如,在教学《集合间的关系》时,就可以通过类比实数间的大小关系,类推集合间相等、子集和真子集的关系。
四、提供机会,培养学生善于提问
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科学开始于问题”,“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的确,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发表看法,提出问题。并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重视给每个教学环节留着适当空白,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积极引导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孕育问题意识,捕捉“问的契机”,不但敢问,会问,而且善问。
总之,“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陶行知也言:“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由为重要,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就让我们从每一个四十分钟做起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内容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特点是在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从“创造良好的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创设和谐的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教给学生提问的技能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改变评价方式是提高问题质量的有效引领”和“带问题走出课堂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保证”五个方面阐述对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问题意识
质疑问难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曾经有位学者指出:“美国的课堂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国的课堂是着力于帮助孩子寻找问题的答案;前者越教孩子的问题越多,后者越教孩子的问题越少。孩子的问题越多,创造的欲望就越强烈;反之,问题越少,创造的动力就越小”。在我国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善于提问,在提问中获取新知呢?下面谈谈在教学中的研究和认识:
一、创造良好的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
学生不敢提问题,是传统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是自卑心理和惰性心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我们教师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消除这两种不良的心理。
受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是“严肃有余”,而“亲切不足”。学生问得好还好,问得不好,便是“讽刺挖苦”“一顿臭骂”。这样,学生还岂敢质疑问题,提出问题?因此,要让学生敢于提问,教师首先要努力营造自由、宽松、和谐、民主的探索问题的情境;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对待,从内心消除学生自卑、畏惧的心理障碍。有时候他们的问题显得幼稚可笑,甚至荒谬,也不要随意批评或是流露出失望谴责的动作表情,而要表扬他们敢于提问的勇气,鼓励他们下次问得更好。而事实上,孩子们许多看似幼稚的问题并非没有价值,相反是值得科学研究的,说不定在这些看似幼稚的“为什么”中就隐藏着明天的爱迪生和牛顿呢!因此,我们要杜绝在语言、神态、行动上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例如:教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鼓励学生可以在小组里议一议,大胆去猜、去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鼓励他们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有的学生想:长方体的每个面是否都是长方形呢?正方体的12条棱是否都相等呢?……
学生会大胆质疑,于是教师又马上组织了学生在小组内验证,很快就否定和肯定了刚才的说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
二、创设和谐的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离不开问题情境的设置。因此,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新奇的数学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质疑兴趣,以趣生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而且教师要把引导学生质疑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的环节,保证有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质疑。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都要积极引导、鼓励,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单位“l”的理解,让学生拿出自备的长方形纸张。折出它的1/2来,折好后,让同桌的同学比较大小。当学生比出大小后,教师问:“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这时,有的学生问:“大家折出来的都是纸张的1/2,为什么大小不一样呢?”师表扬这位同学问得好,并让学生把自己的长方形纸张再进行比较,得出:每人拿的长方形纸张大小不一,单位“1”就不相等,所以1/2也不相等。这样,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
三、教给学生提问的技能,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有的学生对一些知识想提出自己的看法,但往往缺乏提问的技能,想问又不知该怎么问,所以教给学生提问的技能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质疑问难的方法一般有:
(一)发挥教材作用,提出数学问题。教材中有许多主题图或练习题都有“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的提示,图文并茂的主题图或练习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在情境中又蕴含着数学信息,教师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鼓励学生在信息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说说选择了哪些信息,、再次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内化信息,加深理解。
(二)从课题切入,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从课题上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有利于激活学生求知的欲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先让学生说说收集到生活中的百分数。然后针对课题指导学生质疑:“对于百分数,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将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求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提问的勇气和能力,养成爱提问、善提问的良好习惯。
(三)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找问题。如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先让学生回忆已学过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然后出示例题
1)
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有的学生问:能不能把它分割成几个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受该生的的启发,孩子们想到了许多方法。孩子们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从问题出发,自主探索,利用已有旧知获取了新知。
(四).从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如一位教师教学“利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后学生在练习“25×35+25×6-25”这题时出现了两种情况:
A.25×35+25×6-25
=25×(35+6-1)
=25×40
=1000
B.25×35+25×6-25
=25×(35+6-25)
=25×16
=400
该教师没有急于判断对错,而是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检验哪种正确。学生想到了不用简便方法计算得出结果,于是教师请同学们利用这种方法验证,结果得出了第一种方法正确。由于大家是一起验证的,所以对这个结论都赞同,可教师发现有的学生脸上还有一些困惑,于是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说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在教师的鼓励下,一位学生问:“为什么最后一项是25,在括号里却成了1?”这位学生问到了本题的关键。经过讨论,终于使这部分学生明白了25可以看成25×1,表示1个25,所以括号里必须是1,不是25。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不仅促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
四、改变评价方式,是提高问题质量的有效引领。
心理学家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如果学生的提问得不到及时的赞赏和恰如其分的评价,则会丧失自信心。因此,教师要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评价学生,更能起到传授知识、表达思想、唤醒学生潜能的作用。
改变评价方式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当学生敢于提问题后,教师要适时引领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随时评价什么样的问题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好问题。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在与学生共同了解了年、月、日的一些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公历每年总是12个月,而农历有的年份是13个月。我们都知道一年有365天。总天数不变为什么月数不一样。这个问题提的真棒,很有思考的价值。教师对问题提的好的同学及时给予鼓励,并抓住疑点,让大家进行辨析,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求知欲望高,问题解决后,学生不但对此问题印象深刻,而且逐步学会提问。
教师还应注意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评价。如当学生提出的一个好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同学提的问题为什么好,好在哪儿。还可在班中评选“数学提问小能手”等,树立榜样,并让善于提问的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使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使自己的问题能提在关键处,提在点子上。从而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
五、带问题走出课堂,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保证
过去教学,人们倡导“堂堂清”、“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等理念,事实上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既要切断“尾巴”——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又要留有“尾巴”——让学生携问号离开数学课堂。
我们的课堂一定要开放,允许学生带着没有解决的问题,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大课堂,去作开放式的探究。如特级教师钟麒生上的一节课《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就体现了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开放的学习活动,学生认识了分数的大小比较后,再引导学生说几个分数并比较大小:当学生说出几个假分数时老师疑惑了,“有这样的分数吗?它表示什么呢?”当大部分学生都疑惑或认为没有这样的分数时,老师又说:“有这样的分数,那么它表示什么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研究!”虽然假分数在不久后就要学到,但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学生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可以让学生将课内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探索更多的新的问题,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总之,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主动提出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教师努力的方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我们教师长期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孙明金《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
》福建教育,2003
[2]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黄爱花与智慧课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
金旗《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今日教育》2006.4总第123期31—32
第三篇: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关中学吴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一轮课堂改革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点,大胆进行教学创新,全面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一、营造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创新动力 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不能持久。因此,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任何教师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了,音乐教师当然也不例外。可见,音乐课作为一门学科并不是唱唱歌、听听音乐这类简单轻松的事情,而是真正要把它作为一门学科来学习.而《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音乐教学中,要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教师根据中学生特点,重视和发掘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小故事、谜语、笑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充分让学生展开想像, 激励创新意识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具有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1
正是这些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像、联想的广阔空间。如欣赏柴科夫斯基的作品《雪橇》时,我不出示课题,先让学生倾听乐曲,听完后提问:“这首乐曲表现了怎样一种场面?你有哪些感受?”这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有的说我看到了广阔的草原;有的说我感到自己骑在马背上在田野里奔跑;还有的学生说我好像听到有人在歌唱„„复听乐曲时,声像结合演示雪橇由远至近———行进———飞奔远去的画面,让学生结合画面展开丰富的想像。好多学生把自己想像为赶车人,随着音乐轻声哼唱,当哼唱到:“ff”特强的旋律时,许多学生都喊出了“驾”的赶马吆喝声,有的还做着扬马鞭的动作,场面非常热烈。这样,学生创新意识被很好地激发出来,引发了许多奇思妙想,充分展示了他们创新替力和聪明才智。
三、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新观点、新事物和新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句话,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有独立思想、动手能力强的一代新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是配角,学生是主角。因此,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自己搜集资料,自己总结观点或得出理论,自己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自己独自提出、发现问题,自己独自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树立起科学的合作观、进取的竞争观、创
2新的思维观,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青春舞曲》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布置各小组通过《青春舞曲》这首歌来分析中国民歌的特点。学生可通过书本、杂志、网络等多方面的途径来收集相关的资料,并通过小组讨论来总结出中国民歌的特点所在。可见,研究型学习是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将问题抛向学生,一改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掌握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四、给学生提供探究平台,拓展创新空间
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平台,并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形象遵循艺术创作形成的“整体—局部—整体”的规律,把学习的过程作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想像力,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在“力度记号”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看录像,火车由启动向远处开去,然后由远处向近处开来,想一想声音有哪些变化?然后分小组讨论,并请学生用自己理解的动作和图形表示出来。后来学生创编的动作和画的图形各不相同,虽然是各式各样,但是所表现的力度是一致的: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这时我乘机揭示音乐王国中的力度记号为“f ”、“p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创编动作、画图,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鼓励学生尝试创新。课堂教学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尝试、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不受教师“先入为主”观念的制约时,自己“试一
3试”,可试出学生的创新意识,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例如歌表演《小猪睡觉》,预先布置学生去想像小猪的形象,上课时让学生观看一段小猪的生活录像,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茅塞顿开,边看边模仿。待看完录像后,播放范唱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情绪和歌词内容自由想像创作,如小猪进食的神态、睡觉的姿势……再通过启发、揭示、示范指导学生分段、分组想像创作。学生积极投入,创作了很多动作,表演了各种情景。这种让学生试一试的方法,有意识的鼓励学生发挥想像,让他们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
总之,初中音乐课堂是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阵地。只要我们不断创造性地挖掘、创造性地教,就能唤起学生创造性地学,教与学就能碰撞出创造的火花,从而使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进行艺术欣赏和自我提升的殿堂。
第四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教育是创新人才的摇篮,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校和教师应当怀着对国家民族兴衰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探索与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为目的的教育。课堂教学是实践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只有认真改革课堂教学教法,才能正确进行创新教育。教师要提高每一堂课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努力探索适合创新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才能使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学习和发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性教学的意识。
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本人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新课程改革理论,树立创新理念。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自己怎样“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只重视知识结果的获得单一性接受性学习,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收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虽然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多年,但因受“应试教育”和当前评价方式的影响,许多教师迫于教改的形式,课堂上只是在口头上喊“创新,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重覆旧辙,不敢大胆地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尝试,主动参与学习。即使学生参与了教学,也是教师事先布置好的,学生只是充当了教师“导演”的一个角色而已,主体性、创造性的教学只是摆的花架子。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仍然得不到有效地发挥和培养。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新课改理论的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新理念,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二、营造自主、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创设自主、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并在整个过程中以饱满的激情激活课堂。教师应彻底摒弃“唯师独尊”、“唯师是从”的专制性师生观,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自由的心理空间。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和“心理 自由”是保护青少年创新天赋的两个重要条件。
对学生持宽容态度,不歧视、不厌弃,随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满腔热情地保护学生创造性的幼芽。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发问、怀疑,甚至对教师的见解提出质疑,决不强迫学生盲目服从教师的见解,消除他们在课堂上的“恐惧”心理,让他们心情轻松愉快地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大胆想象,从而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
三、学会创设问题的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就要从培养和解决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出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行为目标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把教学目标变成一个或几个学习目标,实现“三个维度”的统一。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问题的探究,鼓励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与他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其次,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功能。对于问题的答案或处理意见有分歧、解决开放性发散性思
维训练时,教师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合作中,通过师生交流、辩论;生生交流、辩论;小组之间的交流,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在认知冲突、知识间的矛盾中,处于一种主动、活跃的积极思维状态。进而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产生学习需要。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和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敢说、敢想、喜欢与人合作的精神,实现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四、创设成功的机会,提高创新意识。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条件,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学生获得成功的同时,争取他们成功的能力和成功心理得到高层次的发展,逐步产生自我期望、自我鼓励,有助于学生形成“乐学”的心态,再加上教师语言鲜明的评价,使学生一直处于情绪高涨的状态,以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教师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赞许的微笑,哪怕是学生非常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学识、经验和优点不同,教育教学内容、手段不同,要使赞赏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灵活掌握表扬方法,让它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表扬方法多样:明确而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记得很流利”,“你帮老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很有创新精神”,“你真棒”,“我相信你能行”,“我知道你会成功的”;亲切而有力的动作,如点头以赞同,竖起拇指表示夸奖,与学生握手表示感谢,摸摸学生的头或拍拍肩膀表示欣赏;生动而自然的表情,如听学生讲话神情要专注、面带微笑,学生的问题提得好或回答得好显得惊讶、欣喜;还可以辅之于适当的小奖品。这些方法穿插揉合应用,效果将更显著。
五、提高创新能力,还要注重开放题的教学。
沿袭以久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如:调查本校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情况,面对这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一定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首先学生要讨论的问题是用什么数据来刻画课外活动的情况,是采用调查和收集数据。接着的问题是“可以调查那些呢?”对此,学生可能有很多想法,对学生提供的办法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充分讨论,认识到不同的样本得到的结果可能不一样,进而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从这些解释中能作出什么判断?能想办法证实或反驳有这些数据得来的结论吗?这是一个开放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个新旧教学观念、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更新的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大胆改革,勇于实践,从培养学生参与教学入手,在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曲靖市陆良县小百户镇中坝小学
季绍云
[内容提要]:
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需要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需要强烈的问题意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问题意识的表现形式,教师要营造氛围,教给方法,提供机会,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积极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问题意识
数学教学
敢问
会问
善问
问题意识是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没有问题的数学是枯燥的,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而有趣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营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其实是学生思维的教学。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有了思考才能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有所疑,才会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动力。可见,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的起点。在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问。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引发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进而促进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和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充分尊重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当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要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笑容可掬,让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千万不要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答错了允许学生重答,答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发言,因为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见解,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甚至是不切主题的异想天开的问题,教师都应该认真倾听,并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肯定的手势,悉心的诱导,发自内心的鼓励性语言,饱含赞许的深情的目光等,在宽松融洽的氛围里,给予积极的肯定,热情的鼓励。有了这种民主氛围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积极开动脑筋,不惟书,不惟师,有十足的勇气发问,有百倍的信心探究,做到敢想敢问;老师才能善待学生的独特解法,容忍学生的“出格”想 法,使学生的灵感和创造得到发展。有位老师教学完“十几减9”新课准备总结算法时,突然有位学生发问:“老师,15-9,5不够减9,我是反着减(倒着减),就是先用9-5=4,再用10-4=6,所以15-9=6,这样算可以吗?”老师在备课中并没有把这种情况考虑到,一下子愣了。很快,这位老师异常激动,抚摸着这位学生的头,大加表扬了他敢于提问,发表问题独到之见的勇气,并当即师生一起探讨,最后,达到共识,发现了这种算法不但合理,而且很有独创性。有了教 学的民主,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学生质疑的勇气,而且保护了学生创新的火种。
二、教给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是让学生停留在“敢问”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是要学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因此,如何让学生学会怎样提问,问到要害处,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基本方法,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
1、可从哪些方面提出数学问题 ⑴在知识的“来龙”上提问
如果某个知识是在什么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或派生出来的,或者与什么旧知识有相关但又搞不清的,那就在此提问。如学习“千米的认识”时,就可提出“千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怎样换算的”等问题。
⑵在知识的“为什么”上提问
如果对某个问题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还搞不清或说不出来,就可据此提问。例如:a、某一概念为什么这样表述?能否增加或删改一些字词?就在概念内涵的挖掘、外涵的拓展上提问。b、一种计算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就在算理上下功夫提问。c、某一应用题应该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列式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别的解法或更好的解法?就抓住主要问题提问。
⑶在知识的“归纳或分类”上提问
如果对知识不会归纳整理,弄不清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而把知识看成一盘散沙似的孤立个体,可就此提问。如学习“约数和倍数”时,对除尽、整除、约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等概念分不清,可以通过提问理清概念。
⑷在知识的“去脉”上提问
如果学习了某个知识以后,却不了解它的作用,也可以提问,并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有创见地问。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不知道它的作用,可以提出为什么要学它,是否同化简分数及分数的计算有关等问题。再如,学习“三角形不变形、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时,可以提出为什么它们具有这种特性?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所知道例子有哪些?
2、引导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 ⑴观察法
对客观事物和现象,在其自然的条件下,按照客观事物本身内在的联系和实际情况,提出问题。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长方体实物拿出来,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自主提问:a、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b、长方体有多少条棱?c、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⑵追问法
当接触到一个问题或者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后,可以顺着其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究底继续发问。其表现形式一般是“为什么„„?”例如,在教“比的意义”,说比的后项不能是0时,学生追问为什么,并提出球赛时为什么经常出现1:0、4:0、5:0„„?教师除讲清道理外,对追问学生应大加表扬。
⑶类比法
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性质的相关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来。例如,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便可以联系“
8、7的乘法口诀”提出问题;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怎样推出9的乘法口诀?前后各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规律?„„
三、提供机会,培养学生善于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我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确,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以求解决问题的形式,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发表看法,提出问题。并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重视给每个教学环节留着适当空白,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积极引导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孕育问题意识,捕捉“问的契机”,不但敢问,会问,而且善问。
1、学生对课题提问。
课题是教材重要资源,同时也是许多问题的隐藏之处。让学生从课题中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还能养成善于提问题的良好习惯,成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中,认识量角器时,让学生自己观察量角器,问:“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学什么知识?”通过观察思考,学生举手如林,有的说:“为什么量角器要制成半圆形的呢?”“为什么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内外两个刻度各有什么用处?”“只有一个刻度会不会比有两个刻度更方便度量呢?”“为什么要有中心的一点呢?”„„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也就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就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2、学生对教材提问。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知识的载体。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许多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与发展,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只要认真思考就能产生许多问题。教师要针对教材中结语语言精炼,叙述严谨,科学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透过平凡的数学字眼,诱发新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白教材中处处都闪烁着问题的火花。例如,教学“分数化成百分数”时,请学生研读结语:分数化成百分数,一般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再请学生提出问题,结果有的学生问:“这里有两个‘一般’,它们的‘一般’之外指的是什么?该怎样呢?”经学生这样质疑推敲,深谙弦外之音,体现思维灵活性。再如,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里有道习题:做同一种零件,王师傅2小时做15个,李师傅3小时做20个。谁做得快一些?(化成带分数再比较)。教学时,在学生依题意解决问题之后,让学生对此题提问,有学生发问:“为什么要化成带分数后再比较,不化成带分数就不 能比较了吗?”学生能够这样质疑更是难得,不惟书,敢于挑战权威,体现思维的批判性。可见,引导学生对教材提问,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3、学生对解法提问。
目前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还是只看解答结果的正误,很少考虑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忽视了对解题思考过程优劣的评价,相对制约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此要鼓励学生积极对常规解法进行质疑、评价,拓宽思路,以寻求独特、新颖的方法。例如,在四年级“一般应用题”练习课教学中,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某工厂加工一批服装,原来每天加工60件,需要6天完工。现在要想提前一天完工,平均每天要比原来多加工多少件?多数学生的解法是60×6÷(6-1)-60=12(件)。评价后,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解法:有没有更好的解法呢?好在哪里?是怎样想的?最后请两名解法与众不同的学生展示解题的过程:60÷5=12(件),并交流解题思路。同一个问题,让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体现思维灵活性和独创性。
4、学生对教师提问。
学生认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其实“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教育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能简单地接受和信奉,而应持批判和审慎的质疑态度,时时处处能主动探索和发现,不惟师、不惟上。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时,教师有意出示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各1个,通过实验演示,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以后,让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有个学生提出:老师你是怎么想到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做实验,为什么不用其他的圆柱与圆锥呢?在这位同学的启发下,课堂气氛活跃,许多同学又提出如下问题:老师,既不等底又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是不是也存在三分之一的关系呢?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这些问题引起全班同学的激烈争论,在争 论中教师再拿出等高不等底、等底不等高和不等底不等高的几组圆柱和圆锥教具,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验证以上这些情况是否有可能存在三分之一的关系。这种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教学情境,既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心态,又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充分发挥。
5、学生对学生提问。
每节课我都注意留些时间让学生互相提问,让学生争当小老师考考对方,可采用分组竞争、争夺“智慧星”、争当“数学小博士”、“聪明小一休”等多种游戏活动。实践证明,学生对学生的提问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在小结过程中让学生互相提问,考考对方,不少学生积极发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又是怎样推导出来的?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什么是长加宽的和再乘2?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什么是边长乘4等等,学生所提的问题都一一被其他同学答出。有的学生进一步提问:能不能利用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能不能利用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推出五边形、六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这些问题提出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课后去讨论。这样,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和热情。
6、学生对生活提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就在学生身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努力训练学生成为“善于提问者”。教学中要注意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在学生掌握了圆心、直径、半径以及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这些知识后,让学生联系生活提问,并尝试解决问题。学生提出了“车轮为什么是圆的?”“井盖为什么是圆的?”“锅为什么是圆的?”“VCD光盘为什么是圆的?”“运动场上跑道的两端为什么是半圆形的?”等实际问题。学生在经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深化了所学知识,而且培养了问题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有问题,才会有思维;有问题,才会有求异;有问题,才会有创新。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让问题充满课堂,把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是教师教会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和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朱建伟、詹红英:问题意识是怎萎缩的[J]。北京教育,2002(5): 第42~43页。
3、严育洪: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教学数学[J]。江苏教育,2002(3B):第25~26页。
4、孙明金: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J]。福建教育,2003(12A):第47页。
5、余红:浅谈质疑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学研究,2004(6):第40页。
6、方凤:浅谈问题教学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J]。福建教学研究,2004(12):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