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的认识教学案例反思
【案例五 】“1的认识”(苏教版)教法A:(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学生例举„„)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一架手风琴,一块黑板,一个小朋友等等,他们都是一个。(接着出示计数器)请小朋友们看,计数器上也有一粒珠。„„
教法B: 开始同上,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交流。
师:一架手风琴,一块黑板,一个小朋友等等,他们都是一个。(接着出示计数器)请小朋友你能用计数器,表示一个吗?
一名学生到前面拨出一粒珠。
师:真棒!一架手风琴,一块黑板,一个小朋友等等,都是“1”,这样的“1”可以用计数器上的一粒珠来表示„„
教法A:计数器上的一粒珠作为个案出现,是学生观察到的一架手风琴,一块黑板,一个小朋友的再举例。
教法B: 计数器上的“1”是对前面几个“1”的概括,学生在观察、交流、拨珠的过程中体会到计数器上的“1”不仅可以表示一架手风琴,一块黑板,一个小朋友,还可以表示其他一个物体,经历了计数器上的“1”是众多“1”的概括过程。
第二篇:《认识角》教学案例反思
《认识角》教学反思
毕节六小 张晓涛
本次参加学校公开课比赛我的上课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64—66页《认识角》,上完本节课,校领导和本校同行们对本节课进行了评议,我现将本节课反思如下: 一.本节课的优点:
1.上课环节环环相扣,条理清楚。
2.整堂课能用故事形式串联本节课,符合低段学生学习特点,能够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二.本节课的缺点:
1.学习目标太复杂,不太适合低段学生。2.上课教师语速太快,时间赶得太急。
3..课堂缺少丰富的评价,应采用师评、生评、互评等方式。4.课堂气氛没有调动起来。三.部分教学案例: 片段一:
师:老师有两个角,分别是边较长的角和边较短的角,在进行这个环节时,可以先让学生对短边的角和长边的角进行比较,最后用移动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样比大屏幕更直观,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也就容易通过他们自身实践,总结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了,学生也就不会一致回答是哪个角大了。片段二: 数角
生1:第一个图形有3个角; 生2:第二个图形是1个角; 生3:第三个图形是5个角; 生4:第四个图形是2个角; 片段三:
师:同学们,给你一个长方形,折大小不同的角。
虽然上完这一堂课,存在许多缺憾,但是我自己已经尽力了,在此,我诚挚地感谢帮助过我的领导和老师,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我将扬长避短,争取授课水平能上一个台阶。
第三篇:《认识角》教学案例反思
《认识角》教学案例及反思
刘晓华
我于四月十日参加了我校举行的同课异构大赛,上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68页《认识角》,上完本节课,校领导和本校同行们对本节课进行了评议,我现将本节课反思如下:
一.本节课的优点:
1.上课环节环环相扣,条理清楚。
2.整堂课能用故事形式串联本节课,符合低段学生学习特点,能够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二.本节课的缺点:
1.学习目标太复杂,不太适合低段学生。2.上课教师语速太快,时间赶得太急。3.“自学指导”应改为“学习指导”。
4.在教学“角”的读作和写作是应多强调一下。
5.课堂缺少丰富的评价,应采用师评、生评、互评等方式。6.课堂气氛没有调动起来。三.部分教学案例: 片段一:
师:老师有两个角,分别是蓝角和红角,(多媒体出示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度不同的角)猜一猜哪个角大? 生1:红角大。生2:红角大。生3:红角大!
反思:我为每个小组每个人准备了一个大小一致的活动角,袁老师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一个小组6人,如果把角做成两种,一种是边较长的角,一种是边较短的角,在进行这个环节时,可以让小组成员用三个短边的角和长边的角进行比较,这样比大屏幕更直观,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也就容易通过他们自身实践,总结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了,学生也就不会一致回答是红角了。片段二:
师:同学们,蓝猫一进入梦幻乐园的大门,就被篮球游戏吸引住了,我们也跟随蓝猫一起去看看热闹,蓝猫能投几次篮,要看大家的表现了,如果大家能把下列图形有几个角数对,就能为蓝猫提供5次机会,大家要努力哟!
生1:第一个图形有3个角; 生2:第二个图形是4个角; 生3:第三个图形是4个角; 生4:第四个图形是4个角; 生5:第五个图形是0个角。你认识下面的图形吗?数一数他们各有几个角?3个4个4个4个0个 反思:在这里出现了知识性错误,圆形是周角,可学生由于对角处于初步认识的阶段,都说是0个角,当时我也没纠正。当时在选图形时,就不应该选圆形图,如果下次再上本课时,我会把圆形图换成别的图。片段三:
师:同学们,给你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生1:剪掉一个角,还有5个角; 生2:剪掉一个角,还有3个角。
反思:这个问题我问得不好?“还剩几个角?”有点误导学生认为只有比原来4个角少才对,还有对于生2的回答,我给予了否定,其实这种剪法是错的,下次再设计这个问题,我会这样问:“同学们,给你一个长方形,剪去一剪刀,会有几个角”,这样就不好桎梏了学生的思想,应该会产生多种剪法,达到预期设置这个问题的目的。
虽然上完这一堂课,存在许多缺憾,但是我自己已经尽力了,在此,我诚挚地感谢帮助过我的领导和老师,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我将扬长避短,争取授课水平能上一个台阶。
《认识角》教学案例及反思
刘晓华
2012-04-12
第四篇:“认识厘米”教学案例与反思
案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带来了两位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
(放录像:大裁缝教小裁缝做衣服,由于他们一拃的长度不一样,所以做出来的衣服的大小也不一样。大小裁缝一起提出问题“怎么会不一样呢?”)
生1:因为他们的拃的大小不一样,所以做出来的衣服的大小也不一样。
生2:用一样长的拃量。
生3:都用师傅的拃量或都用徒弟的拃量。
生4:可以用尺量。
师:对,要统一测量的标准。我们可以用尺来量。
二、探索实践,建构新知
1.认识尺。
师:(出示米尺)这就是米尺。你还知道有什么样的尺?
生1:米尺。
生2:卷尺。
生3:学生尺。
生4:软尺。
……
师:我们平时量比较短的物品的长度时,一般用我们手中的学生尺,它是米尺的一部分。请你观察一下学生尺上有什么?
生1:有0、1、2、3……等数。
师:这些数叫做刻度。
生2:有一些线,而且有的长,有的短。
师: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叫做刻度线。
2.认识厘米。
师:相邻的两条最长的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在实物展台上用手在尺上比画)能从你的尺上找到1厘米吗?试试看。
学生自己动手在尺上找,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师:你们是怎样找到1厘米的?
生1:从0~1是1厘米。
生2:从1~2也是1厘米。
生3:从3~4也是。
……
生4:我发现靠在一起的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
师:你的发现太棒了。在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长度是1厘米。
生5:我还发现两个中等长的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学生面露疑惑。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用两把尺进行演示)你的发现太神奇了。看来尺上有很多个1厘米。
师:找一找我们的周围,有没有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
生1:大拇指指甲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生2:我的小橡皮的长大约是1厘米。
生3:老师发给我们的小纸条的宽大约是1厘米。
师:你们的观察力非常敏锐。小纸条的宽正好是1厘米。我们一起用手比一下小纸条的宽。(师生一起动手比一比)这就是1厘米。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在尺上找到2厘米、5厘米。学生在前面操作的基础上,在尺上找到了许多不同的2厘米和5厘米)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1:有几个1厘米接起来就是几厘米。
生2:从0到几这一段就是几厘米。
生3:可以用减法算出来。
……
师:当我们要量比较短的物品的长度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3.量一量。
师:你能用尺量一量小纸条的长度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尺量,实物投影出示学生量的方法:
(1)从0量起。
(2)从尺子的最左端量起。
(3)从其他刻度量起。
(4)从0量起,但是没有与尺子对齐。
师:对这些方法你们有什么想法?
……
师:小朋友们自己找到了测量长度的方法。你能将题纸第一题铅笔和线段的长度记录下来吗?
学生测量,教师巡视,随时帮助纠正,集体订正。
4.画一画。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试着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并说一说是怎么画的,总结出画指定长度线段的方法。
学生独立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
5.估一估。
引导学生估一估周围较短物品的长度。
生:我的铅笔盒的长度大约是20厘米。
师:为什么用“大约”这个词?
生:因为差一点20厘米。
师:你的食指的长、手掌的宽、手腕的长大约几厘米?先估计,再量一量。
师:手腕的长度你是怎么量的?
生:用软尺来量的。
师:是的,我们可以根据测量物体的不同采用最适合的测量工具。
三、实践应用
同桌之间互相量衣服尺寸,完成校服尺寸表,根据实际情况对领口、袖口的尺寸适当进行放宽。
反思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认识厘米”的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走进课堂,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反思等学习活动,主动进行知识建构。
一、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激发探究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学要以游戏化、生活化的形式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探究的兴趣。本节课的教学,我先出示了一段录像:大裁缝教小裁缝做马甲,由于测量标准的不同,他们做出的马甲不一样大,于是两个人产生了疑问,“怎么会不一样呢?”学生看完之后议论纷纷,在这一生活化的情境中体会到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以及尺的重要作用,激发了进一步去了解、探究尺的兴趣。
二、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拙劣的艺者,常带着别人的眼镜。”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中,我注意将主动权放给学生,引导学生操作、思考、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认识米尺的时候,先是让学生说说在尺上看到了什么;认识1厘米的时候,先是让学生找一找尺上的1厘米,再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想一想哪些物体长1厘米。这些活动都便于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尝试测量小纸条的长度,并通过交流掌握测量较短物品长度的方法。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了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三、在实践中应用数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能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本课教学时,我让学生用软尺量衣服各个部分的尺寸时,学生通过活动发现袖口的尺寸要比手腕的实际尺寸长,领口的尺寸与脖子的粗细差不多等等,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第五篇: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与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认识人民币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分两教时教学:认识一元以下的人民币和一元以上的人民币。在教材分析时,我产生几点想法:第一,关于教学重点,以往教学时总把重心放在识别面值和弄清进率进行换算上。而对于这些,学生都有生活积累,过分强调、单纯讲授显然脱离学生的实际,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第二,关于内容呈现的顺序,课本分成两段教学:先认识1元、1角、1分三种人民币以及1元=10角、1角=10分;然后认识5角币、2角币、5分币、2分币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人民币面值的已有认识势必将硬生生地割裂开来以配合教学流程的顺利进行。显然,这样教学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又从何谈起?
我试图在教学中改变这一状况。
二、案例
下面,是认识人民币
(一)课堂教学的简单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1.以购物情境导入
2.认一认
师: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1元以内的人民币,大家拿出来同桌间相互介绍一下。
生1:我带来了五角。
师:你能详细描述一下它的样子,怎样辨认出是五角的呢?
生1:它是用纸做的,长方形的,上面写了5角两个字。
师:谁也拿了五角,有不同意见吗?
生2:我的五角钱也是纸做的,但比生1的小些。
生3:我的五角钱是金属做的,形状是圆圆的。
师:小朋友们说的很好,纸做的人民币叫纸币,金属制成的人民币叫硬币。人民币有很多版本,所以会有大小和图案的差别,但面值都是五角。观察一下,不同的五角币分别画有什么?
生4:有国徽。
师:国徽是我们祖国的象征,人民币是我国自己的货币,我们都要来爱护人民币。谁再来介绍你带的其它面值的人民币?
同学们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进行介绍,很快对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
3.练一练
根据价钱把要买的物品和要付的那张人民币用线连起来。
4.拿一拿
出示:
练习本
自动铅笔
笔芯
5角
8角
1元
(1)要买一本练习本,需要多少钱?你会拿出5角钱吗?试试看。
学生们都专注于把自己手里的钱币进行合理选择、搭配,短暂的安静后,他们开始兴奋地交流各自不同的拿法。在老师的点拨后很快达成共识:用同一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一种拿法(5个1角);用两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两种拿法(3个1角、1个2角和2个2角、1个1角);用三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一种拿法(1个1角、1个2角、1个5角)。
要买一支自动铅笔,应付多少钱?你会拿出8角钱吗?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组内交流,比一比哪组拿法最多;再请一组在班内交流,其它组补充。(3)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a提问:如果买1盒笔芯,要付多少钱?你能拿出一元吗?
学生试拿,同桌检查、交流。.b.学生回答各种拿法后,老师启发:付1元的方法很多,但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付几角?1元就是几角?10角就是几元? 出示:1元=10角
c.思考:1角=()分
5.练习(略)
(二)购物活动(教科书第62页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挂图,提问:一元可以买哪些东西?
对于学生多样性的回答,只要价钱在1元以内都应给予肯定。
2.师述:有些物品的价钱合起来正好是1元,而有的物品的价钱不到1元,这时就要找钱。
3.提问:1元钱买1支笔,应找回多少钱?买橡皮、尺呢?
4.同桌合作开展付钱、找钱活动。
(三)总结、布置作业
三、反思
学生们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交流,教学知识点在学生们的合作、互动中内化成学生自己的所得,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这其中,离不开老师的组织、引导和参与。
(一)善于冲出教材内容的束缚,让学生在开放的背景中自由选择学习方法
我在执教本课的前一天,在所教的另一班级进行了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尝试,基本上忠于教材的安排。虽说学生们作业反馈的正确率是比较高的,也基本达到了课前预定的教学目的,但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对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这一环节中积极性不高,比较被动。课后调查发现,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人民币,大多还有过使用小额人民币的经验。看来,完全按教材的编排去组织教学,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先认识1元、1角、1分,再认识其它1元以内的人民币,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们完全有能力通过互动交流来自己认识这些人民币。
为此,我大胆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先以购物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再组织学生同桌间介绍自己带来的人民币,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大小、颜色、图案不同,同一面值的人民币由于版本不同也有差异等知识,同时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的教育。这样,不仅弥补了教材内容单薄、过程死板的不足,而且给学生创设了主动发现数学知识的情景,为展示答案及过程的多彩提供了可能,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不同特征、辨认方法及其它一些相关知识都是由学生自主发现的,学的自然、学的轻松。
(二)以购物为主线,合理安排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认识人民币是为了使用人民币,也只有在使用中才会熟悉人民币。通过深入地学习新教材精神,我转变了以往以掌握进率、熟练换算为重的教学思路,而是积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得、在交流中有所悟。先是以购物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接着在同桌合作,初步认识了1元以内人民币的特征后,又创设了货架这一情境,通过要分别购买这三样物品(5角、8角、1元)怎样拿钱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意识到同样的价钱有不同的取钱方法,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到问题解决的多样性,而且从1元的不同拿法中,自然而然地引出1元=10角、1角=10分,使学生在头脑中清晰地建立起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后,我又组织了商店购物的活动,让学生在付币、找币的活动中学习关于人民币的简单加减法计算。教学前,指导每个学生都准备些人民币,需要哪些面值的、要多少都仔细安排;教学时,认币、换币、取币、找币等活动都做到人人参与,有的是个人思考,有的是同桌合作,有的是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学生们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探索知识的方法,并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