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短评教案
一种简短的评论形式,一般配合新闻发表,评论新闻,或提出所包含的重要问题,或借题发挥。它的篇幅比评论短,内容更集中,分析更扼要简明。报纸上的短评、编后属于小型评论文章,起着画龙点睛、强调重点的作用。
《实例》一
优化资本结构扩大试点 18城市又增32“姐妹”
本报讯 记者莫新元报道:根据国务院有关“从1996年起,将18个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扩大到50个大中城市”的指示精神,又有32个城市进入了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行列。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在2月13日于南昌召开的“优化资本结构”扩大试点城市工作研讨班上指出,这一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快和深化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
自1994年2月9日国家经贸委第9部门选定18个城市进行“优化资本结构”试点至今,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增资、改造、分流、破产。据对18个城市的最新统计,截至1995年底,18城市共增资减债101亿元,其中的9.36%是靠落实所得税收入返还政策实现的;18城市列入“双加”技改导向项目计划212项,总投资367亿元,专项贷款179亿元,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3.5%、30.6%和27.5%,技改投资向优强企业倾斜;18城市共从企业分离非生产性机构4218所,分流富余人员140.67万人;通过兼并破产,18城市共使646.28万元资产、770.37万平方米土地、16.4万职工得到优化配置,有103户企业依法破产终结。
陈清泰说,扩大后的50个试点城市,包括了全国35个大中城市,大部分是省会城市。试点的目的在于要用较少的资本增量带动资本存量的盘活。因此工作重点要着眼于资本存量,用好现有的政策。据悉,今年城市试点工作分三阶段进行,4月底方案准备完毕,5月份进入实施操作阶段,年底前对试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
短评
深化改革又一重要举措
为什么要在若干城市进行“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呢?因为这项试点对于当前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适应了当前从着眼于搞好单个国有企业向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转变的要求。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原有体制下形成的结构不合理问题已暴露得越来越明显。必须要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而这种调整是不能以企业为单元来进行的,只能以城市为依托。
其次,它适应了当前企业改革必须与各项配套改革相结合的要求。改革深入到今天,再就企业讲企业改革又难以奏效。诸如社会保障问题、结构调整问题、要素市场问题,以及健全规范中介组织问题等,都不是企业自身所能解决的,而城市作为一级政府和一级财政,则有可能在自己权限范围内综合配套地推进各项改革。
第三,它适应了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和国有经济资本结构的要求。以城市和当地政府为依托,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双管齐下”,把推动企业转机建制与优化国有经济资本结构结合起来,是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的必由之路和有效途径。
《实例》二
“镇化”经销化肥走正道
去年生产五十六万吨,非法经营者没能买走一克
本报讯 记者赵志文报道:我国最大的尿素生产厂家之一——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牢记支农的宗旨,模范执行国家化肥销售政策,去年生产尿素56万吨,非法经营者没能买走一克。
该公司对化肥销售实行严格管理,层层把关。他们按上级规定,将每月实际生产量的90%交中央统配和地方省市农资系统销售,10%自销。在自销时坚持两个原则;
一、集体把关。先由销售副总经理提出销售方案,然后由总经理过目确认,最后由经贸处处长执行,三人共同负责,互相监督。
二、自销化肥也必须
卖给有经营权的农资系统。此外,无论购肥者“来头”多大,无论提出给多少佣金、回扣,一律免谈。去年,国家给他们下达的年生产计划为46万吨,年终完成56万吨。公司将50.4万吨交中央统配和地方省市农资系统销售,自销的5.6万吨也全部卖给了地方政府指定的农资系统和供销社。
编后
把住总闸资源的市场流向比较混乱,是当前化肥供应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有什么办法解决?镇海炼油化工公司提供的经验是把住总闸。这犹如流水,水刚从水库流出就保证它进入主渠道,避免“乱流”现象的产生。
倒卖化肥现象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是少数生产企业无视国家有关规定,盲目扩大自销比例,造成“乱流”,将化肥卖给没有经营权的单位或个人。对此,要特别强调把住总闸,加强对化肥生产和流通的宏观调控力度。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就进一步做好当前农资工作发出紧急通知,我们要严格按照通知的精神办,地方生产的优质化肥,要按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纳入主渠道经营,企业自销部分只能销售给有化肥经营权的单位。我们要鼓励像“镇化”这样的企业将自销化肥统一纳入经营主渠道。
短评(报刊上)简短的评论。英文:short commentary/brief comment
短评是对人和事物进行简短的评论,属于评论的一种。
根据内容分为:文艺短评,政治短评,思想短评等。
一 短评的功能:
1强调 2深化 3解释 4辩驳
二短评的应用范围:
1为典型报道配发评论
2为某种新思想、信观点做储备
3对某种时弊以及倾向性的解题进行针砭或解答
三 怎样写好短评?
首先,构思要抓住关键,开门见山。写短评必须抓重点,抓中心,抓要害,枝节的东西最好不涉及。
其次,观点要鲜明,是就是是,非就是非。
第三,语言要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
第二篇:时文短评教案
时文短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09高考新增题型——时文短评的特点与类型
2、把握概括与短评的一般要求
能力目标:
1、掌握一句话概括的主要写法与答题规范
2、掌握短评的主要写法与答题规范
【教学重、难点】
掌握短评的主要写法与答题步骤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讨论法、分析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印发课堂要做的练习给学生
2、上课前播放歌曲——化学版的《青花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刚大家所听的歌曲是广东的一位化学教师为方便学生记忆而改版的《青花瓷》,大家对他这种做法有什么看法吗?(学生回答后展示《新民晚报》 2009、08、08上刊登的一些学生和老师对这件事发表的评论)
像这种对最近发生的新闻或现象进行评论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时文评论》。
课件投影:
时文:时效性比较强的网络、报刊文摘。(捕捉社会热点)
短评:“短”是指它篇幅短小,“评”评说,文体上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二、介绍09年高考以来对时文短评的要求及其题型
这道题是09年1月份的质检才出现的新题型,它的题型设置一般是:
提供两则简短时文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准确捕捉基本信息
(2)对材料所阐述的内容(现象、观点)有何看法?请阐述。——做出自己的评判
今天我们主要就是针对这两种题型来学习时文短评主要的写法和答题规范。现在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道题——一句话概括。三、一句话概括
1、师生一起做示例:《龙岩质检卷》
材料一
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的贫困生小方在入学的第二个月,意外发现自己的就餐卡上多了一笔钱。原来,科大采用“校园一卡通”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就餐情况进行监控,若学生在食堂月均用餐60次以上,消费总额却在150元以下者,则无需申请,其就餐卡上就会多出一笔由学校“隐形”提供的补助。
材料二
“这房子能住吗?”“饭能吃吗?”2月10日,30多名小学生寒假期间在老师的带领下慰问贫困生,当他们走进一名叫关鹤琳的学生家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现场捐助770余元的爱心款能解决关鹤琳半个学期的费用,但是参观式的慰问却让关鹤琳很受伤。
问题: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1)、请大家拿出红笔,先通读材料,后画出材料的关键词语与关键句子,共同点与不同点。最后整理归纳出一句话。
关键词:材料一:贫困生、补助、“隐形”提供
材料二:贫困生、捐助、参观式的慰问
共同点:陈述对象都是贫困学生的扶助
不同点:材料一:“隐形”提供补助
材料二:参观式的慰问
(2)、概括答案: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存在不同的观念和做法
2、强调:
(1)、概括要注意整体性原则,概括出来的内容要涵盖整体,避免过窄或过宽的错误。
(2)、概括材料必须是一个句子,而且要用陈述句。
区别句子与短语:
例如: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存在的不同观念和做法
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存在不同的观念和做法
我写的作业。
我写了作业。
(3)、概括的句子不需要加入自己的主观评价,只需客观概括材料事实即可。
3、概括两则材料的关系
这两则材料陈述对象相同,都是讲对贫困学生的扶助,但方法不同,所以我们说它们是相对型的材料关系,概括时要着眼于他们的不同点。
4、练习1:《三明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材料一:一天,甲乙相逢,甲说:“你很靓很精神,一定做俯卧撑了,又腰肌挺好,比猪坚强多了。是股奴,还是车奴、房奴?打酱油吗?”乙回答道:“我什么奴也不是,也不打酱油。--你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听不明白。”
材料二:调查发现,经常使“顶”“囧”“雷”“粉丝”等网络语言的人群中,20岁以上的超过90%,30岁以上的也达到了37.66%。
问题: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参考答案:网络语言“疾风扑面”。(网络语言悄然兴起。网络语言成为时尚。)(2分)
这两则材料与上一题不同,陈述对象相同,内容是互为补充的。所以我们说它们是互补型的材料关系,概括时要着眼于相同点
5、总结:
A、如何概括 材料
抽出新闻材料五要素(时,地,人或物,事,因,果)中的核心二要素人或物及事展开信息重组,形成“何人或物做何事”的概括模式。“重组”方式依材料则数、性质而定:单则的直接进行;两则及以上的,按材料“似”或“异” 的组合展开同或异向合并。
B、概括材料主要信息的答题思路:
第一步: 通读材料
第二步:分析关系(相对型、互补型)
第三步:提炼筛选(异同点)
第四步:整合表达
练习: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材料一:以下是某中学老师推荐给学生的部分书目:《繁星春水》《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童年》《宗璞散文》《论语》《莫泊桑短篇小说选》《西游记》《丰子恺散文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老人与海》《刘墉作品选》。
材料二:以下是最受中学生喜欢的部分书目:《哈利波特》《小王子》《伊索寓言》《谁动了我的奶酪》《神雕侠侣》《花季雨季》《男生贾里》《流星花园》《麦田里的守望者》《草样年华》《幻城》《西游记》。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不超过25字)
(1)答案示例:中学老师推荐的书目和中学生喜欢的存在较大差异。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5分)
(1)答案示例: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或,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体现了不同的观念。)
(2)答案示例:赞同网祭,摒弃陋习。通过网站祭奠已逝的亲友,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提倡。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等陋习,则要加以正面引导。
(可侧重某一方面阐述,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四、短
评
1、师生一起做示例:《09龙岩质检卷》
材料一
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的贫困生小方在入学的第二个月,意外发现自己的就餐卡上多了一笔钱。原来,科大采用“校园一卡通”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就餐情况进行监控,若学生在食堂月均用餐60次以上,消费总额却在150元以下者,则无需申请,其就餐卡上就会多出一笔由学校“隐形”提供的补助。
材料二
“这房子能住吗?”“饭能吃吗?”2月10日,30多名小学生寒假期间在老师的带领下慰问贫困生,当他们走进一名叫关鹤琳的学生家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现场捐助770余元的爱心款能解决关鹤琳半个学期的费用,但是参观式的慰问却让关鹤琳很受伤。
针对上面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100字左右,至少两个理由)(4分)
短评的主要写法有:
A、从正面肯定。
简明扼要亮出观点。再用简单论据进行论证。
B、从反面否定。
简明扼要亮出观点。可以直接反驳错误的见解,也可以间接反驳错误的见解。
C、可以采用多分法进行分析,既肯定正面,又否定反面。要注意不要自相矛盾。
(2)、时文短评的答题步骤
1、亮观点(旗帜鲜明)
2、讲道理(二到三点理由为宜)
3、总述(或重申观点或提出建议)
(3)、评说的对象可以从捐助者或贫困生两个角度。
答案示例①资助贫困生要顾及他们的自尊心。(从“施事”角度总说作肯定观)∣因果
如果在给贫困生资助的同时却在客观上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那么,这样的资助会给其内心留下阴影。(从事件结果角度分说理由)∣因果
科大的做法不仅是一种关爱,更体现了一份尊重(从事件做法角度回应总说再作肯定观)。
答案示例②贫困生接受资助应有平常心。(从“受事”角度总说作肯定观)∣因果
经济上的贫穷并不等于地位的低贱。∣∣递进
再说,他人对你的资助是出于真诚的。(从事件起因做法角度分说理由)∣因果
对此不应有自卑心理(回应总说再作肯定观)。
2、注意几个禁忌问题:
(1)没有观点或者观点含糊其辞。
(2)大量转引原材料,没有分析,说理不透。
(3)条理不清,语无伦次。
(4)字数太少或严重超标。
(5)观点偏激,强词夺理,令人无法接受。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备受瞩目的央视春晚2月13日揭开了面纱。而在此之前,各种形式的“网络春晚”也登上了国内主要网站的首页,并向央视春晚发出了明确的挑战信号。
材料二:有网友认为,“网络春晚”越来越棒,也许是创意班子不同,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差异,也许是充分发挥了民间优秀人才的表演能力,也许是受到的限制更少。央视春晚今晚今年的小虎队和王菲的节目,看了很感动,去年宋祖英和周杰伦的搭档效果非常好,但能吸引“80后”这代人的节目还是少了点.(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7分)
表述分析:
五、课堂练兵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据2010年3月9日《重庆晚报》报道,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总经理沈长富近日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如“3Q”、“bt”,还有“囧”、“槑”等。他认为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用语:会产生不好影响。附:相关网络用语解释
3Q:同英语“Thankyou'’。bt:即“变态”。
囧:古同“炯”,明亮有神。网友依字形引申为“郁闷、悲伤、无奈”。
槑:古同“梅”。网友依字形引申为“很呆、很傻、很天真”。(2)沈长富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你的理由。(150字左右)
[答案示例一]我反对屏蔽这些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深深融入网民生活并且影响到现实语境了。屏蔽这些字词不难,但习惯了创造的网民会很快制造出新的代替字词,难道一直要继续屏蔽下去?人类创造文字就是为了便于更好地交流,出于这个目的,字词翻新,可以视为科技进步催生的新思维方式,屏蔽“囧”和“槑”等语不是明智之举。[答案示例二]我赞成屏蔽这些网络语言。像“3Q”、“bt”以及“囧”、“槑”等网络语言或是生造的字符或是生僻的汉字,都是不规范的用语,与我们国家倡导和推行规范汉字的政策背道而驰,而且它们的存在和发展破坏了汉语言的纯洁性和规范性。……如果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语言并形成习惯,会影响中小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语文学习,而且势必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
六、强调几个注意点:
1、先吃准现象;
2、亮出观点应旗帜鲜明,决不含糊。可“开放性”地作肯定观、否定观、肯定否定兼及的辨证观;应单刀直入。
3、以总―分、总—分―总两种结构为宜。一般不作其它事例的列举;强调发散思维,联系该事件的起因、结果、做法等对事理“探究性”地挖掘。
七、复习建议
关心时政热点,推荐阅读
新闻节目:《焦点访谈》、《今日关注》、《时事辩论会》等有新闻评论的;
报刊 :《杂文报》、《杂文选刊》、《讽刺与幽默》等;
时评:
人民时评:http://opinion.people.com.cn/
西岸时评:http://www.xiexiebang.com/jxcomment/
新华时评:http://www.xiexiebang.com/comments/
九: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1:《西游记》被多次翻拍,《红楼梦》翻拍海选刚刚落幕,《四世同堂》翻拍已经完成,4月28日中央一套开始播出。
材料2:1985版的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被认为代表了中国本土电视剧“正史”的开端。新版刚播出一集,新旧版的对比就越来越热闹,甚至有人直言翻拍多余,超越经典是妄想。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内容。(2分)
(2)对上面材料反映的问题,你是怎么看的?(150字左右)
(1)名著翻拍热引发不同看法。(2)赞成翻拍的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风格唯美细腻更精致,整体气质青春靓丽也文化;能够推动年轻人重新关注名著;可以把随着年代久远,具象感觉越来越遥远的文化氛围,重新抛光与打磨,符合现代人品味;改变了老版中那个年代流行的话剧表演模式与节奏缓慢的问题„„
反对翻拍的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浪费资源,很难超越;翻拍情节变化太快,仓促凌乱,少了些举重若轻的名著味道;名著展现的就是那个时代的风景,现代的“西游”“北京胡同”使名著面目全非;迎合观众品位是亵渎名著„„
练习1:《三明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材料一:一天,甲乙相逢,甲说:“你很靓很精神,一定做俯卧撑了,又腰肌挺好,比猪坚强多了。是股奴,还是车奴、房奴?打酱油吗?”乙回答道:“我什么奴也不是,也不打酱油。--你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听不明白。”
材料二:调查发现,经常使“顶”“囧”“雷”“粉丝”等网络语言的人群中,20岁以上的超过90%,30岁以上的也达到了37.66%。
问题:你对网络语言的使用有何看法?请简述。(5分)
参考答案:(5分)①使用网络语言无可非议。网络新词语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丰富了汉语词汇。如果往前看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些曾经陌生的网络语言现在已经非常熟悉,如“下载” “链接”“复制”等等,早已被我们接受。
②我不赞成使用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规范性差。它是对传统语言的破坏、颠覆,汉语的纯洁性也会因之受到影响。
第三篇:时文短评教案
时文短评 教案
一、教学内容:
(标题(同上)课本页码 47页 教参页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短评的特点。
2.能力目标:掌握短评的主要写作方法。3.情感目标:学会运用短评表达自我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短评的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短评的主要写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具、学具):多媒体,赢在高考优化设计相关内容和练习。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知识讲解一开始,练习一课时。
六、学情分析:本知识点是今年我省高考语用题的新题型。几次考试之后,学生的掌握情况非常不理想。安排这堂课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这种题型的解答方法。引导学生从材料的内容(主要信息)、关系等角度去把握材料的相关信息,然后进行语言的整理。另外一点是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评说。
七、教学步骤(问题聚集):
(一)、导入:
今年我省语文高考语用题中新增加了时文(资料)评说的题型,与以往的缩写、扩写、仿写、改写等题型相比,更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的特征。此类题型,虽然个别省市也曾出现过,但对它的定义还不是特别明确,因此有必要对这个新题型加以一番认真的研究分析,以便能尽快地熟悉它,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时评知识小集:
1、概念:
①时评是评论时事的文章或言论。(《现代汉语词典》)
②时评是一种就目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体育、科技、娱乐等发表见解、看法、主张,提出观点和解决问题方法等的独特的新闻体裁,对维护社会稳定、激发国民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和指示努力方向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现实作用,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时评与述评类似,但还有较大的区别:时评更突出“评”,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指示性质;而 “述评”更突出新闻性,重在“述”,重在读者对新闻、消息的全面了解,让读者了解事实真相,从而认同作者的观点、主张和看法。
2、种类:
①依据内容的繁简划分,有长篇时评和短篇时评;
②依据内容的性质划分,有政治时评、经济时评、文化时评、社会时评、教育时评、体育时评、科技时评、娱乐时评等。
③依据撰写人的不同划分,有公共时评(或叫做“官方时评”)和个人时评。公共时评主要是各个报社的评论员代表国家或社会撰写,就目前重大时事对全社会进行倡导,掌握舆论导向,弘扬社会正气。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就是最典型的公共时评。个人时评是个人就时事或某种社会现象发表个人看法、主张撰写的,其作用不可小视。个人时评的撰写不仅教育、惊醒、约束着作者本人,也能感染、教育、影响着读者,在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安定和解决现实问题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普及的今天,个人时评的撰写呈几何级增长,对于沟通上下情,联接政府和个人、实现公民管理国家事务,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④依据体裁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划分,有两大类:一类以议论说明为主,其目的在于发表观点、看法、主张,或者指出问题的解决办法、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一类以抒情为主,目的在于呼吁、感染人们,集聚社会力量,解决目前的重大问题。有关汶川地震的大多数时评就属于这一类。
⑤依据语言风格的不同划分,有两大类:一是平实型时评,(也可叫做“本色时评”),一是文采型的时评(艺术时评)。关于汶川地震的大多是时评就属于“文采型的时评”。
(二)、例题精析:
请看《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语文试题》16小题: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1:我曾在夏令营见到一个中学生给大家发自己的名片,上面有她的各种头衔和所获荣誉,如学生会副主席、××报小记者、××市三好学生、某大赛一等奖等等,她通过这种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令夏令营的营员们刮目相看,印象深刻。
材料2:在一所中学的高二年级,笔者对四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数字显示,被卷入名片交换旋风的人数比例是相当高的,占30﹪以上;其中有一个班级,全班48名学生,居然有17名学生曾与同学交换过名片,占全班人数的35﹪以上。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你对中学生使用名片有何看法?请简述。(4分) 参考答案:
(1)名片热正在中学生中悄然兴起。(意思对即可)
(2)答案示例1:中学生使用名片无可非议。名片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工具,能简明而直接地向别人介绍自己。另外,中学生迟早要进入社会,应学会运用各种方式积极地表现自己,推荐自己。
答案示例2: 中学生使用名片为时尚早。中学生的交际范围有限,所接触的人多是自己熟悉的,无须通过名片介绍。另外,过早地使用名片,也会助长一些人的虚荣心,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补充答案 示例:
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个问题,中学生使用名片,有利有弊。使用名片,即节省了交际时间,又扩大了影响,名片便于归类保存,这是利。但中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如制作高档的名片,尚需一定的费用,势必增加家庭负担,罗列一大堆头衔,容易助长虚荣心,名不副实,令人生厌,这是弊。
二、概括主要信息的答题思路
第一步:通读材料.即通读语段或材料,抓住主要信息.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的语句,就是记叙文的要素。或通读全部材料(语段),弄清(语段)材料的说明对象
第二步:概括归纳。即在通读的基础上,将其准确切分层次,概括归纳信息内容。或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即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作用、功能等。
第三步:提炼筛选。即将概括归纳的信息进行提炼筛选,或分析材料(语段)共涉及哪些方面,删除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
第四步:整合表达。即根据题目要求,将筛选出来的主要信息用简洁凝练、准确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要保证语句的通顺(无语病),结枸合理。课堂练习:
今年全国将有超过700万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就业形式异常严峻。危机当前,就业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如何疏散就业压力,从政府官员到专家学者,不断奉献出或惊奇或或雷人的主意。2009年2月8日《羊城晚报》消息说,广东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广东副主委温洋认为,大学生一毕业就必须是白领、公务员属于就业观念固化。在就业难的情况下,大学生也不妨转变观念——当当个体户、小商贩。
用一句话概述以上材料所说的内容。(50字以内)参考答案:大学生就业难,政府建议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当小贩
(三)、短评的主要写法有:
1、从正面肯定。简明扼要亮出观点。再用简单论据进行论证。
2、从反面否定。简明扼要亮出观点。可以直接反驳错误的见解,也可以间接反驳错误的见解。
3、可以采用多分法进行分析,既肯定正面,又否定反面。要注意不要自相矛盾。
(四)、短评的一般要求
1、要旗帜鲜明。什么是是,什么是非,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贬斥什么,都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2、要有的放矢。写短评,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针对性越强越有战斗力。不要脱离现实,回避矛盾。
3、要客观辩证。要讲究真实性和科学性,说理要客观、全面、辩证。不说假大空话。
4、要通情达理。短评主要是说理,但并不排斥情感,相反,有情有理的评说将更有力量,更能取得好效果。
(五)、再看例子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1:京剧是流行全国的戏曲剧种之一。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陆续在北京演出,于嘉靖、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接受昆剧、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而成。
材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出通知,从2008年3月开始,全国十省市开展音乐课教京剧的试点工作,并公布了15部“京剧进校园”剧目中的唱段。此通知一出台,人们议论纷纷,赞叹声、反对声此起彼伏,莫衷一是。(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2)你如何看待“京剧进校园”这个问题?请简述。(4分) 参考答案:
(1)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部开展“京剧进校园”试点工作。(意思对即可)(2)答案示例1:京剧进校园是件大好事。徽班进京已有二百多年了,京剧是京城文化的一块活化石,人们通过它,了解了历史,了解了文化„„唱念做打的艺术更是令人陶醉,它是北京一张不可多得的名片。因此,我喜欢它,希望更多的人接近它,爱上它!
答案示例2:目前京剧进校园条件尚不成熟。它的受众面极其狭窄,除了有闲情逸致的老年观众外,中青年几不涉及;它过于程式化,一招一式都有严格的限制;剧情过于拖沓;最 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脸谱化,好人坏人,让人一眼洞穿、拖腔又太长,要改进才有出路。 答案示例3: 对京剧进校园不要操之过急。要成立一个类似议会的机制,对其进程和效果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实时调整。还可采用1+X模式。1是指固定剧目,X是指选修剧目,可以是地方戏,也可以是其他优秀剧目。让学生通过学京剧和其他戏曲接受传统优良品德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答案示例4:中学生接受真正的传统文化熏陶是非常必要的。京剧进课堂,当然是件好事。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脸谱是绘画艺术,身段是形体艺术,即便单看唱词,夹叙夹议,如诗如歌,也是很好的文学范本。哪怕仅仅是读读这些经典唱段,也能学到很多历史知识、生活常识;还能学到许多修辞方法,至少对写作文是一种帮助吧。
答案示例5:京剧进课堂,未必非得培养出一批名角或者一批票友。说到底,京剧注定不会像流行歌曲一样遍地传唱,更不可能迎来遍地戏迷。但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我们可以不喜欢,甚至可以讨厌,但我们不能对它一无所知——如果因为无知而远离它,那不仅是京剧的悲哀,也是我们的悲哀。反面例子
我不知道这事好还是不好。我整天埋在书堆中,有读不完的书,做不完的作业„„从鸡叫忙到鬼叫,连坐在抽水马桶上,还得背英语单词,把我累的骨架都要散了!你爱看京剧你看去,别理我,烦着呢!德行!(态度不恭,牢骚满腹)
京剧算啥玩意儿?不就是整天咿咿呀呀地唱,动作慢吞吞地,你说烦人不烦人,看京剧,不把人憋死才怪呢!哪像看动漫那么有趣,就是看日剧韩剧也比看京剧强一百倍!哇塞!我看那个出这馊主意的人,是不是吃饱了撑着,就让他一个人在剧场里呆着吧!886!(崇洋媚外,令人不齿)
京剧好啊!它是北京的戏剧。你知道吗?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你不爱京剧,就是不爱北京,就是不爱国!不爱国,就是卖国贼!你要知道,当卖国贼是要挨骂的!因此,你必须看京剧,慢慢地你就会喜欢上它的,不信,咱就骑着驴子听唱本——走着瞧!(强人所难,无法服人)
(六)、注意几个禁忌问题:
(1)全文没有观点,大量转引原材料,没有分析,说理不透。
(2)观点偏激,强词夺理,令人无法接受。(3)条理不清,语无伦次。(4)字数严重超标。
(七)、小结:从上述例题中可以看出,和其他文本阅读重在考查对文本的赏析、鉴赏不同的是,时文(资料)评说是把重心放在考查对时文(资料)的解读、评说上,是让大家对现实 生活作出个人反应。由于受试卷篇幅的制约,时文(资料)评说所提供的文本字数不可能太多,一般情况下,字数在200字之内为宜。答题时更应简明扼要,点到为止,字数在100字之内为宜。像“申论”那样“一概括二对策三论证”的考法是不太现实的。
但无论怎么说,时文(资料)评说是微型的议论文或小评论,这种说法是可以说的通的。它要对所涉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的现状进行评论。
答题时,首先必须对所提供的文本(资料)的内容进行概括;然后进行分析、评说。读懂材料,并不太难,关键在于后者,怎么评说。
(八)、课堂练习题: 1.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1:2009年1月24日,台湾创世、华山、人安策略联盟在全台8个县市同步举办“街友暨独居老人尾牙(除夕前一天的俗称)席”1200桌,给街友、独居老人等送上温暖的爱心。20年前,创办人曹庆先生因看到流浪的游民新年无处吃饭,便号召义工送出爱心便当,次年就在万华火车站前开办尾牙席。
材料2:2009年1月24日,20名顺昌孤儿和河南的13名艾滋孤儿会合后一起从深圳出境。走至尖沙站时,香港巴士之家的义工们早已等候在红色双层巴士前。孤儿们到巴士之家会议室里,收到义工们分发的红包和小礼物后,陆续被爱心人士接回家去,他们将住在香港的爱心人士家里,度过2009年春节。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你对以上行动有何看法?请简述。(4分)
(1)参考答案:台湾香港民间兴起春节爱心行动(意思对即可)
(2)答案示例1:台湾香港的爱心人士春节不忘爱心行动,这种精神值得发扬光大。他们牢记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时时刻刻向弱势群体奉献自己的爱心,使传统佳节更增添了浓烈的喜庆色彩。
答案示例2:民间爱心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台湾香港爱心人士经常开展扶助弱势群体活动,尤其在春节到来之际,伸出无私的援手,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爱心让人温暖,又会让更多的爱心萌芽。
八、作业设计:赢在高考优化设计相关内容和练习。
九、板书设计: 时文短评
一、时评知识:
1、概念:
2、种类: ①篇幅:短篇
②内容:文化、社会、教育等方面 ③撰写人:个人 ④表达方式:议论 ⑤语言风格平实型
二、例题精析:
1、概括主要信息的答题思路: 第一步:通读材料。第二步:概括归纳。第三步:提炼筛选。第四步:整合表达。
2、短评的主要写法有: ①从正面肯定。②从反面否定。
③既肯定正面,又否定反面。
3、短评的一般要求: ①鲜明。 ②要有的放矢。 ③要客观辩证。④要通情达理。
4、注意几个禁忌问题:
①没有观点,没有分析,说理不透。②偏激,强词夺理,令人无法接受。③条理不清,语无伦次。④字数不够或超标。
十、教学反思:
第四篇:短评
短评:财富不是人生惟一的目标
新华网武汉1月8日电(记者 冯国栋)坐拥价值千万元的房产,武汉环卫女工余友珍不为财富所累,处之淡然让人钦佩。她身上体现的劳动观和财富观,是真正富有之处。财富不是人生惟一的目标,比财富更崇高的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勤劳创造价值财富。余友珍不是一开始就做环卫工,她种过菜、干过运输、帮人做过饭。艰辛的生活磨炼了她耕耘不辍的劳动观。“人吃了饭就要干活”。靠着勤劳致富,她用双手不断耕耘,盖起了“洋楼”,后来又在环卫岗位上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生活因勤劳得到改善。
得益于城市发展,余友珍因拆迁还建,变成拥有千万房产的“富婆”,她没有因富裕而改变人生追求。在她看来,穷的时候怎么过,富了还该怎么过。财富面前,余友珍保持清醒头脑,不被财富所累,不因财富而退,继续风里来雨里去,坚守环卫工作第一线。
人生的目标不是享乐,财富也不是终点。余友珍用行动告诉人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勤劳的本色不能丢。这种积极向上的劳动观和财富观,才是人生动力的源泉。(完)
第五篇:短评
人民网评:用制度之手遏制微权力的“任性”
给残疾人的生活补贴,社区干部也敢挪作他用;街道拆迁工作人员收了“好处费”后,通过拆迁档案造假等手段,使一些人多得补偿款20多万元。日前,湖南长沙通报多起百姓“身边的腐败”问题,意在警示当地党员干部引以为戒。有权不可任性,即便手中只有微权力的基层干部,也不能自外于制度和监督网络,成为监管的盲区。
十八大以来,反腐的高压态势之下,一批批腐败分子纷纷落马,显示了中央反腐零容忍、从严治党不松劲的坚强决心,政坛风气为之一新,增强了人们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随着反腐的深入,“老虎”“苍蝇”一起打,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和期待,老百姓对清除“身边的腐败”的呼声也日益强烈。与那些引起广泛社会关注的反腐大案相比,治理微腐败、管住微权力,正在成为反腐攻坚战的重要部分。
不管是村官,还是社区干部,虽然职位低,但权力未必小,作用更是不可忽视。他们直接面对千家万户,直接担负政策的“最后一公里”落实、民生红利的普惠,对集体土地和资产等资源,以及公共事务的运行,也很有发言权和影响力。我国有几十万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也超过十万个,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这些微权力构成了毛细血管网,是长治久安的微观支撑。
失去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基层的微权力也不例外。长沙通报的几起案例很有代表性。从征地拆迁到保命钱,从住房保障到扶贫资金,微权力的腐败病毒,正向民生重点领域渗透和蔓延,公权私用、权钱交易、侵吞挪用等是常见手段。从近年来查处的大量基层腐败案例来看,大多呈现相似的乱象和症结。值得引起深刻反思,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治理。
办案调查发现,“微权力”腐败人员往往对自身工作职责和责任缺乏清醒认识,在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上严重扭曲,“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思想、“都这么干,查不着我”的侥幸心理比较普遍,导致一些人受到私欲驱动,不惜以身试法,最终坠入腐败犯罪的深渊。
另一方面,从案发地方和单位内部监管机制来看,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制度执行流于形式,给权力滥用留下了空间。不少案例显示,在征地补偿、项目招标、物资采购、工程验收、资金拨付等具体环节上,一些部门或项目负责人的权力相对集中,操作空间较大。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人往往利用行政管理、审批监督、财务监管等制度上存在的漏洞,违背透明、公开原则,要么个人说了算,要么搞暗箱操作,要么内外串通,使监督制约机制陷入空转,为“微权力”腐败滋生提供了土壤,酿成了“小官大贪”“村官巨腐”等腐败毒瘤。
微权力一旦变质,其危害也很严重。对老百姓而言,“身边的腐败”造成的伤害,感受最为直接和深刻。治理这类腐败现象,遏制微权力的“任性”,同样需要双管齐下。从主观方面,让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当是精神“补钙”的重点。从客观方面,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根据基层职责和权力运行的特点,“量身”打造对微权力的常态化监督约束机制,尤其是把公开透明机制、群众监督机制这些管用的制度建立完善起来,着力营造不敢、不能、不想腐败的制度环境。只有制度发力了,发威了,才能让微权力心存敬畏、规范有序,沿着公共利益、公共服务的轨道运行下去。
人民网评:“没升官就贪腐”,多么可笑的借口
河北省大名县原县委书记边飞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滥用职权一案日前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法院判处边飞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边飞在被查后忏悔,自己在县委书记的位子上坐久了,感觉工作干得不错,但一直没有得到提拔,心态开始失衡,从第二任县委书记开始,就只想着怎么多挣钱了。
干得好不好,自己说了不算;该不该升迁,自己说了更不算。边飞没能当上市领导,显然有其内在的逻辑断裂,他恼怒之下想着怎么敛财,足见他把从政当成了两条路径选择,要么当大官,要么发大财。当不了大官,就得发大财。边飞敛财确实惊人,据法庭认定,他先后多次非法收受、索取他人贿赂,包括人民币、外币、黄金、房产等款物共计折合人民币5920余万元,另有价值人民币4190余万元巨额财产不能说明来源,其滥用职权还造成国家财产流失776万余元。
一个县官,涉腐逾亿元,令人惊愕。没当成大官,而是沦为大贪,边飞的贪腐路值得解剖。
其实,现实中有不少奉行“不升官就贪腐”的官员。比如前不久媒体报道的南京市江宁区交通局原局长王平,落马后也称,他2006年调任江宁区环保局局长后,感觉“政治前途进一步发展的希望比较渺茫,就想在物质上得到弥补”,于是大胆接受他人贿赂。
有句打油诗说得好:“七品县官还嫌小,又想朝中挂紫衣;一品当朝为宰相,想得山河夺帝基;心满意足为天子,又想长生不老期„„”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即便边飞等人获得了提拔,得到了重用,被安排了更重要的位置,他们也不会满足,极有可能贪腐得更厉害。贪念不除,放在哪个地方都危险。
说到底,所谓的“没升官就贪腐”,只是为自己腐化堕落找借口而已。对此,河北省纪检系统一位官员说得很清楚: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边飞不能正确调整心态摆正位置,没有抑制住自己的私欲,把为己牟利凌驾于为民谋利之上。政绩观出现偏差,就不能坚守原有的理想和信仰,就会给自己找更多贪腐借口,以求心安理得。由此不难得出结论,这些贪官从不会彻底忏悔,反求诸己,而是习惯于找原因,甚至拿苍白借口说事。
当官不能过度考虑个人得失,更不能沉浸于必须当大官发大财的误区之中。总书记说过,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少一些“官”念,多一些清廉,当为官员所思所为。
人民日报思想纵横:辩证看待“人走茶凉”
“人走茶凉”是对世态炎凉的一种形象表达,经常有人以此慨叹离开工作岗位后处境的变化。但对于“人走茶凉”也需辩证看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这种“茶凉”,应当成为一种常态。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长期以来,我们党的许多领导干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正确对待身份地位的变化,对新班子的工作自觉做到不插手、不干预,体现了一名老党员、老干部的宽广胸怀和高尚情操,赢得了大家的尊敬。然而,也有的领导干部不仅在位时安插“亲信”,为日后发挥“余权”创造条件;而且退下多年后,对原单位的重大问题还是不愿撒手。稍不遂愿,就感叹“人走茶凉”,指责他人“势利眼”。这种现象不仅让新领导左右为难,不便放开手脚大胆工作,而且导致一些单位庸俗风气盛行,甚或拉帮结派、山头林立,搞得人心涣散、正常工作难以开展,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照理说工作上的“人走茶凉”是常情,为何有人执意“人走茶热”?就当事人本身来说,主要有两类原因:一些领导干部认为自己在一个单位好不容易站稳脚、有威望、说了算,不甘心退休后落个“人走茶凉”,于是千方百计延伸权力,不管政策如何、不顾政德影响,努力让那杯“茶”始终热着;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并没有搞“余权”之意,只是离开领导岗位后极不适应,加之有些亲朋好友指望其继续为自己的利益发挥“余热”,便为这杯“凉茶”不断添柴加火。两种原因,尽管动机有异,但都对其原单位的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其实,“人走茶凉”是一种自然现象。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友谊好比一壶开水,一旦离开了炉子,就会逐渐凉了下来。”仔细琢磨,确实不无道理。从事物本质上理解,“人走茶凉”是一种自然规律。这杯“茶”是主人用来招待客人的,客人走了,主人就不会再续热水,也没必要再保持茶水的温度,只会把喝剩的茶水倒掉。因此,人走了茶非凉不可,不然就会变馊。
从工作层面上剖析,“人走茶凉”是一种社会规律。当领导干部离开原来单位、原有职位后,自然就不能再拥有原来那份权力和待遇。只有“在其位、谋其政”的人,才会履行与其责任相匹配的职责。因此,这种“人在茶才热,人走茶自凉”纯属正常。
从情感角度来体会,“人走茶凉”是一种人情规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圈、生活圈、交友圈,当个人离开单位、职位后,与以往同事、部属、熟人的联系往往逐渐减少,久而久之,关系淡了也是正常的。因此,过去门庭若市,现在车马稀少;过去请示、汇报、问候的电话不绝于耳,现在可能几天听不到一次电话铃声;过去被邀请出席各种庆典、宴会、研讨会、论证会,现在难得收到一份请柬;凡此种种,均属情理之中的事。
可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这种“茶凉”是一种常态,应辩证看待、正确对待。对领导干部来说,从岗位上退下来,不再负责那份工作,自然也就没有那份权力与责任,应及时调整心态,适应人生转变,以免陷入无穷烦恼。对于组织而言,应立好规矩,把尊重感情与明确职责区别开来,杜绝说情之风、挡住干预之手,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当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提倡把工作上的“人走茶凉”作为常态,绝不能影响对老党员老干部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绝不能影响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但是,应处理好情感与原则的关系,切不可将本该凉了的茶水加热后再端上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