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第3课时 20以内的加减法|西师大版-2019精选文档
总复习
第3课时 20以内的加减法(2)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意义的理解。2.能解决一些数目较小,涉及加或减关系的简单数学问题。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步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的能力。【重点难点】
能解决一些数目较小,涉及加或减关系的简单数学问题。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夯实基础
1.教师先出示加法圆盘,让学生用9分别加上外圈的数。再出示减法圆盘,让学生用18分别减去外圈的数。学生口答完成。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8+7 5+9 15-9 12-3 5+6 4+5= 7+8-5 12+3-7 学生看题目在作业本上写出得数并讲评。
二、指导练习,巩固深化
(一)看算式编题
教师从刚才的口算卡片中选出加法、减法的算式各一道,请学生根据这2个算式各编一道应用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1.编加法应用题。
教师展示学生编的加法应用题,并写在黑板上(2~3题)。
教师提问:请大家观察刚才我们编的加法应用题,说说什么情况下用加法来解决问题。
学生和同桌相互说说什么情况下用加法来解决问题。教师小结:
(1)求两部分的总数用加法计算;(2)两个数比较,求大的数用加法计算。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并板书。2.编减法应用题。
教师展示学生编的减法应用题,并写在黑板上(2~3题)。教师提问:谁来说说在什么情况下用减法来解决问题。学生和同桌相互说说什么情况下用减法来解决问题。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教师小结:
(1)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2)两个数比较,求小的数用减法计算;(3)两个数比较,求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
(二)一图四式
教师提问:你能根据图列出几个算式?与小组中的小伙伴说一说。学生根据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三)图画应用题
完成教材第105页“练习二十二”第16题。学生先看图,再和同桌交流说图意。
学生汇报图意时教师要强调大括号的含义及两幅图的不同之处,分析它们的数量关系,然后请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四)图文应用题
教师先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身边的加、减法问题。学生举例说明。
1.完成教材第105~106页“练习二十二”第17、18题。
学生分析这道题是求什么,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再独立完成在书上。教师提问:先说说你看到的数学信息和这道题的问题,并想想用什么方法来解答。2.完成教材第106页“练习二十二”第19题。教师提问: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有如下回答:
我看到从教室出来了5人;我看到先从教室里出来了2人,后来又出来了3人;我看到先从教室里出来了3人,后来又出来了2人……
教师提问:有的同学是从整体上去研究一共出来了多少人;有的同学分别从前门和后门研究出来的人。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请结合这道题的问题用两种方法算一算教室里现在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展示学生作业。学生观察图,弄懂题意后独立解答。
注意第二个算式有两种答案:12-2-3=7(人)或12-3-2=7(人)3.完成教材第106页“练习二十二”第20题。学生进行讨论后在全班进行交流、解答。
在交流学生提的数学问题时,要让其他学生列式解答。
(五)完成教材第106页“练习二十二”思考题 引导学生明白两点: 1.“准载客”的意思?
2.不论怎样租车,这17人必须全部上车。对有困难的学生不作要求。
三、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对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了复习,通过复习同学们明白了加法和减法问题的区别,请大家再次回忆什么情况用加法计算,什么情况下用减法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总结:求两部分的总数用加法计算;两数比较,求大的数用加法计算。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两数比较,求小的数用减法计算;两数比较,求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师:在解决问题时,希望同学们养成先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再进行解答的好习惯。一个好习惯,能让你受益终身!
四、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板书笔记 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时要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解题思路的梳理。本节课我先让学生复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接下来,我选出加法和减法各一题让学生自己编应用题,在学生编题汇报的过程中,很自然的将加法应用题和减法应用题的各种题型进行了归纳和整理。通过编题学生对加减法应用题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知道什么情况下用加法,什么情况下用减法。
这节课复习了本册书上所有类型的应用题,内容丰富,但题量相对较多。因此在有些题目的处理上,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没有提升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磨练与反思。
第二篇:20以内加减法 总复习教学反思
20以内加减法 总复习教学反思
尹翼
劳卫小学
一年级的孩子初步接触总复习,对知识的整理是没有经验的,作为一年级总复习的一种尝试。我认为更重要的应该是教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建立知识网络图的概念。因此在今天的课上,通过回忆,发现知识的无序,再通过查阅书本,找目录,边找边思考哪些内容与二十以内的加减法有关,当内容较多,或记不清具体内容时,通过翻书查阅小标题,对知识进行回忆整理让孩子经历这一过程,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然后通过逐一复习图中的知识点,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再进行梳理,加深了孩子们的知识理解。
在练习设计中,我精心设计了计算小能手比赛、过桥、火车填未知数,提数学问题等练习,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得到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但本堂课教学我执教到本课后二十分时,情绪不够饱满,对学生积极性调动不够。
第三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第4课时 认识图形|西师大版-2019精选文档
总复习
第4课时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对简单的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和辨认。2.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重点难点】
梳理所学的知识,会分类,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引入复习
出示图片(各种积木搭成的建筑物)
师:你看它漂亮吗?你知道它是由我们学过的图形组成的吗? 学生观察后回答。
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师: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复习这些立体图形。
二、指导复习,巩固深化 1.复习认识图形。(1)找一找,说一说。
教师提问:这几种立体图形各有什么特征,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同桌交流后在全班交流汇报。
①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无法自由滚动。它有6个平平的面。
②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它是无法自由滚动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而且每个面的大小都是一样大。
③圆柱的上下一样粗,它的两头都是圆圆的,平平的。如果躺在桌子上,它就能够滚动;但是如果立在桌子上,它就不能自由滚动了。④球是圆乎乎的,它没有平平的面,放在桌子上可以到处滚动。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板书如下:
师:大家说得很好,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图形,你会用哪个词? 学生只要说得有道理教师要予以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学生回答:
①长方体、正方体很听话。②圆柱有时听话,有时调皮。③球很调皮。
(2)摸一摸,猜一猜。
各小组准备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装着四种立体图形。活动一:老师说名称,学生根据其特点摸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活动二:学生摸一个图形,但不拿出袋子,用语言描述它的特征,请其他同学猜一猜是什么图形。学生按要求参与活动。
活动一开始可以采取师生互动形式,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在学习小组中活动。(3)指导练习。
完成教材第102页“认识图形”。
完成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
如果学生把第12题中机器人的眼珠认成球要肯定。2.复习分类。
(1)课件出示人物图片。教师提问:要给这些人物进行分类,你可以怎样分呢?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学生说出自己分类的标准,有的是按年龄分,有的是按性别分。只要学生的理由合理,老师都要给予肯定。(2)巩固,加深理解。指导学生自定标准给物体分类。
教师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每个人把自己文具盒里的铅笔都拿出来,集中在一起,摆放在桌子上,组内先观察,再讨论,最后动手把自己认为一样的分在一起。汇报时同学说明你们组是怎样分的?按什么标准分的?想了几种分法? 学生小组活动,先观察,然后讨论,再汇报。①按铅笔的颜色分。②按铅笔的长短分。③按铅笔中有没有橡皮头分。④按铅笔有没有削过分。⑤按笔杆上有棱和没棱分。⑥按笔杆上的花纹来分。⑦按有铅笔尖和没有铅笔尖分。⑧按自动铅笔和不是自动铅笔分„„
三、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两部分知识:认识图形和分类。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吧!学生畅谈收获。
教师可结合黑板上的板书强化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教师提问:大家再想想,这节课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进行复习? 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复习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过程,归纳出“找一找,说一说、摸一摸、猜一猜、分一分”等活动,进行复习方法的指导。教师提问:你还有哪些疑问吗?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有针对性地回答。
四、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板书笔记
认识图形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认识图形之后所进行的复习课,通过复习,一方面让学生回忆并更深一步体会图形的特点;另一方面寻找图形知识间的联系,解决综合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游戏能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更持久,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因此从最开始的“找一找,说一说”、“摸一摸,猜一猜”以及后面的分类练习,我都力求做到全员参与。丰富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各种立体图形的体验。学生回忆了各种立体图形的特点后,我让他们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立体图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各种图形进行了再认。在分类的处理上,我让学生按自己的标准分铅笔,这个过程学生说得很充分,也很积极。这节课学生积极参与,但课堂上学生显得过分的开放,因此在组织教学上花了较多的时间,如何有机地处理好课堂中的“动”与“静”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第四篇: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一年级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好理不好,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影响。总结以往的经验,我认为一年级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抽象的数学计算不感兴趣,那么创设情境、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教学中抓了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其著作《论语》中指出:“不愤不启,不启不发。”而近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课堂思维是否活跃,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需要。创设一个与儿童生活实际相关的情景,以比较现实或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来理解算而不是机械地进行计算题的练习.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我一直以看图列示计算为主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让学生先说一说图的意思,然后再想一想用算式怎样来表示,接着列式计算;最后还要学生反过来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一个数我一直以看图列示计算为主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让学生先说一说图的意思,然后再想一想用算式怎样来表示,接着列式计算;最后还要学生反过来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一个数都表示谁?这样一来,在不知不觉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数学语言,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更可喜的是学生因为理解了算式的意义,在计算时,正确率明显得以提高,很少出现以往看错符号,看错数字的现象了!现在大部分孩子对列“一图四式”都能做到又快又准的列出。如教学得数是6、7的加法,它是在学生了解加法的含义和学习了6、7的分与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题从植树这一公益活动引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迅速转入数学学习。教材还首次用文字呈现“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这一问题。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可以列出两道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这里,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图两式”,同时帮助学生理解用两道不同的算式可以解决同一个问题,虽然两道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的位置不同,但得数相同,从而体会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试一试”通过由两部分物体合成的一幅图,引导学生学习计算相应得两道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进一步体会相应的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会由一道加法算式的得数推想出相应的另一道加法算式的得数,从而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想想做做”通过让学生操作学具、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等练习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
2、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它具有花时少,容量大、形式活、速度快的特点。因此,通过口算训练,可以促使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视算和听算是口算训练的两种基本形式。视算是通过眼看、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通过耳听、脑记,才能说出得数。在口算训练中经常变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结合,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
口算的内容要有针对性。不同的课型,口算的内容不一样。新授前的练习,要发挥其启导功能。如教学“8加几”之前,口算题可设计成:
8+2+1 8+2+3 8+2+5
8+2+2 8+2+4 8+2+6
这组题的作用在于诱发思维,寓“算理”于练习之中,为用“凑十”法算“8加几”奠定可基础。
另外要注意练习的层次性。如教学“十几减7”的巩固练习,可以这样设计:
7+()=13 7+()=15 13—7= 15—7=
这样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掌握“做减法想加法”的思考方法,我觉得练习的有效与否,更要突出一个“巧”字”。既有花时少,容量大、形式活、速度快的特点,又达到复习旧知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检验是一个好办法,它能让人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验算的教学,让学生针对一道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在切实掌握检验方法的同时,能熟练运用该方法去判断相类似的题的答案的正确性。当然,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了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从书写开始。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计算后要检查。只有在教师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坚持不懈,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的时候要求学生将数字和数学符号写清楚,写端正,在完成计算之后要进行检查等。对于这种习惯应该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养成。
第五篇:一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六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题-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六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测试题-西师大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一个文具盒4元,小明付款10,需要找回()元。
A.6
B.7
C.8
2.17-9=()
A.7
B.8
C.10
D.12
3.16-7=()
A.7
B.8
C.9
D.23
4.比12小5的数是()。
A.7
B.17
C.6
5.14○5=9,○里应填()。
A.+
B.-
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13-5=7
()
2.14-7=3+5。
()
3.○○○○○○○○○○○○○○○
▲▲▲▲▲▲▲▲▲
再画6个▲就和
○一样多。
()
4.4+()=13括号里填9。
()
5.14-()=8,()里应该填6。
()
三.填空题(共7题,共24分)
1.在横线上填上“>““<“或“=”。
17-9________10-1
13-8________15-9
7+4________12-2
15-6________3+5
12-5________7+0
12-7________15-6
2.在横线上填“+”或“-”。
(1)7_____4=11
(2)17_____8=9
(3)13_____5=8
(4)6_____1=7
3.算一算。
15-9=_____
4.根据算式填空:
(1)________+7=16
(2)________+3=11
5.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5-9=_____
8-3=_____
9+3=_____
14-4=_____
6.根据算式填空:
(1)9+________=12
(2)7+________=11
7.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8=_____
12-8=_____
11-7=_____
14-9=_____
四.计算题(共3题,共25分)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17+2=
18+2=
4+16=
12-2=
4+3=
20-2=
6+10=
11+8=
2+18=
9+10=
8+6=
13-4=
3+14=
5+4=
19-1=
7+1=
13-2=
8-1=
16-9=
15+5=
3.算一算。
13+7=
6+13=
4+4=
6+6=
1+6=
11+3=
15-2=
10+2=
3+8=
12+2=
20-4=
9+11=
6+11=
5+11=
13+2=
18-7=
18-4=
11+5=
5+13=
16-4=
五.作图题(共1题,共3分)
1.把算式和得数连起来。
(1)9+5
A.6
(2)15-9
B.15
(3)6+9
C.14
六.解答题(共5题,共22分)
1.妈妈买来11个苹果,吃了一些后,还剩5个,吃了多少个?
2.小丽要做12个五角星,做好了7个,还要做多少个?
3.小雨和小雪共画了12朵花,小雨画了9朵,小雪画了几朵?
4.河里有11只鹅,上岸6只,河里还有多少只鹅?
5.还剩多少本?
七.综合题(共2题,共13分)
1.从箭头处开始,依次写出算式和得数。
2.小白兔回家。
小白兔只有走得数是11的路口才能回家.请你帮助小白兔找到回家的路,并涂上黄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A
5.B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填空题
1.<;<;>;>;=;<
2.(1)+
(2)-
(3)-
(4)+
3.6
4.(1)9
(2)8
5.6;5;12;10
6.(1)3
(2)4
7.15;4;4;5
四.计算题
1.6;12;7;2;9
2.19;20;20;10;7;18;16;19;20;19;14;9;17;9;18;8;11;7;7;20
3.20;19;8;12;7;14;13;12;11;14;16;20;17;16;15;11;14;16;18;12
五.作图题
1.如下:
六.解答题
1.11-5=6(个)
2.解:12-7=5(个)
答:还能再坐5个。
3.解:12-9=3(朵)
答:小雪画了6朵。
4.解:11-6=5(只)
答:河里还有5只鹅。
5.15-9=6(本)
答:还剩6本。
七.综合题
1.11-9=2;11-6=5;11-4=7;11-7=4;11-2=9;11-8=3;11-3=8;11-5=6
2.小白兔回家一共有2条路.(1)9+2→14-3→6+5→4+7(2)14-3→6+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