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传播学概论 教案
第一章 新闻传播本体论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从新闻学向传播学研究的历史性理论转变,掌握传播学研究的范围与逻辑起点,构建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框架,把握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新闻学与传播学
(一)新闻学向传播学的历史性转变与学科超越 1 基本动因
新闻传播媒介不断更新并迅速发展,使社会信息传播结构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2 重要原因
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对信息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由此推动了人类对信息功能和作用的重新认识 3 理论借鉴
借鉴现代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和数理统计科学等全新的研究方法的结果 4 时代原因
现代科学发展出现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大趋势,促使研究对象相对狭窄的新闻学亟待摆脱困境,以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二)转变与超越的外部环境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生存环境的变化
在遵守宪法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前提下,新闻传播要按自身规律和市场经济法则办事 2 新闻传媒结构布局的变化 以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标志,我国新闻传媒在质和量两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报刊数量增多,广播电视普及率及覆盖率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客观上为新闻传播研究提出了新的内容 3 新闻传播社会功能与作用的变化 新的历史时期,新闻传播不仅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部门,也是经济建设中一支具有强大潜力的产业部门,在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发挥着多种功能和作用 4 我国受众群体需求的变化
在21世纪,受众与新闻传播者将出现不断的角色互换,全方位介入传播领域
(三)结论
无论从新闻传播实践考察,还是从理论研究角度分析,新闻学向传播学的超越和转变都体现了当今新闻学研究价值取向的历史必然
第二节 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范围与逻辑起点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范围
1根据社会科学研究三分法理论,新闻传播学可以从宏观角度分为三方面内容(1)新闻传播基础理论研究
主要是对新闻传播工作一般特点和新闻传播业运作规律等基本原理进行研究(2)新闻传播应用理论研究
主要是对新闻传播操作技能进行研究(3)新闻传播发展理论研究
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新闻传播技术,媒介和学术发展史及其未来走势的研究 2从微观角度分析,新闻传播学分为如下研究内容(1)信息及其传播过程,要素研究(2)新闻传播事业研究(3)新闻传播媒介研究(4)新闻传播者研究(5)新闻受传者研究
(6)新闻传播环境与社会控制研究(7)新闻传播社会效果研究(8)新闻传播主体心理研究
(二)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新闻信息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第二节 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框架
(一)从纵向隶属关系看,新闻传播学是大众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同传播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紧密交叉
(二)从横向交叉关系看,新闻传播学与相关学科交叉渗透,借鉴这些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丰富新闻传播学的内涵和研究手段,推动新闻传播学的发展
(三)从知识结构关系看,新闻传播学可以划分出基本原理,发展历史,业务技能和经营与管理等内容
(四)从传播要素关系看,新闻传播学可以划分为 1 新闻传播本体理论研究 2 新闻传播主体理论研究 3 新闻传播受体理论研究 4 新闻传播客体理论研究 5 新闻传播载体理论研究 6 新闻传播媒体理论研究 7 新闻传播外部环境研究 8 新闻传播效果理论研究
第三节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 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考察新闻传播现象 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纵向角度出发,把新闻传播行为放到历史发展进程中加以考察 4 从横向角度出发,把新闻传播现象放到广泛的社会联系中加以考察 把新闻传播作为人类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对其构成要素进行动态分析
(二)系统科学方法论 1 理性思辨的方法 2 实证分析法
(三)数理统计科学方法论 1 数学方法
运用数学模型 抽样调查法 统计分析法 2 社会学方法
社会调查法 比较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 实验分析法 观察法 文献归纳法 三 考核知识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
(二)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范围与逻辑起点
(三)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框架
(四)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四 考核要求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 1 识记
新闻学向传播学的历史性转变与学科超越 2 领会
转变与超越的外部环境分析 3应用
新闻学向传播学的超越和转变体现了当今新闻学研究价值取向的历史必然
(二)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范围与逻辑起点 1 识记
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范围 2领会
新闻信息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三)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框架 1 识记
(1)从纵向隶属关系看,新闻传播学是大众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同传播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紧密交叉
(2)从横向交叉关系看,新闻传播学与相关学科交叉渗透,借鉴这些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丰富新闻传播学的内涵和研究手段,推动新闻传播学的发展
(3)从知识结构关系看,新闻传播学可以划分出基本原理,发展历史,业务技能和经营与管理等内容 2 领会
从传播要素关系看,新闻传播学可以划分为:
新闻传播本体理论研究;新闻传播主体理论研究;新闻传播受体理论研究; 新闻传播客体理论研究;新闻传播载体理论研究;新闻传播媒体理论研究;新闻传播外部环境研究;新闻传播效果理论研究
(五)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1 识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基本原则 2 领会
系统科学方法论 3 应用
数理统计科学方法论
第二章 新闻传播客体论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信息的定义与特性,追溯信息的发现和认识,区分信息的种类和功能,体会新闻的信息属性,理解信息与新闻之异同,把握新闻信息概念分析。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信息的定义与特性
(一)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动过程,以及关于事物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动过程的陈述。对于接收者来说,它具有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的功能。
(二)信息的特性 1 信息的依附性 2 信息的再生性 3 信息的可传递性 4 信息的可储存性 5 信息的可浓缩性 信息的可共享性(或称为可转让性)7 信息的可替代性 8 信息的预测性 信息的有效性和无效性
第二节 信息的发现和认识 第三节 信息的种类和功能
(一)信息的种类 1 信息两大种类
黎鸣 从控制论和现代物理学的对比中,认识信息本质,提出: 信息可分为自然信息、文化信息两大类 2 信息三个层次
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二)信息的功能 1 消息或情报的功能 2 知识的功能 3 价值的功能 4 社会服务的功能 5 决策参谋作用
第四节 新闻的信息属性
(一)人类认识新闻活动现象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新闻定义
新闻是信息中的一种,它是传播(报道)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1 新闻是一种付诸社会的公开传播的信息 2 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信息 3 新闻是事实的信息
第五节 信息与新闻之异同
(一)信息与新闻异同 从新闻的起源来看,信息是新闻之“母” 从认识功能来看,信息与新闻的相同之处在于,新闻和某些信息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认识外界事物,改变原有知识结构的作用 3 从时间上看,时间性决定新闻的生命 从社会功能上看,新闻通过对事实信息的报道,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而信息则长于社会服务,准确及时的信息往往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从传播方式上看,新闻是一种大众的群体传播活动,信息的传播方式比新闻宽泛得多多
(二)立足信息与新闻异同,加深对新闻特征的认识 第六节 新闻信息概念分析
(一)信息、新闻、新闻信息是相互关联而又含义不同的概念 1 信息 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动过程,以及关于事物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动过程的陈述。2 新闻
新闻是传递具有新闻价值的那一部分事实的信息。3 新闻信息
新闻信息是指构成新闻的最小的单一事实。
(二)立足新闻与新闻信息的概念区别,把握新闻中的信息含量 三 考核知识点
(一)信息的定义与特性
(二)信息的发现和认识
(三)信息的种类和功能
(四)新闻的信息属性
(五)信息与新闻之异同
(六)新闻信息概念分析 四 考核要求
(一)信息的定义与特性 1 识记
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动过程,以及关于事物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 动过程的陈述。2 领会
信息的特性(1)信息的依附性(2)信息的再生性(3)信息的可传递性(4)信息的可储存性(5)信息的可浓缩性
(6)信息的可共享性(或称为可转让性)(7)信息的可替代性(8)信息的预测性
(二)信息的发现和认识
识记信息的发现和认识历史及过程
(三)信息的种类和功能 1 识记
信息的两大种类及三个层次 2 领会
信息的功能:消息或情报的功能;知识的功能;价值的功能;社会服务的功能;决策参谋作用
(四)新闻的信息属性 1 识记
人类认识新闻活动现象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 领会
新闻是信息中的一种,它是传播(报道)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
(五)信息与新闻之异同 1 识记
信息与新闻之异同 2 领会
立足信息与新闻异同,加深对新闻特征的认识
(六)新闻信息概念分析 1 识记
(1)新闻是传递具有新闻价值的那一部分事实的信息。(2)新闻信息是指构成新闻的最小的单一事实。2 领会
立足新闻与新闻信息的概念区别,把握新闻中的信息含量
第三章 新闻传播主体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新闻人才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分类,把握新闻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及外部条件,规范新闻人才的职业道德与修养。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新闻人才研究
(一)新闻人才研究内容 新闻人才的本质、基本要素、分类及其在社会历史的作用 2 新闻人才成功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3 新闻人才成长与社会诸方面因素的关系 对新闻人才的识别、选拔、培养、使用、管理和预测等的研究
(二)新闻人才研究方法 1 系统研究法 2 典型研究法 3 同类研究法 4 追踪研究法 5 统计分析法
(三)新闻人才研究特性 1 研究的综合性 2 实践性 3 历史性
第二节 新闻人才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分类
(一)新闻人才界定
新闻人才是在新闻传播事业中,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调查研究和采访技能与表达能力,以自己创造性劳动对新闻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起到积极影响的人。
(二)新闻人才的本质特征
1新闻人才最本质的属性是独创性,也叫创造性、创新性 2新闻人才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进步性
(三)新闻人才构成的基本要素
1德:人生观、爱国心、道德观、事业心、正义感等 2志:志向高远、锲而不舍
3才与学:才能、技能、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 4胆:大无畏气概
5体:身体的素质与耐力和强度
(三)新闻人才的类型
1根据新闻人才的才能特点可分为:(1)社会交际型人才(2)综合条理型人才(3)经营管理型人才 从新闻人才的才能表现可分为:(1)早熟型(2)多才型(3)多产型(4)晚器型
第三节 新闻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
(一)新闻人才成功与失败的心理品格 1 强烈的事业心,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热爱新闻事业,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对新闻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3 勤于思考、善于知疑 4 刻苦勤奋、意志顽强 5 追求真理、勇于探索
(二)新闻人才的生理气质 1 开放性 2 果断性 3 独立性 4 自制性
(三)新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 创造性思维是人才创新活动中的核心因素
(四)新闻人才的创新意识 1 嗜新意识 2 竞争意识 3 善思意识 4 求异心理 5 分散思维 6 “进攻”意识 7 坚韧性
(五)新闻人才的智能结构
1智能结构一般包括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1)知识结构 ①材料知识 ②结构知识 ③总体知识(2)技能结构 ①效能原则 ②适应原则 ③个性原则 新闻人才的“智能结构”
(1)马克思主意基本理论和知识(2)较强的新闻敏感和创新能力(3)T型知识结构(4)熟练的专业技能
(5)知识、技能和能力的高层次协调
第四节 新闻人才成长的外部条件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新闻人才产生的必要条件(这是新闻人才与其它人才产生的主要区别)
(二)社会变革为新闻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和实践机会
(三)复杂尖锐的阶级斗争是促使新闻人才迅速成长的重要因素
(四)思想解放运动及言论出版自由为新闻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第五节 新闻人才的职业道德与修养
(一)新闻职业道德概念的内涵
1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履行本质工作中,依靠个人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调节其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社会规约。2它一般通过“记者信条”、“记者守则”、“新闻道德准则”、“新闻伦理规约”等方式加以表述。它具有非强制性的特点
(二)新闻道德自律的核心和意义 社会主义新闻道德自律的基本原则是共产主义精神指导下的集体主义,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是党的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2 加强新闻道德自律建设的重要意义
(1)从政治角度看,新闻传媒是党的宣传系统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的重要载体,新闻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从道德和伦理学的角度看,新闻传媒机构是社会良知系统
(3)从职业素质看,新闻道德自律是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要求
(三)新闻道德自律评介
新闻道德自律是基于新闻工作的特点而形成的规范和伦理准则。社会主义新闻道德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与新闻工作中应当自觉遵守的新闻伦理准则与行为规范。
(四)新闻工作者的修养 坚持社会主义宣传方向;热爱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敬业乐群,坚持真理,为维护党和人民利益忘我斗争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全面、正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政策、方针、任务 加强党性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在金钱的诱惑面前要警钟长鸣,遵纪守法,廉洁自奉,不搞“有偿新闻”,抵制不正之风;严守国家机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有高尚的新闻职业道德 加强知识修养,提倡“一专多能”,在广播的知识基础上,应该在分工联系与报道范围内,力争掌握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及信息化社会的相关知识 加强业务能力的修养,锻炼新闻敏感、社会活动、信息反馈、快速采写、新闻竞争等能力 三、考核知识点
(一)新闻人才研究
(二)新闻人才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分类
(三)新闻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
(四)新闻人才成长的外部条件
(五)新闻人才的职业道德与修养 四 考核要求
(一)新闻人才研究 1识记:(1)新闻人才研究内容(2)新闻人才研究方法 2领会:新闻人才研究特性
(二)新闻人才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分类 1 识记
(1)新闻人才是在新闻传播事业中,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调查研究和采访技能与表达能力,以自己创造性劳动对新闻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起到积极影响的人。(2)新闻人才最本质的属性是独创性,也叫创造性、创新性(3)新闻人才构成的基本要素:德、志、才与学、胆、体 2 领会
(1)新闻人才的类型
(2)新闻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外部条件 3 应用
新闻人才的职业道德与修养
第四章 新闻传播载体论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载体的定义及其相对性,理解符号与信号的关系,明确传播的物理形态,掌握传播的文化形态,认识非语言符号与新闻传播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载体的定义及其相对性
(一)载体
载体是指运载某种物质或传递能量、信息的介质和工具。在新闻传播中,特 指传递新闻信息的语言、文字和图像等符号。
(二)载体形态
在人类信息传播系统,最常见的载体形态可以分为两大类: 1 物理形态的载体——信号 2 文化形态的载体——符号
第二节 符号与信号的关系
(一)符号定义
符号是能使人领悟指说对象概念意义的中介性信息载体
(二)在各自特点的对比中认识符号与信号的关系
第三节 传播的物理形态――信号载体
从信息传输的数字编码原理看,凡是能表达信息现象的事物都叫做信号。
第四节 传播的文化形态——符号载体
(一)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即口头语言,是最基本的传播载体。2 广播新闻语言符号的特点(1)语言符号的指称性(2)适当重复的意动性(3)实况音响的情境性
(二)文字符号 文字符号即书面语言,是一种间接符号系统 2 文字符号的优势
(1)叙述与解释的功能(2)说理的功能(3)思维转换的功能
(三)图像符号
1图像符号包括静止和动态两种。前者是指报纸杂志上刊载的照片和绘画。后者则指电视(影)图像 新闻照片图像符号的个性特点(1)纪实的瞬间性(2)形象的直观性(3)情节瞬间的包容性(4)拍摄的现场性 电视新闻传播的符号特点(1)代码复原的直接性(2)现场实况形象的直观性
(3)画面符号的蒙太奇组接带来意义的多重性
第五节 非语言符号与新闻传播
(一)广播新闻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1 构成要素
类语言、现场音响、音乐等 如何在广播新闻中使用好非语言符号
(1)重视发挥非语言符号在广播新闻中的听觉感受功能,提高听众对非语言符号信息的可辨性
(2)重视发挥非语言符号的感觉整合功能,使广播新闻声画符号互补,提高新闻信息的完整性
(3)遵循非语言符号和有声语言符号合理搭配的原则,使广播新闻节目各要素之间达到耦合状态
(二)电视新闻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1表情和目光语 2动作与手势语 3身份与服饰语 三 考核知识点
(一)载体的定义及其相对性
(二)符号与信号的关系
(三)传播的物理形态――信号载体
(四)传播的文化形态——符号载体
(五)非语言符号与新闻传播 四 考核要求
(一)载体的定义及其相对性 1识记(1)载体是指运载某种物质或传递能量、信息的介质和工具。在新闻传播中,特指传递新闻信息的语言、文字和图像等符号。(2)载体形态
(二)符号与信号的关系 1识记
符号是能使人领悟指说对象概念意义的中介性信息载体 2 领会
在各自特点的对比中认识符号与信号的关系
(三)传播的物理形态――信号载体
识记:从信息传输的数字编码原理看,凡是能表达信息现象的事物都叫做信号
(四)传播的文化形态——符号载体 1识记
(1)语言符号即口头语言,是最基本的传播载体。(2)文字符号即书面语言,是一种间接符号系统
(3)图像符号包括静止和动态两种。前者是指报纸杂志上刊载的照片和绘画。后者则指电视(影)图像 2 领会
(1)广播新闻语言符号的特点(2)文字符号的优势
(3)新闻照片图像符号的个性特点(4)电视新闻传播的符号特点
(五)非语言符号与新闻传播 1 识记
广播新闻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构成要素:类语言、现场音响、音乐等 2领会
电视新闻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3 应用
如何在广播新闻中使用好非语言符号
第五章 新闻传播媒体论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闻传媒发展简史,把握新闻媒体分析,明确21世纪新媒体分析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新闻传媒发展简史
(一)原始信息交流时期 特点:1范围小、距离短 2 在少数人中间传播 3 处于无组织的自然状态
(二)手抄新闻时期
特点:传播范围广、便于携带储存等特点
(三)印刷媒介时期
特点:1表明人类新闻传播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2 为信息交流与传播提供了新的物质条件 3 使新闻传播得以远距离大范围传递,提高了传播的时效性近代印刷报刊的定期出版,标志着近代新闻事业产生并初具完整的形态
(四)电子媒介时期 特点:1 传播速度快 2 传播范围广 传播内容雅俗共赏,有极广泛的群众性 4 传播形式多样
(五)光电子与网络传媒时期 特点:1传播媒体多样化 2传播时效同步化 3 传播网络一体化 传播信息容量大、质量高 5 传受角色互换,双向沟通
第二节 新闻媒体分析
(一)印刷媒体——报纸 1 报纸的文化特征 2 报纸未来发展趋势
(二)声响媒体——广播 1 广播的文化特质 现代广播及其发展趋势
(三)图像媒体——电视 1 电视的文化特质 2 电视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节 21世纪新媒体分析
(一)“第四媒体”——网络传媒 特点:1 传播内容的丰富性 2 获取信息的便捷性 传播的双向和多向互动性,使受传者双方角色不断互换 4 传播的同时性和个人化 5 多种传播符号一体化
(二)数字化音频广播和网络广播
(三)数字化高清晰度电视
(四)卫星直播电视
(五)有线电视及其网络建设
(六)光脑与光盘
(七)综合媒体——光电脑控媒 三 考核知识点
(一)新闻传媒发展简史
(二)新闻媒体分析
(三)21世纪新媒体分析 四 考核要求
(一)新闻传媒发展简史
识记 1 原始信息交流时期特点 2 手抄新闻时期特点 3 印刷媒介时期特点 4 电子媒介时期特点 光电子与网络传媒时期特点
(二)新闻媒体分析
识记 1 印刷媒体——报纸 2 声响媒体——广播 3 图像媒体——电视
(三)21世纪新媒体分析
领会:1“第四媒体”——网络传媒 2 数字化音频广播和网络广播 3 数字化高清晰度电视 4 卫星直播电视 有线电视及其网络建设 6 光脑与光盘 综合媒体——光电脑控媒
第七章 新闻传播过程论
一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传播模式与要素,学会捕捉信息与新闻敏感,掌握再现事实与信息含量,弄清报道事实与媒体策划。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传播模式与要素
(一)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1 定义:模式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将复杂系统的要素及其内外联系清晰地展示出来的结构形式,是简单样式对复杂对象的类比、映现和抽象 2 特点:整体性;解释性;对应性;概括性;实用性
(二)新闻传播过程的常见模式 1 单向传播模式 2 双向传播模式
第二节 捕捉信息与新闻敏感
(一)记者对情况的掌握和资料积累的多寡直接影响着新闻敏感的强弱
(二)长期的统计累积是发现非事件性新闻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运用统计学的大数定律和抽样调查法,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权衡新闻价值的大小,从而挖掘出带普遍意义的重大新闻。这也是提高新闻敏感的手段之一
(四)长期的统计积累有助于掌握新闻背景材料,从而使新闻本身增值
第三节 再现事实与信息含量
(一)提高新闻信息量的意义 足够的有效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手中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工具 3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国内外大量的新动态的信息
(二)新闻信息计算公式 H=—K∑P﹙i﹚LogP﹙i
(二)提高新闻信息量的途径 1 扩大信道容量 2 拓宽报道范围 3 增加未知因素 4 学写视觉新闻 5 浓缩新闻信息
第四节 报道事实与媒体策划
(一)媒体策划的内涵与特点 1 内涵
在新闻传播领域,媒体策划是专指为求得最佳传播效果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媒介生存环境、市场定位、服务对象等进行比较明确的谋划,从而制定传播规划方略的过程。2 特点
(1)计划性(2)功利性(3)创新性(4)引导性(5)增效性
(二)媒体策划动因与传播意义 1 动因:新闻传播质量的竞争 2 传播意义:
(1)有助于新闻传播的前馈预测,增强新闻传播的针对性(2)有助于信息的双向沟通,使传播者有效地控制信息流向
(3)有助于了解受传者心理,调动受传者的参与意识,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4)应注意防止媒体策划带来的消极意义
(三)媒体策划应遵循的原则 主观意识与客观事实相一致的原则 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相一致的原则 3 传播内容和策划手段相一致的原则 良好的传播动机和积极的传播效果相一致的原则 三 考核知识点
(一)传播模式与要素
(二)捕捉信息与新闻敏感
(三)再现事实与信息含量
(四)报道事实与媒体策划 四 考核要求
(一)传播模式与要素 识记
(1)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2)新闻传播过程的常见模式
(二)捕捉信息与新闻敏感 领会: 记者对情况的掌握和资料积累的多寡直接影响着新闻敏感的强弱 2 长期的统计累积是发现非事件性新闻的有效手段之一 3 运用统计学的大数定律和抽样调查法,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权衡新闻价值的大小,从而挖掘出带普遍意义的重大新闻。这也是提高新闻敏感的手段之一 长期的统计积累有助于掌握
(三)再现事实与信息含量 1 识记
提高新闻信息量的意义 2 领会
(1)新闻信息计算公式(2)提高新闻信息量的途径
(四)报道事实与媒体策划 1 识记
媒体策划的内涵与特点 2 领会
媒体策划动因与传播意义 3 应用
媒体策划应遵循的原则
第八章 新闻传播受体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概念的相对性与受传者的地位,新闻受传者分类与特点,受传者接触新闻传媒的动机,受传者需求心理分析,受传者接受心理分析。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概念的相对性与受传者的地位
(一)概念的相对性
在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系统中,传播过程并不是单向的流程,而是具有双向流动的特点。传播者和受传者总是处在信息互动之中,二者之间,角色是可以互换的。
(二)在传播者和受传者这一对矛盾中,受传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决定因素。
1、受传者是新闻传播行为和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原生动力。
2、受传者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决定性主体。
3、受传者是新闻传播的服务的对象。第二节 新闻受传者分类与特点
(一)稳定受传者和非稳定受传者
1、稳定受传者接受行为的特点
2、非稳定受传者接受行为的特点
(二)特定受传者与非特定受传者
特定受传者与非特定受传者是从公众兴趣和需要角度划分的受传者。
(三)由政治、经济、职业、文化、年龄、地域造成的不同受传者类型
1、政治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会造成特有的新闻受传者群体。
2、不同经济地位的社会大众,对不同新闻传媒的接触会有较大的差别。
3、职业特征在受传者分类中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4、文化程度差异是形成不同新闻受传者群体的重要因素。
5、年龄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6、地域的差异也会影响新闻受传者群体的类型。第三节 受传者接触新闻传媒的动机
(一)为消除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 新闻信息交流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消除受传者对客观外界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受传者对外界的不确定性是由客观世界变化的随机性质和受传者本身两个因素所决定的。
(二)受传者的兴趣分析 1、80年代中期,我国新闻受传者的目的和兴趣主要集中在报纸、广播、电视等方面。在报纸方面,主要是为了“了解当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在广播方面,受传者把能够提供国内外大事信息的新闻节目作为第一喜爱的;在电视方面,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占有率最高。
2、进入90年代,我国受传者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兴趣和接触传媒的目的有了新的变化。在报纸方面,读者更倾向于“报道紧扣社会关注的热点”,希望报纸提供给他们的是重要的、符合时代标准的、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在广播方面,听众从广播中“增长监视、扩大知识面”的欲望增强;在电视方面,人们的首要目的由原来的“了解全国形势,开阔眼界”,转变为“消遣娱乐,丰富生活”。第四节 受传者需求心理分析
(一)受传者心理的共同特点
受传者的共同心理主要表现在获知外界信息心理、好奇心理、求异心理、求快心理、参与心理、审美心理等方面。
(二)受传者的个性心理差异
受传者的个性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生活阅历、知识构成、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方面。第五节 受传者接受心理分析
(一)选择性接受心理
1、选择性注意是信息接收者对外界事物刺激有选择的指向和集中,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从生理角度分析,人的感官向大脑输送信息通道的单一性;二是从心理角度分析,人的经历、经验、知识、价值观念等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左右着注意的指向。
2、选择性理解是信息接收者对信息内涵和意义作出合乎本人意愿的解释和结论。
3、选择性记忆
(二)遵从性心理
1、遵从心理的定义。
2、遵从心理形成的原因。
(三)逆反心理
1、逆反心理的外在表现。
2、逆反心理产生的内在机制。
3、逆反心理产生的根源。
4、消除受传者逆反心理的途径。
(四)受传者审美心理
1、受传者审美心理现象。
2、新闻报道作品审美价值的产生过程。
3、新闻作品调动受传者的审美想象的途径。
三、考核知识点
(一)概念的相对性与受传者的地位
(二)新闻受传者分类与特点
(三)受传者接触新闻传媒的动机
(四)受传者需求心理分析
(五)受传者接受心理分析
四、考核要求
(一)概念的相对性与受传者的地位
1、识记:(1)新闻传播受体。
2、领会:(1)概念的相对性:在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系统中,传播过程并不是单向的流程,而是具有双向流动的特点。传播者和受传者总是处在信息互动之中,二者之间,角色是可以互换的;(2)在传播者和受传者这一对矛盾中,受传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决定因素。
(二)新闻受传者分类与特点
1、识记:(1)稳定受传者接受行为的特点;(2)非稳定受传者接受行为的特点。
2、领会:(1)特定受传者与非特定受传者;(2)由政治、经济、职业、文化、年龄、地域造成的不同受传者类型。
(三)受传者接触新闻传媒的动机
1、领会:(1)为消除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2)受传者的兴趣分析。
(四)受传者需求心理分析
1、识记:(1)受传者心理的共同特点。
2、领会:(1)受传者的个性心理差异。
(五)受传者接受心理分析
1、识记:(1)选择性接受心理含义;(2)选择性注意含义;(3)选择性理解含义;(4)遵从心理的定义;(5)逆反心理含义;
2、领会:(1)选择性注意两个显著特点;(2)遵从心理形成的原因;(3)逆反心理的外在表现;(4)逆反心理产生的内在机制;(5)逆反心理产生的根源;(6)消除受传者逆反心理的途径受传者审美心理现象;(7)新闻报道作品审美价值的产生过程;(8)新闻作品调动受传者的审美想象的途径。
第九章 新闻传播效果论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新闻传播社会效果的类型特点,影响新闻传播社会效果的主客观因素,实现新闻传播积极效果应遵守的原则,以及保证最佳传播效果的措施和途径。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传播效果的界定与分类
(一)传播效果定义
(二)传播效果类型及特点
1、显态效果和隐态效果。
2、正面传播效果定义效果和负面效果。
3、即时性效果和延缓性效果。第二节 系统科学与传播效果
(一)主体反映信息时的偏离现象
1、来自记者方面的情况。
2、来自受众方面的情况。
(二)信息载体的偏离现象
(三)传播体制(模式)对信息畸变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与传播效果
(一)隐态效果对新闻传播的意义 隐性效果主要表现为受传者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等深层结构的影响。隐性效果的积累,可以为同向显性效果的实现创造条件,为反向显性效果的实现形成障碍。显性效果的追求不能离开隐性效果的积累。
(二)态度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第四节 传播心理对效果的影响
(一)“经验范围”与新闻传播效果
(二)信息结构与受众的“经验范围”
(三)几点结论
第五节 符号学和接受美学与传播效果
(一)符号学派对传播效果的解释
1、符号及其对传播的意义。
2、传者与受者在符号使用中的关系。
(二)接受美学对传播效果的观照
1、接受美学的文本概念。
2、接受美学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第六节 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途径
(一)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基本原则
1、有利于树立中国主导价值体系的原则。
2、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原则。
3、有助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原则。
4、有助于民族文化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的原则。
(二)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方法
1、新闻信息质量。
2、实现理想效果的途径
三、考核知识点
(一)传播效果的界定与分类
(二)系统科学与传播效果
(三)社会心理学与传播效果
(四)传播心理对效果的影响
(五)符号学和接受美学与传播效果
(六)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途径
四、考核要求
(一)传播效果的界定与分类
1、识记:(1)传播效果定义;(2)显态效果含义;(3)隐态效果含义。
(二)系统科学与传播效果
1、领会:(1)主体反映信息时的偏离现象;(2)影响新闻可信性的因素;(3)信息载体的偏离现象;(4)传播体制(模式)对信息畸变的影响。
(三)社会心理学与传播效果
1、领会:(1)隐态效果对新闻传播的意义;(2)态度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四)传播心理对效果的影响
1、识记:(1)“公共信号库”含义;(2)“事前信息”。
2、领会:(1)“经验范围”与新闻传播效果;(2)信息结构与受众的“经验范围”。
(五)符号学和接受美学与传播效果
1、识记:(1)接受美学的文本概念;(2)“召唤结构”含义;(3)“否定结构”含义;(4)“期待视野”含义。
2、领会:(1)符号及其对传播的意义;(2)传者与受者在符号使用中的关系;(3)接受美学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六)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途径
1、识记:(1)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基本原则。
2、领会:(1)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方法
3、应用:(1)实现理想效果的途径。
第十章 新闻真实论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闻传播为什么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怎样看待新闻真实的社会意义,如何利用系统科学和全息失控观分析失实新闻的原因,如何防止新闻失实。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新闻真实的综合评价
(一)新闻真实的社会评价
1、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之一,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存在的前提。
2、新闻传播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分支,具有“神经传导系统”的功能,在其内部结构中,一旦出现失实、失误,传媒系统就会成百上千地复制放大错误信息。
3、新闻传播具有提高人民生存质量的独特功能,真实可靠、可信准确的信息不仅是建立正常社会联系的前提,也是人们衡量新闻质量高低,能否使用的决定因素。
(二)新闻真实的政治评价
1、真实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铁的纪律。
2、真实性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3、坚持真实性原则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党性的体现。
4、坚持真实性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内涵要求。
(三)新闻真实的法律评价
对新闻真实性的法律评价将成为新闻传播活动重要的制约因素。
(四)新闻是记录历史的光盘,今日之新闻就是明天,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历史责任感,是衡量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人格精神高尚与否的重要标准。第二节 新闻真实的内涵
(一)新闻真实的内涵及其含义
(二)新闻失实的五种表现形式
第三节 几何学和空间理论与新闻真实
(一)多维空间映射与一维空间传播
(二)时间的一维性与新闻传媒对时空的超越和重构
(三)视觉方位与报道者的立场
(四)空间距离与报道的客观性
(五)时间的离散、间断性与失实的关系 第四节 统计学与新闻真实
(一)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为保证新闻真实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对新闻工作的意义。
2、大数定律的含义。
3、抽样调查及其在新闻采访中的运用。
(二)不懂统计学知识导致新闻失实 第五节 传播心理误区与新闻真实
(一)偏见在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观察的准确性
(二)紧张状态、暂时的期待和经验性假设也是影响传播者采访准确性的原因。
(三)主题中心论和寻求支持的心理倾向制约着人们对事件的客观反映。
(四)虚幻关连和预存假设心理导致记者的主观臆断。
三、考核知识点
(一)新闻真实的综合评价
(二)新闻真实的内涵及其含义
(三)新闻失实的五种表现形式
(四)几何学和空间理论与新闻真实
(五)统计学与新闻真实
(六)传播心理误区与新闻真实
四、考核要求
(一)新闻真实的综合评价
1、识记:(1)新闻真实的社会评价;(2)新闻真实的政治评价;(3)新闻真实的法律评价;(4)新闻真实性的历史评价。
(二)新闻真实的内涵及其含义
1、识记:(1)新闻真实的内涵;(2)新闻真实内涵的三层含义
(三)新闻失实的五种表现
1、识记:(1)无中生有,面壁虚构;(2)牵强附会,硬搞因果联系;(3)以偏盖全,为我所需;(4)道听途说,“合理”想象;(5)张冠李戴,导演摆布。
(四)几何学和空间理论与新闻真实
1、识记:(1)多维媒介空间;(2)要充分保证在多维基础上的客观真实还必须注意的情况。
2、领会:(1)多维空间映射与一维空间传播的区别;(2)时间的一维性与新闻传媒对时空的超越和重构;(3)视觉方位与报道者的立场;(4)空间距离与报道的客观性;(5)时间的离散、间断性与失实的关系。
(五)统计学与新闻真实
1、识记:(1)大数定律的含义;(2)抽样的概念。
2、领会:(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对新闻工作的意义;(2)在何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抽样调查方法;(3)不懂统计学知识导致新闻失实。
3、应用:(1)抽样调查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2)为防止新闻数字出现差错应注意的方面。
(六)传播心理误区与新闻真实
1、识记:(1)虚幻关联的含义。
2、领会:(1)偏见影响着观察的准确性;(2)紧张状态、暂时的期待和经验性假设也是影响传播者采访准确性的原因;(3)主题中心论和寻求支持的心理倾向制约着人们对事件的客观反映;(4)虚幻关连和预存假设心理导致记者的主观臆断。
第十一章 新闻价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新闻呢价值及其特征,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新闻法规,新闻价值的实现过程。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价值及其特征
(一)价值的定义
(二)价值的特性
价值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价值对主客体关系的依附性和主客体关系的统一性。
第二节 新闻价值及其特征
(一)新闻价值的内涵
1、对新闻价值的讨论有三种不同认识。
2、新闻价值是同受众的新闻需求有功能联系的事实客观属性的表现形态。它包括事实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素质及其满足受众信息需要的程度。
(二)新闻价值的特性
1、主客体关系的统一性。
2、主客体关系的交叉性。
3、主客体关系的时空性。
4、客体信息量对新闻事实价值量的制约。
5、主体认识上的差异性。
第三节 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一)新闻价值要素的含义
(二)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主要是:显要性、影响力、异常性、接近性、及时性和趣味性等。
(三)传统新闻价值标准的缺陷
1、偏爱事件的冲突、刺激
(三)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和煽情,导致过分的消极倾向。
2、过分注重异常怪诞、骇人听闻而导致新闻传媒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不完整、不真实和扭曲的世界。
3、片面追求人物和事件的显赫与轰动效应,甚至丧失新闻呢职业道德。
4、过于强调接近性,使受传者逐渐形成狭隘的区域意识,而对国际新闻和本国之外的新闻毫无兴趣。
5、偏面追求新闻的时效性。
(四)新闻价值标准的发展及其新观点
1、新的观点主要包括:发展新闻学及其新闻价值观,调查新闻学及其新闻价值观,精确新闻学及其新闻价值观,以及全息透视新闻学及其新闻价值观。
2、构成新闻价值重要标准的事件或信息。
第四节 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新闻法规
(一)选择新闻事实的政治标准
新闻政策和新闻法规决定了其对新闻事实选择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新闻价值的最终实现产生决定性影响。
(二)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新闻法规)的关系
1、新闻价值和新闻政策(新闻法规)不能彼此取代,而且应相互有所制约。
2、从国家对新闻事业宏观管理的角度看,新闻价值和新闻政策的关系应依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统治政策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第五节 新闻价值的实现过程
(一)新闻传播者
新闻传播者主要包括记者、编辑,他们与新闻价值之间体现了发现并将蕴含于事实中有价值的信息挖掘出来的主客体关系
(二)新闻管理者
新闻管理者是指代表政党、财团和社会组织的利益出面对新闻传媒进行管理、监控的机构和个人。其控制方式是,在政治上主要靠新闻法规和新闻政策,在经济上通过资金、经费和广告经营权等手段。
(三)新闻接受者
新闻接受者也称受众,受众的接受及其产生的社会效果,既是新闻传播事业的根本目的,也是新闻价值的关键所在。
三、考核知识点
(一)价值及其特征
(二)新闻价值及其特征
(三)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四)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新闻法规
(五)新闻价值的实现过程
四、考核要求
(一)价值及其特征
1、识记:(1)价值的定义;(2)价值的特性。
(二)新闻价值及其特征
1、识记:(1)对新闻价值的讨论有三种不同认识;(2)新闻价值内涵;(3)新闻价值的特性。
(三)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1、识记:(1)新闻价值要素的含义;(2)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3)第三种新闻管理模式
2、领会:(1)传统新闻价值标准的缺陷;(2)新闻价值标准的发展及其新观点;(3)构成新闻价值重要标准的事件或信息。
(四)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新闻法规
1、识记:(1)新闻政策的含义;(2)新闻法规的含义。
2、领会:(1)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新闻法规)的关系。
(五)新闻价值的实现过程
1、识记:(1)新闻传播者的含义;(2)新闻管理者的含义;(3)新闻接受者的含义:(4)新闻敏感的含义。
第十四章 知识经济与新闻传播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知识信息革命与信息化社会,知识信息跟名与人类传播变革,知识经济时代的新闻传播。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知识信息革命与信息化社会
(一)知识信息革命及其发展脉络
(二)信息社会的特征
第二节 知识信息革命与人类传播变革
以知识信息为核心内容的科学技术革命给新闻传播带来了崭新的面貌,也推动了人类传播领域的五次革命。
第三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新闻传播
信息传播技术推动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大变革,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
(二)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三)人们对新闻信息需求的改变
1、通过多功能媒体,实现全方位的需求模式。
2、以个人需要为中心的信息选择方式。
3、个人对信息实施控制和重组。
(四)新闻传播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改变
1、传播者角色的变化。
2、传播方式的变化。
3、新闻传媒管理模式的变化。
三、考核知识点
(一)知识信息革命与信息化社会
(二)知识信息革命与人类传播变革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新闻传播
四、考核要求
(一)知识信息革命与信息化社会
1、识记:(1)知识信息革命含义;(2)三“C”、三“I”、三“A”含义。
2、领会:(1)第五次知识信息革命与前四次不同的特点;(2)信息社会的特征
(二)知识信息革命与人类传播变革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新闻传播
1、领会:(1)信息传播技术推动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大变革,主要表现;(3)人们对新闻信息需求的改变;(4)新闻传播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改变;(5)要建立自己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和防范措施。
第二篇:新闻传播学
新闻传播学
90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原有的几位“老大”如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新闻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各地方院校也纷纷开办新闻教育,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中国最著名的两所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相继开设了新闻与传播学院。近3~5年内,中国政府对新闻传媒将继续奉行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传媒基本上维持现有的规模,对新闻学类毕业生需求量有限。
为了缓和专业点发展过猛带来的供大于求的矛盾,教育部多次提出,新闻学类专业属于长线专业,要适度控制发展规模,应在现有专业点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毕业生的质量。
因此海文教育集团教育信息中心经过深入地了解与新闻传播学息息相关的各种专业,为广大有意于新闻传播学的学员提供指导性建议:
一、专业介绍
新闻传播学为文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它又下设有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传统的二级学科,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传媒大学等学校又增设了广播电视新闻学、传媒经济学、国际新闻学、舆论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心理学、传媒生态学、传媒教育学、传媒政策与法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等。
(一)研究方向
新闻学: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网络新闻及新媒体、报刊理论与实践
传播学:理论传播学、应用传播学、传播学研究方法、电视文化传播、媒介与女性、国际传播
(二)考试科目(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
新闻学:①101政治②201英、202俄、203日选一③707新闻学基础④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含中外文史基础知识、汉语言和政论写作)
传播学:①101政治②201英、202俄、203日选一③708传播学理论与历史④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含中外文史基础知识、汉语言和政论写作)
(三)职称资格考试
1.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
公共科目:综合知识;
专业科目:(1)新闻基础知识;(2)广播电视新闻业务。
2.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
公共科目:综合知识;
专业科目:(1)新闻基础知识;(2)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综合知识是编辑记者和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公共科目,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要求考生了解所列知识点。综合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00分。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三、重点院校推荐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
四、就业方向
新闻传播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主要到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
职业发展资格认证: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
认证目的:规范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做好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工作。
五、就业前景
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看好的。在美国,报刊、广播电视、公关公司、广告公司、新媒体领域,都更愿意雇用新闻与传播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一些人认为这是因为这些毕业生随处可得、人工费用相对低廉而且还经过了必要的训练。
随着媒体的逐步开放,媒体对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毕业后主要去向是一些大众传播媒体,如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也可以去网络公司或广告公司任职,还有的到政府机构任职。
六、就业分布最多的城市
主要分布在湖北、广东、北京、上海、湖南等城市。
七、课程设置(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
公共基础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国语;
学科基础课:
语言文化哲学、新闻理论研究、西方传播学、中外新闻传播史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论、大众文化传播研究;
专业主干课:
新闻传播与舆论研究、中外报纸编辑比较研究、新闻传播思想史; 专业方向课:
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网络传播研究、平面媒体传播研究、文化产业与文化传播研究、文学传播研究、新闻传播业务研究。
第三篇:传播学概论名词解释
1.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2.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3.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4.自我传播:就是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5.人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仅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亦称之为亲身传播,它还包括利用电话、书信等媒介协助进行的传播。广义的则包括群众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了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传播的层次。
6.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有时也称作小群体传播。它是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也是介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一个信息交流层次。
7.组织传播: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即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9.理论:是对客观规律的表达,指经过概括、系统化的一组相互关系的命题和结论。
10.模式: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
11.拉斯韦尔模式:传统的线性模式中最具代表性者之一,又叫5W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拉斯韦尔于1948年提出来的。按其观点,传播的过程可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四大要素,再加上效果成为五大环节。12.“2+4定律”:这是“传播单位”思想的主要内容。兼有传者和受者这两种身份及发信、受信、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
13.编码:即认知一表述过程,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这个过程也叫“符号化”。
14.译码:可称表述一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还原成意思,也叫符号读解过程。15.反馈:本是电子工程学的概念。在传播过程研究中,指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做出的反应。16.传播学研究的“定量化”:是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对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采用数量化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叫定量化。
17.抽样调查法:是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之一。指的是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18.分层随机抽样:随机抽样的形式之一,又称为“类型随机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先分为若干层,然后在各层中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
19.问卷调查法:问卷是指为进行标准化的调查而编制的,由一组有机联系的提问所构成的表格。
20.内容分析法:是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文献研究的一种类型,是对印刷文字、影片、广播、电视等传媒中的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项研究技术。这种方法具有如下特点:客观性、统统性定量性、显性内容。
21.控制实验法:是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和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它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实验者、实验变量、实验对象、实验观测。
22.实验室控制:即在某种严格指定与控制的人工环境中进行实验。
23.实地实验:指在不是冤家不聚头生活中进行的只控制部分条件的实验。24.等距随机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按一定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
25.游戏说: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森力图用“游戏说”去解释个人的传播行为。26.个人社会化:指大众传播通常能够潜移默化地使个人接受或者认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使个人和社会取得协调一致。
27.环境监测功能:指通过传播客观、准确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了解足以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或者威胁,作为人们决策或付之行动的依据。
28.社会协调功能: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把社会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协调一致,事例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社会周围的环境做出有效的回应,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情况的最生要的事件或事情上来。
28.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以为已经充分了解了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29.工具说:是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的一种理论。即使是最明显的自我意识的传播也往往具有作为工具使用的目的。
30.控制研究:专门考察传播者及其活动特征,揭示传播者同所处时代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是传播学理论探讨中的一个主要领域。
31.把关: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行为。“把关”:传播学奠基人卢因有关群体传播的研究中提出,指在信息的流通与循环网络中,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抑制与疏导的环节。通俗地讲,是传播者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凡有这种把关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
32.政府控制:指政府出于直接维护自身统治、保障政权稳固或捍卫大众整体利益的动机,通过立法、行政、操纵新闻等手段,对传播所施加的约束。
33.文化控制:是一种比各种控制形式都更为广泛和深远的控制形式,它包含了一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等各种控制形式。
34.潜网: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担负的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社会控制的职能,也即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
35.社会责任论:是为弥补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缺陷,修正其弊端提出的一种报刊理论,这咱理论主张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其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积极地、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36.《权力的媒介》:着重考察“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分析各种权力集团对媒介的操纵、利用与控制。
37.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研究方法,它是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分析与描述的一种方法。
38.语义信息:是指语法信息对观察者或接受者所具有的意义。
语用信息:是指语法信息对观察者所具有的价值和效用,能否满足观察者的某种需要。
39.信息量低:是指社会的信息流量低于社会需求,以致难以满足机制的需要,更不能促其发展。
40.信息超量:信息流通超过了受众的需要和接受能力,或者是超过了社会的需求。
41.编码:把讯息或消息转化为适宜于传播和能够使接受者接纳和理解的各种符号。
42.译码:是指信息接受者把符号重新还原成为讯息,以便得出它的含义。43.中间性反应:受者收到符号后,懂得其意义并把它还原为讯息所产生的某种反应。
44.可读性:由西方新闻界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指新闻、文学作品等易于阅读程度,即作品使读者易于接受和了解,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45.符号:能够作为某一种事物标志的东西。
46.大众传播的受众: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统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7.选择性接触:受众成员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不同目的、不同兴趣,有选择地使用媒介,有传诵地注意和接受媒介信息。
48.反馈:受传者对传播者所传递的信息做出反应的环节,是传播过程不可缺少的要素。
49.即时式电话询问法:在某一节目正在播出时,打电话询问调查对象当时的视听行为。
50.回忆式电话询问法:在电话询问中引导调查对象回忆前一天的活动,在回忆个人行为的基础上,确定什么时候有可能听到广播,然后通过呼号、频率、主持人、节目或风格等来疼、辨认收听的频道,以显示调查对象前一天的视听行为。
51.“靶子”理论:在西方大众传播研究初兴之时流行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是被动的、相对而言无自卫能力的“靶子”,很容易被大众媒介射出的“子弹”信息所击倒。
52.社会关系论:是关于受众的一种理论见解。以美国著名的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着重分析受众成员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认为受众成员的种种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
53.渠道:在传播学研究中,我们将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和各种途径、手段、方式,统称为“渠道”。54.媒介:在传播学研究中,我们将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为“媒介”。媒介包括个人与个人进行信息交流的中介物和用于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定期传播的工具,前者称为普通媒介,后者是大众媒介。
55.媒介即讯息:麦克卢认为,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
56.热媒介: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
57.冷媒介: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参与程度高。
58.样本: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核和分析时,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
59.可读性:指新闻、文学作品等易于阅读的程度,即作品使读者易于接受和了解,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60.社会分类论:是从受众角度探讨大众传播效果的一种理论。它认为受众的社会关系左右他们对大众传播内容的接收和反映方式,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
61.“两面提示”:在提示自已一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62.“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63.选择性理解:指受众给予已被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信息的意义。同传播者给予的意义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对于劝服来说是具有决定的。
64.个人差异论:以刺激反映论的心理学模式为基础,从行为注意的角度描述受众,认为不同的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不同的接收行为,取决于个人特性的千差万别。
65.说服性传播的效果:也成为传播的说明效果,指的是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纯效果”。
66.意见领袖: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向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及其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作用。这一概念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
67.异化:指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脱离生产者、同生产者相对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统治生产者的一种社会现象。
68.文化霸权:指统治者除依赖暴力来维护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之外,还必须具有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由此导致被统治者具有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由此导致被统治者在心理观念上的顺从和满足于现状,而这种领导权只能建立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共同信仰上,也就是建立在统一的意识形态上。
69.社会文化学派:这一学派主要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角度研究传播,将传播活动臵于文化的背景中,把传播问题同文化现象联系起来考察,立足点在文化方面。
70.休眠效果:即“睡眠者效果”,这是由霍夫兰提出的用来解释可信性效果变化的一个概念。根据艾宾豪斯的忘却曲线原理,人脑对信息的记忆量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而忘却是从信息的次要属性开始的。也就是说,由高可信度信源或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人们对信源的信任感不同,其说明效果可能会分别大于或小于信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信源与信息内容相联系的记忆会逐渐淡漠。这时,由信源居于主导地位的可信性效果趋于减弱或者消失,内容本身的说服力才能较为完全地发挥出来。
71.卢因:传播学五大奠基人之一,原籍德国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创立了群体动力学和场论,他本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属于格式塔学派,他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等概念。
72.内容分析中语义分析:内容分析方法的一种,这种分析方法以文字符号所含的信息意义作为分析单元,对反映特定内容的文字符号作统计分析,它不局限于字面,而是根据文字所涉的语义内容来分析。
73.比特:度量信息的单位。《数字化生存》一书的作者把它比作人体内的DNA。
74.李普曼:美国著名新闻学家,著有《舆论学》等著作,提出了现代人与第一手信息隔绝和拟态环境等观点。
75.2+4定律:这是传播单位思想的主要内容。奥斯古德和施拉姆认为,每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和受者两种身份以及发信、受信、编码、译码四种功能。为方便记忆,称之为2+4定律。
76.“推”技术:在网络传播中,大量的网上数据库可根据每个用户不同的个人需要,主动为用户“推”送出适合他的信息,从而大大节约用户寻找信息的时间和精力。与传统媒体对所有受众一视同仁的大规模单项“推”送不同的是,网络时代的“推”技术将使基于每个用户各不相同的个人需要。
第四篇:传播学概论读书笔记
《报刊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
《报刊的四种理论》是施拉姆提出的,在施拉姆看来,有史以来的报刊控制模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欧洲封建社会的集权主义,一种是前苏联体质为代表的共产主义理论,还有两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主义论和社会责任论。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报刊类型;不同的社会类型,也有不同的报刊类型。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经济水平、人们的受教育水平等都对报刊的类型都有所影响。但是,施拉姆提出,实际上,一个社会政治制度对报刊类型的影响才是巨大的,也是很有影响力的。
在封建社会时期,由于统治者的专制统治,那个时期的报刊,多数是为了为统治者做宣传,为统治者歌功颂德,是统治者奴役人民思想的一种工具。文中例举了英国封建时期的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的例子,在那个时代,私人办报必须经过特许,而获得特许的一个重要的现实条件就是支持皇室的政策,维护皇室的统治。在这个时期,我们可以说,报刊是统治完善自己统治的一个工具。
由此,我想到了,在中国的封建统治时期,也是如此。那是的报刊,即邸报,也是统治者宣传的手段之一,每期邸报印发的内容多是统治者施行的政策,官员的任免情况„„这些内容也都是经过官方的认证和允许才能签发。而流行于市面上的小报,虽然读者众多,但是,由于未经官方认可,所传播的一些内容含有官方所不允许的,所以是非法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封建时期的报刊所具有的极度的不自由性,受到当时的约束力特别的大。
紧接着,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社会由封建社会逐步的过度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这期间,社会制度发生了质的变化,办报的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于是,报刊的类型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首先出现的是报刊的自由主义论,即“报刊不是政府的工具,而是提出论据与争辩的手段”,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报刊逐渐发展成为人民反应自己的要求与不满的工具,也成为人民得到更加客观和全面的信息的工具,同时,是人们对政府进行监督的一种工具,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报刊才真正的发挥了它所应该有的责任与功效!
同样的,在社会责任论看来,报刊担负的是一个责任,他们主张报刊成为第四等级。报刊不仅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更有维系社会安全与秩序,维护人民的权益的责任。
实际上,在西方社会种,发生过许多时间,都可以看出自由主义论和社会责任论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的功用。
在“水门事件”中,其巨大作用的正是《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对其的不断揭露与报道,最终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他也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为受弹劾的总统;另外,在克林顿的“拉链门”时间中,德拉吉报道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虽然这主要是网络的形式,但是它所起的作用和报刊也是十分类似。这些,都是在西方报刊自由主义论和社会责任论体制下,报刊所起到的巨大的作用。
在施拉姆的论述中,还有一种理论,是共产主义理论,在施拉姆看来,这种报刊理论的代表是苏联共产主义的报刊理论。这种理论,“正如旧的集权主义报刊理论一样,是作为统治力量的工具进行活动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这一理论,报刊还是主要反映统治者的思想,报刊只是统治者的一种宣传工具,它承担的只是反应统治阶级的一致精神,将统治者的意图传输到人民的脑海中。
如果将报刊的四种理论于现在我国的报刊体质进行比较,那么,我国的报刊体质到底属于哪种报刊体质呢?
在我看来,我国的报刊体质可能是属于共产主义理论和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社会责任理论之间。首先,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毫无疑问,与过去苏联的体质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不可否认,我国还是有一个相当复杂,比较严厉的报刊检查制度,在这个制度下,不可避免的会禁止一些对党和政府不益的言论,从这个程度上说,我国的报刊是一个宣传思想的工具;同时,我国也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是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所以,实际上,我国的报刊也是反映人民的愿望,体现人民意志的工具,这便也是西方社会责任论和自由主义论的体现。
我们国家一直把实现真正的民主作为目标,实现最终的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的希望。我国的报刊自由也在不断的进步,但是,毫无疑问,任重而道远。希望,在不久的未来,真正的报刊自由会出现在这篇华夏大地上。
第五篇:传播学概论 重点
传播学概论
1、信息
(1)广义的信息概念: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这个概念下,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心的东西都是信息。(2)信息的构成: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所关注的是人类的社会信息。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c.香农认为,所谓信息就是在人们需要进行决策之际影响他们可能的行为选择之概率的物质—能量的型式。从功能角度看,信息是具有帮助我们消除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功能并影响着我们选择或不选择某种行为概率的一种度量。)
2、传播
(1)概念: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并由此发生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行为。
(2)库利的传播观: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
(3)传播的实质: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4)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5)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并由此发生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行为。
3、符号
(1)符号是信息意义的外在形式或物化载体,是事物表述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其功能是携带和传达意义。
(2)符号的构成: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两大类。
(3)符号的基本功能: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三是思考功能。
4、意义
(1)概念: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2)符号与意义的关系: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
5、象征性社会互动(1)象征行为
①含义: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这种象征行为通常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象征符是具有双层意义的符号,第一层是符号的字面意义,第二层则是符号的类比或联想意义。
②特点:就是使象征符的第一层意义向第二层意义发生转化,这种转化取决于两者之间的类比关系,即它们之间必须具有某种类似性。这种类似性并不是直接的和绝对的,而是基于社会生活的联想和想象。
③特性:a.智慧性。需要在某一事物和另一事物之间巧妙地建立联想关系。
b.社会性和约定性。总是一定社会实践和社会文化的产物,并且需要得到较多社会成员的认同。
c.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象征行为包含了人们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判断,包含着肯定或否定、称颂或批判的成分。(2)*象征性互动理论
①创始人是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②基本观点:象征性互动理论把人看作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③核心问题时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它有三个基本前提: a.人是根据“意义”(关于对象事物的认识)来从事行动的 b.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c.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因此,意义、社会互动、解释,是象征性互动理论的三个主要概念。(3)象征性社会互动
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在本质上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社会互动的效应。象征性社会互动通常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
意义的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意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作为社会互动过程的传播,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扩大传播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相互理解。
意义交换作为互动性传播活动,在社会生活中起重要作用。Eg,“客我”和“主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
从唯物主义观点来看,象征性社会互动虽然交换的是精神内容,但它是建立在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象征活动归根到底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
6、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7、“5W”模式(P50)
传播过程模式之一——线性模式(直线模式)。
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人们称之为“5W”模式。谁传播者→说什么信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8、传播关系:社会成员之间的精神交往关系
9、人内传播
(1)概念: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 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2)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米德提出“主我与客我理论”,他把自我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个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个人又是参与社会创造的主体,这一点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
10、人际传播
(1)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2)人际传播的动机: ①获得信息
②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③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④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11、群体传播
(1)群体的概念:所谓群体,指的是“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2)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群体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这种功能简言之即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联接的桥梁和中间纽带。群体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训练和分配社会角色,形成社会规范和准则。群体对社会的一个主要贡献就是它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使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不仅如此,群体还通过社会分工与协作,将分散的个人力量集结起来,能够完成个人所不能完成的社会工作和事业。因此,群体同样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群体对个人成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②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③群体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
综上所述,群体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然,群体的社会功能并不都是正面的。,某些群体为实现一己目的而拒绝承担正当的社会分工,给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带来混乱的情况也是常见的。对个人来说,群体在为个人带来利益的同时,又具有束缚和压抑个性的负面作用。(3)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对说服产生影响。
群体规范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群体规范的功能:
①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②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
③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④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P190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看起来似乎完全出于个人决定的行为实际上很大程 度上受到内在化的“群体”即群体规范的影响。同样,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对大众传播效果也具有同等重要的制约作用,它不仅影响着受众对媒介和内容的“选择性接触”,并影响着他们对观点的接受。这一点已经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IPP指数分析以及凯利和沃卡尔等人的心理学实验所证实。
信息社会概念:所谓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12、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
组织传播的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达成共识。综上所述,传播是组织的一个基本属性。(笔记P27)
13、大众传播
(1)概念: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成和传播活动。(2)大众传播的特点:
①传播者的职业化——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组织性、专业群体)
②媒介的机械化——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克服时间、空间限制)③讯息的大量化
④受众的大众化——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即“受众”。(一般个体非特定)
⑤传播信息商品属性——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⑥反馈的弱化——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特别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反馈较难)⑦社会化传播——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3)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①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环境监视功能;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②赖特的“四功能说”
环境监测;解释与规;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③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书P102)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一般社会功能 ④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颂的功能观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4)大众传播的起点
以19世纪30年代的《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报刊为标志。“人人都看的报纸”——廉价“便士报”的出现
14、拟态环境(书P113 P121 P195 P204)(1)概念: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也有学者称之为“似而非环境”。“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2)不少学者主要考察媒介内容的影响,如李普曼对“拟态环境“的分析。(3)关于大众传播对社会成员的环境认知活动的影响问题,并不是“议程设置公能”理论提出的一个新观点。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新闻学家李普曼就认为,大众传媒的报道活动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活动,它形成人们头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并由此营造“拟态环境”活动。
(4)按照李普曼的观点,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而是传播媒介有选择的提示着“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人们在自己的头脑中描绘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事实”。——“培养”理论
*(5)李普曼有一个重要观点是: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不仅使得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15、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1)四个著名的观点:(书P118-120,笔记P41-42)①“媒介即讯息”
②“媒介即人的延伸” ③“热媒介”“冷媒介”
④“电子媒介—地球村”(这个课本上没有,但是陈鹏老师讲过)(2)麦克卢汉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书P120-121,笔记P42-43)
16、大众传媒拥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宣传目标,即二元产品市场。
大众传媒的活动在更大程度上收到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制约,这种公共性和公益性的依据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不必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
第二,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
第三,大众传媒是某些“稀有”公共传播资源(如广播电视使用的电波频率)的受托使用者,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人,它们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制约和影响传媒组织活动的各种因素: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公共性与公益性)
17、卢因对“把关人”的研究(1)“把关人”概念:卢因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2)怀特的新闻选择“把关”模式(书P131)(3)“把关过程”的实质(P131 P134)
18、传播制度(书P135)
传播制度也就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传播制度中既包括媒介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也包括媒介与社会群体以及广大受众的关系问题;既包括言论出版的自由与权利问题,也包括言论出版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问题。一句话,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19、社会责任理论
(1)社会责任理论是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2)*自由主义理论提出的背景(P142 143)
(3)现代社会责任理论大体包括的原理原则(P143)
(4)*以美国为例,当媒介的垄断和集中引起普遍的社会不满时,政府和法律机构利用社会责任理论对媒介大众媒介的活动加以某种制约,防止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20、“选择性接触假说”& IPP指数(P157)
21、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P172-P173)
(1)环境认知效果(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22、“两级传播”(P178)
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的产生。
23、大众传播效果类型
研究人员把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效果分为“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和“改变”五种。
“强化”效果指大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加强效果。
“结晶”效果是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改变”效果指的是使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的结果。
24、信源的可信性效果关系
霍夫兰等人提出了“可信性效果”的概念: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
25、“休眠”效果
(1)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信源与内容的联系的记忆逐渐淡漠下去,由信源居主导地位的可信性效果趋于减弱或消失,内容本身的说服力才能较完全的发挥出来。
(2)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并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这种现象,霍夫兰等人称为“休眠” 效果。
(3)说明了一个重要道理,即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26、传播技巧的五个方面(书P184-188)(这个题要求举例说明)(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3)“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4)“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5)“警钟效果”(恐惧诉求),这个比如说陈鹏老师说了,如果不好好复习期末可能挂科,这就是“警钟效果”的典型例子。
27、意见领袖(1)概念:对人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2)意见领袖的作用:(P189-190)
28、“议程设置功能”理论(1)概要及特点(P194-195)(2)研究(P196、笔记P58)(3)意义与不足(P198)
29、“沉默的螺旋”理论(P199-204)
(什么是“沉默的螺旋”以及舆论的观点这是重点!!)
(1)概要
(2)特点舆论观(3)意义与缺陷
30、“知沟”理论(P214-220)(1)产生背景(2)“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 A.“知沟”假说 B.“上限效果”假说(3)应用研究及其意义
A.“信息沟”和“数字鸿沟”
“知沟”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也是“信息沟”。卡茨曼的主要观点包括:
a.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如此;
b.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
c.与人的能力相比,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和积蓄能力要强大得多;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机器,能够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 优势。
d.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更可能是“老沟”未能填平而“新沟”又不断出现。B.应用研究领域
31、国际传播
(1)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
(2)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是国家,此外还包括:国际机构、超国家机构、同盟或地区集团、跨国组织或运动、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个人。
32、信息主权
所谓信息主权,简言之,即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这厮信息时代的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33、文化帝国主义(P241-242)
34、媒介帝国主义(P242)
*美国在信息传播问题上的文化扩张意图表现在:美国在国内强调媒介的自由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以维持本国传播秩序的平衡,但在世界信息流通领域却仅仅强调“自由”,避而不谈美国对国际传播秩序应尽的责任。
35、传播学的奠基者四大先驱和主要贡献(P248-250)
(去年考了简答题)
拉斯韦尔社会宣传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承
“5W”理论和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卢因“把关人”概念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 P131 霍夫兰说服效果实验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传播学领域为否认“子弹论”提供依据 拉扎斯菲尔德影响最大“两级传播”理论经验主义和数据主义经验性传播学研究 施拉姆主编了最早的一批传播学教材最早向中国介绍传播学的外国学者之一 1947创办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
36、经验性方法的意义及其局限性(P253)
所谓经验性方法,是一种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它出现于19世纪后期,在现代社会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受众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接受者。会场的听众,戏剧表演、体育比赛的观众,报纸刊物的读者,广播电视的收视者,网络媒体的用户都属于受众的范畴。
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的模仿理论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的网络理论“舆论的厨房”
美国杜威认为大众传播是变革社会的重要工具芝加哥学派帕克提倡社会互动理论
芝加哥学派米德“主我”与“客我”理论社会互动理论 李普曼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待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反馈:指受众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众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讯息的概念: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