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审美教学

时间:2019-05-15 02:1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审美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审美教学》。

第一篇: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审美教学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审美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能够使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和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获取到知识的营养,获得了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赢得潜移墨化的教育效果。

一、激发兴趣,主动学习。

精心设计电教教案,从内容安排和媒体形式上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学生就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就会体验到创造的乐观,这样就诱发了学习的主动性。

1.动手演示,品悟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可能每篇课文都富有生动的情节性,有的是介绍一种常识,有的则寓理于文。表面看来,这类课文平凡无奇,学起来就会感到枯燥乏味。针对这种教材和学生感知的实际,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无疑将成为学生渴求知识好奇之火的助燃剂。例如教学《蝙蝠和雷达》这一课时,教师运用动态的课件,结合演示和讲解,揭示了蝙蝠飞行的原理后,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演示“飞机夜航,追击敌机”课件。学生很快明白“夜航机上的雷达相当于蝙蝠的嘴和耳朵。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遇到敌机这个障碍物,无线电波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飞机收到信号就可以对敌机作出反应──打得它有来无回。”

2.再现生活,情感体验。

电影、电视、录音等视听工具具有景、情、声的特点,用它们创设立体的教学情境,再现教材的意境和形象,能激发和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他们输送更多的积极情感的“营养”,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得到陶冶情操。例如教学《冀中的地道战》一课,先让学生自己设计出地道图,在观看影片《地道战》的片段,了解和课件播放地道的原貌模拟图,让学生在对比中,从建筑结构的精巧设计中体会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让学生从观念上能够正确对待劳动人民,让与它们距离遥远的英雄形象更加具体、生动起来。

3.沟通内外,自主探究。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电教手段得到更广泛的运用,沟通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或在家长帮助下)制作录音带。磁带上录下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内容、感情、语调、还录下了家长的评议意见。然后利用语言兴趣活动时间组织交流、评比。播放录音时,你可以从各人或是洋洋自得,或是垂羞,或是抿嘴微笑,或是一本正经的不同神态中观察到他们对自己学习成果的极大关注和满身心的欢乐。

二、丰富情感,陶冶心灵。

课文教学中通过电教手段的模拟直观,更能激起丰富的想象,受到深刻的教育,产生强烈的共鸣,陶冶静化学生的心灵。大海是神秘而诱人的,大海怎么会唱起欢乐的歌呢?课文《大海的歌》描述了大海美丽的景色和海港繁荣的景象,赞颂了祖国建设的新貌。配合教材,给学生欣赏一段“浪涛声”。只听得喧哗的浪涛声中传来了几声海鸥的鸣叫,是那么逼真,那么使人神往!学生似乎一下子来到了烟波浩渺的大海,和大海一起欢歌,一起涌上无数朵感情的浪花„„学生和课文中的“我”融成一体,正驾驶语言文字之舟犁开着一道道“爱我大海,爱我中华”的波澜。同时,在这特定的意境中,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河山壮阔,激发了学生对祖国深深地爱。

三、赏析动画,感受美。

在审美阅读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课文要引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障碍。因此,教学时巧用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使学生目观其形、耳闻其声,形成相应的审美心理。例如《瀑布》一课,若单凭语言文字和课文插图,学生很难领会到瀑布声和形的雄伟壮丽。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捕捉、剪辑,制成课件,加上配乐诗朗诵。这壮观的景象、优美的乐曲、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们全神贯注地听朗读,尽情欣赏雄伟壮丽的瀑布画面,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受了自然美的沐浴。产生了强烈的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这里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取得了学文、悟道、审美的和谐统一。

四、对比文本,鉴赏美。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语文教材语句丰富、生动形象、词义多变、富有诗情画意的特点,运用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文章为什么美,美在何处。例如在教学《燕子》这一课中燕子的外形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处理文学信息的独特功能,把这两段文字输进计算机:其一,全身的毛都是黑的,还有一双翅膀和一个小尾巴;其二是课文的原句,并在“乌黑发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凑”、“活泼机灵”几个词用不同颜色表示。教学时教师不断将两个句子切换,让学生对比、分析、理解比喻句的作用,从而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句子描绘的优美、形象,从中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五、播放图片,创造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在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对生活的构思、加工、提练、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并通过自己的口或笔表达出来,这也是语文教学读写训练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应借助多媒体的播放功能,让学生以直观为线索进行启发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例如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在学生理解第一行诗句后,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录像,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教师问:“如果你置身在这般景象中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香炉峰上的团团雾气,在阳光中变成了紫色的云霞,啊,多美的景象,我仿佛漫步在烟雾缭绕的仙境中。”在让学生边看壮观的瀑布边展开丰富想象的同时,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觉得眼前的瀑布像什么?”有的说:“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奔腾而下,仿佛一条白色巨龙从天而降。”有的说:“这长长的瀑布像天上仙女手上挥舞的银纱,美极了。”运用多媒体的播放功能在教学中展示美的对象,能使学生从中体验美、发现美、表达美,创造想象出一幅幅美的画面。

综上所述,灵活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努力寻求现代教育技术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第二篇: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铜冶镇二中 马运书 2013年11月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铜冶镇二中

马运书

[摘要]:多媒体技术教育必然走向与课程整合的阶段。多媒体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阅读、写作、口才、研究性学习等语文教学内容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初中语文 课程整合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失控,现代教育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的运用适应了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支撑作用,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以中学语文的教学,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其教学中的应用。

一、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大大简化了教

师的操作,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形象、直观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屏幕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例如在进行《雷雨》一课教学时,我凭借录音、投影等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发展学生思维。在教学《雷雨》时,我先播放一段录音,那轰隆隆、哗啦啦、噼噼啪啪的雷雨声迅速地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紧张而又惊异的氛围中,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来。紧接着打开投影仪,学生随着有声有色的课文录音,欣赏着屏幕上呈现出的一幅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入情入景,学生很快了解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牢牢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课堂,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为了让学生了解雷雨前、后天空、蝉、蜘蛛的不同情况,我打出了分别绘有雷雨前后景象的投影,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运用对比的手法,结合课文,进行概括,画面一出现,学生马上投入积极的思维之中。通过观察比较,学生清晰地了解到:雷雨前,天空中乌云密布,黑沉沉地压下来,蝉一声也不叫,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雷雨后,天空中太阳出来了,还出现了一条彩虹,蝉叫起来了,蜘蛛又坐在网上了。这一环节的安排,促使学生有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激发学生乐于写作。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

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的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如在“三八”妇女节前,让学生写《夸夸我的好妈妈》、《妈妈,我想对您说……》等,但容易写空话、套话。为此,我安排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声中,让学生看从碟片中转录的《懂你》,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象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炊”。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多媒体可见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学生首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把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个方面的素质。

1、图文并茂,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在语文课中结合课文,恰当地采用电教媒体,启发学生有眼前的景象,联系生活想象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加深对眼前事物的认识,丰富观察的感受。

如《沁园春·雪》是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写的一篇气吞山河的名篇,既有

词所固有的辞藻华美、尽情铺排、比喻生动、想象瑰丽、夸张奇特的特点,又能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以形象而准确的语言,赞美了祖国的壮丽河山,歌颂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争取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而奋斗。故此,教学内容当围绕熟读成诵进行,并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总体设想是以理解促诵读,以诵读促理解,读而有感,感而能发。

2、名著研读。

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首次规定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推荐了14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意在课内外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一符合现代语文教学观的良好设想如何落实到实处呢?我的设想是每学期指定一本名著进行精读,要求学生按周次循序渐进阅读,并作好读书笔记。

如建立《三国演义》研读网页,内容可包括:《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全文,专家研究三国的论文,网上有关三国的精彩帖子,三国军事、文化、历史的相关资料,有关三国的壁纸、连环画、动画,相关网站的链接,还有供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的论坛。

又如建立《水浒传》研读网站,内容可包括:《水浒传》全文,《水浒传》电视剧本,大量研究水浒诸方面尤其是文学成就的论文,水浒连环画、年画、漫画、精选网友关于水浒方面的帖子,相关诗词、俗语、成语、歇后语,网上精彩水浒网站的链接,还有供学生交流的读书心得体会的水浒论坛。

利用多媒体,可极大地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内容,以案例形式表现出来的专家论文对引导研读方向和方法起了很大作用,并且以交互形式促进了学生的心得交流,效果是明显的,也是其他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为

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名著阅读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第三篇: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池州市第十中学 姜冬炎

摘要: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除此之外,它还是“兼有思想性的工具课”,也具有审美教育功能。但长期以来,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还是“兼有思想性的工具课”,也具有审美教育功能。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本文拟就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作一短论。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

1、自然美。教材里关于自然环境的描写,因经作家的审美处理,比自然美更精致、更完美、更细腻、更激动人心,更给人以美感。郦道远的《三峡》是一遍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的语言,再现了巫峡的壮美。这些都显示出大自然的迷人姿色,具有明显的美育内容,我们应该使学生在掌握字、词、句、篇知识的同时,领会祖国山水的壮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社会生活美。选进课本中的文艺作品,却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因而教材中的文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美,对于人们的感染和熏陶更强烈。《唐睢不辱使命》等课文反映对侵略者的反抗,《变色龙》等课文对趋炎附势、欺上压下的鞭挞,《巴黎圣母院》所反映敲钟人形“丑”而神“美”和《我的叔叔于勒》所反映的菲利普夫妇的形“美”而神“丑”,等等。这些无不使学生在思想、感情、心灵上受到感染,产生喜怒、哀乐、爱憎等情绪,从而形成美丑、善恶、是非、得失的审美观念。

3、艺术美。艺术美是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集中表现,从语文教学特点看,艺术美应包括内容美与形式美,内容美即题材、思想、主题情节的美;形式美即语言、结构、艺术手法、风格的美。《雷电颂》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就是因为作品构思的奇特,借助自然界雷电的磅礴气势,运用丰富的想象,以表现人物内心的愤怒,使情为景生,景为情活,达到情景和谐的地步;同时写景内外交织,并运用排比与反复,加强了语言的气势。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再现这些美,自然会达到我们教学目的。

语文教材中有着如此丰富的美育内容,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多数的文学作品更是借助形象化的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学生对课文鉴赏美和感受美都是在对感知语言美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教师在进行美育时就应抓住语言,找准“美点”,要着重分析作品怎样通过生动的语言鲜明而深刻地刻画人物形象、描绘景物事件、展露社会生活本质的,使学生对思想内容美的理解寓于对语言美的深刻感受中。

部分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如《济南的冬天》一课,教师要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条主线,紧扣着“山”和“水”,运用一幅幅淡雅的工笔画,如小山摇篮图、雪霁晴峦美景图、空灵水晶图等。通过对一幅幅画面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济南的暖冬慈善如娘亲,可爱似少女,清亮赛水晶。济南虽在北中国,冬天却非但没有一幅严酷的面孔,反而是那么笑容可掬,慈善可亲,学生自然心有所感,情为所动。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让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又如在教《石壕吏》时启发大家很好想象一下差役进村时的情景。一个学生说:“差役进村时一定是一副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的腔调,疯狗般地咬人”。另一学生说:“差役一进村,准是拼命地敲着一面破锣,声嘶力竭地叫嚷,张牙舞爪地搜索,老妇人面对着差役,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学生都讲得活灵活现。这样启发学生想象,比教师讲差役如何凶狠,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在欣赏中共同参与形象、情境的创造,使美鲜明生动地再现于头脑之中,增强美感体验,提高审美水平。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这些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但由于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尚没达到一定高度,因而他们对美的理解也是肤浅的,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物的自身,了解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时教师可以用丰富的语言,饱含激情的语调和生动的表情扣击学生心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如李白的《望天门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诗。它描绘了天门山壮阔雄奇的景色,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生读后也能知道诗很美,但这只是一个笼统的印象,未能进入诗歌所展现的艺术境界之中。因此,教学时在学生充分朗读、初步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后,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美景?“断”“开”两个词用得好,好在哪?(2)“青山”本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说成“出”,能否改成“立”?(以动写静,画面有动态美。)(3)诗中运用了哪些表达色彩的词?这些色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碧水、青山、白帆、红日。画面绚丽多彩。)(4)这首诗既有景,也有情,正是因为作者心中有一股激情涌动,才深切地感受到美并用如画的文笔描绘出美,那种激情是什么?(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从而理解本诗思想美和艺术美的统一。)经过这样设疑、启发,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诗的美,享受诗的美,提高鉴赏水平。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最后通过多诵读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及理解能力,教学时有目的地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诵读,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我在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第二段时,并不是单纯地讲解,而是将难点点到为止,然后让学生反复地集体朗读,死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从而唤起了他们的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菜畦、桑椹、何首乌等优美的景物,同学们沉浸在美感的情境中,也走进了作者心中的“乐园”,恰如叶圣陶先生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可见诵读能发挥其美育功能: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既是对美的体察,又是对美的再创造。

诵读时不仅课文的内在美陶冶着学生的性情,课文的外形美也在培养着学生的审美趣味,特别是古代诗文,工于词句,富于辞采和音乐美,如《爱莲说》《陋室铭》《醉翁亭记》等。诵读本身便是一种美的享受,诵读时能使文字外化为有声语言,从而使得句子的长短、骈散、排比、回环等句式变化的形式美得以显现,使语言的节奏感、叠词的使用、平仄、语气的舒缓、音调的高低等音乐美得以体现,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双关、通感等把学生带进意境的美。

可见,诵读能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认识的客体上产生审美的共鸣,在艺术的空白中借想象对美的事物进行再创造,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觉得,美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巨大的感人作用,语文教学贯穿审美教育,二者有机结合,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这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性,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让美育之花在语文教学的园圃中结出丰硕的成果吧!

参考文献:

1、《学周刊》2013年07期---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2、《文学教育(中)》2012年04期---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

3、《审美教育》作者:陈慧玲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4、《语文审美教育研究》作者:刘荧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第四篇:多媒体技术与地理教学

多媒体技术与地理教学

郑 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传统的“一支笔、一本书、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已远远满足不了新课改的需要。而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实现了信息传递的一体化,能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表现效果,也扩大了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范围,为教育教学现代化提供了新手段,注入了活力。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展现出他独特的魅力。

下面我来谈谈对多媒体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多媒体的优势:

1.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与传统教学只凭一张嘴、一只笔、一幅挂图的单调、呆板教学手段,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相比,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例如:在介绍《常见天气系统》一课时,我们从网上找到或自己制作有关几种天气系统气流运动状况动画,将“冷锋”、“暖锋”、“高压系统”、“低压系统”、“锋面气旋”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眼前,生动明了。这样不仅使课堂更加生动,而且方便学生理解及课后迁移应用,真可谓一举数得。

2.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而挂图,课本插图和一些投影等教具,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昼夜长短变化时,一些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很差,根本想象不出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之间的关系,更加不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了。这部分内容历来既为重点又为难点。这时如果利用多媒体将其制作成动画,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学生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经过观察、思考讨论的过程,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这些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培养学生建立起空间结构的思维方式。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拓展教学内容。

地理学是一门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学科。且高中地理每节容量很大,若仅用传统教学手段,受时间限制,每课时容量往往很小。费时费力,且学生学习效果也未必很好。而借助多媒体可以增大课堂容量,使学生在丰富的声像结合信息中不断扩充自己的视野。例如:在讲旅游资源时,靠教师的口述是完全讲不出来的,这时我在网上找到很多关于各种旅游资源的一些图片,如:奇异的植物和动物、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少数民族的节日等等。此外又补充了很多文字资料,如云南十八怪、水傣和旱傣、空中花园树、挨刀树等等。这些图片和资料都生动有趣。学生在非常积极的状态下了解了很多关于旅游资源的知识。如果时间充裕,还可给学生播放风光片,效果将更好。

4.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贯于始终的基本技能。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地理教学中,它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乃至制图的重要本领。

5.化远为近,感受逼真景象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把知识局限在书本上,无论教师怎样发挥语言的才能和教具的演示,都无法直观、生动地再现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发生、演变的过程。倘若使用多媒体,就能把课堂上看不到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讲新疆独特的水利设施—坎儿井时,由于学生从没见过或听说过,书上的图片也很简单,绝大多数同学想象不出它是什么样子,我从网上找到了一段关于坎儿井的视频,学生一下子就都看懂了。而且还有几个学生还当堂画出了它的立体图。这样,既可以把遥远的事物一下子拉到眼前,生动逼真,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可减轻教师讲述的难度,大大接省时间,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6.利用多媒体视频,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只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很少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即使有,也仅仅是由教师口述让学生记住而已。实际上起不到太好的效果。如果利用多媒体截取一些有意义的VCD片段展示在学生面前,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例如:在讲《水资源》时,表现西北地区的缺水现状,可以播放《美丽的大脚》中的一个片段:学生正上课,忽然听到一声雷响,所有人马上冲到外面手持器皿准备接雨。当看到孩子们眼神里那期盼的目光和晴朗的天空形成鲜明的对照时,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强大的震撼。在本节最后可以播放中央电视台经常播放的一段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作为结束语,效果也非常好。其实这部电影和这个广告同学们基本都看过,但是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较差,只是当作看热闹了。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还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切记不要喧宾夺主 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即使多媒体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务,也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学过程的诸环节仍需教师来组织实施,如果将所有教学内容都设计到课件中,教师一节课都在围着电脑转,教师就变成了多媒体设备的操作者,教师的主导地位变为了电脑的主导地位,学生成了机器的奴隶,只顾观看,而无暇思考和练习,这样的教学反倒不如传统的教学方法效果好。

2.要充分考虑课件教学的实际需要

我们真正的目的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选择内容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因为并不是课本上所有内容都必须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许多一目了然的内容或用传统教学手段就能达到相同效果的内容就没有必要费时、费力地去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比如在讲《中国的铁路干线》时,虽然有很多制作得非常精美的课件,但将它与普通课本对照,我们发现让学生亲自在一张空白图上画出线路位置,再经过找错误—修改—完成这样的一系列过程,记忆会比使用多媒体更加深刻一些。

3.多媒体课件设计要具有艺术性

一个好的课件不仅要内容适当,操作方便,而且要使人赏心悦目,让人获得美的享受。因此课件中的文字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文字会使画面失去魅力,使观众厌烦,文字内容应力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其次,设计时应注意画面中动的成分不宜过多,每个动画都要有目的性,不能单纯为装饰画面而动。背景图片应尽量简洁,不要有太多的花边等修饰。这些都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第三,声音的选择也应注意要与教学内容相协调,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特定内容需要音乐来烘托外,尽量不要用声音,尤其是非常刺耳的声音。这样会打断学生的思维,不利于教学的正常进行。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得教学内容与方法变得新颖、多样和有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和应用,但多媒体课件都是课前设计并制作好的固定内容,无法完全符合不断变化着的课堂教学情况。所以,不论计算机技术如何完善,它们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时,要明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的方针,要注意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法的有机结合,使多媒体技术推动地理素质教育更上一个层次。

第五篇: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以其声、情、图、像并茂并且生动、形象的优势逐渐走入了课堂,给传统的教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使人们认识到了它的巨大潜力,它丰富的表现力和灵活的交互能力使它必将成为引发教育革命的决定性力量。”[1]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CAI)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进入了推广和使用阶段。各教育单位已充分认识到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纷纷投入到多媒体的研制、使用中去,同时开展了各项竞赛活动,大大促进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发展。同时,“广大的化学教育者也纷纷研制出大量优秀的课件,充实了课堂教学,优化了教学效果,为我国的CAI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同时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也存在着诸多实际问题有待于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去探讨。

一、教学实践中的感悟与思考

在化学教学设计中,不能把多媒体教学简单地看成是靠几个课堂演示实验+投影片+有关结构模型+多媒体音响画面资料的叠加,这样一堂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化学课成了一堆资料的剪切课。我们在教学中所设计的课件,不是简单的动画设计,不是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进行课堂板书设计和实验操作,也不仅是教师课堂语言的动画描述,更不能为了动画而动画。而是利用电教媒体优势,变静为动,把理论变为生活应用的优势,用各种形式或动画、或音响视频效果,给学生以生动的启示,使化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在以实验为基础的前提下,借助多媒体技术而更具无穷魅力。

二、如何让多媒体技术更好的发挥实效

当前课堂教学仍然是化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要想使课堂教学达到理想境界,不论使用哪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关键还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只要能够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一切有关的教育思想,模式和方法,都可以发挥其最大效益。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着很大的优势,但如何更好的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实效,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选择恰当的题材

多媒体虽然在诸多方面比传统教学手段有更多优势,但我们不能用多媒体完全取代传统的板书、模型展示等手段,在某些方面,传统手段比多媒体方便、明了。因此,“在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应该是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巨大优势,解决传统方法无法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多媒体在化学中的主要优势在于它的强大的模拟功能,它可以通过二维或三维动画的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象输出,在显示屏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瞬间变慢,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图象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4]比如下列一些内容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制作课件的:(1)物质结构,如有机分子模型、晶体结构(2)模拟化学反应过程,主要是有机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拆分及重新组合的过程,如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通过动画演示,学生能够很直观地知道乙酸和乙醇中键的断裂和生成。(3)模拟微观粒子的运动变化,如“布朗运动”、“白雾形成”、“电泳”等。(4)模拟和放大化学实验,对于大部分实验而言,模拟实验不能比真实实验更直观、科学。但有些实验由于毒性较大而不适合在课堂上演示,有些实验由于有较大的危险性而无法演示(如:水加入浓硫酸),还有些实验由于现象不够明显而不能使学生很好地接受信息,等等,这样一些用多媒体来模拟则能够很容易的展示出来,并且可以反复观看,让动作分解或变快,变慢,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如:苯与溴的实验,由于溴有较大的毒性,并且反应中长导管的回流作用无法体现,而用多媒体可以实现反复、放大的观看,长导管中液体的回流非常直观,无须多讲,学生就能理解。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件的制作是为了方便教学,但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接受信息。因此不但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也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创意过程中,课件的创意应把易于学生理解、接受信息这一思想贯穿于始终。“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高中以前学生主要通过形象思维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增强。而多媒体以声、图、像等多方面感官综合刺激强化学生的感知,促进思维的发展。”[5]因此在创意过程中应多采用声、图、像等多方面元素,特别是动画,在这些元素的集合过程中应能化解难点,突出重点,同时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如:甲烷的取代反应,一个模拟反应历程的复杂动画对高中学生所起的作用肯定不如只表示键的断裂和生成的简单动画。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但上课不能长久集中注意力,我们在创意上就可以考虑让内容尽量活泼、生动、让学生更易于接受。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应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个工具,教师在教学中所起的主导作用是绝对不能被课件所取代的,我们在制作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这点。”

[6]因此,在课件中我们可以集合大量的素材,但不能把所有的讲解、说明都集合进去,否则,教师变成了播放者,学生变成了观众,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与现代的教育理论是完全相悖的,因此在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

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很多的知识点繁杂,有的很抽象,难于理解,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将不同的化学内容进行模拟,把书本上静态的知识应用为动态、直观、简洁的,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表现力,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在教学实践中永远流行。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兴趣的培养,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内化为内心深处的需要倾向,会逐渐激发出学习兴趣,会从情境中发现问题,进而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化学课还有许多微观知识,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在以前依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多媒体教学在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新颖的学习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增加了感知深度,培养起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可以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电教媒体的大信息、大容量、省时、省力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总结和巩固训练等活动,若将预先写在投影胶片上的训练题适时投影,既省时、省力、便捷,有效地减轻师生负担,又加强了训练密度,提高效率。而且电化教学还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既便于为基础差的学生补课,又便于学得快的学生多学些东西。[3]

(三)可优化化学试验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也是实验引探法实施的前提,其重要意义勿庸置疑。然而,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矛盾:⑴反应装置规模小而课室范围大,多数学生观察现象模糊;⑵许多化学变化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应当着重观察的重点上,因而感官刺激强度不足;⑶一些化学实验需要较长些的时间才能完成,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直接观察结果;⑷演示实验时教师既要自己动手或指导学生操作,又要调控整个教室的学生注意力,因而无法组织他们同步思考讨论,所以,边实验边探索的气氛不浓;(5)一些实验危险性较强,不益于在课堂上演示;(6)工业生产装置规模大,根本无法在课堂内演示。而运用多媒体可将这些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1.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强化实验的演示效果

高一演示金属钠和水的反应实验中,过去是钠与水在大烧杯中反应,而现在利用投影仪,可改在方型投影试管中进行,向盛有滴加酚酞的水中,加入金属钠,学生可以在投影屏幕上清晰地观察到“浮、游、熔、响、红”等现象,实验效果明显提高。

2.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减少污染

许多化学实验有毒,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化学实验中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却不能用实际操作实验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而电教媒体进入课堂,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它可将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喧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

3.模拟化工生产过程

对一些化工生产过程,如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等学生大多数未见过,缺乏感性认识。用多媒体计算机可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每一步生产过程,对于各个环节也可反复演示或局部放大,加强感知,强化记忆。

4.模拟化学反应过程

模拟无机或有机化学反应过程,使学生看到化学键的断裂和重新组合的过程。例,高二“化学平衡”一节,我采用三维动画模拟制作氮分子、氢分子、氨分子达平衡的动画过程,通过画面动静结合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分析了化学平衡的动、定、变三大特征,使较为抽象的概念容易让学生理解,便于记忆。

(四)可以更容易地实现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电化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为学生学好功课,提供有利条件,而且还可寓德育教育于智育教育之中。”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之一,造纸、火药、指南针、烧瓷等发明很早。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但在1840年,英国人却依靠指南针来到中国,用钢铁制成的战舰和利炮,以及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打开了我国的大门,给学生播放这些知识的录像片,使同学们不仅了解中国曾经有过的辉煌,而且使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增强国力而努力奋发拼搏。而通过播放侯德榜博士拒绝外国优厚待遇,毅然决然回国为祖国作贡献的动人事迹,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总之,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其功效不容置疑,与传统教学相比,优点多于缺点。积极进行多媒体课堂教学研究,充分吸取,二者的优点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中只有深入研究和实践如何充分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使之与其他手段有机相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才能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

下载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审美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审美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媒体技术与生物教学

    多媒体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 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日益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现在农村课堂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本文简要论述了教学媒体的选择依......

    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

    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 [内容提要]:多媒体作为一项现代科技成果,在当今很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它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学生......

    多媒体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汇编)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整合的创新研究 【摘要】人类已进入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随着我镇农村小学已普通实现多媒体教学,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已成为一......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影响 [摘要] 把多媒体引入语文教学,使用同样的课件,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教学经验、教育理念在教学组织中起着......

    多媒体技术为语文教学添彩

    多媒体技术为语文教学添彩 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卓资二中 朱丽芳 摘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课文都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环境景物描写等内容,教师利用多媒......

    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使......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学总结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学总结 何瑜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是中专类计算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多媒体制作实训》打下一个较为全面的基础。本课......

    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

    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都正街小学黄凯艳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但是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