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教学

时间:2019-05-15 02:3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文言文教学》。

第一篇:中学文言文教学

2018年高考全国一卷语文试题分析

15级汉语言二班 1511020214 陈星竹

全国一卷2018年语文试卷的整体命题思路为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第一大题为现代文阅读,分为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三个部分。与2017年保持一致,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是必考。

论述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原文论证以及综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阅读材料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一文,适合高中毕业水平考生的阅读和理解。3道题考点各不相同且指向明确,第1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第2题考查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第3题考查综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文学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阅读材料是阿成的小说《赵一曼女士》。选择这篇材料作为高考文学类阅读材料,追忆了革命先烈,彰显了爱国精神,且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导向意义。第4题作为客观题,考查的综合性较强,涉及到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涉及到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第5题考查文中关键句子的含意;第6题考查艺术特色的鉴赏。

从2017年实用类和文学类阅读变成必答题的华丽转身之后,今年的实用类阅读题在保持去年面貌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从分值上看,虽然总分依然是12分,但却把5分的多选变为了3分的单选,多出来的两分加在了主观题上。和文学类阅读12分的主观题相比,可以看出实用类阅读的特色是主观客观并重,既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文体的基本特征、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原文内容,也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论证和表达能力。

文言文阅读,包括4道小题。关于鲁芝的这段文字选自《晋书.鲁芝传》,原文篇幅较长,有680余字,考题根据需要做了少量删节。本次重点考查了文言虚词“以”和“为”的多种用法以及帝王世系方面的专门用词。从整体看,这段人物传记属于典型的文言文作品,文字浅显,故事性强。考点并不生僻,而且故事背景是大家极为熟悉的三国时期,非常适合对高中毕业生进行的考查。

古代诗歌阅读是李贺在落第之后自我排解的诗篇。开篇先写自己射技高超,实际上是暗指才华不凡。第二联写自己命途多舛时的自我开解。第三联开始转向抒怀,感慨的是自己仕途蹭蹬难展抱负的命运(文言文中“穷”一般指处境恶劣)。尾联自我安慰,畅想未来如春柳重萌,颇为乐观。整体上看,本题需理解其基本意涵即可。

第三大题集中测试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三道选择题均与一篇阅读材料相关,从材料出发来设题。第17题考察病句,但是改变了以往正确或错误四选一的出题模式,而是在文章中设置病句,让考生选择修改恰当的一句,形式虽然有所变化,但本质与以往并无区别。第18题,原本的补写题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考察学生对句子结构等方面的掌握。第19题,依然考察成语的正确使用,但采取了回到文章中填空的考察方式;试题难度上并无太大变化。

第四大题集中测试考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呈现明显的任务驱动特征。文章一方面要求将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谈论自己的联想和思考;另一方面要求以下一代人为阅读对象。

下面将对考卷中的文言文部分进行简单的分析。

首先是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题,对很多学生来说难度大。原因无外乎两点:一则看不懂。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做题首先要看懂文章。对于现代文阅读,考生即使不会做,文章还是看得懂的,知道文章写了哪些内容,知道要回答什么问题。文言文则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对于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要烂熟于心,能够活学活用;特别是要积累足够多的文言实词、虚词意思,在面对一词多义时,才能选择最适合语境的意思。即使考生有了以上文言知识的积累,考生还必须阅读背诵足够多的文言文,培养文言语感,提升文言文阅读速度,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高效答题。

二则看懂了不会做题。文言文我看懂了,知道了大意,但试题得分上不去。文言文全国卷是四个小题,前三个选择题,最后一道是翻译题。第一道选择题是断句,只要理解意思,基本就能拿到分。第二道选择题是文化常识题,这道小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需要积累,更需要辨析。对于古代文化常识,高中语文课文诗词文言文中都会有所涉及,考生要熟记,而且文化常识考的是选择题,考生可以用排除法。第三道选择题是对文章的理解,对传记人物形象进行评价,考题设置点无外乎张冠李戴,错乱时间事件,错误意会原文意思。最后一道小题是两个翻译,考查的是考生的文言文功底,考生要有一定的文言敏感性,预设三个得分点,进行精准翻译,其他地方流畅翻译即可。

以上两点说起容易,做起来就难了,需要考生有日积月累的文言功底。我认为,在文言功底扎实的基础上,考生如果能在备考时进行文言文阅读时,勾画关键词,精读深析文言文,会在考场上快速抓住信息,提高阅读效率和做题质量。

以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文言文为例: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出身名门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不幸的童年,父亲早逝,鲁芝年幼就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耽”,沉溺,鲁芝喜欢看书学习。“坟籍”,即书籍,可能会考文化常识)。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受到当地官员重视,被举荐、征召。“举”“辟”,举荐制度,可能会是个考试点)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受到当政者重视,敬重)举孝廉,除郎中。(再次被举荐,任命官职)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任命官职,一路升迁,平步青云)真薨(“薨”,死,可能是个考试点,不同身份人的死的称呼不同),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鲁芝有执政才干,治理有方,清除盗贼,建造城市,收复土地。此处可能出题,被邻省蜀侵掠,可能会考翻译)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阙”,代指朝廷。老幼都到朝廷去请求留下鲁芝,间接说明鲁芝有执政才干,获得民心)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谠”,正直的,重点字词)嘉谋,爽弗能纳(曹爽不善于纳谏)。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对曹爽忠诚)劝爽曰:“公居伊周(“伊周”指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执政有方的臣子)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此句和《苏武传》中卫律劝降苏武的话类似“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东市”,杀头的地方,泛指刑场,可能会出文化常识题),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断句,“当死”和《苏武传》中有原句“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诸葛诞以寿春叛,(三国时期有名的寿春之战,司马昭在寿春歼灭诸葛诞军及吴军近20万人)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先驱”,前锋之意)。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鲁芝有军事才干,平定诸葛诞,升官)武帝践阼(“践祚”,登基,可能会考文化常识题),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悬车”可能会考文化常识,“悬车之年”即七十岁),告老逊位(“逊位”,不是皇帝让位退位才称逊位吗?此处用于鲁芝,可见古代“逊位”也可用于大官,此处也表明鲁芝的谦逊,认为自己年迈,欲让位于有才的人),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羊祜谦逊,从侧面表现鲁芝品行好,有能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茔”,坟墓之意)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接下来再看题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爽懦惑不能用 /遂委身受戮 /芝坐爽 /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 /志不苟免 /宣帝嘉之 /赦 而不诛/俄而为并州刺史 /

B.爽懦惑不能用 /遂委身受戮 /芝坐爽下狱 /当死 /而口不讼直志 /不苟免 /宣帝嘉之 /赦而不诛/俄而为并州刺史 /

C.爽懦惑不能用 /遂委身受戮 /芝坐爽下狱 /当死/而口不讼直 /志不苟免 /宣帝嘉之 /赦 而不诛/俄而为并州刺史 /

D.爽懦惑不能用 /遂委身受戮 /芝坐爽 /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 /不苟免 /宣帝嘉之 /赦 而不诛/俄而为并州刺史 /(“芝坐爽下狱”,鲁芝因为曹爽的原因被关到监狱里,排除AD选项。“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对偶句“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嘴里不申辩是非曲直,不愿意苟且免除处罚,排除B选项。选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代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C.“ 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利,登上国君宝座。(“践祚”指皇帝登基。“踏入古代庙堂前台阶”错误。践祚指踏上主台阶,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错误。)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谦让行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芝自小受苦,位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 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错误,是对“郡邻于蜀,数被侵掠”的误解,天水郡和蜀地相邻,天水郡屡次被蜀地的人侵掠。)

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 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赛 欲,与人和睦又不而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 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注意“以”“文武”“先驱”的翻译。“以”,凭借。“文武”,文武官兵。“先驱”,先锋。此题难度最大的地方为“以寿春叛”,如果考生不知道寿春之战,也不知道寿春是个地名的话,很容易出错,会以为寿春是个人名,翻译成“诸葛诞率领寿春反叛”。不过根据后文“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会发现寿春是个地名。所以,考生需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测有疑惑之处,进行正确判断。)

(翻译答案: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注意“以”“素”“屋五十间”的正确翻译,“以”,因为。“素”,向来,一向。“屋五十间”,定语后置,五十间屋。此句翻译难度小。)

(翻译答案: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向来不置办私宅,派军士为他建造了了五十间房屋。)

接下来是诗歌部分。诗歌部分同样可以采取以上方式进行分析:

野歌

(在野之歌,在田野放声高歌。抒情气息浓郁,可能抒发诗人郁闷不平之气,也可能表达诗人开阔豪迈情怀)

李贺

(作者为李贺,他被称为“诗鬼”,一生怀才不遇,此诗可能抒发诗人怀才不遇、愤懑不平之意。但高考题,要“立德树人”,不能只有抑郁不平之气,还应该有积极正能量的情绪。)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意象为“箭”“弓”,动作为“射”“鸿”。“鸿”即大雁。诗人射箭技术高超。李贺在读者心中是作为诗人形象出现,而不是军人。此处应该为诗人借助射箭技术高超,喻指自己文采高,才华横溢。)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麻衣黑肥”,描写诗人的衣着打扮,诗人穿着宽大的黑色麻衣迎着北风站立,“冲北风”与“独立寒秋”的意境有相似之处,有一种孤独的倔强,有一种大气凛然。“酒”“日晚”“歌”诗人在田野中喝酒唱歌看日落,与题目“野歌”相照应,表现出田野放歌的豪迈行为。运用了白描的手法表现诗人的衣着打扮、行为动作,表现其复杂的心情,是困厄不平情绪的释放。似乎此处也暗含了一点豪迈情绪。)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屈穷”,屈辱困顿、不得志的处境。“心不穷”,作为七尺男儿,即使身处困厄之中,受尽委屈,但内心不困顿,对未来有希望,直抒胸臆表现出诗人的自我宽慰、乐观向上。李贺有才,但因为他父亲名叫“晋肃”,“晋”与“进”同音,他应避父亲的名讳,不能参加礼部的考试,所以有“屈穷”之意。“枯荣不等”,自然界万物一枯一荣,各不相等,他们嗔怪老天。个人认为,此句结尾用“?”更好,有质问之意,自然万物不平等,难道要怪嗔老天?借助自然界万物的不平等宽慰自己,我不能仕途通达,难道我应该怪老天?即使我身处困境,但我依然可以热爱生活。)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寒风过去,春天到来。初春时节,柳枝吹拂,如烟似雾。以景结尾,余韵悠长,美好的景象激发诗人对生活的希望,融情于景,表现出诗人乐观的心情。“寒风”到“春柳”的变化,既指的是自然界的变化,也喻指人生的机遇变化,人生无常,对生活要充满希望。与杜甫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有相似之处,即使生活艰难,受压抑,但不沉沦,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表达自勉乐观之意。此处即可照应上句的“心不穷”。)

整首诗看完,考生能体会到诗人复杂的心情,在田野放歌,释放内心郁闷,看到自然万物,不再怨天尤人,开始自我宽慰,自勉自励。了解到这种感情后,后面的题就简单了。由此可见,文言文和诗歌并不难做,考生只要掌握相应技巧,便能轻松应答。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也应引导学生采用正确有效的方式学习,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言文、诗歌的涵义和情感,争取在考试中从容应对,冷静分析。

第二篇:中学文言文教学总结

2013-9-4 中学文言文教学小结 我教的是初二年级的语文。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非常重要的一块。初二开始量上又有了加大。

以前是每单元各有一篇,到了初二,有两个单元全是文言文,为了减轻学生后半学期的学习压力,也为了给学生一个消化吸引的过程,我开课伊始,便提前将一个单元的文言文上了。

因为有了一年的学习经历,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已经有了一些方法。初二的文言文教学,我现在采用的一般是这种流程: 1.学生课前熟读课文,如果有可能可以背诵下来。2.结合课下注释,尝试翻译课文。(一行原文,三行翻译)3.理清结构,疏通文意。

4.挑拣出关键词,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特别识记。5.完成导学案上相关基础练习。6.原文背诵与默写,要求不错一字。

7.根据需要,有些篇目可以有改编练习、创编练习或续编练习。

这样的教学,没有很多老师的讲解,以学生自学、练习为主,但基础过得比较扎实。(不扎实不行啊,文言文考试分值非常高,考的又都是最基础的字词,所以这块必须让学生学得扎扎实实。)

第三篇:中学文言文教学反思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语言”上,这一点在课堂教学和检测上表现得十分鲜明,于是在教学中,往往出现老师板着面孔教,学生板着面孔学的现象,中学文言文教学反思。学生谈古色变,教学效果可知。我很想在揭开文言文教学“严肃的面纱”这方面做一些探究。于是在教学《小石潭记》一文中尝试着进行了情景教学。

我决定教学本文时以情感人,重点体会文章的写景抒情的方法。于是我以导游的身份,以课后练习“发现小石潭——谭中景物——小潭的源流——潭中的气氛”为线索,引导学生和我一同游览小石潭。课前我从网上下载了本文的课记,让学生分组观看。课堂上我激情满怀,联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大谈忧和乐的心态变化,引导学生从“动与静”、“音形色”、“景与情”等角度解读课文,津津乐道作者高超的写景艺术。讲的时候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非常投入。

可是第二天早读,却发现同学们断句不准,朗读尚成问题,更不用说背诵了。对一些字词理解有误,虽然进行了补救,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想了很长时间,明白了我的失误在于:

第一,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他们毕竟只是初二的学生,缺乏良好的自学习惯;第二,忽视了文言文教学诵读这个基本环节,导致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和基本能力训练方面缺失,丢掉了最基本的“抓手”,教学反思《中学文言文教学反思》。

现代人总会对文言文形式的语言感到遥远,而且陌生。这首先从心理上加大了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中小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的难度。我们要学习文言文,就必须首先越过这个障碍。这个“越过”绝不是“跨过”,而是“穿过”。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通过认知和理解的方式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培养语感入手,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理解字面意义是前提,决不能忽略这个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首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文章内容,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

由此我也明白了文言文教学决不能忽视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必须重视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只有学生真正读懂了课文,才能学习《小石潭记》这样富有情韵,语言优美的作品时才能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想象,才能在脑海里呈现山水的本真性灵。才会透过语言文字看到活泼的绿色,感受到作者笔下那个空灵、静谧,有几分神秘的小石潭景色,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情。

第四篇: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要] 古文、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瑰丽文化中内容最丰富,思想最深刻的宝贵遗产。搞好中学文言文教学,是全体语文老师肩负的使命和神圣职责,也是弘扬传统,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义不容辞的义务。中学文言文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不平衡、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拓展和延伸不足、“古”与“今”结合不够紧密等六个方面的问题。应该改革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思路和模式,从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两个方面入手,恢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灵活教学方式方法,识记诵读并重,课内课外结合,古与今有机联系,通过激发兴趣、打好文言文字词句基础、重视“诵读”、提高中学生文言文鉴赏能力等四种途径,夯实文言文学习基础,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文言文读写能力和教学效果。

主题词:中学 文言文 教学 现状 对策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瑰丽文化中,古文、古诗词是内容最丰富,思想最深刻的宝贵遗产。文言文是历经千百年时间的筛选,大浪淘沙后留下的金子,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财富。将这些珍宝传承下去,是我们全体语文老师肩负的使命和神圣职责,也是弘扬传统,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义不容辞的义务。有一篇题为《打通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瓶颈”,让中学文言 文教学进入新境界》的研究报告提出,学好文言文对形成中学生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并列出了八条: 拯救国宝,培养中学生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 夯实文言根基,培养汉语言文字素养;增强文化意识,传承中华文明;启迪智慧,提升听说读写语文基础学力;开发精神宝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汲取精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陶冶性情,完善人性,净化灵魂,提升人格;探究方法,巧手翻新,化为终身受益的语文财富。该报告对中学生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概括的非常全面准确,说明,搞好文言文教学,有百利而无一害。

一、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中学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窗口和起点,学习一定的文言文有助于中学生的语言运用更灵活简练,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内涵。但从教学实践来看,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却不尽人意,在“教”与“学”中存在很多误区,使文言文教学效果始终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注重识记教育,忽视阅读教育,教学内容严重不平衡。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把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主动放弃教学大纲要求的目标任务,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一般的识记和诵读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能够诵读课文、记住注释和译文及背诵、默写上,忽视了学生文言文阅读能 力的培养。教学中只重视讲读课文,不重视阅读课文的现象大量存在。而且,即使有限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也因为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出现了 “四多四少”:自读多,范读少;齐读多,个读少;讲前读得多,讲后读得少;纯朗读多,背诵少。这样大大削弱了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2、注重应试教育,忽视能力培养,教学效果不明显。广大教师从关心应试和成绩出发,忽视甚至放弃了文言文学习能力和读写能力的进一步深化和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多大数学生把文言文学习作为项学习任务去完成,基本没有主动接触和学习文言文的意识。师生只一味注重背课文和译文,甚至背注解,文言文独特的语言形式、中国几千年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给师生独特的体验无法融入教学过程,教学被简单化为应试的一种手段,天长日久使文言文教学变成厌烦的、事倍功半的“低效劳动”,教学效果十分不好。

3、教学主体单一,教师一味灌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文言文教学由于依赖于教参的统一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意识”不但没有得到弱化,反而进一步得到了加强。造成教法单一,教学活动极为机械,教师死输硬灌,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成为被动灌装文言知识的机器。课堂上,常常出现教师自我陶醉,引经据典,逐字逐句翻译,黑板上密密麻麻,学生昏昏欲睡、一头雾水;教师讲得唇焦舌燥,学生上课飞书疾笔,文言文字里行间插满注解,脑袋 里仍然是空白等现象。由于教学主客体严重异位,再加文言文和现代语言的重大差异,使学生的积极参与文言文学习的内因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由主体变为客体,变为被动学习,文言文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效果不理想就成为理想当然。

4、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压抑。由于大多数教师都是沿着“读—译—抄—背”的思路展开文言文教学活动,并没有采用多种教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能力,千篇一律地把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文质兼美的篇章,内容丰富多彩的教材定格成了咬文嚼字、应付考试的,生产流水线,所以大多数文言文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失去情趣,没有活力。

5、重课堂重课本,轻课外轻延伸,文言文教学拓展和延伸不足。由于大多数文言文教学只注重课堂教学、注重课本文选的教学,忽视课外迁移,忽视文言文经典篇目、经典诗文的阅读和学习,使文言文教学犹如池中水、井中蛙,失去了文明古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滋养,变得视野视野狭窄、枯燥无味,毫无生机,更别说通过有效的课外延伸拓展,形成广泛涉猎学习文言文,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自身水平的良好氛围了。

6、讲古代不讲现代、讲古文不讲汉语,“古”与“今”的结合不够紧密。文言文由于历史久远而存在着独特的自身特点: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使文言文中相应的文化背景、历史条件、相关的典章制度、社会形态都与现代汉语存在着巨大的时空距离;时代的不同,使文言文语言表达形式、表现方式、语词含义等方面都与现代汉语存在着语言距离;古诗文中的微言大义,也增加师生认知理解的难度。文言文教学中既存在着“古”与“今”的巨大差异,也存在着由“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必然联系,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一大特点。但大多数文言文教学因为片面注重“攻坚克难”,忽视了从古到今、循序渐进,一头钻进“之乎者也”的文言文城堡里不可自拔,忽略了古与今的必然联系,没有形成从现代汉语到古代汉语、从白话文到文言文,再由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有机的轮回,割裂了文言文和白话文、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的有机联系,人为在古今之间划了一条巨大的鸿沟,使文言文教学越来越成为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使教学活动变得越来越难。

二、中学语文教学的改进思路及对策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又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按照文言文教学新课程理念,结合平时文言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该对旧的文言文教学思路和模式进行改革,从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两个方面入手,恢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灵活教学方式方法,识记诵读并重,课内课外结合,古与今有机联系,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释译、质疑讨论,夯实文言文学习基础,开 拓学生的思维,通过从鉴赏品析和总结拓展入手,提高学生文言文读写能力,以提高中学文言文教学效果。

(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切实转变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学生主客体异位的现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教师要通过采用巧设导语、巧引故事、观看影视作品、人物和历史事件探秘、文字或作品考证等一切可以有效利用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还课堂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文言文教学课堂的主人。

(二)做好文言文字词句教学,打好文言文教学基础。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能割断和古代文学语言的血缘关系。文言文中的字词句同现代汉语中的字词句一样,是古代汉语神圣华美殿堂的金砖银瓦和雕梁画栋。文言文字词句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但是在这一环节老师完全可以摒弃过去逐字逐句讲解的传统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主动掌握字词含义,进行初步的翻译。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以生生合作或师生合作的形式去解决文言字词中的 疑难点,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基础的同时,品尝到掌握文言文知识,与古人神交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当然,对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和语法要进行适度点拨,并通过课堂训练和课外延伸的方式,趁热打铁及时帮助学生掌握。

(三)重视“诵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说明,“读”是语言学习的一种最常见也最有效方式,通过“读”这样一个由口入心、琢磨和体验的过程,读准了,读多了,往往就会把握文言文的一般特点和规律,从而达到文言文学习的效果。另外,我国古代汉语,特别是选人中学课文的文言文,因为古人特别讲究语言的音律美,所以具有特别的格式和韵律,特别适合朗读,只有通过不断的诵读,才能感受到文言文之美,古代语言、古代文化之美。诵读教学可以采用教师范读、组与组竞读、生与生比读、前后接力读、分角色对话读等多种方式,有效激发学生读的兴趣,真正地帮助学生培养文言语感。诵读教学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朗读技巧的指导,引导学生按照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出语气、读出语势——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读中体味情感、感悟意境的“四段式”诵读法完成对文言文的诵读学习,这样就使“读”有方向,“诵”出美感和效果,避免漫无边际的“瞎读”。

(四)强化审美教育,注重美的熏陶。

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抓好字、词、句等基本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学习,还要引导学生挖掘文言文中蕴藏的美,让学生在品味欣赏中接受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入选教材的文言文不是不折不扣的文学作品,就是具有很强的文学性的古代史书,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法,仅仅从字、词、句上作些肢解式的诠释,就会把这些文质兼美的经典篇目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要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对文言作品进行适当的鉴赏评析,认识文言作品的整体美感,体味文中情,想象文中景,领悟文中道,感受文中雅,这样才能达到文言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文言文审美教学,可以适当增加教师的引领作用,由教师针对不同篇目的文体和语言特色,设计不同的审美体验方案,引导学生自主感悟美的情感,感知人物形象,领悟精神内涵,获得良好的情感熏陶。

(五)培养感知能力,提高文言文鉴赏水平。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感知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探究、释惑能力,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鉴赏能力,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文言文鉴赏能力主要包括鉴赏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两个方面。重点要培养形成良好的自我感知、自我探究和自我解疑释惑的能力。要努力使中学生能够按照“抓住 形象、把握特点——知人论世、寻根朔源——分析语言、赏析技巧”这样一个普遍化的流程,对文言文作品进行或浅或深的鉴赏。文言文鉴赏的关键是自我探究,台湾学者陈龙安提出“十字口诀”,对提高中学生的自我探究和文言文鉴赏能力很有借鉴意义。“假”就是假设,“列”就是列举,“比”就是比较,“替”就是替代,“除”就是革除,“可”就是可能,“想”就是想象,“组”就是组合,“六W”即why、what、who、when、where、how(为什么、什么、谁、什么时间、哪儿、什么程度),“类”就是类推。

第五篇:“中学文言文教学”文献综述

“中学文言文教学”文献综述

12专接本汉本

刘星

20120111035 长期以来,中学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尽管教师费尽心思,教学成果有时也收效甚微。对此,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逐步降低,在新课标中的具体体现是: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如何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进行文言文教学,成为重中之重。

中学文言文教学,应该从不同角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对此,我国也有不少学者们对中学文言文教学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研究。

曹津源先生在《谈文言文教学》一文中指出:“教学文言词语时,不仅要做到‘词不离句’,而且还须把有关词语放到整篇文章中去考查、分析。”曹津源先生从主题、题材特点、性格特征、作者倾向、思路文脉五个方面来阐述了文言文词语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我认为,文言文的词语把握可以说是整个教学工作的眼睛,只有从各个方面掌握了词语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才能真正的理解整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文言文词语之间形成环环相扣的一根链条,进而使得整篇文言文的思路更加清晰,教师在文言文教学的工作中也相应的减少困难程度。因此,注重文言文教学,必须加强对文言文词语的重视,才能达到对课文的全方位理解和整体把握,这是准确地“据篇解词”的关键。

王利民、许正兴先生在《文言文七步教学法》中提出了“读—查—疏—问—译—答—练”的七步教学法,从“感知—理解—运用”的角度对文言文教学进行了阐释。我认为,文言文教学不应该只限制于“读”或“背”等单方面的掌握,而应该由浅至深、由简到繁逐层次的对文言文进行理解、把握,只有达到一定量的积累,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李金川先生在《把握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度”》中提出了“以读助讲,讲练适度,以讲促读”文言文教学思路,主张读讲结合的教学模式。我认为,读,是把握一篇文章的桥梁,文言文不同于白话文,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如同英语一样,只有多读,才能习得语感,进而更容易把握文言文的意思。在多读的基础上,才能有利于“讲”的进行,故而读讲结合,在一定“度”的基础上对文言文教学进行要求。

孙涛先生在《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指出:“改变文言文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上多与学生合作,通过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初中文言文课堂上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此,他从如何进行课堂导入、如何巧设疑问、如何加强学生之间合作等角度介绍了文言文教学的方法。我认为,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势必会让人感觉枯燥乏味,所以,如何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学生或者生活的实际,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

杨敏霞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一文中针对新课改背景下对文言文的要求,提出了打破以往“阅读—串讲—翻译”的教学模式,建立“自读—试译—讲评”的学习体系。我认为,文言文教学不一定只局限于教师的讲,而应该注重学生自身,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探索,不懂再问,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的记忆力,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林明达先生在《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新探》中提出了反向导译法和词类活用比较法。我认为,林明达先生所提出的这两种方法可以说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对于反向导译法,将文章的译文写出来,让学生寻找与译文对应的原文,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某种程度上也引导学生对本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掘;对于词类活用比较法,将同一个词的不同用法或不同词的相近或相似含义进行比较,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词语的掌握程度,对学生没有掌握的词语又可以进行积累。在此,林明达先生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可以说,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质的飞跃吧!

文言文的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在教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学,教学结合,使学生掌握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对此,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首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激发学生兴趣。阅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让学生自己读,可以分组读,也可以全班齐读,默读,等等。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文章进行质疑,并分组采用灵活自由的方式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补充,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对此,教师也可以加以评价,对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指导。

其次,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本身就属于较难理解与掌握的一个范畴,大多数学生都对文言文比较反感。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是值得思考的。比如,教师在讲授现代文的过程中,偶尔可以以一两句文言文穿插其中,这样既不会是现代文的讲课过于枯燥,又变相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也可以让学生每周或每月试用文言文写一篇心得体会,可以不限字数,不限体裁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但是,也需要有一定度的限制,否则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

再次,注重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效率。要求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掌握所要求掌握的重点字词、句式,教师要以这些句式为基础,结合语境,指导学生理解,可以让学生将回忆所学课文,对此类句式进行联系、比较和归纳,并通过多读多写的方式来培养语感,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对整篇文章的学习效率。

最后,文言文知识教学要与能力训练密切结合。俗话说:“学以致用”,要了解学生是否已对文言文进行了掌握,就要对学生的文言文能力进行考查,亘古不变的考查方式就是考试。但是,教师也可以选择相对轻松的考查方式,可以设定游戏情境,比如以接力棒的形式,一个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可以自主选择下一个回答对象,这样下来既相对的减少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又达到了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掌握的目的。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结合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体验作者情感,从而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

下载中学文言文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文言文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文言文语言文字教学

    新课程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究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语文教育在这次新课程改革中受......

    文言文教学

    细节、模式、期待 ———文言文教学的三套车 中考复习(九年级)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细节、模式、期待 ———文言文教学的三套车 中考复习(九年级) 2013-08-......

    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浅见 宾川四中 李娟 摘要: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汲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

    中学文言文注释商榷

    例之一: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其中“志”字,古文注译本都解释为“作标志”之类的意思。如郭锡良等《古代汉语》注:“志:作标记。”阴法鲁主编的《......

    中学文言文常用介词初探

    中学文言文常见介词初探 江夏区郑店中学 杨竞 一. 古代汉语介词的演化 古汉语介词多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成的一类词,它仍然带有及物动词的特点,即要带宾语。在有些情况下及物......

    文言文教学总结

    文言文教学 ?老师们,上午好!希望大家对我刚才的那节课多提宝贵意见。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文言文教学,特别是高三复习时的一些具体做法。 ??? 高考考纲要求高中生“有阅读浅显......

    小学文言文教学

    小学文言文教学“五步模式” (2012 文言文,是传承经典文化的载体,学习文言文是学生对中华历史文化最直接的继承。让小学生适当接触一些文言名篇,对学习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

    文言文教学案例

    文言文断句案例 导语:一诗多断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谣指杏花村。 清明 苏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