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面辐射及其影响因素教案
组织教学和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的垂直分层、组成及其对大气的削弱作用,通过PPT上的这幅图我们就能很直观的了解到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哪些作用? 生:吸收、反射和散射。
师:没错,上节课老师还留下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 有同学找到答案了吗?(大气主要吸收的是红外光和紫外光,占了太阳辐射能量大部分的可见光没有被吸收)那么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部分去了哪里呢?(学生讨论回答)其实这幅图就告诉了我们答案,是被地面吸收了,100%的大气辐射有将近一半——47%都被地面吸收了。中国有句古话叫有得必有失,地面吸收了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后升温会有怎样的反应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下面请大家阅读书本44页的内容,回答PPT上这几个问题。
1、什么是地面辐射?
2、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分别是长波辐射还是短波辐射?
3、对流层大气与地面辐射的关系?
讲解新课:(地面辐射)
师:下面我来请一位同学回答下前两个问题。
生: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后升温,同时又对外(主要是向大气层)释放辐射能量,形成地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
师:完全正确,找得很准确。(画图)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后就会以地面辐射的方式失去。这里书上告诉我们是根据辐射波长的差异,称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说得很笼统,可能同学们都不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师在这里扩展一下。在前面我们学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输送能量就称为太阳辐射,其实只要是有温度(也就是温度高于绝对温度零度)的物体就会释放电磁波,形成辐射。像蛇进行捕食就是靠猎物所释放的红外线确定猎物的位置。由实验发现,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温度越低,波长越长。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得多,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地球表面的温度是15度,所以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长得多。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这个知识大家了解一下就好,只要记住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分别是短波辐射和地面辐射就好。解决完第二个问题,我们再看第三个问题:对流层大气与地面辐射的关系。再请一位同学回答。
生: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热量来源。
师:很对。大气想要升温就要吸收热量,大家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的对流层大气是哪些成分吸收哪种光吗?
生: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光。师:没错,对流层大气主要是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光,而对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来,所以对流层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但是呢,对流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却能够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从而提高它的温度,所以说,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那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问最根本的热量来源呢?(学生讨论)其实还是太阳辐射对吧,只是相当于转换了一种形式,总之,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根本能量来源。(大气辐射)师:大家说大气在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它作为有温度的物体会向外辐射能量吗?(会),那如果要同学们命个名的话,你们会叫这种辐射什么?(大气辐射)对,我们就是称它为大气辐射。大家根据之前老师所讲的判断大气辐射是属于长波还是短波辐射啊?(长波辐射)对,因为它的温度不会很高对吧。(画图)大气辐射呢是向是向四面八方发散,一部分呢朝上就会射向高层大气和宇宙空间,一部分又会向下射向地面。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又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称呼,叫大气逆辐射。根据它的定义请大家思考,什么因素会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强度,以及它的存在会产生怎样的作用?(学生讨论)首先请一位同学回答第一个问题。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
生:天空中有云,特别是有浓密的低云或空气中湿度比较大时,大气逆辐射就会增强。(能解释一下吗?)有云、空气湿度大的话水汽、二氧化碳含量就会高一些,吸收地面辐射就越多,大气辐射越强,那大气逆辐射也会越强。
师:很正确。云多、空气湿度大,大气中含有水汽、二氧化碳越多,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大气辐射越强。那大气逆辐射的作业大家一起回答我是什么啊? 生:大气逆辐射会使地面增温,而地面增温又能加强地面辐射。
师:没错,这里也就涉及到大气的又一作用——保温作用。请大家把书翻到46页阅读部分,先自己看一下。(看图解说)书上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两个方面:1)近地面大气吸收并保存地面辐射的热量(阻碍地面辐射的散失)(2)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这样,对流层大气就可以延缓地面温度下降的趋势,使得地面昼夜温差波动趋于和缓,这就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也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学习完这个知识大家能解释为什么地球表面昼夜温差远不如月球表面大吗?(PPT演示讲解)这也是书本45页活动题的第一小题,下面看到二三题我就请同学回答。
生:(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热量散失,致使地面温度低。人造烟幕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水汽、尘埃,能强烈的吸收地面辐射,减少地面辐射损失的能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以防御霜冻。
师:看来大家都掌握得不错,接下来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总结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三者的关系。(PPT演示)(热量平衡)
师:根据书上的图,大家告诉老师地面收入有哪些啊[黑板计算](地面吸收太阳辐射47+大气逆辐射106=153支出呢(地面辐射120+湍流输送10+潜热输送23对于地球大气,其能量的存在和交换形式就不仅是辐射能了。这里还有水分的相变(降水、蒸发)伴随的热能量交换,冷暖空气流动传递的能量以及空气与下垫面之间的热量交换=153)两者相等,大气是不是觉得很神奇,就其实就是热量平衡的一个原理,大家现在也可以算一算大气和整个地气系统能量收支情况,也是平衡的,这也就使得多年来大气的温度基本稳定,我们生存在一个稳定的、平衡的大气环境中。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师:同学大家还是看这幅图,根据地面辐射热量来源与支出大家,想一想地面辐射强度会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啊?(学生讨论)
师:从来源上看,地面增温的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所以与太阳辐射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大家来看这个探究题......(A的太阳高度大于B的太阳高度,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得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等量的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面积越小,光热越集中,所产生的地面辐射也就越强。对整个大气而言,影响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的就是纬度因素。纬度越低,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地面辐射强。同样性质的地表,受到太阳辐射的强度越大,所产生的地面辐射也就越强。
既然是地面辐射,肯定与地面的性质是分不开的,也就是下垫面因素,什么是下垫面呢?下垫面是指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下垫面的状况不同,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的比例也不同。大家看图2-27,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找出反射率最大和最小的,反射率最大的是新雪,最小的是海洋。南极与北极虽然都是高纬度,但南极的温度要比北极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二者的下垫面因素不同,南极是被冰雪所覆盖,而北极被北冰洋包围,冰雪能强烈地反射太阳辐射,而海洋反射得少,所以南极热量散失得更多,使南极的温度更低。因为下垫面因素,使世界各地地面辐射的变化,并不完全与纬度的变化相一致。此外,影响地面辐射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像气象因素,海拔高度,空气质量等,其中以气象因素的影响为最大。例如,在同纬度地区,年日照时数的长短,显然会影响到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年日照时数越长,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
所以,影响地面辐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下垫面因素,其次是气象因素。
巩固新课 师:我们总的来看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大气的热力作用总结起来就有两个:
1、削弱作用
2、保温效应课后请大家完成相应练习。
第二篇:教案影响价格的因素
教案:影响价格的因素
授课课题: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授课人:
张海燕
授课班级:高一(11)班
授课时间:2008年9月17日
第二章
多变的价格
全章概述
本章从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两个角度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反过来影响市场、引导市场的辩证关系,让学生通过感受市场、价格、生活、生产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认识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等经济现象、经济规律。本章分为2个框题: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新课标要求:
归纳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认清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评价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授新课: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各种常见的具体因素。
2、懂得各种常见的具体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途径或渠道。
3、理解商品供给与需求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4、理解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
5、理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6、懂得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7、知道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8、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能力目标
1、理解不同层次的因素如何影响商品价格的认识能力。
2、透过经济现象认识“价值决定价格”这一本质的辨证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
三、教学难点:理解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量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讨论式、探究式方法为主,教师讲授法。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通过世界粮食价格涨落的两条新闻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并请学生讨论:新闻在说什么?粮食价格是怎么变动的?为什么?
学生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思考它为什么变动,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回答了粮食的价格先上涨后下跌,以及上涨和下跌的原因。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回应问题。
(二)进行新课
1、供求影响价格
教师点评: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都可以引起价格变动。
因为这些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引起某种商品供应量或者需求量的变化,也就是改变供求关系,从而引起商品价格变化。供求关系是怎样引起价格变化的呢?
(1)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状况来实现的。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发言。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并进行点评。
(2)商品供不应求,买者争相抢购,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卖方市场含义。
(3)商品供过于求,卖者争相出售,价格下降,形成买方市场。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买方市场含义。
教学过渡:供求变化会引起价格变动,但是,价格的涨落不是无限的,请回顾刚才新闻中对未来粮食走向的评价,里面怎么说?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论?
2、价值决定价格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商品的价格?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所提问题。
教师活动:第一课讲到,价格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既然是价值得表现形式,它的多少就应该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大小。所以说价格高低从根本上说是价值决定的,价值大则价格高,反之则低。那么是由谁决定价值呢?和第一课的知识相联系。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页专家点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衡量价值?同一商品有多个生产者,价值大小由谁的劳动量决定?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教师点评:商品的价值不是由某一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2)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教师活动:请看课本P13页的相关链接,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3、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教学过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少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有关,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4页名词点击,了解劳动生产率的含义。
教师总结:某种商品劳动生产率越高,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商品价值量越小;反之,商品价值量越大。
结论: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教师活动:如果某个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不会直接导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从而引起价值量变化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不会。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绝大多数生产者的平均劳动时间。因此,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对生产者来说是有十分重要意义。请同学们思考:其意义在哪里?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对生产者个人来讲,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则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就有利可图,反之,就会亏本。对整个社会来说,生产者争先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4、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本节所将内容,看看商品的价格究竟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供求关系变化引起价格变化,但价格高低从根本上说是价值决定的。因此,市场上商品的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并根据供求状况来确定的,这就叫做市场形成价格。
(1)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教师活动:大家知道一个基本的公理:商品交换要求价值量对等,否则,交换就不会成功。货币产生后,交换就以价格相等形式进行。只要商品的价格与其价值是相符的,一切交换必定是等价的,但是,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在供求关系影响下是经常变化的,这是否违反等价交换原则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由于供求关系与价格是互相影响的,商品价格总是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不会脱离价值无限上涨或下降。从某一次交换来看,价格与价值可能是不符的,但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符的。因此,等价交换作为一种原则、一种趋势和要求,始终被交换双方所遵循。
(2)价值规律 教师总结:通过这一框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一经济原则就叫做价值规律。
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要求发生作用的具体表现。(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三)课堂总结、点评
1、气候、时间、地域、生产、习俗等因素会改变供求关系状况,供求关系变化影响价格变动,形成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2、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价格。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教学体会
本框学习价格形成的有关知识,教学中注意把握教学节奏,供求影响价格问题比较容易理解,可略讲,把时间主要放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等问题上,以免前松后紧。本堂课比较难,学生理解比较难,节奏可以放缓,不用过于着急。
第三篇:《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
一、教材分析:
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影响价格的因素》承接前面“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后面是“价格变动的影响”,它在整个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以后《经济生活》的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㈡教学目标及依据:
⒈知识目标
⑴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⑵理解: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⑶运用: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列举并解释生活中某些处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商品、服务。
⒉能力目标
⑴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
⑵知道:价格的变动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
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意识,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依据程标准:归纳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认清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评价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㈢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依据:只有掌握了供求关系、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影响价格的因素。
教学难点: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依据: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二、学情与学法指导:、学情分析:学生于晋江市各地较为富裕的家庭,有一定阅历,能谈出一些经济现象,但理论基础单薄,较难将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但受教师的导向影响,比较敢于发言,利于在堂上生成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基于上述理由,既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肯定其点滴进步,激发其参与教学的热情和兴趣,又要引导其很好的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论的成果,学会用所学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运用。引导学生把握教材主线:影响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学法指导:
学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所在。因此主要采用:
⑴案例探究法:在做前准备工作时,寻找日常生活中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实例,对其进行探究。
⑵分析归纳法: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普遍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出结论。
⑶总结反思法:将自己的探究成果与教师堂上的点拨相结合,再次归纳总结,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理论层次。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及本人的教学特色,我主要采取以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进入教室,因此主要用多媒体演示的教学手段,尽可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趣味化。
因此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⒈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⒉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典例分析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⒊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
在这节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㈠导入新
由前面学过的知识(商品和货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本节整体框架(板书设计)和学生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实例设置情境(泉州龙眼热销京城)导入新。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㈡讲授新
在讲授新的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并借助习题,对习题加以适当引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⒈供求影响价格
教材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这是本节的重点之一,对本典例——“泉州龙眼热销京城”进一步引申,再展示几张相关图片及报道,让学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以便于更容易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知识点:
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竞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买方市场。
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处理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买方市场。
⒉价值决定价格
这是本节的又一重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有一个较深刻的印象,以便于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⑴商品的价值量
通过比较龙眼与其他商品(手机等)设问:不同的商品为什么价值不同?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确定的?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知识归纳结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⑵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这个问题比较抽象,主要分析两个方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及意义。重点放在“意义”,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得出结论: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使其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⑶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单位商品
价值量
单位时间生
产商品数量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这是节的难点,通过列表,对比这几个知识点的关系,从而得出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再结合图片进行说明,借助两道习题进行巩固,以突破难点。
知识点:
虽然价格的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场里各种商品的价格高低不等,首先是因为它所包含的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⒊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新标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有所弱化,对其讲解主要是通过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回顾,对等价交换的解释,来阐明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再利用价格波动线,结合“泉州龙眼热销京城”的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㈢堂小结
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但价格最终由价值来决定,也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要创造最大的价值量就要尽可能的提高劳动生产率。
堂小结,可以把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明扼要的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尽可能引导学生自己概括从而得出结论。
㈣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我设计了一道来自生活的作业进行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动动脑?
晋江俗语:同样的生意不一样的财利。意思是:从事同一种经营不同的生产者获利不同;同一生产者的经营在不同时间里获利也会不同。请结合本节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
㈤板书设计[知识结构梳理]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㈠供求影响价格、间接影响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
2、直接影响因素:间接因素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上通过改变商品的供给或者需要来实现
3、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升
㈡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㈢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第四篇:个性教案(8影响因素).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 第八节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教学目标:
学生能树立比较系统化的个性发展影响观,能认识到家庭尤其是教养方式在儿童个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理解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发展有何不同影响。教学重点: 家庭系统论的含义。
不同教养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儿童个性的影响。
教学难点:
不同教养方式的特点及其影响。
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特点及其与儿童的适应与匹配。教学时数:1学时 作业:
试用所学的有关知识来分析“隔代抚养”的在教养方式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对孩子个性的影响。教学反思:
个性发展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因素是基础,社会性因素是决定性因素,其中家庭尤其是教养方式是最重要的。对不同教养方式的特点和影响分析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讲述的时候可以结合实例来解释更助于理解。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教学设计: 第8学时
第一节 个性概述
一、导入
鲍德温1906年“儿童的性格变化是对他起重要作用的人的反馈,儿童是处在与成人的 相互作用之中的。”
在一个好日子里,一个婴儿诞生了。一开始他就是一个好动又充满精力的小家伙——甚至有点过渡好动。但他并非脾气不稳或爱生气,只是很好动。他很快就学会坐、到处爬,它能够接触到的东西都不安,甚至桌子和柜子。他喜欢把东西拆散一地,所以说,杂乱无章是他的一贯良伴。他的父母对他作何反应呢?这全视父母的养育态度而定。但父母的反应中将影响这个小男孩的人格形成。Case1: 史密斯夫妇是不喜欢杂乱无章的父母。他们喜欢井井有条的家,他们也认为孩子应该服从,而且也确信小男孩应该有一套适当的行为。因此对这个小男孩而言,惩罚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的。而且他不断的被提醒:你是很糟糕的、不服从地、是每个人的麻烦。Case2:
马丁夫妇是可以忍受杂乱的父母。他们并不是真心喜欢混乱,但他们能够接受它是亲职代价的一部分。但他们也的确喜欢把它视为儿子好奇心的表现。他们认为这是孩子探索心灵的讯号,或许儿子将来会成为了不起的科学家。因此,他们的方法是酬赏孩子的好奇心,并把孩子标记为优秀、聪明!结果如何呢?
史密斯夫妇教出一个容易紧张、过度控制的儿子,他不断的抑制自己的意愿,以得到别人的赞同。
马丁夫妇教出一个有胜任感,对别人开放,以追求成就来寻求赞同的儿子。
在这个例子中,显示出了儿童个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生物学因素(气质、体貌体格、成熟速率)、社会化动因(家庭、同伴、媒体)这节课重点介绍:家庭因素。
二、进入新的学习内容 结合实例逐一进行讲解
(一)生物学因素
气质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体貌体格 成熟速率
(二)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家庭 1.家庭系统论
•主要观点:认为家庭是一个复杂的互动的社会系统,各系统之间发生着双向的调节作用,任一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对其他子系统发生影响。
•家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儿童的个性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决定的。
–直接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
–间接因素--家庭关系、家庭结构、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等。父母的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
•命令/控制:父母对孩子限制和控制的程度
接纳/反应:父母对孩子提供支持、对孩子的需要敏感的程度父母的教养方式的四种类型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漠不关心型(1)民主型(权威型)
民主型父母给孩子自由发展空间,平等地对待、尊重和信任孩子,能与孩子相互沟通,交流各自的看法,鼓励孩子上进,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发展,父母也为孩子的发展提出建议,理性地指导孩子成长,对其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父母遇事总是先给孩子讲道理,从不打骂。即使有时候父母错了,也会真诚地给孩子道歉。实践证明,在温暖、民主、宽松的家庭中成长,能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也容易产生发挥自身潜能的动力,在学习上表现出的主动性也较强。
个案描述:西西,五岁,表姐家的小孩,聪明活泼可爱有同情心,小家伙学什么会什么写字、画画、跳舞都很优秀,做起事情来有模有样。西西从小由父母自己亲自教养,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格外重视,平时对待孩子给予十分平等的地位,学什么兴趣班必须是孩子说“我要学”才进行培养,并且特别注意倾听孩子的想法,必要时给予帮助,对 3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孩子有一定的纪律和要求,让孩子参与家庭大事,如家里买车选什么颜色啊,给爷爷买什么生日礼物啊等等。
这种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这种家庭教育下成长的孩子,易于形成健全的个性,身心发展都会比较健全,自我接纳程度比较高,自信心比较强,容易形成敢想敢说敢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求知欲高、好奇心强并极具创造性。(2)专制型
专制型的父母在家里操纵着子女的一切, 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 享有无上的权威。父母从来不考虑子女的思想感受, 只从父母的主观意志出发,总是代替子女思考, 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子女必须要按照父母的认识和意志去活动, 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子女要求过分严厉, 有过高的期望, 缺少宽容, 有太多的限制, 过分的不允许,教育子女语言和方法简单,态度生硬。
个案描述:磊磊,十岁,小学三年级,邻居家的小孩,父母的经济水平较好,都是个体户,因为是自己勤劳致富,本身比较优秀,所以对孩子的要求也比较高,平时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兴趣班一大堆,对孩子总是很苛刻,磊磊与同龄的小孩比起来显得十分内向,让人感觉总是怯生生的,与人交谈只是点头或者摇头,很少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专制的父母常对孩子实施“高压政策”,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对孩子的日常活动干涉过多,管教过于严厉。教育中对孩子态度生硬、方式方法简单,只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与认识,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愿望,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心理感受,用命令式的言行使孩子接受自己的看法和认识,经常以打骂、体罚来使孩子就范。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经常处于被动、压抑状态,缺乏自制能力,往往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一种表现为顺从、懦弱、缺乏自信、自尊、孤独、性格压抑,心理自卑,遇事唯唯诺诺,缺乏独立判断和处理的能力;另一种表现为逆反心理强、冷酷无情、有暴力行为。通常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被动,成绩很差。
(3)溺爱型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溺爱型父母一般很少向子女提出要求或施加控制, 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即使子女提出过分的要求, 往往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一类型的父母对子女怀有过多的期望与爱, 为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和保护但是却忘记了孩子社会化的任务,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姑息迁就、怂恿包庇。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与缺点既不制止,也不纠正,孩子是家庭中的小霸王,可以无拘无束,任性胡为,父母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个案描述:裕轩,八岁,小学一年级的男孩,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住,因为父母都是独生子,又因为家庭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所以长辈的宠爱与娇纵可想而知。大半夜要想吃肯德基就打的带过去,在家里砸掉东西外婆还说好叫他继续砸。在班上捣乱发脾气是正常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总是欺负别人,骂脏话更是不在话下,可一旁的妈妈却笑眯眯的看着,毫不制止。
长期的溺爱型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形成极度懒惰的作风,自理能力极差,养成对旁人指手划脚、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求进取,不努力的不良个性。这种抚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得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尤其差,当要求他们做的事情与愿望相背时他们几乎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常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即时的满足,对于父母他们也表现出很强的依赖和无尽的需求,而在任务面前则缺乏恒心和毅力。
(4)放任型
放任型父母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的要求和控制,亲子间交往甚少,父母对孩子缺乏基本的关注与了解,对孩子的一切行为举止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给孩子一种被忽视的感觉。这样的父母认同“树大自然直”的观念,对孩子采取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的教养方式。这种现象多存在于工作繁忙、交际应酬多、业余时间少的父母,一心扑在自己的工作学习上,很少与孩子交流沟通,忽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需要。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也不关心,很少去管孩子。
个案描述:天天,舅舅家的孙子,孩长得非常聪明可爱,父母经常外出工作管的很少,乖的时候不知道多招人疼爱,但是大多数时候非常让人头疼,已经上小学的孩子,简直就是家庭物品粉碎机,家里电脑多次遭他“袭击”,非常任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好像有天生的破坏性,被发现做错事时道歉态度之诚恳令人感动,可是再次犯错的速度更是惊人。
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容易形成冷漠、自我控制力差、易冲动、不遵守纪律、具有攻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击性、情绪不安定等不良的个性特征,使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很容易发生不良行为问题。由于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很少,这种成长环境中的孩子出现适应障碍的可能性很高。他们对学校生活没有什么兴趣学习成绩较差,并在长大后表现出较高的犯罪倾向。也有许多孩子表现为性格内向、情绪不安、对人冷淡、兴趣狭窄、缺乏理想。与人交往产生挫折后,易产生对立、仇视情绪,从而发生侵犯行为
总结以上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总是和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及智力发展相关相联系。
•原因:
–权威型父母对孩子是关爱和接纳的
–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实行控制,他们会在考虑孩子观点的同时谨慎解释自己的观点 –权威型父母会根据孩子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调整要求
•最理想的教养方式是权威型,但即使是权威型的教养方式,也需要随着儿童的成长,在具休的教养策略和方式上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
•总体来看,适应性的变化趋势为:在对儿童关心和爱护的基础上,父母赋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利,而对孩子的直接控制日趋减少。本课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隔代抚养是目前家庭养育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是指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来抚养孩子,而亲生父母“退居二线”,没有承担主要的养育责任的现象。试用所学的有关知识来分析“隔代抚养”的在教养方式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对孩子个性的影响。
第五篇:影响价格的因素 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导入新课:同学们早上好,上课之前先看一下我手上拿的是什么?(月饼)同学们今天是什么节呀?(中秋节)大家思考一下:中秋节前后月饼的价格有什么变化呢?(节前价格高,节后价格低)。为什么呢?(买的人多于少)对了,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同一种商品它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时高、有时低。引起商品变动的因素是什么呢?又是什么在决定商品的价格呢?价格的变动有没有规律可循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请大家把书打开11页,多变的价格。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对价格的变动有深刻的理解。
影响价格的因素(板书)
一、供求影响价格。(板书)
1、影响商品价格的具体因素:(板书)
分析书上11页,镜头一至镜头四,让同学们得出影响价格的具体因素。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那么,具体因素是如何影响价格的呢?(1)具体因素:(板书)
(2)具体因素是通过改变供求关系来影响价格的。(板书)
2、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供求关系(板书)
需求:是指有效需求,即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它与需要不同,消费者不仅要有购买的需求,而且必须有现实的购买力。
供给:是指有效供给,即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愿意提供并且能够提供某种商品或者劳务的数量。
分析书上11至12页小字部分,让同学讨论以下两给问题。A.需求的变化对商品价格的涨跌有什么影响? B.供给的变化对商品价格的涨跌有什么影响?(1)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卖方市场
(2)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卖方市场(3)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问题:我国现阶段多数商品处于卖方还是买方市场?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我国市场上商品供应丰富、充足,多数商品已有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我国经济已告别经济短缺时代。这得益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政策。经济的繁荣,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过度:刚刚我们学习了,当一种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会上涨;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下降。但是,即使是商品供不应求,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再涨,也不会比一辆汽车的价格高;即使供过于求,一辆汽车的价格再降,也不可能比自行车便宜。决定商品价格既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跌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学生:成本不同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因为商品的成本是不同的,所以价格不同,成本即是生产该种商品所耗费的人类的劳动。在经济学上,我们称它为商品的价值。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虽然价格的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场里各种商品的价格高低不等,首先是因为它们所包含的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过度:既然商品的价值量有大有小,那么是什么决定价值量的大小呢?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
——劳动(创造)
价值量——劳动量——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各不相同)——如果以慢的劳动时间…就是鼓励落后——如果以快的劳动时间…生产萎缩——所以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与意义
(1)含义: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意义: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者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出售。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4、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的。一辆汽车的价值大于一辆自行车的价值,是因为生产轿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于生产自行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就会导致生产某件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因此,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2)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个别劳动时间越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总量就少,所以:商品的价值总量是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的。如果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就越大,所以商品的价值总量是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
(3)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使生产者获得更多的利润,对生产者有益。
(4)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有利于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降低商品的价值量,对消费者有益。
讨论:目前,我国的许多手机,家电,电脑行业都在纷纷降价,请大家分析降价的原因?
过度: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呢?供求与价值。下面我们来学习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1)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等价交换:在货币产生以前,表现为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后,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等。但是现实的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是商品的价格有时高,有时低,这是不是与价值规律相违背的呢?并没有违背,而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这里的等价交换,并不是指具体的每一次交换,而是指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体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的。(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由于供求关系不断变化,商品的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但是,价格既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而是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课后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主要学习了,两个知识点,一是供求影响价格,二是价值决定价格。其中难点是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希望同学们下来认真复习,并且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