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课中教师“下水文”的作用

时间:2019-05-15 02:3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作文课中教师“下水文”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作文课中教师“下水文”的作用》。

第一篇:浅谈小学作文课中教师“下水文”的作用

浅谈小学作文课中教师“下水文”的作用 内容摘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后,新的课程由过去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教”转移到了学生的“学”上。教师的角色由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思想把学生的“学”放到了主体的位置上,“教”要达到“不需要教”的目标,实际上对“教”提出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对教师的要求。要达到“不需要教”境界的教师比旧式教育的语文教师需要更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教师下水一方面锻炼和考验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也为教学顺利的展开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教师 下水 作文

何谓“教师下水”?大文豪叶圣陶先生说:“‘下水’是从游泳方面借过来的,教游泳当然要讲一些游泳的道理,但是教的人熟悉水性,跳下水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 他的话形象地说明了教作文跟教游泳的道理相同,教者本身要能写,就像跳水教练会游泳一样,这样才会加快学生进步。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师拿学生的题目来作文,这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这无非希望自己深知作文的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学生只要用心领会,努力实践,作一回文就有一回进步。老师出身于学生。当学生的时候,谁不曾练习作文?当了老师之后,或者工作上需要,或者个人有兴趣,经常动动笔的也有。但是多数老师就只教学生作文,而自己不作文了。只教而不作,能派用场的不就是学生时代得来的一点儿甘苦吗?老话说,三日不弹,手生荆棘。这点儿甘苦永久保得住吗?固然,讲语法修辞的书,讲篇章结构的书,都可以拿来参考,帮助教学。但是真要对学生练习作文起作用,给学生切合实际的引导和指点,还在乎老师消化书而不是转述那些书,还在乎老师在作文的实践中深知作文的甘苦。因此,经常动动笔是大有好处的,不仅可以加快学生进步,提高教学质量,还使学生受到了文学的熏陶,对写作和做人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具体来说,语文教师写下水文有如下的好处。

一、教师下水作文可以把握作文教学的重难点,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教学必须因材施教,这里的“材”既指学生的资质,学生的知识水平,也指教学的内容。在了解“材”的基础上教学,效果才显著。一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这个观点。但是什么样的“材”用什么样的教法,从哪入手也是很关键。作文教学中要是找到每次作文的重难点,教师就可以找到教学的突破口,困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我教三年级的学生写一处景物时,就先写了一篇学生熟悉的校园的下水文。在写作过程中,我知道这篇文章的重点是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难点是按一定的顺序和抓住景物特点描写。因为三年级的学生习作刚起步,还没掌握写作的方法,所以只能教基本的方法,让他们知道写作不但要言之有序,还要言之有物。掌握了方法,他们才会写;会写,才有兴趣写;有了兴趣才会写好,这是学习的规律。起步作文教学只能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能跟他们讲写作技巧,不能要求他们写得很好。根据这个目标,围绕重难点,我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写作方法的指导上。为了突破难点,我先从下水文中抽取了几句描写方位的句子出来:“这个花坛里长着一排龙眼树,龙眼树的左边有两棵假槟榔,右边有两棵塔松,花坛的四周长着一排九里香。”我把这几句话打乱顺序后再让学生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通过这样的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文章的写作方法: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然后节选文中一段描写塔松的片断“它高大挺拔,四季常青,远远看去,很像一座小宝塔,下面大,上面尖。看它那威武神气的样子,好像它是这座花坛里的司令”让学生根据描写来猜测老师写的是什么植物?问学生是怎样知道的?从而引导学生领悟: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学生掌握了写作方法以后,再让他们欣赏老师的全文,最后才让他们自己写,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由于我准确地把握了教学的重难点,选用了比较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教学用的文章写的是学生熟悉的地方,所以他们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结果学生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他们不但掌握了观察和描写的方法,很多学生还能用形象的比喻描述他们眼中的景物。

二、教师下水作文可以提高教师的洞察力,为学生做楷模。“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为文”。文章是生活的反映,是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概括,要写文章,必须睁大眼睛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景和物,留心自己心灵深处点点滴滴的体验和感受,要透过社会现象思考人生。语文教师教学生写作文,往往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但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很多教师只知道纸上谈兵,而且是泛泛的谈。其实教师若能用现身说法,或以下水文的形式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比喋喋不休的纸上谈兵要强得多。十年前,我无意中听到一个卖假货的小商人几句传言,“要什么?怎么没有?那儿不是吗?”没想到这几句话便像一颗种子在我的脑子里休眠了十年,在我经历了无数次商人的骗局之后,这颗种子终于生根发芽了,成了我笔下的文章,一个善于钻营,投机取巧,充满铜臭的小商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它概括了我十年来对商人的观察。在作文教学中,我把以往用来指导写作,帮助学生挖掘题材的时间给他们看我的文章,并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他们。他们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知道了自己身边的很多事都可以作为习作的材素。有位学生听了我的说话,若有所得,笑着说以后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免得一不小心成了人家笔下的反面人物。我本来是引导学生写作的,没想到他们也悟出做人的道理。这使我不禁想起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任何一个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们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学生有此悟性,相信他们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世事洞察得更透彻,挖掘得更深刻,能写出更富有个性与灵性的文章来。

三、教师下水作文可以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范文。

据说现代作家沈从文在高校任教师时教授写作课,每次布置一个题目,他就会从各个角度先写几篇,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有时密密麻麻贴满好几面,让学生看了以后回去自己写。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是不难找到范文的,但是要找到贴近他们生活的范文就很难,尤其是农村的小学生。而教师写下水文正好填充了这个空白,解决了借鉴的难题。教师的下水文,写的是学生熟悉的环境或比较熟悉的人和事,这给学生选材、构思、表达等方面都提供了借鉴的范例,学生读后会受到很大的启迪,拓宽了他们写作的思路。如我写了一种随处可见的圣诞花,我是这样写的:“那花儿多好看呀,你看,黄豆大的花骨朵下面长着一轮红叶子, 那叶子红得鲜艳,红得象火。好像一个红碟子盛了几颗小豆子。由于高高的枝条下面光秃秃的很少叶子,远远看去,只见顶端红碟子一样的花朵,仿佛杂技师耍的转碟似的。只可惜枝条太少了,一个枝头一束花,虽然好看,但是太冷清了,像一个不太熟练的杂技师,要是多生几个枝头,这杂技师的功底就显得深厚了。”学生看了以后终于知道描写景物不但可以描写它的大小、颜色、形状,还可以描写它的神韵,要是能用形象、贴切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写就显得更加生动形象了,而且也知道了他们司空见惯的极其普通的景物也可以用如此优美的文字来表达,知道了写作要大胆地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这样的文章才有血有肉有个性。通过读老师的下水文,他们还走进了老师的心灵,对老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拉近了师生的心灵距离。同时从心里也佩服老师,“亲其师信其道”,这样的教育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四、教师下水作文,可以锤炼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作为教学语言,不等于文学语言,但它也必须条理分明,用词简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该如此。但是,有些教师经常信口开河,诸如“我是XX学校”“昨晚我的手一晚睡不着”等笑话屡见不鲜,至于说话平淡如水的教师更是不胜枚举。不敢强求教师的语言字字珠玑,但起码要正确、规范,有感染力。教师的语言不正确、不规范,别指望你的学生能写出优美的句子,说出动听的话来;教师的语言没有感染力,也不要指望学生认真听你的课了。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说话很幽默、风趣而且含蓄,言简意赅,我非常喜欢听他的课;他点评我们的习作常常以优美的语言或极富哲理的名言格言给以鼓励,具有极强的语言魅力,令我获益匪浅,我实在钦佩他驾驭语言的能力。钦佩之余,我在说话或写作时也学他锤炼自己的语言,久而久之,我终于养成了积累语言的好习惯。时至今天,当朋友读了我的文章,赞美我的积累丰富的时候,我常想起我的老师,是他给我树立了榜样。相反地,有些教师说话太乏味,学生听他的课昏昏欲睡,课余时间更不愿跟他交谈了。可见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要锤炼语言,读书写作不失为一条成功的途径,尤其是写作。作品是要给别人看的,要是文章词不达意,读者就会曲解文章意思,甚至会闹出笑话来。为了避免这些不良影响,作者必须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认真的修改,甚至字斟句酌,并反复推敲,有时还请教别人,请教书本,长此以往,你的语文素养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了。

五、教师下水作文,改、评学生作文更到位。

绐学生改文,最有效的办法是当面改。当面改可以提起笔就改,也可以跟学生共同念文稿。遇到需要改的地方就顿住,向学生提出些问题,如“这儿怎么样、这儿说清楚了没有”之类,让学生自己去考虑。两种办法比较起来,后一种对学生更有好处。学生经这么一点醒,本来忽略了的地方他注意了,他动脑筋了。动过脑筋之后,可能的情形有二。一是他悟出来了,原稿写得不对,说该怎么样才对。这多好啊,这个不对那个对由他自己悟出,印象当然最深刻。二是他动过脑筋还是不明白,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在这儿向他提问题。这时候他感到异常困惑。在异常困惑的时候听老师的改正,也将会终身忘不了。前面说,让学生自己去考虑的办法对学生更有好处,理由就在此。现在要说的是老师要念下去就有数,哪儿该给学生点醒,哪儿该提怎么样的问题给学生点醒最为有效,这并不是轻易办得了的。要不是对作文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势将无能为力。怎么达到非常熟练,具有敏感的境界呢?唯有经常动笔,勤写多作而已。当面改不是经常可行的办法。一般是把全班的文稿改好,按期给学生评讲指导。只要评讲得当,指导切要,而且能使学生真正领会,深印脑筋,当然也是有效的办法。既然如此,就不能说某一段不怎么好,所以要改:某一句不大通顺,所以要改。必须扣得很准,辨得很明,某一段为什么不好,所以要改,某一段为什么不通顺,所以要改,评讲才有可靠的资料,指导才有确切的依据。而要处处能扣准,处处能辨明,哪怕一个“的”一个“了”,增删全有交代,哪怕一个逗号一个问号,改动全有理由,非对作文非常熟练,具有敏感不可。怎么做到非常熟练,具有敏感的境界呢?唯有经常动笔,勤写多作而已。语文教师如果不写下水文,往往不知道文章的难易程度,点评的时候往往就不能评到位。有些学生已经很努力去写了,但是得到的评语只是不着边际的点评,学生看了挺不服气。我在网上看到一些学生发表评论说“有些教师评论的才能见长,可实践的机会则少之又少,最后才会变得眼高手低,自己还不觉得”“自己写才会懂得评价”“看人挑担不吃力。如果一个题目他写不出来,他就可以更宽容学生的作品,也可以学习他们作品中的精彩;如果一个题目他写得好,那讲授就有了依据,学习也有了方向,实在是教学相长的好方法。”其实,学生说的不无道理。是啊,要是语文教师与学生一起“操练”,有时不一定要写全文,一个片断也好,只要写了,他就会知道这个题目难写在哪里,学生的习作中哪些是闪烁的灵感火花,那么点评就会恰到好处,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了。

作文教学的事不限于改文。凡是有关作文的事,教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的帮助就越大。教学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自然要仔细研究,看准本班学生的实际,乃至某一个学生的实际,挑选适当的来用。但是老师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是根本。根本深固,再加上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成绩就斐然可观了。

六、教师下水作文是辅导学生作文的需要。

教师经常写“下水作文”,自然知道个中甘苦,因此才会特别珍惜学生的劳动,把学生作文当作一回事来处理。文学即人学。教师把学生作文当作一回事,学生就会与老师拉近距离,从而愿意在作文上下功夫;从辅导学生作文的实践和体会来说,笔者经常写“下水作文”,增强了“内功”,辅导学生作文时,眼高手不低,左右均逢源,得心又应手,苦中自有甜呀!教师经常写“下水作文”,又常有文章见诸报刊,学生会更加钦佩老师,愿意按老师的指点去做。

七、教师下水作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曾经有人问一位盲人:“你什么都看不到,这么活着觉得痛苦吗?”盲人回答:“我痛苦什么?我还能听见声音,我还能说话,我还能走路。我之所以活得比较愉快,是因为我学会了放大美好。”我们这些好端端的知识分子还不如那位盲人吗?在现实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每每一想起它,就会不愉快,这既有害于身心健康,又不利于学习和工作;坚持写“下水作文”(哪怕是练字也好),就能把“空闲时间”挤出来用于读书,用于观察生活等,这样就会忘却不愉快,就会减少烦恼,就会放大美好,拥有足以让生命灿烂的阳光而轻装在阵,就不会用尽心思去争取这优秀那劳模了,就会写出优秀的作品来。这样,我们就起到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作用。这样,语文教师不但能以口育人——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还能以文育人——当净化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难道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吗?贤语说:“人生常与书作伴,不想清高也清高。”从自己的亲身体会来看,这话是真的;不过,笔者认为:如果将其中的“书”字不指“书籍”而是“写”的意思,其意味则必胜前一筹了。当然,可能有的教师会说:“社会上的腐败现象那么多,你观察到了也写吗?”说得好,但是,只要我们明白自己的职责和写的原则是什么就行了,我们没有能力做的自然是不去做为好。换句话说,量体裁衣吧。

也许有些老师看了上述这些话,心里并不乐意。但是,毛泽东同志说得好: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尝一尝。“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现在有些教师反对写“下水作文”,恐怕这一是怕吃苦,二是处理“下水作文”不当——在学生作文之前,就给学生宣读了自己的“下水作文”,这样自然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如果将“下水作文”宣读在学生写完作文之后,即在讲评学生作文时,则非但没有束缚学生的思维,同时还把教师那居高临下的权威性也给消除了,教师便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了。大家知道:读是吸收,写是释放。事实上,吸收得越多,才越有利于释放。教师要坚持写,其前提必须加强阅读,不断引进“活水”,做到“胸藏万汇”,这样教师手里自然就能“笔有千钧任翕张”了。教师若能这样去“身教”学生,何愁学生不能妙笔生花呢?此外,作为语文教师,其“下水”不要局限于“池子”,而要向“海洋”进军,即要“下水”一般的应用文,还要“下水”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尤其要“下水”对联——它是唯汉语中仅有的璀璨之明珠,用它来教育学生,无论从它的确定主题还是剪裁材料,无论从它的锤炼词语还是运用修辞等,都能使学生获得综合性的训练和提高。用它来进行教学,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很值得老师们去尝试。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下水作文”是很值得一写的;如果自己不坚持写“下水作文”,光凭热情辅导学生作文,要辅导到位只能是一句空话,还是君子既动口又动手为好呀。老师们,让我们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共勉吧。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王德勋,史晖.教师下水说”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学习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札记[J].教育探索.2001年08期.34-36 [4]李尚达.试论教师勤于“下水”的益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53-54 [5]《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6]张化万.我的语文人生[I].高等教育

第二篇:五年级教师下水文

教师下水文:

我和书

我觉得:“书就像神秘的宝石,里面藏着无限价值;书是知识的宝库,使无知的人变的博学、多才;书就像忠实的朋友,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默默给予你帮助和支持。”所以,我爱书,甚至爱书爱到痴迷的程度。

上二年级的时候,我拥有了第一本属于自己的文字书——海底两万里。那天晚上,我正在聚精会神地写着作业。妈妈把一本书递到我的面前,我定睛一看,在书的封面上画着一幅神秘的图画:一个戴眼镜的科学怪人,正坐在一艘鱼形的怪船中开怀大笑。几只全身布满彩色条纹的石斑鱼,正围着怪船游来游去,似乎在打量这个闯进他们世界的不速之客。我立刻被它深深吸引住了,立刻从妈妈的手中抢过书来,立刻翻开书看了起来。管他什么作业,先放到一边去了。书中的怪鱼,勇敢机智的尼摩船长,此时已经成为了我的一切。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突然听到妈妈的叫声:“辰辰,作业做完了没有。”,直到这时,我才想起作业还没完成,匆匆忙忙的补完作业后,我把书偷偷带到被窝里。夜深了,家中静悄悄的。我又轻轻的把书翻开,和书中尼摩船长一起继续神游奇妙的海底的世界„„

第二天醒来时,我发现那本书还被我牢牢地抱在胸口上。接下去的几周,那本书白天陪我去上学,晚上陪我睡觉。他简直就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从接触《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开始,我嗜书的情结,一发不可收拾。我迫不及待地走入了书的世界了。书展示给我的比我想象的还要多,那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奇幻世界,那个世界比现实世界还要丰富、要奇妙。《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象漩涡一样一下就把我吸到书海的海底,久久不能浮出水面。

书陪我渡过欢快的时光!书籍将成为我的终生朋友!

教师下水文:

二十年后回故乡

离开家乡二十年了,谁不想念自己的家呢?身在异国他乡的我也不例外,十分想看一看重庆是否变样了。因此,我千里迢迢从美国飞回来了。

在飞机上我寻思着,现在的重庆会是什么样的?嘉陵江和长江是变得肮脏了还是干净了?儿童时代的巴蜀园还在吗?周老师、李老师她们还好吗?一个个疑问牵挂着我的思乡之心,我真有些迫不及待了。

终于回到重庆了。天哪!家乡的变化可真大:一幢幢气派而豪华的高楼挺拔地矗立在市区,一个个绿化、精致的中心花园数不胜数,长江、嘉陵江的水清澈见底,一群群鱼儿游戏水中。一座座美丽的大桥把市区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大重庆。天空已不再是二十年前灰蒙蒙的一片,呈现出清纯的宝石蓝,坐在翠绿的草坪上,望着干净、明亮的天空,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静谧中透露出几分神秘。以前慢悠悠的轻轨早已换成超速的“子弹头”高级列车。重庆不仅生态环境变了,人也变了。讲文明、讲卫生的人多了,热心之人多了,栽花种树的人多了,戒烟、戒酒、戒赌的人多了,社会治安好多了。总之,重庆比以前更美丽了。回到巴蜀园,那儿增加了不少的现代建筑,但她依旧美丽,巴蜀的孩子依旧活泼可爱,巴蜀的老师依旧认真可亲。

回到重庆,如果不吃点重庆特产,就等于没到家乡一样。我走进一家当年驰名全国的火锅店,点了一份火锅,开开心心地吃起来,虽然很辣,但仍能找到当年的感觉。我还去了解放碑,好吃街还在,但比20年前要干净讲究多了,至少在这儿吃东西或逛商店感觉是一种享受。

重庆的变化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我为家乡的惊人变化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离开家乡那天,我依依不舍,此时此刻,我才深切体会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重庆,我会想你的。

教师下水文:

漂亮的文具盒

我有一个漂亮实用的文具盒。那是我九岁生日时,我大姑特意从市里买来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所以我很喜欢它。

文具盒是用铁做成的是长方体,长是约3分米,宽是5分米左右,高大约6厘米。通体是蓝色的,像穿了一件蓝色的战袍。

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表面上画的一个小熊。小熊带着一顶红色的小歪帽,还把手插进它绿色裤兜里,脚上穿着橙黄的小鞋,看起来穿得还挺般配呢。像个帅气的小伙子在跟我说:“怎么样,我帅吧?”

打开它,就会看见里面分上下两层,上层装着铅笔、橡皮和钢笔。它们正在悠闲的闭目养神呢,下层装着格尺已经酣然入睡,瞧,还在打着鼾声呢,呼、呼、呼、呼„„

我用的最多的就是钢笔,用完后我就把它放进文具盒,让文具盒来保护它。当我做错题时候,橡皮就出来了,一刻也不怠慢。当我画图形的时候,铅笔盒格尺决不会偷懒,立刻跑出来帮忙。我的这些学习用品在一起相处,从不争谁的功劳大,是个和睦的大家庭。

我特别喜欢我的文具盒,有了它的帮助,学习用品不丢了,也不像原来那么容易损坏了,让我学习起来更轻松、更好!

教师下水文:

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我喜欢的名言很多,句句都有深刻的道理,你要是问我最喜欢的一句,我会想半天在告诉你:“今日事,今今日毕。”为什么是这句呢?也许和我的习惯有很大关系吧!

记得有一次,学校放寒假的时候,别的同学都在放假前使劲的赶作业,恨不得不到一个星期,作业都写完了。我呢?总是一看到别人做,我也跟着别人做,做了一半,又忘记了。看见有人在教室外边玩呢,便又跑出去和他们玩。总是想:“唉,明天再接着做吧,何况还有一个月呢?”

就这样,我总是一半一半的做,直到快开学了,这时我才想起作业还没写完呢。后来,我就连夜赶作业了,要去上学前十五分钟也没写完,这回可惨了。“还差几篇作文和几篇日记没写呢!这可怎么办?那时我暗暗地想着如果我要是早两个小时开始赶就好了。后来妈妈知道了,拉着我到办公室去找老师,并向老师说了一下我的情况。在我的印象中,老师听了妈妈的话以后老师对我讲了许多话。不过老师有一句话时让印象最深的是这六个字:今日事,今日毕。就是说,今天的事,就要今天完成。

经过这次刻骨铭心的教训后,我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尽量把当天的事当天完成。做暑假作业也是一天一天,按规定做,再也不拖拖拉拉。岁月流逝,我对这句话的意义,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的越来越深刻了。

教师下水文:

父母之爱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爸爸妈妈关心我,呵护我,教诲我的一件件、一桩桩事,都一一记在我心上。不过,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发生在不久前的一件事。

记得我过生日前几天,我着凉感冒了,半夜老咳嗽。有一天晚上,11点30分了,我还老咳嗽。还在客厅忙碌的爸爸听见了,赶紧跑进我房间,打开灯,看我躺在床上咳得喘不过气来,立刻焦急地问道:“怎么了?怎么老咳嗽呀?到底哪里不舒服啊?”我有气无力地说:“我老咳嗽,喉咙很不舒服,一咳起来就没完没了。”

爸爸听了,急切地说:“那你等一等,我去给你倒杯水、拿点药。”说完,就急匆匆地走出去了。这时,妈妈闻讯赶到,她看我这副难受的模样,立刻弯下腰来,眼里充满了泪水,关切地对我说:“你没事吧?怎么咳得没完没了啊?”“我的喉咙„„不大舒„„服。”

正说着呢,爸爸端着水拿着药进来了。妈妈扶起我,拿了一个枕头,垫在我后背,爸爸舀了一汤勺水轻轻地喂我喝下。接着妈妈把药水倒在汤勺里,送到我嘴边。我正想喝下,可又咳嗽起来了,妈妈赶紧拍拍我的后背。过了一会儿,我不咳嗽了,妈妈才喂我喝下药。

喝完药,妈妈亲切地对我说:“孩子,今天晚上妈妈陪你睡吧!”说着便陪我睡下。那天晚上妈妈一夜也没有睡,看我咳了没咳。我看到这一切,流下了泪水。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爸爸妈妈关心我、呵护我,我该珍惜这份爱,更应该好好读书,报答他们对我深沉的爱。

教师下水文: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之后,我十分的敬佩五位壮士。

五位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而牺牲了。他们那不畏困难、坚强不屈、誓死都要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精神,十分可贵。马宝玉在指挥时,沉着冷静、临危不乱。葛振林每次用枪打敌人时,十分专注,一丝不苟。宋学义每次扔手榴弹时,都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好像要把敌人炸的粉身碎骨才甘心。胡德林和胡福才两个人,射击时,全神贯注,一个敌人都没有从他们手中逃出去。当他们手里的子弹都打完的时候,他们就跳下了悬崖,当他们跳下悬崖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亲人,而是祖国。他们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篇课文让我想到了,旧中国所受过的一些屈辱。1900年,八国联军烧杀抢掠,将5万多人的塘沽镇变成空无一人的废墟。他们还使拥有100万人的天津,在烧杀之后,仅存10万人,进入北京后,杀人不计其数。仅庄王府一处就杀死了1700多人。1937年,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中,2100多万人被打死打伤。1000余人被残害致死。其中,在1937年12月13日后的6个星期内,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就杀害了30多万人。这些侵略者实在是太可恶了!杀死了这么多的中国人。

我以后一定要勤奋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长大后参加祖国的建设。我要像五壮士那样,保护祖国。

教师下水文:

精彩的篮球赛

我班和三班的女子篮球赛,在星期一的下午举行。我们两个班的同学都坐在球场边上,准备为比赛呐喊助威。

裁判员鸣笛,战幕拉开了。发球、运球、传球、断球、拼抢„„双方运动员个个生龙活虎,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气氛立刻紧张起来。观众的眼睛都瞪得老大,紧紧盯住篮球转来转去,嘴里还不时高声喊着:“加油!加油!”“啊、好球!”我班李弄三步上篮,腾空投进了一个球。三班的同学急了,个个瞪圆了眼睛,叫运动员加油。看,她们的主力队员周静和杜玲配合得多妙呀!杜玲接到球后,一个大转身,左冲右突,投进了一个球。

比分拉开了。我班同学不住地喊:“五年二班加油!五年二班加油!”喊声给我班运动员增添了信心和力量。她们紧紧地盯住对方,寸步不离。

这时,李雾抢前一步,断到了对方的球。对方一看球被截走了,就跑上来阻拦,李弄迅速把球传给张清方。三班的杜玲和周静左右夹攻,拦住了正要投篮的张清方。只见张清方的脸涨得通红,迅速运球,左躲右闪,躲开了三班队员的阻拦,接着“噌!噌!噌!”三大步跑到篮板前,一个跳跃,手腕一压,篮球应声入网!多么精彩的镜头啊!4:2,同学们欢呼起来:“好球!张清方好样的!”蹲在场外记分的我也不由自主地跳了起来高喊:“张清方打得好!”接着是三班发球。周静把球发给了杜玲,杜玲巧妙地虚晃一枪,把球回传给篮下的周静。周静正要传出,张清方冲到她面前,周静传球时有点紧张,竞把球一下子传到了杜玲的身后,被我班的李雾接住。只见李雾迅速跑动运球,一抬腕就投进了一个擦板球„„哨音响了,我班以18:14结束了上半场。

下半场,运动。员们你争我夺,个个汗流浃背,脸涨得通红,有的累得跑不动了,但还是坚持下来。最后,我班运动员终于以26:19的成绩,赢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同学们笑啊跳啊,纷纷的议论着胜利的来之不易„„

第三篇:教师写”下水文”之我见

教师写“下水文”——作文教学中一把对口的钥匙

黄桥镇中心小学 万路华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受到“厚待”,可为什么好的作文往往出不来呢?我们不妨从自身找找原因,我想,教师写“下水文”是一把对口的钥匙。下水文是根据学生作文的命题或要求亲自动笔写成并用于指导学生的文章。通俗地说,就是教师以学生口吻,写学生之作。写下水文有什么好处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谈谈我浅薄的见解。

首先,能丰富自己的教学体验。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4》上,要求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正值清明,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去参观“黄桥战役纪念馆”,我抓住这一契机,以《黄桥战役纪念馆参观记》为题,要求学生仿照苏教版第三课的《早》的写作特点,按参观顺序,重点突出一两处写。结果全班千篇一律是“我来到了序厅,中央安放着陈毅、粟裕的雕像,左边是陈毅,右边是粟裕„„接着我们来到了蝙蝠厅„„,最后我们来到了桂花厅„„”习作中没有一处重点,死记流水帐。针对这一问题,我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潜心钻研游记写法、自己认真构思写下水文,写好后主动向校内特级教师请教,自我再进行修改。定稿后,我在班上进行此次习作的二次指导,同学们再重写,这一次,我被“看,陈毅右手伸向前方,粟裕双手执作战图,他们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像是运筹帷幄,指挥那场震惊中外的黄桥战役。” “画两侧的对联上写着:‘暴雨袭神州哀鸿遍野,狂风卷巨浪砥柱中流。’这似乎是对韩德勤之流倒行逆施的痛斥,在赞扬挺立在激流之中,坚贞不屈的陈毅同志。”“ 紧挨着蝙蝠厅的是桂花厅,这个名字因以门前的百年古金桂而得名。抬头看着这棵桂花树,它像一个巨人立在门前,抒写着一个伟人的完美诗篇。”等语句吸引住了。我看到了同学们的进步,他们基本上已经掌握写游记的方法,习作中,同学们不仅看到了,而且有了内心的感想,我很欣慰,也为自己庆幸,我又多了一次成功的体验。

其次,能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有人说,教师不是作家,为什么要写作?即使写作也不应该是写“下水文”啊?这不是有点强人所难吗?此言差矣!正是由于教师不同于学生,教师工作之余还要忙家庭中的琐事,我们能够静心写作的时间少了,我们才更要坚持写下水文。就像叶圣陶先生所说 “语文教师教学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我要说.我们要抓住这个练笔的机会,谚语说的好:“文章读十篇,不如写一篇。”这就道出了作文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对于学生的命题作文,我们有素材、有积累,就应及时抓住灵感,去练习,使之变成自身的作文能力。偶然的机会,拜读了我校一位优秀教师的学习笔记,让我受益匪浅。这本笔记本共有240张纸,内容有三个板块:“下水文”“读后感”“摘抄记录”。整整90余篇的下水文让我折服,她的论文之所以多次获奖并发表,我想写下水文是他成功写作的一块基石吧!那如何来写下水文呢?我认为

(一)、正确把握角色的转变

教师——教者,师也。我们也是学习的个体。教师要在理解写下水文的基础上,以自己先进的理念、认真的思考来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儿童具有模仿的天性。教师写下水文供孩子模仿是一条符合写作心理学和孩子心智发展水平的科学途径。它的优势很明显:能示范、引导孩子选择有效的写作材料,组织通顺、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达;能够把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从而让孩子“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孩子习作前先“下水”,能调整命题难易程度,有效指引孩子突破此题的重难点,并能“将心比心”地对孩子的习作做出科学评价。

(二)、合理运用写作技巧

有位作家说:“写作就是淘米,总要把沙子、不好的米粒淘掉。”我这里先强调“沙子”、“不好的米粒”的作用,他们是写作的素材,这些素材的取得,靠的是多读、多问、多思。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作为教师我们让学生读书、积累,我们自身就更要多读书了。读什么书呢?在我看来,只要是人类文明史上延续下来的那些经典名著,不管是文学、还是历史、政治、军事等都有我们阅读的意义与价值。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其中有一种就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我想,我们也应该有这种钻劲。即使你不愿意看,没有兴趣看,都要去看,只要你读了,总会有所得。“腹有诗书,其品自高,其德自谦,其身自正。”我认为说得很好。教师,应与读书共成长。

再说写作技巧,写作技巧的掌握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技能”阶段,一是“熟练”阶段。“技能”阶段,是无法之中求有法,能过观察、体验、多读、多写,学习并掌握了一些写作的基本手法,且能将它们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是掌握写作技巧的第一阶段。“熟练”阶段,是有法之中求变化。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而掌握了包括写作的辨证艺术在内的多种写作手法,并能将它们纯熟自如、富于创造性地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是掌握写作技巧的第二阶段。古人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规矩也。”识得“活法”,并能运用“活法”是掌握写作技巧第二阶段的重要标志。

小学作文,多半是写人、记事、状物之类,这不仅要求我们对每种体裁的写作要领摸透,还要巧妙运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1》要求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把它的变化特点写出来。习作初,我和学生一起走进“雾”中去观察,记录“雾”的总的特点:缥缈、朦胧、让人捉摸不透;习作时,我和学生同时写这篇习作,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早上起床„„走在放学的路上„„校园内„„”布篇;抓住雾中的景色,突出变化的特点:“雾越来越大,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汽车的两只大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在观察这个奇妙的世界„„刚探出头的小麦的脸上,也被调皮的雾姑娘点上了几滴透明发亮的露珠„„”来写;习作后,我组织学生讨论、对比、评价,逐渐训练他们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三)、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

写下水文决非“小菜一碟”。不仅要求文章要有针对性,而且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得到学生的认同。要达到这一要求,就要多请教,多学习。多听听“群众”的意见,这“群众”可以是同事,也可以是学生。我不禁想起了女权主义运动的一位领导者兼作家———格洛丽亚·斯坦姆在史密斯大学演讲时和大家分享的一次经历:

“考察中,在蜿蜒的康涅狄格河畔,我发现了一只巨大的乌龟,它趴在一段路的护堤上,随时有被汽车压死的危险。”

“同是地球上的生物,我觉得帮助它是责无旁贷的。于是我走上前,连拉带拽,最后总算把这只大乌龟从路上带回岸边。这期间,它不断愤怒地想咬我。” “当我正要把乌龟推回河里时,地理学教授走了过来,对我说:‘你知道吗,为了在路边的泥里产卵,那只乌龟可能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爬上公路,结果你要把它推回河里!’

“唉,我当时懊恼极了。不过,在后来的岁月里,我发现那次经历给我上了人生中生动的一课。它时刻提醒我不要犯主观臆断的错误。不管你是激进的还是保守的,在做事关‘乌龟’的决断时,都不要忘记先听听乌龟自己的意见。”

这似乎在提示我们,我们可以放下教师的架子,多听听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以上是我对教师写下水文的看法,对于当前作文教学的环境下,教师写下水文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一个窗口——对写作要求、学生的思想、写作实际水平进行深入的了解的窗口;这也是一把钥匙——一把引导学生,督促学生认真写作的钥匙,是作文教学中一把对口的钥匙。

(此论文获得中国教育学会三等奖)

第四篇:教师下水文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上周我读了一本书,名字是《格列佛游记》,它是英国讽刺作家斯威夫特写的。打开书,我便被前面的目录吸引住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駰国”,这些充满幻想的奇特名字带着我走进了这本书。原来书中讲述的是主人公格列佛四次神奇的航海经历和游历这几个国度时发生的一系列传奇故事。作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主人公的历险经历写的惊险刺激,让我好像身临其境,也随他一起冒险了。

其中,我最喜欢格列佛在小人国的那段经历。也许是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吧。想像庞大的格列佛小心翼翼地在小人国的城堡中穿行,那些惊恐的小人仰头望着格列佛的样子,真的太有趣了。淳朴善良的格列佛在小人国没有依仗自己的身材去欺负小人国的国民,反而和他们和睦的相处,并帮助他们打败外敌入侵。这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啊!想想身边有些大个子同学总爱欺负身材弱小的同学,应该让他们好好看看这本书,也像格列佛学习。

除此之外,吸引我的还有格列佛在慧駰国的经历,那是一个马作为主宰的国家,人类反倒成了马的臣民。在这个国家里,没有“欺骗”、“谎言”这些字眼,只有“真诚”、“善良”这些美德,这是一个多么理想的国度啊!

我希望我们的社会也能像慧駰国一样,孩子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放下书,我仍感到意犹未尽。

知识整理:好词:生动形象惊险刺激身临其境小心翼翼淳朴善良意犹未尽

常用句式:

1、„„时间我读了一本书,名字是《„„》,它的作者是„„国作家„„。

2、这是一部关于„„的作品,书中用„„样的语言讲述了主人公„„在„„的生活经历。

3、其中,我对„„(章节)最感兴趣,因为„„。

4、相比之下,我们身边的„„,应该向作品中的人物学习。

第五篇:《陌生的滋味》教师下水文

陌生的滋味

小溪流出熟悉的山涧,奔向陌生的断崖,它品尝到跳跃的壮美;雏鹰离开熟悉的巢穴,展翅陌生的高空,它品尝到飞翔的自由。

熟悉的环境固然令人留恋,陌生的世界也很精彩,尝试百味,享受陌生,挑战陌生,丰富提升人生。

苏轼,本可以安逸官位,但他不甘平庸,“乌台诗案”竟让他被贬湖北黄州、广东惠州、海南儋州,离都城越来越远,环境越来越残酷,然而他却完成了精神上的突围,享受陌生。领略了落菊奇景,“东坡肉”大快朵颐,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心旷神怡,竹杖芒鞋,一蓑烟雨,黄冈赤壁,滚滚东逝的长江飞溅起超然旷达的人生。

鲁迅,本可以悬壶济世,生活小康,然而他清醒的认识到,医治孱弱的身躯莫如疗救国民愚弱的灵魂,他弃医从文。从手术刀到笔杆子,完成了思想的蜕变,挑战陌生。从彷徨到呐喊,他品尝到孤独,寂寞,更品尝到唤起民众觉醒的喜悦,真的猛士勇往直前的振奋,痛打落水狗的快意。

“死亡之海”罗布泊,平沙莽莽黄入天,对任何人来讲,都是恶劣的、陌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入伍52年,埋名五十年,走出实验室,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感受到大漠烽烟残酷,也饱尝长河落日的壮阔。陌生变为熟悉,艰辛成为享受,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洒的心血滋润扎根大漠绽放的马兰,他嗅到了馨香。他倒下了,那是一种战士的告别!

陈家顺,身材单薄,腰板挺直,脸上多少看得出知识分子气息。“卧底”工厂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当过组装工、装卸工,看过仓库,当过“猪倌”,以一个普通农民工的身份去求职,实地体验农民工的生活工作。这对于一个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为乡亲卧底,他甘愿吃遍所有的苦;重点收集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子女上学等“情报”,目的就是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他感受到了甜,因为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他隐姓埋名,可国人都知道他是谁,为了谁。

当这些陌生的名字变得熟悉,我们的生活也会有滋有味,人生得以丰富提升。享受陌生,挑战陌生,冷漠变为热情,虚伪变为真诚,收起高傲的自信,收回游离的目光,在陌生的光与影的交错中找到归属,在陌生的岔路口方向坚定。

下载浅谈小学作文课中教师“下水文”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作文课中教师“下水文”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下水文--《垃圾桶的自述》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八 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习作。这次习作不限定内容、范围,无论是见闻、感受还是想像,只要是自己想写的内容都可以写。在写之前,先想清楚自己......

    二模考试教师下水文

    二模考试教师下水文 时间之思 我们都来自偶然,从本质上说和一滴水、一阵风、一只蚂蚁、一颗树没有什么差异。是时间赋予了存在以意义。然而作为万物之灵,时间既是我们自己的,又......

    初中作文“第一次”教师下水文

    初中作文“第一次”教师下水文 第一次远行车越来越快,窗子外面,已经是万家灯火阑珊:在一个平凡的黄昏,我第一次远行。 那年的春天,有朋友对我说,今年江南的雨很美。顿时,穿越茫茫的......

    六年级下水文

    《祖国在我心中》 郭屯小学六年级孙爱佳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秋风,送来收获的呼唤,也诠释着丰收的一年;阳光,播撒下温情的种子,也奉献着......

    关于教师下水文的几点看法

    关于教师下水文的几点看法 ——参加教师下水文比赛有感 从去年开始至本学期,镇教委办连续举办了两届教师下水文比赛,组织活动的领导还表示,今后每年都将举办这样的活动,这充分说......

    胜似亲人下水文

    (一) 胜似亲人 王桂红 小丽是一个农家小姑娘,她家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里山清水秀,绿树环绕,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好地方。在这个村子里大多是苗族人家,只有她们一家是汉族。小丽......

    四年级语文下水文

    孤悬海外的荒岛上,有一片茂密的果林,一到秋天,各种鲜美的果子挂满了枝头。在这如同画卷般美丽的世界生活着一群快乐的鸟儿。 在这群鸟儿当中,最出色的要数画眉了,你瞧,她那漂亮的......

    五年级教师下水文《我的理想》2

    我的理想理想是海中的风向标,理想是高山上的雪莲,理想是风浪中的小船,载着我驶向胜利的彼岸。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理想。有的想当白衣天使——医生,有的想当国家栋梁管理国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