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学习活动
月亮船
教材分析:
故事《月亮船》是一个精彩奇妙的故事,活动中我主要是通过蒲公英找家的这条主线,把蒲公英坐在月亮船上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通过与仙女的对话,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四个世界之最,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艺术感受,让幼儿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产生自豪感。然后由蒲公英的家乡在中国联系到孩子们的家乡在崇明,从而引发孩子对家乡崇明的热爱之情,并通过欣赏《崇明简介》视频使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得到了提升和拓展。最后,在歌唱《大中国》的歌声中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2、领略蒲公英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激发幼儿的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并用语言进行表述。
难点:幼儿爱家乡、爱祖国情感的激发。
活动准备:
1、在哭的蒲公英图片一张、四个世界之最图片各一张(附有汉字说明)、崇明岛图片一张、仙女棒一个。
2、多媒体课件:《月亮船》
3、崇明简介的视频。
2、歌曲《大中国》(幼儿已欣赏过歌曲《大中国》)。
活动过程:
一、分段欣赏故事、逐渐理解故事
1、教师出示蒲公英在流泪的图片,提问:这是谁?(这是蒲公英——解释:它是一种花)
它怎么了?(引导幼儿从脸上表情观察出流泪,哭了。)
蒲公英为什么会哭呢?(引导幼儿自主猜测。)
2、引导幼儿欣赏故事《月亮船》: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故事《月亮船》,就知道蒲公英为什么哭了。
3、教师放映课件《月亮船》,课件放映到“不听,不听,我要回家。” 教学反思:
我选择了以“中国娃”为主题中的《月亮船》。蒲公英本是孩子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一种植物,它小而轻,很容易被风吹走,而在它被吹走之后,所发生的事情,是一种美好的想象,因为世界上没有仙女,故事中的仙女却帮助蒲公英找到了家。故事使用了拟人的方法,通过蒲公英和仙女的对话,告诉幼儿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广场。萌发幼儿的祖国自豪感,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开头时我借划小船为游戏,引出《月亮船》的故事。接着我进行讲故事,要求幼儿认真听故事,然后回答问题。孩子们听的十分认真,对我提出的两个问题也能回答出来。第二次我是边操作教具边讲述故事,孩子们被教具月亮船、仙女和尾巴会变长的小图片吸引住了,注意力放到了别处,后半段故事听的不够清楚,以至于在回答后半部的问题师条理有些不清晰,有些名词幼儿平时也是听的少的缘故,像“喜马拉雅山”孩子们听了两次故事还是说不上来。为了让幼儿更深入了解故事内容和含义,第三遍故事我让孩子们和我一起复述,目的是学习故事中的一些对话和了解祖国的一些世界之最。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大胆谈论自己的家园,这个部分我觉得很不够,许多幼儿只是说出自己家在哪里,没有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于是我匆匆忙忙带过,让孩子们欣赏一些祖国的美丽山河和世界之最,这时孩子们看着一张张照片都忍不住惊叹,为自己祖国的伟大富强而感到自豪。
虽然顺利完成了本次公开课,但是在执教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不足。比如:当孩子的回答不够完整时,我没有提醒他没用完整的语句再说一遍。活动过程中缺乏激情,感染力不够,没有真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和幼儿身心交流;没有进入到幼儿的内心世界。只是扮演了一个老师的主讲作用,没有达到教师与幼儿的角色转变。没有给幼儿创建平等、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同时教学挂图设计存在缺陷,没有将我国的秀美河山呈现给幼儿。
因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平时多看些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书籍,了解幼儿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多与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交流,多参加园内外组织的各种优质课、观摩课,借鉴经验,扬长避短,使我尽快地成长起来。
总之,通过本次区域教学活动,使我深刻体会到语言活动要以幼儿为主,创设一个幼儿敢说,想说的语言氛围。同时要将情感渗透在活动之中,而不是单纯的语言交流。今后要努力做到与幼儿实现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附下身体与幼儿亲密接触,做幼儿的“好妈妈”,使课堂活起来,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学习活动
幼儿园大班学习活动:图形碰碰乐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2-08-12 设计思路
三角形是幼儿园数学活动中常见的几何图形,然而,幼儿在运用几何图形开展拼搭游戏时,往往是无意识地进行图形拼搭。
让幼儿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发展空间方位知觉能力是大班阶段幼儿需要建构的经验。单一地让幼儿开展“形拼形”练习,既枯燥又无趣。如何在有情、有趣的数学游戏中,让幼儿愉快地尝试、发现、学习;如何在游戏中有效地刺激、挑战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体现集体教学活动的有趣、有效,是我设计“图形碰碰乐”活动的初衷。
活动旨在通过“图形碰碰乐”的过程,让幼儿尝试运用三角形进行拼搭、装盒,在图形的移动、翻转、拼接中,体验几何图形变化的乐趣,积累更全面的关于三角形的认知经验。
活动目标
1.感受几何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发展空间方位知觉能力。
2.尝试将三角形装入盒子,在移动、翻转、拼接几何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几何图形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示范用材料:几何图形卡片6张(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磁性三角形贴片40块,大磁性板一块,几何图形底座3个(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2.幼儿操作用材料:三角形12个,泡沫垫子6块。活动过程
一、指认几何图形——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1.指认几何图形、正确命名。
(1)展示几何图形卡片5张(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2)提问:这里有许多几何图形卡片,请说出它们的名称。(教学提示:教师指着卡片,请幼儿正确命名,如有幼儿将平行四边形说成是菱形,教师则出示“菱形”与其对比,丰富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并正确命名。)2.指认旋转后的几何图形。
(1)提问:几何图形卡片被转动了,你还认识它们吗?(教学提示:教师边提问边转动几何图形让幼儿指认,重点指认“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2)归纳:转动几何图形卡片,虽然几何图形的方向改变了,但它的形状是不变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巩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丰富幼儿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同时,通过“转动”几何图形、改变几何图形的方向,加深幼儿对几何图形主要特征的认识,并为后续的“图形拼搭”活动作铺垫。】
二、拼搭几何图形——感受几何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1.玩游戏:图形碰碰乐。
(1)交代玩法:这里有许多三角形,我们来玩“三角形碰碰乐”的游戏。请你们仔细听儿歌。
碰碰乐、碰碰乐,2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2)提问:请问你们听到了什么?(3)追问:怎么才算2个三角形碰在一起了?(教学提示:教师用2个三角形当场演示图1,帮助幼儿理解:两个三角形分别有一条边必须完全重合在一起。)(4)归纳: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一定要完全重合在一起,2个三角形才快乐。
(5)宣布游戏规则:
第一,听清楚是“几个三角形碰碰乐”。
第二,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要全部“碰”(完全重合)在一起。第三,三角形“碰”在一起后(放在泡沫板上),小朋友马上回到坐位上。【设计意图:教师用第一、第二„„的方式宣布游戏规则,思路清晰、目的明确,能帮助幼儿有意识、有条理地记忆;此环节教师的语速不宜太快,边说边用手势进行演示,以帮助幼儿理解规则。】
(6)迫问:听明白了吗,有没有问题? 【设计意图:宣布游戏规则后要及时追问,有助于了解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程度。如果大部分幼儿有疑惑,教师要再次进行解释;如个别幼儿提出疑问,则可将问题抛给大家,引发生生互动。】
2.幼儿进行第一次拼搭活动(2个三角形碰碰乐)。(1)教师念儿歌,幼儿进行拼搭。(2)幼儿操作后分享:
*2个三角形分别有一条边“全部”碰在一起了吗? *2个三角形“碰出”了什么图形呢?老师帮你把结果记录下来(见图2)。(3)追问:2个三角形能碰出一个正方形,还能碰出其他的几何图形吗?你觉得2个三角形还能碰出哪些几何图形?(教学提示:该环节幼儿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如拼搭结果是相同的几何图形,比如6个正方形、6个三角形或6个平行四边形,教师记录图形后则让幼儿再一次拼搭;第二种情况:如拼搭结果出现2种几何图形,教师记录拼搭结果后,再让幼儿拼搭。)(4)归纳:2个三角形能碰出一个正方形、一个比自己大一点的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及时记录幼儿的拼搭结果,便于幼儿感受2个三角形组合后出现的变化,同时为下一环节4个三角形的拼搭作铺垫。】
3.幼儿进行第二次拼搭活动(4个三角形碰碰乐)。
(1)导入语:2个三角形碰一碰能碰出和自己不一样的几何图形,多几个三角形碰一碰,又能碰出哪些几何图形呢?请听清楚这次游戏是玩“几个三角形碰碰乐”。
(2)教师念儿歌:
碰碰乐、碰碰乐,4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
(3)幼儿拼搭后教师提问:4个三角形能碰出哪些几何图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师生共同记录拼搭出的几何图形。
(4)归纳:4个三角形碰在一起能碰出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同样碰出三角形、长方形,可碰的方法也可以是不一样的。
(5)追问:那5个三角形、6个三角形碰在一起会碰出哪些几何图形呢?我们到区域里再去试试。
【设计意图:在合作游戏中,让幼儿感受几何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发展空间方位知觉能力,在移动、翻转、拼接几何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几何图形变化的乐趣。】
三、几何图形装盒——运用几何图形拼搭经验解决问题(出示几何图形底座见图3: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1.问题情境:三角形想回家了,这里只有一个底座才是这12个三角形的家,要把12个三角形不多不少、正正好好全送回去,哪一个底座是它们的家? 2.幼儿讨论互动。
(1)提问:你觉得12个三角形的家是哪一个底座?请说说理由。(2)追问:为什么这么肯定就是这个底座?请说说理由。(3)反问:有没有不同的意见?(4)提问:你们觉得这三个底座中哪一个底座肯定不是这12个三角形的家? 【设计意图:该环节通过提问、追问、反问等手段,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讲出自己的观点。】
3.幼儿尝试将12个三角形装入“大三角形”底座。
(1)(12个三角形装入“盒”后)提问:你们觉得大大的三角形(底座)是它们的家吗?请说说理由。
(2)追问:还需要几个小三角形呢? 4.幼儿尝试将12个三角形装入“长方形”底座。(1)提问:长方形是12个三角形的家吗?我们一起试一试吧。
(2)归纳:大大的三角形(底座)太大,再多几个小三角形才行;正方形(底座)又太小,12个三角形住不下;长方形(底座)不大不小刚好合适。
【设计意图:让幼儿尝试将三角形装入盒子(底座),能帮助幼儿积累更全面的关于三角形的认知经验,有效地挑战了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等能力,使教学活动有趣又有发展价值。】
四、延伸问题
这个长方形(底座)是12个三角形的家,其它的几何图形(底座)可以是12个三角形的家吗?如梯形(底座)、平行四边形(底座),行不行呢?我们也去试一试。编辑:cicy
第三篇:大班学习活动 逛超市
大班学习活动
逛超市
活动目标:
1、丰富逛超市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引导幼儿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讲述逛超市的见闻和感受,培养口语表达
能力。
3、初步了解超市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事先请家长带幼儿去逛超市。
2、教师带幼儿去逛“家得利”超市。
3、请幼儿带一样在超市里买的商品或一张在逛超市时拍的照片。
4、多媒体课件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将逛超市时的所见所闻大胆的讲述。难点:初步引导幼儿较连贯的逛商场时最感兴趣的体验。
活动流程:
一、出示逛超市的照片导入主题
1、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教师在逛超市的照片展示给幼儿。
2、提问:
“这是闵老师最近刚刚拍的照片,你知道我是在哪拍的吗?” “哦,是超市,是哪个超市猜猜看?” 引起他们的兴趣。
二、展开讲述
1、启发引导,激发幼儿回忆生活经验。“你去过哪些超市?在超市里你看到了什么?”
“你和谁去的?都买了些什么?” “在逛超市时你遇到过什么新鲜事?”
2、自由结伴讲述。
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观察幼儿的反应,倾听幼儿的讲述内容。
3、教师示范讲述,针对逛超市时遇到的新鲜事进行讲述,激发幼儿有关 的回忆。
4、幼儿拿自己带来的商品或照片进行个别讲述。
如:“今天小朋友也带来了一件从超市里买来商品和逛超市时拍的照片,谁能拿
着给大家讲讲?”
幼儿个别讲述时注意引导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体验。
三、创设“小超市”环境。
引导幼儿将带来的商品布置成“小超市”,放欢快的音乐与幼儿一同布置环境,在音乐中结束本次活动。
四、延伸活动。
随后开展自主性游戏“小超市”,并将照片丰富到小组个别化活动中以便于幼儿随
时的讲述。
大班绘画教案:《狮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边念“顺口溜”边画画的方式学画狮子。
2、能创造性地画出狮子的不同动态并添画情节背景。
3、对绘画活动感兴趣,能独立完成画作。
活动准备:
1、剪好的狮子头、身体(椭圆形)、狮子脚、尾巴。
2、狮子PPT
3、幼儿用纸、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顺口溜”,请你们仔细听:
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搁两边,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2、这么好听的顺口溜我还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动物呢,你们猜猜看,会是什么动物呢?(幼儿猜谜:大狮子、大老虎、大熊猫)
二、讲解示范
1、到底是谁猜对了呢?我们一起来看(教师边念顺口溜,边画)
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
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搁两边。
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
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篮子四周加花边,一只狮子就出现。
2、“你们看是什么呀?”(狮子)
3、“哦,这顺口溜真有趣,能变出一个大狮子,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变一变?”
4、幼儿和老师一起来念顺口溜,教师再示范一遍,变换花边。
5、有了狮子头,还缺少什么呢?(身体、脚、尾巴)
狮子的身体像什么?(椭圆形)
三、看狮子的PPT
老师这里也有狮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样的?它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呢?
四、摆放狮子不同的姿势
(老师在你们的桌子上准备了狮子的头、身子、脚和尾巴,请小朋友四个人合作去放一放、摆一摆狮子会有哪些姿势?)
1、幼儿摆放,教师巡回观察。
2、请小朋友来说说刚才你们摆的狮子是怎样的姿势呢?
狮子有站着的、蹲着的、趴着的、还有走路的,原来狮子有各种各样的姿势。
五、幼儿作画
1、今天我们就来画画大狮子。请你来告诉大家:你的狮子会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呢?
2、教师提要求:
画之前我们的大狮子还有几句话想对小朋友说:
我可是森林里的百兽之王,你们可别把我画成了小病猫。我的本领可大了,小朋友们要画出我不同的本领哦。画好以后别忘了给我涂上美丽的背景颜色。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六、展示幼儿的画
让幼儿选自己喜欢的画,说说为什么?
第四篇:大班数学活动 学习相邻数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相邻数
活动设计背景
《学习相邻数》是学前大班的一节数学活动,是让幼儿让幼儿正确理解相邻数,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正确理解相邻数,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教学难点:理解相邻数的含义,知道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1~10的苹果卡片和1~10的梨卡片,,1~10的蘑菇房子,10个小动物卡片。音乐及视频。
活动过程
一、到森林里游玩
1、(播放去郊游音乐)。苹果队的小朋友按1——10的顺序排好队,并大声说出自己手中卡片的数字是几。
2、草莓队的小朋友按1——10的顺序排好队,大声说出自己手中卡片的数字是几。师提问:和你挨着的朋友是谁?你的邻居是谁?你的好朋友是谁?
二、小动物搬家
1、森林王国今天特别热闹,小动物搬到它们的新房子里,(出示10个蘑菇房子)
2、到底有谁搬到房子里去了呢?“谁住在1号房子?谁住在2号房子?……10号房子住着谁?”逐个出示10个小动物卡片,并粘贴在蘑菇房子下。
[设计意图:创设小动物搬家的情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给小动物找邻居
1、小动物们住在一起可高兴了,他们不但搬进了新房子,还有了新邻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住在几号房,离它最近的哪两个动物各住在几号房?2号房是小鸭子,它的邻居是1号的大公鸡和3号房间的小山羊。
2、请小朋友帮小动物找一找邻居,并及时鼓励,总结多数小动物有两个邻居。[设计意图:帮助小动物找邻居,并及时鼓励总结出小动物都有两个邻居。]
四、给数字宝宝找邻居
1、生活中我们把紧挨着你的叫邻居。可在数学中,数字宝宝也有自己的邻居,数字宝宝的邻居叫相邻数。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什么叫相邻数。
2、机灵狗要给大家讲一讲什么叫相邻数。(播放视频)
3、强调什么叫大邻居和小邻居。
[设计意图:让幼儿理解相邻数是比它小1的和比它大1的数。]
五、送礼物
1、天快黑了,我们也要和小动物们说再见了,临走之前,把你手中的水果送给它们好吗?
2、你想把手中的水果送给谁?为什么?
3、老师有个要求:你把卡片送给它的邻居。
六、小结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的相邻数,还帮小动物找到了它的邻居,小朋友们在游戏中玩得很快乐,也希望小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合作,同时我们要爱护、保护可爱的小动物。
火车快开了,我们快坐上火车出发吧。(播放音乐。)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自始至终让幼儿探索性发现问题,使幼儿一直处于活跃、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游戏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地学习、体验、理解,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1、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充分结合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以小动物搬新家引出课题,这个部分以故事的引导方式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让幼儿在轻松的故事情节中自然将总是解决,为幼儿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机会。
2、在活动的过程中,以小动物找到邻居后出动做游戏,请小朋友为数字宝宝也来找邻居的这一过程,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遵循了幼儿数学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规律。第三环节,我渗透了相邻数的特点,每个数都有两个邻居,比它多1的数是大邻居,比它小1的数是小邻居。从而为探索后面数的相邻数作好铺垫,帮助幼儿掌握数的“邻居关系”。
当然活动还存在着不足:
(1)由于不是专业的幼儿教师,在与幼儿互动上还要活跃一些。
(2)活动中应多关注能力弱的孩子,让他们也能在知识、情感等方面有很好的提高。
第五篇:大班数学活动:学习看年历
■集中教育活动:
数学活动《学习看年历》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年历的用途,初步了解年历中不同数字所代表的意思。
2、知道一年有12个月,一星期有7天。
3、学习在年历中查找自己的生日以及自己知道的节日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课件;幼儿人手一张2015年历卡。
2、经验准备:认识字“日、月”,向父母询问并记住自己的生日,知道一些基本的国家法定节假日。△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找生日。
师: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现在请你们在年历卡上找一找自己的生日是在哪一天呢?
2、自由探索,师幼共同验证探索结果。
(1)师:(选择个别小朋友的年历卡。)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几位小朋友的生日是哪一天?他们标得对吗?(师幼共同验证。)
(2)师:这几个小朋友的生日标的是对的,那请你们说一说,你们是怎们找到你们的生日的?标错的小朋友,也请你们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找生日的?我们要怎样找才可以找到正确的生日?
师小结:我们要找一个日期,应该先找“年份”,再“月份”,然后是“日期”。
(3)师: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自己的生日是星期几呢?
师小结:一个星期有七天。
3、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年历上的其他数字。
(1)教师请一名生日在12月的幼儿介绍自己的生日时间。
师:我们来看看这名小朋友的生日,请大家看一看,我们要经过哪些月份才能到达12月份的生日?
师小结:一年有12个月。(2)师:除了年份、月份、星期,年历上还有哪些数字呢?在这些月份下面小小的数字代表的是什么?
师小结:每个月有30天或31天。
4、游戏---“找节日”。
(1)师: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如何在年历上找日期,现在我们来比赛下,看哪个小朋友最快找到老师要求的节日?(教师列举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引导幼儿在年历上标出正确的日期。)
(2)小结。
师小结:我们从年历上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每个星期有七天,我们还可以在年历上找出自己的生日。所以年历的用途很大。△活动延伸:
1、在数学区投放年历、台历、日历卡片,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年历的作用。
2、请家长帮助幼儿用学做“拳头游戏”来记住大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