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中小学教师备课基本要求(试行)(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02:0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榆阳区中小学教师备课基本要求(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榆阳区中小学教师备课基本要求(试行)》。

第一篇:榆阳区中小学教师备课基本要求(试行)

干教字„2010‟31号

关于印发《新干县中小学备课基本要求》(试行)和《新干县中小学评课基本要求和标准》(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中学、中心小学,县城学校,县幼儿园:

为了全面落实课程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结合我县教育实际,制定了《新干县中小学备课基本要求》(试行)和《新干县中小学评课基本要求和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〇年四月六日 新干县中小学教师备课基本要求(试行)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教学行为,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中小学常规教学管理有关要求,特制定《新干县中小学教师备课基本要求》。

一、总体要求

1、注重有效备课。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深入钻研教材,着重把握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学生实际出发,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2、强化适时备课。各学科备课必须提前1—3课时,杜绝过度超前备课和滞后“备课”,严禁以抄袭教案代替备课行为,严禁无教案上课。

3、提倡集体备课。要充分发挥年级备课组和教研组的集体作用,通过集体研究、相互启发来实现资源共享。

二、教案备写要求

1、教学内容要精选。教师要深入钻研知识体系,明确每学期、每单元、每课时的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和教材要求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有一定密度和深度。

2、学情分析要全面。教师要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态度;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操作技能;预设学生的思想障碍、理解误区;掌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知识储备。

3、设计理念要先进。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的理念;体现生活化的理念;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

4、课时安排要合理。要依据学科性质和内容确定课时,以课或章节整体设计,分课时备写。

5、教学目标要明确。从学科目标及学段目标出发,结合学生实际,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

6、重点、难点要准确。从确立的目标出发,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准确把握重点、难点。

7、学具准备要充分。根据现有条件,恰当选用教具,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教师要提前试做,并依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布臵、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8、教学过程要有效。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导入设计。教师要通过适当内容或简短语言,把学生尽快有效地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问题设计。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适宜;要有条理性、启发性、层次性、探究性;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要能恰当应对课堂生成。

(3)练习设计。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练习,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要面向全体学生,保底而不封顶。

(4)结课设计。结课要对所学知识及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进行归纳总结,对课堂教学进行强化和拓展,把课堂结束的“句号”变成“问号”。

9、板书设计要精美。突出学科特点,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络和活动主线,做到巧妙、精炼、合理、美观。

10、作业设臵要多样。各学科可依据本学科特点设计书面、口头或实践等作业,明确作业的目的性,加强作业的巩固性,把握作业的层次性,讲究作业的科学性,追求作业的趣味性。杜绝机械性、重复性的大量抄写。

11、教学反思要及时。教学反思要有学生作业情况的反馈。要结合教学理论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做细致、理性的分析。不刻意要求篇幅,但注重教学反思的质量,避免应付式的空话、套话。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言之有物,记写及时。每人每学期写教学后记不少于备课总课时的50%。

三、备课管理要求

1.制定制度,加强督查。各校要制定备课管理制度,加强备课管理。实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部分抽查相结合的管理形式,并将每次检查结果及时向教师反馈,从而使认真备课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2.因人而异,分层要求。撰写教案是备课活动的固态表现方式,可分层次要求。一般教龄在15年以下的教师原则上必须撰写详案;教龄在15年以上的教师可有适当的简案,但必须有一半以上的教案是详案;兼课2门以上的教师,所教学科都必须认真备课,但撰写教案可有所侧重。

3.超前备课,提倡复备。提倡超前一周备课,至少提前一天备课,不能临教临备,更不能教后补备。上课前要“复备”,4 以进一步熟悉教案并做教前修改、调整,准备好课堂所需教具学具。课后要及时反思教学得失,写好教学后记。

4.资源共享,鼓励原创。要引导教师在备课时注意及时吸收新的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鼓励原创。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在深入分析每个单元(或每个系列)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的自身优势,确定每个人的主攻方向和备课重点,而后通过集体研讨,达到教案的整体优化和资源共享。每个备课组每学期集体备课次数不少于4次,组织者要做好发言的记录和整理工作。

5.推门听课,定期检查。听课是检查评价备课情况的有效方式,学校要“从上课看备课,以听课促备课”。校长、教导主任、学科教研组长每周推门听课至少达到1节以上,以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从上课情况看教师备课是否认真、及时、深入;每人每次听课都必须对上课情况打出等第(分为A、B、C、D四个档次),作为评价教师整个学期备课情况的重要依据,每次听课结束后与任课教师作深度的交流。各学校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备课检查评价方案,建立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备课检查评价制度,每学期对教师备课情况作出分为A、B、C、D四个档次的评价。

新干县中小学教师评课基本要求和标准(试行)

为了增强教师课堂教学的创新意识和教学水平,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现制定《新干县中小学教师评课基本要求和标准》。

一、评课基本要求

各校要认真开展评课活动,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要开展4次评课活动。评课活动要做到“有思想、有引领、有促动、有实效、有指导”。

1、要明确评课目的。评课前要让教师明确开展此次评课活动的目的,使每次评课活动有针对性,确保收到应有的效果。

2、要做好评课准备。评课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对听课时所获取的感性材料进行细致地分析综合,使之上升为理性的东西。

3、要把握评课内容和技巧。要以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作指导,从执教者对课标的学习与理解,对教材的钻研与把握,对学生的关注与了解,对教法的选择与应用,对学法的指导与训练等方面对课堂教学作较全面的评价,且能抓住重点,说在点子上,评在要害处。各科组可以结合每次活动的研究重点进行专项评课与研究。

4、要做好归纳总结。评课前,执教者先谈自己教学设计思路或介绍授课后的体会,然后由评课者进行点评。最后,由评课活动的组织者对本次评课活动进行归纳总结,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做好评课活动有关材料的收集整理。

二、评课标准(一)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二)评教材处理

注意分析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教学目的的确定是否明确、全面,有针对性、导向性。教学重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过程是否做到突出重点。教学难点是否把握准确并得到突破。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心。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好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

(三)评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上课思路设计,反映在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合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7 能不能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

2、看课堂结构安排: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则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

(四)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评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五)评教师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们评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等熟练程度。有的还要看课堂上教师对实验的演示时机、位臵把握是否得当,照顾到全体学生。课上演示和实验操作熟练准确,并达到良好效果。

(六)评学法指导

一要看学法指导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确。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端正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二要看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否熟悉并付诸实施。

(七)评能力培养

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力培养情况,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否注意挖掘学生内在的因素,并加以引导、鼓励;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质疑的习惯;是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心理品质;是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教会学生在多方面思考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八)评师生关系

1、看能否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师生是否进行了平等的合作与交流。

2、看能否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九)评教学效果

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都能达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通常从学生的练习效果中得到反馈。要科学有效地组织学生练习,并从练习中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修正、调整课堂教学。

主题词:教学 备课评课 基本要求 通知 抄送:市教研室

新干县教育局 2010年4月6日印发

第二篇:中小学教师备课基本要求

中小学教师备课基本要求

一、总体要求

(一)实行有效备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在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其核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有序地开展最有效率的学习活动,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所以有效备课必须以学生的“学”为根本出发点,认真研究学生在学习中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三个重要问题,并且科学设计教学流程和具体环节,力求通过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实现在这三个方面的预设目标。

(二)有效备课包括有效个人备课和有效集体备课,其中充分的个人备课是实现有效集体备课的重要基础,而有效的集体备课是优化个人备课的主渠道。

(三)有效备课实行三期备课,具体包括:

1、学期备课:每学期初分学科、分年级研究课程标准和各种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学期的总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活动安排等。

2、单元备课:单元教学前各年级备课组集体研究确立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

3、课时备课:上课前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本课时教学活动的详细预案(具体内容参见个人备课内容要求),一般要根据上课的具体时间提前预留足够的备课时间。

二、个人备课

(一)备课要求 四遍备课: 第一遍备课要求教师个人不参照其他现成的资料,仅从自主研究的角度来分析课标和教材,形成教案初稿;第二遍备课要求教师广泛涉猎名家教案和参考资料,对自己 的备课进行反思和修改,形成教案复稿,准备参加集体备课研讨;第三遍备课是在参与集体备课后根据集体研讨的结果,在充分考虑班级和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对个人备课进行进一步修正与完善,形成教学样稿;第四遍备课是在课堂教学实施后,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反馈意见,对教学设计或导学案再次修正和完善,形成完善稿。

(二)备课内容

1、教学目标

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细化,提出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与可检测性的学生三维学习目标.2、教学资源

要精心筛选例题、习题,使例题具有典型性、启发性,习题具有目标性、层次性和拓展性。提倡在筛选中改编或创新。

3、教学重、难点

4、学情

通过恰当的方式(如导学案、作业、谈话等),认真调查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兴趣和个体差异,为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预设学生学习的起点、梯度作准备。

5、学习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备课的重点。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具体情况,认真研究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最佳学习过程,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需求,确定教师应提供的帮助和指导,预设具体的教学环节。

6、教学媒介

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选择并适时、适度地使用教学媒介,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作用。

7、课堂流程

初中以“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精讲点拨、归纳提升——达标训练”(简称“导、学、讲、练”)基本流程。

导:目标导学

采取适当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然后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及自学指导学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引导学生较好顺利自学。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①自主学习。②合作学习探究

采取同桌、组内、班级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探究学习,解决学生个人在自学中遇到问题。

讲:精讲点拨、归纳提升

教师对自学指导中的重点内容及通过合作探究仍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适度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进行全面归纳提升。

练:达标训练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留出不少于5—10分钟的时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分层练习和分层达标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的练习和作业,做到“堂堂清”。

8、作业练习

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分别设计基础性、拓展性、实践性等不同层次的作业,指导学生选择完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9、课后反思

全面细致地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扬长补短,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可以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集中备课要求定时间、定地点,全员参与,超前准备;分散备课则是随时随地的对教学的思路、认识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集体集中备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前期授课反思、本期主备人讲解分析、集体研讨,三方面内容构成一个闭合的循环过程。其流程要求如图所示。

前期授课反思是指集体对前一期集中备课的结果在经实践检验后进行的反馈和总结,包括汇总个人反思意见,归纳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等

本期主备人讲解分析是由本期主备人对本期集中备课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意见,具体内容应包括个人备课的各方面内容(即重点讲解“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三个重要问题及有关理由,参见个人备课内容要求),为集体研讨提供素材。

集体研讨是所有教师结合自己个人备课的情况,集体对主备教师提供的教学设计进行详细的研讨、补充、改进和完善,形成集体备课终稿

灵宝市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规范

一、课前的准备和课上的组织

1、课前2分钟,任课教师应带齐教学案、教具(调试好电教设备)等到达教室,并站立门口,面带微笑,并示意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以保证45(或40)分钟的教学时间。

2、上课铃响后,学生起立,师生相互“问好”致意,并再次环视学生是否已作好上课准备工作。

3、对于迟到学生在示意后,先让其进教室听课,不要拒于门外或花过多的时间进行个别教育。

4、对于个别没完成上节课学习任务的学生或者是在课堂中产生违纪突发事件,教师应作机智巧妙地处理,保证教学较为顺利地进行。绝不把学生驱赶出教室或进行体罚或站黑板,更不要自己随意离开教室不上课。

5、下课铃响后,任课教师应及时宣布下课,师生互相“再见”,不能拖课。而后,课任教师应认真记录该班学生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及作业完成情况表(若遇眼保健操时间,课任教师有责任做好该班组织与督促工作),以便让学生有一个休息和精神调节的间隙,保证其上好下一节课。

二、教学案的实施与训练的落实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自始至终努力做到精神饱满,仪表端庄、态度亲切自然,语言确切简明,逻辑严谨,宏亮清晰,文雅流畅,坚决剔除冗词废话,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的程度,板书清楚,主副板书分明,画图准确。

2、教学方案熟记于心,教材内容心中有数,组织教学合理科学,使课本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统一起来,防止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切忌出现不顾学生学情,只管埋头读课本、读教案、讲题目或点击鼠标而导致乏味、低效的教学现象。

3、根据本学科及课型特点,可选择相应的教学措施,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注意加强双基训练,又突出重点,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又生动活泼,杜绝纯注入式的教学。

4、充分提高45(或40)分钟效益,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

①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之中;

②促进新旧知识有机联系,目标紧扣新课标;

③重点之处敲重锤,难点之处有妙招;

④注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生成性),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使学生能当堂巩固和消化知识,减轻学生课外的负担;

⑤改革课堂结构,教学过程中教师连续讲授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或善于留下5 分钟不讲话的时间,每节课至少应有5-10分钟课堂训练时间,学生的基本训练要在教师的眼皮底下、在小先生与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⑥教学结束时,要引导学生科学小结,进一步强化“双基”;布置作业,要求应明确,份量要适中(考虑到学生全天总量),不在下课铃之后匆忙布置;

⑦抓好课堂小测,科学安排单元测试,努力达成“堂堂清”。

5、为人师表,无特殊情况,教师不宜坐在椅子上或身体趴在桌面上讲课,在教学过程中不抽烟、不开通手机、不中途随意离开教室,不随意提早下课

三、教学后补救与教学后的反思

1、课后,任课教师应抓紧对课堂中具有不良现象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查询和教育,对于较为严重的违纪现象,课任教师应主动和班主任联系,配合教育。特别注意,不能对学生进行侮辱和打骂。

2、及时总结本节课教学得失并记载在教案本上,写好教后记;及时采取适当形式对学困生给予帮助。

3、自习课,教师应按教务处或年级要求和安排准时到岗,组织和督促学生进行早读或自习,完成具体明确的任务。

观(听)课一般要求

观课”又称“课堂观察”,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听课”。不过,观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的范畴,包括以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作为理论研究方法的观课和作为考评手段的观课。而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又称同事互助观课,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活动。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观课过程中观课双方(即观课者、授课者)在某些事先预设的都关心的课题方面的研讨、分析和相互交流,用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这样的观课,应注重把握几个方面的问题。A、树立观课的五种意识

1、对话意识

对话关系是一种主体间的关系,对话者首先必须充分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我以唯一而不可重复的方式参与存在,我在唯一的存在中占据着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不可替代的、他人无法进入的位置。”其次,对话强调对他者的尊重,在对话中要看到他人,在交往中使他人成为对话者。

2、欣赏意识

观课是以对授课者这个主体的尊重为基础的。授课是一种劳动,是一种有创造性的劳动,是艺术性的劳动。在这过程中,授课主体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带着尊重、欣赏的意识,能充分地感受到授课主体的优点,体会到授课者的成功的喜悦,同时能以积极的态度感觉到其中存在的价值,即使是暴露出的问题。如果观课者怀有不以为然的态度,观课的结果往往是负面的。

3、交流意识

观课前可了解与授课相关的情况,如观课活动主题、教师情况、教学预设、学情程度等,也可以了解授课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带着对某一问题的思考、探索进行观课。有了这些交流的基础,观课时可以有较好的切入角度、层面。观课前后都应该有交流,并且观课前交流的作用往往是超过观课后交流的,但一直以来其作用却被我们忽视。

4、分享意识

观课者要把授课者的工作成效视同己出,积极地参与到授课者的工作之中,才能分享到授课者的成功。这样的意识有利于发挥观课者的主观能动作用,避免观课者处于被动听课的境地。

5、援助意识

任何教师对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即自己已具备某些优势,还存在着某些不足,需要向别人学习。带着“援助”的意识,带着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思考,“观”别人的优势,“照”自己的不足,思考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可以使观课的效益最大化。

B、做好观课的三个环节

观课要有较好的收获,要做好三个环节的工作,即观课前的准备、观课中的表现和观课后的交流探讨。

1、观课前的准备

反对匆匆忙忙不作任何准备的观课,提倡观课者做有准备的观课。观课准备情况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一般性的准备。观课前了解了解情况,如熟悉教材、教案、练习册,设想一下如何上好这堂课。甚至可以了解一下授课班级学生的情况,包括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班风班貌等。

第二个层次是自己先上上这堂课。备好课之后,找个班级自己试着上一下,对这堂课的总体把握会较清楚。这两个层次的工作综合起来,观课准备是较充分的。

第三个层次要以前两个层次作为基础,在征求授课教师的意见后,形成探讨的问题或主题,带着问题或主题去观课。

2、观课中的表现

观课者在观课的过程中应具备三种角色:授课者角色、学习者角色和观课者角色,而且要根据情况随时实现这三种角色的转换。

(1)授课者角色。观课者观课时,对授课者课堂的出色表现或是不足之处要客观分析,不能不顾现实情况无限设想授课者的能力而做出不恰当的判断。要设想自己就是授课者,面临课堂的某种情况时可能的处理办法,或能达到的程度,才能使判断准确,充分肯定授课者的优点,使观课有收获。

(2)学习者角色。观课者有时也可设想自己为学生,课堂上要怎样学习才能有较高的课堂效率。如今,学生的个别差异越来越受到重视,更多地为学生设身处地,重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能提高学习效率,做到真正地关怀每一个学生。因此学习者的角色也是观课者时时要扮演的角色。

(3)观课者角色。既然是观课,观课者角度还要贯穿于观课过程。“旁观者清”,“观课者”角度有利于冷静地对待课堂上的一切。观课者在课堂上所要做的工作,一是认真观察,注意搜集课堂上所能捕捉到的信息,特别是可视线索,如面部表情、手势、身体语言,因为这些现实没有“重来”的机会;二是记录,最简单的记录方式是笔录,有条件可以利用录像机技术做记录,还可以采用录音技术进行声音记录,但各种方法都有利弊,要综合使用;三是要注重深入的分析思考,以比较高的视角俯视课堂,能够见人之所未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3、观课后的交流反思

观课后交流的焦点是课题内容、教学处理过程和学生的行为表现,但观课者、被观课者不要急于找结论,应对原先计划的内容展开探讨。观课之后的交流反思应该有以下追求:

通过交流反思,要使一堂课有新的建构。一堂课上下来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树立“问题是我们的朋友”的理念,在交流讨论过程中敞开问题,直面问题,但切忌把讨论会变成批评会。因此交流反思要有个明确的方向,与其问“你觉得这一堂课怎么样”,不如问“针对事前我们感兴趣的问题,你(我)想先谈哪(这)一个环节(部分)”,罗列观课的有关资料,再仔细讨论,集思广益。比如,观课和授课教师都有兴趣探讨学生能否掌握某一个课题,那么,交流反思重心就要放在:授课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从“课题”的哪一方面入手,向学生提了什么问题,学生是怎样回答的,是谁回答了什么问题,教师分别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观课者拿出当时的这些情况,提出自己当初的设想,突出现在的思考,与授课者一同探究、研讨,直至“重构”和“重建”出更好的教学设计。在观课的互动中追求课堂教学的“重构”和“重建”,这是观课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目的。

通过交流反思,要使某个问题有质的突破。交流反思要处在“观课”的具体情境下,观授双方都“审视”自己的经验,“解决”自己的问题,获得一种突破问题的贯通感,才能提升自己的理念,实现双赢。

“老师唱独角戏时,学生只需要聆听;老师是设计者时,学生是表演者。”“由学生做主角、做表演者,负责的学生受到训练,学生是主体;其他观看和聆听的学生也受到感染、教育,学生也是主体。”这样的心声,是教师们在教育教学方式的观课及其交流中,不断地审视和反思已有的经验,整合自身教学中那些带有不确定性的思维或技能,把新的理论和方法内化和应用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中的生动写照。这样追求教学的交流反思,是以教师的成长为宗旨的。

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程度可分为五个阶段: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某种教师要对自己的过去进行突破,上升到高一层次并不容易,平时要勤学苦练,还要有某个机遇,才有可能实现。而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是个很好的平台,教师要用好这个机会,带着自己的问题到这个平台,在观课的过程中与各个层次的教师打交道,积极寻找和掌握新思想与新策略,拓宽自己的研究实践领域,最终获得专业成长。

C、观课的策略 策略1:仔细观察

观课者应特别关注授课者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特点;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用神态、语言去激 励学生;如何用富于思考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如何创设学生愿意学、乐于做的教学情境;如何用不同的思维训练方式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注意授课者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掌握和提高,并且要特别关注授课者用什么样的方法为学生打下发展性的基础,了解授课者是否既重视知识结论,又重视知识发生的过程。在构建高效课堂的今天,特别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注意观察授课者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如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余地;如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争辩;如何鼓励和发现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如何鼓励并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特别是学习中的思维方法。

观课者在观课时除了要注意授课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行为以外,还应注意观察教学对象(学生)在教学时段中的收获,通过观察学生课上的神态,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解题的正确与否来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必要时还可作一点课后调查来印证我们观课时所获得的结论。此外,观课者还应注意观察授课者对课堂上学生活动的驾驭情况,看授课者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偶发事件,学习授课者的教学机智并吸取有益经验。同时,教师如何评价学生,如何对待弱势学生,如何利用教学资源等,都是观课者应当给予关注的问题。

策略2:记好笔记

观课前,要看几遍教材,对教材钻研一番,然后问自己:“如果让我上课,我会怎么教?”。观课的时候,认真记录,力求详尽。建议原汁原味地记下师生间的对话和一些比较精彩的教学细节,并写下课堂对自己的启示、触景生情的体会和观课时忽然想到的一些问题。观课后,课后及时与授课老师交流,本着“做学生”的态度,用汇报学习体会的方式,说出自己的观课感受。

策略3:选好位置

“观课”绝不仅仅是观看授课者的表演,它的关注点首先应该是教学效果,因此 从位置上看,不能面对学生的后背,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一无所知。而是应该在视线开阔,能同时关注整个课堂的位置,如图所示:这个全新的角度,让观课者能够兼具教师和学生的视角,充分感知课堂,对所需要观察的问题也能清晰地体认。

D、观课的视点

1、倾听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解?能倾听多少时间?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2、互动

★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3、自主

★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 ★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4、呈示

★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5、对话 ★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教师的解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6、指导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7、机智

★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 ★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8、内容

★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 ★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9、评价

★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 ★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 ★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10、资源

★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 ★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11、思考

★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12、民主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13、创新

★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

★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 ★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14、关爱

★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

★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

15、特质

★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

★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 ★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议(评)课一般标准

议(评)课建议采用综合评析法,对所观察的一节课从整体上做全面、系统性评价。通常做法是先分析后综合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方面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标为指导,体现学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其次,从目标达成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2、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教材处理包括教材理解与教学设计。教材的理解,主要看是否把握好两个问题:其一,准确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其二,准确把握课标和教材的要求,做到既不流于肤浅,又不无限延伸。关于教学设计,主要看是否考虑好三个问题:其一,考虑全程设计,即对从开始的组织教学,从导入语,直到结束语的整个教学过程,要有一个精心的设计。其二,考虑板块结构,即把几个重点内容作为几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教学板块来精心设计。其三,考虑过渡衔接,即精心设计好各教学步骤之间、各重点内容之间的过渡环节。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 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所以议(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析。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1)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2)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占用时间,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

3)计算学生个人活动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现象。

4)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现象。

5)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而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的现象。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什么是教学方法?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议(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化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看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还要看教师适时、适当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当前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还存在“四个一”现象,这应该在观(听)课议(评)课中得到解决。这“四个一”是:

1)一讲到底,满堂灌。不给学生自读、讨论、思考交流时间,教师“讲”“灌”包打天下。

2)一练到底,满堂练。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备课找题单,上课甩题单,讲解对答案,怪不得学生说:“不是灌就是串,要不就是满堂练。”

3)一看到底,满堂看。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指示,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没有反馈。名为“自学式”,实为“自由式”。

4)一问到底,满堂问。有的教师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而提的问题,缺少精心设计,提问走形式。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标扣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使用多媒体呈现时,容易产生“一闪而过”现象,更需板书辅助。

(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演示实验等熟练程度。

6、从学生学习效果上分析

经济工作要讲效益,课堂教学也要讲效果。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主要是看学生是否参与了,投入了;是不是兴奋,喜欢。还要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过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有的课学生很忙,但思考度很差。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主要看教师是不是面向了全体学生,实行了因材施教。三是有效利用45(或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即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以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综合分析还包括从教师教学个性上分析,从教学思想上分析等。整体评析法的具体操作,不一定一开始就从六个方面逐一分析评价,而要对所观(听)的课先理出个头 绪来。怎样理:第一步,从整体人手,粗粗地看一看,全课的教学过程是怎么安排的,有几个大的教学步骤。第二步,由整体到部分,逐步分析各个教学步骤,要分别理出上面的六个内容。第三步,从部分到整体,将各个教学步骤理出的内容汇总起来。然后再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全课的角度逐个分析评价。

总之,课堂评价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只有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保护教师的课改积极性,正确引导课改走向深入。

灵宝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目标认定10分 自主学习30分 展示交流20分 点拨升华20分 达标检测20分

第三篇: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课堂效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点子库,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为实现教师有效备课,提高备课、上课质量,结合新课程改革,特制定教师备课要求。

一、备课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因材施教,注重差异,体现教师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二、备课中把握如下环节:

1、熟悉课标对各年级段的具体要求。

2、熟悉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3、了解分析学生: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认知水平,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差异原则,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4、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思考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考虑学生主动性学习,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5、教学设计:以学生的眼界设计教学思路,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和问题,并设计相应的对策。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学生有哪些活动,教师如何协助或指导这些活动,如课件,实验,实践,练习,如何利用教材内容拓展,延伸。

6、课堂练习设计:有的放矢。围绕目标、重难点,可能有哪些问题。

7、作业准备:精心挑选,难度适宜。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知识与技能训练结合,围绕差异教育,分层布置作业。

三、备课格式内容

内容包括:(1)课题;

(2)课型(综合课,实践课、互动课、开放课、创新课、探究课);

(3)教学目标及任务;(4)教学中的重难点;

(5)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教具准备;

(6)教学过程设计(主要围绕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学生活动内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如何指导、协助学生活动,体现学法指导);

(7)设计板书和作业(板书可用红笔在过程设计内划勾划;作业,根据学生情况实行分层布置);(8)写好教后信息反馈。

备注:教师备课可以有特色,但必须体现备课思想,具备上述基本步骤,否则一律按缺教案处理。

四、备课步骤

1、把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2、阅读和深究教材;

3、翻看相关材料,同时了解学生;

4、确定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

5、编写课时教案。

五、备课内容

1、备课标。教师必须按照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和提示的原则、方法,达到课标所要求的水准,把课程标准的精神贯彻到每一次课中去。

2、备教材。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材全部内容和组织结构,掌握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性(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三点(重点、难点、疑点).创造性地使用、整合教材。

3、备教具。上课需要教具的,必须提前做好准备。需要在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上课的,要提前做好课前硬件准备。

4、备学生。要从不同的学生水平出发,因材因人施教,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分层次提出要求,努力使教学切合学生实际。

5、备教法。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各种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6、备板书。要深入分析教材,理清脉络、抓住中心,用简洁的文字或图形,把每一节课的中心内容展现于黑板上,让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

7、备作业。备课时应设计并试做要布置给学生的课后作业,合理安排课后作业的质和量。

8、备资源。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密切联系,本节课所涉及的现实生活资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六、教案的构成要素;

1、清楚而单一的课题;

2、正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

3、准确而恰当的重点难点;

4、规范而适用的板书设计;

5、有效而多样的教学方法;

6、组织相宜的教学步骤;

7、体会深刻的教学反思。

七、课堂结构的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知识点);

2、教师教学的行为结构(教师活动);

3、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行为结构(学生活动);

4、教学时间的设计(时间设计)

5、教学活动的各个步骤(教学环节)。

第四篇: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1、教师对待备课的态度以及所花的功夫,是检验教师工作责任心的重要内容之一。杜绝不备课就上课或备课不充分就仓促上课的现象发生。

2、备课应在明确课标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情和考情、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行。

3、备课应至少超前一周,课时量充足且分课时撰写教学设计。

4、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设计明确得当,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可操作性强。

5、既备教法,又备学法,能较好地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三维”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合理得当,达到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和培养学习能力。

6、教学环节完整,内容包括课题、教学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或学案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课后回忆和教后反思等。

7、要特别注意课后回忆和教后反思的撰写。课后回忆是对某一教学环节或片段的回忆、反思、改进等。教后反思是对一堂课整体上和重要环节的反思、总结、回味等。教后反思应不少于教案总课时数的百分之五十。反思真实、具体、针对性强,能体现“回顾情境——分析得失——找出原因——寻求对策——明确努力方向”的反思过程。

8、尝试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案,能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优化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

9、教案中,应有新授课、习题课、小结课、复习课、评卷课等,语文要有作文指导或评讲课,理科要有实验课等。

10、教学设计过程完整、环节齐全、格式正确、层次清晰、详略得当,书写认真整洁、规范美观,课型齐全且能充分体现学科特点。

11、备教一致,不照抄照搬他人教案、教参或下载等。

12、具有精品意识,能精心设计出富有特色或亮点的教学方案。

祁县中学教导处

二〇一二年二月三日

第五篇: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一)明确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是备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确立教学目标直接影响着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只有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的教学环节才是有效环节。所有教学内容的确立都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有效确立是有效备课的开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该达到怎样的“度”,需要教师的明确了解,否则在课堂的预设过程中就会出现偏差,形成无效备课或低效备课。要解决备课、上课两张皮的问题,备课的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对教材的钻研、思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手段以达到好的效果。作为教师,我认为首先应整体把握教学的总目标和每一学期的目标,这样备课才能有的放矢。

(二)教师备课备什么

备课是一项充满个人创造性的活动,但不乏共性:如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的了解,对教法的设计,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甚至连教师们平时的阅读积累、知识积累、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也都成为备课的范畴。

1.备教材——解读并超越教材

解读教材: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认真钻研教材,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充分地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不仅如此,还可以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跳出教材,进行拓展延伸。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一些有用的预习,例如,高一学完氧化还原的知识,为了巩固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教材设计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这一部分内容,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预习实验:给出一些常见的试剂如:铁粉、稀硫酸、氯化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氯水、稀硝酸、硫氰酸钾、锌片、铜片等常见的试剂自己设计合理的实验,推测铁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以及它们的氧化还原性。

超越教材: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这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上出新意和深意。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厌学。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师要摈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2.备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切记“备学生永远是关键”,根据学生不同需要,设计不同教学指导方案,制定适应性较强的指导策略。

备学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课既要合乎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要针对全班学生的实际,认真分析他们学习这部分知识时的有利条件和障碍所在,还要了解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时的思维特点,学生会怎么想,出现问题教师怎么处理,这些都要细致地考虑到。备学生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有效互动、有效设问、有效训练等环节。例如讲解“钠“这一部分知识可以创设实验情景,加强师生互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首先教师可以创设实验情景,导入新课。通过大屏幕展示“滴水生火”图片,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并要求学生根据看到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教师演示实验:“滴水点灯”(课前在酒精灯芯里暗藏一小块钠,实验时用胶头滴管在灯芯内滴一滴水)。果然是水能生火。最后让学生通过做一个兴趣实验——水上芭蕾,加深对钠与水反应的理解与记忆。

【实验】取一试管,装入等量的煤油和加入酚酞试剂的水,放入一小块钠。观察实验现象:

钠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下跳动,下面的水慢慢变红;气体托着钠浮到液面上方后,气体释放出来,钠下沉到界面处,继续上浮,直到消失。学生被实验现象吸引了,欲知其所以然。

学生借此现象会提出许多问题例如:水和煤油谁重谁轻?钠的密度又如何?水为什么变红了?证明有何产物生成?钠和煤油反应吗?钠如何保存?等等问题。

3.备教法

我们都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说明选择和动用教学方法要有艺术性。

新课程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师只有灵活选择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另外教师要探索和创新“我的方法”。我国教育家魏书生说过:“一个教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种教法去否定那种教法,不是证明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般某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任何改变就用。他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白花园中,到处采集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要认真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勇于研究和实践教学方法,通过不断追求,构建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法,创造教学上独有的“自我”。

下载榆阳区中小学教师备课基本要求(试行)(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榆阳区中小学教师备课基本要求(试行)(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中学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课堂效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点子库,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为实现教师有......

    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学习时间:2016年9月22日主持人:王培森地 点:理化生办公室 学时:4学时 学习内容: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1.认真计划,总结反思 自觉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履行教书......

    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要求1.认真计划,总结反思 自觉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教材,认真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中小学集体备课基本要求(合集5篇)

    中小学集体备课基本要求为加强和规范集体备课,切实推进有效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对全区各中小学校的集体备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备课组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交流教......

    贵阳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要求

    贵阳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试行) 一、区(市、县)教育局局长(分管局长)教育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1.完善教育管理制度 建立教育教学工作领导责任制。 实行局长(分管局长)督办和包......

    攀枝花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攀枝花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一)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

    扬州市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扬州市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扬州市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发表日期:2009年10月29日1.目标定位。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增强目......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合集5篇)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教师在上课之前,总是要研究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确定教师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