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教学教案
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简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练习用“秀丽”、“流连忘返”“造句。
3、学习二三节,体会总分段式。
4、情感受到大自然美景的熏陶,美的教育。
一、导入:
见过山吗?凡是山都会有什么?
2、这些,庐山都有,可它为什么与其他山不一样,显得很神秘呢?(“山,多幻变,敢把天刺穿。”)
抓“变幻无常”
3、你知道什么可以称之为“变幻无常”
二、抓抒情句导读全文
出示:云雾笼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流连忘返什么意思?你在什么地方流连忘返?
三、自读全文,思考,不懂的打“?” 全班交流
1、流连在何处?(山上、山道、山腰)流连着何物?此物有何神秘?
2、学第二节(1)、你最喜欢读哪一句?读中议(2)还有什么姿态?
(3)句子与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
3、学第三节
(1)它的第一句与其它几句也是总分结构,全节都是围绕“瞬息万变:”来写。(2)理解“瞬息万变:”
(3)哪一句你感到最富“瞬息万变:”(4)还有什么变化?
4、学习中你还有什么问题?
四、小结。
1、齐读最后一节。毛泽东诗词欣赏
毛泽东《七绝》 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庐山概况 庐山,是我国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雄踞于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可谓一山飞峙,斜落而俯视着万里长江,正濒而侧影着千顷阔湖,山青水秀景色泛胜。由长江、庐山、鄱阳湖相夹地带,才会形成襟江带湖、江环湖绕,山光水色、岚影波茫之景象。故古人云:“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湖间”,形容恰到好处。也正因是如此,庐山才不愧为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它经过漫长复杂的地质运动:早在震旦纪就在浅海底开始沉积,经过“吕梁运动”慢慢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锉磨,后下沉淹没汪洋海水继得洗礼,直至白垩纪时发生“燕山运动”,掀起“褶皱”波涛重新露出水面,断块续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经长期积雪覆盖,到四世纪末地球变暖,再经更强烈的冰川剥蚀,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峥嵘潇洒,雄俊诡异,刻切剧烈。
庐山地形走向,东西伸张,南北收缩,像片枇杷树叶。东临高垄,西接赛阳,南濒黄龙山麓,北靠莲花。其长约29公里,宽约15公里,周围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由于庐山所处在亚热带地方,土质潮湿肥沃,气候湿润,有利各种植物发育。因此,在这广袤的300平方公里土地中,生长植物3000多种。概括说来,山上山下植物分布有亚热带竹林,有热带常绿阔叶林,有温带落叶阔叶林,有寒带针叶林,以及一般灌木林、混交林,同时夹杂野花野草。形成竹木茂盛,花草芬芳,郁郁葱葱,好个植物荟萃之所以成为胜地,也与植被的功绩分不开。如此茂林修竹,不愧为幽雅翠境。
庐山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这是庐山又一优越条件。节令特色: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庐山气温,根据历年记载:最高只32摄氏度,最低在-16.8摄氏度,全年平均为15摄氏度,可见庐山气温适度。一至于四季,按季节平均计算差异也较正常:春季是11.5摄氏度,夏季为22.6摄氏度,秋季则为17.4摄氏度,冬季常在1摄氏度左右。庐山顶端因处高空地带,加上江环湖绕,湿润气流在前进中受到山地阻挡,易于兴云作雨。所以,庐山雨量丰沛,全年平均降雨量1917毫米,年平均有雨日达168天。庐山云雾较多,全年平均有雾日达192天。更奇异的是庐山云雾常年此出彼没和变化莫测,给庐山增添了妙景。庐山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在雨量丰沛条件下,有多达90多座峰岭的庐山,因地壳运动和冰川剥蚀的巧琢,有的峰岭夹峙峡谷自然形成陡壁深壑,峭崖渊涧,构成众多的瀑床,加上水源四季不断,形成数量众多景观壮美的瀑布,此为庐山一奇。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二篇:庐山云雾第二课时教案
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精读课文2、3、4自然段,通过朗读、想象情景、抓重点词语等学习方法体会庐山云雾的奇丽,走进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
3、能收集庐山的有关资料,进一步感受庐山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学了课文第一自然段,你能告诉老师庐山有哪些秀丽的景色吗? 在这众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什么?
板书:
10、庐山的云雾
师: 庐山的云雾神奇美丽,你看,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
二、新授
(一)师:真可谓是人在雾中,雾绕人游,自己仿佛成了来到天宫的仙人。庐山的云雾真多啊!庐山的云雾不仅多,而且还很有特点!有什么特点呢?答案就在书本里。请同学们赶快打开课本,轻轻朗读2、3小节,思考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指名说特点,并随机板书: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师:喜欢读第二小节的同学站起来读,这段主要围绕哪句话写的? 喜欢读第三小节的同学站起来读,这段主要围绕哪句话写的? 师:我们先去看一看庐山的美景吧![课件演示](学生欣赏)
师:看了画面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谈体会,多说)
师:是啊,作者和同学们一样,看了这如诗的画面,不禁感慨万千,用他那细腻的笔触写下了这段美文。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二小节,想想作者写到了几种姿态的云雾?
师:哪个姿态的云雾,你最喜爱。把你喜爱的这句话饱含感情地去读一读,体会体会。(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幻灯片)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说说理由。能读出你的喜爱之情吗? 板书:笼罩山头 缠绕半山 弥漫山谷 遮挡山峰
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此形象美丽的呢?(比喻)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请小朋友上来画云雾,让同学来猜猜你画得是哪种姿态的云雾?
师:瞧!经过咱班同学的一双双巧手,一幅美妙绝伦的画面展现在大家的眼前。(引读)(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巨大的天幕)多么迷人的景色啊!同学们试着去记记这极富想象力的语句。(学生自由背诵)
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让我们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出示幻灯片,再次感受不同姿态云雾的神奇美丽。)
(二)过渡语:姿态万千的云雾给了我们美的遐想,云雾不光姿态美,它还(瞬息万变)
1、让我们再去品品作者笔下瞬息万变的云雾又有何与众不同。(自由练读)
师:能读了吗?指名读(学生读)你读得真不错,2、听了同学的朗读,你脑海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3.作者是怎样来表达云雾瞬息万变的呢?找出表示时间的词。在下面加点。
板书:刚刚还是 转眼间
明明 还没等
(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这句话,比比哪句好,体会云变化之迅捷之多。)作者在表达时能注意多样化,避免了重复,语言比较生动。
4、小结:是啊,云雾的变化多快啊!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引读)转眼间„„(想象)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
5、这“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是真的吗?对,是作者看到云的想象。还要注意作者在表达时通过鲜明的对比来突出云雾变化之快。
6、这一段的末尾有一个省略号,大家想一想,省略了什么?你能帮作者告诉大家吗?
7、这么奇异的景致,我们应该读出自己的惊叹。自己练练,等会我们来比试。
8、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正因为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令到那里游览、观光的人们流连忘返。
“流连忘返”是什么意思?在什么情况下会流连忘返呢? 用“流连忘返” 说一句话。练习有感情地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总结,指导背诵课文
今天,我们通过这诗一般的文字了解了庐山那飘渺的云雾,让我们再来感受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丽吧!齐读课文,能背诵就练习背诵。
五、拓展延伸 神奇的庐山云雾,美丽的庐山风景,自古以来就吸引了许多文人,他们也被庐山的景色陶醉了,留下了一些诗。你知道有哪些吗?老师给大家找来了几首。出示 望庐山瀑布 题西林壁 七绝 李白 苏轼 毛泽东
日照香炉生紫烟,横看成岭侧成峰,暮色苍茫看劲松,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近高低各不同,乱云飞渡仍从容。飞流直下三千尺,不识庐山真面目,天生一个仙人洞,疑是银河多九天。只缘身在此山中。无限风光在险峰。
(注:银河实际上是许许多多的恒星,民间传说是天上的一条大河。古人认为天有九层,九天指天的最高层这里的香炉指的是香炉峰。这座山峰的样子像香炉,所以叫香炉峰。这首诗中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景有情。作者写出了红日、青峰、紫烟和白色的瀑布,色泽鲜明,多么美丽啊。)
老师范读,学生练读。选择一首背下来。
六、作业
庐山是这样的美,我们也来学着作者的方法写一写庐山,你可以继续写云雾的一些姿态、变化,也可以写庐山的其他的景色,如瀑布、高峰、幽谷„„首先请大家想好,你打算写什么,然后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抓住典型的景物写,还要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第三篇: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教案
庐山的云雾
教学目标:
1.认识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
2.精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想象情景、抓重点词等方法体味庐山云雾的奇丽。
3.走进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想象情景、抓重点词等方法体味庐山云雾的奇妙意境。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吗?今天我们继续去尽情欣赏。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利用白板功能学生现场画图。
1.会读书的孩子能把书中的文字变成脑海中的画面,自读第二节,想一想:你读出了几幅画面?
2.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谁愿意上台画出这4幅图?(交流)
山头的云雾(象白色绒帽)半山的云雾(象一条条玉带)山谷的云雾(象茫茫的大海)遮挡山峰的云雾(象巨大的天幕)
3.你觉得这千姿百态的云雾怎么样?(美妙神奇 美不胜收……)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此形象美丽的呢?(打比方)说说你最喜欢哪句,它好在哪里。
4.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写法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种姿态的云雾?
5.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指导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6.总结学习这节的方法:读——划——品——读——背
四、精读课文第三小节。
1.运用刚才第二小节的学法自学第三小节。2.指名说这一小节的中心句。理解“瞬息万变”。3.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是怎样的情景呢? 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
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这句话,比比哪句好,体会云变化之迅捷繁多。
这“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是真的吗?
引导认识作者丰富的想象。仿照此写法来说说云雾的瞬息万变。
4.这么奇异的景致,我们应该怎么读?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一小节。读出自己的惊叹。
五、学习第四节。
面对这样的美景,作者不由感叹――齐读第四节
六、作业。
1.朗读背诵课文。
2.仿照文中二、三小节的写法,写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
庐山的云雾
千态姿态 令人流连忘返
第四篇: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教案
庐山的云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
2.精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想象情景、抓重点词等方法体味庐山云雾的奇丽。
3.走进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想象情景、抓重点词等方法体味庐山云雾的奇妙意境。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吗?今天我们继续去尽情欣赏。
二、精读课文第一节。
1.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
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
出示“变幻无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
齐读这句,突出“景色秀丽”。
第二、三句: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云多)启发想象: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体会这种情境。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
4.小结: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总写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精读第二小节。
1.自读第二节,想一想:这小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你从哪些句子具体读出来的?(交流)
山头的云雾(象白色绒帽)半山的云雾(象一条条玉带)
山谷的云雾(象茫茫的大海)遮挡山峰的云雾(象巨大的天幕)
3.你觉得这千姿百态的云雾怎么样?(美妙神奇 美不胜收……)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此形象美丽的呢?(打比方)说说你最喜欢哪句,它好在哪里。
4.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写法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种姿态的云雾?
5.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指导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6.总结学习这节的方法:读——划——品——读——背
四、精读课文第三小节。
1.运用刚才第二小节的学法自学第三小节。
2.指名说这一小节的中心句。理解“瞬息万变”。
3.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是怎样的情景呢?
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
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这句话,比比哪句好,体会云变化之迅捷繁多。
这“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是真的吗?
引导认识作者丰富的想象。仿照此写法来说说云雾的瞬息万变。
4.这么奇异的景致,我们应该怎么读?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一小节。读出自己的惊叹。
五、学习第四节。
面对这样的美景,作者不由感叹――齐读第四节
六、作业。
1.朗读背诵课文。
2.仿照文中二、三小节的写法,写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
庐山的云雾
变幻无常
千态姿态 令人流连忘返
瞬息万变
第五篇:《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
[《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
《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 作者:沈高明发表时间:2004-4-28阅读次数:290 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简案)作者:葛跃东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
2、学会生字,练习用“秀丽”、“流连忘返”“造句。
3、学习二三节,体会总分段式。
4、情感受到大自然美景的熏陶,美的教育。
一、导入:
见过山吗?凡是山都会有什么?
2、这些,庐山都有,可它为什么与其他山不一样,显得很神秘呢?(“山,多幻变,敢把天刺穿。”)
抓“变幻无常”
3、你知道什么可以称之为“变幻无常”
二、抓抒情句导读全文
出示:云雾笼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流连忘返什么意思?你在什么地方流连忘返?
作者流连在何处,流连着何物?相信你读了全文会明白的。
三、自读全文,思考,不懂的打“?” 全班交流
1、流连在何处?(山上、山道、山腰)流连着何物?此物有何神秘?
2、学第二节(1)、你最喜欢读哪一句?读中议(2)还有什么姿态?
(3)句子与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
3、学第三节
(1)它的第一句与其它几句也是总分结构,全节都是围绕“瞬息万变:”来写。(2)理解“瞬息万变:”
(3)哪一句你感到最富“瞬息万变:”(4)还有什么变化?
4、学习中你还有什么问题?
四、小结。
1、齐读最后一节。
2、作者忘记了回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毛泽东诗词欣赏
毛泽东《七绝》 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庐山概况
庐山,是我国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雄踞于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可谓一山飞峙,斜落而俯视着万里长江,正濒而侧影着千顷阔湖,山青水秀景色泛胜。由长江、庐山、鄱阳湖相夹地带,才会形成襟江带湖、江环湖绕,山光水色、岚影波茫之景象。故古人云:“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湖间”,形容恰到好处。也正因是如此,庐山才不愧为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
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它经过漫长复杂的地质运动:早在震旦纪就在浅海底开始沉积,经过“吕梁运动”慢慢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锉磨,后下沉淹没汪洋海水继得洗礼,直至白垩纪时发生“燕山运动”,掀起“褶皱”波涛重新露出水面,断块续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经长期积雪覆盖,到四世纪末地球变暖,再经更强烈的冰川剥蚀,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峥嵘潇洒,雄俊诡异,刻切剧烈。
庐山地形走向,东西伸张,南北收缩,像片枇杷树叶。东临高垄,西接赛阳,南濒黄龙山麓,北靠莲花。其长约29公里,宽约15公里,周围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由于庐山所处在亚热带地方,土质潮湿肥沃,气候湿润,有利各种植物发育。因此,在这广袤的300平方公里土地中,生长植物3000多种。概括说来,山上山下植物分布有亚热带竹林,有热带常绿阔叶林,有温带落叶阔叶林,有寒带针叶林,以及一般灌木林、混交林,同时夹杂野花野草。形成竹木茂盛,花草芬芳,郁郁葱葱,好个植物荟萃之所以成为胜地,也与植被的功绩分不开。如此茂林修竹,不愧为幽雅翠境。
庐山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这是庐山又一优越条件。节令特色: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庐山气温,根据历年记载:最高只32摄氏度,最低在-16.8摄氏度,全年平均为15摄氏度,可见庐山气温适度。一至于四季,按季节平均计算差异也较正常:春季是11.5摄氏度,夏季为22.6摄氏度,秋季则为17.4摄氏度,冬季常在1摄氏度左右。庐山顶端因处高空地带,加上江环湖绕,湿润气流在前进中受到山地阻挡,易于兴云作雨。所以,庐山雨量丰沛,全年平均降雨量1917毫米,年平均有雨日达168天。庐山云雾较多,全年平均有雾日达192天。更奇异的是庐山云雾常年此出彼没和变化莫测,给庐山增添了妙景。庐山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在雨量丰沛条件下,有多达90多座峰岭的庐山,因地壳运动和冰川剥蚀的巧琢,有的峰岭夹峙峡谷自然形成陡壁深壑,峭崖渊涧,构成众多的瀑床,加上水源四季不断,形成数量众多景观壮美的瀑布,此为庐山一奇。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