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五年级语文鄂豫皖小曲教案-文档资料
五年级语文鄂豫皖小曲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较准确地把握《手拿碟儿敲起来》哀怨忧伤的情绪,并深情地演唱这首歌,边唱边表演“敲碟儿”。
2、能比较听赏〈手拿碟儿敲起来〉和〈凤阳花鼓〉,在细腻的情感体验中区别,学会读谱演唱〈凤阳花鼓〉。
3、了解与歌曲有关的鄂、皖相关文化。
教学重点:
用淡淡哀怨的情绪演唱湖北小曲〈手拿碟儿敲起来〉,并参与表演。
教学难点
“敲碟儿”的表演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了解鄂、皖的地理位置及简称
1、提问:(出示中国地图)
指导学生观看地图,找到湖南省的位置。湖南简称什么?
分别了解湖北、安徽省的地理位置及简称。
学生认真观看地图,回答:湖南简称为“湘”。从地图上看,湖北在湖南的北面,简称“鄂”,安徽简称“皖”。
2、师小结。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特色。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湖北和安徽民歌的音乐风格。
3、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地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想去了解的强烈兴趣和愿望。
二、展开
1、了解湖北民歌
走近“湖北小曲”——《手拿碟儿敲起来》
师演唱湖北民歌〈绣荷包〉、〈龙船调〉等歌曲片段。
师播放《纤夫的爱》的MTV。
师:湖北是楚尾花的法院地,具有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职员,民歌更是湖北的强项。不仅《绣荷包》、《龙船调》等民歌家喻户晓,《洪湖水,浪打浪》、《纤夫的爱》等现代歌曲也传唱大江南北。
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旋律中很快进入角色,并随着MTV轻轻哼唱起来。
2、影片欣赏
(1)播放影片画面:战火弥漫,人民四处乞讨流浪。影片背景音乐《手拿碟儿敲起来》。
师:从影片里,你了解到什么?你听清楚了哪几句歌词?
(2)播放影片《洪湖赤卫队》中的插曲《手拿碟儿敲起来》和画面:街头卖唱的父女俩。
学生认真观看影片,并随乐轻轻律动。学生描述画面、歌词内容,各抒己见。
3、学学“敲碟儿”
(1)师简单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剧情。
(2)问:谁能“敲碟子”?
(3)师示范几种最基本的敲法。
师:在湖北,“敲碟子”是一种非常有名的民间技法,不少民缉拿艺人都身怀敲碟子的绝技。他们卖艺时边演唱碟子小调,边表演敲碟子,身受当地群众欢迎。
(4)学生自主联系“敲碟子”的技法。
(背景音乐《手拿碟儿敲起来》。)
学生跃跃欲试,都想来敲一敲。学生积极参与模仿,并自由练习。
(5)你能创造不同的敲法,随乐参与表演“敲碟子”。
(请表演得好的学生,敲法有创意的学生上台表演。)
学生随意性发挥,并参与演奏。
设计意图
以音乐本身去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自然走近“湖北小曲”。
播放两段影片。以此作为感情基调抓住学生情绪。在音乐的烘托中把学生带进20世纪三四十年代。
通过模仿引发学生兴趣,然后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在模仿和练习过程中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
三、深入
唱一唱《手拿碟儿敲起来》
1、学唱歌曲
(1)全班一起随乐演唱歌曲。
(2)歌曲难点的掌握:
A倚音的唱法。
B附点节奏。
C连线音的唱法。
经过共同探讨,学生选择用忧伤哀怨的情绪演唱歌曲。
2、情绪的掌握
师: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为什么?
(分组演唱。)
A组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
B组用忧伤哀怨的情绪演唱。
带着淡淡忧伤、哀怨的情绪,完整地演唱《手拿碟儿敲起来》,边唱边表演“敲碟子”。
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边唱边表演“敲碟子”。
师小结:小曲好唱口难开,“声声唱不尽人间苦”。《手拿碟儿敲起来》这首歌,歌词古朴平实,旋律温婉、流畅。平静中流溢着淡淡的哀怨,仿佛又把人带回到那艰难迁徙的历程。这就是湖北小调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内涵的体验。
四、拓展
听赏与读谱《凤阳花鼓》
1、听赏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出示妇女们手拿花鼓,沿街乞讨卖唱的画面和播放背景音乐:《凤阳花鼓》。)
(学生仔细欣赏。学生谈感受。(凄凉、悲伤……))
师:听听这首歌曲,说说你对乐曲的感受。
师简单介绍:凤阳花鼓是安徽的一个曲种,属于民歌中小调的范畴。
2、读谱延长《凤阳花鼓》
(1)请对照歌谱自由地唱一唱。
学生随乐自由哼唱。
(2)师用琴示范。
(注意情绪的把握。)
随琴认真读谱。
(3)解决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解决节奏难点:1·235|和3·56ⅰ|两处附点节奏。
3、比较《凤阳花鼓》和《手拿碟儿敲起来》在音乐风格上的相同之处。
学生认真思考,讨论:与“小曲好唱口难开”、“声声唱不尽人间苦”描写的生活相同。
学生讨论得出答案:两首都是民歌,都给人亲切感,都是反映老百姓贫苦生活的曲子……
师:从歌中你常常会听到“说凤阳,道凤阳……身背花鼓走四方”这样的唱词。它与《手拿碟儿敲起来》中哪句歌词描写的生活画面相同?
师小结:这两首曲子都属于民歌中的小调,流畅上口,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它们相近的历史背景,又带给我们一样忧伤、哀怨的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两首历史背景相近的曲子的比较,让学生在细腻的情感体验中区别、学会读谱演唱《凤阳花鼓》。
五、升华。
赏析新时代的鄂皖民歌
师:《手拿碟儿敲起来》和《凤阳花鼓》都是反映20世纪三四十年代湖北、安徽两地人民困苦生活的。那么今天的河北和安徽又是什么样子呢?
(渗透德育教育。)
(出示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城市画面和播放背景音乐——宋祖英演唱的《越来越好》。)
学生认真欣赏画面,情绪逐渐由忧伤变得活泼起来。
设计意图:
体会新社会、新世纪、新都市的美好,使忧伤的课堂氛围变得充满活力。
六、结束小结。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案《鄂豫皖小曲》
小学音乐教案:《鄂豫皖小曲》
教学内容说明: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民歌,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折射出不同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体现着厚重的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积淀。学习民族民间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是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本课以“鄂豫皖小曲”为主题,精心挑选了四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以“听、唱、舞”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并借助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的汉族民歌和歌舞曲的风格特征与相关文化,感受、体验地方音乐的韵味及内在情感,弘扬祖国的民族音乐。听赏部分安排了《湖北小调》和《凤阳花鼓》两首管弦乐曲。;《编花篮》是一首生活气息非常浓郁的民歌,吸取了豫剧的行腔韵味,很具戏剧性。;学习歌曲《手拿碟儿敲起来》,则主要是让学生熟悉“碟子小曲”这种演唱形式,而且进行敲碟子的活动。
百度链接:
1:《凤阳花鼓》
2:《编花篮》
3:《手拿碟儿敲起来》http:///programs/view/nWuFok8Fzh4/4:《湖北小调》http:///posting_images/i1034.wma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管弦乐曲《湖北小调》和《凤阳花鼓》,感谢乐曲的风格特征;能跟琴视唱《凤阳花鼓》的旋律,并能用竖笛或口琴进行吹奏。
2、能独立、自信地用欢快明亮的声音演唱《编花篮》,用歌声表现这首歌的质朴情感,感受其独特的地方韵味。
3、能有表情地演唱《手拿碟儿敲起来》,并与同学一起积极探索、模仿敲碟子的基本动作,边唱边敲碟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用淡淡哀怨的情绪演唱湖北小曲《手拿碟儿敲起来》,并参与表演。难点:“敲碟子“的表演活动。
教具学具准备:
CAI课件、一双筷子、一个碟子、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了解鄂、皖的地理位置及简称
(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师提问:你们了解鄂、皖的地理位置吗?
(指导学生观看地图,找到湖南省的地理位置。湖南简称什么?)
分别了解湖北、安徽省的地理位置及简称。
2、师小结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特色。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湖北和安徽民歌的音乐风格。
二、了解湖北民歌
1、师演唱湖北民歌《绣荷包》、《龙船调》等歌曲片段。师播放《纤夫的爱》
(电脑播放音乐)
师:湖北是楚北文化的发源地,具有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民歌更是湖北的强项。不仅《绣荷包》、《龙船调》等民歌以家喻户晓,《洪湖水,浪打浪》、《纤夫的爱》等现代歌曲也传唱大江南北。
1、影片欣赏
(1)、课件播放影片画面:
战火弥漫,人民四处乞讨流浪。影片背景音乐《手拉碟儿敲起来》。
师:从影片里,你了解到什么? 你听清楚了哪几句歌词?
(2)、课件播放影片《洪湖赤卫队》中的插曲《手拉碟儿敲起来》和画面:街头卖唱的父女俩。
3、学学“敲碟子”
(1)、师简介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剧情。
(2)、问:谁能学学“敲碟子”?
(3)、师示范几种最基本的敲法。
师:在湖北,“敲碟子”是一种非常有名的民间技法,不少民间艺人都身怀敲碟子绝技。他们卖艺时边演唱碟子小调,便表演敲碟子,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4)、学生自主练习“敲碟子”的技法。(电脑播放《手拉碟儿敲起来》的音乐。)
(5)、你能创造不同的敲法吗?
(6)、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敲法,随乐参与表演“敲碟子”。
三、唱一唱
1、学唱歌曲
(1)、全班一起随乐演唱歌曲。
(2)、歌曲难点的掌握。
倚音的唱法附点节奏连线音的唱法
3、情绪的掌握
师: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为什么?
(带着淡淡的忧伤、哀怨的情绪、完整的演唱《手拉碟儿敲起来》,边唱边表演“敲碟子”)师小结:小曲好唱口难开,声声唱不尽人间苦。《手拉碟儿敲起来》这首歌,歌词古朴平实,旋律温婉、流畅。平静中流溢着淡淡的哀怨,仿佛又把人带回到那艰难迁徒的历程。这就是湖北小调给我们留下的应象。
三、听赏与读谱《凤阳花鼓》
1、听赏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师:听听这首歌曲,说说你对乐曲的感受。
师简单介绍:凤阳花鼓是安徽的一个曲种,属于民歌中小调的范畴
2、读谱演唱《凤阳花鼓》
(1)、请对照歌谱自由的唱一唱。
(2)、师用琴示范。(注意情绪的把握)
(3)、解决难题: 35和61两处附点节奏。
3、比较《凤阳花鼓》和《手拉碟儿敲起来》在音乐风格上的相同之处。
师:从歌中你常常会听到“说凤阳,到凤阳……身背花鼓走四方”这样的唱词。它与《手拉碟儿敲起来》中哪句歌词描写的生活画面相同?
师小结:这两首曲子都属于民歌中的小调,流畅上口,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而他们相近的历史背景,又带给我们一样的忧伤、哀怨的情绪。
四、赏析新时代的鄂皖民歌
师:《手拉碟儿敲起来》和《凤阳花鼓》都是反映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湖北、安徽两地人民困苦生活的。那么今天的湖北和安徽又是什么样子呢?
课件出示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城市画面和播放背影音乐《越来越好》
第三篇:第七课 江南小曲 教案
第七课 江南小曲 教案
第七课
江南小曲教学时量:2-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纯真甜美的声音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2、能认真听赏《采茶舞曲》,并积极参与跳一跳“采茶舞”的活动,从中体验乐趣。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茉莉花》感受江南小曲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学唱歌曲《茉莉花》。教学准备磁带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吟诵《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下的赞美江南的诗句。清朝乾隆年间,有皇帝乾隆下江南,后又有乾隆再下江南。究竟江南有什么地方吸引这些名人贵族流连忘返呢?今天这节课,我就带你们到江南一行,如何?
二、舞江南——欣赏《采茶舞曲》(出示图片——江南美景)
这就是江南,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刚才所见的江南美景吗?(学生发言)
江南不光青山秀水景色宜人,江南人也特别勤劳,现在正是采茶的季节,我们去茶园看看吧。(出示图片)
1、听赏与感受——初听《采茶舞曲》(呈现绿油油的茶山画面)
2、你们知道刚才听的这首乐曲是谁写的吗?著名音乐家周大风写的,他看到茶农们在采茶时心情舒畅,采茶动作麻利大方,就像跳舞一样美,所以灵感一来就写下了这首曲子,并且取名叫《采茶舞曲》
3、请你根据刚才听到的乐曲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江南人会用什么样的动作来采茶?双手采茶
单手采茶
等等
4、再赏音乐,跳舞采茶
三、唱江南——《茉莉花》
、简介“小曲”江南除了山水秀美以外,江南小曲也闻名天下,你们知道什么是江南小曲吗?(学生发言)小结:小曲,又称小调,是指人们在茶余饭后喜欢唱的、流传广、形式较规整、短小精悍的歌曲。有抒情、含蓄、细腻、形式多样化等特点。
2、听赏《茉莉花》下面我们就来听一首非常有名的江南小曲从歌中你听到了什么?(引出茉莉花)赏花:请你说说茉莉花的颜色形状等
3、唱《茉莉花》A、哼唱花儿清香扑鼻,让我们随音乐用鼻子来闻一闻,哼一哼。B、用“啦”唱旋律请你试着用手模仿茉莉花,让我们的身边也开满茉莉花吧!c、唱一唱歌词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情绪前两句是对茉莉花的赞美,三、四乐句是对茉莉花色形味的描绘,应用柔美婉转的声音演唱,第五乐句反映人们摘茉莉花时喜悦而有不舍的心情,宜用轻巧活泼的声音演唱,最后一句含蓄的表达了人们对茉莉花的热爱,应深情地演唱。D、全班齐唱E、现在江苏地区还有另外一首流传甚广的《茉莉花》,这首曲子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于歌剧《图兰朵》中作为剧中公主的主题音乐,让老师唱给大家听听。
4、拓展升华
《茉莉花》是一首誉与满中外的歌曲,有很多歌唱家和演奏家都曾演唱和演奏过,XX年,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我们湖南妹子宋祖英把这首歌曲带到了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还有女子十二乐坊、黑鸭子合唱组等都曾表演过,现在我们分别来感受一下表演形式不一样的《茉莉花》。(出示,请你选择)A宋祖英独唱《茉莉花》维也纳金色大厅是世界音乐的殿堂,有我们中国的民间小曲能登入音乐之巅,做为一个中国人,你有何感想?谁愿意象宋祖英一样来独唱《茉莉花》A、女子十二乐坊合奏《茉莉花》简介:XX年由中国传统乐器组合与现代流行音乐表演形式有机结合的流行艺术团体,成员都是分别来自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艺术院校。
谁愿意来当女子十二乐坊表演《茉莉花》?B、黑鸭子合唱组《茉莉花》简介:成立八十年代,成员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有三个声部组成。演唱形式多样,我们来尝试一下轮唱《茉莉花》(分两组先后演唱,一组唱“人人”时反复一遍,与二组同时结尾)
四、创编表现前面我们采用不同手法表现了《茉莉花》,现在分三组,请你们根据小组情况设计演出形式方案,待会评哪组表现得最好。(学生讨论编排)分组表现并评价
五、小结第七课
江南小曲教学时量:2-1课时
教学目标
能安静地聆听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感受乐曲优美婉转的旋律.跟唱《拔根芦菜花》感受江苏民歌的特点。教学重点
聆听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教学难点感受乐曲优美婉转的旋律。教学准备
钢琴教学过程
一、再赏江南美景
二、听赏《茉莉芬芳》
1、聆听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
2、说一说(1)听到乐曲后,你有什么感受?让你想到了什么?(2)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3)让熟悉古筝的学生说说古筝的音色特点(婉转、秀丽、动听)介绍演奏古筝的姿势,并学一学
3、动一动(主题欣赏)(1)随乐曲动一动,想象自己正在美丽如画的湖畔边演奏古筝便欣赏美景。(2)想象自己坐在西湖的游船上欣赏江南美景。(3)随乐哼唱主题音乐并参与表现。
三、江苏民歌《拔根芦菜花》
1、听赏
2、跟唱注意引导学生用方言演唱
四、小结中国的民族音乐多姿多彩,以后我们再学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下课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补习资料
表示处境危险的成语
迫在眉睫盲人瞎马危在旦夕四面楚歌千钧一发火烧眉毛危急存亡 岌岌可危危机四伏兵临城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①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②之:去,到。③故人:指老朋友。④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
译文:老朋友从西边辞别黄鹤楼,在百花盛开的三月去繁华的扬州。孤独的帆船远去的影子在蔚蓝的天空里消失了,只看到长江水向天边奔流。
到底还剩几只鸟
有一回,我(代·带)学生(坐·座)车到(踪·综)合实践基地——“绿色营”。车上有两个活泼好动的男孩(提·题)议玩“脑筋急转弯”。
他们先出题题目是学生证掉了怎么办我说那就再办一个嘛错了掉了捡起来不就好了
然后换我出题,想起我在10岁时,被问过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那时被大家嘲笑了一番,现在我可以问学生了。“树上有10只鸟,猎人开枪打中了一只,还剩几只?”
“当然——一只——也——没——有!”
这真是说到我心里的痛。我当时回答还剩九只,大家都笑我太笨了。答案应该是:另外九只听到枪声都飞走了,尽管我认为有可能有耳聋的鸟,但是没人理我。
如今我的学生比我当年聪明。可为何思维也如此单一?为什么“脑筋急转弯”有标准的答案?如果有标准的答案,还能称为脑筋急转弯吗?孩子的创造力与幽默感让我担忧啊!
于是我说:“我没错,可以还剩下九只。因为——它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妹妹,弟弟和许多朋友都很疼爱它,他们舍不得飞走,都留下来直到它的葬礼完了才走。”
经我这么一说,学生思路大开,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答案。
“树上还有八只,因为有一只是聋子,听不见枪声。”
“树上还有一只,因为打中的一只正好挂在树丫上了。”
“树上还有十五只,因为那十只原来是个和睦的家庭。被打中的是鸟爸爸,当全家正在悲痛时,来了六只鸟声称是鸟爸爸的骨肉,要来分遗产。”
“树上还有二十只鸟,因为打中的是一只母鸟,留下六只幼鸟成了孤儿,又引来了11只鸟要抚养它们。”
“树上还有30十只鸟,因为被打中的是一只悪鸟,又来了21只鸟表示庆贺。”
“树上还有49只鸟,因为树上原有5对恩爱的鸟,猎人打中的是一只雄鸟,使得一只最美丽,歌声最好听的雌鸟成了寡妇,又有40只雄鸟来追求它。”“树上还有若干鸟,因为许多鸟都来抗议猎人的行为。”
``````
听到孩子们的回答,我感慨万分!
1.划去第一自然段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2。给第二自然段补上空缺的标点。
3.文中的我开始担忧什么?后来又感慨什么?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呢?联系实际来谈谈。
5.像文中的学生一样,你也说两种可能情况。
(1)树上还有只鸟,因为
(2)树上还有只鸟,因为
第五篇:五年级音乐教案资料
嘀格伢儿的梦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嘀格调》、《土家喜爱咚咚喹》、《脚踏水车唱山歌》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嘀格调》,并用明亮、流畅的声音表现歌曲活泼、欢乐的情绪
2、在听赏《土家喜爱咚咚喹》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木管乐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地跳起摆手舞主动参与听赏活动。教学重点:
能用明亮的声音演唱《嘀格调》 教学难点:
能初步了解木管乐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地参与听赏活动。教学准备: I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咱们湖南的湘西吗?在湘西啊,有很多的大山,大山里住着很多的少数民族,你们知道有些什么民族吗?
1、请同学们交流。
师:住在大山里的人们,最喜欢用山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了,听,他们脚踏着水车,唱起了山歌呢!
2、聆听歌曲《脚踏水车唱山歌》。
3、听唱法学唱《脚踏水车唱山歌》
4、轻声演唱,注意声音位置。
三、新课教学。
1、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唱一首湘西民歌,(解释歌词中湘西方言的意思)
如:“嘀格”有小和少的意思,“一班”、“坪坝”、“伢儿”分别是“一群或一伙”、“大块的平地或操场”、“孩子”的意思
2、老师范唱
3、采用竞赛的方式学习曲谱(1)自由击拍视唱两分钟
(2)谁先举手就让谁先唱,请3-5名学生唱(3)比一比谁唱得好(4)全班唱曲谱
4、学习歌词:吐词要清晰
5、歌曲分析与处理:
基本速度为中速稍快,基本情绪是活泼、富有朝气。第一、二乐句力度为mf,要唱得连贯、轻松、活泼。第三乐句是全曲的高潮,力度为f,情绪较为激动,演唱应连贯圆润第四乐句的前两小节用微弱、清晰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最后两小节用力度mf和连贯的 课题: 嘀格伢儿的梦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音乐活动 教学目标:
1、听赏《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感受歌曲的情绪。
2、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了解二拍子和三拍子。教学重点:
能用明亮的声音演唱《嘀格调》 教学难点:
能初步了解木管乐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地参与听赏活动。教学准备:
钢琴、电脑、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复习
1、演唱《脚踏水车唱山歌》,注意声音位置,轻声演唱
三、新课教学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嘀格调》描写了湘西的孩子开开心心去上学的情景,整首歌曲欢快明亮,下面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你们觉得它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1、聆听歌曲《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感受歌曲的情绪(优美的)
师:你们看看,这首歌曲在情绪上与《嘀格调》有不同,在节拍上也有不同呢。前一首是二拍子的歌曲,而这首是三拍子,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2、再次聆听歌曲。
3、轻声跟唱歌曲。
师:你们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没?
4、同学们交流对歌曲的情感体验。
5、全班跟唱歌曲,表现出歌曲的情境。
四、音乐活动。
师:刚才我们通过《嘀格调》和《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感受到了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区别,下面,这两辆音乐火车呢,就需要同学们把这火车蕊片装上去,火车才能顺利开动,谁来试试?
1、视唱曲谱
2、找出二拍子的乐曲和三拍子的乐曲
3、填入拍号。
4、划拍演唱一遍。
五、总结下课。
西部放歌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听赏歌曲《黄河船》时,感受陕西民歌的特点,并能模仿陕西方言随乐跟唱。
2、能学会唱《走降州》,并在歌曲表现活力中了解其音乐形象,与风格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西部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并予以表现。教学准备:钢琴、课件、有关西部民间歌舞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走进西部
1、歌声引进西部 听《黄土高坡》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提问导入这首歌叫什么?它的风格怎样?你能唱几句吗?(十多年前,这首歌红遍了全中国。这么高亢、这么粗狂、这么豪放的歌曲它源自哪里呢?)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进入西部,说说黄土高原,黄河和我们这里的区别
2、简介西部 说一说黄河、黄土高坡以及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黄河与我们湘江有区别吗?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会是怎样的性格呢?在这么天宽地阔的高原上,人们说话或是唱歌的声调会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咆哮怒吼的黄河与赤裸光秃的黄土高原赋予那里的人开朗豪放、纯朴淳厚的性格,在天宽地阔的黄土高原上,人们由这山坡可以望见那山坡,可是见个面要走几个小时的羊肠小道,喊话和对歌成了他们最快捷的交流方式。因此,大自然赋予了他们空旷。高亢的声调和喉咙。听,他们的歌声传过来了)。
二、西部放歌
1、听《黄河船夫曲》师:这歌声来自哪里?师:河面上飘来的歌声会是谁唱的?他们在干什么?师:对,这首歌就叫《黄河船夫曲》。你听出他有几段歌词,以什么形式出现?师:我们在听一遍,请你说说这首歌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说出粗圹、高亢、空旷、雄浑、朴质等特点。)师:这首歌的节奏是紧密的还是自由舒展的。师:这么悠长的节奏,让你感受到什么?
(2)跟唱 师:好,我们就在这开阔的黄河上,拉开嗓子,一起唱《黄河船夫曲》(全班随乐唱一唱,唱出它的高亢、粗犷)歌曲中的“艄公”用了什么语言?(陕北方言)还有那一句用了方言?(3)、表演(!)体会:你觉得歌曲的曲调和速度有什么特点?(曲调有多处重复,速度比较慢。)平稳稍慢的速度,让你感受到此时的船是在急流险滩中还是在平静的河面上行驶呢?(平静的河面)听了这首歌,你头脑中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船夫们是怎么划船的,你能学一学吗歌曲开始处有一大一小两个吆喝声,这是怎么回事?(是交错而过的两只船上的船夫在打招呼)。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排成一条船,一起来扮演黄河上唱着《黄河船夫曲》的船夫们。比比看谁唱得韵味更足。
2、唱《走降州》(1)、过度语船靠岸了,船夫坐下休息休息。高原上到处都能听到悠扬的歌声。你听,那边船夫的声音刚落,这边又传来孩子们学唱的挑夫歌。(2)、听听《走降州》 ① 同样是来自黄土高原上的民歌,他们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呢?你从歌声中听到了什么?生:一根扁担……..② 说说走《走降州》歌中唱到“担上扁担走降州”,降州在哪里?为什么要走降州而不是坐车到降州?降州是古称,在今天的山西省,现在是商业发达的繁华之地。我们现在要买东西都是拉钱到超市去买。可是那时侯高原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人们要买东西、卖东西都只能挑着担子走到降州去。于是就有了“担上扁担走降州”的说法。(3)、学学挑担子师:你回条扁担吗?能学学吗?(尽量模仿各种不同的姿势)。学生随音乐《走降州》挑担律动,再次熟悉音乐。(4)、学唱曲谱 学生随琴轻唱曲谱,并及时解决难点。5 1 5 1 5 1 5 1这句音比较高,不能叫喊,引导学生感受扁担一颤一颤的轻快的形象。切分节奏引导学生想象切分节奏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唱出它的重音。(5)、学唱歌词
1、随琴唱词
2、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的音乐形象,并唱出他的重音。(歌词只有一句,其余全是虚词衬词,刻画了软溜溜的扁担一上一下颤动的形态与颤动的声音,生动形象、幽默诙谐,表现了挑夫苦中作乐得心情。所以,要唱得轻快、活波幽默。)(6)、感情处理挑夫们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可是他们却能苦中作乐。请想一想,要怎么唱才能让他们肩上的担子变得更加轻松、脚步变得更加轻快呢?
三、拓展
(1)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你还了解那些高原上的情况呢?学生交流(3)今日光秃高原新貌今天的黄土高原在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下,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们看!平庸的土地上开垦出了肥沃的梯田;黄河大桥巍然耸立;高速公路穿过高原;南水北调工程正在启动,黄土高原一步步走向繁荣。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领略了黄土高原上极具魅力的民间歌舞,他们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希望大家大胆地走近她,摘取她。下课
西部放歌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自主识读甘肃民歌《刮地风》的曲谱,学会唱这首歌,并用竖笛吹一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四四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能认出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2、感受陕西民歌的特点,并能随乐跟唱,了解陕北秧歌的特点,并能随歌曲《拥军秧歌》跳一跳。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西部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并予以表现。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钢琴、课件
2、学生准备:有关西部民间歌舞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回忆西部歌曲的特点,学习《刮地风》。
1、听歌曲《刮地风》。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从哪里听出来的?《刮地风》是流行于我国甘肃、青岛一带的传统小调,也是新春佳节闹秧歌时的常用曲目。
2、学唱曲谱 这首歌曲有四个乐段,分给四个组自己学唱曲谱。(1)5 5 3 5 │ 6 16 │5 5│(2)3 5 5 3 │ 2 3 5 │ 5 3 2 1 │2 —│(3)5 3 5 │ 5 3 2 1 │ 6 1 2 │ 3 2 3 │(4)6 12 │ 3 2 3 │ 1 2 1 6 │ 5 —││ 句中带有切分音型的重复,打破了均衡的节奏感,为旋律增添了欢乐的情绪。
3、唱歌词歌词叙述了一年十二月中各种节气的变化和时令的特征,使人们在娱乐消遣、享受艺术美感的同时,获得丰富的生活知识。
二、活动——扭秧歌 秧歌是一种主要流传于我国北方广大农村的民间舞蹈。这种舞蹈又叫扭秧歌或闹秧歌,表演形式为多人组成秧歌舞蹈队,分别持扇、帕、鼓、棒等,在鼓、锣、钹、唢呐等乐器伴奏下,边走边舞,有的地区也表演故事。情绪换快、热烈,很受广大群众欢迎,现已成为流行全国的群众舞蹈。
1、欣赏片断扭秧歌(出示课件)
2、学跳扭秧歌。
3、配上音乐扭秧歌
4、把准备好的手帕拉在手上,配上音乐跟着老师学扭秧歌老师可设一个秧歌队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动作、角色等,随着欢快热烈、富有特色的陕北民歌《拥军秧歌 》参与到秧歌队伍中来。三、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 鱼水情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八三拍子的含义,能按其节拍规律击拍或划拍学唱歌曲的旋律。
2、能与他人合作,用优美和谐的声音学会合唱歌曲《唱支最美的歌》,并选用打击乐器参与表现。
3、能联系近年来在抗洪抢险、救人、救火中解放军的英勇行为和感人事迹,结合本课三首音乐作品的听赏和演唱的体验,说说解放军与老百姓的鱼水深情。教学重难点:
1、体验和感受军民鱼水情。
2、歌曲两个声部的协调,统一。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电子琴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恩军民鱼水情
1、听赏《大红枣儿甜又香》
(1)导入 引用歌舞剧《白毛女》导入新课(2)介绍 了解中国旧社会的历史
(3)小结:这部舞剧描述了旧中国东北农村的一户苦难人家的真实故事。在很多影片中可以看到,在旧社会,中国老百姓深受三重压迫。他们不仅要受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且还要受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整个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全国军民奋勇抗战,誓死保卫了我们的祖国。抗战胜利后,各地的老百姓都把八路军当成自己的救命恩人,他们纷纷拿出自家舍不得吃的蛋、粮食、枣儿等来欢迎八路军战士。(4)听赏《大红枣儿甜又香》 了解歌词,都说了些什么?
(5)唱《大红枣儿甜又香》 随音乐哼唱《大红枣儿甜又香》的旋律。
2、听赏《洗衣歌》
(1)看插图听赏《洗衣歌》 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河北的老百姓拿出了他们的特产——大红枣来欢迎八路军叔叔。在我国的西藏老百姓又是怎样来表现他们和解放军是一家亲的呢?(2)了解歌词.说说藏族姑娘为什么要帮助解放军洗衣裳。
(3)跳《洗衣歌》 随音乐跟老师跳西藏舞的简单舞步,感受军民浓浓的鱼水情。
二、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感受到河北人民和西藏人民与解放军之间的鱼水情,这节课我们也来表达我们的心意。
二、表现军民鱼水情
1、学唱歌曲
(1)初听《唱支最美的歌》了解歌的内容(2)二声部学习
①反复听歌曲二声部。
②学习分组随琴学唱二声部的高低声部。
③声部合作学习(师生合作.学生合作)(3)学唱新歌
①再次聆听全曲
②随琴用u哼唱全曲。
③听老师用四三拍子弹奏歌曲。
你觉得四三拍和八三拍哪种节拍更适合这首歌曲,为什么?
④指出八三拍和四三拍的共同点——强弱规律。
⑤随琴唱歌词 2、演唱歌曲
(1)有感情的试唱全曲。
(2)演奏全曲,加以伴奏。
三、课堂小结
说说解放军叔叔为我们所做的贡献。
第四课 祖国在我心中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祖国印象》。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在听赏合唱《我爱我的祖国》时,感受、体验“我”和祖国之间永不分割的真挚情感。
2、能积极参与二部轮唱,体验轮唱的乐趣;能在音乐活动中将曲子按拍号分类存档。教学重难点:了解二部轮唱、体验二部轮唱的乐趣; 通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在每周都要进行升旗活动吗?每当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你都想到了什么?
2、揭示课题
二、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1、全班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2、听录音范唱,整体感受歌曲的情境及节拍特点;
3、复习3/8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4、引导学生说出6/8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并讨论歌曲中几种典型节奏
5、全班随着范唱音乐轻轻划拍,加深对音乐的印象;
6、随琴跟唱歌词三遍,第一遍用“|a”模唱,第二、三遍带词演唱;
7、突破难点,分组划拍演唱;
8、艺术处理: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
三、感受《我和我的祖国》
1、初听全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拍特点;
2、复听全曲,体验“我”和祖国永不分割的情感;
3、再听全曲,表现情感,可跟唱,身势律动等。
四、课堂小结
第四课 祖国在我心中 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演唱歌曲《祖国印象》,并随机评价。
二、读谱学唱《美妙的歌声》
1、介绍各种演唱形式;
2、随琴识读乐谱;
3、熟唱歌曲;
4、将全班分成两个轮唱组,并进行轮唱练习
(1)要求:轮唱是不同时开始,但同时结束的演唱形式,结束时两个声部一定要整齐。(2)方法:当第一声部唱到回时,第二声部从处进入,第一声部将 反复一次,以便两个声部同时结束。
5、说说轮唱与齐唱的气份是否一样,轮唱有何特点。
三、给下载的音乐存档
1、学生回忆2/4,3/4拍子的含义及其规律;
2、教师弹奏谱例,学生随及轻轻划拍,辨别拍子;
3、请学生为教师弹奏的谱例存档,将相应的拍子写上序号。
四、课堂小结
第五课 绿色的呼唤
总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积极参与这首歌曲的表演。能主动参与即兴接唱的音乐创遍活动。
2、能认真听赏电子音乐《森林晨光》,并能用语言描述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3、能用欢快,明亮的音乐跟唱《绿色的歌谣》。体验歌曲中的情感;能主动搜集与环保相关的资料并参与课堂交流。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轻快、圆润的声音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
2、怎样指导学生创遍歌词、歌曲是本节课老师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讲述《小鸟的故事》
二、导入
播放音乐《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听了这首曲子后你想到了什么?结合你看到的一些现象来说一说。
三、导学
1、范唱
播放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2、即兴接歌词 用响板击拍节奏: xx xx |xx x| 师:小鸟 请到 这里 来。生:这里 森林 长成 排。
这里 草地 像绿 海。
这里 鲜花 为你 载。
这里 清泉 为你 开。
听老师弹奏四段曲子,想一想:这四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3、排列旋律
(1)听旋律(1~4句);(2)说联系,组合旋律;(3)唱旋律。
四、组装词曲
将首先接歌词的内容添到旋律里,大家唱一唱。
五、学唱歌曲
1、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对比一下,这首歌曲有那些地方和我们创作的歌曲不同呢?
2、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1)用“啦”轻唱旋律。
(2)跟琴模唱第二乐段。
3、全班齐唱歌曲 第二课时
一、表现创作
1、情感处理
(1)第一乐段;
①学生轻声唱一遍,感受体验歌曲情绪;
②分析讨论:小鸟们渐渐地飞回来了,飞来了。力度?情绪
(2)第二乐段:
①轻唱一遍,感受、体验; ②分析讨论:小鸟多自由吧!多快活呀!小朋友高兴地呼唤着小鸟快回来。这里力度?情绪?
③老师总结: 很好,这一段我们应该唱得跳跃一些,用明亮的声音表现小鸟那种自由飞翔,自由歌唱,愉快生活的情景。
二、表现歌曲
(1)全班随乐轻唱歌曲;(2)分角色演唱;
(3)用身势动作为歌曲配节奏。
三、交流体会,升华美感
1、和小鸟做游戏
小鸟唱 :55 35 | 16 5 | 学生唱: 56 53 | 21 2 | 你们这里有什么 这里 树木 长成 排
2、听赏跟唱歌曲《绿色的歌谣》
3、总结。渔夫与金鱼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中的曲一至曲九;
2、能主动积极地参与音乐剧的表演,并争取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或为同学的表演伴唱伴奏;
3、能根据剧情发展的变化为人物设计台词;能在表演活动中认识到贪得无厌的人最后只会一无所有。教学重难点
1、准确唱出童话音乐剧个唱段并进行表演;
2、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地表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普希金的童话故事《渔夫与金鱼的故事》哪位能说说故事的结局怎样?
2、新学
我们今天就把这个童话唱出来
二、第一幕 出海
1、曲一
(1)学生自学曲谱及唱词,老师用琴弹奏旋律给学生指引;
(2)学生齐声演唱曲一,并配乐进行初步表演尝试。
2、曲二、三
(1)天遂人愿,一条大大的金鱼被老公公的鱼网拖出了海面。
播放音乐:曲二的音乐以及金鱼被网住的画面。
(2)学生跟着反复播放模仿金鱼做的动作,唱出曲二。
(3)金鱼求老公公放了它,老公公答应了吗? 启发学生:唱出老公公善良和不求回报的感觉。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第一幕的曲目
二、第二幕 贪婪
1、第一场 要个木盆(曲四)
(1)对比:
老公公的心地是这样的仁慈,可当他回家后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老婆婆却听到了不同的想法。谁能扮演老公公、老婆婆说说他们之间的对话?
引导学生说出老婆婆不快、不满的语气。体现出老公公老实懦弱的个性。
(2)播放曲四的音乐,学生跟唱曲四,注意#5的音准。
启发学生:唱出老公公那种出尔反尔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3)全班齐读金鱼的话
引导:读出金鱼知恩图报,真心祝福的感情。
2、第二场——第四场 要新房子——要当女皇(曲五——曲八)(1)串联过渡
金鱼满足了老婆婆的要求吗?老婆婆是不是就此得到了满足呢?她又提出什么新的要求呢?
(2)分组排练
出示曲
五、曲
六、曲七的唱词。
学生分组为它们设计台词对白,并根据曲四的曲调唱出相同曲调的曲五至曲七。启发体会老婆婆日益高涨的贪心欲望。
(3)彩排表演
分组按顺序演出老婆婆从要新房子到当女皇的过程。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分配道具;有感情地说出自己编的台词;全组齐声有表情的唱出台词。
(4)故事收场
a、面对这个永远得不到满足的老太婆,好心的金鱼采取了什么行动? b、老师范唱曲八。
c、学生跟伴奏音乐唱出曲八。
d、启发学生体会金鱼极不愉快和失望透顶的情绪。
三、课堂小结
布置表演任务,各组安排角色扮演及若干道具的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的队日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学会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风俗民情,能主动参与新疆歌舞表演,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
2、在听赏《看马戏》时,能感受乐曲所表现的热闹场面并参与表演。
3、能参与他人合作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小队活动,在参与活动中体验过队日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1、歌曲学唱。
2、体验人们欢庆丰收,载歌载舞的快乐心情,从中受到热爱家乡、劳动的情感熏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一起外出过一个快乐的队日,请大家根据音乐及老师的动作,猜猜我们将要去哪里?
1、手鼓展示
介绍乐器以及新疆的风俗人情。
2、跳跳
看老师的动作,你能学学吗?
3、唱唱
你还会唱其他的新疆歌曲吗?
二、学唱新歌
1、听听
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
2、拍拍
找出出现最多的节奏。
3、练练
(1)在节奏拍击的基础上进行练唱。
(2)练唱滑音、强音、波音。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唱唱上节课的曲子,重点各记号的表现。
二、学唱歌曲
1、朗读歌曲,说说歌词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跟唱歌曲。
3、划拍学习歌曲旋律。
4、依谱轻声学唱歌词。
三、歌曲表现
1、分析歌曲,体验情绪,激情演唱,师生合作。
2、加入打击乐伴奏。
3、创编舞蹈。
4、表演。
四、拓展延伸
分组设计小队活动,下节课展示。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在新疆度过了一个愉快的队日。请同学们设计自己的小队活动。各小队是怎样设计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谁的最有意义。
二、活动展示
分组展示自己的小队活动。
三、活动总结
第八课 长白山下的歌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朝鲜民歌《道拉基》和《阿里郎》,感受朝鲜人民的思乡之情,了解他们勤劳、俭朴的个性。
2、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本课的各种音乐活动,增加自己对祖国民歌音乐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教学重难点:
1、演唱歌曲《 嘿呀》,用“安旦长短”为歌曲伴奏。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我国有哪些名山,你们知道吗?
2、在我国有座长白山,山下住着一群朝鲜族的人们,我们去那儿看看。
二、听长白山的乐曲
1、听赏朝鲜民歌《道拉基》又名《秸梗谣》。
2、对比听赏合唱曲《道拉基》。
3、听管弦乐曲《道拉基》。
4、说说这三种表现形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5、谈谈感受与理解。
三、拍长白山的节奏
1、介绍长鼓。
2、用小鼓拍节奏。
3、说出强弱规律,引出节奏特点:“安旦长短”。
4、分组自选打击乐器演奏,教师指导。
5、播放歌曲《 嘿呀》的旋律,集体用打击乐器和乐打击。
6、小结。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朝鲜族的民歌节奏叫什么?
2、你能哼一哼《道拉基》吗?
二、唱长白山的歌谣
1、播放歌曲《 嘿呀》,学生用“安旦长短”伴奏。
2、出示歌谱,集体跟琴轻唱。
3、出示各小节中的“ 嘿呀”歌词,引导学生用兴奋、愉快的声音学唱“ 嘿呀”。
4、小组互相学习,依谱唱词。
5、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6、学生评价纠错,教师指导纠正。
7、集体跟琴齐唱。
三、课堂小结
第九课 可爱的家乡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蓝色的雅特朗》,并能分别参与高、低声部的演唱;能积极参与“唱一唱”的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2、能正确识读 拍号,知道其含义和强弱规律;能随琴哼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合唱部分的旋律。
3、能安静地聆听《还乡》,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
4、能随乐跟唱歌曲《故乡的亲人》。教学重难点: 歌曲的二部合唱。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导学习
1、播放音乐《刘阳河》。
2、交流:这是我们家乡的闻名全国、全世界的民歌。她使我们感受到了可爱的家乡山美、水美、人更美。
二、创设情境,体验学习
1、听一听《还乡》
(1)介绍作者:喜多郎。
(2)初听全曲。
(3)复听全曲。
2、唱一唱《家乡美》(1)分声部学唱。(2)两部合唱。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家乡美》
二、学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
1、音乐知识:八六拍子
(1)回忆八六拍子的强弱规律。
(2)用击掌表示拍子。
(3)学生用手势感受节拍的韵律感。
2、学唱歌曲(1)感受旋律; ①模唱; ②突破难点
附点八分符:1.; 切分音:6 5 5.; 前倚音:
(2)学唱旋律
①学唱齐唱部分; ②分声部学唱;
③依琴轻声、完整练唱旋律; ④小组之间合作练习。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演唱歌曲旋律。
二、继续学唱歌曲
1、学唱歌词:
(1)朗读歌词;
(2)轻声分声部演唱;
(3)师生合作演唱;
(4)小组合作演唱;
(5)全体演唱。
三、听赏与跟唱《故乡的亲人》
四、课堂小结
第十课 音乐家贺绿汀
教学目标:
1、在自学或聆听《贺绿汀落水生还记》的过程中,对音乐家贺绿汀的人品有初步的认识。在听赏和演唱活动中,能对音乐家贺绿汀及作品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在听赏乐曲《嘉陵江上》的活动中,了解音乐作品反映的历史背景和表现的情感。能在地图上指出嘉陵江和长江的地理位置;能采用伴奏的形式参与《晚会》的听赏活动,感受音乐的气氛;能随乐哼唱《清流》,能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时光一去不回头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了解音乐家贺绿汀先生的生平及部分音乐作品;
2、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晚会》的表现和创编。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牧童短笛》。
二、自由介绍音乐家生平:
1、由学生自由介绍:出生、经历、时代背景;
2、学生讲小故事;
3、老师或学生讲《贺绿汀落水生还记》;
4、过渡:作为一名音乐家,我们就不能不说说他的音乐作品。
三、按历史线索介绍贺绿汀先生的作品1、1903年湘江边 出生;
2、1934年《牧童短笛》、《摇篮曲》分别荣获“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
一、二等奖;
感受音乐:你是否能在音乐中听出中国风味?
3、1934年的简介
教师演唱《天涯歌女》。4、1937年 重庆 日军侵华 引出《游击队歌》
学生聆听《游击队歌》轻快的旋律表现了游击队的什么特点?
5、1934年 嘉陵江畔 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
结合教材聆听《嘉陵江上》。
四、课堂小结 简介作品,布置学生收集。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你能说说你所了解的贺绿汀吗?
2、汇报收集到关于贺绿汀的作品。
3、布置学唱一两首为下节课的活动做准备。
二、听赏与策划
1、聆听《晚会》。
2、老师简介作品。
3、思考:这是一场怎样的晚会?描述一下你想象的热闹场景。
4、策划下节课我们来歌唱贺绿汀的作品,用一种你喜欢的方式表现演唱会热烈气氛。
三、听赏与跟唱《清流》
1、结合教材初听歌曲。
2、随琴哼唱旋律。
3、随音乐唱歌词。
四、课堂小结
准备下节课的演唱会。第三课时
一、宣布“贺绿汀作品演唱会”的开始。
二、学生主持并开展 及时给予评价与指导。
三、活动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