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语文《白杨》学习资料
《白杨》学习资料
白杨作者袁鹰作品及人物简介
作者介绍:袁鹰,1924年生,江苏省淮安人。当代著名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原名田复春,参加工作后改名田钟洛。194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之江大学。历任《世界晨报》《联合晚报》《新民报》记者、编辑。建国后历任《解放军报》编辑、《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等职。
代表作文(品):中篇小说《年青的时候》,儿童文学作品《丁丁游历北京城》《篝火燃烧的时候》《彩色的幻想》《保卫红领巾》《五封信》《我也要戴红领巾》等,散文集《红河南北》《第一个火花》《第十个春天》《风帆》《非洲的火炬》,诗集《红湖集》《花环》《袁鹰儿童诗选》等。本文选自《风帆》,有改动。
白杨课文整体阅读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树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作者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车窗外的白杨──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难,茁壮成长;父亲心目中的白杨──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作者的描写非常传神,对父子三人进行了语言描写和神态刻画,孩子天真烂漫,父亲严肃而又不失亲切。在心理描写上则非常含蓄,没有过多直接的叙述,而是以神传情,意境深远,通过神态的变化来表现感情的波澜。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三是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白杨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难点是体会写法,感悟
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白杨课文整体分析
文章的段落划分:课文按记叙内容的不同,可分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从窗口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写大戈壁和铁路沿线的白杨树。
第二段(从“一位旅客正望着……”到“……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写父亲与孩子们议论白杨树。
第三段(从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到最后),写孩子们将和爸爸一样地在边疆扎根。
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了一系列讨论的事,写出了白杨树的特点,以及所蕴含的精神品质。
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通过对白杨树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写作特点:
1、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物喻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介绍白杨的特点,从而引出那些扎根于边疆的建设者们,作品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来表达对这些建设的的尊敬之情。
2、作者对人物描写得非常细致,对父子三人进行了语言描写和神态刻画,孩子天真烂漫,父亲严肃而又不失亲切。在心理描写上则非常含蓄,没有过多直接的叙述,而是以神传情,意境深远,通过神态的变化来体现感情的波澜。
白杨词语造句练习及答案
《白杨》词语造句
【浑黄一体】
⑴ 在戈壁浑黄一体的世界里,白杨树是唯一的风景。
【高大挺秀】
⑴ 虽然柳树婀娜多姿,但是我却更喜欢高大挺秀的白杨树。
白杨字词:多音字积累
【戈壁】蒙古人称沙漠地区为戈壁,这种地区尽是沙子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
例句:在戈壁浑黄一体的世界里,白杨树是唯一的风景。
【界限】不同事物的分界;限度。本课指天和地交界的地方。
例句:我站在海边一眼望去,水天一色,分不清哪里是天和水的界限。【清晰】清楚。
例句:孩提时的记忆清晰地留在脑际,怎么都忘不了。
【浑黄一体】指天和地都是黄色,分不出界限。这里讲风沙大,天地间分是黄色。
例句:走进戈壁,你根本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都是浑黄一体。
【挺秀】(树木、身材等)挺拔而秀丽。
例句:虽然柳树婀娜多姿,但是我却更喜欢高大挺秀的白杨树。
【卫士】担任警卫工作的士兵。
例句:青蛙是益虫,是“农田卫士”。
【沉思】深入地思考。
例句:为了解决这道难题,他沉思了许久。
【抚摸】用手轻轻地按着来回移动。
例句:波浪轻轻地亲吻着海滩,像母亲抚摸睡梦中的婴儿,是那么的温柔!
【软弱】缺乏力气,也比喻力量不强,坚定性和斗争性差。
例句:在关键时刻他总是那么坚强,一点儿也不软弱。
【介绍】使双方相识或发生关系,引进、带入(新的人或事物)。
例句: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白杨的生物特性。【表白】解释、说明(自己的情况、意见等)。
例句:你也别表白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大伙儿心里都明白。
《白杨》多音字组词
强:jiàng(倔强)
qiáng(强大)qiǎng(强迫)
通:tōng(通行)tòng(一通)
《白杨》字词辨析
【沉思 深思】
“沉思”着眼于思考的神态和程度,即深沉、静默地思考,表现为只专心地想事情而不顾其他状态;“深思”着眼于思考的深度,含有“严肃认真”的意思。
【坚强 刚强 顽强】
这三个词语都表示不可动摇、不可摧毁。区别在于:“坚强”“刚强”都是褒义词;“顽强”有时用于贬义,如:“这股邪恶势力相当顽强。”
《白杨》反义词积累
清晣──模糊 混沌 含混 含糊
软弱──坚强
动遥──坚定
消失──出现 粗壮──细小 微笑──哭泣
高大──矮小 满足──渴望 严肃──活泼 随便 随和 诙谐
本文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
《白杨》疑点解析
1、爸爸为什么要带孩子们去新疆读书?
答:爸爸就象白杨一样,戈壁需要他,他就来到戈壁,不怕困难,顽强不屈地建设戈壁。爸爸决心扎根戈壁,希望孩子们也象他一样,所以把孩子们也带来。
2、白杨具有哪些精神品质?
答:不讲条件,不畏艰苦,坚强不屈。
3、爸爸为什么开始沉默,后来又微笑?爸爸的希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答: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像白杨一样适应那里的艰苦的生活,一定能像白杨一样很顽强地生活下去。
4、“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你能体会到它的含义吗?
答:作者用小白杨的茁壮成长,来暗示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孩子们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成为祖国建设需要的人。
第二篇:五下语文《白杨》课文资料
写作背景: 白杨课文资料
这篇课文是我国现代作家袁鹰60年代初的作品。当年大批内地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奔赴新疆,开发大西北,艰苦创业。作者通过对白杨的赞美来歌颂这些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的崇高品格
教师教案:
一、对文章中心的把握《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文章含蓄凝炼,寓意深刻,作者借大戈壁上的白杨来赞美在新疆扎根落户的建设者,在朴素平淡的风景画中蕴含着浓郁的诗意。这“诗意”不是别的,是作者热情歌颂的不畏艰苦创业的精神,它不仅表现在那位旅客身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培育下一代边疆建设者的精神上。正是这浓郁的诗意,扣动着读者的心弦,使人对那扎根边疆的崇高精神境界产生敬仰之情。
二、对明线和暗线的处理这篇散文有两条线索。明线写白杨,先简笔勾画白杨高大挺秀的外形,再借爸爸之口礼赞白杨坚强不屈、生命力强盛的内在品格,最后写小白杨迎着风沙茁壮成长。暗线写爸爸,先写爸爸看着戈壁滩上的白杨出神,再写爸爸严肃地向孩子介绍白杨树,最后写爸爸由陷入深思到突然露出微笑,这是人物神情变化的一条暗线,这两条线索如何处理呢?怎样才能不顾此失彼呢?我选择了这种较佳方案?前半部分重点抓明线,突出白杨的形象;后半部分重点抓暗线,突出边疆创业者的形象。
三、对物和人的关系的处理教学借物喻人的文章一定要处理好物和人的关系。我认为一般就应先讲好物的特性,然后再讲清人的特点。根据文章的思路,教学时我首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白杨高大的形象,让学生感到白杨确实了不起,叫人敬佩。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理解爸爸的心愿,树立起边疆创业者的高大形象。
四、要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语文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是既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又给学生以艺术的享受。《白杨》一课教学我注意了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的艺术。以第二课时为例,在教学结构上,导入正课后,我出示了大幅戈壁挂图,用动情的语言描述大戈壁荒凉的景象,追求“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教学也忌平淡无奇,在教学白杨内在品格时,我通过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描述渲染、感情朗读四个步骤掀起教学高潮。结束时我让学生由边疆的白杨联想到身边的“白杨”,由大白杨联想自己这些“小白杨”,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何处讲解,何处启发,何处朗读,何处讨论,何处留下“教学空白”,都作了精心设计。单调乏味的教学语言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时,我力争做到启发性语言循循善诱,讲解性语言有条不紊,描述性语言绘声绘色,赞扬性语言激情昂扬,教师用饱满的感情感染学生,使教师、学生、作者三者的感情发生共鸣,力争达到“入境”、“悟神”的最佳境界。
品词品句:
在书上画出爸爸介绍白杨树特点的话,并说一说每句话都讲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第一句是这样写的,“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句话写出了白杨树直的特点。第二句话是,“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这句话写了白杨树适应性强的特点,无论“在哪儿”它都能适应,并且很快生根、发芽。)读这两句话,再一次体会白杨树的特点。
结合课文谈一谈哪些地方表现了白杨树直和适应性强的特点。(课文第三自然段有一个词“高大挺秀”,说明了白杨树又高又直。爸爸讲白杨树特点的话中有两个“哪儿”,说明了无论在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白杨树都能够很快生根发芽。表现了白杨树适应性强。)
(大戈壁上。)(大戈壁荒无人烟、环境很恶劣。)在这样荒无人烟,环境很差的地方,白杨树却生长得这么“高大挺秀”,这一点不仅说明白杨树直,而且也说明白杨树适应性强。再来读一读爸爸的第二句话,体会白杨树的这一特点。(“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爸爸讲的第三句话介绍的是白杨的什么特点呢?(这句话讲的是白杨坚强,不软弱,不怕艰险和抵御灾害的特点。)从这里可以看出,白杨树不但“高大挺秀”,适应力强,而且还能抵御灾害。爸爸讲的话无不流露着他对白杨树的赞美。以赞美的语气朗读这段话。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爸爸的话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汽车。)课文连续用了三个“只知道””告诉我们孩子们知道的全部内容。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你能不能替他们想一想呀?讨论、研究一下,他们不知道的内容是什么?
(孩子们不知道爸爸妈妈在新疆做什么工作,怎样工作?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在自己亲人身边工作,而要去新疆工作?)
(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上学?他们还不知道新疆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念书?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可是他们不知道新疆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孩子们不知道的这些内容,都是爸爸想让他们知道的。那么,爸爸到底想让他们知道什么呢?思考思考,替孩子们找到答案。(因为新疆是祖国的边疆,生活条件及生活环境都很不好,需要很多有能力有才干的人去建设。所以他们的爸爸妈妈就来到了新疆。)
当年很多边疆建设者都和课文中的爸爸妈妈一样,听从祖国的召唤来到新疆。为什么他们又要把自己的孩子也接到新疆呢?
爸爸好像对白杨树情有独钟,为什么?(爸爸介绍白杨树的目的是要表白自己的心。实际上他通过介绍白杨树表白了很多边疆建设者的心愿:祖国需要他们在哪儿工作,他们就到哪儿去安家。)
许多边疆建设者离开了繁华的城市。告别了朝夕相处的亲人,毅然来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有的还为此献出了生命。他们具备了白杨树的高贵品格。
以崇敬的心情,再一次朗读爸爸赞扬白杨树的几句话。
爸爸“又陷入了沉思。”通过以上的分析,前面提到的爸爸在车上望着车窗外“出神”,是因为他想到自己。可现在爸爸“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他又沉思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课文最后一段的第二句话是这样说的,“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这是因为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几棵小树象征的是:边疆建设者的下一代正迎着困难,茁壮成长。这一点是他希望的。因此他很欣慰。由此,我也理解了刚才爸爸沉思的内容,他在想孩子们是否也能同他们一样迎着困难,不怕艰苦,建设边疆呢?
爸爸的“微笑”已经说明,他不必担心了。)
边疆建设者具备白杨树的高贵品格。(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
《白杨》的中心思想。
3.课文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这件事,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这不仅是边疆建设者要表白的心,也是课文的中心。课文借白杨赞美边疆建设者们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是借物喻人的写法。白杨树 白杨树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种树,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白杨树的影子。白杨树是不太讲究生存条件的,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她的生存。她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白杨树的一截枝条就会生根、抽芽。只要挪动一点杂草生存的空间,她就会把黄土地装点,撑起一片绿色。她不需要人去施肥,也不需要像娇嫩的草坪那样去浇灌,只要不挥刀斧去砍伐,给她一点宽松的环境,让她吸收自由的空气,她就会挺拔向上,她从来不对生长的土地说不。她不枝不蔓,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中,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因为她属于草根族。白杨树虽然出身寒微,却是最讲究生存质量的。土壤里还透着冰碴,春风中还夹着寒意,她的枝头已经冒出翠绿的嫩芽,在沉重的压力下,她的每一片嫩芽,每一片叶子都是努力向上的,而绝不弯腰乞求,更没有媚俗的面孔。秋风里,虽然脱尽了叶子,单薄的枝条依然透着精气,枝干向上,高昂着头。严冬里,她迎着刀霜雪剑,依然伫立在寒冷的黄土地,枝枝傲骨,树树无字,树树有声。而此时,贵族的花草,却在暖房里,接受着送到叶面和根部的养料,懒洋洋地打发着没有血色的日子。白杨树的性情是平民化的,可又是最富贵的。她可以当柴烧,可以打家具,可以做屋檩栋梁,可以制作农具,和养育她成长的黄土地一样,朴实无华,在一些人眼中,几乎会忘记她的存在。可对于荒寒贫困的黄土地,她却是伟岸的大丈夫,在一年四季里,留守着,装点着,给黄土地减几分贫寒和寂寞,增几分生动和美丽,因为,她的根已经和黄土地连为一个整体。白杨树并没有想到移栽和迁徙,哪怕她的残落枝叶腐化归于泥土,也要为这黄土地增添一点养分和活力。厚实的黄土地下,涌动着白杨树不朽的生命,黄土地酥酥地勃发了,一片片地延伸着绿。播种着的人们又播种下一片白杨树,过几年白杨树就又成了更大的一片绿。我尊敬的老师就是这永远的白杨树,而我们就是这白杨树延伸的一片绿。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草原》学习资料
《草原》学习资料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由于他的勤奋创作,解放后写了二十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人民艺术家。1966年去世,终年67岁。课文摘选自老舍写的《内蒙风光》。
草原写作背景(作者:老舍)
写作背景是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9月12日他在青岛山东大学一次休息时写下的。当时他在那儿租了一家平房,作为他安静的写作与创作戏剧文学的地方。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三日发表在《人民日报》。
老舍记叙了自己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以及对民族友谊的歌颂。
老舍《草原》课文详解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写初入草原——草原美景图。作者以诗人的笔触描写了草原的美景,细腻地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作者先写天,天的可爱,写到了空气清鲜,天空明朗;写草原一碧千里,小丘和平地都是绿的,像无边的绿毯;写羊群,像白色的大花;尤其是那些小丘,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作者写所见和所想都融合在一起,其实是不可分割的,那些生动的比喻句不就是说想象的吗?作者不仅写了景色,还写了自己的感受。我们读着那些舒服的文字,分明在和作者一起分享见到草原时的欣喜和激动。我们可以从“高歌一曲、惊叹、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等词语中略见一斑。】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的牧业公社。汽车走了一百五十华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公社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了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访问途中,迎接远客图。进入草原之后行程是寂寞的,从三个“一百五十华里”可以看出;辽阔的草原时寂静的,“听不到一点声音”“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但见到河流之后,这种寂寞和寂静便一扫而光。马群、牛羊群以及迎接远客的队伍,这种独具草原特色的事物让作者倍感新奇:“像被一阵风吹来的”,“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样的想象作者随手拈来。此时此刻,作者感到了一种莫大的尊荣: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这是民族团结的具体体现。作者的心情顿时也激动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了小丘。作家用词是非常精到的。从这段话的一些句子当中展示了语言大师的功力,如“飞”的用法。】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都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公社的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写访问经过——草原联欢图。读着这些暖融融的文字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蒙古族群众的热情好客的特点。蒙古包外握手欢迎,蒙古包内盛情款待,还有主客联欢,三幅场景引人入胜。联系第一自然段,我们很自然地得到这样的一个认识,那就是草原不仅景美,人更美。如何引导学生去体会呢?一是在熟读的基础上抓关键语句,如“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等等;二是要学会想象其中的画图和场景,要让学生闭上眼去想想文字后面的画面。】
【作者全身心投入到整个访问活动中,全身心的感受到来自主客之间尊重与和谐之中,话别之时难舍难分——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主客之间会说些什么呢?作者用凝练的诗句把访问推向高潮: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是课文的难点也是课文的重点: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涯,边际。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
老舍《草原》课文解读
这是一篇散文,字里行间充满了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是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
学习本课的重点是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学习难点一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课文,引导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草原》段落层次分析
全文共分成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
第二段(第2自然段):讲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第三段(第3自然段):讲在蒙古包外迎客的情况。
第四段(第4自然段):讲进了蒙古包相互敬酒的情况。
第五段(第5自然段):讲主客话别。
老舍《草原》难句解读分析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个长句子中,把绿色的草原上的小丘比喻成一幅中国画。中国画的技法有许多种,有的用墨线勾勒,有的只用颜色渲染。作者觉得草原上的小丘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不用墨线勾勒”,指的是小丘和平地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翠色欲流”,是说一片翠绿,又浓又润,像要流下来似的。流到哪里去呢?“流入云际”。这是说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和天相接。仿佛翠绿的颜色流入了天边。
2、“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这一句是讲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心情。惊叹,是因为第一次看到草原,处处感到新奇,对满眼翠绿感到惊讶。久立四望,是留连草原景色,总是看不够。低吟小诗,是想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3、“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迂回,有点曲折,不呈直线。用玻璃带形容河,非常生动、形象。“河”后面加了感叹号,说明在草原上河的重要,有了河,才能有人家,才会有牲口。
【课外知识】
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大多用条木做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容易拆装,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奶茶掺和着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饮料。
奶豆腐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盘子里做点心,并不是豆腐。
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习惯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吃的时候用刀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鄂温克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讷河县等地。
陈巴尔虎旗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部,海拉尔河下游,滨州铁路经过南境。这里水草丰美,畜牧业发达;农产品有小麦、油菜籽、甜菜等。
《草原》字词辨析积累
【羞涩──羞怯】
“羞怯”侧重表示由于没有见过大世面而害羞、胆怯;“羞涩”侧重表示难为情,害羞的程度比“羞怯”要轻。
【响亮──洪亮(嘹亮)】
“洪亮”强调声音大而厚;“响亮”一般表示声音大。“响亮”侧重指声音洪亮,既可指歌声、号声,也可形容其它事物发出的声音;“嘹亮”一般形容声音、歌声。
草原近义词词语积累
天涯──天际 惊叹──赞叹 柔美──优美 清鲜──新鲜
洒脱──潇洒 疾驰──奔驰 奇丽──秀丽 明朗──明亮
柔美──柔和 奇丽──瑰丽 无限──无穷 洒脱──潇洒
羞涩──害羞 愉快──高兴
拘束──束缚、约束
《草原》词语解释及造句
【明朗】
① 光照充足,明亮。
② 明显、清楚。
本课指①。
例句:对这件事,他的态度不是很明朗吗?
【茫茫】
朦胧的样子。
例句:大地覆盖着皑皑白雪,茫茫一片。
【一碧千里】
千里:形容宽广。形容十分广阔的一片绿色。
例句:我来到一碧千里的内蒙古大草原,不禁思绪万千。
【柔美】
指线条又轻柔又美丽。
例句:低垂的柳树,在微风吹动下,舒展着柔美的腰肢,拂动着细长的手臂,迎风起舞。
【渲染】
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涂染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比喻夸大的形容。
例句:人们在喜迁新居时,往往要写上一副对联,以渲染喜庆气氛,这种对联称之为乔迁联。
【勾勒】
用线条画出轮廓。
例句:他用简单的几笔,就勾勒出了模特儿的形象。
【翠色欲流】
欲:好像;流:流动;翠色:翠绿的颜色。形容绿色浓润得像要流淌下来似的。形容绿到了极致,大多说明草原翠绿的颜色好像要流淌出来一样。
例句:在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长满了翠色欲流的小草,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朵,真是美不胜收啊!
【云际】
云彩的边际,这里指天边。
例句:孩子们的轻快欢笑声音飘散到云际天边,与天空里的鸽哨声一起留下余音。
【境界】
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或表现情况。本课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洁净。
例句:本文从遣词这一修辞艺术视角分析李贺诗作的艺术境界与诗歌成就。
【骏马】
好马,跑得快的马。
例句:骏马奔驰于旷野要经历千万里奔跑的锤炼。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白杨的特点,教育学生学习建设者那种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志向和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2、学习本课借物喻人的写法,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指导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完成课后习题。教学重点:学习借物写人的表达方法,能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领会父亲对孩子讲述的那段话。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或挂图一幅、朗读录音。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自学生字新词,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板书:白杨)
二、导语。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了解主要内容。(抓中心)
1、教师范读。让学生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讨论明确:课文讲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带着自己年幼的儿女前去新疆,在旅途中看到白杨引起了议论的事。
四、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划:边读课文边划生字、生词及易错的熟字。
2、查:查字典理解生字新词。
3、讲:学生互相交流学习体会。(音、形、义各有侧重,教师作重点指导)
戈:用部首查字法查“戈”部,理解“戈壁”的意思。抚:注意读准字音,在字典中取准“抚”的义项,理解“抚摸”的意思。
介:用部首查字法查“人”部。
清晰:联系课文理解词义,是指在大戈壁天和地的界限不分明。可举出反义词(清晰—模糊),近义词(清晰—清楚,分明)。
浑黄一体:全是黄色,分不清界限。指导学生在想象中体会。表白: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
(对于生字新词的处理,还要在讲读时指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加深理解。)
五、学生默读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抓思路)
1、提出要求:默读课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然后交流。(教师可提示: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写父亲和孩子们议论白杨树的。)
2、讨论明确:课文按记叙内容的不同,可分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从窗口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写大戈壁和铁路沿线的白杨树。第二段(从“一位旅客正望着„„”到“„„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写父亲与孩子们议论白杨树。第三段(从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到最后),写孩子们将和爸爸一样地在边疆扎根。
六、作业: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清晰—— 软弱—— 动摇——
2、根据课后习题1的提示,认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读课文,解词析句,完成课后习题,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交待学习任务。
1、板书课题。
2、导言。
3、概括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从整体入手)
二、讲读课文(从整体到部分)
(一)讲读第一段(从整体到部分)
1、看图、听读、思考:大戈壁什么样?白杨树什么样?
2、默读思考:课文中怎样描写大戈壁?怎样描写铁路沿线的白杨树?(划出主要词句)
3、读后讨论。(通过解词析句理解、体会)
(1)课文中怎样写大戈壁?请你结合画面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大戈壁什么样?作者要写白杨,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
(2)课文怎样描写铁路沿线的白杨树?“高大挺秀”的“秀”字怎么讲?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4、教师小结。
(二)讲读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思考:父亲和孩子们是怎样议论白杨树的?
2、读后讨论交流。
(1)这里的“一位旅客”指谁?这里的“卫士”指什么?为什么不用“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白杨出神”呢?
(2)请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对话。思考:谁说的话是主要的?兄妹对白杨有什么看法?爸爸是怎样介绍白杨树的?
(3)教师读父亲的话后提问:“表白”怎么讲?为什么说他在表白自己的心愿?
3、划出句中的关联词语,并按要求造句。
4、教师小结。
(三)讲读第三段
1、教师引读后,提问:此时此刻爸爸又陷入了沉思,他看到了什么?会想些什么呢?
2、教师小结。
3、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又回到整体)师生借助板书共同总结。
附:板书设计
借物——————————————————→喻人 ↓
↓
高大挺秀(大戈壁
卫士)
扎根边疆
5、白杨
生命力强(哪儿„„哪儿)
爸爸
建设边疆(袁鹰)坚强不屈(不软弱,也不动摇)无私奉献
↑
↑ 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孩子
说明: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的指导思想是,必须让学生经历充分的阅读实践,使其在认真读书中理解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具体内容,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使其既学习语言,又受到教育,同时掌握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为此,我采取了“解词析句”、“朗读感受”、“小结描述”三点做法,把读、讲、议、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解词析句,深入理解
课文的思想内容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因此,阅读教学必须重视语言文字的讲解,通过解词析句,帮助学生领会内容,体会感情,使之得到熏陶,受到教育。教学时,我注意抓住关键词句精讲、细读,使学生由“语感”进入“情感”,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悉心研究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白杨》这一课是以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的。因此,教学时,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怎样生动形象地写物,是教学的重点,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恰如其分地喻人,则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本课借物喻人的深刻蕴含,在讲读课文时,我采用“解词析句”的方法,抓住重点词语,分析富有深刻含义的句子,来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词。抓住课文中“茫茫、清晰、浑黄一体、挺秀、表白”等一些最能表现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进行讲解。在指导学生解词时,不但启发学生理解词语的本身意义,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含义和起到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指导学生理解“高大挺秀”这个词语时,首先指导学生利用平时积累的知识说说描写参天大树时,一般常用什么词语?书中用了哪个词?接着,指导学生理解“挺秀”的“秀”字在这里表达什么意思;而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为什么不用“挺立”、“挺直”、“挺拔”,而用“挺秀”?最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个“秀”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个“秀”字,饱含着作者对白杨的喜爱赞美之情。这样层层深入地讲解词语,不仅训练了学生辨析词义和准确用词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心、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析句。重点指导学生理解“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三句话,以及文章的最后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这是一种比拟的说法。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说比较生疏,也不易掌握。讲读时,我便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认识这个句子的含义。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卫士指什么?”学生脱口而出:“指的是白杨树。”紧接着,又引导学生考虑:作者为什么不说“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白杨树出神”呢?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作者将白杨树比作卫士,生动形象,更加突出了白杨树的高大挺秀,以及它对于戈壁滩的重要意义。这样,又加深了学生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认识。
课文中“父亲”的话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句子含义,我首先指导他们反复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后,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话写出白杨的什么特点?它的深刻含义是什么?通过逐句分析,最后归纳出白杨的形体特点(高大挺秀)和生长特点(生命力强),并使学生懂得,父亲的话是托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写物,实际上是在喻人,是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来歌颂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为了加深这个认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指导他们学习书中的句式,运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造句。这样既训练了他们运用词语的能力,又强化和发展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力。
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我没有机械地照书后要求让学生说句子含义,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亲又陷入了沉思”一句,提出:此时此刻父亲看到了什么,他想些什么?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理解“……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通过解词析句,不仅使学生掌握本课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也使学生掌握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二、朗读感受,印证理解
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活动,应该贯穿于讲读教学的全过程。教一篇课文,如果只是一味地讲,左一个讲解,右一个分析,那样就容易把一篇完整的课文,讲得支离破碎,还占用了学生读的时间。学生没有阅读实践,阅读能力是得不到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加强朗读和默读。朗读和默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如果熟读深思,学生就会像演员进入角色那样进入课文的意境,从中理解字词句的含义,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能触到作者跳动的脉搏。
《白杨》这篇课文,作者通过白杨赞美了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讲读课文时,首先要使学生深入领会白杨的高尚品格,然后把白杨的品格和人物的行为联系起来。具体地讲,就是把戈壁滩上高大挺秀的白杨和“爸爸”扎根边疆联系起来,把小白杨树迎着风沙成长和孩子们一定会在边疆茁壮成长联系起来。为了使学生深入把握文章的中心,我采用了教师范读、带读、引读和学生默读、自由读、分角色读、个人读等形式,并注意指导学生读出作者对白杨的赞美之情,从而表达对建设者的敬佩之意。
课文的第二段写父亲和孩子们议论白杨的特点,内涵较深,情感丰富。孩子与“父亲”对白杨的认识理解是不同的,情感也不同,哥哥赞美它“高”,妹妹则称颂它“直”,这只是孩子们直观的感性的认识。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直,这么大”,父亲的话回答了孩子们潜在的疑问,讲了白杨的特点,其中含义很深,是让孩子们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杨的品格。学习这一段,首先,我让学生各自轻声读全段,思考:旅客们是怎样议论白杨的。这是从整体上体会人物的情感。接着,指导学生分角色读人物对话部分,要求学生体会孩子们的欣喜,父亲的深沉。又通过指名读来检查学生的理解和感情的表达情况,然后通过默读点出重点词语,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最后,我带读“父亲”的话,借以连通学生理解的思路,以形成完整的思绪。使学生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情绪上受到感染,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这样,讲前读,讲中读,讲后读,学生的理解会在充分的阅读中加深感受,得到印证。
三、小结描述,升华理解
教学中,教师应当用完美的语言去启迪、影响、感染学生。阅读课既要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分析,让学生学习书本上的语言,也要用教师对课文理解的语言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升华理解。
在讲完白杨的形象之中,我进行了如下小结:“普普通通的白杨树到处可见,在庭院,在公园,在城市的街旁,在乡间的路边,对此,人们不足为奇。然而,在满目荒芜单调的大戈壁,看到这清秀挺拔的白杨树,那碧绿向上的叶子,银白泛青的树干,给茫茫的戈壁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也给过往的旅客增添了快慰和喜悦。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于是,白杨便成了旅客议论的话题。”这样的小结,再现了白杨树高大挺秀的形象,使学生情绪盎然,犹如置身于茫茫的大戈壁,看到了白杨的身姿,既加深了对白杨形象的理解,也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
在讲完白杨的特点以后,我这样进行小结:“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城市需要它们,它们就舒展丰姿供人欣赏;农村需要它们,它们就心甘情愿地挽起臂膀,筑成防风林墙。如今,戈壁滩需要它,它就在这生根了。它们头顶青天,脚踩戈壁,不管遇到风沙还是烈日,不管遇到干旱还是雨雪,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通过小结,学生越发感到白杨树是那么可爱,边疆的建设者是那么可敬。于是,他们也情不自禁地随和着老师,一起进行小结,更加强了课堂效果。可见,设计优美精彩的小结,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始终处于生动形象的语言感染气氛中,有利于他们感知丰富多彩的优美语言,提高他们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在讲读课文结束时,我结合板书做了这样的小结:“这篇课文采用象征手法,借物喻人。作者写了大戈壁的荒凉,也写了白杨树的挺秀;写了孩子们的天真,也写了爸爸的深情。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深沉。作者实则写物,意在喻人,赞美祖国边陲建设者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志向;不畏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欣慰地看到祖国边疆建设后继有人的希望。我们衷心地祝愿: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越栽越多,越长越高,越来越美。”
学生随着老师的手势,借助板书,同老师一齐吟诵。此时,师生入情入境,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从心底里钦佩那些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安家的建设者。这发自肺腑之声,将课堂教学气氛推向高潮,师生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课虽结束了,但情犹未尽,意犹未已,使学生的理解和感情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第五篇:五年级语文下册 白杨 说课稿(模版)
《白杨》说课稿
一、说教材
《白杨》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白杨为线索写了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讴歌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作者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对父子三人进行了语言描写和神态刻画,在心理描写上则是非常含蓄,没有过多直接的叙述,而是以神传情,意境深远,通过神态的变化来推进感情的波澜。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新、抚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三、教学设想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课标的训练重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精心创设情境,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让学生带疑读书。以文本为载体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潜心会文、披文入情,既积累丰富的语言又感悟高尚的思想感情。
教法上:采用以读促学的方法,利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解文悟情,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型、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深入地把握课文的内容。
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画、说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四、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段反复练读。2.检查字词的读音,指导书写:疆、陷,强调笔顺。3.检查读课文的第16自然段。
三、自读自悟。1.默读课文第1——12自然段,思考:白杨树有什么特点?画出印象深刻的句子,在旁边批注你的体会。2.学生按要求默读。3.小组内交流体会。4.汇报。总结、板书:白杨 高大挺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强调易写错的字。2.回忆白杨树的特点。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和第12自然段里爸爸说的话,想想白杨树生长在怎样的环境里?它们生长得怎么样?画出关键词句,并在旁边做批注。2.小组内交流。3.全班汇报,总结、板书:生命力强4.语言训练:
用“没有......没有......也没有......”说话。
写几句话,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5.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读出对白杨的敬佩之情。6.指导背诵第12 自然段。
三、了解写作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1.过渡:这篇课文在人物描写方面有个特点,就是作者抓住了”爸爸“的神情进行描写,并且爸爸的神情是在变化的。2.课件出示:快速浏览全文,想一想爸爸神情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并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预设:出神,沉思,微笑,严肃,沉思,微笑 3.简介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兵团以转业官兵为基础,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专毕业生、城乡青壮年。4.理解“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板书:扎根边疆、建设边疆5.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板书:借物喻人
四、阅读链接:《帐篷》
五、作业布置。1.推荐阅读篇目: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文章,进一步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2.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积累词句。
五、说板书
上边概括了写作方法,左边概括了白杨的特点,右边概括了建设者的特点,使课文内容一目了然。
六、说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