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时间:2019-05-12 22:08: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第一篇: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第 9 课: 鲸

时间:2016年10月 12 日 第7周 星期三 第3节

执教人: 陈登德

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教学准备:鲸进化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齐读课题。

二、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鲸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你能告诉大家鲸可以分哪两类吗?(须鲸、齿鲸)

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三、学习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作者一上来就向我们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体形大)

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说明鲸的体形大的?

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归纳说明方法并指导朗读。

过渡:除此之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部分,根据刚才的学习方法展开学习。

(二)学习第四——七自然段

1、示学习要求:认真读课文,想想作者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他是怎样介绍的?

2、生自学。

3、汇报交流:哪组先来说,你们一组都读懂了哪部分的内容。

吃食

(1)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从中你体会到鲸吃食有什么特点?(食量大)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分男女生读课文。

呼吸

(1)鲸呼吸时有什么特点?(用肺,喷水柱)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形状也不一样

(3)画一画鲸呼吸时喷出的水柱。出示学生的画,判断说明原因,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4)师引读。

睡觉

(1)鲸睡觉时是什么样子的?(聚、头朝里、围成一个圈)

(2)出示鲸的图片,指明上台摆败看。

(3)对鲸睡觉的样子感兴趣的同学站起来读。

生长

(1)通过这一段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齐读课文。

(三)学习进化过程

你们知道吗?很早以前鲸并不是这样的?出示鲸的进化图片,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陆地——浅海——海洋)

鲸的进化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指导朗读。

默读全文:说说为什么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四、片段练习

通过课文,我们了解了鲸的体形、进化、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课前大家也收集了不少知识,如果你是鲸,最想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知识。

我们就来写一写

出示图片:

鲸的自述

大家好,我叫鲸,来自大海深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你所收集的资料中,选择一个方面进行介绍,注意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将特点介绍具体,详细。

学生练笔。

出示学生作品,集体评讲。

第二篇:北师大五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教案

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

教学准备:鲸进化的图片,和VCD;投影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课,齐读课题。

二、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鲸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你能告诉大家鲸可以分哪两类吗?(须鲸、齿鲸)

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三、学习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作者一上来就向我们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体形大)

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说明鲸的体形大的?

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归纳说明方法并指导朗读。

过渡:除此之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部分,根据刚才的学习方法展开学习。

(二)学习第四——七自然段

1、示学习要求:认真读课文,想想作者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他是怎样介绍的?

2、生自学。

3、汇报交流:哪组先来说,你们一组都读懂了哪部分的内容。

吃食

(1)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从中你体会到鲸吃食有什么特点?(食量大)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分男女生读课文。

呼吸

(1)鲸呼吸时有什么特点?(用肺,喷水柱)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形状也不一样

(3)画一画鲸呼吸时喷出的水柱。出示学生的画,判断说明原因,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4)师引读。

睡觉

(1)鲸睡觉时是什么样子的?(聚、头朝里、围成一个圈)

(2)出示鲸的图片,指明上台摆败看。

(3)对鲸睡觉的样子感兴趣的同学站起来读。

生长

(1)通过这一段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齐读课文。

(三)学习进化过程

你们知道吗?很早以前鲸并不是这样的?出示鲸的进化图片,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陆地——浅海——海洋)

鲸的进化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指导朗读。

默读全文:说说为什么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四、片段练习

通过课文,我们了解了鲸的体形、进化、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课前大家也收集了不少知识,如果你是鲸,最想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知识。

我们就来写一写

投影出示:

鲸的自述

大家好,我叫鲸,来自大海深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你所收集的资料中,选择一个方面进行介绍,注意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将特点介绍具体,详细。

学生练笔。

出示学生作品,集体评讲。

第三篇:语文公开课教案

《绿色蝈蝈》

教学目标

① 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② 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③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课前准备

教师可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并制作相应的课件,制作有关昆虫特别是蝈蝈的动画形象,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学生注意本课的语言积累,并注意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教学内容

《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阅读本文,不但可以掌握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体味到浓厚的文学色彩,从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理解、体味说明文的情趣。教学设计

1、情景导入

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2、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绿色蝈蝈 ’

3、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a.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b.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并及时点拨指导。

教师指导明确汐L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4、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

学生可再读课文,并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或有哪些好的拟人手法的运用等。

学生依据问题组,自由质疑。a.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b.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为什么? 在学生的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教师可总结指导。

也许有的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的形象生动的感受;也许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文艺笔调生动;语言传神形象;拟人贴切自然;比较突出特征。

5、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课后练习

a.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节选本。

b.以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为内容写一篇小短文。

6、信息反馈: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公开课教案

《难忘的一课》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方法与过程: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名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名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文中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的每一次感受

三.教学方法:

引导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已经读到五年级了,有哪一节课使你难忘吗?说一说它为什么使你难忘。

2.是呀,这些课使你难忘,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也有一堂难忘的课,我们共同来了解这是一节怎样的课,为什么使作者难忘?会不会也使你难忘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

2.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3.教师出示拓展性材料,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

(三)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读了整篇课文,文中哪句话使你难忘?它总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请找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汇报结果。(“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在文中出现了三次)1.第一次出现是台湾老师用粉笔写的,他是怎样写的?从这些词可以看出什么?

(一笔一画、认真、吃力的写,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台湾人民对祖国的热爱。)

2.第二次出现是台湾老师教读这句话,他们是怎样读的?画出这些词,从这些词语可以体现什么?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从这些词语体现台湾人民强烈、深厚的爱国之情。)

3.第三次出现这句话时,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说的?表达了什么?

(激动,表达了“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浓厚的爱国情意。)

(四)总结升华,增强爱国情感

五.拓展延伸: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23、难忘的一课

(写 被吸引)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读 受感动)------(民族精神、爱国情意)(说 激动)

第五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公开课教案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众兴实小

刘厚宝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重点词句,背诵4、5自然段。(2)了解民间音乐家阿炳的经历和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3)学习文章“琴声”和“心声”交替的写法。2.过程和方法目标:

(1)抓关键词“双目失明”“卖艺度日”通过想象画面感受阿炳生活的坎坷,补充资料了解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及对光明的向往,从而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为体会乐曲做铺垫。(2)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乐曲《二泉映月》的内涵,并能熟读成诵。3.情感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其中想象画面体会阿炳的内心情感、感受乐曲《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

从“《二泉映月》是一首怎样的曲子?阿炳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切入,也可以从方中描写二泉映月美景的词语入手,以重点句“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为突破口,理解体会阿炳的坎坷经历,感受《二泉映月》美的旋律和丰富的内涵。语言文字训练点:

1.“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2.描述《二泉映月》的第5自然段。资料补充:

了解阿炳生平经历的资料;乐曲《二泉映月》;小泽征尔崇拜阿炳崇拜《二泉映月》说的话。

需学习的表达方法:

学习“琴声”和“心声”交替出现再现《二泉映月》的内容和意境、表达情感的方法。可以进行的练笔或拓展阅读:

选择场景想象描写阿炳卖艺的情景;拓展阅读《月光曲》。预习作业:

1.熟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通过工具书解决不理解的词语。2.查找资料,了解阿炳。

3.找出文中描写“月”、“泉”和描写《二泉映月》的四字词语,找出文中带“听”的句子多读几遍。找到文中描写曲子的段落多读几遍。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播放《二泉映月》曲子,学生谈谈听后的简单感受。

师:如此精美的二胡曲,想不想知道是谁演奏的?这首曲子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就用心来感受一部音乐—二胡曲《二泉映月》,板书课题。2.简介阿丙

二、了解阿炳坎坷的经历,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时的心情。

1、这篇课文,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还真不少呢。请你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月”、“泉”和描写《二泉映月》的四字词语,找出文中带“听”的句子多读几遍。找到文中描写曲子的段落多读几遍。

课件展示

树木葱茏 藤萝摇曳 一泓清泉 月光如银 月光似水 静影沉璧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淙淙流水 蜿蜒而来

交流;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景色美)

2、如此美的景色对阿炳意味着什么?(请听)(再次播放乐曲)师范读第三自然段

交流:(1)阿丙无心欣赏美景,(课文中哪段具体描写二泉的美景,读句子)

似乎在诉说他的苦难人生(阿丙有什么样的苦难人生?指名说说)(2)有哪些词语可以体现阿丙的人生苦难?

板书:双目失明 饱经风霜

卖艺度日 坎 坷

预设一:

双目失明:双目失明对一个人的打击是多大呀? 从此,他再也看不见——(出示美景图片)

过渡:在风景如画的美景中,人们常常看到一位身着长裳,头戴礼帽,身背胡琴,沿街卖艺的人,他就是阿丙。

预设二:

卖艺度日(1):阿炳生活的年代据我们现在已经有六七十年了,他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是遥远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

(3)出示: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是怎样艰难地行走在卖艺的路上;也许,那是一个酷热难耐的中午,拉着二胡的阿炳,突然晕倒在地上,事情将会怎样发展;

也许,在卖艺的路上,阿炳不小心撞上了一摊水果,你又将看到什么?也许,一个粗鲁的大汉硬拉着阿炳去给汉奸唱堂会,但是,阿炳他„„

(4)(5)学生选择一个画面想象、描写。

虽然阿丙生活穷困,遭受疾病折磨,但他有没有放弃对音乐的热爱?(没有!)

有没有忘记对光明的向往?(没有!)有没有放弃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没有!)(出示第三自然段:请女声读前两句,男声读后两句)

师:是啊,又是一个中秋夜,阿丙在邻家少年的年久搀扶下,来到了二泉。他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6)(7)(8)齐读: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真的是泉水在叹息,在哭泣,在倾诉,在呐喊?(不,是阿丙,是师父,是穷苦的人民)那么,阿丙为 而叹息

阿丙为 而哭泣

阿丙为 而倾诉 阿丙为 而呐喊

(10)再读: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就这样,听着,听着,阿丙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了!

3、再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学生闭眼静听 问:此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此环节可作机动,可到第二课时讲)自由读第五自然段,用“——”划出表示琴声特点的句子,用“ ”划出表现琴声所抒发的丰富内涵的句子。

出示:“起初——”

A、琴、心:“起初,琴声委婉连绵,„„人生道路。”四句。(让生读后,评说:)

a.琴声犹如泉声一直流进我们的心田。b.琴声表达了阿炳的绵绵思念。c.泉声记录了阿炳的人生之路。d.泉声映照出阿炳童年的记忆

优美的景色,慈祥的师父、苦难的记忆都随着这琴声流淌出来,我们可以真切的读出四个字,那就是:爱、恨、情、仇。(出示指读)

B、琴、心:“随着„„无限向往。”四句(让生读后,评说:)

一位哲人说过:“真实才是最美的”这琴声就是阿炳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出示指读)C、琴、心:“月光照水,水波映月......的月光。”四句(让生读后,评说:)爱是一种力量,一种追求,一种幸福,一种希望。想想看,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这博大的“爱心”?

阿丙用琴声告诉人们,他爱„„,他爱„„,他爱„„,他爱„„,他爱„„(出示指读)

(2)配乐齐背第五段,融入情景。

5、走近阿炳,感受其精神(课文最后一段):(1)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喜爱

(2)在国际上也享有声誉:小泽征尔的故事

补充资料:1978年,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英乐团的首席指挥,他指挥演奏了《二泉映月》,他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说:“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

想一想:他要跪拜阿炳的什么精神?

师:充满苦难人生的人太多了,度过凄惨人生的人太多了,但是有些人被苦难压倒了,在凄惨中潦倒了,这样的人是不值得小泽征尔跪的,小泽征尔跪的是对命运抗争,对光明向往的这种不屈的精神!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这是一首千古绝唱,它曾在美国获得世界十大音乐经典作品之一的殊荣,还荣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我们应该自豪地说,阿炳是一位在中国音乐史上罕见的、走向世界的一个民族音乐家。

2、淙淙的泉水声,引发阿炳的琴声,阿炳的琴声倾诉着他的心声。此时此刻,你想对已经离开我们的阿炳说点什么吗?

五、作业:

1.背诵文中描写《二泉映月》的部分。2.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

激愤的倾诉 倔强的呐喊 享有盛誉 美丽富饶

二、回顾课文,检查背诵。

自由读第五自然段,用“——”划出表示琴声特点的句子,用“ ”划出表现琴声所抒发的丰富内涵的句子。

出示:“起初——”

A、琴、心:“起初,琴声委婉连绵,„„人生道路。”四句。(让生读后,评说:)a.琴声犹如泉声一直流进我们的心田。b.琴声表达了阿炳的绵绵思念。c.泉声记录了阿炳的人生之路。d.泉声映照出阿炳童年的记忆

优美的景色,慈祥的师父、苦难的记忆都随着这琴声流淌出来,我们可以真切的读出四个字,那就是:爱、恨、情、仇。(出示指读)

B、琴、心:“随着„„无限向往。”四句(让生读后,评说:)

一位哲人说过:“真实才是最美的”这琴声就是阿炳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出示指读)C、琴、心:“月光照水,水波映月......的月光。”四句(让生读后,评说:)爱是一种力量,一种追求,一种幸福,一种希望。想想看,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这博大的“爱心”?(出示指读)

(2)配乐齐背第五段,融入情景。

5、走近阿炳,感受其精神(课文最后一段):(1)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喜爱

(2)在国际上也享有声誉:小泽征尔的故事

补充资料:1978年,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英乐团的首席指挥,他指挥演奏了《二泉映月》,他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说:“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

想一想:他要跪拜阿炳的什么精神?

师:充满苦难人生的人太多了,度过凄惨人生的人太多了,但是有些人被苦难压倒了,在凄惨中潦倒了,这样的人是不值得小泽征尔跪的,小泽征尔跪的是对命运抗争,对光明向往的这种不屈的精神!

1.《二泉映月》和阿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指读课文。

3.背诵课文4、5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的表达手法。

1.检查生字词:突出多音字:强

2.课文围绕《二泉映月》写了哪方面内容?

一(1—2)小阿丙来到二泉边赏月听泉的情景

二(3—4)瞎子阿丙再次来到二泉边听泉水淙淙,产生新的感悟

三(5—6)阿丙听着泉水声,激情难以抑制,创作了二胡曲《二泉映月》

四、补充阅读《月光曲》。

1.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灵感是什么?读读有关的句子。2.找出描写《月光曲》的段落读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3.欣赏钢琴曲《月光曲》,再美读描写《月光曲》的段落并背诵积累。

五、作业:

搜集、阅读《蓝色的多瑙河》或其它描述名家名曲的文章。

下载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公开课教案(模版)

    五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公开课教案 授课内容:五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一课》 授课班级:五年级(1)班 授课地点:会议室 授课时间:2012年11月 授课教师:何安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

    五年级写字公开课教案

    五年级写字公开课教案 执教: 韩忠义 时间: 2010年09月30日 星期四 授课班级: 五年一班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写左右结构字“混”、“腥”的写法。 2、指导学生学写上下结构字......

    五年级英语公开课教案

    五年级英语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牛津小学英语 5AUnit3 Part A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learn, sing, dance, together, start . (2)......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落花生公开课

    公开课《落花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概......

    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案模板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是学教学最重要的阶段,对于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引导接下来的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承上启下的意义。今天......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

    二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31课《恐龙的灭绝》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等词语。 3、......

    高一语文公开课教案

    高一语文公开课教案 课题:烛之武退秦师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古文单元的第1节课,《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