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籍钢琴家余怀民(Jerry)简介
美籍钢琴家余怀民(Jerry)简介
现代音乐指挥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成吉思汗第19代传人,出生于1963年12月16日(和贝多芬同月同日),自幼学习小提琴与钢琴。1986.09-1991.07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指挥专业;1992年创立沈阳音乐学院少年交响乐团;1996年赴美国就读全美排名第五的著名音乐学院——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专修乐队指挥硕士学位;1999年担任旧金山州立大学室内乐合唱团助理指挥;2011年在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上主持音乐教育节目;2012年11月8日,在“2012广州星海国际合唱锦标赛:开幕式上指挥珠影交响乐团演出。
旗下磨练琴房具有划时代的、颠覆性的产品与网络平台作为全球首家唯一由资深音乐教育专家主导的慢练陪练网站,彻底改变钢琴学习者的练琴习惯,从而大幅度提高习琴者的练琴效率和质量,奠定了磨练琴房在整个音乐教育领域的领军地位。
详细履历:
1981年考入大连海运学院电子工程系,在校期间,因组织排练并成功指挥了《长征组歌》而发现自己。
1984年毅然退学,立志改学乐队指挥。
因自己的执着和能力打动了音乐学院教授,而成功考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
在沈阳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创立了两个学生乐团——
(1)沈阳音乐学院弦乐室内乐团,并成功演出专场室内音乐会(2)创立沈阳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并成功演出专场交响音乐会 1991年,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此期间创建了沈阳音乐学院少年交响乐团,并担任该乐团首任艺术总监与常任指挥。
该乐团经过精心培育,迅速成长,以每学期两场交响音乐会、参加国际音乐节、到大连做专场演出等,成为六年内沈阳音乐学院的一道风景。
同时,在留教期间培养了大批目前活跃在中国音乐界的优秀学生。1996年,因卓越的指挥才能与成绩,引来了到沈阳讲学的美国著名指挥家与作曲家Gerhard Samuel的注意。
随后由Samuel先生亲自带到美国,就读于全美排名第五的著名音乐学院——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专修乐队指挥,后获得硕士学位,并获得全额奖学金。
1999年,考入旧金山州立大学,担任室内乐合唱团助理指挥,并录制唱片。在美国学习期间,因有一手高超的钢琴调律技术,被邀为旧金山歌剧院所有排练厅的钢琴调律。
因为有着长久的教学经验和对音乐教育的独到见解,结晶了几十年的乐器教育心得,最终沉淀出了一个崭新的练琴陪练模式和思想。
2002年,在美国创建了一个专门慢速陪练的网站:www.xiexiebang.com。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精通音乐,他还将自己学过的计算机软件设计课程(C++,PHP5,Html语言编程等)运用起来,从写代码到制作慢速陪练产品,全部由自己独立编写和制作完成。
该网站作为音乐慢速陪练服务的先驱,从指挥、老师、家长和学生各个角度着想,得到了所有学生和家长的好评。随着网站运用和好评率的增多,2009年,毅然决定放弃美国的一切,回国创办了首家音乐慢速陪练网站——磨练琴房(www.xiexiebang.com)
磨练琴房自成立以来,研发出了多种以慢速陪练为主的音乐产品:(1)基础音频:陪练的基础产品,带领学生慢练,并加入了训练要素,如:真人数拍,分拍提示,预备拍提示,分段、分声部练习等。
(2)演奏视频:三角度演奏示范视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弹奏指法和手位的转换过程,给学习者提供参考。
(3)乐谱视频:磨练琴房核心产品。它将节奏等所有陪练要素全部视觉化,即“所见所听”,该视频用移动设备播放,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练琴方法。
(4)综合视频:将乐谱和演奏视频结合到一起,学习者既可以看到乐谱又可以看到示范演奏,给不懂音乐的父母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5)读谱视频:磨练琴房新近研发的陪练模式,它解决了练琴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读准音符与指法。磨练琴房的理念:不要纠错,而要从一开始就避错。如果错误习惯一旦养成,纠错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好。
(6)iBooks系列:iBooks产品的研发,开启了中国数字化音乐教科书的时代,图文声像动漫一体化,使用方便快捷,用户体验超酷。其功能特别适合音乐教科书和练琴册。而且选择的教材内容全都是学音乐的人必学的课程,如视唱练耳、考级等。
(7)与大师一起练琴平台:磨练琴房将聘请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与演奏家,来为磨练琴房制作“与大师一起练琴”的视频,专门教授如何练琴的方法等。该内容角度新颖,揭秘大师台下的练琴方法,学习者将会更加受益。2011年,以音乐教育家身份在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上主持音乐教育节目。
2012年11月8日,指挥2012广州国际合唱节开幕式,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全程转播。
其他成就:
为苹果公司翻译过世界地图;
摄影作品“旧金山歌剧院”被世界地图收录为地标性图片。
第二篇:余华简介
余华,当代作家,浙江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县。著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栗》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也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文论及音乐评论。
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1960年4月3日(《四月三日事件》的来源)生,祖籍山东高唐。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当医生的父亲华自治、母亲余佩文(父母的姓,是余华名字的来源)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先后进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余华曾两度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在鲁院期间,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诗人陈虹。因陈虹在北京工作
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生活照片,余华后来迁居北京十余年。现居浙江杭州。[1]
余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苏童、格非、孙甘露等的创作形成了一股文**流,评论界称之为“先锋文学”。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日文等在国外出版。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2年获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4年获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长篇小说《活着》由张艺谋执导拍成同名电影。
著有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短篇小说集《世事如烟》、《黄昏里的男孩》、中篇小说集《现实一种》《我胆小如鼠》《战栗》和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在细雨中呼喊》等。他也写了不少散文与文学音乐评论。
编辑本段创作生涯
余华生于浙江杭州,长于海盐。父母都是医生。1973年小学毕业,1977年中学毕业,曾在一家镇上的医院任牙医。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处女作《星星》发表在《北京文学》1984年1期。后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的研究生班。现定居北京,从事专业创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鲜血梅花》,《在劫难逃》,《世事如烟》,《古典爱情》,《黄昏里的男孩》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他是“先锋派”的代表作家,早年的小说带有很强的实验性,以极其冷酷的笔调揭示人性丑陋阴暗的角落,罪恶、暴力、死亡是他执着于描写的对象,处处透着怪异奇特的气息,又有非凡的想象力,客观的叙述语言和跌宕恐怖的情节形成鲜明的对比,对生存的异化状况有着特殊的敏感,给人以震撼。然而他在90年代后创作的长篇小说与80年代中后期的中短篇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使他享有盛誉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逼近生活真实,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提供了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方法。死亡仍是其一大主题,极端化处理仍时隐时现。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6年11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有2500多名文学艺术界代表及嘉宾与会,共商我国文学艺术事业繁荣发展大计。第八次文代会有47个代表团、12个艺术门类的约1500名代表和港澳台嘉宾出席。第七次作代会有38个代表团、953名代表与会,并特邀港澳台嘉宾及海外华侨华人作家嘉宾出席。
编辑本段
《活着[1] 》是余华改变风格之作。在叙述方面,他放弃了先锋前卫的笔法,走
当代著名作家--余华作品《活着》向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然而结构上,仍能给读者剧力万钧、富于电影感官和想象的感觉。据最新消息,曾获意大利文学大奖——格林扎纳·卡佛奖、台湾《中国时报》十本好书奖,由著名作家余华创作的长篇小说《活着》,自1998年5月由南海出版公司重新出版以来,至今年7月底,已发行约20万册。并且据首都各大书店介绍,该书自上市以来,脱销是常有的事。其实,《活着》早在1993年11月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第一次出版,但1993至1998年该书发行量还不到一万册。同一本书,为什么两次出版会遭遇不同的市场命运呢?
据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活着》1993年版的责任编辑周季胜介绍,当初他一看完这部书稿,就决定立即采用。但是,众所周知,90年代初期,各大出版社仍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渡期,市场意识还相当薄弱。因此,该书出版后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宣传、介绍,使许多读者没有直接的机会得以了解。而且,当时国内的纯文学市场正处于低迷状态,普通读者关注的仍是港台武侠与言情。所以,《活着》虽然当时一出版,就引起圈内人士的关注,并得到相当高的评价,可是,《活着》诞生5年了,对普通读者而言,仍然是个陌生者。但是,《活着》1998年5月由南海出版公司重新出版以来,不到一年时间,已得到约20万读者的“接受”,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据《活着》1998年版的责任编辑杨雯透露,出版社几乎是以每个月加印一万册的速度来满足此书的市场需求。当记者问到,《活着》一书重版后的宣传有否采用现今流行的炒作方式时
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生活照片,杨雯编辑边摇头边介绍道,现在的读者意识敏锐,有着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对图书的炒作方式往往比较反感。《活着》之所以有如此好的销售量,原因有三点:首先最根本的一点是《活着》这本书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图书也是商品,其“质量”优劣永远是第一位的;其次,现今读者的整体阅读水平比90年代初期有很大的提高,近几年多部纯文学作品的热销也足以证明这点;最后,该书在封面设计、版式装帧以及宣传介绍等方面,把握准市场因素,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这样才能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它。
另外,《活着》的创作者、著名作家余华也就此书的两种市场命运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国内文坛并不缺乏好的作品,缺少的是把这些好作品介绍给普通读者的途径。《活着》现在已“幸遇”20万读者,这是得力于90年代中期以来图书市场二渠道,即除新华书店以外的经销
当代著名作家余华接受采访渠道的逐渐拓宽。二渠道的经销,使很多民营书店、个体书摊等零售市场能够及时、迅速地满足市场的需要,让读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新书。此外,余华也说到图书的宣传介绍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同时还认为张艺谋的电影《活着》确实对该书重版时最初的销售产生过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广告宣传、媒体推动的作用只是一时的,一部书命运的掌握者是千千万万普通的读者,读者会作出自己明智的选择。据业界人士分析,《活着》遭遇的两种市场命运再次说明,在图书运作中,一部书的本身价值是最重要的,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费时费力的图书炒作是毫无意义的。同时,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今天,如何作好图书的宣传工作,如何开拓更宽更广的途径让普通读者接触到新的作品、好的作品,这些问题也是值得关注和努力解决的。
《兄弟》
当代著名作家余华作品长篇小说《兄弟》《兄弟》一开始并不在余华的写作计划内。“5年前,我开始写作一部望不到尽头的小说。2003年8月,我去了美国,在那里东奔西跑了7个月。回来后,发现自己失去了漫长叙述的欲望,于是中断了那部大长篇的写作,打算写一部稍短些的作品,以帮助自己逐渐恢复叙事能力。《兄弟》就是这样开了篇。” 余华把《兄弟》称为“两个时代相遇以后诞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当代的故事,那是一个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日的欧洲。”余华认为,一个西方人要活400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而一个中国人只要40年就经历了,400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40年当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余华写的兄弟俩就是连接这样两个时代的纽带,他们异父异母,来自两个家庭重新组合成的新家庭。“他们的生活在裂变中裂变,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样天翻地覆,最终恩怨交集自食其果。”余华对于这两个时代的第一次正面描摹,是他本人引以为傲的。
《兄弟》让余华“研究生毕业”
余华认为《兄弟》是他写作至今最为厚重、自己也最满意的一部作品。“起先,我的构思是一部10万字的小说。可
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生活照片是叙述统治了我的写作,篇幅最终突破了40万字。写作就是这样奇妙的,从狭窄开始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狭窄。这和人生一模一样,从一条宽广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头无路,从一条羊肠小径出发的人却能够走到遥远的天边。作家和时代的相遇,作家和作品的相遇,是机遇,也是时机。”
在这部小说当中,余华不自觉地增强了叙述的强度,“增加了叙述强度也就增强了阅读强度,这会加强小说的可读性,像19世纪的文学作品那样,像伟大时代的伟大作品一样,令读者激动。我一直很崇拜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他们的
作品就很令人激动,叙述非常朴实,就算运用了写作技巧,那种技巧也是炉火纯青。”“对一个作家来说,文学技巧用得越多,说明他本身的作品越没有力量。”《兄弟》的写作让余华往前跨出了一大步,“靠技巧来写作,好像一直在念研究生,永远也成不了大师。我现在能抛开技巧写作,感觉自己研究生毕业了,非常欣喜。”
并非“十年磨一剑”
有人称《兄弟》是余华“十年磨一剑”的作品,余华对此矢口否认:“我是去年4月份开始写作这部作品的。虽然写作过程中经历了为数不少的失眠的夜晚,但完全谈不上是„十年磨一剑‟。此前,我一直在进行随笔写作。”
相比于十年前《许三观卖血记》出版时的冷清,《兄弟》尚未出版,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余华觉得“十年磨一剑”这种说法,会给读者一种心理暗示,从而对作品产生过高的心理期待。虽然余华对这部作品有着非比寻常的信心,但仍然希望读者能够以平实客观的心态来阅读它、进入它。“本来这部作品就比较厚重,而且我的风格也有所转变,我会担心某些老读者无法适应这种转变。„十年磨一剑‟的说法等于把我推到了悬崖边上。”
初写美妙爱情
余华很少写爱情,但是在《兄弟》中,他写下了自认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爱情。“每个人的爱情,都必定与他的时代紧密相连。”余华说,“„文革‟那个时代,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似乎一直是夫妇父母子女之间的互相背叛和出卖。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那个年代,有很多家庭是空前团结的。就像我的小说里写的一样,有一男一女,他们互相需要,相依为命,缺了对方就地活不下去。这样的爱情非常实,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只有这样的爱情才能永远。像我们现在这样的年代,谁缺了谁都没啥大不了,是不可能产生美妙永久的爱情的。”
网络荣誉
2010年12月29日,由腾讯网携美涛品牌合作举行的腾讯网2010星光大典在北京国家体育馆举行,“最具影响力微博”颁发给了余华老师。作为目前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余华在腾讯微博的150条发言平均转发量都在千次以上,话题触角从文学、哲学深入至政治、社会等领域,信息含量丰富,极富启发性与感染力,互动性强,充分体现微博的社会话题属性。
探讨话题
作家成名不宜太早
听说“80后”的小作家埋怨前辈作家不愿交出“文坛接力棒”,余华付诸一笑:“他们还年轻,不明白。其实文坛的认可始终要比市场的认可晚十年左右。我80年代初开始写作,直到1987年才得到文坛认可。现在回头来看,我觉得作家成名不应太早。”
“由于成名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我长期对作品精益求精,养成了不断修改的习惯。”余华透露,此次出版的《兄弟》上部,他曾不厌其烦地修改过3次,才最终定稿,“我写作的时候文思喷涌,难免有粗糙的地方需要改动,修改的习惯非常好。作家如果太早成名,对作品的要求就不会那么高。特别是一旦得到市场认可以后,作家可能就会不断地为市场去写作,像一台复印机,而不是真正地去创作。这样非常不好,年轻人也许无法意识到。”
余华说,其实人的一生成名的感觉只能有一次,“我年轻时给很多地方投稿,天天邮差过来,往我家邮箱里塞东西。我父亲如果碰上厚重的来信,就知道是我的退稿。某一天,我一下子收到了十几封约稿信。我突然明白,我成名了,以后几乎再也不会有退稿了,心情非常激动。但是此后,我对这再也没有强烈的感觉了。所以人家问我,盛名之下有无压力,我觉得是没有的。而现在的„80后‟,也不必太在意成名的问题,好好写作就可以了。他们这代人中,必定会有大师出现。”
编辑本段
余华是“先锋派”的代表作家,早年的小说带有很强的实验性,以极其冷峻的笔调揭示人性丑陋阴暗,罪恶、暴力、死亡是他执着描写的对象,处处透着怪异奇特的气息,又有非凡的想象力。客观的叙述语言和跌宕恐怖的情节形成鲜明的对比,对生存的异化状况有着特殊的敏感,给人以震撼。
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创作的长篇小说与80年代中后期的中短篇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使他享有盛誉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逼近生活真实,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提供了对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方法。死亡仍是其一大主题,极端化处理仍时隐时现。
余华蛰伏十年分上下两册推出自己的最新长篇《兄弟》,使人们关心这位作家及其作品的热度从去年持续到今年。面对十年巨变的文坛与图书市场,《兄弟》在迅速成为畅销书的同时,也遭遇了文学界无情的批评,甚至有专著《给余华拔牙》随之出版。《兄弟》能否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余华还能否占领自己在文坛上的地位,一切大约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第三篇:李怀军简介
李怀军简介
1956年5月11日生人,1964——1968年开元小学读上学,1969——1971年开元学校读初中,1972——1974年宁阳四中读高中,1977——1983年任生产队会计,1989——1998年任开元村会计室记账员,1999——2003年任开元村计生办主任,2000年7月入党,2003年7月至今任开元村会计。
李怀军先生,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忠厚老实,勤俭持家,友爱乡邻,孝敬老人,体恤贫幼,给童年的他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服务于社会,报效于国家”理想。李怀军先生从小质朴方正,聪明好学,扶危济困,乐善好施。
在上小学时期,他就已经展现出过人的数学天赋,多次获得学科竞赛一等奖的好成绩。但是,自古雄才多磨难,小学即将毕业,却赶上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到处都是停课闹革命,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并且又因为需要照顾贫寒的家庭,李先生不得不含泪在本村读初中,他半工半读,亦工亦农,很快就成了过农村生活的行家里手,耕、耙,耩,扬,无所不学,无所不会。
1972年,李怀军先生以优异的成绩和高尚的品行顺利进入本地名校——宁阳四中高中部就读。他以忘我的精神,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他在学习之余,积极当好老师的好助手,同学们的知心人。他光荣的被推选为学生会主席,被评选为优秀团干部。两年制的高中生活对于他来说是那么充实,更是那么短暂,他如饥似渴地的学习,唯恐不能详尽的掌握建设现代化的科学知识;他夜以继日的工作,唯恐不能悉心地为同学们服务,不能当好同学们的楷模。高中毕业以后,李怀军先生响应国家号——有志青年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他扎根农村,踏踏实实地担当起了一个知识青年的时代责任,积极试种新品种,热情推广新产品。为了使父老乡亲能吃上饱饭,他不辞劳苦地奋斗在田间地头,战斗在河渠沟岔。由于他优秀的表现,非凡的业绩,1977年,被推举为生产队会计,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干好本职工作;1989年,被提拔为村会计室记账员,他一丝不苟的记好帐,诚心敬意地为村民服务,为村两委尽职尽责,获得了广泛好评,有口皆碑,深受赞誉;1999年,被任命为村计生办主任,计生工作可是头等大事,又是老大难问题,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秉公执法,克己奉公,他问寒问暖,走门串户,他深入浅出地解释党的政策,他一五一十地反映群众的心声,计生工作四年期间,无一重大责任事故出现,无一超生违纪现象发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组织是明察秋毫的,2000年7月,李怀军光荣入党,自此,他更严格要求自己,更严格要求家人,有损党的言论不说,有害村民的事情不做,处处严于律己,时时宽以待人,2003年7月,李怀军先生,当选为村会计,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日思夜想为开元村的良性生态谋篇章,他殚精竭虑为开元村的持续发展绘蓝图,他管理好每一份账,他用好每一分钱,他全心全意地当好村民的公仆,他赤胆忠心地做好村两委的助手。
第四篇:莫怀戚简介
莫怀戚简介
莫怀戚,笔名周平安、章大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1951年出生于重庆,1966年初中毕业,到四川内江插队。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教授。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散步》被选入了苏教版初二语文第二十二课,《家园落日》被选入了人教版初一语文第一课。代表作品有《大律师现实录》和《经典关系》等。
他一生创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还写了一些中篇小说和剧本。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务员之死》(1883)、《苦恼》(1886)、《凡卡》(1886),再现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而在《变色龙》及《普里希别叶夫中士》(1885)中,作者鞭挞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的丑恶嘴脸,揭示出黑暗时代的反动精神特征。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流放地库页岛考察后,创作出表现重大社会课题的作品,如《第六病室》(1892),就是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的作品,该小说使列宁阅读后都受到很大震动。《带阁楼的房子》(1896),揭露了沙俄社会对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毁灭,讽刺了自由派地方自治会改良主义活动的于事无补。《农民》(1897)极其真实地描述了农民在80、90年代极度贫困的生活现状,表现了他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关心同情,而《在峡谷里》则揭露富农穷凶极恶的剥削,反映了资本主义渗透农村的情况,说明作者把表现俄国社会阶级斗争列入其创作主题,在《新娘》(1903)中,他相信旧制度一定灭亡,新“生活早晚会来!”契诃夫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1887)、《海鸥》(1896)、《万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1)、《樱桃园》(1903),都曲折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夕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
契诃夫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他截取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这种小说抒情气味浓郁,抒发他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把褒扬和贬抑、欢悦和痛苦之情融化在作品的形象体系之中。他认为:“天才的姊妹是简练”,“写作的本领就是把写得差的地方删去的本领”。他提倡“客观地”叙述,说“越是客观给人的印象就越深”。他信任读者的想象和理解能力,主张让读者自己从形象体系中琢磨作品的涵义。
第五篇:戚怀民(小编推荐)
戚怀民,男,汉族,1959年2月生,安徽大学自考法律专业毕业,大学。
1978.09—1980.07安徽省公安学校公安专业学习;
1980.07—1984.05淮北市公安局侦察员;
1984.05—1986.08淮北市委政法委科员;
1986.08—1992.10淮北市委政法委秘书(正科级,其间1984.09—1987.07华东政法学院函授大专班法律专业学习);
1992.10—1995.04淮北市委政法委办公室副主任;
1995.04—1997.04淮北市委政法委办公室主任;
1997.04—1998.03淮北市委政法委助理调研员、办公室主任;
1998.03—2000.03淮北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副县级);
2000.03—2001.05淮北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正县级);
2001.05—2001.06淮北市纪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2001.06—2005.07淮北市纪委副书记(其间2003.11—2004.03淮北市委派驻市公安局临时党委书记、工作组长;
2004.03—2004.07淮北市委派驻市公安局工作组长);
2005.07—2006.01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
2006.01—2011.01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