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摘要: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大家也都在尽自己的能力想办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不仅仅只被网络吸引,不可否认,作业是检查课堂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各个学科都是如此,但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学科不同,他的作业仅仅是课堂的设计,因此课堂作业设计和评价就成为了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笔者就自己教学的体会和尝试对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和评价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信息技术;作业设计;评价标准
对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的评价包含几个方面,其中一节成功的课程当中,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是检验一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很关键的一个方面,因为作业对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道德情感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作业既能考察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又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独特性,因此在作业的设计与其他学科有些不同,主要以课堂作业为主(操作题),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机完成,所以如何让学生在充满诱惑的电脑前面能够认真的完成作业,这无疑是把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难点。同时,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所以作业设计就更显得重要,它要求教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寻求创新,并设计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的作业,从而致力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学生素质的个性化发展。
一、课堂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现状
信息技术的作业大多是在当堂完成的,并且保存提交到教室机或服务器,不同于传统的作业,因此学生是否达到我们的要求,从作业的完成情况便一目了然,但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学生不能按要求很好地完成操作作业,这很大程度上也源自现阶段教师在布置和评价作业不够科学有关:作业完成率不高,小组合作中大多由一两个人完成,且抄袭、复制现象严重,创新不够,有些限于设备条件的落后,根本完成不了书本中所布置的作业,这样无疑使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长此以往,不仅在学生心中,信息技术作业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任务,同时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阻碍了学生创造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就目前教学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几下几个方面:
1、作业的设置不是偏难,就是过于简单
对于高中生而言,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结果,但往往我们很多老师总是怕学生不会,讲得太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少,作业布置的非常简单,没有任何创新,学生很快完成作业,自由上机,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了一个假象的印象就是,信息技术课就是上网课,总想着你赶紧布置作业,完了就玩。
同时高中生中学生又有差异性,比如文科和理科,高二年级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算法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也不感兴趣,但在这部分的作业设计,老师却高估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业设计偏南,尤其对于文科班的学生,往往一节课下还不能完成,师生都很不愉快,时间久了,学生怕上信息科。
2、课堂作业没有体现学生差异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习惯于布置统一的作业,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别差异,统一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及作业难度不能适应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快慢不齐的现象。学生没有发言权,只有执行、完成的职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过是为了作业而作业,很少有其主体能力的调动与投入,这样“统一”作业,遏制了学生学习创造能力的发展。
3、课外作业过于开放或没有课外作业
有些作业无法在课内让学生完成,因此叫学生课外完成,而很多学生课外完成的作品都比较好,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课外有充足的时间,但另一个原因却是因为这份作业不是独立完成的,而是抄袭,或者由别人代做,这在作业检查的过程中很难反映出来。
再或者干脆就没有拓展作业,学生自己也不会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知识,不能很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课堂作业的设计策略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这种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要使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应从学生的兴趣着手,找对适合他们口味的作业形式,设计多种方式,让学生从作业中获得愉悦和成功,做到学以致用。以下是几种作业设计策略,一起分享一下:
1、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作业
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有创意的新鲜事物,高中生也不例外。因此设计形式活泼、富有趣味的作业,将所学的知识蕴涵于游戏中, 是学生喜欢的一种作业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一种好办法。
信息技术选修模块中的《算法与程序设计》,对于初学者来讲比较枯燥和难学。如何让这些算法和程序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不再觉得乏味。比如在讲第三章可视化编程当中的界面设计时,我们做了一个登陆框,先由老师示范一种方法,属性的设置,然后学生自由发挥,很多学生交上来的作品非常有创意,很不错,构图,色彩搭配合理,兴趣极高。又如在高一的课程当中,多媒体素材的加工与表达,学生设计的多媒体作品,体现了小组的设计思路,图片信息的采集也非常认真,展示的时候非常骄傲。由此可见,此类形式作业能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并在作业中获得愉悦和满足。
2、打破单一的作业形式
学生在讲解本节课程内容时,为了作业方便提交,往往要求学生完成指定的作业内容,不让学生自由发挥,但是要知道学生的优秀作品是新课程的重要资源,在学生的很多奇思妙想的作品中,都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意识,这一过程既是一种启发,又是一种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无差生,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作业内涵,只要是体现学生真情实感的,并能围绕一定的课堂知识点的作品都是好作品。比如在兴趣小组的教学中,对于一些Flash和Photoshop作业,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做的不是作业,而是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作品。比如在讲flash遮罩的时候,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制作贺卡、制作对联、个人签名的设计等,将自己的想法结合所学的知识,创作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而不拘泥于一些形式。像这些既可巩固所学知识,又可基于理论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作业,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布置实践操作作业
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一项重要目标,因此学生在自己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及策略,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比如在《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中,让学生针对具体的实际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结果。只有学生自己实践操作过,才能对算法与程序有一个真正的理解。例如在“if 选择分支结构”的课堂作业中设计诸如请解释选择语句的意思;请写出if的语句结构等的作业。显然,这样的作业,学生或许只会去死记,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若设计为:某超市为了促销,规定购物不足50元的,按原价付款,超出50元不足100元的,超出部分打九折,超过100元的,超出部分打八折,请你帮忙为超市收银员设计一个程序。这种联系实际的问题,不仅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使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他们的代码编写正确时,学生的成就感就得到了满足,促使他去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相反,当他们的代码出错时,那么一种渴望成功的欲望会促使他们去进一步探索和思考,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研究的能力。
4、尝试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传统教学中,都是教师设计好习题让学生完成,学生被动应付,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事实证明,学生对自己“创造”出的习题更感兴趣,练习也更投入、主动。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作业中根据课堂知识,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让他们加入作业题目的设计,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学生自己在设计题目的过程,就是一个自学的过程,一个深层次理解和思考的过程。另外在科学探究中最为重要的素质就是置疑能力。比如在讲《算法与程序设计》界面设计时,我演示了一个猜价格的游戏界面,学生根据我的演示和相关知识创造出许多漂亮的界面,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可。因此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的题目还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5、作业布置体现分层
学生之间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强调因材施教,这不仅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还要在作业中体现,作业设计也必须讲究层次性。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降低他们作业的难度;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从而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提高。比如每次的作业都会有两到三道题,必做和选做题(包含拓展题)。基础作业(人人必做)、选择性作业(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进行选择,可全做、或部分做)和拓展作业(难度较高,主要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基础作业的要求较低,;选择性作业可根据练习内容或题型设置多个题目;挑战性作业主要将本堂课知识点的深入应用,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三、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评价
我们都知道学生交了作业,如果不及时给与反馈,或不能给与适当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稀里糊涂,对优秀的同学来说,少了一次表扬肯定,可能会让学习的积极性打折扣;对良好的同学来说,不知道自己的作业哪些方面有不足,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对很糟糕的作业,也会对学生有个触动,让他在以后学习的时候更加努力。因此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评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但信息技术的作业没有作业本,无法下发。信息技术的作业放在电脑中,只能在电脑中批阅,来查看。由于形式的特别,所以信息机技术作业反馈就比较麻烦。那么怎么样做,可以学生更好地得到作业反馈呢?
首先重视过程中评价。这是指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的评价指导,让学生得到反馈。信息技术作业是需要在课堂中完成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教师现巡视指导,在学生做作业的时候进行指点,或者把未完成的作业展示给所有的同学来评点,对学生的作业有着立竿见影的作用。这对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提高作业水平有着直接的作用。
其次是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指的是教师在学生完成上交作业后,对学生作业的情况做出评价,并让学生了解你对他的评价。主要以学生提交上来的电子作业的质量为依据设置等级评价标准,即把每一个学生的作业按照完成的程度分为3个等级:A、B、C A——学生的作业表现可作为典范。B——学生能够完成各种任务。
C——学生的进步是明显的,但并不能充分地完成各种任务。即当学生作业完成认真(针对多媒体作品和VB程序设计)或作业完全正确(针对选择、填空等基础题)时,就能得到A;当作业完成质量一般时,给予B;当作业不上交或是完成不认真时,则给予C。展示优秀作业,当学生看到自己作业变成了一个优秀的成绩时,很多同学都会有小小的成就感的,让学生得到鼓励。
再有就是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一般这个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够好,信息技术讲究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这就需要每个人尽心尽力,各展所长,作业的评价也来源于学生自身和小组内成员的互评,比如:我们在讲《旅行计划》时,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任务,作业完成后,根据各自的表现,在评价量表中打分,作为作业评价的一部分,公平公正,也避免某些学生不劳而获,获得大家的认可会让学生更有信心!
最后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评价。通过网络来评价反馈作业,会拓展信息技术学习的时间及空间,锻炼大家使用网络的技能,激发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提升信息技术学习的水平。
总而言之,课堂作业设计与评价在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越来越重要,是完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不可缺少的环节,注重课堂作业的设计与评价,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切实为教学服务,也更好地实现引导和训练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标,向着这个方向,一直努力!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研究计划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 的有效整合”
研 究 计 划
颍东区向阳中心校数学中心教研组
二○一三年十二月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整合”
研
究
计
划
一、指导思想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又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使我们深刻的体会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是多么的重要。在我校数学教学中同时也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实施校本教研,探索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整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作业设计方面,着重研究解决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界定概念
所谓“课堂作业”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完成并得以反馈的作业。包括课前复习导入环节设计的作业,也包括例题完成后的即时训练和巩固性、拓展性练习,不包括学生的课后作业。
三、主要内容
1、依托信息技术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依托信息技术创造性地设计有梯度、多样性的作业。
3、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应用型的题目。
4、利用信息技术,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提升。
5、创造性地使用课本习题,通过改编或变式等方式使之更符合学生实际。甚至可以根据学生预习的实际情况,自编例题,变例题为习题,或变习题为例题教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主要措施 ㈠、加强理论学习
“没有理论上的成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理论上的成熟意味着想得深、想得透,行动起来就实际、自如、果敢,成功率就高。为保证本实验的顺利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研究小组决定定期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理论及以下专著。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主编)
3、《现代教育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祝智庭主编)
4、《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孙月圣)
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李克东)
6、《信息技术》(课本)
7、《信息技术》(参考书)㈡加强课件制作软件培训,提高教师课件制作能力。为切实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件能力,研究小组将定期进行PPT、FLASH8.0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掌握PPT、FLASH8.0等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技巧。并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多媒体课件的搜寻、下载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整改。
㈢进行集体备课,相互学习,促进资源共享。
课件制件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老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程度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因此只有备好课才能制作出符合实际需要的优质课件。把备课制度化、规范化,努力营造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在教师间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的创新意识,开展个性化教学,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㈣定期(多次)开展多项有层次性的教研活动,展示、验证阶段性研究效果,提高课题研究的影响力与辐射度。
㈤收集、整理研究过程中各种案例,有针对性撰写研究文章,汇总阶段性研究成果。
五、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12月)
1、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可行性调查论证,准备有关研究实验材料。
2、制定子课题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14年1月——5月)
1、根据子课题实施计划展开研究 ⑴围绕课题认真开展理论研究活动。⑵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活动。⑶进行课题研究活动,各位课题成员认真进行说课、上课、听课、评课活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究。
⑷开展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撰写经验论文活动,收集优秀课例,完成教学设计集、论文集等。
⑸汇编优秀案例、优秀论文集,写出课题的阶段性小结。第三阶段——总结汇报阶段(2014年6月)
1、提交研究报告,进行实验总结。
2、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结题汇报。
向阳中心校数学中心教研组 二○一三年十二月
第三篇:信息技术课堂作业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作业教后记
王洪雷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于学生通过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信息技术体验与学习,初步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结合生活与学习实际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开始形成健康的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勇于积极尝试应用信息技术,富于个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结合生态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作业设计(学生练习)时,我特别注重小组合作探究这一环节,来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邮箱部分知识时,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作为一名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应该勇于解决这些困难,研究教与学,让困难变成课堂教学最有利的因素。
邮箱部分原本两课时的内容,对于网络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一节课时间绰绰有余。可能有些任务所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容易,教师讲得慢了,已经会的学生听得没劲,讲得快了,基础差的学生又听不懂。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分层练习法。这也涉及到了学生练习应当如何安排才最有效。在练习时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邮箱部分的分层教学是这样的:合作学习小组中,将学生分成A、B、C三层,C层的学生是基础好的,课堂任务完成迅速的,这部分学生任务完成了,并不是没事干了,要求负责A层基础差的同学,帮助他们完成任务;B层是能独立完成任务但是速度比较慢的学生,如果C层完成额外的任务(帮助A层的同学),教师再布置一个新的任务,即闯关(自学下节课的内容,并且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闯过有奖(乐乐星)。这样既能使全体学生较快地完成任务,课堂又比较顺利。
这是我对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练习)设计有效性的实践,学生们充分投入其中,乐于合作、乐于探究,主动学习。在以后的课堂上,我更要善于发现,做一个有心人,希望能找到更多有效的课堂作业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第四篇:美术课堂作业的评价
美术课堂作业的评价
推荐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有着自主性与能动性,学生通过参与学习构建知识。将学生看着教学的平等参与者。美术教学作业的评价是学生学习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作业评价被重新审视。
一:评价角度的转变
学生个体的差异决定了学生能力的不同,作业的评价不能以同一角度同一标准衡量每个学生,避免评价的一概性。少数学生在星期
六、日休息的时间在少年宫学了一些专业的美术知识技能,以考美术考级为目标,导致了学生埋头苦练色彩、素描,他们对几笔画一个果子、某某石膏像的特征能倒背如流,他们能像机器一样迅速准确的画出写实物体,但所画的作品千篇一律,毫无生气,更无个性可言。学生们的个性、激情早已被机械的教条所淹没,艺术的灵感早已被扼杀在摇篮中。对大量普通的小学生的美术评价来说专业美术知识只会让他们觉的枯燥。《风景写生》教学内容有着透视与构图的专业知识,评价作业从专业的技能,技巧角度评价,作业以黑白为主色,线条为表现元素,学生会觉的很枯燥。采用“真像”、“太逼真了”之类的话语。这样评价是单一片面而过于主观。忽略了作品的内涵,独特的表现方式,与众不同的审美观等,无法深入诠释作品内在的含义。评价中我们应加重于作品的内涵,发现作品中独特的亮点。换个角度从学生的视角,阅历出发,认识、解读作业,画面表现了学生视野里的风景,以幼稚的表现手法描绘了景物。画面中的建筑物夸张变形,画面上只有一座高大的建筑,其他的景物围绕在周围。这样的画面体现了学生对风景的最初影响,洋溢着对世界天真的理解,有着儿童跳跃的童心。避免以成人的角度主观、武断的评价儿童作品,对画面有自己己独特见解,独特风格的画给与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找到自信,找到思维飞扬的激情。视角的转变,给学生的学习会有意想不到的影响,应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以评价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学习。
二:注重作业过程的评价
传统上,美术教师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常以完成一件作品来决定学生一个学期的美术学习成绩。很显然,这种“一锤定音”的评价,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没有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的作用。学生作业努力的过程就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简单的以学生最终的作品来给学生的能力进行定位。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有的生长环境,个性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也就存在差异。我们应该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绘画热情,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挖掘他们的创造力,保护孩子的个性特点。注重最终静态的作业评价演变成对作业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能力的评价。学生作业过程的评价可了解在学习活动中参与意识,认知水平,操作技能等能力的综合评价。同时适时反馈给学生,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一年级的《水墨游戏》,学生初次接触,对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大多同学一无所知,想让他们完成一幅水墨画可谓天方夜谭。学习以游戏形式展开与学生一起游戏,让学生用毛笔蘸墨调和不同水分在宣纸上画出不同深浅浓淡墨色的电,线,墨块,在随意的涂鸦中学习墨色变化与水分的多少有关。同时对于一些学生涂鸦过程中适时点评墨与不同水分调和可以表现水墨丰富的层次,提升学习的兴趣。由对竟态的的教学成果的评价转入动态作业过程的分析,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三: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只有教师个人评价观,没有学生发言权,这是美术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受欣赏者个人阅历、兴趣爱好、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造成了不同的审美观。教师常常以教科书为唯一标准,用书中搬来的观点去统筹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不尊重学生个性,不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学是市生的双边活动,评价也应有学生的参与,评价的主体,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重新审视自己的作业,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引导学生精益求精,积极向上,契而不受的精神。《远近的奥秘》评价时让学生和同桌比较,运用比较法分析自己的画面,学生认为画中画得比较好近大远小表现出来了这是我比较满意的地方,从总体上看图画,线条不算流畅,仔细检查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如构图感觉太散,没有紧密感。和自己以前的作业比较有很大进步,画画的灵活有层次感。这样横向、纵向比较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自我的经验构建了认识。学生对作品认真地进行理性分析后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判断体现出个体的审美。学生审视自己的作业,发现作业中有许多完美的成分与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从而引发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感,尽管有时显得较为幼稚,但这是一种自我发现美、自我获得美、自我创造美的过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四:激励学生相互评价
平时的学习中有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常常会被老师批评,作业多不敢展示给同学,怕受到老师的嘲笑。但是同学的评价会让这些成绩不好的差生对美术学习产生爱好,喜欢上美术课。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的眼光要比教师的评价和自己的自我评价会更加敏锐,这是美术评价中不可替代的。有个班的学生在班里是出了名的调皮的差生,到了他们班的美术课我特意的走到这个所味的差生的桌子边上看了一眼他的美术作业《风景写生》,发现他的画面线条有力,抓住了画面的主要景物。当我正想看他的画时,他却不让我看,让他自己发表对自己画的评价时也是一言不发。作业评价时让同学之间相互评价,班里的一个学生发现了他的画面,用文字在他的画面下方写上了几句话:“画面景色优美,选景很好。线条流畅,画面远近层次分明。”这样的话让这个所味的差生发现了自己不是什么多不如人比人差,找到了自信。
评价的目得不是为了给学生的作业一个定性区分作业的好坏,而是通过评价保护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在评价过程中运用一切能用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画、敢做,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作用也就真正的落实到位了。
根据以上知道思想,我校美术教学作业制定标准决定分层次指定作业,来符合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要求。
作业修改坚定标准根据课本内容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在现阶段的教材中我们的教学内容主要最基本的绘画内容教学,然后是手工内容教学,最后是游戏内容教学三个方面。
根据这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我们制定出了详细的作业规范和计划。
一、绘画类作业规范以及要求
1、符合题目要求:学生作业要符合本课所学内容提出的完成作业的要求。
2、构图的完整,在学生作业中,要有完整的内容和构图。
3、色彩的运用,包括色彩搭配,色彩的连接。
4、内容符合儿童画的基本形式:内容丰富,色彩鲜艳,构图完整。
二、根据课本手工课学习内容制定第二层次的作业要求:
1、造型准确:学生做的手工艺作品中,必须达到造型的准确。
2、儿童手工艺作品要达到微妙的搭配效果,给人的感觉是明快,色彩亮丽。
三、艺术效果
1、小学学生所完成的不管是绘画作业或者是手工作业都会有小学学生所特有的艺术效果,儿童画,儿童手工艺作品,所拥有的特殊的艺术效果的表现{包括色彩的奇妙搭配,造型的特殊夸张,各种艺术关系的表现,都有起独特的美丽}所以我们在指定作业要求的时候不忽视这些方面的特性和优点,注重的是儿童思维创造空间的无限扩展,儿童作业的要求给无限的想象空间才是最重要的。
四:实践活动作业要求;
这方面的要求是学生对所进行的时间活动的的掌握情况。
(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素质的差异,使本《标准》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应注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尊重。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以上这些才是我们指定小学美术作业评价规范模式的最终目的。
第五篇:信息技术课堂作业有效性的实践
信息技术课堂作业有效性的实践
学习了宜兴市公园路小学朱艳芳老师的《新课程理念下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谈谈我对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练习)有效性的实践。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于学生通过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信息技术体验与学习,初步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结合生活与学习实际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开始形成健康的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勇于积极尝试应用信息技术,富于个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作业设计(学生练习)时,我特别注重小组协作,来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邮箱部分知识时,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作为一名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应该勇于解决这些困难,研究教与学,让困难变成课堂教学最有利的因素。
邮箱部分原本五课时的内容,对于网络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一节课时间绰绰有余。可能有些任务所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容易,教师讲得慢了,已经会的学生听得没劲,讲得快了,基础差的学生又听不懂。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分层练习法。这也涉及到了学生练习应当如何安排才最有效。在练习时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邮箱部分的分层教学是这样的:将学生分成A、B、C三层,C层的学生是基础好的,课堂任务完成迅速的,这部分学生任务完成了,并不是没事干了,要求负责A层基础差的同学,帮助他们完成任务;B层是能独立完成任务但是速度比较慢的学生,如果C层完成额外的任务(帮助A层的同学),教师再布置一个新的任务,即闯关(自学下节课的内容,并且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闯过有奖(乐乐星)。这样既能使全体学生较快地完成任务,课堂又比较顺利。又例如在学习画画部分内容时,学生对各种工具的使用已经熟练掌握了,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对多种工具的组合用得不够好,甚至有很多同学画画依然没有目标,乱涂乱画。
针对这种问题,我是这样解决的:组织小组比赛。看看哪个小组画得好,小组哪位同学画得最好,由电子教室播放给全体同学看,让全体同学打分,画得过关的得1分,画得出色的小组加分,没有画或者乱画的不得分。小组合作与团体荣誉挂钩,调动了小组成员合作的积极性,同时给想开小差或者不按要求做的学生以压力,加分项的设置激发了学生动脑、动口的积极性,画出的作品不仅有速度还有质量。
这是我对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练习)设计有效性的实践,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要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希望能找到更多有效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作者单位: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