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有效设计小学语文课堂作业
如何有效设计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目前,许多小学教师布置给学生的语文课堂作业,都存在以下问题:量多,只有少数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较好完成,大部分只能勉强完成,作业质量很难保证;单一,形式单一的作业,乏味、枯燥、激发不起学习兴趣,学生应付了事;重复,如机械操作,很多劳动是无效的,挤占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学生素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改进作业设计,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作业设计要体现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都可能有所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形式多样的,有层次、有梯度的作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教学中,我把作业分成两类:必做题﹑选做题。下面以《卢沟桥的狮子》一课为例。
全班学生必做题:
1.抄写课后生字词。
2.多音字组词。
3.用“有的……好像”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
选做题:
1.用总分的形式围绕一个主题写一段话。
这样,遵循了教学规律,作业具有针对性,使学习较好的学生“吃得饱”,自动消化;一般学生“吃得下”,逐渐消化;学习差一点的学生“吃得消”,慢慢消化。二﹑作业设计要新鲜有趣
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了,并不意味着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就有了分量。对小学生来说还须布置一些他们感到新鲜有趣的作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寒假里,我布置一项作业:学生把各家的春联抄下来,比较一下谁家的春联有特色。再如,上学期以来,我布置课外作业:收集佳句妙语竞赛。学生把平时看课外书学到的精彩词句摘录在自己的《佳句妙语》上,每天由一位同学精选部分自己摘抄的再抄在班级“佳句妙语角”,全班共同欣赏,教师按时督促﹑检查,完成一轮进行一次评比。这样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学生也能从中汲取不少知识,丰富了作文素材,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作文能力。
三﹑作业设计要体现发展特长
发展特长,这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改进布置作业的方法,优化作业结构,要让作业对发展学生的特长起促进作用。对喜欢小制作的学生,我在班上组织小制作展览,指导学生写小制作说明文;对喜欢集邮的学生,我组织大家交流体会,了解集邮方面的知识,写好心得体会,对喜欢朗读的学生,我组织朗读诵会;对喜欢作文的学生,我在班上开辟“习作园”。
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给学生一块自由的天地,让他们在这块天地里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不再为作业发愁,这也是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愿望。
第二篇:小学低段语文课堂作业有效设计
小学低段语文课堂作业有效设计的研究思路张巧燕
【内容摘要】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能转变过去低效、重复、费时的作业,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作业的乐趣,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低段课堂作业有效设计
一、小学语文课堂设计的现状分析: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可见这样的情景:快下课了,教师在学生的叫喊声中慌慌张张地进教室布置作业,教师的声音常常淹没在下课的铃声以及学生的喧嚣声中;上完课后让小老师将作业抄在教室的小黑板上,满满一黑板,学生下课急着抄,中午趴着抄,互相传着抄„„
为系统了解教师对学生作业情况的了解,本课题组拟定了以下几个问题,并将结果加以归纳,反馈如下:
通过对教师的调查分析发现:许多教师都意识到作业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弊端。有心致力于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教师反应:(1)批改新课程下的作业加大了他们的批改难度:此类作业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思辫能力以及新视点的把握等具有很大的挑战。(2)部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管面对学生的层次如何一刀切的实行只有部分优等生能掌握的作业,却忽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刻意拔高作业难度。(3)批改作业所需的大量时间造成教师无法深入钻研教材,优化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二)了解教师方面:
教师作业设计的调查问卷:
显然,教师自身对设计作业是吝啬的,也是盲目的,传统的做法即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同时也在加重教师自己的工作量,实在是不可取。
(三)学生对有效作业设计的渴望
我们发现在教学中作业形式单
一、没有选择的自由,成了压抑学生成长的工具。他们渴望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作业内容的开放性,渴望在作业中放飞自己的理想。另外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自觉性再加上教师对作业又缺少必要的指导,使得作业的有效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流于一种形式。
(四)课堂有效作业的设计
(1)实施“课堂作业”的方法
设计作业随堂练习及时批阅和反馈纠正错误
这四个环节构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循环。
第一、设计作业,这是一个重要环节,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作业是成败的关键。这里的作业设计是针对本堂课对教学内容的巩固、转化、延伸、内化等。
第二、随堂完成。课堂作业课堂上完成是提高作业有效性的保障。
第三、及时批阅和反馈,依据“低起点,小步子,勤练习,快反馈”原则,要求“课堂作业”当天完成批改,并对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记录和讲评,对个别问题也不能放过,为进行学生个别辅导提供依据。
第四、纠正错误,这是学生获得学业提高的重要阶段,学生发现了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也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教师对于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辅导;而对学生学习上的个别问题,则采取个别交流来纠正错误。为了检验纠错效果,对于普遍性的错误、容易遗忘的知识或者比较重要的问题,在下一次“课堂作业”中也有所体现。
这样,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作业”的螺旋式循环中,在不断地出现问题、纠正错误的问题解决中得到提高。
(2)“课堂作业”对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一)对学生复习习惯的养成作用
复习是学习行为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率第一天高达55.8%,战胜遗忘最有力的手段是及时复习。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生课后复习并不理想,而且学生的平时复习是隐性的,教师很难进行监督。“课堂作业”却解决了这个问题,对批阅结果和学生的反馈进行分析比较发现,绝大多数得分低的学生没能做到及时复习,甚至有时会出现一向成绩较好的学生得低分的现象,经了解得知,由于其它作业过多,来不及而影响了复习。看来,“课堂作业”是一个不错的监管学生复习的方法。如果能持之以恒地的对学生复习行为进行监管,将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提供保障。
(二)对学习动机的激发作用
学习动机能够产生学习行为,“课堂作业”把要求放在低起点,小步子,渐进式。由于每节课内容有限,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也就把学生学习的挫折频率降低至最低限度,每个人都可能得100分或得第一,也可能不及格。自己的分数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会出现某位同学独领风骚的局面,符合“成功教育”原则,学生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自尊心是自我提高内驱力的基础,是学习的潜在力量。试验班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学习主动性也明显加强,学习氛围更好。
(三)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作用
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业负担,二是心理负担。其中,学业负担是有形的,学业负担主要是作业负担。当前的学生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重复做题严重,教辅材料中的习题大多是你抄来我抄去,重复做题、搞“题海战”,耗掉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二是通过学生的阅读、听讲和思考就能解决的问题,只要有适当的训练来加深记忆就可以;三是忽略了个体差异,不管学生有无掌握,都要做同样的作业,这就造成学生个体的重复做题。当然,就目前而言,学生面临升学压力,作业也是一种手段,家长和老师都担心减少学生作业也减掉了学习成绩,减掉了教学质量。当然并不是说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是错的,关键是能做到减量不减质,这方面教师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课堂作业”的一个目标就是当堂内容当天巩固,让学生做到及时复习。如果学生掌握了当天的学习内容,学生的作业就可以少做一点,以后,只要将学生容易遗忘、难于掌握的内容再复习一遍即可,如果能减掉不必要的重复做题,减轻作业负担又不减学生成绩完全是可能的。实际上,作业负担减轻后,效率提高了,学生学得轻松,心情也好,心理负担轻了,成绩反而上升。
(四)为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学生的个别辅导提供依据
“课堂作业”是一种作业的延伸,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又是在课堂学生短时间内独立完成。因此,对“课堂作业”中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非常实用,一是对教师本人的课堂教学情况的及时反馈,以便教师能迅速作出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修改教学方案;二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特别是为发现学生个体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依据。针对不同的学生,“课堂作业”几乎都能发现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及时而有效的个别辅导。
(五)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增强教师效能感
教师阶段性地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分析,获得了学生学习的最直接的材料,特别是对学生普遍性的错误进行分析,能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自己的教学效果作出自我评价和反思;有时教师会发现在判断学生进步程度时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对作业分析的结果推翻了原先以为学生正在取得预期进步的想法,促使教师不得不重新考虑对学生的教学,这些都有助于教师确定使自己的教学满足学生需要的专业发展目标。同时,由于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而课堂上不出现的问题也不是一定不重要,“课堂作业”就能弥补课堂教学的这种不足。
第三篇:浅议语文课堂作业的设计
浅议语文课堂作业的设计
永仁县
永定教育管理会员会
店子小学
黄晋
我在一直在永仁县乡下农村小学执教小学语文教学,由于农村孩子生活条件的特殊性和学习条件的局限性,学生掌握语文知识90%在于课堂,而课堂作业是课堂知识的巩固,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地制宜的、高质量的作业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化理解,有利于学生智力开发。因此,教师设计作业,要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从而使每个学生都爱上作业。我认为设计课堂作业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紧扣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作业题的设计要紧扣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就作业功能来看,“检测、巩固、反馈”等功能的实现是基于教学目标的。相反,一道优秀的作业设计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两者相辅相成,密切相关。因此,设计课堂作业时,要提高作业与目标的相关度。我们要思考的是这道作业题背后的“含金量”,通过它我们可以提升学生哪些语文能力,是对语言的感悟理解,是把握关键性词句的能力,是语言表达的能力,还是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和综合归纳的能力等等。同时,还要思考怎样在作业设计中让学生明确自己所要达成的目标,即让学生懂得完成了这道作业题我还有哪些不足。
(二)、把握文本特点 “高效课堂”要想“高效”,必须功在课前。在围绕目标设计课堂作业时,还要重视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中的知识源,以其为平台,即使是最简单的词语理解,也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因此,语文课堂作业设计应建立在认真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解读文本是实现教学内容优化与课堂教学质量高效的主要途径,也是影响课堂作业最优化的重要条件。只有正确而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确定作业设计的内容,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只有教师深入、细致、创造性地解读文本,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作业练习,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才有可能“效”在课中。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把握文特点,明确教学要点,训练重点,为课堂作业设计找好依据和标准,才能设计出基于文本特点的作业练习,将课堂教学与课堂作业有机结合。
(三)、体现以生为本
“语文教学要走向生本”。课堂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也要走向生本。所谓生本,即以学生为本。因此,语文课堂作业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进行设计,让学生亲历作业的过程,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习得方法,丰富语文素养。课堂作业一般都是教师为了检测、巩固学生所学而提前设计的,但最终完成作业的却是学生。所以,作为作业的设计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喜欢这项作业吗,会带着怎样的情感去做?学生能完成这项作业吗,他们的作业起点是什么?学生有必要去做这项作业吗,此面当堂作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什么意义?所有的一切都指向学生个体的发展,课堂作业的“设计”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内化所学内容,使之快速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宗旨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目标的。
(四)、作业设计要体现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都可能有所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形式多样的,有层次、有梯度的作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教学中,我把作业分成两类:必做题﹑选做题。下面以《卢沟桥的狮子》一课为例。
全班学生必做题:
1.抄写课后生字词。2.多音字组词。3.用“有的……好像”造句。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
选做题:
1.用总分的形式围绕一个主题写一段话。
这样,遵循了教学规律,作业具有针对性,使学习较好的学生“吃得饱”,自动消化;一般学生“吃得下”,逐渐消化;学习差一点的学生“吃得消”,慢慢消化。
(五)﹑作业设计要新鲜有趣
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了,并不意味着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就有了分量。对小学生来说还须布置一些他们感到新鲜有趣的作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寒假里,我布置一项作业:学生把各家的春联抄下来,比较一下谁家的春联有特色。再如,上学期以来,我布置课外作业:收集佳句妙语竞赛。学生把平时看课外书学到的精彩词句摘录在自己的《佳句妙语》上,每天由一位同学精选部分自己摘抄的再抄在班级“佳句妙语角”,全班共同欣赏,教师按时督促﹑检查,完成一轮进行一次评比。这样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学生也能从中汲取不少知识,丰富了作文素材,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作文能力。
(六)﹑作业设计要体现发展特长
发展特长,这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改进布置作业的方法,优化作业结构,要让作业对发展学生的特长起促进作用。对喜欢小制作的学生,我在班上组织小制作展览,指导学生写小制作说明文;对喜欢集邮的学生,我组织大家交流体会,了解集邮方面的知识,写好心得体会,对喜欢朗读的学生,我组织朗读诵会;对喜欢作文的学生,我在班上开辟“习作园”。
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给学生一块自由的天地,让他们在这块天地里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不再为作业发愁,这也是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愿望。
(七)、注重作业设计应有层次性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树立“弹性”意识,充分考虑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的差异,为各学生设计难易适当的练习,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可能达到的程度分层布置作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觉得要求高而产生挫败心理。作业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权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得到最优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作业量的分层
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要求过于简单的,学生容易掌握的不必再留,同类作业切忌重复。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以不留作业或减少徒劳的作业,对于学习能力薄弱、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可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做到“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2、作业难度的分层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身心发展,如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等,由于受到先天条件,后天因素的诸多影响存在差异。同样的作业,有的学生十几分钟就能完成,有的学生则要花上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因此,作业设计要考虑分层,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就可以设计这样的3个作业供学生选择:(1)背诵课文。(2)表演这个故事。(3)根据课文内容,续编一个小故事。第一题一般适合后进生,第二题一般适合中等生,第三题一般适合优秀生。当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了适当难度的题目后,完成作业就不再有困难,即使有困难,只要努力一下也能较快完成。学生在作业中体会到了乐趣,有了完成作业的动力,当然会向更高的层次挑战,我想在这类作业中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发展”。
(八)作业选择的自主性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作业不能一刀切,齐步走。要着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力,喜好选择自己最合适的作业,从作业的内容,作业的形式,作业设计的主体等方面给予学生选择权,适当减少作业中的强制要求。我们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作业设计,有的作业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布置的,有的作业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完成的,有的作业是学生根据自我需求主动提出并解答的。这一措施在几个学校中高年级的实践已证明完全是可行的,学生自己布置作业感受到了老师的信任,获得了自我成就感。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的设计,要针对农村孩子生活条件的特殊性和学习条件的局限性,我们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让农村孩子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吃得好,吃得多,消化好,有效吸收,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高效的课堂,相信随着我们不断摸索总结,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时刻关注语文课堂作业的有效性,让我们的孩子做得兴趣盎然,让我们的老师教得轻松自如,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信心,让他们的学海之旅拥有更多的快乐和精彩!
第四篇:有效教学和谐课堂作业
有效教学和谐课堂作业
海林市朝鲜族中学
宋金光
一、课堂提问基本要素
精心设计注重目的性
难易适度注意科学性
新颖别致注意多样性
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
因势利导注意灵活性
正确评价注意鼓励性 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
因材施教注意针对性
二、导课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
导课是一堂课的开始,犹如开场白,也类似于跳高运动员的起跳前的助跑。有一句谚语:“头开的好,等于成功了一半。在课堂教学中也的确如此。导课设计的好,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整节课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数学课中的导课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介绍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几种导课方法。
一.温故引新导入
温故引新即:以旧知识导入新课。这是数学课最常用的传统的导课方法,也是数学课必不可少的导课方法,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内部各个分支都有关联,甚至密不可分。教材中内容亦然,各单元,各章节之间互相紧密联系,形成一种连续性。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把新旧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未知知识转化成已知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对新内容有亲切感,很快能把注意力集中到新课上,它适用于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在讲解分式乘除法时,先复习分解因式和约分法则,分式乘除法就迎刃而解了。
二.问题导入
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就提出一个或一串问题,在学生试答之后引出教学内容。这一导课方式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因为问题和疑问使学生产生一种对答案的需求,而随后的讲授又形成对学生需求的满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Bruner)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持续不断的活动。”由此可见问题和疑问是教师首先应该呈示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学生正是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的价值,最终掌握那些他认为有用处和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如:在讲授“灯光与影子”一课时,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相关问题:大家看过皮影戏吗?皮影戏是怎样演出来的呢?进而使学生知道皮影戏的原理实际上就是用灯光把剪纸照射到银幕上的影子。很自然的导入灯光与影子。
三.故事导入
学生是喜欢听故事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以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导入新课。几乎每一个科学发明和发现的背后都有许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如:在讲授勾股定理一课时,可讲故事“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毕达哥拉斯在2500年前,去朋友家作客,看着朋友家一块块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状的砖铺成的地板发呆,突然恍然大悟的样子,站起来大笑着跑回了家。同学们知道他发现了什么吗?”用毕达哥拉斯在地板砖中发现了勾股定理的故事来导入新课勾股定理。学生立刻被引入很想探索勾股定理的状态。
四.儿歌导入
数学课比较枯燥单调,用儿歌导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可大大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初中数学引入用字母表示数时,用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扑通n声跳下水.”这样自然导入初中阶段很重要的学习内容,用字母表示数。教学中这样处理学生非常感兴趣。
五.诗歌导入
由于数学课本身的局限性,使它不可能象语文课那样形象生动,象物理、化学课做实验那样活泼有趣,天天复旧引新老一套,学生听都听腻了,一点兴趣都没有。但新课程中的一些内容给数学课的导课带来了新的生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导课渠道。如在讲三视图“从不同方向看”时,引用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导入。一改传统的数学课的导课方法,极富感情色彩的语言,再配上多媒体画面和音乐,营造一种情绪气氛,从感情上扣人心弦,使学生自觉进入学习轨道。这样的导课学生感到既新鲜又有趣。
六.实验导入
中学生有好奇的心理,一般都爱观察又很好动,因此课堂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总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让学生自己画两个平行四边形,通过测量、旋转、撕叠、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的性质。这样不是单纯的听老师说教,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没兴趣,而且让学生在动手中体验发现,培养了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归纳等活动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的能力。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七.以其它科目导入
中学各科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在许多情况下互相交叉,互相依托。在教学中注意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帮助学生利用其它学科的知识来促进本学科的学习。在讲授新课时巧妙地联系与所教内容有关的其它学科知识来帮助学生尽快熟悉所学内容。比如:讲解反比例函数时,可先做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著名的“杠杆定律” 的试验,利用
“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这一定律,使其中的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即为常数)时,问动力与动力臂有怎样的函数关系来导入。这样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模型,可使学生比较感兴趣。使得以前千篇一律的,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导入变得和物理、化学课一样有实验,有观察,且使学生意识到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相贯通。
课堂导课的方法很多,不再一一列举。我们应该注意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总结更多更好的导课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第五篇: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堂作业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堂作业设计(部分)
1、找春天
一、看拼音写词语。
tuōxiàjiě dòngxī shuǐyáo tóu
()()()()yě huāduǒ yǔmiān yītàn tóu
()()()()
二、比一比,再组词。
脱()摇()探()棉()冬()躲()说()遥()深()绵()冻()朵()
三、照样子,写词语。
遮掩遮遮掩掩认真开心()()()
2、古诗两首一、一锤定音。(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光荣[róngyóng]疏疏[shūsū]
宿舍[shùsù]菜花[chàicài]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徐()烧()离()径()未()枯()菜(除()浇()篱()经()末()姑()采(三、连词成句。
1、飞展开鸽子翅膀起来了
2、森林里散发出早晨清香一阵阵
四、抄写古诗。
3、笋芽儿
一、比一比,再组词。
岗()界()笋()牙()喊()呼(刚()介()笛()芽()减()乎(冈()换()唤()
二、找找抄抄。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抄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