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化学教学的阶段性

时间:2019-05-15 02:0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化学教学的阶段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化学教学的阶段性》。

第一篇:谈化学教学的阶段性

谈化学教学的阶段性

相同的知识点在不同的化学教材中有不同的叙述。如:氧化―还原的概念,在初中教材中,先是以得失氧为标准来定义的,接着,以化合价变化为依据来定义;在高中教材中,以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为标准来定义的;大学教材又以氧化数的变化为依据来定义的。

又如物质结构理论,初中教材仅介绍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形成的初步知识;高中教材分别接受了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结构式,化学键,同分异构等知识;在大学教材中,就系统地从量子力学角度介绍了物质结构理论。

可见,同一知识,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叙述方式,不同的定义方法,这就是教学阶段性的体现。对于不同的教学阶段,除了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外,还有同一内容,在不同阶段如何把握各个环节,分清教学阶段性,掌握好教学尺度的问题。

一、尊重认识规律,注意循序渐进

化学教学的认识规律一般是:从宏观现象到微观物质结果,从静态的物理性质到动态的化学变化,从定性描绘到定量测算,从成熟的理论介绍到学科前沿研究展望。新化学概念,原理的教学过程来说,一般是由简到繁,由表及里,从已知到未知,从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

前面讲到的氧化―还原概念,物质结构理论,就采取循环上升,逐步完善知识体系的。这样可以减小难度,是学生易理解,也容易巩固掌握。例如初中开始讲元素的定义,此时,学生仅知道中性原子,而对带电荷的原子――离子,原子结构理论都未接触,若要透彻理解“元素”概念是较困难的,只有在今后的不断学习中,才可加深理解。

当然,循环上升,不是重复。如高一硫酸一章中,若反复重复初中化学的酸的通性学生是不感兴趣的,也不符合认知规律。有些概念在形成过程中,重现和反复,这是认识上螺旋上升的体现,是认识上由浅入深的表现,是必要的。

各个阶段的教学要求,各有不同,难度适中,切忌过高。教学大纲中曾指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一下子深刻地讲授概念的全部内容,而往往是先讲授初步的概念,然后,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而逐步地扩大和加深,逐步趋向完善,因为学生是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面而深刻地掌握概念的。”这一方面,对走上教学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以及常年教高三又下去教高一的教师,往往被忽略。我在毕业后刚任教时,在讲授高一物质结构一章中,补充了许多有关量子化学的内容,并布置大学里有关习题,超过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难以接受,许多学生弄得稀里糊涂,结果在平行班级本单元测验中,成绩最差。这是对违背认知规律、忽视学习阶段性的惩罚。

另外,教学进度也应符合认知规律。教学进度过快或过慢都是不妥的。过快,欲速则不达;过慢,学生已掌握,教师还在“唠叨”,没兴趣,听得厌烦,毫无效果。

二、尊重学生思维特点,注意教学直观性

在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阶段,并由此导向辩证逻辑的初步发展。它的思维特点是:一方面积极寻求对各种经验材料,具体事实做出规律性的总结说明;另一方面要用理论来指导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这样的思维特点,是教学阶段性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保证。举例来说,学生在学习了卤素、氧族元素、碱金属元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理论,接着,运用所学理论为指导以元素周期为系统再去学习电解质溶液,过渡元素等内容,那将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思维发展,是从具体知识上升到理论,又用理论作指导,去获取丰富知识。符合学生思维特点,从而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时,要采取通俗易懂的方法,多联系生活实际,要采取通俗易懂的方法,多联系生活实际,多运用生动比喻,多利用形象的插图、挂图,多讲事实,多做实验,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理论。例如,在讲原电池概念时,先演示干电池使电流计指针偏转的实验,再在电流计两极上接上铜、锌片,并插入稀硫酸中,让学生观察,得出结论,建立概念。对有些抽象的概念、理论,必须借助直观的语言去帮助学生形成、理解,用恰当的比喻,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如在讲活化能与反应的关系时,可用登山和穿越隧道作比喻;原子轨道可用体育场观众席区域来类比。这样,可以受到较好的效果。当然,通俗比喻要恰当,否则,那将导致科学性错误。化学的基本理论应该运用来分析、解决物质性质、转化等的指导作用,离开了对具体物质性质、转化等的指导作用,理论将变成无根之本,无源之水。同时,物质的性质,不再是杂乱的堆砌,不必死记硬背。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达到教学阶段性的要求。但绝不能超过该阶段学生的认识水平,为了能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有的老师把铵根离子的气室法检验、硝酸根离子的棕色环检验法引入到高中教学,加重学生负担,不按教学大纲要求教学,该高三讲的绝对不能压到高二讲甚至高一,违背化学知识教学的阶段性。

三、尊重知识科学性,注意学生可接受性

中学阶段,学生概括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不容易进行复杂的分析,不习惯进行逻辑推理,已有的知识又有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受到限制的。

在化学教材中,有些概念和理论的定义或叙述方式,理论的深广度,常常跟学生接受能力产生矛盾。如何处理这一问题,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之一。应该肯定:理论和概念的教学,必须十分注意科学性。科学性是教学的起码要求。绝对不能似是而非,曲解和错误。不然,那将误人子弟,损害学生以后的学习。但是在讲解时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以辞害意”,要在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用“中学化”语言,促进学生的理解,有助于概念和理论的掌握与运用。

总之,知识、能力都有不同的层次,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都有一定的过程和阶段性。在化学教学中,只有根据中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篇:谈如何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

谈如何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

宜川中学

胡瑞英

通过这几年的高三化学教学,我发现,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是听着都懂,但一说就错,一做不会。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怎样才能事半功倍?作为教师,应通过设计问题,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让其积极思考,活跃思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通过教学中的一些实例,对此作些初步的探讨。

一、通过明确范围,提高概念的掌握水平

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概念是教学的基础,但在实践中,在概念的使用范围上,学生经常忽略前提而得出错误概念,还不知错在何处。

例:还有些学生对于勒沙特列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不完整,对勒沙特列平衡移动原理的适用对象未搞明白。比如,2004上海高考题24题第(4)小题,要求判断附图中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加了催化剂、缩小容器体积、降低温度、增加SO3的物质的量四种情形中的一种或几种,很多同学漏选了催化剂选项。

对此,教师可设计两个情景:一,对已经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有何影响?二,对还未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有何影响?对已经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对还未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平衡继续朝正反应方向移动,其实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是不影响的,若不看前提,学生可能会误解为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深化。例如:当生成物的含量随着温度的变化先增大后减小,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那么生成物的含量最高点是达到平衡点,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应该看后半段。最后可以得出结论:勒沙特列平衡移动原理的适用对象是已经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从而让学生做到对象明确,审题清楚,不做无用功。

二、通过比较辨析,区分易混淆的概念

经常对易混淆概念进行辨析和整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在有序的结构中去提取明晰的概念,思维必然是迅速而准确的。

例如:针对学生对平衡移动和平衡常数K变化的关系混淆,可设计以下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逐步深化对这两个概念之间联系和差别的认识。

(1)由 温度 变化引起的平衡向 正反应 移动,K增大;(2)由 温度 变化引起的平衡向 逆反应 移动,K减小;(3)由压强、浓度变化而引起的平衡移动,K不变;(4)K值越大,表示 正反应进行的越完全。平衡向右移动,K值 可能增大可能不变 ;(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可能增大可能不变”)

(5)温度升高,K值 可能增大可能减小。(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可能增大可能减小”)

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K只与温度有关,只有温度变化引起的平衡正向移动,K值才增大。

还有其它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可以简短归纳总结为:中和≠中性,酸性溶液≠酸溶液,电离≠电解,电解质≠导电,强电解质≠导电性强,金属键≠金属活泼性,分子稳定≠熔沸点高,平衡右移≠转化率高,平衡右移≠K增大,温度升高≠平衡右移等等。

组织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辨析,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结论,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对知识点的准确掌握,做到思路清晰,思维敏捷,从而在解题时既快又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的好习惯。

三、通过观点比较,帮助分清是与非

教学不是简单地教学生记住结论,而是要引导学生追根究底,学会思考,学会辨别、分析、证明和判断观点的正确性。让学生在经历不同观点辨析比较的同时,活跃和激发思维,学会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例如:对电解质溶液中的平衡移动的学习,可以设计如下:对HAc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Ac≒H+ + Ac-,加入NaAc后平衡移动情况,甲认为Ac-浓度增大,平衡左移,碱性增强是平衡左移的结果,乙认为Ac-水解出的OH-中和H+,[H+]减小,平衡右移,碱性增强是Ac-水解的结果。对此,可让学生来判断哪种观点正确,又如何通过设计实验来证明?

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得到统一的结论,甲的观点是准确的,关键是抓住主要因素。加入NaAc后,[Ac-]的增大远远大于Ac-水解出的[OH-],主要考虑Ac-本身的影响,若加入的物质原平衡体系中没有,才考虑加入的物质反应后的成分的影响。最后可在原平衡体系中加入酚酞,将加入的NaAc改成中性的NH4Ac,若甲的观点正确,则考虑的是Ac-的作用,同样平衡左移,碱性增强,溶液红色加深;若乙的观点正确,则考虑NH4Ac中性,平衡不移动,碱性不变,溶液红色不加深。

在此基础上,可以将题目中的HAc改成NH3•H2O,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 + OH-,加入NH4Cl后平衡又是如何移动的?如何证明?通过举一反三来灵活迁移,巩固学生思维的正确性。

在此基础上,可以再让学生思考,当将0.2molCO2通入0.3molNaOH溶液中,HCO3-和CO32-的浓度谁大?在分析中,首先明确能反应的先反应,得到等物质的量的HCO3-和CO32-。在溶液中存在的水解和电离等影响离子浓度的反应中,CO32-第一步水解 > CO32-第二步水解 = HCO3-的水解 > HCO3-的电离,其中 CO32-第一步水解程度最大,是主要因素。根据主要因素CO32-+ H2O≒HCO3-+ OH-,学生可以得到结论:CO32-的浓度减小,HCO3-的 浓度增大,[HCO3-]> [CO32-]。

因此,当体系中有多种因素同时需要考虑时,抓住主要因素,就可以做到主次分明,结果立现。

四、通过自我设计,实现融会贯通

除了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设计方案,也可提示或者引导学生设计方案来证明结论,这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提高思维的缜密性。

例如:在学习酯化反应时,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反应机理,指导学生设计了下列问题:(1)CH3COOH和 C2H518OH酯化反应时,18O会在哪个产物中?(2)CH3C18OOH和 C2H5OH酯化反应时,18O会在哪个产物中?

学生自行讨论得出,根据酸脱羟基醇脱氢,(1)题18O会在酯CH3CO18OC2H5产物中,(2)题18O会在酯CH3C18OOC2H5产物中。显然,第(2)题的结论不正确,主要问题出于学生对羧酸的共振结构没有概念。为此,通过教师说明当CH3C18OOH电离出CH3C18OO-时,CH3C18OO-≒CH3CO18O-,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从而得出(3)题

O会在酯CH3C18OOC2H5和H218O中的正确结论。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犯合理性的错误,当告知第(2)题的结论不正确时,让学生感到好奇,急切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时,乘势引入新的知识——羧酸的共振结构,然后让学生在新的前提下再作新的思考。

此外,还可以在复习元素金属性比较和元素的非金属性比较的知识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金属性Fe>Cu,Na>Al,非金属性Cl>S。在复习了弱电解质的知识后可设计实验证明醋酸是弱酸。通过对方案的自行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实现对已学知识点的灵活应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组织、引导和激励的作用,通过设计问题、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篇:例谈滥用化学多媒体教学

例谈滥用化学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要求,采用多媒体播放手段进行教学改革,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充满视听享受的世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滥用化学多媒体教学也会产生许多消极作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重削弱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多媒体教学能够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但是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形成,只能通过实际训练才能获得。如药品的使用、量筒的使用、滴管的使用、仪器的组装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做才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必须经过反复操作才能熟练。如果用观看视频的教法取代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过程,无疑是削弱了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削弱学生的观察力。

视频、幻灯和投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介绍多种实验的操作与实验现象等各方面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重复观察。但却不能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视频等材料是经过加工制作出来的,有很多实验现象观察并不仔细,如氧气的制取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如果不亲自观察是不能体会到有较大气泡的逸出才是氧气收集满的信号。如果单纯看视频,不做实验,对实验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就会降低甚至会产生一些误解。只有在看视频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去做实验,体味做实验的乐趣,做一做,摸一摸,量一量,闻一闻,才能得到真实完整的知识。例如分子特性的讲解,没有实际做实验闻气味,如何也描述不出所谓的氨味儿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刺激性气味,调查证实,86%的学生认为实验能够提高自身学习化学的兴趣,没有实验化学的学习内容变成了简单的背诵记忆,使化学学习变得枯燥无趣。

三、削弱了思想教育和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视频一般都是专业知识性很强的,很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思想教育。例如,介绍我国的水资源概况,环境污染等内容时,不能适时地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内容,未能联系学生实际进行火灾隐患的知识普及;讲碳循环和氧循环内容亦缺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等。由于在看视频过程中,学生主要是看和听,结论是给出来的,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不能尝试自己的认识过程,这也不利于科学方法的培养。

总而言之,一定要明确多媒体教学是辅助教学的策略,要在“辅助”上下功夫。只能适时适量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要滥用多媒体教学,以免事倍功半。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做实验才能说明问题。要使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法优化组合,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的局限性,力争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从化学教学谈深化教学改革

从化学教学谈深化教学改革

段广河(廊坊卫生职业学院,河北省廊坊市,065001)

摘要:本文从当前化学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做了系统分析,结合教学实际介绍了自己的一些有效作法,并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关键词:化学教学;教学改革

近几年来,高职高专生源质量下降已成事实,这种局面给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困难和挑战,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二是如何确保教学质量不下滑,如何锻造合格的毕业生,实现学生人生目标的升华。这两方面的问题关系到每一名从事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需要我们共同面对、共同破解。笔者在化学教学中了解、认识和反思了目前状况下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在此一同探讨,以期寻求解决办法。1 化学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障碍

1.1 学生入学前化学基础十分薄弱,而且参差不齐。在教学中明显感到学生基础知识差距太大所带来的教学“梗阻”,有时还要走回头路。但对于基础好的同学,觉得老师讲得太慢,没有兴趣,正所谓“有的吃不饱,有的消化不了。”

1.2 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差。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有的学生上课疲惫不堪,有的学生看其他闲书,有的学生精力不集中等等,所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师的积极性。

1.3 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上很少有学生作笔记,很少有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课下很少有学生预习,很少有学生复习,很少有学生自主查找一些资料。

1.4 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不同科目学生基本采取同一方法,不是按照课程的特点去安排学习时间、采取适当办法,从而导致学习效果欠佳。

1.5 部分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偏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仅仅是化学知识欠缺,其他文化课也很差,这就造成理解能力下降,用到相关知识时出现障碍。

1.6 教学大纲比较单

一、僵化。有些传统专业的教学大纲近几年没有及时修订,和目前的学生状况和教学要求有些脱轨;有些新开专业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而大纲是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基础和纲领。2 化学教学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2.1 采取“用哪补哪”的办法,尽快让学生跟上进度。对于基础太差的同学,特别是文科学生,让他们把初高中化学课本找来,自己找时间复习一下基础知识,遇到问题问同学或老师;讲课时,尽量进行追溯、慢讲;辅导时,对这些同学进行个别指导。2.2 采取精讲多练的办法,让学生掌握“精华”。教学中,围绕基本要求和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讲解,把对学生的要求突出出来,并让学生进行练习,尽快掌握重点内容。

2.3 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学。为了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在课上处于兴奋状态,讲课时尽量把化学与医学联系起来,更多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变换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讨论法、练习法、变换角色法、实验法等),安排学生成立学习互助小组等。

2.4 强化育人意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有厌学情绪,有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有些学生疲于应付。为深入了解其思想根源,课下和他们谈心交流,进行引导和教育,并积极与班主任交流情况,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职业观。2.5 指导学习方法,避免走弯路。为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指导学生如何听课,如何复习,如何安排休息和学习时间等,指导学生规划人生、规划职业。

2.6 增加单元测验次数,循环巩固所学知识。为使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知识,检测学习效果,查找自身的不足,每隔二、三单元就进行一次测验,以考代练,提高效率,提高成绩。3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尽管在教学中采取了上述措施,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未能达标。根据教学中遇到的这些切实问题,我认为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革:

3.1 教学大纲的调整。教学大纲应以学生专业培养目标为统领,按照学制设置、课程衔接顺序以及教学规律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对不必要的内容大胆删减,以保证必需内容的教学时间。3.2 实行分层次教学。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分层次教学。一是按文理科生源分班;二是按高考成绩分班。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对学生的毕业培养目标要求要统一,只是可以采取不同策略和教学模式,必须确保学校的“产品质量”不下降。

3.3 建立全员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务部门和教师,还取决于学生管理系统和学校其他部门。学校上下都应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把教书育人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把培养合格学生当作每一个人的事来做。

3.4 改革考核方法。按照目前的考核方法,单元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这种办法导致学生忽视平时测验,重视期末测试,而期末考试科目集中,复习时间偏短,同时也不利于对各章节的巩固提高。为此建议增加单元测验次数,提高单元成绩所占比例;增加技能操作考核;增加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在考试形式上,按照不同科目和内容可以采取开卷、闭卷或开闭卷相结合的形式;结合职业资格考试,采取标准化测试;大力推进微机化考试等。

3.5改革教学方法。从目前的教学方法来看,我们主要采取讲授法、讲演法、练习法、实验法、示教法、多媒体教学法等,但我们往往是教师唱主角,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我们更多的应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主要是引导作用、策划作用,采取讲练结合、问题讨论、角色扮演、模拟训练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不断适应新变化,不断推陈出新,锐意改革,调整教学策略,完成培养任务,享受教学快乐。

作者简介:段广河,男,1966——,汉族,研究生学历,高级讲师,现任廊坊卫生职业学院教务处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与教学管理。

通讯地址:河北省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廊坊卫生职业学院教务处

邮编:065001

电话:03166026665

*** E-mali:duangh1966@sina.com

第五篇:谈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谈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摘 要】本文从初高中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学生个体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教学方法的衔接,每位老师都应该深入教学研究,认真做好初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衔接,提高初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初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衔接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一直是初中升入高中后高一学习阶段重要的一环。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重要性更加突出。结合初高中的教学经验和一线化学教师的反馈,高中化学难教,感觉学生不会听课,不会学习,化学用语书写很不规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初中基础没打好……学生也觉得高中化学难学,学习化学的信心受到打击。那么,高中老师如何处理好初高中知识的断层和衔接,如何做好化学有效教学的衔接呢?

一、教师要通览初高中教材和标准,做好内容上的衔接

初中化学教材知识面比较宽广,贴近生活实际,强调定性分析,知识层面只要求学生知其然,记住现象或结论,知识的深度不够,系统性比较差,不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而高中新教材的化学知识趋向于系统性,理论性的教学,强调定性和定量分析,知识体系既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知识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高中化学重点内容过于集中在必修1,如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内容既多又重要难学,等于给刚进入新高一学生一个大大的门槛。

因此,高一年级时老师需要研读初中化学课程标准、高中教学大纲,初高中化学教材,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化学学习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高一年级时需对初中阶段加深完善的知识点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只从得、失氧简单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从本质上来介绍氧-还反应。(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高一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氧化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4)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5)酸的5条、碱的4条、盐的4条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

二、教师要读懂学生个体,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初中阶段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死记硬背,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学习知识的习惯;而且刚上高一的学生总认为在初中时学习较轻松感觉不到什么困难更有一部分学生甚至仅在初三后阶段稍作努力即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顺利地考入了高中。因此他们把这种学习方法也带入到了高中的学习中,结果导致成绩下滑长期下去最终会丧失学习的自信心。

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这就要求学生应该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课前预习,做好笔记,课后自觉复习,独立完成作业,通过做题总结梳理加深理解知识点,必须让新高一的学生知道,初中和高中的差异很大,应在新的学习过程中,在听和练的有效结合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新的学习方法。

三、教师要注重教学效益,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关键。初中化学教学以实验的直观教学为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多,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少。为了能顺利开展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工作,高中教师应在通览教材,把握课标的同时深入研究初中阶段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变机械记忆为主为理解为主,记忆为辅,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其二,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和初中化学内容密切相关,教学中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到循序渐进,合理衔接。穿插复习旧知识时,应视新知识的灵活性处理。总之,不要让学生感到知识的跳跃和割裂,应该注意引导他们以旧知识去探索新知识,用新知识来补充旧知识,提高教学效益。

其三,初中化学对计算要求比较简单,只要求质量,质量分数,微粒个数比值等最基本的计算方法,而高中化学练习中则出现有关差量法、过量法、多步反应一次计算法、混和物计算等计算技巧,此时可结合具体内容进行专题讲授,在掌握化学知识基础上,运用教学手段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分析、计算能力。

四、初高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切勿各自为战

(1)初中教师的教学往往受限于中考A率

由于初中课程标准要求低和学习时间短,又处在初三毕业的关键时刻,教师往往对中考不作要求的一些化学思维、分析方法以及选学内容就很少讲解,甚至不讲,导致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再加之初中化学课时多,内容少,因此教师可以对所教内容反复训练,学生的学习可以在课堂上基本完成,考试效果也比较好,而对学生理解、思考、运用的程度自然就缺少了相应的研究。

(2)高中教师的教学往往过度延伸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由于许多教师只从高一到高三循环教学,不教初三,对初三教材内容的改变并不太了解,也未必去认真研究初三教材,往往没有处理好初、高中知识衔接,就把教材过度延伸、深化,将化学知识点讲得面面俱到,使得课堂上学生缺乏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高中教学内容多,时间紧,没有过多时间在课堂上对重难点知识反复训练,因此学生的学习除了要注重预习和课堂40分钟的效率外,还必须在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记忆、整理和做练习,使不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由此可见,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不但是知识的衔接,更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衔接,两者应该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其内在联系,要寓学习方法指导于课堂教学中,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需要,使之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化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文继兰.《浅谈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10

[2]王延芳.《浅谈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延边教育学院高中教育.2010

[3]朱含冰《新课改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思考》..《考试周刊》.2009年第35期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华侨中学)

下载谈化学教学的阶段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化学教学的阶段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化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

    谈化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 莱城区茶业口镇汪洋中学 张玉俭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

    例谈化学探究实验的教学生成

    例谈化学探究实验的教学生成 化学新课程教材中各式各样的实验很多,有以学生为主的活动探究,有以教师为主的演示探究,还有课后的家庭探究以及以拓展学生知识为目的的社会调查,等......

    谈化学教学中板书的运用规范

    转自发表吧 论文范文发表论文 谈化学教学中板书的运用规范 作者:汪嵘 摘要:结合教学实际讨论了合理运用教学板书的重要性和化学教学板书的运用规范,其中包括教学板书的科学性、......

    谈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谈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发表日期:2003年9月8日 出处:无锡市第九中学 作者:汪 嵘 已经有3337位读者读过此文 谈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无锡市第九中学 汪 嵘......

    谈在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实施

    谈在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实施 太湖乡中学谢泽平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当前我国基础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素质教育应运而生,它......

    谈日常生活化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5篇)

    谈日常生活化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化学论文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把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与书本上的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对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应用后反馈问题的总结,在扩展学......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与初三学生谈化学入门

    与初三学生谈化学入门 化学对于初三同学而言是一门既简单又困难的课程: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一门起始学科;说它困难,是因为它又是我们在中学阶段接触最迟的一门学科。所以学好化......

    化学教学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一、药品的取用原则 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