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429-02
现代社会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在新时期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培养出大量的创新人才,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社会的需要。
美术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也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有所收获和发展。
美术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艺术的含义之一便是富有创新的方式、方法。崔子范说:“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另外中学美术课没有升学压力,这反而解放了教师,美术教师可以放开手脚,紧跟时代的步伐,大胆实践和探索创新教学。马克思说:“我们要以美的原则改造世界”。美术课的内容应该充分突出美感教学,充分运用各种形式美感的内容吸引、感染学生,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进而主动选择美。丰子恺说“美术是为人生的,人生走到哪里,美术跟到哪里。”在当前的教学中,美术课的任务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自觉运用美来塑造自己以后的人生。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必须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不断创新。皮亚杰指出“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赫尔巴特也说创”造力的育成,不是由大人注入的而是以儿童本身表现为中心“。因此,美术课决不能是依样画葫芦式的教学。而是诱导学生发展个性,启迪智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这样才能使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方面发挥学科本身具有的独特功能。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改革教材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求知识形成能力。在美术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1 深入钻研现行教材,挖掘教育因素,拓宽知识面。
1.2 借鉴各种美术教材,选取适应学生实际的而现行教材中没有编排的美术课程。这些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1.3 探索以发挥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特色。教学安排上体现普及性、层次性、系统性和专业性。
2.改革教学方法
注重教学过程的创造性,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新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
过去有些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没有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而是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以至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思想僵化不开窍,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新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游戏“是人的天性,是人最自由的状态之一。艺术与游戏同具超功利性,艺术的学习和创造的首要前提是心灵的独立和自由,采取游戏式教学方式进行艺术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艺术教育有效的途径之一。游戏式教学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其一,游戏式艺术教学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游戏形式,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不能为了单纯追求学习者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而流于形式,降低了艺术课程的学科性;其二,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又是游戏的参与者。教师必须下功夫,平等交流,以促使师生人文精神的建构。其三,低年级艺术教学应以活动为主。整个课堂就是一堂大活动,由多个游戏活动组合而成。
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影像、范画、参观、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还可以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及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环境等)都可用为教学资源与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丰富学生体验,激起学生联想,从而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带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3.培养想象力
我国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他曾经说过:”绘画不仅以形似为标准,更重要的是以神气表现灵魂。“少年天生喜欢幻想,而且想象力丰富,美术教育可以引导他们正确运用想象能力进行美术创作。对于儿童而言没有生活感受是缺憾,有了生活感受无法表达更是遗憾。为了增强儿童的想象力,必须启发他们的形象思维运转,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并勇于表现。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并且要在课堂上营造和谐、平等的学术气氛,让学生相信自己具备巨大的创新潜力。罗丹说:”珍惜每一次激情的冲动吧,这便是生命的意义!“我想这种冲动便是开拓创新和创造的勇气,而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新。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座右铭便是”怀疑一切"。这种可贵的气质或锐气需要教师发现和保护,但仅有创新的勇气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美术课的优势在于能开发学生的形象和直觉思维的潜能,培养学习兴趣。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就是让学生处于自由创造的主动地位,万不可用成人的模式意志及公式化的教条去强制学生机械模仿,束缚他们的手脚,失去自主地观察思维方式的机会和表现形式,使其失去自我个性的表现。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激发学生的美术课堂参与性,让学生主动参与美术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第二篇: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方针,是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需要。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本文就针对该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8
一、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
在美术教学中如果忽视对小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就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美术人才,对于推动美术艺术的发展也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对小学生创造思维的遏制 美术教学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小学生专业的美术素养,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美术教学中无论要实现何种目的,都必须要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美术思维,提高小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1]。但是,在当前美术教学中教学目的异化,导致美术教学不仅没有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美术创造思维,反而压抑了小学生的个性,使小学生在美术领域的自由发展受到严重压制。在美术教学中对小学生美术创造思维的遏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对小学生的新奇思想不仅不会进行积极引导,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照美术传统教学,缺乏突破。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一)利于养成良好的美术素养
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可以加深小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通过美术的形式将自己的内在和价值观念表达出来,充分发挥美术在推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这样才能达到美术教学的真正目的。在美术教学中重视小学生的个性,加强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美术意识,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素养。首先,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独特的美术视角,体现小学生对美术的独特理解,推动美术教学的发展。其次,加强小学生美术创新能力培养,能够使小学生内在情感以美术的形式表达出来,使美术这一艺术充满活力,推动小学生和美术艺术共同发展。最后,加强小学生美术创新能力培养,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美术审美意趣、审美观[2]。
(二)利于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传统美术教学中以模仿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导致小学生综合创新能力不足,小学生的美术作品也会落入传统美术作品形式的窠臼之中。这一方面影响了小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另一方面对美术的发展也十分不利。不同的小学生由于不同背景,对于美术艺术的认识也存在很大差距,对美术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有不同的理解,这对于丰富美术艺术形式,促进美术艺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加强小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培养,能够将小学生的内在潜质激发出来,使小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美术的理解进行创作,使小学生内在的对美术艺术的情感能够通过不同的美术载体展现出来,提高美术作品的价值,提升小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使美术艺术从各种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精心设问,激发求知欲望
所谓精心设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设置疑问,吸引小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引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在给小学生设问时应注意以下原则:第一,不能随意,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设置问题。第二,问题有新鲜感,能促进小学生积极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第三,问题应注意广泛性、知识性、趣味性,要面向全体小学生,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参思维活动,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扩展更大的教学空间。例如,在进行《降落伞》一课的教学是,先通过降落伞幻灯片的观看,使学生了解到: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降落伞。不同的降落伞有各自不同的作用,降落伞的丰富的色彩和降落伞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多媒体可以引导学生讨论降落伞的构造及降落伞的升降原理……在对降落伞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以往我们只是了解或知道降落伞起到降落的作用,竟然还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快乐,简直太神奇了。那你想怎样来设计出更新颖、神奇的降落伞呢?”有的说:“要用各种材料设计成一个美丽的降落伞。”有的说:“我要设计一个能升能降的降落伞。”有的说:“我要在降落伞上设计一组色彩艳丽的精美图案。”“好,那受上面资料的启发,你还能设计出其他方面的降落伞吗?”有的说:“我要中国人民解放军叔叔设计出能隐形的伞。”“好!我就是要同学们展开丰富想象,敢于求新,独树一帜,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表现出来吧。”课堂上,每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设计并制作更新颖、更神奇的降落伞学习活动中,分工明确、各尽其职,课堂学习氛围非常踊跃。由于受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影响,不但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而且很多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启发,进而促使每位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激发创新,培养实践能力
创新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时代教育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必须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地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潜能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动手实践能力,为小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引导小学生进行创新与实践,倡导小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小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美术教学必须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素质教育。为了提高美术教学水平,提高美术人才的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进行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认真分析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对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美术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208.[2]王丽萍.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222.
第三篇: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计算机在信息的处理上扮演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已经到来的信息社会,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创新要求。
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 教学手段已经落后,教育将发生重大变革,正在逐步走向信息化。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新能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活动的根。教育过程不仅包含知识传递的因素,还包含着创新的因素。
一、注重德育教育,培养新型人才
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兴趣、意志、毅力、情感等创新型人格的培养。缺乏自信心、缺乏意志力和献身精神的人,在今后的工作中很难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突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史,讲述计算机发展过程中有特殊贡献的人物传记,中外计算机发展的差距,计算机应用及发展前景等。通过了解计算机发展史,引导学生发奋学习,使他们拥有坚韧的毅力,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理解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做时代的主人。
二、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实践是获取知识的源泉,惟有实践,才有创造。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应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办法。在实践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辩论,互相交流启发,以实现解决问题与培育创新能力的有机结合。我的具体做法是:⑴指导学生用计算机编辑文稿,做小报排版,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语文水平;电脑绘画,制作贺年卡、书签,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绘画水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构思并创作作品,完成后,让每个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创作思路及过程,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利用汉字编码和文本编辑工具,以及表格处理、图形变换等方式让学生把所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输入计算机,用字、表格、图形等方式,把观察和思考、协商、讨论的意见做出归纳、概括,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⑵指导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进行学习成绩管理、运动会成绩管理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获取信息能力,培养鉴别能力
创新活动,离不开信息的吸收与重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随着Internet网络应用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Internet网络来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开拓创新视野已成为现代人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时代教育已真正成为知识传递与知识创新相融合的连续体。面对网上汹涌而来的信息,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正确上网畅游,正确选择有效信息,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使其能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做到学习上网两不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应用现代工具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育要面向未来,最现实的是面向未来的知识经济,无论是知识的创新、知识的普及还是知识的应用,都需要相应的人才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形成敏锐观察、积极求异、丰富联想、综合融合、知识建构等良好习惯。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优势,应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观察、思考、比较的环境,探索和构建“创新教育”的新模式。
第四篇: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和鼓励教学方法
——让美术课动起来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着手,使学生的思维充分扩展开来,使课堂教学素质化得到真正体现。经过多年来教学的实践,我制定了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一:以创新培养为中心,教学设计多样化。
创新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热情大胆,敢作敢为。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美术表现形式往往是多样性的。现代教育手段、教育媒体的丰富和多样化,使我们可以摒弃传统教学手段的束缚,以创新培养为中心,精心设计教学。
培养创新精神的学生需要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教学往往是双边活动,美术教学的双方都具有创新精神培养的必要。教学中,师生共同努力,才能使各自的创新潜能不断发挥。学生素质和表现事物能力的差异,以及学生个性心理的差异,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多样化,因材施教;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更需要我们教师具有前瞻眼光,具有创新意识,根据教学大纲、围绕着重点、难点,灵活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如电脑、实物投影仪、幻灯机等精心设计教学,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丰富、映证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
如为了上好《扎染 》这一课,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近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前,我搜集了大量的扎染信息资料,(利用采风的机会到云南拍了一些珍贵的资料),并把教学的重点内容和相关的教学目的都组合在一起,重新整理成符合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学习型的课件。
它具有两个优势:
(一)信息量大,效率高。
(二)资料广泛,手段多样,画面组合美观,脉络清晰,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由此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整堂课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并且力求教学过程有趣,以期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课堂气氛愉快活跃,学生能主动参加教学活动,思维积极,兴趣盎然,努力实现教师提出的各项要求,当堂可以较好地完成作业。全部的扎染制作过程中,教师都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要争取做得与众不同,独一无二。学生则开动想象的机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出各色各样的崭新的扎染作品。从学生的作品中,都能体现学生的天真大胆以及他们对美的追求。
1.用扫描仪将大量的教学所需的素材如扎染的照片、相关的扎染作品资料扫描进电脑,再用Photoshop软件进行优化,使之更美,图片更加赏心悦目。
2.选择民乐《春江花月夜》作为背景音乐,与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浑然一体,启迪学生的思维,充分感受扎染的艺术的美。
3.应用电脑、投影仪,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扎染这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作品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艺术的“自然清新、秩拙古朴、单纯强烈”的民族艺术风格。
二:积极探索美术教学的新模式。
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也十分注意我作为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在美术课中所起的作用,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课堂气氛的营造,产生情感互动。让学生感知,产生探究欲望,明确学习的目标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1.以学生为主体,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以学生为主体是新教育的中心。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因个性的差异,都有自己的想法。美术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操作的条件和机会,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1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参与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着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就是要求学生克服思维定势,不受习惯的、传统的思路、方式、方法、和原有知识的束缚和影响,充分发挥想象能力,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思考问题答案。
初一的纸浮雕,是一堂工艺制作课。它要求学生用纸作为材料,创作出具有凹凸起伏的半立体的艺术造型。
纸浮雕是一种新颖、活泼的手工制作形式,重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夸张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把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包括参展、参赛作品),精心制作成了内容丰富的课件,教室里所能布置的空间,也都布置了学生的纸浮雕作品;这样在视觉上给学生一种强烈的冲击力、新鲜感。随着课件中的优秀作品的每一次亮出,学生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哇!”“好漂亮呀!”,兴奋之余,老师就会趁热打铁把纸浮雕的“魔术”的招法一一道来,学生们会听得津津有味;学生的情绪也越来越高涨。这种从课的本身营造出的教学环境、课堂氛围,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就是在下课以后,学生们仍很激动。学生们置身艺术美的环境中,不但能愉快地学到知识技能,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能明显感觉到老师的一种创新精神。
我在给学生上《无声的感染——书籍封面设计》这一课时,先用数码相机到“图书大厦”拍了大量的资料,之后又去“视觉中国网站”下载了很多国内外经典封面设计作品,精心制作成了多达70多张幻灯片的课件,大大的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灵感,使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同学们的脑子动了起来;尤其是在讲到书籍装桢是一门艺术设计和印刷结合的产物时,结合实际讲到了如何设定作品的出血尺寸,出血尺寸为什么会在整个设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为此,我事先画了一幅非常完整的包括折页、封面、书脊、封底、折线(虚线)、裁切线在内的标注了所有名称的封面设计展开图,利用幻灯片的形式明白无误的展现给学生,当时的整个课堂气氛,我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学生的作业中我适时的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的作业没有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且较充分的体现了书籍封面设计多角度、多方位的美。
2.开放式的教学
让美术课堂充满活力,有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头脑开放的创造性人才。
1).材料上的开放
由于我们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工艺课在美术教学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我们会经常鼓励学生随意选择材料和手法去画画,将让我们的美术课更显活力。只要你愿意,各种各样的实物材料,像棉花团、厚纸片、透明胶纸,还有我们常见的毛绒布料、树叶树皮、鸡毛蒜皮、各种废旧物品,都可能是组成一个个美丽画面的最佳材料。如《纸浮雕》一课,学生就运用了很多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做出了一个个精美可爱的纸浮雕作品。
2)方法上的开放
艺术创作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定式。孩子观察和认识世界与成人不一样,他们表现作品中的形、色、空间就有其独特的创造。同时每个孩子根据个人的感受,也会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现,如《平面构成》一课,平面构成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设计基础课,它是将点、线、面等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和构成形式构造成具有装饰美的画面。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直观的图形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平面构成——基本要素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什么是基本形,首先我充分利用了直观、有趣的图形来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本形——是指一组重复或彼此有关连的图形中的基本单位。点、线、面作为造型要素可以构成各种形态的基本形,方形和圆形这两种最原始的形,它们可以变化出矩形、梯形、椭圆形、月牙形等甚至更复杂的图形。
课堂教学的优越性就在于它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利用学生的智慧相互启发,由此及彼,互相促进。在平面构成基本形的分解与组合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了群体的力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2 趣。
3.利用学生自创作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在学生的创作中,让学生一起来评析欣赏自己的作品,会产生更强烈、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平面构成--形式与方法中的渐变构成教学过程中,我就尝试了这一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渐变--是通过基本形或骨格有规律性的、有秩序的变动,包括他们的位置、方向、形状、大小、色彩等的逐渐变化。它有极强的节奏性,富于律动的形式美。在已经学习过重复构成后,再学渐变构成时,我把各班一些重复构成练习中的学生优秀作业一一贴在黑板上,当一张张整体统一、形式美观的学生作品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时,他们为之惊叹,想不到一个箭头、一棵小树、一把小伞、几个圆形或方形居然在同学手中会变成如此美丽的画面。因为是自己动手创作的,就觉得特别好,成就感增加了自信心,自信心高涨了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看的出,每个学生都有让自己的作品超过被老师展示的作品的想法。
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注意鼓励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发掘其潜能,又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自学方法、技巧,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共同作用,加深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掌握、巩固,并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知识创新能力。
第五篇: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美术学科在陶冶学生性情,塑造学生心灵,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教育
新修订的美术教学大纲指出:美术课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把握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重点,怎样发挥美术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进行认真地思考与探讨。
一、营造氛围,诱发好奇心
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人们积极探索新奇事物的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对于形成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根据这一心理特征,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合理的手段、恰当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诱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小小魔术师”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参加趣味想象画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学生敢于创新,产生创新见解,表现了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营造出了你争我赶、争做“小小魔术师”的良好氛围。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圆,让学生自由组合、想象添加,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大胆创新:有“鸟妈妈喂食”、“大鱼和小鱼”、“彩色太阳镜”、“大西瓜”……真是千姿百态、新颖别致,一个个稚气、巧妙的造型充满着灵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都想戴上“魔术师“的帽子。
二、教学个性设计为创新精神培养提供可能
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这样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间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创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一般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充分给予时空关照,尊重个体感知,以打开个体想象的大门;(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4)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合作、充分体验生活、积极实践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为发展良好的想象力创设条件;(5)不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与美观,重点关注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三、重视写生训练,培养学生创新基础
在美术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写生训练,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绘画是一种艺术创作,而艺术贵在创新,但创新灵感与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把学生局限在教室内和课本里,让学生闭门造车,学生必然思维板滞,缺乏创新意识。为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最好的办法便是让学生走向自然。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大量的内容需要学生在对大自然的观赏、概括、提炼和领悟中去掌握。通过观察和活动,学生对大自然有了一个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大自然的人、物、鸟、虫;雨、雪、冰、霜等自然现象以及自己学习、生活中一些富有情趣的瞬间场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种探索自然美、描绘自然美的情趣会油然而生,这种欲望就是每个学生的创新欲望。如六年级学生在学习《画人物速写》、《大扫除》、《画鸟》、《冬天》等课时,我提前布置让学生到户外认真观察其有关形体特征,并认真做好文字记录,画好草稿,等到上课时再引导学生到室外进行认真观察,通过写生画出形态各异的人物、房屋、树木、情景。又如在教学《画鸟》一课时,我告诉学生说,我们家乡县城鼓楼东街两旁的大树上,每到晚上就有许多乌鸦在那栖息,大家可以去仔细观察。学生听后非常高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在学生的创作兴趣。学生亲自观察鸟的形态、色彩等活动情况,使学生的艺术创作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绘画中得以实施。
四、改变评价导向
正确的学习评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向创新型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除应制订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标准外,评价观念更新至为关键。例如评价学生的创造力,不能把创造力仅看作是一种智力特征,它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创造力不与智力正相关,但一定和人的精神状态、人格特征、综合素质正相关。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其探索行为受到鼓励、不同于他人的意见受到重视、标新立异的作品得到赞扬,他们的创造兴趣就会增强,创新精神就会发扬。再如评价美术学习的“效果”,以往只?P注作业如何,并以能模仿的“肖似”为优。由此把学生引导到离开“样子”就不能画画的地步。但以创新教育观评价“效果”,它应该既包括评价形式美感和思想表达程度的“画面效果”、更应该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如此,才能有利学生的发展。
教学行为取决于教学观念,而教学行为的程度则取决于对教学的认识程度。我们在为寻找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招良方而积极探索时,应当首先认识本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什么优势和条件,能做什么,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应该怎样把握,并在教学实践中去印证我们的认识。有了深刻的符合规律的认识,“方法”也就在其中了。认识的提高在于加强学习,要不断深化认识,就要坚持不懈地学习。认真学习和勇于实践,是承担起“重点”工作的根本条件。
学生的创新教育是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新课程思想正在教育教学中进一步渗透落实,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只有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投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发展,为祖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灵敏;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刘叶;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