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案3自

时间:2019-05-15 02:1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案3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案3自》。

第一篇: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案3自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南通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魏程存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练习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含义,掌握用比的语言表示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2.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感受放大或缩小变换的特点,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含义,掌握用比表示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2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探究学习单,课件,几张A4白纸。

学具准备:

铅笔,直尺,橡皮

听算设计:

1谈话: 听算先要会听 看谁更善于倾听。“ 我相信我自己 我具有良好的课堂习惯”复述刚才这句话 2比可以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听后抢答,先复述问题,再解答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cm,宽5cm,那么长和宽的比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听算 化简并求比值

24:

12、16:8 探究学习单设计:

一(会思考,善发现)

(复印课本第38页例1图形及数据内容 给出讨论问题:

变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原来的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

变化后的长方形的宽和原来的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二、自学课本第38页(会自学,我能行)

思考:

课本是怎样描述变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的?和你想得一样吗? 学习第二段话,自己先画出关键词,然后结合两幅图,在小组内说一说:

(1)什么是“对应边“?

(2)“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这里的2:1,表示的是哪两个数量的比?

教学过程

引入

含义探究,比的语言描述学习

含义巩固练习

操作环节 综合提升,回归生活

(初步感受图形的放大:)(结合活动单,小组合作)

一 引入(小游戏,制造悬念,激发兴趣,初步感受图形的缩小)

谈话:课前我们先做一个游戏轻松一下 师:这是什么?

生:一张纸

师:准确点儿

生:一张长方形的白纸

师:你能把这张纸变小,但是仍然保持是长方形吗? 生

1、生

2、生3[操作,到台上展示,留存], 师:这几位同学都想到了办法,把纸变小了,但是只有这种才是数学上图形的缩小,其他两种,都只是变小而不是缩小。那么,什么是数学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呢?他们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探究学习(理解放大与缩小的含义,掌握比的语言描述的方法)

(时间预设:12——15分钟)

(一)明确讨论学习目标

谈话:这是一张照片,后面的三幅是把它变大之后的图形,你觉得哪一

幅是原来的照片通过放大后得到的? 生:第四幅

师:和他想法一样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看来大家都进行了认真的预习,老师有下面几个问题想考考大家,首先看看谁的耳朵最灵,我只把问题你说一遍,看哪位同学就能马上把他复述出来。

师:[口述问题1结合课本例1的两幅图说说,将原来的长方形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表示的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口述

师:他很善于倾听,并且反应很快

[ ppt出示问题问题:1将原来的长方形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2:1,表示的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你是怎么知道的?

如果长方形的每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5倍,也就是按几比几的比放大?

师:为了使自己的回答有理有据,建议先做下面几个事情:

[ppt先后出示要求:

要求: 带着问题再自学课本第38页,画出关键词

小组讨论:首先把自己的预习成果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再说说思考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师: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ppt配乐,问:要不要?]

师:从大家的状态和眼神中看到一种自信,好,现在开始

(二)生学习探究阶段(有意识指导自学方法)

[巡视,关注学生的讨论角度,及合作的情况,提醒讨论时要关注到我们的重点帮扶对象1号,适时点拨]

(三)集体交流探究总结阶段[生交流汇报,师重点提问点拨]

生交流汇报:

师:我们请这一组汇报,听听他们是怎么想的。你们派一个代表到台上展示,其他组员在下面补充,其他同学可以向他们提问

[生1到台上]

师:先说说思考题你们组是怎么想的,结合课本例1的两幅图说说,将原来的长方形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表示的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你是从课本哪里知道的?

生:按2:1放大就是将原来的长方形的每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

[师板书:将原来的长方形的每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

师:那么他表示的是哪两个数量的比?

生:放大后的图形和原来图形的比

师:很好,能不能再具体点儿,是放大后图形和原来图形什么的比?

生:长和长的比,宽和宽的比

师:用课本中一个词,就是对应边的比

[师板书:变化后与原来对应边的比是2:1]

师:组内成员有补充的么?其他组提问环节,看哪组更善于提出问题

师:把你预习作业的最后一题给大家展示展示,并说说你是

怎么想的?

生:[展示并说想法]

师:下面同学有问题可以问某某老师

[如果没有,师追问:你怎么判断它是把图形放大了?引导

生说出理由:比的前项表示什么,后项表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调整问题:

学生情况预设:第一、不知道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或者说完一个不知道下一个说什么,通过提示问题,一个一个解决,评价自学能力比较强,把握得很准确

第二、学生很有想法,很想说,不要打断,给她充分的时间倾听他说完,并且注意评价:来自学生的鼓励和老师的语言肯定,大家觉得他说的怎么样,用掌声的强弱来表示,是的,不仅很有条理,而且有自己的想法]

(三)集体交流并巩固含义的理解[由原图和比例,说变化后的对应边,由变化后图,确定比例,由类比放大学习缩小]

(A 放大)

师:经过大家的学习讨论,我们知道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手指黑板]

生:将原来长方形的每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变化后与原来对应边的比都是2:1 师:看来我应该充分地相信大家的能力。那么能不能放得再大一些?

[ppt出示原图和箭头4]

生:按3:1放大。

师:你这样放大后每条边是原来对应边的几倍?各是多少?

生:3倍,长放大到24米,宽放大到15米

师:反应很快。还可以怎么放大?

生:按4:1放大,放大后长放大到32米,宽放大到20米

(B 缩小)

师:图放得越来越大了,现在大家都会把原图放大了。图能大就能小。我现在想把原图缩小,谁能帮帮我?

生:你想缩多小?

师:他刚才问了一个问题是什么?

生:你想缩多小

师:他很善于提问。和放大一样,要缩小我们先要知道以多大的比例去缩小。把热烈掌声送给他。

生:[鼓掌]

师:那我说说我缩小的要求,就是没有要求,只要帮我缩小了就行。小组内讨论讨论,你能想到什么办法

[生讨论,巡视指导1-2分钟]

师:已经想好办法的组长举手

生:你可以把每条边都缩小到原来的1/2,缩小后长缩到4cm,宽就是2.5cm。

师:你怎么知道的?你能列式吗?

生:824/814,522.5 师:不错,我很满意。那么你能告诉我把每条边缩小到原来的1/2也就是按几比几缩小的吗?

[两种语言的转换ppt出示5,按():()缩小]

生:1:2

师:比的前项表示什么,后项表示什么?

生:前项表示缩小后的图形,后项表示原来的图形

师: 某某,你们帮我想到的办法是按几比几缩小的?

生:1:3

师:也就是每条边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生:1/3

[C 放大与缩小比描述的特点及比值的意义]

师:老师应该谢谢你们,大家就是我的智囊团。看来图形既可以按一定比放大又可以缩小。放大和缩小都是图形的变换。你能判断按下面比对图形进行变换是把图形放大了还是缩小了?是怎样放大或者缩小的?先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给四个 ppt出示4个:,5:1,1:1000,2:5,3:2]

交流

生:5:1是放大,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5倍

师:你怎么判断是放大的?

生:比的前项是变化后的图形,后项是原来的图形,前项比后项大,所以是放大

师:还可以怎么判断?

生:从比值上看,比值大于1,就是将原图形放大,比值小于1就是将原图形缩小

[如果学生有困难,引导,从比值上能不能判断?或者都判断之后,出示比值,归纳发现:放大的比比值上有什么特点?缩小的呢?如果1:1呢? 比值有什么意义?]

师:每个比的比值和它把图形放大或者缩小的倍数之间的联系,它对你发现了什么?其实比值就是什么?

生:放大后的图形和原来图形对应边之间的关系

师:比值大于1,就是将原图….比值小于1就是将原图….比值等于1…

师:你们太棒了,总结出了课本上都没有的规律[比大拇指]

三、操作环节 以例2为例教学

[运用放大与缩小的含义,操作按指定比放大或者缩小图形:知道——做到]

谈话:现在给你一个图,会按指定比画出它放大或者缩小后的图形吗?不用回答,完成例2.用行动来告诉我吧!

师:先看一下题目,要求我们做几件事?思考先做哪件事,后做哪件事?

生:题目要求我们按指定比画两个图,还要求计算每个图形的长、宽各是几格,应该先计算后画图

[打印在作业纸上]

(一)独立完成

师:开始吧,比一比谁的动手能力更强,画得又好又快。完成的用静息来告诉我

[巡视中,注意提醒学生关注画面的布局,用铅笔和直尺]

师:完成的举手

生:[举手]

(二)组内交流

师[引导组内讨论]:现在小组内互相检查,看一看你们画得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找一找错在哪里了

[巡视中,注意收集画得特别好的,与有问题的]

(三)集体交流[生展示的形式]

师:下面有请第—组的组长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他们组的作品,大家听听他是怎么想的,评价完成得怎么样

[组长带一位组员上台,带上本组的作业纸]

师:先展示你的作业,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

师:下面同学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们的小老师

师:我问一个,画放大后的长方形关键是先确定什么?

生:放大后的长方形长和宽各有几格

师:展示一下你们其他组员的作业 师:在讨论中,你发现他们出错的地方是什么? 师:感谢他们组的分享和精彩合作

师:和他想的一样的举手。放下,某某,你错在什么地方了

[看情况,如果没有订正,就展示反例,如果已经订正好,就让他自己说一说]

例题拓展提升

师:原来的图形还可以怎样放大或者缩小?

生:1:4缩小,2:

1、4:1放大

[随着学生说ppt展示一些]

师:这个图形能不能由原来的长方形放大得到?如果能,他是按几比几放大的呢?

生:……

师:观察这些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图形大小变了,但形状不变

师:是的。再看一下每个图形的长和宽的关系有什么相同点?

生:长都是宽的2倍

师:是的,这里形状不变的意思不仅是指长方形不会变成正方形,更重要的是指长和宽的关系不变,原来长是宽的2倍,放大或者缩小之后,长仍然是宽的2倍。像这些图形由于很相似,数学上称为相似图形。师:想一想和这些图形相似的图形还有没有? 生:有 师:有多少个?

生:无数个

(四)直角三角形的放大[强调方法,深化对对应边都放大的理解]

师:长方形按指定比放大或者缩小的图大家画得不错,那么大家会把一个三角形放大吗?大家试试看,独立完成试一试

生:[独立完成]

交流[生说为主]

师:你来说说怎么画的?你先画的什么?后画的什么?

生:先画两个直角边,分别放大到原来的2倍,然后再画斜边

师:量一量,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你发现了什么?

生:把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的三角形,各条边的长都是原来的2倍。师[总]:在图形放大或者缩小的过程中,每条边都按相同的比放大或者缩小。

四、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九第一题,回归生活,首尾呼应]

(一)完成练习九第一题

[正反例深化对放大或者缩小的认识,交流时生挑一组的两个人] 师:通过大家刚才出色的表现,我相信大家已经能够独立解决与图形放大和缩小有关的问题,现在打开课本41页,完成练习九第一题。

[生独立完成] 师:已经完成的同桌之间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交流

师:大家请两位小老师给我们讲一讲

生:某某、某某

师:好,听听这两位同学他们是怎么想的 [生展示] 生1:第一个……

师:有没有问题问他?

生:为什么不选4号图形?

生1:每条边都要按相同的比放大

生2: 第二个……

生:为什么不选2号图形?

生2:每条边都要按相同的比缩小

(二)回归生活

谈话: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

师:老师搜集了一些例子,我们一起来欣赏 [ppt一边播放,一边解说] 师:国旗有大有小,但是他们的形状是一样的,都 是按一定比例放大或者缩小得到的。还有很多…

[配乐播放]

(三)回到起点

谈话:现在回到我们课开始的游戏,在把长方形纸变小的三种方法中,哪一个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缩小?是按怎样的比例缩小的呢?其他的为什么不是?

生:……

师[折纸再演示,出示缩小前后得到的图形]:我们知道按1:2缩小得到的图形是相似的,他们形状不变,但是大小变了,那么他们大小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前后的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个留作课后思考。

数学有无穷的秘密等待我们用智慧的大脑去挖掘,加油吧!

(一)生学习探究阶段(有意识指导自学方法)

谈话(激励):大家的状态和眼神中看到一种自信,我决定放手让大家自己去研究,有没有信心?

[小组活动一:生自己思考,小组讨论,时间预设:2——3分钟]

师:我们先看一下要求[ppt出示3],下面开始,活动单第一个问题结束之后静息来示意我你们已经完成了。[强调要求]第几个问题结束之后就静息? 生:第一个

师:好,现在开始

[巡视,关注学生的讨论角度,适时点拨]

[小组活动

二、自学,再探讨认识][时间预设:2-3分钟]

谈话:相信现在大家一定都有了自己的想法,那么怎么样才能知道我们的想的是否正确和完善?除了和同学交流,别忘了课本也是我们的好帮手。师:完成活动单第二题,首先谁来说说要做几件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生:先看第一个问题课本是怎么说的,再自学并讨论第二段话

师:这位同学很善于概括。对,先看上面,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完善修改,再自学第二段[借助肢体语言:手指课本相应内容]

第二篇: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教学反思

1、注重数学术语表述的明确性

教学中让学生体会、理解“变大”与“放大”含义的上不同时,教师把图片先进行“变大”后再“放大”,让学生有直观的体验,再直观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放大的含义,学生因为是第一次接触,不能准确地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清楚,这里就需要教师用标准的数学术语指出:“现在的图片形状与原来的相同,只是图片的尺寸变大了,这样改变图片的大小,我们数学上称为把图片放大”,学生有了明确的术语指出“放大”的含义,就会从直观的体验升华到理性的认识,便于学生在思维中建立好“放大”的概念。

2、注重教学磨到细微变化处

在练习“试一试”教学中,学生在练习把三角形按2:1放大后,教师应细心观察学生所画情况,虽然有部分学生在画前有了教师对三角形特征地提示后知道三角形按2:1放大的后,不仅底和高会按2:1放大,第三条斜边也会按2:1放大,但大部分学生没有直观的进行验证,只有空谈的概念是没有办法在头脑中形成强烈的直观意识的,所以对与放大和缩小是把条边的放大和缩小体验不深刻,不利于对放大和缩小含义的理解,不利于对比例含义建立。

教学时,图片原来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放大2倍后的图片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但实际上格子比较大,图片的边又在格子上,使得学生要得到放大后图片的长和宽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我细细研究一下,把数据相应调小,也就不会出现得到数据比较难,不利于学生观察的状况了,也节约的时间,让课堂的学习效率更为有效了。

3、注重教学随机变化

在教学新授中当图片原来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放大2倍后的图片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当时我第一次把图片的长放和宽放大相应的倍数时,没有放大到2倍,当时可以作为让学生初步感知,教师提到那如果在进行放大呢?放大到2倍时,观察一下现在的长、宽与原来长、宽的变化,适当的调整教案灵活的处理,第一次让学生初步体验,第二次放大学生有了第一次的体验,第二次就更易感知了,教学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三篇:图形的放大和缩小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1.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意识,并能与他人互相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教学重点/难点

2.1 教学重点: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使学生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2.2 教学难点:

按一定的比把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3.教学用具

PPT展示。多媒体投影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好,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尺,知道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按一定的比把实际距离进行放大或缩小。请同学们观察教科书P59的图。

【师】看到说说图中反映的的是什么现象? 【生】这些图片上都是把原来的东西给放大了。【生】有的图片上是缩小了。

【师】嗯,很好,我们用相机、放大镜还有我们的影子都可以或多或少的把事物给放大,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放大或者缩小的案例,第四张图就是这样。哪些是将物体放大了?哪些是将物体缩小了?生活中还存在许多放大与缩小的现象,我们再看下面这张PPT。

【师】同学们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两只小蜜蜂。

【师】那这样呢?(滑动鼠标)【生】老师我看到了放放大镜。

【师】嗯,刚才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新的一课。老师板书课题:图片的放大与缩小。

二、探究新知

【师】刚才我们说到了,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图片的放大和缩小,那么我们首先看一下课本60页的例4。这三个图片中分别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下面大家先自己在练习本上画一画,一会我们大家来讨论。(学生在下面自己画一画,老师巡回教室指导。)

【师】嗯,同学们都画完了吗,大家分别向自己的同桌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学生展示)

【师】刚才老师在下面巡走的时候发现同学们都画的非常好?那么大家看看和老师画的是不是一样的呢?(展示PPT)

【师】按照2:1也就是我们每个边都要变成他们的两倍,我们先看正方形,大家看看是否和老师画的一样。那么长方形呢?三角形呢?在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两背后,那么斜边是否也变为原来的两倍呢?或者说如果斜边也放大大两倍该怎么画呢?

【生】是的,也是两倍,虽然我们不能看出斜边占了多少格,但是只要把放大后的两个直角边连起来,就可以了。我们可以用直尺量一量就可以发现是对的。

【师】嗯,这个同学回答的非常好。那我们观察一下,对比原图和放大后的图形,大家说说有什么变化呢?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我发现正方形按照2:1放大后,只是图形的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两倍,但是图形的形状没变。

【生】我发现长方形按照2:1放大后,只是图形的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两倍,但是图形的形状没变。

【生】我发现三角形按照2:1放大后,只是图形的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两倍,但是图形的形状没变。

【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那么这个按2:1画出这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根据这个题目,老师还有几个问题。(1)“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2)说一说放大后图形的边长。

(学生讨论环节,五到八分钟,老师巡走教室查看学生讨论情况)(1)“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环节)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说明。

【师】按2:1放大,也就是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比例尺的前项表示图上距离,2:1表示把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师】刚才我们给他们放大了两倍,那么如果我们缩小三倍会是什么样的呢?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面画一画。然后分别展示给自己的同桌看看。

【师】大家觉得自己的同桌画的怎么样?是不是很好啊,那么看看和老师画的是不是一样呢?(展示PPT)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那么下面老师有个问题,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有什么关系呢?大家讨论一下,一会我们请同学来回答。

(学生讨论中)

【师】好,刚才我们同学们讨论的很激烈,那么谁来回答一下呢? 【生】图形放大或者缩小后他们的形状不变。

【生】图形放大和缩小,他们的对应边的比都是一样的。【师】以长方形为例,那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放大后长方形的长是原来长方形长的2倍,放大后的宽也是原来长方形宽的2倍,概括起来说就是:

长方形的每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

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放大。

【师】刚才啊,我们是按照2:1画出的,那么现在我们来按照3:1,大家画一画。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老师巡回教室,最后展示PPT。大家发现什么问题呢?按照3:1放大后的图形,三角形的斜边也是原来的3倍吗?

【生】放大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形状是一样的,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三角形的斜边依然是原来三角形斜边的三倍。

三、巩固练习

1、判断题。展示PPT。学生说出答案,为什么会是这样?

【师】答案是D。因为B只是横向大了,而竖着的位置却没有,不符合放大的定义,因此不对,C只是竖向打了,而横向却没有变化。

2、填空题。

一个长方形长3dm,宽2dm,按3∶1放大,放大后的长是(9)dm,宽是(6)dm,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的周长比是(3 ∶ 1),面积比是(9 ∶ 1)。

3、课本60页做一做。

按照4:1先画出放大后的图形。

再按1:2画出缩小后的图形。

课堂小结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深圳的世界之窗,就有许多建筑是将世界各地的名胜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进行建造的,还有冲洗照片,汽车模型制造,复印文件,绘制地图,观察太空的天文望远镜……正是这些技术的应用,才使得我们的世界变得缤纷多彩,可见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多么的紧密。

板书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放大后长方形的长是原来长方形长的2倍,放大后的宽也是原来长方形宽的2倍,概括起来说就是:

长方形的每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

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放大。

第四篇: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案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通州区通州小学 黄玲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会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想象和推理能力,让学生初步感受图形的相似变换,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

难点: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和缩小。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习作业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读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出示课题,板书)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要(多媒体)(1)能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2)会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今年是虎年,咱们的预习作业中也有一只可爱的小老虎图片,下面就请4人小组交流你们的预习作业。(多媒体)

3、现在汇报你们交流后的结果。

(1)有不同意见吗?纪老师有个问题,四幅新图不都比原图大吗?为什么你们选择D是原图的放大呢?(一幅图片变扁了,一幅变长了,还有一幅没有变形)像这样不改变形状的变大在我们数学上称为放大。(2)第二问,谁来说说你的想法,根据提示回答。(3)谁来和大家交流你的答案。

一、导学新授(多媒体)

1、活动一:

(1)同学们预习的还不错,现在咱们拿出学习单,认真思考第一题,完成填空。(2)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第一问谁来说说。这里的2:1是指哪两个数量的比呢?也就是说放大后的新图与原图对应边的比是相等的。(板书)(3)第二问谁来回答。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现在的长是怎么求的?宽呢?(4)第三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也就是说放大后新图的每条边与原图对应边的比都是相等的。

2、活动二:

(1)现在我们把这题变一变中,如果要把原图按1:2的比缩小,长宽各多长呢?(多媒体)(2)小组内先讨论讨论按1:2的比缩小是什么意思?

(3)汇报。也就是说缩小后的新图与原图对应边的比也是相等的。(板书或缩小后)(4)下面就请大家思考学习单上的第二题,完成后小组内交流。如果把原图按1:2的比缩小,新图的长是原图长的(—),是()厘米; 新图的宽是原图宽的(—),是()厘米;

那么新图与原图长的比是(:),新图与原图宽的比是(:),也就是缩小后的新图与原图对应边长的是(:)。(5)汇报。

(6)观察观察学习单上的1、2两题,按2:1的比和按1:2的比有什么区别?(按2:1的比是放大原来的2倍,1:2就是缩小原来的1/2,)通过比怎样能很快看出是把原图放大还是缩小的?有没有什么窍门?

(如果比的前项大于后项,图形是放大的;如果比的前项小于后项,图形是缩小的。对的,因为前项代表新图的边,后项代表原图的边,如果比的前项大于后项,说明把原图放大;反之则缩小。)

3、活动三:

(1)理解了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实践操作了。找到第三题,先读要求。(2)按3:1的比放大是什么意思?按1:2的比缩小是什么意思?

(3)下面自己在格子图中先完成作图,再思考问题。提示一下作图时要标出数据。(4)小组内交流。

(5)汇报,怎么得出来的?

(6)观察这三幅图,你们有什么发现?看看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相比,什么变了,什么又没变?

(板书:大小变了,形状没变)

二、巩固练习

1、请同学们拿出练习单,完成两道巩固练习题。

2、汇报。

3、为什么斜边的长也放大了2倍?

四、实践反思

1、互相讨论如何,在格子纸上试着画画。(怎么讲平行四边形?)

2、随机题。

准备:

1、发预习作业纸,第二天早上收上来看一下。

2、发学习单和练习单。

第五篇: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案[最终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形按一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原理。

2.能按一定的比,将一些简单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

3.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教学重点

把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准备

方格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情境、导新课。

(1)放大现象。

教师在前几天拍摄了几张照片,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课件出示)

A、(长城缩小图)看得出拍的是哪个地方吗?(大小看不清)怎么办?(鼠标拖动放大)这两张照片相比,你能发现什么? 师把图片慢慢放大,放大到原来的3倍。

师:现在能看清楚了吗?是什么?漂亮吗?

师: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物体很小,我们要看清楚它们就要通过什么办法呢?

(2)缩小现象。

师:还想看照片吗?(出示一张放大得看不清的相片)

师:看得清吗?怎么办?

B、像刚才把长方形照片放大或缩小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以及大小都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2.教学例4。

(1)出示图形。

按2∶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①审题:这里有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格?

师: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同桌互相说说。

先让学生自己理解,教师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出说明。

师:按2∶1放大图形也就是图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②画一画。

师: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画出放大后的正方形。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然后展示学生作品,让一生上台说说自己的思路。

(2)如果换成长方形和三角形,你们有信心吗?

①出示图形。

师:长方形可以怎样按2∶1放大?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能直接数出多少格吗?怎么办?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方法:把两条直角边放大2倍。

师:下面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画一画吧。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

②展示学生作品,集体订正。

师:刚才,在画直角三角形的时候我们只扩大了两条直角边,斜边是否也变为了原来的2倍?谁来验证一下?你们认为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好呢?

请一生上台用尺子量一量的方法验证,发现放大后的斜边长度是放大前的2倍。

(3)讨论。(出示放大前和放大后的三组图形。)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汇报结论。

师小结:一个图形按2∶1放大后,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3.练一练。

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画画看。

(1)在画图前,你有什么疑问或要注意的地方向老师提出吗?

有学生可能提出:按1∶3缩小是什么意思?

师:其他同学知道吗?请大家同桌互相商量一下应该怎样画。

提问一生,明确画法。

(2)学生画图,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3)想一想:缩小后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想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4.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出: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二、课堂总结

1.这节课同学们有收获吗?学会了什么?

2.你觉得今天我们班里谁表现得最好?XX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三、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下载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案3自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案3自.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第4课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内容】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材第60页例4及60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教科书p56--58。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2. 通过探究,......

    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参考教案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1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56——58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人教数学6B)[★]

    比例的应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精品教案(精选五篇)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一、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教科书p59--60。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2. 通过探究,使学......

    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位置》教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位置》教案 一、教材分析 【复习内容】 教科书第十二册P110“整理与反思”以及P110—111“练习与实践”1—3题。 【知识要点】用上、下、前、后、左......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

    图形与位置-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9、图形与位置-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0.图 形 与 位 置 主备人:朱娴蓉 复习内容:教科书第十二册P.110“整理与反思”以及P.110—111“练习与实践”1—3题。 知识要点: 1.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