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技术专题一
1、下面是一则有关中小学建立心理辅导室的新闻,请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特性分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每日甘肃网——西部商报讯】从现在起,我省中小学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师资配备等将有统一的标准。昨日,省教育厅出台了《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标准(试行)》。
省教育厅要求全省中小学必须建设心理咨询(辅导)室。新的建设标准将全省中小学心理咨询(辅导)室分设三个等级:A级、B级和C级,并统一称谓规定:小学为“心理辅导室”,初中为“心理辅导(咨询)室”、高中为“心理咨询室”。同时,新标准还要求心理咨询(辅导)室应有“办公区”、“测验区”、“个体咨询区”、“阅览区”、“团体活动区”、“宣泄区”6个功能区。配备两名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心理咨询室每周开放接待时间不少于8小时。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监测(每学年不少于一次)并有针对心理健康不佳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连续记录。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新的发展,它的内容已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态度、思想观念、以及实际生活当中。因此,作为学校教育,关注学生的成长,就必须兼顾他们的身体、心理两方面的健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确保学生健康发展,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如果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了,那么他们的整体心理状态就会保持比较健康的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心理健康教育可促进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文化知识的传授离不开心理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学习活动是一种全方位的心理活动过程,不仅是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情感、意志发展的过程,同时还是能力、性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人格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能力、气质、兴趣、爱好、倾向性等,它们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逐渐形成和巩固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能使中小学生在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都能得到正常的发展,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心理健康教育可促进德育的发展
德育过程是一种对学生施行心理影响的过程, 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发生变化的过程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下, 一般会朝着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加速改变, 这种变化必然也将反映于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 借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测评体系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德育目标达成的状况和效果。(四)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身心协调发展
欧文曾说过:“人类的幸福只有在身体健康和精神安宁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这就是说,健康的体魄来源于生活和心理的共同健全,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心理影响生理,生理也影响心理。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十分明显。古人认为,七情太过均可致病,现代医学也认为身心关系是相辅相成。据科学家近期研究表明如癌症等绝大多数躯体疾病都与心理异常存在相关,有时二者互为因果,造成恶性循环。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减少心理疾病发生。
(五)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按照目前对人才素质结构通常的划分方法,人才素质可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在人才素质整体结构中具有基础与核心的作用。
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总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已成为现代学校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那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力量应是全体教师。只有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时,便成为每位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此理念将渗透在现代教育质量观和学生观中,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心理专业人员的事情。就总体而言,每个教师都应是心理辅导员,他们都应拥有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巧,熟悉青少年儿童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把握青少年儿童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并以良好的心理特质去影响学生。只有这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并且取得实效。当然,由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使全体教师成为具有合格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此学校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培训工作。
2、论述
谈一谈如何在中小学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课堂上要保持愉快的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色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情。教师积极的心境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进入兴奋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课堂上学生的活跃程度和教师的面部表情、声音语调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和颜悦色、笑容可掬,学生看到老师就会产生一种幸福和友善的情感,教师轻松愉快的情绪、期待信任的眼神、自然亲昵的动作还会使学生倍受鼓舞,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情感。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在不同教师的课堂上表现差异巨大。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课堂知识吸收率高,从而获得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多的尊重与接纳。
(二)要有时代的敏感性和创新思维,要对学生充满真情。现在的中学生接受新事物快,他们的话题每天都在变,生活对他们来说每天都是新的。他们总是试图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他们希望老师能理解他们,和他们产生共鸣,成为他们可以倾诉心声的伙伴。为此,教师要有开放的心态、广泛的爱好、创造性的思维。要善于向学生坦露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事物的真实看法。教师开朗、大度、诚挚、宽容,富于创造,学生的心理也会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健康发展。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与相当关注,跟学生交朋友,交谈学生喜欢的话题,尽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使教师与学生在心灵上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分担挫折的烦恼。
(三)掌握必备的心理辅导技能
包括了解的心理问题,了解心理辅导的一般过程,与家长等其他教育资源的沟通合作技能等。依据现代的教学发展性目标,教育要促进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了解所交学科知识,而且要了解学生各种心理发展规律,学会观察他们,评估他们的发展水平并及时加以辅导。对现代教师来讲是更重要的必备能力。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由教师教的心理环境和学生学的心理环境两部分组成。课堂心理环境表现为融洽或冷漠、活跃或沉闷、和谐和紧张等形式,良好的心理环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学科渗透的关键。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呢?
1.要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的精神力量,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知识,而且学做人;学生不信赖老师,就不会爱学这门课程,“亲其人而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高尚的道德修养,来自于深厚的知识积累,来自于优良的性格气质。困难失败打不倒,积极进取、笑口常开,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产生不可抵御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加强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性格,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
2、要营造融洽的师生情感氛围。营造融洽师生情感氛围的关键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以人道、平等、民主作为基础的,具有爱的品格。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爱护儿童。”在课堂上教师的态度与语气要和霭亲切,对学生阐述的观点、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不管问题多么简单、幼稚,观点是多么可笑、荒谬,言辞多么尖锐,教师都要耐心、适度地进行解答。在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时要用商量的口气,如用这样的词评语:“这个问题我先谈个人的看法,请同学们看看是否有道理?”提问学生时,要用“请回答”、“请坐下”等词语,学生答对了要给“好”、“很好”“有独到见解”等一些肯定激励性的评价。通过这些尊敬的激励性话语,拉近老师与学生情感上的距离,增加他们积极的心理体验。此外,平时还要多接触学生,要经常以平易近人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种在平时建立来的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课堂上良好的师生情感。
3、要尽量使用幽默的语言。语言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幽默在保持心理健康上有着独特的功效,它可以放松紧张的心理,解除被压抑的情绪,缓解人际关系,摆脱尴尬难堪的困境,减轻焦虑、冰释误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幽默语言,就犹如心灵的催化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求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乐观豁达的健康心理。
4、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主体意识的重要表现,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动怀疑、探究的心理状态。在问题意识中,包含着人的勇于追求真理的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直问直答的低级认知提问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辨疑提问等技巧,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提问、辩论和讨论等。学生的质疑,教师要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教师要掌握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将质疑升华为学生学习的动机和需要,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
5、培养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通过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使自己的个性变得更加自信,达到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如确保每个学生透过教学获得成功感,没有比取得成功更能使学生激动和受鼓舞的了。对学生来讲,成功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那种成功的感觉。如学生在校经常受老师是的批评、训斥和同学的冷嘲热讽,在家经常受家长的责备,想不到成功的乐趣,就会使学习如猛兽,提到学习就害怕,遇到考试就发慌,学习带给他们的沉重的心理负担。经常失败,感到心灰意冷,产生自卑和失望。所以我们教师应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给与正确的引导和培植。如果要求过低,缺乏挑战意味,会失去目标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如果要求过高,学生应失败而却步。同时也要考虑考试赵城的不良后果,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3、请按照心理健康档案模板库建立一套适合你所在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目录
一、领导重视
1、心理健康教师、咨询员岗位责任制。
3、检查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记录。
4、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处理案例。
5、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二、师资素质
1、心理教育人员参加市、区心理教育研讨会学习记录。
2、心理健康教育记录
2--01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记录。2--02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记录。2--03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记录。
3、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3—01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体会。3—02各学科心理辅导课教案。
4、教师问卷。
5、“人生感悟”集锦
三、活动场地与设施
1、学生档案。
2、相关资料
2—-01心理健康教育书籍。
2—02商洛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材料。2—03心理健康教育资料。2—04心理健康教育材料。2—05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材料。
3、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经费。
4、家访实施细则
4—01家长学校实施方案。4—02家访记录。4--03家长问卷。4—04家长会记录。4—05家长体会。4—06致家长一封信。
4—07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讲座。(家长会)4—08家长报。
4—09家长学习内容及反馈
四、教育过程
1、商州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五年规划。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4、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
5、活动宣传
5—01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记录。
5—02心理健康教育小报《芳草地》、校报《阳光报》。
6、调查问卷
6—01心理行为现状调查问卷。6—02学生的现状况分析报告。6—03学生心理素质测量。6—04气质量表分析报告。6—05气质量表。6—06学生问卷。
6—07各班学生心理现状调查材料。
7、心理辅导讲座记录。
8、心理咨询
8—01心理咨询信。8—02心理咨询体会。8—03班级咨询记录。8—04学校咨询记录。8—05跟踪咨询记录。8—06心理咨询回信选。
9、心理健康班会
9—01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记录。9—02心理健康教育班会纪实。9—0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9—04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方案。9—05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方案。9—06班会纪录。
9—07“今天我当家”活动。9—08“竞选班干部”活动。9—09“社会实践日”活动。9—10“学法交流会”活动。
10、评价标准 10—01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10—02考核评估标准,各学科心育渗透标准。10—03主题班队会评比标准。
11、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制度。
五、教育质量
1、学校对学生心理素质评估内容及评估纪录。
2、教师以良好心理素质面对、影响学生案例。
3、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
4、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5、咨询、教育案例。
6、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学生问卷。
7、学生、家长、教师“三问卷”。
第二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技术专题十作业
1、结合自己学校特点,请制定自己学校的工作场所教师的健康干预方案。
答:近年来,针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跟踪测查表明,尽管教师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有将近15%~25%的教师存在至少一种异常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多属于心理亚健康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心理健康和教师能力的充分发挥。因此,在教师中进行心理健康发展干预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针对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要求和教师队伍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一种将教师教育和员工援助计划(简称EAP)相结合的教师心理健康发展干预模式应运而生。这种心理健康发展模式一旦纳入教师教育培训体系,将会为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完善其生涯规划发挥重要作用。
一、在教师教育培训中导入EAP
为提高教师队伍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教师的心理发展实施干预。对于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个别教师,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于专业机构的介入和干预,及时进行临床心理治疗;对于存在中、轻度心理问题的亚健康教师,通过团体化的心理辅导,开展专业服务,帮助其拓宽社会支持来源,缓解心理压力和异常症状;对于当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教师,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辅导,增强其自我保健的意识,使其掌握应对心理危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调查表明,主动接受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的教师只占很小的比例,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多数教师倾向于自我承受和压抑负性情绪。这种现状对于消除教师的心理异常问题非常不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队伍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教师教育培训中导入员工援助系统是一种适用于教师人群特点的心理健康发展模式,简称为培训中的EAP。
所谓EAP,是一种基于组织或机构的心理援助方案,组织或机构成员发生心理与行为问题时,都可以向专业机构寻求帮助和服务。这样就可以缓解各种心理或行为问题对员工工作和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健康水平。EAP最早起源于美国,应用于企业。20世纪80年代,EAP在欧美发达国家有了长足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以上建立了EAP项目。目前,EAP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刚刚启用,在教师心理健康干预中EAP项目的开展基本上还是空白。
教师教育培训是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师教育培训中导入EAP,就是对教师实施心理援助服务,这有助于大规模、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缓解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预防重大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使教师愉快工作,和谐发展。EAP模式是一种适用于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干预模式,是创新教师教育培训内容的一种有益尝试,对于促进广大教师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二、教师心理健康发展干预模式的具体构建
培训中的EAP主要是面向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咨询活动,目的是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其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缓解心理健康异常问题给其带来的精神困扰。针对不同情况的教师,提供不同层面的咨询建议和服务策略。培训中EAP的主要环节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
1.团体心理测评。首先,运用标准化问卷对培训教师进行测试。鉴于个体对心理问题的自我体验存在不确定性,需要借助科学有效的心理测验帮助其作出初级诊断,必要时需引入辅助体检。在教师教育培训中实施团体心理测评,一方面,培训机构能够尽快掌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较为全面和系统地了解自己,对自身的气质特点、人格特征和存在问题形成客观认识。同时,心理测评的结果也为后续的心理健康咨询或辅导提供了科学依据,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2.分班教学和讨论。培训中EAP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教师身心健康,指导其提高生活品质;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困扰,缓解压力,促进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协助教师自我成长,引导生涯发展。根据心理测评的结果,可以有针对性地向教师介绍压力
管理与情绪调节的基本技能、职业心理健康指标及挫折应对方法、子女教育技巧、时间管理技术、异常问题和心理危机的应对方法等。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所面临的不同问题,援助主题讨论可以分为:青年教师的适应辅导、中青年教师的压力管理、老年教师的退休准备计划等。
3.多种形式的小组心理辅导。小组或团体形式的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发展干预的重要手段。小组成员在由心理咨询师创建的安全、轻松的团队氛围中,释放自己的压力与烦恼,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经验,找到解决心理困扰的有效途径,提高适应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专业人员也可以引导教师针对压力与应激、人际交往障碍、家庭与婚姻危机等共性问题展开深层互动,形成社会支持网络系统。
4.灵活机动的个体心理咨询。即针对不同个体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提供不同的需求发展方案。通过心理咨询,可以挖掘个体心理压力形成的深层原因,帮助教师合理释放和宣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有效缓解或解决个性化的心理健康异常问题。开展个体心理咨询的前提是教师具有主动寻求和接受心理咨询的意愿,因此前期的脱敏环节必不可少。
5.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在以上几个阶段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评定,根据个人状况、学校环境及晋升方式,初步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在这一阶段,培训者可以向教师提供一些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及建议,使教师了解规划的含义、程序和内容,促使教师对个人职业发展进行深入的思考。
三、教师心理健康发展干预模式的推广实施
实施教师教育培训中的EAP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首先,在管理制度上,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及生涯规划的目标和内容纳入教师教育培训的课程体系,使其成为教师教育培训的常规内容。其次,在时间安排上,应针对受训者的需求来制订计划:长期培训班(半年以上),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分散到课程体系中,每一周实施一个单元。短期培训班(一个月以内),可以集中举办心理健康及生涯规划专题报告,将各种教学内容集中在3~5天内完成,这样有利于形成深刻印象,增强培训效果。再次,在实施步骤上,要以宣传推广EAP和团体心理测评为先导,帮助教师熟悉、放松、去敏感以后,再引入深层次的心理互动。最后,在活动形式上,可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生涯规划辅导。言语、音乐、绘画、舞蹈等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都比较适合教师的特点和需求。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热线、网上心理咨询等方式,为教师提供远程和间接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还可以延伸服务形式,利用培训中EAP的网络和机制,为回到工作单位的教师继续实施心理健康发展干预。
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要把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新形势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模式——培训中的EAP,将心理健康发展干预融入教师教育培训之中,既是关心和重视教师心理健康的有益探索,也是创新教师教育培训内容与方式的重要尝试,对于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促进教师终身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对照本专题中的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标准,请谈谈你自己的职业心理健康状况。
答:总体而言,由于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心理需求突出地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基本生活条件需要的迫切性,这在偏远和落后地区尤为明显;其次,由于从事的是“天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对自尊、荣誉的关切程度高于其它职业;第三,教师往往具有强烈的成就和创造需要。
从职业适应的角度看,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涉及以下几方面:1.对教师角色认同,能正确认识自己,展现自身的教学能力,愉快地胜任教学任务;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较好
地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3.对困难和挫折具有一定的应对能力;4.具有教育独创性,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有专业进修、提升的愿望;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6.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
国内研究发现,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集中地体现在躯体化症状、强迫、焦虑、人际敏感等方面。一些教师出现失眠、食欲不振、咽喉肿痛、腰部酸痛、恶心、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头疼等躯体症状,通常反映的是与教师职业有关的心理问题;也有不少教师,一方面由于工作节奏快,另一方面出于对自己、对学生事事求完美的要求,导致焦虑水平偏高、脾气暴躁、易被激怒,如训斥、讽刺、挖苦学生,对学生发火,撕学生作业本,向学生扔粉笔头、罚站,甚至体罚学生等。上述现象是教师职业中最为典型的指向自身(躯体)和指向他人的心理行为偏差。
第三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技术专题十一 第三讲
1、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与原则是什么?
答: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
(1)防止过激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
(2)促进交流,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其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提供适当建议,促使问题解决。
(3)提供适当医疗帮助,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动状态。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1)及时性原则
危机干预最好是全天候二十四小时开放。由于患者的不稳定性,心理治疗师必须本着Butcher和Maudal(1976)提出的一个原则:“所有的危机干预单元都必须被当作最后一次与患者的接触。”因此,要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强调以目前的问题为主,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现实性原则
由于危机干预的紧迫性,心理治疗师性应该把治疗重点放在现时现地,帮助患者分析事件的性质和其在事件之中扮演的角色;指出患者的当前目标、生活风格、和思想观念的不合理性;以及患者面对事件所采取的错误的自我防御机制。要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
(3)支持性原则
处在危机之中的患者比平时更需要支持。治疗师不光需要提供当下的直接的支持,而且应当努力地寻求更多的来自家庭、单位、社区的支持。虽然危机干预通常仅仅维持五到六次,心理治疗师必须让患者感觉到不管何时,只要患者需要,心理治疗师都会提供必要的支持。在结束危机干预之后,患者可以进一步接受更具体的长程心理疗法。因此,最好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另外,还要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
2、心理危机干预中常用的技术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答:
一、危机干预中的倾听技术(1)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一般是以“什么”或“如何”来进行,或者是要求深入和详细的表达,开放式提问鼓励求助者完整地叙述经过并深入地表达其内涵。
可用以下方式组织开放式问题:
要求叙述:“请告诉我„”,“请跟我谈谈„”,“在什么情况下„?” 围绕计划:“你打算„?”,“你将如何使它发生?”,“它将如何帮你去„?” 避免问“为什么”:问Why不利于收集到更多的资料,对方往往会出现防御,并把责任推脱。(2)封闭式提问
①用于向求助者了解特别的或具体的资料,以“是”或“否”来回答。②封闭式提问常在危机干预的初期阶段使用,用来确定某些特别资料,帮助危机干预者快速判断正在发生什么。
③另外,封闭式提问特别适用于行动的保证。封闭式提问的常用词有“是否”、“能否”、“有没有”、“会不会”、“曾经”等等。可用以下方式组织封闭式问题:
要求回答特殊的问题:“这种情况第一次发生在何时?”,“你想伤害她吗?”,“你回去过那儿吗?”,“这是否意味着你要自杀?”
得到担保:“你愿意与人合作去做„?”,“你会与他面对面讨论这个吗?”,“你同意„?”,“你打算什么时候做这件事?”
否定式提问:否定式提问是一种封闭性问题,常用来作为听者与讲话者趋于认同的一种微妙方式。如“你认为这不是真的吗?”实际上是一种掩饰:“我认为那是真的,并且如果你有感觉的话,你也会同意我的”。(3)自己的感受
在危机干预中用自己的,或“我”第一人称来表达相当重要,这不同于其他的心理治疗,因为危机干预工作者处于指导的地位,需要帮助失去能动性和心理失衡的求助者。在与求助者交谈的过程中,给一个忠告,谈一些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行为非常重要,因为许多求助者以你为榜样。因此,如果你讲“我们认为应该这样”,求助者很难反驳你,结果是依赖性地顺从或防御的敌对。
二、危机干预电话(1)电话咨询的优点 方便: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匿名:使那些有罪过、矛盾、害羞、自责及犹豫不决的求助者能够向一个陌生人倾诉。
自己支配:可以自己决定何时求助,是否进一步寻求支持,可随时中断谈话而不必担心受到责备。
及时:可在需要时随时使用。
节省、有效:求助者可能付不起个别心理咨询的费用,或因交通问题不便来咨询,但可以拨打热线电话。
提供支持系统:可以使用电话网络联系各种支持组织。
避免依赖:咨询师掌握主动权,避免求助者太过依赖,对证求助者本身的治愈和咨询师的正常生活,以及防止电话搔扰。
安排系列服务:合理合排求助者的咨询时间,(不知对不对)
跨地域的广泛服务:可以形成“一对多”或“多对一”的服务方式。一个人可以向多个地方的机构寻求帮助,一个机构也可以在短时内向多个地区的人提供帮助。
(2)电话干预的方法 建立心理上的接触与沟通
确定问题从求助者的角度,确定和理解求助者本人所认识的问题
安全保证:保证求助者对自我和对他人的生理和心理危险性降低到最小可能性,是危机干预过程的首要目标
制订计划将变通的应对方式以可行性的时间表和行动步骤的形式列出来。必须确保计划制订过程中求助者的参与和自主性。
得到承诺与保证帮助求助者向自己承诺采取确定的、积极的行动步骤,这些行动步骤必须是求助者自己的,从现实的角度是可以完成的或可以接受的。(3)对付电话骚扰 多提开放式问题
限时:遇到电话骚扰时,不过分时,可以有礼貌的对对方说,这通电话是有时间限制的,时间太长,影响工作
转接:也可转接到其他部门
挂断:如果遇到非常难缠的求助者,也可以选择直接挂断(4)处理有精神障碍的来电者
稳定他们的情绪: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大多都情绪不稳定,严重的会导致自杀或自虐等行为,得知是精神障碍的求助者,着先是稳定他们的情绪,话中不要带有感情色彩。
不要对幻觉和妄想作解释 针对求助者诉说的自己的幻觉与妄想,不要妄加评断。
确定服用的药物在与求助者沟通时,了解求助者正在服用的药物是什么。保持期望的现实性:一般求助者在咨询时都有一定的期望,要保证自己示对求助者有不现实的承诺。
保持一定的职业距离不要跟求助者有感情上的纠葛,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使求助者进入被咨询者的私生活中。
避免安抚
评估致死性:从与求助者的交流中,判断求助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致死性有多大。
3、学校危机干预的程序是什么,请用图形简要表达出来即可。答:学校危机干预的程序如下图所示:
第四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 心得体会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
——角斜小学
贲平萍 “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听海安县进修学校吴迎春老师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的专题讲座,我想到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样一句话。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增长,社会的不断进步,综合国力的稳步提高,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也就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心理素质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的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青少年处在特殊身心发展阶段,在心理发展上有其特殊的表现,而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学校或教师在教育思想、方法上的不当或失误将会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这些状况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将成就他们的一生;相反,倘若不被引起足够重视,也将严重影响青少年今后的身心发展。
吴迎春老师从五大方面阐述了她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的见解。以下是令我印象较、深启发较大的几点: 第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为以下几点)1.有正常的心理活动,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2.人际关系和谐。3.能正视现实。
4.有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
5.能冷静、理智地去对待生活中的挫折。6.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第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吴老师从“环境创设”、“学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借助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环境创设: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事关物质环境,也和人文环境相连。物质环境的干净整洁、赏心悦目、空气通畅,会给人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人文环境,其中,人际关系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人际关系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得到受尊重的感觉,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和对他人的信赖感,而人际关系紧张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对学校产生恐惧感。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英语、艺术等各科中均包涵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可资利用。学科渗透可以促使更多的教师学习心理学,更多地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类型可以包括:讲授、讨论、活动、写作、测试、影视课程等。从人格发展、身心健康、自我意识、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及其沟通、学习心理、两性交往心理等方面进行教育。还可以运用心理训练方法,如演讲训练、角色扮演训练、情境模拟训练、系统脱敏训练、松弛训练等。
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造成心理障碍的大多数学生均有一定的家庭背景。由于家庭问题而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的现象越来越多,特别是离异家庭、不和睦家庭、个体户、丧父母等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和严重。因此,积极开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渠道,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正面影响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咨询主要也是通过咨询员与来访者之间的面谈来完成的。咨询面谈的基本任务是在良好的咨询关系中,澄清来访者的真正问题,进而找到适当的改变现状的途径和方法。
借助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高科技时代,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教育的各个领域,并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随着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仅仅依靠原有的教育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依靠现代网络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教学时间和教育投入。同时,现代网络技术能把声音、动画、图形、字幕、视频等信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受教育者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开阔眼界,创造有助于发挥个性的学习环境,特别是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
在当今社会急剧变迁时期,较易产生的种种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发展,严重时还会导致自杀现象,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当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有效的防范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不少学校从教师到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还很淡薄。因此,加强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一伟大艰巨的任务。
第五篇: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习心得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习心得
2010思想政治教育:田时涛
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这门课的过程中,可以说受益匪浅。在这个物欲横飞的年代,它进一步帮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让我更好地认识了我自己,也有信心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竞争也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主题之一。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我们国家也提出了人才强固的战略,而各高校更是以“育人”为首要任务,但是我个人觉得我们在育人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育心”。
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是我们这个社会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大学生健康问题也应该是我们大学生所关注的重要话题。当代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自豪感和优越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相比生理而言,心里健康就尤为重要了,我也是坚信这一点。
自己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也学习了有关心理学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对于大学生所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是有一定的了解。
首先,“理想的大学”同“现实的大学”之间的矛盾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深深的目标失落感。以前在很多同学心中大学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殿堂,刚入大学时也十分兴奋、愉快。但兴奋和激动之后,却发现现实中的大学原来是如此的平淡、枯燥,“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日复一日无限循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引起心理冲突。这也是当代高校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其次,各大高校培养目标的“高”与“空”使大学生对目标难以把握,基本上觉得很困惑和迷茫。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但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却感觉目标的内容比较空洞,目标的阶段性也不明确,甚至完全不知道如何按照目标来设计和规划自己。
再次,就是自豪感与自卑感的冲突。高中时候很多同学都是班上的佼佼者,他们带着优越感和自豪感踏入大学校园,但很快就会发现,在强手如林又需要较好自理能力的新环境中自己的优势已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无法面对挫折的自卑感。
还有就是很多大学生处理不好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的关系。理想中的我是站在一个很高的位置的,因为社会对我的期望很高,也与我自己曾经优越的地位有关。而现实中的社会认同是不以自己的设计为转移的,当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高时,这样就不免会产生产生心理冲突。刚开始面对这一切,很多人都是茫然不知所措,这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就油然而生。它会对人的躯体、思维、感受和行为都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让我们的思维变得缓慢、迟钝,而思维的缓慢让身体的各种活动也变得没有激情和活力,人就变得懒散、木僵,不愿意参加外界一切活动,喜欢一个人呆着瞎琢磨等等,这都会对我们大学生产生严重的影响。
当然,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而自己在课堂的学习中也感悟出了一些自己的学习方法,希望能够对自己也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首先,我们得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
其次,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学会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再次,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我们要知道,在大学中除了学习工作以外还有很多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最简单的就是要学会生活。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当然,我们也可以咨询心理机构和心理学老师,以获得心理咨询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和有经验的老师进行交流,学会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以帮助我们摆脱心理障碍。
人的灵魂是思想,而思想的基础是心理。这门课程帮助我塑造了一个自由高尚的灵魂,为我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指导,为我的未来照亮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