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庭教育咨询与辅导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
2、家风:指一个家庭在多少代的蕃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生活方式、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以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方面的传统。
3、家庭结构:是家庭诸分子不同的层次和序列的结合。其结构形式一般分为单身家庭、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等。
4、家庭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家庭中的生活活动的典型形式,包括家庭生活观念、家庭生活活动和家庭生活条件三个基本要素。
二、判断题 ××√√×√√×√√
三、简答题 1、1)指导孩子欣赏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等艺术作品的美 2)布置优雅的家庭生活环境,陶冶孩子的情操 3)给孩子的穿着打扮朴素、大方、美观以感染孩子 4)让孩子参加音乐、美术、舞蹈、文学创作等实践活动 5)让孩子接触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美。2、1)理智施爱 爱而不娇 2)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3)态度一致 教育统一
3、答:家庭教育的方法有1)家庭环境 熏陶渍染 2)说服教育 以理服人 3)树立榜样 形象影响 4)实际锻炼 切身体验 5)表扬奖励 正面鼓励 6)批评惩罚 严格要求 7)暗示提醒 简便易行 8)课外阅读 加强指导 9)收看电视 加以节制 10)生活秩序 井井有条。
四、论述题
1、一般情况下,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越高则子女受到的激励作用越大,对自己成就的愿望也越强烈,结果会导致他们学业成绩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如果家长对子女没有什么期望,任期自由发展,子女也不会有上进的愿望。正确发挥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作用是有一定条件的。在一定限度内,家长的期望越高,对孩子的激励作用越大;但绝不是说期望越高越好。如果这种期望带有盲目性,超出了孩子的实际发展能力,这样的期望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很大危害。因此,在教育孩子时,须做到科学理智,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自身的能力,不能盲目攀比。
2、第一,家长要首先安排好家庭的经济生活; 第二,家长要根据家庭条件,注意美化家庭生活环境;
第三,全家人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创造和谐的家庭生活;
第四,家长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追求高尚的精神情趣。
第二篇:生涯咨询与辅导(考试卷)
《生涯咨询与辅导》试卷(A)卷
一、选择(请选出每题唯一答案)
1.前程无忧网对大学生暑期兼职实习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兼职实习的机会日益增多,企业满意率较往年有所提高,但是不少大学生却对暑期实习的意义打上了问号。针对这种现象,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A.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习兼职空间,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寻找实习机会 B.实习兼职应避免盲目,要与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联系起来,为就业做好实践上的准备 C.大学生应该有合理的实习兼职期望,明确意图,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D.实习兼职只是为企业廉价甚至是免费打工,还浪费了大量时间 2.我们最好在什么时候开始考虑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 A.大学毕业前 B.刚进大学时 C.上大学之前 D.尽早
3.第一印象往往会对一个人的整体评价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并且会一直影响着双方以后的交往过程。即使后来的印象与第一印象之间不甚吻合,我们仍然习惯于服从最初的印象。这种现象称为()。
A.群体效应 B.破窗效应 C.马太效应 D.首因效应
4.在大学二年级开始至二年级结束前两个月的生涯发展阶段中,生涯规划准备工作不包括: A.建立合理的价值体系和认知结构
B.围绕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相应的成长计划
C.学习并运用生涯目标建立方法和生涯抉择方法,完成生涯决策 D.参加专项行为训练,提升实现目标的行动力
5.生涯是个人依据他的人生理想,为了自我实现而逐渐展开的一种独特的生命历程,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生涯。这里指出了生涯的什么特点? A.综合性 B.终身性 C.发展性 D.独特性 6.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有与()相关的活动与任务的计划或预期性安排。A.理想 B.职业 C.家庭 D.生活
7.()是指值得个人投入一生心力,以获得最大人生价值的生涯目标。
A.工作(work/job)B.职业(vocation)C.事业(Enterprise)D.生涯(career)8.要使成长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需要首先做的是:
A.相信自己 B.了解自己 C.自我实现 D.自我开发
9.一位哲学家与一个船夫之间正在进行一场对话:“你懂数学吗?”“不懂。”“那你至少失去了一半生命”。“你懂哲学吗?”“不懂。”“那你失去了80%的生命。”突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和船夫都掉进了水里。看着哲学家在水中胡乱挣扎,船夫问他:“你会游泳吗?”“不??会??”“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这是马克思曾说过的一则寓言故事,你认为其中蕴含了哪种学习理念:
A.终身学习B.自主学习C.实践学习D.创新学习
10.有位同学学的是生物工程专业,入学不久看了几本小说,发现自己对写作很感兴趣,于是花了很多时间来学习写作,甚至立志成为一名作家。他将自己的小作品投给杂志社,但却屡遭拒绝,渐渐地,他失去了写作的兴趣。从这个事例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A.有些兴趣只是暂时的,不要草率地据此判断自己是否适合专研该领域的知识 B.学生物工程的想做作家,简直就是不切实际,白日做梦 C.如果有专业的指导,这名同学一定能够成为优秀的作家 D.以上都不对
二、判断(根据你的判断,在括号内打“√”或“×”)1.任何一门学科领域都包含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因此通过学习任何一门专业,都可以掌握一套“如何学习的方法”。你认为这种说法()
2.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期间学业是最重要的储备,如果因追求爱情而荒废了学业,既减少了职业选择的机会和事业成功的条件,爱情的美好也会大打折扣。对于这种说法,你认为()
3.我们进行生涯发展规划,重要原因之一是职业资源稀缺,体现为:相对于高校毕业生数量而言,存在岗位的稀缺;相对于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言,“好”岗位的稀缺。你认为这种说法()
4.生涯规划所涉及的内容就是个人对于人生理想、职业价值观、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能力状况等主体方面的认识。你认为该说法()
5.人格特点没有好坏之分。你认为这种说法()
6.一个人的价值观不需要体现在他的实际行动上。你认为这种说法()
7.了解自己的天赋可以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加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发挥潜力。你认为这种说法()8.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和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守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关于心理咨询师的这一定义,你认为()9.决策风格是指一个人在做决策时只固定使用一种决策方法。你认为这种说法()
10.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进行职业决策时,要根据一个人的个人特点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种类,实现“人职匹配”。你认为这种说法()
三、简答(请写出每题答案,并简单解释)1.生涯辅导的对象是哪些人?
2.生涯犹豫者之所以未定向,其原因与错误的认知有关,如 “非理性的期待”,请至少列举出5条。3.当代生涯辅导的主题有哪些? 4.中国人生涯观的特色?
5.霍兰德的类型论包括那几种职业倾向类型?
《生涯咨询与辅导》课程(A)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共10题,每题3分,合计30分)1-5 D D D C D
6-10 B C B C A
二、判断(共10题,每题2分,合计20分)1-5 √√ ×× √
6-10 × √√× √
三、简答(共5题,每题10分,合计50分)
1.已决定者;未决定者;生涯犹豫者;生涯适应不良者。(共4个得分点,每点2.5分)
2.一个人一辈子只有一个适合他的职业;选择一个职业或者科系后就不能再做改变;工作室生活的一部分,它能满足我所有的需求;工作职位越高,就显得越有价值;我相信有一份测试报告能告诉我我将来要做什么;由父母亲替我决定未来职业方向,要比我自己决定更为恰当。如果我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兴趣,那么我就能拥有成功的事业;世界变化太快,计划不如变化快;在发展职业方向的过程中,一个人只能有一次重要的决定;没有分析完数据前不太适合做决定;家庭和事业之间,我只能选择其一作为重点;有些工作不适合男生(女生)做;未来的事业没有按照原计划进行,那我就不容易成功;现在不做决定,也许将来能有更好的决定。(5个得分点,每点2分)
3.生涯决策能力的发展;自我概念的发展;对生活方式、价值及休闲的重视;强调自由选择与责任承担;重视个别差异;对外界变迁的因应。(6个得分点,每点1.5分,字迹工整加1分)4.以考试为晋身之阶;性别刻板印象;服从权威,循例重俗;命定与自定。(4个得分点,每点2.5分)
5.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6个得分点,每点1.5分,字迹工整加1分)
第三篇:家庭教育辅导讲座
家庭教育辅导讲座
(二)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孩子学会劳动
一、劳动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
1.劳动锻炼了孩子的意志,使孩子变得更加坚强; 2.劳动使孩子更珍惜物质的拥有和生活的幸福;
3.劳动使孩子体悟到父母的辛苦与伟大,学会尊重父母和孝敬师长; 4.劳动培养孩子自强、自立的品质,使他们能够顺利成为一个合格乃至出色的人;
5.劳动使孩子耻于不劳而获,懂得自己的劳作也能为他人带来些许幸福; 6.劳动使孩子的双手更灵活,大脑更聪慧,知识更丰富。
二、引导孩子参与劳动的方法
1.参与家务活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平时在家里应让孩子参与家务,鼓励孩子学着做,比如包饺子、拖地、抹桌子、浇花、喂鱼等。
2.自我管理劳动: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如学会自己穿衣、刷牙、铺床、叠被、洗袜子,洗碗、整理学习用具等等。使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
3.参与交往活动:家长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一起玩”的方式,让孩子学会和增进与人交往的意识和能力。家长还要尽可能的多鼓励孩子参加公益劳动,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特长为他人服务。让孩子从中体验劳动给生活和他人带来的欢乐和幸福。
4.鼓励帮助他人:家长应积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所长去帮助他人,从而增进能力,赢得友谊,提升学习的动力,提高自信心。
5.赋予责任:家长有意识地教给孩子一些具体任务让孩子去完成,为孩子创造实践机会。年龄小的指派简单任务,年龄大的布置复杂的任务。如到商店买东西,到邻居家借东西,到邮局取包裹,到火车站买车票等等。孩子在完成这些任务时既要付出劳动,又要接触社会,从而得到锻炼。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毅力和意志力。
三、引导孩子参与劳动的注意事项
1.安全意识:家长要教给孩子保护自己人身安全的常识,比如防火、防电、防人身受侵害等。
2.要以日常生活的实践锻炼为主: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锻炼孩子,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因为,孩子只有生活自理了,才能拥有自尊,做到自强。
3.要舍得让孩子吃苦: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舍不得让他们吃一点点苦,受一点点磨难,应该学会的技能技巧不会,应该具备的能力不具备,等孩子长大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会吃更大的苦头,会受更大的磨难。
4.严格要求,持之以恒:让孩子负责家里的一项工作,可以帮助孩子塑造意志力和毅力品质。家长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培养孩子习惯不可能短期见效,特别是要改掉孩子在这方面已形成的坏习惯,更不能着急,欲速则不达。5.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不少家长往往低估孩子的潜力,总认为他“还小”“不行”。舍不得或不愿让孩子去锻炼。事实上,孩子的潜力和潜能无限,他们很小就有了独立的要求和自理的愿望。所以,家长应该相信孩子,因势利导,创设条件,放手锻炼,让孩子到实践中闯一闯。
6.要允许孩子出错:在西方,孩子被认为是“有权利犯错误的人”,在他们父母看来,孩子犯错误多半是由于管不住自己或是做得太少、不熟练。如洗餐具时打碎杯碗等,这些多是孩子的特点,不能算是缺点,不应受到批评惩罚,应当得到指导帮助。我们不能要求孩子一学就学得特别好,一干就干得特别棒,任何技能技巧的掌握都有个由不会到会,由不熟到熟的过程。
7.要尊重孩子的劳动和实践成果:对于孩子劳动的成果、实践的收获,那怕是微不足道的,家长也要倍加爱护,比如将孩子的手工作品陈列,非常开心的吃着孩子包的饺子等。
8.注意年龄特点,保护积极性。对孩子的实际锻炼要量力而行,交给孩子的任务要难易得当。要学会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采取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方法加以正确引导,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要用兴趣引导法鼓励他们实践。
四、引导孩子学会理财 1.家庭理财一本帐
父母应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份家庭完整的理财规划,让孩子当家也未尝不可。家庭理财一本帐,涉及到家庭支出的类别,包括短期规划和中长期规划。知道家里一本帐,孩子花钱心理才有一本帐。家长可以试着让孩子当一个月的家。比方说采购食品、买菜、交水电费、买衣服等等,学会交易、记账、算账、2 2.个人消费一张表
父母和孩子一起设计一张个人消费表,列出孩子生活的实际开销。让他知道,自己的生活的庞大开支。懂得“量入为出”的道理,学会精打细算。如学费、衣物、食品、交通、书籍、玩具、培训、礼物、旅游、零花钱等等。理解什么是预支;超支;透支、借贷。孩子由此可以知道什么是预算,预算可以极大的控制其非理性消费。孩子的消费超支后,可以试着申请办理家庭借贷手续,通过家务劳动偿还家庭债务,由此建立其责任感。3.家庭奖励基金
建立“家庭奖励一基金”制度,家庭可以每月存储一百元,用于家庭教育奖励。先和孩子建立契约关系,双方约定奖励原则和相关内容,对其表现出色之处进行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奖励可分为:学习奖(综合能力、个人兴趣);公德奖(尊老爱幼、社会公德);环保奖(个人清洁、家庭清洁);礼仪奖(接人待物、文明礼仪);节约奖(爱惜财物、节省资源);劳动奖(家务劳动、社会公益)。奖励的形式可以是孩子选择有兴趣的项目:纪念品、玩具、图书等。4.储蓄理财
过年给孩子压岁钱是中国人的习俗,父母可以考虑为孩子在银行建立独立账户,将压岁钱存起来,作为孩子的私有财产。带孩子去到银行办存取手续,让他了解银行的作业流程及ATM(自动取款机)的功能等。父母告诉孩子如何利用银行账户理财,可利用银行对账单、投资报表等向孩子说清,让他们亲身感受“存钱”的好处,鼓励孩子多储蓄。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家长应在消费和储蓄方面给孩子更多的控制权和自主权。培养他们的理财习惯。
5、废物利用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制造出的废物也越来越多。如何变家中废弃物品为宝,最大限度的开发废物资源,来激起孩子的创造力,这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废物利用方案。要告诉孩子,一件物品,我们主要使用的是它的一项主要功能,当其使命完成之后,就成了“废物”,其实,我们往往忽略此物品的其他功能。所以要制定一个利用、回收、二次开发的的家庭节能方案。和孩子一起利用“废物”制作工艺品、生活用品、体育用品或卖到收废站去,以培养孩子珍惜资源,不大手大脚的好习惯。
总之,理财要从小开始。当孩子2—3岁识数时,家长在带孩子进商场购 3 物时教他看价格标签,让他帮家长到收银子台交钱,以培养其“钱能换物”的理财概念;4—6岁时,家长可经常带孩子到菜场让孩子学会看秤、还价、货比三家;7—8岁时,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开支帐本管理,并鼓励让孩子做额外工作挣钱,并把钱存在储蓄帐户里;9岁时,指导孩子制定一周的开销计划;10岁时,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以备大笔开销使用。
第四篇:家庭教育答案
1.“树大自然直,“树大自然直,人大自然长。”这是某些父母的口头禅。有这种思想的父母,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子女,但却马马虎虎地放弃了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对孩子放任自流、不负责任,这种态度和做法是极其错误的。古人说:“养不教,父之过。”正是批评这类家长的警句。
他们为什么会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呢?究其原因,不外乎这样3条:
第一,他们认识不到教育子女的重要性;
第二,不懂得应该如何对子女进行教育;
第三,对子女缺乏真正的爱的情感。
二、举例说说不同家庭结构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影响因素。
1、主干家庭:即三代同堂的家庭。学前儿童能在这样的家庭中,在与家庭成员的交往中,通过观察祖辈和父辈的行为进行学习,锻炼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交往能力。但主干家庭中溺爱孙辈的情况,祖辈和父辈对教育孩子不同的观点,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
2、核心家庭:是父母双全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教育者之间的思想容易协调,教育观念一致。这样的家庭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及学业进步。但是,这种结构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没有足够的时间在学习和生活上照顾孩子,很容易使孩子在思想上、学习上和品行上出现不良状况。
3、单亲家庭:即只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或许是离异、或许是病故,这样的状况总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和打击。有时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孩子在智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情绪控制等方面,与完整家庭孩子比,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孩子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问题。
4、隔代家庭:即由祖父母代替父母承担教育任务的家庭。这种家庭的孩子,虽然父母都在,但一年甚至几年才看望孩子一次。孩子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疼爱,容易受到心理伤害,不能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依赖关系,不利于学前儿童的良好发展。
5、混合家庭:父母离异或丧偶后重新组合的家庭。由于没有血缘关系,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赢得双方的信任。而双方相处更需要磨合和宽容。
三、你认为学期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类型有那些和个性发展影响。
利用“关爱”与“权威”两个向度可以交互组合成四种主要的教养类型, 即民主权威型、绝对权威型、娇惯溺爱型、忽视冷漠型对幼儿产生的影响, 1民主权威型的家庭最大的特点就是民主和谐与相互尊重。他们彼此都敞开心扉, 倾心交流, 给孩子营造出平等、轻松的家庭氛围, 给孩子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也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他们了解孩子的兴趣与需要, 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 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进行交流, 善于接纳孩子们正确的想法与意见, 并且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地尝试。因此, 在这种家庭氛围里成长的孩子, 大多数性格开朗, 乐观、自信、独立, 好探索, 善于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拥有一份宽容的心, 能与同伴和睦相处。
2绝对权威型的学前儿童家长把自己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 对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全然不顾, 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他们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制定的标准行事, 常以严厉、强迫的态度命令、控制孩子的行为。这种教养方式, 将会造成孩子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差, 无主见。当家长制定的标准过高, 孩子达不到, 屡遭失败, 极易产生挫折感, 日子久了, 将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再者, 采取这种教养方式, 还会导致幼儿产生叛逆心理, 变得更加反抗、暴烈, 极易走上邪路。
3娇惯溺爱型的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地接受, 并且想方设法去迎合他们的要求。他们把孩子视为柔弱的个体, 总是竭尽全力地为孩子解决一切困难。即使他们有过错, 也从不批评, 甚至还帮忙申辩。长此以往, 造就孩子依赖性强、自私、任性, 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动手能力差等不良的人格特征。
4忽视冷漠型的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 产生分歧或矛盾时, 交流沟通的机会少, 时间长了, 就会在彼此之间隔上一层厚厚的屏障。这种家庭最大的特点就是家庭结构不“紧密”。该教养方式下的子女有些孤僻, 对人冷酷, 缺乏热情, 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 但有些人也具有较强的创造性。
四、第26页
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简化的方式方法对孩子的心理实施影响,并能迅速产生效果的教育过程。希望孩子做什么,如何去做,或是为了防止孩子出现某种错误过失,家长根据需要给孩子一个“信号”,使孩子能迅速觉察,心领神会,并按照家长的意图去行事,这种教育方法就是暗示。
家长把意图直接提供给子女,使之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理解领会,这种方法为直接暗示。如:客人来了,家长向孩子做个倒茶的手势,孩子倒茶给客人后,会得到客人的赞扬,而这种赞扬又可以对这种行为加以肯定和强化。
间接暗示则是家长将意图、要求和期望间接地提供给子女,使其迅速无意识地接受。比如家长希望孩子对人热情有礼貌,不用语言去告诫,而是平时在招呼客人时彬彬有礼,使子女在家长的实际行动中受到启迪和暗示。家长为促使孩子重视文化知识学习,不用每天说教,而是让孩子看一些科学家、文学家的传记书籍,以此表达自己的期望。也可以借来一些书,家长先看完后讲一些孩子有兴趣的片断给他听,当孩子显得兴致勃勃时就不要讲了,把书放在孩子的书桌上,示意孩子自己去看。家长希望孩子成为诚实的人,当家长在处理某件家庭事务时因自己考虑不周到而出现差错,这时家长要主动承担责任,检讨自己的过失,让孩子从中受到影响。这种间接暗示要比直接提出要求或批评更容易让子女接受,效果比较好。
反暗示是利用外界刺激物的暗示引起相反反应的一种暗示。家长的意图、要求和期望不用正面提出,而是有意识地从相反的方向去刺激孩子,从而激起孩子按照家长的意图、要求和期望行事的愿望,这种暗示方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激将法。这种做法,是根据孩子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有意识从相反的方向去刺激孩子,以激励孩子产生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信念。反暗示成功后,要对孩子及时加以肯定。
自我暗示是一种发自内心而不是来自外界的暗示,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所谓积极自我暗示,类似于“空城计”、“破釜沉舟”,即让自己处于不利地位,然后内心自我鼓励,增强自信心,争取好的结果。如在升学考试第一场失误以后,学生分别采用积极的或消极的自我暗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所谓消极暗示,则类似于“杯弓蛇影”、“草木皆兵”,是由于自己心理的原因而引起不良后果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的能力不是自然形成的,它必须以充分的自信、坚强的意志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前提,需要外界给予鼓励、启发,从而逐步形成这种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运用暗示教育法,最好将几种暗示方法综合运用。比如,母亲希望孩子学会把自己的学习用品整理好,先不直接对孩子说,而是对孩子的父亲说:“请你把你用过的资料整理好,不要等别人替你收拾,不然到用的时候又找不到了。”“好!我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亲边说边动手整理。然后母亲对孩子说:“你的学习用品呢?”稍停再说:“你要是不会整理,我来帮你。”儿子不愿承认自己不会整理书桌,于是马上回答:“我自己能整理好。”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就综合运用了间接暗示、直接暗示和反暗示几种方法。
六、如何正确对待儿童的“逆反期”?举例说明“逆反期”过度不好的危害。
答:儿童的逆反期一般发生在幼儿三岁左右,在此之前,幼儿完全依赖父母及成人的帮助,按照成人的指示去做。但到了三岁左右,幼儿突然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行动。这就是儿童的“逆反期”。正确对待处在逆反期的幼儿,有如下几个方法:
1、理解、尊重孩子的意愿:家长不要主观、武断地对孩子进行训斥,应该分析孩子产出逆反的原因;
2、赢得孩子的信任:当孩子出现反抗行为时,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试用儿童的目光看待事物,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逆反期的孩子在保持自我的同时能够听从父母的建议或意见。
3、给孩子适当选择发展的机会:家长对于反抗的孩子应该关心、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尽量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尽量创造一些条件满足儿童做各种活动的要求,使儿童有事可做。
4、善于引导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对孩子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或不正确行为,家长也不能一味的满足、迁就,家长应该善于诱导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去做其他事情,而不要强迫命令,要用替代性活动满足孩子的独立需要。如果被孩子反抗,做父母的应该感到高兴,不能因为受此烦扰而祈求没有反抗期的出现。因为这标志着孩子的成长。
“逆反期”过度不好的危害。例如。
七、联系具体实例,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答: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早期性与奠基性。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具有天然的早期优势。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是“人之初”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智力发展、道德观念的形成、性格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举个例子,有名的“狼孩”事件。狼孩的行为大作、生活习性和狼完全一样,由于错过了人生发展的最佳时期——婴幼儿期和童年期,即便是回到社会后,对他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教育,也很难恢复人性。所以,早期教育,是人生的奠基教育,具有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重要性。
2、全面性和广泛性。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是融合是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内容极其广泛、丰富。凡是与人、人生有关的一切知识,从刚到人间时的学吃奶、吃饭、走路、穿衣到学习伦理规范、社会知识、文明习惯、自然知识、生存技能等等,人们都是从家庭教育、家庭生活中学来的。远远超过幼儿园和社会教育所涉及的范围。另外家庭教育十分普遍,它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教育。在一个社会中,只要有家庭,只要有孩子,就必然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所有父母必须承担的义务。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从婴幼儿到成长长大的过程,期间,父母所给予的教育的全面的,广泛的。
3、自然性与随机性。家庭是儿童的天然学校,家长是儿童天然的老师。家庭教育大量地渗入在家庭日常生活中,通过父母和家庭成员的交往与活动、言谈举止、对人接物、日常家务劳动等等来实现,这就决定了家庭教育是伴随着自然生活的教育。而且,家庭教育是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进行的。家庭教育中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和固定的教材,更没有具备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专职教师,也没有对教育方法、方式的严格、明确地规定和对教育结果的检查与评定。家庭教育不受时间、地点、场合、条件的限制,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表现与发展水平,随时调整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利用一切机会向孩子进行教育,方法十分灵活。从幼儿园的孩子看,没有那个孩子不对自己的父母依赖,没有那个父母不宠爱自己的孩子。而教育,正是在生活中随时进行的。
4、亲情性与权威性。家庭教育建立在亲子血缘关系之上,这种天然的情感联系是其他任何教育不具备的。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人,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精力。也因为有了血缘关系,才有了子女对父母的信赖和依恋。建立了权威性。在年幼的孩子心中,家长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十分敬重家长,乐于获得家长的表扬,能自觉地服从家长的管教,这使得家长的教育往往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幼儿园的孩子,还是依恋父母,服从父母的教育管教。我们在现实中常常能见到很多。
5、持久性和连续性。家庭教育与其他教育比,它是稳定的,无论孩子班级提升、学校更换,但家庭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变,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风格、家庭生活的环境都不会变。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这种持续稳定的教育教育方式,有利于家长进行全面、细致、系统、深入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另外,家庭教育的效果是长期起作用的。我们成长的过程可以证明,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很多从小形成的习惯,至今还保留在我们成年后的生活中。
6、差异性和继承性。每个不同的家庭,形成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形成不同的孩子个性。家庭教育决定于家长的素质、生活氛围、儿童发展特点等等。家庭教育有其针对性,是一个家长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的;家教传统和家风也的不一样的。象钱学森所在的钱家,几十年间,由于钱家优良的家风,培养出了一大批对国家和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人文学者。这和家庭教育的风格有密切关系。
八、有许多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的家庭的孩子顺利地考上了大学,而许多父母文化水平很高的家庭的孩子却与大学无缘。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有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但家庭教育责任感强,教育方法合适,或者是用自己勤奋的劳动来教育孩子,身教重于言教。家庭成员间关系和谐,教育观念一致,对孩子的教育能同心协力。因此,在困难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尽管父母水平不高,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但朴实勤劳的家风给了他们自强不息的动力,他们能在学业上不断追求卓越,最终考上大学。
而也有很多文化水平很高的父母,由于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或是期望值太高,或不适合孩子的个性,或对孩子要求太高,教育不讲究方式方法,或根本没有基本的科学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导致孩子叛逆心理严重,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品行上都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因此就和大学无缘了。如果文化水平高的家长能虚心地学习家庭教育理论,更好地和孩子达成协商,平等关系,克服自身工作繁忙不顾孩子的问题,孩子教育成功的例子还是很多的。
十
如今,富裕起来的中国,有一个巨大的“早期教育”市场。许多做父母、做爷爷奶奶的并不知“早期教育”为何物,但望子成龙心切,为孩子尽快成才不惜一掷千金。然而专家认为:“早期教育”谨防走入旁门左道。文章认为,“早期教育”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如何实施“早期教育”却大有学问。文章从四个方面对此 进行了阐述。
一、“个性化教育”最重要 也许有人会说:“我孩子读书前也挺聪明的,可读书以后就渐渐地没有了灵性。”还有的人说:“我孩子小学时成绩也挺不错的,可进入中学尤其是进入高中以后成绩就不行了。你的孩子成绩怎么会起来越好了呢?你是如何地保持孩子的灵性的呢?”
我的回答是,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发挥孩子的个性优势,进行个性化教育。
二、早期教育根本不需要高昂的投入
并不是花钱多就一定买到好的早期教育,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对有些家长那种盲目的、以为花钱就能买来好的教育的想法。早期教育首先是要给孩子打好基础,0—3岁是人头脑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感知觉发育最敏感的时期,家长要创造的是一个适应婴幼儿生长的环境,譬如视觉、听觉、语言、情感和能够自由自在活动的、安全的环境。这样的早期教育,效果很好,又不需要花很多的钱。
孩子就像那稚嫩的幼苗,需要我们家长和老师的精心地栽培。幼苗所需要的生长条件是不同的,就象柳树需要生长在水旁,松树却可以生长在岩石中一样。每个孩子因为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水平也参差不齐。那么,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教育就成为必要。
三、儿童的发展离不开适宜的生理成熟度
现在社会上提出了很多的新名词,如„胎教‟、„亲子教育‟、„早期智力开发‟、„立体智力开发‟等等,不管弄出多少名堂,在我看来,很多都是伪科学!儿童的发展必须在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的基础上,才能进行适时的训练,这是0-3岁儿童保健的基本科学规律。就好比吃桃子,这桃子本来没熟,无论你用什么高招处理过,它吃到嘴里总是酸的。”
学过幼儿教育的人都知道一个著名例子,实验者从一对双胞胎婴儿中挑出其中一个,训练他先学爬楼梯。结果发现,他也不过就是先会爬了几天,另一个未经训练的孩子,长到一定阶段照样也会爬楼梯,无论是从智力还是从体能,二者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这说明,人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到了不同的年龄段,自然就会获得不同的技能。一些期望孩子成为天才的家长,在婴儿才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训练孩子走路、认字,好像走路走得越早越好,认字认得越多越好,这个观念是不对的。一句话,婴幼儿的发展阶段不可能超越。
“家长让孩子走路走得那么早,你想让孩子走到哪儿去?让孩子早早认字,你让他认完字干吗去?用专业的话来说,让现代的人的眼睛还像老鹰一样锐利、鼻子像狗一样灵敏、耳朵像兔子一样警觉,请问,其生理学意义在哪里?”
四、家长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最重要
期教育首先要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孩子的认知,对孩子发展的认知。应当学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知道孩子发展历程是什么,孩子处在哪一个阶段,有些什么特点,不掌握这些知识,就容易走入误区。
有些家长以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多认字,1岁认1000个字、3岁认3000个字,还认为这就是科学的育儿方法。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早期教育首要的是培养孩子的一种学习兴趣、对事物的好奇心、对生活的认识,还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丰富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正确态度,不应过度强调技能,很多的技能其实都是与生俱来的。
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早期教育变成超常儿童,强出别人孩子一大截。必须承认,有超常的孩子,但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培养成超常儿童。孩子在每个阶段应当学到什么,能学到什么,有他自身的特点,不可能依照家长的思维和要求替代孩子的特点。现在往往是家长把自己的期望与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超前去实现,这也是进入了一种误区。实际上,越小的孩子,越应该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因此作为父母,必须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然后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决定教育的方法。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因势利导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孩子独特的学习优势。千万别将孩子的学习优势当成了缺陷而将它给磨掉。那样孩子就将失去他原有的灵性,孩子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将消失殆尽,能够培养出一个高分低能的学习机器都算是很幸运的了。
第五篇:《心理卫生与咨询》作业答案
《心理卫生与咨询》作业答案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参考答案:
1.B
2.A
3.B
4.D
5.C 6.B
7.B
8.D
9.A
10.A 11.D
12.D
13.A
14.B
15.C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什么是咨询前的心理学诊断 ? 答:答案要点:
心理咨询开始前的心理学诊断, 是通过受理谈话和心理检查,在正式开展心理咨询前获得有关来访者的较为详细的基础资料。这里所讲的基础资料,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来访者的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来访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庭及生活环境等资料。若是学生的话, 还应了解学生的系别、专业、年级等。二是来访者所要咨询的主要问题、来访者所处的心理的、社会的状况、来访者的人格构造, 特别是自我机能的状态,来访者问题行为发生和成立的心理动力原因等资料。
2、作为咨询人员应有怎样的自我概念,应如何把握与处理自己的感情,以达到理解来访者并做好心理咨询的工作? 答:答案要点:
首先, 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要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和合理的态度。在尽可能避免因咨询者的个人因素而导致的咨询阻力的产生。第二, 要认清自己的能力界限。第三, 要提高对自己专业职责及专业道德的认识。注重客观性,不得以任何口实, 使这一过程服务于自己个人的目的。最后, 咨询人员应对来访者既不取悦, 也不虚伪, 而是真切地关心来访者, 正视他人的自由, 尊重他人的人格, 关心他人的幸福与痛苦。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们的咨询取得成功。
一般来说 ,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 咨询者的感情处理得好, 则表现为 : 情绪具有稳妥而公正的倾向, 能较好地控制自己发怒的倾向;能明确地把握自己的情趣并舒适地表现出来, 具有肯定自己的倾向;不会轻易卷入他人的感情激涡而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能够较好地表现自己的感情。而咨询者的感情处理得不好, 则表现为 : 感情起伏激烈的倾向;难以控制自己愤怒情绪的倾向;易于对待自己的感情, 情绪有隐蔽的倾向;有否定自己的倾向;过于注意别人的困惑,不会表现自己的感情等。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在心理咨询时, 咨询者应持有怎样的基本态度 ? 为什么 ? 答:答案要点:
心理咨询并不等同于会话术。心理咨询也不仅仅是咨询技术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咨询者对来访者持有怎样的态度, 及以此为基础能否建立起一种彼此信赖的关系。这是心理咨询得以确立并顺利发展下去的前提条件。
1.理解的态度:
咨询人员首先不要试图去为来访者 “ 治病救人 ”, 而应该是如何达到与来访者的“ 共感的理解 ”。因此,首先要表明对来访者的理解。来访者感觉到了什么, 想说什么, 作为咨询者应该觉察得到。同时又要能够审视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也就是说作为咨询者须同时进行两种相反的作业, 即既被感情所操纵, 又受清醒的判断能力所支配。这样当然要求咨询者具有丰富的感受性和敏锐的思考能力。
2.重视感情投入
人的行为, 特别是问题行为不一定是基于理性的, 而更多的是受感情所左右。作为理想的咨询者,要有感情的投入,才能准确地察知来访者理性与感情的交织所引起的问题行为。首先, 要认识与体味自身的真实感情。其次, 坦率、真挚的感情表露。第三 , 重视非语言的感情流露。最后, 无条件地尊重和接纳来访者所表露出的情绪、欲求等, 并以相应的形式反馈给来访者。当来访者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感情时, 咨询者应以非指示的引导帮助来访者, 促使其感情能明朗化。
3.律师的态度
就是要站在来访者一边来考虑问题, 去说话, 要采取非审判的态度, 避免进行道德的判断 , 也应坚持避免诸如批评、抨击、警告, 克制使用诸如提问、诊断、解释、忠告、指示、说服动员、轻率的保证等违背心理咨询共感理解的某些表现和行为。
2、学习至今,请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心理咨询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答:答案要点:
1.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呼唤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出现。
在我国,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受到父母、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据调查显示:我国3、4亿儿童中大约有35%的儿童有各种心理问题。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是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良好途径之一。儿童期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其影响将会伴随终身。
2.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有其独特的疗法与技术
不能单纯地把对儿童的咨询与治疗看成是按比率减少的成人咨询与治疗。其发展阶段、环境、接受咨询与治疗的原因与其他相关因素,对咨询与治疗的方法提出了独特的要求。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除了要具备广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知识以外,还要对儿童时期独特的生理与心理及其环境变化有着根本的了解。
3.回顾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历史显示了儿童心理咨询治疗的重要作用
首先,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是随着人们对儿童的研究和治疗的发展而发展的。其次,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与方法的进步为儿童心理咨询提供了发展的沃土。最后,一些国家法案的公布也为儿童心理咨询创造了有利条件。
由此可见,儿童对心理健康的需要反映了社会所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的巨大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说,预防性服务可能是解决问题的一个经济、有效的好办法。而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是整个心理健康服务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