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3
第一课《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述巴黎和会的基本情况,说出凡尔赛体系的形成过程。理解巴黎和会的本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在交流合作中寻找历史的智慧。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历史图片、历史资料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学会独立思考,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不断深入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历史史实的理解。学会用讨论法分析历史现象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对凡尔赛体系的性质、作用的正确认识:通过了解中国在两次会议上的遭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励学生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而学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巴黎和会的内容及影响。难点:巴黎和会的本质。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一段小品,反映巴黎和会前各主要大国为分赃不均和称霸世界而争论不休的内容。然后提出:一战结束后,战胜国最迫切要做的是什么?
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要瓜分战利品,制裁战败国,建立套新的国际秩序。
师:非常正确,今天就让我们来具体了解它们是怎样实现这些目标的?(导入新课)战争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尽,帝国主义战胜国就急急忙忙召开巴黎和会,战胜国真的是要急于通过这次会议建立永久的和平吗?
生:不是!
师:正确。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会议的真相。首先,会议不仅排斥了战败国,就是战胜国之间也不公平,27国参加会议,但操纵会议的是哪些国家?
生:英法美3个国家
师:近半年的讨论和纷争,最后终于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
生:阅读内容,然后互相议论并教师引导,得出结论:最能体战胜国愿望的是殖民地方面的内容。
师:会议不仅对战败国进行掠夺,对战胜国中国也同样进行掠夺。引出中国山东问题,并引导学生讨论,(播放五四运动视频)这说明什么?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
生:慷慨激昂,议论纷纷。并得出: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师:补充说明,帝国主义依照上述原则,陆续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和约》构成所谓的“凡尔赛体系”。
生:通过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版图,(媒体展示)明确这个体系作用的地理范围: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师:(通过课件说明)“新秩序”的内涵:它包括帝国主义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分配;对欧洲战败国领土的安排、分割和对中南欧新兴国家领土的安排;以及对战败国的军事和经济制裁的范围和程度等。
师:帝国主义对新秩序能否顺利实施感到不太保险,希望建立一个国际组织来维护这个新秩序,于是国际联盟由此建立。
生:自学确认国联成立的日期、总部地点及宗旨,对宗旨的本质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国联是帝国主义维护战后新秩序的工具。
师:那么,有了凡尔赛体系,再加上国际,是否可以使世界从此天下太平呢?引导学生展开自由讨论。
生:结合名人语录展开分组讨论,教师可选择旁听学生讨论10分钟左右,由学生代表总结发言。
师:结合学生的讨论,进行归纳基本观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凡尔赛体系虽然缓和了老矛盾,但又促成了新矛盾。首先,对德国的严厉制裁及对其殖民地的掠夺,必然激起德国的复仇情绪;其次,战胜国之间因分赃不均而产生了新矛盾。第二方面:国际联盟对于制止侵略和战争的措施十分空洞,缺乏有效约束力,难以维持和平与制裁侵略,这样凡尔赛体系的一系列条约的确可以看做是帝国主义之间达成的一个休战协议。但其中却蕴含了诸多新的矛盾,使下一次世界大战成为历史的必然。
小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实力对比,打破了旧的国际关系体系。1919年~1922年,英、法、美等帝国主义战胜国先后在巴黎和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条约,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的“和平”体系,即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巩固了帝国主义大国的既得利益,维持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暂时和平。由于这一体系既是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和被压迫民族的,又是战胜国之间妥协的产物,因此这一国际关系体系就不可能持久。20世纪30年代,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危机的加剧和资本主义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它们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一系列侵略扩张,逐渐破坏了凡尔赛体系。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瓦解。
第二篇:《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1
第一课《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20世纪初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的状况和趋势,分析其历史成因和影响;学习非欧洲国家的崛起现状,理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各国在军事、经济、政治上的竞争挑战。
过程与方法:利用投影仪、板书、视频学习20世纪初欧洲列强的发展情况,以及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欧洲各国后期的军事竟备赛又是怎样发生的?对各国的发展,欧洲局势的变化有什么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学习历史,了解一战前的世界局势,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美国和日本在20世纪初能够迅速崛起的原因及对欧洲优势地位的冲击。德国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是什么?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是什么?
难点:军事竟备赛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对一战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
19世纪末,美国南北战争后,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美国经济的发展和“新显然天命论”扩张思潮的泛滥,推动美国势力的向外扩张。
同样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迅速增强,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日本先后在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获胜,助长了国内军事激进分子的野心,再加上吞并朝鲜扩大了版图,使得日本军事力量进一步加强,经济得到发展。所以,崛起后的日本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积极参与对世界的瓜分。
统一后的德国在战胜了法国的基础上,不满于国际现状,迫切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进而挑起了后来的一系列战争。
二、军事竞赛和两大对立军事集团
1、帝国主义的矛盾:主要有法德、英德、俄奥三对基本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英德矛盾。(思考原因),矛盾根源是经济上的霸主地位与政治上殖民地的拥有地位不对称(即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了两国在军事上的竞赛,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被研发出来,这些都为后来的一战爆发建立了条件。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指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和枋心国分别是哪些国家? 答:三国同盟:德、意、奥匈,最终形成1882年,核心国是德。三国协约:英、法、俄,最终形成于1907年,核心国是英。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疯狂扩军备战、激烈争夺,战争危机日益严重。
三、畅所欲言,探究讨论
1、从英法美德等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2、想一想,20世纪初战争危机日益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3、资本主义国家的迅猛发展为亚洲、非洲各国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小结
总结全文,布置课后习题。
第三篇: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盘县教师进行学校 杨劲松
一、教材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课文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美、德)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英、法)争霸世界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并疯狂地扩军备战,最终导致大战爆发。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还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影响深远。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望,理解抽象的历史与社会问题心力与智力相对初一年级学生有了提高;辨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电影电视以及其他媒体已经了解一战的情况,九年级学生尤其是男孩子对战争历史比较感兴趣,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本课程,对于概念化与系统知识的认识比七年级学生也大有提高。
三、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1、列举出一战的主要战役
2、识记一战的导火线、起止时间、交战双方、原因、性质、结果、影响。
(二)能力训练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提取信息、探究讨论:战前的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大战的“导火线”如何点燃?战争造成了怎样的灾难? 第一次大战的性质是什么?它给人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出发,组织学生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巨大灾难,形成唯物史观。
四、重点: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难点:大战的性质和大战结束的原因
教学过程: 【 学习过程】
(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师:详细阅读教材,(P123-P126)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时间8--10分钟。完成导学案的练习。预设学生行为:生:自学
生:在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 : 让学生清楚的知道本节课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
二、检测自学的效果: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检测我们自学的效果:有笔试和口答。
1、一战的原因是什么?
2、一战的影响是什么?
预设学生行为:生:每组两名同学到前后黑板上写出答案。
生:回答
设计意图 :通过自学,让同学们能够展现,彰显小组的成就。
三、合作探究::2-3分钟。师:
1、P125:美国为什么在大战接近尾声时对德宣战?美国参战有何影响?
2、P127:问题讨论:有人认为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3、P127:畅想天地。
预设学生行为: 1、2组的同学:1题。3、4组的同学:2题。5、6组的同学:3题。
设计意图 :讨论的时候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小组作好准备由中心发言人说。
四、系统总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让学生总结归纳。
【自主检测】略
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
板书设计:
第23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学习目标】:
1、列举出一战的主要战役
2、识记一战的导火线、起止时间、交战双方、原因、性质、结果、影响。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分组到黑板上做题。
2、分组讨论。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4、制定评分标准实现小组竞赛。
教学反思:
在九(1)班上下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不错,上黑板上来做题的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记住了主要的知识点,多数学生能自觉的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知识填空,整堂课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的探讨和合作。在老师的点拨中更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只是感觉时间不太够用。在自主检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这是本节课的遗憾,尽管学生对知识应该是掌握得很好的了,但能得到训练就更好。本节课的中旨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少讲,只是适时的给予学生指导,点拨。重点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使他们在学习中各方面的能力如表达,归纳知识方面等得到锻炼。
在教学中,我没有注重细节问题,如在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时,就要停止再重复了,要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里学习。还有在叫学生上黑板批改时,要叫全班的同学关注,那会更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这一节课的亮点是学生在黑板上做题,以及课堂回顾。
第四篇: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讨论,提高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大战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大战结局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 了解萨拉热窝事件,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理解。② 运用图示法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及战争过程和结局。③ 运用问题讨论或辩论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局和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相互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讲述“凡尔登绞肉机”的情况,观看有关大战的影视录像资料,加深对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灾难的认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点: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大战的性质和大战结束的原因 教学方法:探究法、辩论法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同学们知道2003年3月20日爆发的伊拉克战争吗?(展示一组战争相关图片),学生畅谈看完图片后的心里感受。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曾经在20世纪初,人类历史上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那么,在20世纪初,为什么会发生一场世界性的大战?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这场战争是怎样结束的?作如何看待这场战争造成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些问题。
【探究新知】
一、大战的爆发
1、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展示《大战爆发前的巴尔干半岛形势》图,要求学生找到萨拉热窝的位置,说一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首先在巴尔干半岛爆发?要求学生读图和阅读课文并回顾前一节课中有关俄奥矛盾的内容,作出回答。教师指出巴尔干半岛成为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观看《萨拉热窝事件》纪录片片断]想一想:萨拉热窝事件是怎么回事?这一事件成为了“一战”的导火线,你如何看待这类刺杀事件?
讨论:有人认为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教师归纳学生讨论的情况,并指出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直接原因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2、德奥挑起战争,大战开始
萨拉热窝事件震动了全世界,德奥把它看作战争的极好借口,决定挑起战争。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随即参战,大战爆发。
二、重大战役
1、欧洲战场及其战线
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形势》图,教师对照地图,指出欧洲战场上的西、东、南三条战线,以及每条战线的起止点和作战双方,教师强调两点:第一,欧洲战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第二,西线和东线是主要战线,其中西线又起关键作用。
2、重大战役 要求学生识读《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形势》图,在图中找到发生在西线的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的地理位置,并指出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指导学生看书了解各大战役情况,强调凡尔登战役最惨烈,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播放“凡尔登战役”的影视片段]使学生感受到这场战争的惨烈情景,找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以解说词形式朗读本课文中有关凡尔登战役的小字,介绍这一战役的情景。
思考: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读了这段文字作何感想?这段文字生动真实地记叙了凡尔登战役的惨烈情景,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我们应该增强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教师小结:几次大战役的结果,双方不但消耗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且伤亡人数近300万人。德国的实力已消耗殆尽,失败已成为定局,准备扭转战局的希望完全成了泡影。
三、德国投降,大战的结束 [展示:德国投降的图片] 讨论:大战结束的原因是什么?(辩论形式)
正方观点: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了革命,革命制止了战争。
反方观点:同盟国进行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这是它失败的根本原因,美国和中国等许多中立国参加协约国对同盟国作战加速了大战结束的进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说一说,美国为什么在大战接近尾声时对德宣战?美国参战有何影响? 教师归纳:
大战结束的原因是:首先在于战争引起革命。大战激化了交战国的阶级矛盾,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反战运动,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先后爆发从客观上讲就是大战引起的。
其次是革命制止战争。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奥匈帝国的瓦解和德国的投降,都是本国内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引起革命的结果。
再次,美国参战和一些中立国参加协约国作战,形成了对同盟国的绝对优势,也是加速大战结束的重要原因。
这场战争经过四年的激战最后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那么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
讲述一战经过时,我们还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用图表点讲清楚各阶段的主要战役和阶段特点,以及美国参战和俄国退出战争。如下:
四、大战的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
第一,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直接原因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第二,帝国主义参战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掠夺。第三,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秘密协定,也说明了这场战争的性质是掠夺性的战争。
第四,虽然塞尔维的参战具有反侵略和民族解放的因素,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但对整个战争而言具有从属的意义,不能改变战争总体上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的性质。
五、大战的影响
讨论:如何看待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历史上产生的深刻影响?(辩论形式)
正方观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应该努力维护和平,坚决反对战争。
反方观点:人类历史上的战争都具有两重性,战争的发生也有它的规律性,历史证明,人类无法防止战争,也不能一概反对战争。辩论完后,教师肯定正反双方的积极态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自主观看:“一战”时的《飞机》、《远程大炮》图] 说明新式武器大大增加了人力、物力的伤亡和破坏。看书了解战争造成的人力物力损失情况。
教师归纳其影响:①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②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③大战末期,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④在大战影响和十月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巩固小结】
强调:第一,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殖民地矛盾日益尖锐。第二,大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对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当然塞尔维亚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第三,大战结束的原因及其结局。
【课后作业】(任选)
1、谈谈对战争的认识
2、观看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视片,增强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意识。
第五篇:《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 ②简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③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过程;
④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一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一战,让学生学会从不同历史角度了解一战爆发的原因; ②通过充分发挥历史地图、图表、影像资料的作用,培养学生多动手查资料,勤用脑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③坚持“论从史出”的科学历史观,以凡尔登战役为例,用史实分析评价一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一战的学习,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
②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认识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搜集一战的相关资料,整理萨拉热窝事件和凡尔登战役的简介。
2、教师准备:提前指导学生了解资料搜集的相关知识;使用多媒体对教材中的图片和地图进行处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上节课所学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学生齐读课文,师生共学)板块一:资本主义的发展
(1)多媒体出示主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比较表。(2)学生小结:一战爆发的原因 板块二: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相信你能行
让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2)动动脑、动动手。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动手绘制二大军事集团形成图。
2、故事讲述
(1)学生上台讲述萨拉热窝事件。
(2)分组讨论萨拉热窝事件发生的必然性还是偶然性。
3、凡尔登战役
(1)(多媒体显示)凡尔登战役
(2)(有问有答)学生重述凡尔登战役交战比方,时间,结果和影响。
4、一战的结果、影响和性质(1)数字游戏
教师列举出有关一战的数字,如1914-1918(时间),2500—4000公里(战线之长)、30多个(参战国家和地区),约15亿(参战人口)。3000多万(战争伤亡人数)等,通过学生回答来加深对一战的了解。(2)你说我说大家说 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板块三:课文小结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英、法、日、俄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逐渐形成同盟国、协约国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国际关系日趋紧张,最终引发了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它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三、训练与评价
课后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你对一战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