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质量的提高贵在一个“勤”字
教学质量的提高贵在一个“勤”字
时下,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中学的教师中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主要靠生源。生源好,教学质量自然会上去。生源不好,教师再有本事也是枉然。另一种认为,提高教学质量,上级部门要加大对教师的刺激力度。刺激越大,教师的积极性越高。否则教师的积极性会削弱,这样也就不可能提高教学质量。再一种认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常年累月的事,我任教的本届学生质量差是由于前任的责任,前任没教好我也无能为力。这就出现中学怨小学,小学怨幼儿园,幼儿园怨父母的现象。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上述这些与提高教学质量有没有关系?有关系,有一些道理,但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性因素。应该说提高教学质量是由相当复杂的综合因素所组成的。在这些综合因素中,教师的能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因素。那么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呢?应该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是否“勤”字当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所谓“勤”,是指尽力多做,不断地做,它是“懒”或者“惰”的反义词。作为教师应养成克服惰性,培养勤奋、勤恳、勤勉的工作作风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勤于疏通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托和根本。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反复阅读,梳理出知识体系、框架结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易混点,找到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每节课的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处理教材。对教材不能仅看过一遍两遍就感到满足了。即使多年教过同一教材的教师也有不断熟悉、不断钻研的必要。教师必须反复阅读、研究教材,才能深入理解编者的意图、理解教材的结构、内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胸有成竹,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二、勤于阅读参考资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辅助条件
教师在研读教材的同时,必须尽可能多看些参考资料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备课时可以参考他人的教案。但不能照搬照抄,因为他人的教学风格、教学对象和你有很大不同。他人的教案仅仅作参考,自己的教案要根据教材,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自己进行深入思考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整个课堂的教学设计,选择的例题习题要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体现教材的要求。同时教师应多看近几年中考的题目,这也是参考资料。另外也必须阅读一些教育教学的理论文章。总之博览群书,充实自己,十分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果作为一名教师知识视野比较狭隘,知识信息比较闭塞,知识储备比较缺乏,那么他的上课只能因循守旧,照本宣科,学生感到干巴巴没有什么味道,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不好。
三、勤于参加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无论是上级教育部门还是自己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都能为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很好的机会。每一次活动,哪怕是自己教研组开展的一些活动,只要我们细心去观察、研究,都会从中发现吸取他人的一点长处,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或者从他人的不足之中吸取教训。教研活动形式是多样的,就听课来说,要学会善于听课,从听课中发现亮点和不足,并和自己的上课细细比较,课后能进行恰当的评价。勤于参加教研活动,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久而久之,博采众长,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使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可惜我们有的老师听课甚少。
四、勤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对知识的认知、领会、理解、掌握的程度,可以经常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多提问,多让学生到黑板上做题,对作业要及时仔细批改,要多进行测试,以便了解学生的情况。在查漏补缺中、在改进教学方法中不断提高教学成绩。面对同样一个年级、一个班级、一个学生为什么别人能教好,而自己教不好?为什么别人上课学生愿意听,而且能提高学生成绩,而自己上课学生不愿意听甚至课堂纪律很差,成绩提不高?这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当然原因有很多,但我们老师首先要查找自身的原因。我们大家都知道要以学生为本,那就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细心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继而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以及与学生相处和交流等方面加以改进,从而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五、勤于总结,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可靠保证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总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经验和教训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对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梳理,会让人更聪明。所谓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大海固然浩瀚,但如无涓涓细流,大海也会干涸。所以只要我们善于坚持不懈认真总结每一堂课、每一星期、每一学期的教学得失,再以教育教学理论加以指导,再通过自己认真的教学实践,就会使自己对教学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样作为一名教师的业务水平就能取得长足进步,从而也能快速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平时要求写教学反思或教学后记是有道理的。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就在十八大报告这样一个政治报告中也强调了教学质量的问题。社会上有许多各牌学校,它之所有名,是因为它们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高质量的教学。通过高质量的教学,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高质量的教学必须坚持一个“勤”字。作为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都要有勤奋的精神、勤恳的态度、勤勉的思想、勤实的作风和勤劳的品质。
第二篇:《贵在一个“新”字》教案2
《贵在一个“新”字》教案2
一.导入课文 [幻灯片:剪纸] 师:请大家看屏幕,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 剪纸。
师:剪纸,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我想,同学们对于剪纸一定不陌生。你们在小学的劳技课上,或者更早的时候,肯定有接触过剪纸。因为它所需要的原材料,非常的简单,一张纸,一把剪刀。当你一只手拿着一张纸,另一只手握着一把剪刀,剪刀在纸上翩然起舞的时候,我们的剪纸活动也就正式开始了。
师:如果我现在发给你们,一人一张这样的纸,一人一把剪刀,同样的纸,同样用来剪这张纸的剪刀,最终,大家做出来的作品也一样么? 生:不同!
师:为什么会有不同?为什么同样的纸,同样用来剪这张纸的剪刀,最终却剪出了不同的作品?
生:各人想的不同。
师:想法不同,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你所想的,实质上也就是你思考的内容,只能代表你自己的观点,是你独立思考后得出来的结论。[幻灯片:——略谈独立思考] 二.解题
师:略谈独立思考!王梓坤教授的这篇文章有几个题目? 生:两个
师:我们刚刚打出的是副标题“——略谈独立思考”,本文的正标题是什么?贵在一个“新”字!显而易见,这个“新”字,说的什么? 生:创新,有新意义。
师:正副标题之间是什么关系?大家要明确正副标题之间的关系,正标题一般比较抽象、概括,语意未尽;副标题则具体补充说明文章中的特定内容。在这篇文章的导语部分,王梓坤教授阐述了创新与独立思考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要创新,就必须善于独立思考。”
师: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家都有,只要你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当你的心智发展到一定年龄阶段之后,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你都会有自己的想法。然而,仅仅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不够,想要有所创新,想要实现更高层次的追求,你还必须善于独立思考。比如,为什么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无数次,大家都没能发现问题,唯有牛顿通过自己的思考,突破了思维的瓶颈,发展了万有引力定律。三.解读文本
师:文中也说到了很多有贡献的历史人物,他们都非常善于独立思考,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这种能力是如何锻炼出来的。我想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那么再给大家1-2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课文。请注意我的问题:文中说到了哪些杰出人物?从中找出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如何锻炼出来的且有着什么样的特点? [幻灯片:想一想
文中说到了哪些杰出人物?从中找出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如何锻炼出来的且有着什么样的特点?] 师:这篇文章由导语和四个部分组成,我们应该在哪个范围内找啊? 生:是在文章的四个部分中。
师:我们来分配一下任务,第一组的同学负责第一部分“他的疑问是无处不在的”,二至四组的同学依次类推,分别负责第二部分“倘有余暇,何妨多读”、第三部分“为什么”、“怎么办”及其他,第四部分“大用之则大成”。
师:大家应该都找的差不多了。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准备的怎么样了。在第一部分中,说到了哪位历史人物? 生:笛卡儿!
师:他的独立思考是如何锻炼出来的,有着什么样的特点?
生1:尽管成绩优秀,但不满足于现状,认为问题是无处不在的。他认为不能过分相信自己单从例证和简单说法中所学得的东西。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作者提到了笛卡儿哲学上的代表思想,他的名句“我思故我在”。我存在的意义是因为我在不断的思考。
生2:他具体地提出了四条思维的法则,分别从置疑、划分(通过联想进行分类)、有序(循序渐进)、全面四个方面,分析了思维的方法和原则。师:“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儿的名言,笛卡儿怀疑一切,甚至连他自己是否存在也认为大可怀疑,幸亏他发现“我正在思考”这件事是千真万确的,才推论出自己的存在。作者把这句名言放在第一部分的最后,实际是更加突出了独立思考的什么? 生: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幻灯片:“他的疑问是无处不在的” 笛卡儿的例子:——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1)质疑精神:疑问无处不在(2)对自己现状的批判意识(3)提出四条思维的法则(4)笛卡儿的名句:我思故我在。] 师:在“倘有余暇,何妨多读”这个部分中,说到了哪些杰出人物?
生:作者列举了王充、爱因斯坦、贝弗里奇,鲁迅这些杰出人物的事例和引言,突出了读书积累的重要作用。[幻灯片:“倘有余暇,何妨多读”
(1)汉代王充——博览群书(2)爱因斯坦—— 兴趣广泛,知识丰富(3)引用贝弗里奇的话—— 知识、兴趣的重要(4)引用鲁迅 的话——主张跨学科读书] 师:我们来看看第三组的同学准备的怎么样了,在“‘为什么’、‘怎么办’及其他” 这个部分中,说到了哪些杰出人物?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有着什么样的特点? 生1:基辛格、王安石、陈献章和郑板桥,宋朝吕祖谦读史书的方法。生2:热衷于读书,善于提问。[幻灯片:“为什么”、“怎么办”及其他——谈“善问”,谈质疑(1)基辛格《选择的必要》:选择最佳方案;(2)引用王安石的话——善问,用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3)陈献章和郑板桥的话:读书要善质疑;(4)宋朝吕祖谦读史书的方法] 师:《大用之则大成》这个部分中呢?
生:谈到了(1)清代 唐甄的话:实践的重要性;(2)艾立希和居里夫妇的事例:坚持刻苦钻研。(3)英国 弗莱明 , 发现青霉素:独立思考,不是孤立的苦想,要向一切可以学习的对象学习。[幻灯片:“大用之则大成”——实践(1)清代 唐甄的话:实践的重要性;(2)艾立希和居里夫妇的事例:坚持刻苦钻研。(3)英国 弗莱明 , 发现青霉素:独立思考,不是孤立的苦想,要向一切可以学习的对象学习。] 四.问题探讨
师:在文章中,王梓坤教授列举了很多在历史上有贡献的人物,并且对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分析,论述明白流畅。请想一想,如果只举事例不作分析,说理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明确:本文谈独立思考问题,用简明的论述方法,列举大量的实例并加以分析,引用权威论述对观点作进一步阐述。作为普及读物,旁征博引能增强文章的效果,但是如果只举事例而没有必要的分析,不能提炼其思想内涵来证明观点,例子就只是个没作用的例子,而不是例证。
师:正如王梓坤教授提到那句德国谚语所说的“青年人相信许多假东西,老年人怀疑许多真东西。”因此,在你们的青少年时期,在你们的求学阶段,自觉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更为重要。通过对文中很多历史人物,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的解析,大家来想想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善于独立思考、时有创新的人,?(大家来回忆一下,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怎样形成的?)明确:作者认为创新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有:重视积累,批判与怀疑精神,注重方法,勇于实践。四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五.拓展练习
师:我们通过上述学习,更加明确了历史上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们,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有着怎样的特点,同时也探讨了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接下来,我们就实践一下,看看大家的独立思考能力怎么样? [幻灯片:拓展练习看图作文] 生1:这三个图是,我们进入社会,适应社会的过程。三角形,是我们刚进入社会对新环境还不熟悉,有很多冲突,棱角分明。四方形,是我们已有了进步,渐渐适应这个社会,但是仍然有矛盾。圆形,是我们已经完全融入这个社会,棱角已经被磨平了。
生2:我认为三角形是一座山,四方形是我住的地方,我住在山上的一个小屋里,而那个圆,则是我通过这有限的空间,看到的无限的风景。
生3:三角形,是奴隶社会,限制多,等级森严。四方形,是资本主义社会,有了进步,有了相对的自由,但仍然有等级之分。圆形,是已经进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人平等。生4:我要把它们组合一下,圆在最上面,四方形在中间,三角形在最下面。组合成一个人的形象。圆与四方形接触的地方,表示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新教师缺乏经验,所以不稳定;三角形与四方形接触的地方,表示老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老教师经验丰富,虽然接触点很小,但非常稳定。
师:那你如何解决,接触面的问题?用圆代表新教师,用四方形代表学生,用三角形代表老教师,既然说新教师缺乏经验,老教师经验丰富,那怎么样解决圆与四方形的接触面大于三角形与四方形接触面的问题?
生4:新教师充满热情,积极与学生交流;老教师在这方面还不行。
师:新教师的热情、认真和年轻,更容易与学生有深入的交流,所以与学生的融合面大;老教师由于年龄的问题,在这方面可能难度大些,所以与学生的融合面小。师:同学们的反映非常好,奇思妙想不断。六.总结 师: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文章,是第二专题的第三板快。第二专题的题目是《 获得教养的途径 》。我们说识字,不等于你就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你就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你就有教养,获得教养,能提高生存质量,能获得有价值的人生。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板块 “从质疑到创新”,通过解析历史上杰出人物的独立思考,更加明确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以及它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我们通过独立思考,力求比其他的人站的更高,看得更远,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修养,从而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获得更有价值的人生。在第二专题的其他板快中,我们还会陆续向大家介绍获得教养的多种途径。
在最近的几年来,以“创新”为话题的文章 不能算少,这就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篇。文章的最大 特点是没有把笔墨花在“创新”多么多么重要上,而是总结前人的论述,结合 自己多年的从事研究的经验,淡了关于如何创新的体会,朴素、简明、实实在在。
由此,让我想到了自己在进行指导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设计,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的几个尝试(1)改变数学教材的编排顺序。如第三册“2~5的乘法口诀”,教材是从被乘数是2讲起的,我们则是从5的口诀讲起,因为5的口诀句数多,便于学生认识掌握规律后,自己去总结推导l-4的口诀。这样设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较好地学会了总结束法口诀的方法。为学习6-9的口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师教得自然轻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扩大例题的思维空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把例题尽可能变成适合学生探讨研究问题的素材。如“成反比例的量”一节,把原长篇讲解内容改为只是现几个成反比例关系的实例,提出一个讨论题,让学生用学习“成正比例的量”的思想方法去分析数量关系,找规律,得出结论。
在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紧紧被问题吸引,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这样的课堂是和谐、民主、蓬勃的,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发展智力,体验成功的愉悦。
另外,我还以“小组学习”为核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发诱思,鼓励合作,共同发展。实践证明、小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尝试探索,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特征,促进学生能够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实施“问题教学”,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产生新思维,养成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我们的课堂提问是师生互问、生与生互问。使学生在提问、交流、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养成好问、善问、有创见地问的良好习惯。
如教学“8加几”时, 一个小朋友选择了用小棒摆8加5,我启发其他学生给这个小朋友提问题。
生1:“你为什么从5根里拿出2根放到8根里?”
生2:“为什么要凑十?”
生3:“为什么拿2根,不拿3根或者1根呢?”
生4:“为什么你从5根里拿小棒和8凑十,不和右边的5根凑十呢?”
其实,实践是检验你的创新是不是符合科学,是不是有价值的标准,因为实践本身也是创新过程的一部分。
第三篇:勤写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勤 写 教 学 反 思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单位:濉溪县五沟中心学校
姓名:祝彦君
电话:1396612809
1勤写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濉溪县五沟中心学校祝彦君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教完一节课后,对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本上.。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教师在上完课后,特别是在上完公开课后,都懂得自己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可惜没有多少个教师及时写成教学反思,时间长了,记忆也模糊了。到再上那节课时又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教学水平只能原地踏步走。如果经常写教学反思,效果就不同啦。然而教学反思记那些内容呢?意义何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验。
一、书写教学反思的意义和作用
撰写“教学反思”是对教与学的得失、启迪和领悟与结晶,是教师的升华过程,我记得有位名人讲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每个教师的成功离不开自我实践活动经验的总结和成败的反思,而教学反思的撰写过程就是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成败的反思。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各个环节的经过,是通过实践而得到的宝贵经验是辛勤劳动的结果。我们不能让它付之东流,而记在我们教学反思里面,为我们今后教学服务。所以 “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践过程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以后调整教学暂时储存策略,便于以后教师借鉴使用,使以后的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成熟,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
一堂课只有45分钟,但总结的东西很多,教学体会也很多,所以该记的东西也很多。比如记下比喻恰当的话语,新课引入,内容过渡,讲练效果等要素的成功之处,记下没有成功的实验,处理不恰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不好的教学方法等要素的失败之处,记下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灵感顿悟,记下经过改进后现象更明显的演示实验,记下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见解,记下学生在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记下同事的反馈意见和他人的经验,记下教学过程中技巧之处,记下反思和
研究的成果。甚至板书的设计,作业的数量与难易都值得记录。
1.记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记录下来,目的是提供以后教学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实验步骤经常搞乱,我就用顺口溜“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又早退。”教学生记实验步骤,没想到学生读两遍就记住了,并且把实验步骤排列得准确无误,将这些比喻恰当的话语记录下来。在以后教学中,教师不费很多心思,学生又轻松接受知识,这不是很好吗?
2.记失败之处
记得我第一次上课时,看了出版社的相应教案,而且背得比较熟,似乎很完善,认为肯定成功,但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过后经过琢磨才知道教学成功与否,除了在教学上下功夫外,对教学对象的研究是一个重要因素。既要头备,不要指望别人写的教案到自己的课堂上来,因为编写教案的教师接触学生是城市里德重点中学,这一套搬到我们农村学校是不符合实际的,结果与事实相反,别人好的经验仅供参考,主要靠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所以第一节上课后我在自己教案后写到:别人的教案仅供参考。在以后教学中我接触到基础比较好的班级和基础比较差的班级都采取不同教学方法,结果收益不错。
3.记教学的灵活性
再详细的教案也不可能把课堂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写出来,也不能预见师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全部过程,在偶然的情况下总会产生一些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过后再也想不出来了,那就造成很大的遗憾。我在讲《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这一节,讲完例题后做习题,我当时突然想到很多学生经常犯同样的错误¬¬----还没配平化学方程式就直接计算,如果我按部就搬的话,学生就不容易注意,于是我灵机一下,不动声色,一本严肃的样子将学生常见的错误解法展示在黑板上,很快有的学生发现他答案与展示解法有差异。全班窃窃私语,马上有学生提出教师的解法是错误的。但我还装糊涂,浏览一遍后说,我没错呀。“老师你写的化学方程式还没配平”我再假装看一遍,作出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哦,原来是这样.”过后学生很得意,认为自己在这节课当一回教师,同时我发现这种课堂收益较大.以后再上这节课时我都沿用这
中方法,效果真的不错.4.记教学中的技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利用化学实验启迪学生思维是化学的特色,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但不是所有化学实验都得到确切的现象。例如在氢气吹肥皂泡试验中,成功率不是很大,几年教学我一直对这个问题困扰,但又不知怎样改进。直到两年前再上这节课时,我不小心把玻璃导管弄坏了,而不到合适的玻璃导管,只好顺手用旁边的滴管代替,然而没想到歪打正着,吹出的肥皂泡又打又多,而且不容易破裂。学生兴奋不已,与以前的试验不成功对比一下,真是截然不同啊。课后我在教案本上及时记录。现在我不再为清气吹肥皂泡实验不成功困扰了,并且向同行们推荐,得到了最佳的认可。
5.记学生作业的问题
学生作业对和错与教师课堂效率成正比,所以学生的作业起到正反馈作用.记录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便于在今后教学中采取针对性地补偿措施,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在初中化学“分子”这一节中提到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教师看来似乎很简单.但在学生做作业是,大多数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归为混合物,过后我及时把情况记录下来,在以后教学中我把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确定为学生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就不在犯同样的错误了。
总之,一个教师如果只有教而不反思,没有思考,没有勤快的笔头,即使教有所思,也会一闪而过。反之如果在教完每节课后,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堂课的得与失,根据这堂课的教学体会以及学生反馈的信息,写成“教学反思”。思考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怎样教,才能比刚上的这节课更好。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贵在“勤”
班主任工作贵在“勤”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是千丝万缕,千头万序的,要建设好一个班级需注意抓好根本。在长期的工作中,我始终把“勤”作为我工作的信条,我把它概括为“腿勤、嘴勤、手勤”。
一、腿勤多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经常到班级走一走,随时查看学生的表现,询问一下班级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为管理班级,处理班级事务寻找依据,才能正确的确定和实施班级管理策略。勤动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保证。早晨,我早早就出现在教室里,迎接学生;学生上课,我在教室外转转,观察一下他们的听课状态;课间,我也会走进学生当中,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总之,从早到晚,从学习到生活,班主任都必须做到“腿勤”,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与过去的学生相比,心理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希望班主任和他们打成一片,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希望能直接得到班主任的多方面指点。我抓住了这一契机,深入学生,对他们充满热情和关爱,“人非草木,熟能无情”?同学们便对我产生了心理认同,“亲其师,信其道”,教育也便成功了一半。
二、嘴勤多说要有一张“婆婆嘴”。哪名同学表现好了,谁进步了,要及时表扬;哪名同学做错事了,和谁闹矛盾了,要及时提出批评,及时调解;在校怎样做不违纪,在家怎样做孝父母,时时都要教育;哪些方面安全要注意,什么行为不能做,天天都要叮嘱……凡是涉及到学生的,无论是学习的、生活的、家庭的、社会的、行为的、安全的,无一不漏的都要及时地讲,及时地说。必要时还要反复强调,这样才能确保班主任工作准确到位。但口勤不是无原则的絮叨,而是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说到点子上,说到学生的心里去,这样学生才会遵照,心服口服。(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譬如,为了使学生戒掉吃零食的习惯,我利用晨会、班会,反复强调吃零食的危害,以及给校园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甚至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讨论到底该不该吃零食,正因为我多次的说教,班级学生吃零食现象已经消除,学生也体会到了不吃零食的好处。
三、手勤多干俗话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好。班主任的行动最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十分注重多动手,以自己的行为去带动学生。我们学校对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视,“学生养成行为”训练多次提到“见到纸屑主动捡起来”,平时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不小心丢下几张废纸是难免的,如果这时候,我提醒一下,学生肯定会很听话,把它们捡起来,但这并非是要求中的“自觉主动”。每次碰到这样的情况,我总是一声不吭地弯下腰去捡起地上的废纸,我的这一行动,就像一道无声的命令,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弯腰捡起自己脚下的纸屑,这样反复几次,不知不觉中看到纸屑捡起来的同学多了,乱丢纸的同学少了。正所谓“话说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学生工作面广量大,要想取得好效果,我就必须抓住每一个“用手说话”的机会,做到手勤。比如,上课前,我会习惯地擦一下讲台;放学时,随手关上一扇门窗;课间,把学生的座位适当地拉一下,做到横竖成行;天冷了,提醒学生记得添加衣物;学生发烧了,用手测一下学生的额温……诸如此类的细节和动作,都给了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进而产生“无声胜有声”的独到效果。
班主任工作要“勤”,“孺子牛”般任劳任怨、默默耕耘,“勤”字是当好班主任的一把金钥匙。
第五篇:作文贵在“真”字
作文贵在 “真”字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个“真”字道出了做人的根本,教育的真谛。作文亦如做人,首先应讲究“真”字。
“真”是写作的基础、核心、生命,是最难能可贵的。鲁迅的名篇《社戏》的结尾一句,不知勾起了多少读者的神思遐想。“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这种对平桥村的孩子、老人那种朴实真挚的感情搅动了我们心灵深处的积淀,激起了读者“人生经验通感”。《皇帝的新装》里,大家都说:“陛下的新衣真漂亮”,只有一个小孩说出了真话:“他什么也没穿。”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的孩子“天真”的声音来揭露这个骗局,实在太妙了!名家名篇之所以感染读者,经久不衰,无一不体现一个“真”字。写真人,写真事;吐真意,抒真情。
诚信乃立身之本,若将它转嫁到学生的作文,从中要求学生缘情而发,言之有物,不“为辞造情”,不“为赋新词强说愁”,不迎合分数,不迎合他人的心理而胡编乱造,从而丧失作文的最基本的功能:作文是记录生活,再现生活,感悟生活的表现形式。因此,要让学生不失“本我”,做到“人文合一”的转变,我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写“真”人。可以写“我”,写与“我”有关的人:亲人、伙伴、朋友、老师等等。这些人每天生活在自己身边,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即使是不在眼前也能清清楚楚浮现在脑海中。《背影》一文中,朱自清先生用白描的手法,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父亲拖着肥胖的身子,过铁道,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的一系列情景,读来令人感动,使人流泪。父亲赤城的爱子之心儿子怎能忘怀!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文中就是通过动作细节生动真切地表现出来的,激发了人的联想,激起了读者的共鸣,感染了每位读者。只有写自己比较熟悉的人,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有话可说,写得才会真实。也只有把自己熟悉的人写像了,才能把其他人自然而然的写活。
二、写“真”事。作文是反映我们鲜活生活的一扇窗口。叶圣陶先生说:“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有用的,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丰富的生活就是作文取之不竭的源泉。事儿可以写学校里的、家里的、大街上的、菜场上的、医院里的等等。凡是学生生活中能听到的、看到的、碰到的、想到的,不论大小好坏,都可作为作文的素材。记得那年初二,一个学习懒散、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突然写了这样一篇习作:自己在无所事事中消磨时光,在迷茫困惑中游走,在束手无策中挣扎,很压抑,很痛苦。我的评语是:老师除了难受,没别的话可说了。你太需要帮助了,而老师几乎没做什么。在判分的时候,我顿住了,他的语句没有出彩之处,全篇大白话,结构稀疏凌乱,书写也是歪歪扭扭。我可以有充足的理由,毫不犹豫地给个三类以下的分数。可如果那样做的话,以后也许就再也看不到这样的肺腑之言了。我给了他一个高分,是因为真性情是怎么也无法“训练”出来的。之后,在不断的沟通中,他又说道:从没发现真的可以将老师当作朋友,从没发现从老师那得到的理解、支持对自己的影响会这样大„„如果这位学生当初写了一大通自己是如何听取老师的教育,如何下决心订目标、订计划,如何痛改前非,而将真实的自己深深隐藏,那么,文章或许更容易得高分,1
而自己却可能会在“真”面前迷失。我在保护学生那份忧郁、颓废的同时,相信他自己也很好地看待并珍藏了这份可贵的成长经历。写在脑海中搜索的亲身经历的事,比凭空捏造的事更能体现中心,流露真情。只有生活实在,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实在,才能感人,才能让学生在作文中找回真我。这样学生写本色化内容的文章,就会水到渠成!
三、说 “真”话。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之一。一位学生曾在周记中大胆地写道:“一些70年代及以前的人表现的很排斥和讨厌周杰伦,因为他咬字不清?说唱太快?另类?还是因为他红?在这个丑闻不断的娱乐圈,还有谁值得我欣赏和喜欢? 我觉得理由是他的很多歌太有个性了,太高端了,有一种遗憾美……如果你不喜欢他,你不要污蔑他,请不要把艺人与政治扯上关系,试图影响我们听众。你们继续你们的批评,我们继续我们的喜爱。”对于这种直白与叛逆,我没有直接地下评语,而是将这个问题引入了课堂,在共同讨论之中,学生们学会了怎样看待明星。
这些凝结着真情实感的文字都是他们在生活中获得的真实的智慧,相信也会是最有意义的书写。只有对生活的朴素真诚地热爱,对生活的深沉严肃地思考,对生活的内涵大胆地剖析,才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我想:当我们打开这扇窗户,带着真诚之心去注视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发现许许多多真实美好的东西。
新《课标》明确地指出:“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就是写生活中的实话,写自己对生活的真实观察、真实体验、真实感悟,心中如何想,笔下就如何写。将生活中起初的话锤炼、加工,成为生动活泼的文学语言。常言道,诚信是立人之本。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质之一。其实能否说真话,与学生的道德素质有很大的关系。说真话对人生是一种责任,对作文则是一种要求。虚情假意,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为迎合而胡编乱造,这样的文章,缺少浓郁的生活气息,缺少鲜明的个性,缺少顽强的生命力,要激起读者的共鸣实在是难。培养学生诚实的道德品质,这是写真话的前提。带着一颗真诚的心,走进生活,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现象作出自己真实的评价,坦露自己真实的心声,表现出最真的一面。将这种真实的话写进文章,学生的写作就不会一个腔调,就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向思维。言为心声,只要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认识,写出来的文章就可达到真性情,真表达,我心思我事,我手写我口。
四、抒“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见,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写出了真情实感的文章方能称得上是有血有肉的好文章。“文贵于情”,孩子们有各自不同的生活阅历,自然就有了千差万别的感受。萧乾在《枣核》一文中,用看似“实录”的笔法记叙谈话的经过,不加修饰,朴扑实实,把这位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深切感人,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作者直接让人物倾诉内心活动:“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象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这“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是对游子心境最朴实的描述,身在异国,心永远系着故乡,“都如意”“都有了”也无法替代故乡的温暖,无法弥补心上的缺憾。“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这连的一串“想”直抒胸臆,情真意切,把故乡的形象再现的多么真切!这位美籍
华人朋友情不自禁地用京腔味诉说着对故乡的思恋,句句诉的是思乡之苦,怎能不感人!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只有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写作情感,学生才会乐于写,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有感染力.而这种真情实感的表露抒发,就是写作的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写其所思,抒其所乐,要写出有真情的习作,就必须具备发现生活中真,善,美的能力,发展细腻丰富,健康向上的情感.”感受生活,感受人生,感受社会前进的步伐,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唯此才能体现出独到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明辨是非,爱憎分明.胸中有真情,笔下才能生情.写作的表情达意,也是自我的心灵对话。所以,抒发情感要发自肺腑,发表看法要出自真实的认识。写作一旦过于功利,就容易失却自我,下笔往往言不由衷,为文造情。如果文章充满虚情假意,空话假话连篇,那不但是对别人的欺骗,也是对自己的欺骗。
由此可知,写作训练的“真”原则,归根结底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文风。文风不正,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水平。新概念作文的倡导者提倡:真实、真切、真诚、真挚的去关注、感受和体验生活,这就是说作文力求新,应讲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