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低年级 “解决问题”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时间:2019-05-15 02:3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提高低年级 “解决问题”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提高低年级 “解决问题”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第一篇:浅谈提高低年级 “解决问题”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浅谈提高低年级 “解决问题”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黄秋燕

【内容提要】

传统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只注重让学生牢记法则,形成计算技能。我认为数学教学首先要关注的是“教育”,其次是数学;要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这一载体,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与发展。怎样在知识的获得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真正提高“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解决问题”

有效性

教学策略

目前小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不仅给数学教育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尤其使学生形成了许多不良的数学观念,这些错误观念造成了多大的消极影响。

因此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我们如何怎样在知识的获得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的习得,真正提高“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性,这中间有哪些比较合适的策略,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及研究的。以下是我这几年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与积累,也是我对于提高“解决问题”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的一些粗浅认识。

策略一:丰富阅读形式,提高解题能力

“解决问题”教学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是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会解答实际问题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长足的意义,既可让学生获得相关的数学知识,还可发展其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开始接触“解决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常出现“题没看清”、“理解错了”等因素,究其原因是阅读水平不够。因此, 阅读水平与应用题解题能力存在正相关。多种形式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结题能力。

1、情境引导式阅读

语文阅读课中情境教育思想的运用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提出的,即以情境的再现来推进阅读活动,提高阅读质量。具体地说,就是教师通过图画、实物、摄影、音乐和文学语言的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较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我们可以借鉴此法应用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例:小明向爸爸要了2元钱去买了两本练习本和一支铅笔。练习本每本是5角钱,铅笔是3角钱一支。小明手中还剩多少钱? 此题表面看来很复杂,条件又多,一时间学生很难读懂题意、搞清数量关系,但它是一个实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用到,于是我们不妨来一个情境表演,把学生带入实际生活情节中去。以讲台为柜台,台上摆些练习本与铅笔,并标明单价,让一生扮演售货员,另一生扮演顾客,进行一次买卖。看着“顾客”手中找回的7角钱,师问:“为什么还要找回7角?”小“顾客”自然而然地代替老师分析了题意:“练习本5角钱一本,两本是1元钱,铅笔3角钱一支,一共用去1元3角,你刚才给我2元钱,不是找回7角钱吗?”列成算式是20-(5×2+3)。一道三步应用题不是迎刃而解了吗?

2、问题中心式阅读教学

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应用到应用题教学中即 “以问题为中心,以条件为主线”的解决问题阅读化教学形式,也就是说应用题是一个有机整体,我们抓住问题这个中心,从问题出发,以条件为主线来阅读教学应用题。如在学习图文应用题时,我设计了下面的题目。“喜羊羊拿出来8个礼物,美羊羊拿出来7个礼物?”你能提出一个问题来考考小朋友吗?

小朋友各抒己见,有的问:“两只小羊一共给大家准备了多少个礼物?”也有小朋友问:“谁准备的礼物多,多了几个?”

无论学生用哪种想法解决这个问题,都应该给予肯定、表扬,不强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方 1 法解决同样的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需要,围绕问题自主设计富有个性的问题,进行小组内的交流,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相互学习。这样的数学学习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是为了提高生活能力而解决实际问题,而并非“为学而学”、“为解题而解”。

3、系统理论式阅读

应用题系统论阅读教学指得是把应用题看作一个整体,从整体着眼,进行各种基本训练。它不是专门为某一类应用题服务的,而是从整体上根本解决问题。学生的基本训练搞好了,各类应用题的解题能力都会提高。

例如,六一节老师给小朋友们采购礼物,老师带了300元钱,购买4辆玩具汽车和5个玩具机器人吗?还剩多少钱?之前,先设置了以下准备题: ①老师带了300元钱买礼物,已经花了244元,还剩下多少钱? ②买4辆玩具汽车,每辆21元,一共要多少元?

③买4辆玩具汽车花了84元,还要买5个玩具机器人,每个要32元,一共要花掉多少钱? ④老师带300元钱买礼物,买玩具汽车要花84元,买机器人要160元,还能多下多少钱? 以上这组题目,按纵向系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教学时,教师并不直接讲例题。而是指导学生练习整组题目,要求学生按顺序解题,同时逐题对比。由于这一组题目互相联系的,前面四题都是为解答例题铺路架桥的,解出了前面四题,例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策略二:联系生活实际,重组教学内容 数学最早的起源便是因为人们生活的需要。要让学生感受数学从生活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教学内容和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知识背景相结合,创设情境、设疑引思,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中体验到探索的愉悦。

1.导入生活化,诱发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不仅能提高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还能很好地诱发学习动机。如,在教学解决“两数相乘求积的实际问题”时可设置这样的情境:森林里来了只小猴丁丁,他准备在森林里安家,于是大伙都来帮忙。你看大象们正忙着搬木头呢!出示情景图,问:每头大象搬来了几根木头?有几头大象?你能根据这两条信息提出什么问题?这样的设计不仅将学生将要学习的新知与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将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掌握新知架设了台阶。学生很自然地对数学有了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欲望。

2.例题生活化,亲近数学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总结出的一般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一般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因此,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到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这就需要教者努力引导学生适时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数学教学中,我从多方面“寻”数学素材,让学生主动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从生活中来,教师就要时刻做有心人,结合教学内容竭尽所能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把生活中的数学原生态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生动活泼的一门学科。

3.练习生活化,感悟数学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学习数学时,只有紧密联系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在活动着的环境中操 2 作练习,才能促使孩子运用已有经验,探索数学知识,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如在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应用阶段”我设计了这样的解决问题练习:一位外地的小朋友来老师家做客,老师刚好有一张50元的游乐券,请你帮助老师设计几个游乐方案。(游乐项目价格略)“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样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练习设计有效代替了书本上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可以让学生通过热烈的讨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同时也能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

策略三:重视方法渗透,鼓励自主探究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解决问题”教学不应简单成为数量关系的理解和熟练运用,而应更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鼓励学生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中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

1.主动参与探索

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传统的“解决问题”教学中,“解决问题策略”是教师传授的,接下来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方法和结论模仿例题做些类似的题目,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是极少考虑。这样一来只有让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和作用的探索,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提倡方法多样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待同一个问题,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不同,常会出现不同的解题方法,这正是学生具有不同个性的体现。

以解决锯木头问题为例,在探讨解题方法时,有的小朋友采取动手分一分的方法,有些小朋友则能直接利用生活规律“锯的次数要比锯下木头的段数多 1”。虽说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式有些差异,但是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程度的发展。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而且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还能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

3.注重数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涵了许多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极限思想、符号化思想、集合思想、转化、建模的思想及猜想、验证的方法等。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中应对教材中蕴涵的这些思想方法进行挖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领会,让学生在“学会”的过程向“会学”迈步,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去逐步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学生在比较优劣过程中再次体验了这种思想的实质,强化了他们在后续学习中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一项素养。让我们一起关注“解决问题”教学,总结合理的教学策略,努力提高教学的实效,发挥其重要功能,引领孩子们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发现“解决问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施稿)》

2、《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的构建》

3、《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孔企平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二版

4、《问题解决的数学模型方法》 刘来福、曾文艺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如何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是启蒙教育的开端,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同时也是学生应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的优劣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甚至对他们的终身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识字写字的总体要求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在第一学段的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可见,识字写字的任务主要放在了第一学段。面对这么大的识字量,我们怎么样进行识字教学,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呢?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总结出几种可以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教师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要激发兴趣、依据特点、重视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

1、编字谜

学生们可以动脑筋编字谜,这样课堂气氛显得非常活跃。比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林:两棵树,并排站。休:一个人靠在木头上。息:自己的心。禾:一棵小树苗,头上戴草帽。思: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雷:雨点掉到田地里„„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识字方法讲给家长听,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巩固了生字,又使学生产生了成就感和自信心。

2、讲有关汉字的故事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利用汉字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在识字教学中,如果穿插一些讲解,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而且能有效地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如“合”字,我对学生说:关于这个字,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学生听到“故事”二字,顿时神情更加专注。我接着讲到:三国时,魏国丞相曹操的部下有一位非常聪明的人叫杨修。一天,曹操与群臣一起商议国事,有人送来一块大点心。看到鲜美的点心大家都想尝尝,可又不知曹操意下如何。只见曹操微微一笑,提笔写了一个“合”字。杨修一见很快会意了,拿起点心吃了一块,接着又叫其他的人每人吃一口。同学们,你们知道曹操写的“合”字是个什么意思吗?聪明的孩子立刻反应过来:“合”是由“人”、“一”、“口”组成的,曹操的意思就是叫每人吃一口。类似这样短小的故事确实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

3、变字小魔术

教师选出一些简单的字让学生加一两笔变成新字。如“日”,孩子们变出了:电、甲、由、申、田、白、百、目、旦等,“木”,变出了:本、禾、术、未、米等,课堂上,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魔术”中,在游戏中学习,在交流中巩固。除了以上这些,趣味识字法还有很多,如:开火车的游戏、听音找字、摘苹果游戏、偏旁找朋友、生字开花、多媒体课件等等。

二、随文识字分解化,减小坡度。

随文识字是以课文生字为载体,利用课文情境识字。所谓识字,意味着汉字的音、形、义三个基本因素统一联系的形成。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生字的读音(如查字典、猜读、求助老师同学等);精读课文的时候再结合具体的词、句,具体的语境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理解和体会。课文教学结束后再安排书写的指导。这样将识字过程分解,减小坡度,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识字教学也在随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完成。

三、利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

如教学“山、田、火、月、刀、马”等字时,我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从对具体形象的图画的感知中识记字形。借助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想象把文字的形状与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或形象对应起来,从而使学生对字形加深记忆。

四、巧妙复现生字,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一节课学十几个生字,怎么才能使学生在四十分钟内认得准,记得牢,那就是想方法让所学的生字和学生多见面。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虽然在发展,但占优势的还是无意注意,主要表现为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鲜的刺激所吸引,受兴趣和情绪所支配,学生识字、巩固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复现。课堂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被充分利用,有意注意也被调动起来。例如:和同桌读一读,看是不是读准了?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宝宝要和认识的字交朋友,组成词语读;去掉拼音帽子读;把生字宝宝放到文中读;男女比赛读;打乱顺序读等形式复现生字,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这些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眼、耳、口、脑多种感官,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学习热情高涨,这样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生在多次与生字词见面后,在愉快的玩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这些字。

五、尊重学生的差异,相信学生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方法解决问题。同样在识字教学时,我们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服务于学生的差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上找到自信,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感受到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言语能力。他们通过口头语言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口语语汇和简单的生活用语,为汉字的学习和阅读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中的《识字

(一)口耳目》一课,共有12个生字。这些字都是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在生活用字中经常见到,教学时,打破以往一个字一个字教学的惯例,而是利用课件把12个字全展示出来。然后提问: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想一想这里面有你认识的朋友吗?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学生很快就说出了自己认识的一些字。这样的教学设计,没有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而是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了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

六、回归真实生活,搭建语文与生活的桥梁

作为母语教育,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可以说生活是知识的海洋。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空间识字,不仅是识字本身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多元化教育的需要。

1、利用社会生活环境提高识字兴趣。

引导学生利用上街购物、旅游等机会,认识广告牌上的字,认识商店的名字,认识风景点的名称等。一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中就有“我在买东西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还收集了一些食品标签。”“我在大街上,特别注意街道两边的招牌。这样也能认识很多字呢?”如路牌名,站台名,建筑物的名称,商店超市的名称,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如在大街上、商店里、车厢里„„让他们在轻松、愉快地识字。

2、利用校园文化资源识字

在学校的各个办公室、功能室、班级都有不同的牌匾,校园内的告示牌、宣传栏、橱窗里的各种作品等,教室里有很多现成的实物,如门、窗、讲台、黑板、电视机,在上面贴上字卡,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认表示该实物的字。

3、建立生活识字档案

为学生建立识字档案,每周让家长帮助学生把认的字记录下来,然后在班上交流。还在班上专门设了一块泡沫塑料板,以“今天我又认识了„„”为题,让学生把搜集的包装盒、包装袋上的字展示出来交流、互相学习。如“可口可乐”“娃哈哈”“旺旺雪饼”等。

4、从同学的姓名识字

我们给每个学生印发全班学生的座位表,让家长在家辅导、帮助孩子尽快地熟悉全班同学的姓名。还为每个学生做了精致的姓名卡,方便学生随时认识该同学的姓名,如让学生分发姓名卡,检查谁识字最多最快。还让他们给同学发作业本,这样,同学的姓名很快就认识了。无形中又认识了很多字。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只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集百家之长,综合应用、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的热土。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临 泉 县 庙 岔 镇 后 袁 庄 小 学

左廷根

2012-3-2

第三篇:提高低年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演讲稿

提高低年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但是这种学习活动应是有效的,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提高能力。但是现在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低的现象也很普遍。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保障。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低年级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就是要告诉学生们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包括上课应该怎样听讲,课后应该怎样完成作业,怎样与老师、同学友好相处等等,一点一滴的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对学习的概念还不太清晰,对学校的纪律制度认识模糊,更别说是形成习惯了,不知做好课前准备的多,上课铃响后依然随便讲话等等,问题多多。这时不要说课堂效率,就连讲课都不能顺利进行,所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保障。

二、激发学生听课兴趣,调动学生主动认知的积极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在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教师也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尝试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听课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知识的探索和追求。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乐学---爱学---会学”。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采用多种手段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1、做到认真备课。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觉得还应备好学生,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问题,组织教学活动。

2、教学语言要生动,表达富有情趣。教师如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应用,1

就能启迪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就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动脑去思考、动眼去观察、动口去表述、动手去操作,并从中获得知识。

3、教学手段多样性,方法多样化。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故事、游戏、身边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观察思考,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教学环节生动,活动丰富多彩。低年级小学生注意力不持续易转移,尤其是刚踏进小学校门不久的孩子,此时还没有多么强烈的学习目标和强劲的学习动力,规矩地坐着听四十分钟的课,对他们而言,有所为难,总免不得要多动几下,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上课的节奏,及时的调控,课堂教学应该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较疲惫时,可以做游戏、讲故事等,把知识融于活动中,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

5、练习形式灵活多样。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既要有基本练习,又要有变式练习,还要有综合提高的发展练习,使学生在牢固掌握新知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新知,在批判思维中理解新知,要有开放性设计的练习,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实际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形式灵活多样的练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变得乐学、愿学,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效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

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常论常新的问题。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用心去研究。

提高低年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东堤头小学

刘洪娥

第四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小结

课题阶段总结的研究报告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能的研究

方正县综合高中---杨立华

内容提要:

我校在2010年承担了市级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效能提高研究”》的实验任务,我们语文组经过一阶段的研究与实践,按照课题实验方案,对照实验计划,已经较好的完成了现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教学 效性 研究 策略

一、课题自然情况

1、课题总名称:

《农村高中课堂教学效能提高研究》(方正县“十二五”规划课题)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高中阶段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不断提高教学效能,优化课堂结构,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3、本人在课题中的角色

本人承担了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能的研究工作,怎样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这也是所有高中语文教师所关心并为此付出了不少心血的问题。实际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许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已作了大量的实践,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丰硕的研究成果。

4、研究的策略和方法 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我实施了三个策略,一是来自于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总结,二是来自于与同行就这个问题的探讨,三是来自于对本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内容、形式及效果等方面的反思。我以为,要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要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二、研究过程

(一)、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

课堂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建立独立的阅读学科理念。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习得阅读能力,包括收集、选择、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鉴赏评价、怀疑探究作品的能力,为他们具备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形成创造性应对社会的能力打下基础。

(二)树立五种新的教学观念

一是“主体教学观”。这是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得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人翁的地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是“民主教学观”。教学要民主,要尊重学生,不搞独断专行,不搞一锤定音,让学生消除压抑感,体会和谐感,产生能动性。

三是“大语文教学观”。语文教学要大视野、大渠道、大容量、全方位,要解放学生学习的时间,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四是“思维教学观”。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是“分类教学观”。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实施分类教学,让学生相互积极影响,相互促动,形成“能走的就走,能跑的就跑,能飞的就飞”的局面。

(三)尝试建立以“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1)自学辅导式。以自学为主,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加强辅导。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为:自学—质疑—讨论—点拨—自结。

例如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自学辅导式学习为特征的“四环八步学习法”。这种教学法强调:学习过程自动化,即学生在学法的指导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学习步骤。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质疑,参与讨论和总结,自始至终做学习的主人。学习知识规律化,即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遵循知识本身的科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的心理规律。这既是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两件“法宝”,也是教师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案的两件“武器”。学习步骤程序化,即“四环八步”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逐步达成目标。知识体系结构化,即让学生学会整理归纳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板块。“四环八步”分别是:第一环:预览(第一步)定向(第二步),第二环:自学(第三步)质疑(第四步),第三环:讨论(第五步)答疑(第六步),第四环:测试(第七环)小结(第八步)。

(2)质疑探究式。以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思路,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形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宗旨进行教学设计。课堂结构设计为五个步骤:设置问题—探索问题—讨论问题—归结问题—问题迁移(由一个问题引入另一个新的问题)。

(3)分层递进式。课堂教学中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实行分层教学。教学贯穿一个基本思想,即“承认差异,适应差异,面向全体,分类推进”。教学设计实行“四分”:①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差异,将学生分为a、b、c动态的三类。②目标分类。教学目标的制定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③训练分层。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类训练。④评价分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如a层学生90分为优,b层学生85分为优,c层学生80分为优。

(4)点拨导引式。对学生相机诱导,进行点拨教学。教学中注意“启发诱导,拔开迷雾,画龙点睛,开启思维”。点拨教学的操作结构设计为“六步”:①吃透两点,摸清障碍(重点、难点、学生心理障碍);②认清方向,选准“口子”;③相机诱导,适时点拨;④讨论交流,理解消化;⑤双向反馈,总结提高;⑥迁移训练,举一反三。

(5)学教结合式。让学生先自学,然后由老师来教,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教结合”的课堂结构设计为五个阶段:①准备阶段。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②自学阶段。学生围绕目标自学。③议论阶段。让学生自我表现,相互质疑,相互交流,启发理解。④点拨阶段。在学生自学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让学生心领神会,豁然开朗。⑤延伸阶段。这一阶段是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升华。延伸阶段要做到“三化”,一是知识的深化,二是知识向能力、技能的转化,三是学习方法的固化,即演练巩固,牢固掌握其方法。

以上五种新型课堂教学结构模式的实施,打破了分析式教学法、串问式教学法和练习式教学法的传统结构模式,促进了教学思想的转变,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尝试,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过去以教师的分析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由过去以教师信息单向传递为主转变为以师生的双向传递或多向传递为主;由过去以面向少数尖子学生为主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主体性教学”的特点,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依循层级实施训练,进行分步教学

依循层级实施训练,进行分步教学的具体操作要求是“依循层级,分步进行,突出重点,兼及其它”

“依循层级”,即在宏观上按能力层级进行有目的地阅读训练;“分步进行”,即在单篇阅读中按“通读,整体把握”,“精读,品味鉴赏”,“研读,扩思质疑”三步进行,“突出重点,兼及其它”,即在阅读的三步中不面面俱到,只突出学习该年段应习得的能力。如《季氏将伐颛臾》,编排在解析能力年段,则重点学习“能否整体感知本文内容”、“能否读懂句子含义”、“能否理清三告三对的结构”等;编排在鉴赏能力年段,则应在通读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赏析三告三对是如何层层推进的”、“设想冉有闪烁其词、推诿责任时的神态”、“揣摩孔子晓之以理、喻之以害、言之以本时的心态”;进而提出“你对孔子的政见有何看法?”“今天应不应„陈力就列,不能则止‟”等。

三、研究反思

(一)、深入开展教材研究

有效课堂教学首先要深入解读教材,有效的教学不能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对教材作出细致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 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既要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领域的编排线索,又要在细节上学会推敲。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言。只有“深入浅出”,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得心应手。

(二)、认真把握学生的学情。

认识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把握学生主要从学习心理、心理品质、认知风格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 方面进行了解。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提出以“教学日记”“师生对话”等形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教师对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明确树立教学目标。

有效的教学还必须树立良好的目标意识,教师只有从观念、态度上慎重对待教学目标的制订,才能做到教学前心中有数。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知识 技能、方法、情感态度等不同方面,教师对每节课的目标有了自己独特的把握与准确的理解,才能不断引导课堂教学向着预期的目标前进。

(四)、细化练习设计。

学生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下,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习题训练的机械、简单、重复与随意性。为此,我们要求,教师每节课必须留足十五分钟让学生当堂完 成课堂作业,决不允许拖到课后;精心设计练习题,备课中必须写清楚当天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内容和题型;练习方式也作了调整,变集中大量的训练为“小剂量 多循环”的作业,巩固加深了练习效果。

(五)、加强集体备课。

备课时我们注意到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采用个人分单元负责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及自己的强项,主备的某单元或章节,并在组内先说课,分析自己 的备课思路,讲明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再由全组共同探讨,使教案渐趋完善。然后,在统一基本思路的情况下,全组教师均以此教案为蓝本,进行教学活动,并及 时进行教学后的反馈交流,对此教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对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典型课例,对其进行深入地挖掘和探讨,形成精品课,我们将这些优质典型的精品课 例设计上传至学校网站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六)、总结

为了增加研究教学效能,需要不断反思总结。我组完成了课题阶段研究任务,制定了课题实验方案、课题实验计划、召开了课题开题会,全体实验教师按照方案要求,进行了初有成效的实践工作。在这一研究阶段中,有关课题研究的教研课活动,开展了三十多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反思成败,使有效教学与有效提高的研究工作落到了实处,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教学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的研究意识不断加强,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王国辉、刘淑丽等老师的数篇教学研究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多位老师的论文在市论文评比中获奖。

回顾总结过去的研究过程,我基本感到满意。为了获得更大的研究成果,我正信心百倍,投入更大的智慧和汗水,更大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

课题阶段总结研究报告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能的研究》

方正县综合高中

杨立华

第五篇: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在理解“什么是有效教学”,“如何评价教学的有效性”的基础上,结合中学数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联系,中学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方法。”但是,由于受到学生年龄及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还不是很高,“满堂灌”也逐渐被“满堂问”代替,有的课堂气氛不活跃,缺乏师生互动;有的课堂虽然很热闹,却缺乏思维的深度参与。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不仅是课改关注的热点,也是每个数学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在新课改背景下,现在所提倡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以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的关系。教师要看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教导,创造一种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中教师应以真挚的爱生之情去换取学生对教师的好感,与学生之间产生情感交流,营造一种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快乐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兴趣是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动力,让学生在心情愉快、趣味盎然的环境中学习,不仅可以优化其心理品质,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探寻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1.问题激趣法;

新颖、富有启发性,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往往会诱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垂径定理的推论”时,笔者向学生提出了如何求“历史古迹赵州桥的桥拱半径”这一问题,由于问题比较实际且贴近我们的生活,学生探究的欲望被调动起来了,接下来新知识的引入与讲解自然简单多了。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实用激趣法;

数学的实用性常被学生忽视,教师在教学时应重视展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现实世界的中介和工具。例如:函数概念的学习,可以从出租车的车费与行

驶路程,等候时间,起步价之间的关系谈起,以启发学生从数学角度分析探索,验证并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进而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3.美学激趣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性地引导学生感知数学公式、式子等对象中的对称、和谐、统一、简洁给人带来美的视觉效应。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异和美妙,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向往数学。比如在学到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两圆相切、反比例函数图象等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欣赏和领悟这些能给人以美的感受的东西,以激起其学习兴趣。

4.动态激趣;

在一堂关于《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公开课上,笔者在预设教案时,设计了让个别学生摸一摸盒子里的物体,说出它的特征,其余同学根据他的描述猜猜是什么立体图形。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可能无法较清晰地说出具体特征。这时摸的同学不知道怎么说,下面的学生很着急,有些学生坐不住了,开始发问“它能不能滚动?”“有没有平平的面?”„„然后笔者顺水推舟,抓住机会调整教案。学生兴趣盎然的问答,活跃的思维成了课堂的亮点。

三、少教多悟,留足参与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目标限定的范围内,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多种参与的机会和个性发展的自由空间,把讲课时间压下来,增加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主学习、思考、说话、记笔记,对重要的问题去自主学习,多讨论,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

此外,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的参与程度还可以采取其它一些策略。比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小组内学生能有更好地、平等地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再如:把竞争引入课堂“策略”——竞争能满足学生好强、好奇、好胜、动口、动手的个性,广泛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

四、促进自主学习的策略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一种互动,它以数学教材为基础,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只有当教材、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学的规律”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数学学习的特点;

数学具有严谨的逻辑性,数学教材通常是以演绎法系统展开的,学习它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所以,学生学习时要思考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

由于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理论学科,而且数学中采用了形式化和符号化的语言。因此,数学学习更需要积极思考、深入理解,需要较强的抽象括能力。

“数学学习与其说是学习数学知识,倒不如说是一种培养数学思维的活动”。所以,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

更为重要。

2.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观;

数学知识不能拷贝、转移。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这就是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观。它对指导数学教学存在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1)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数学认知能力基础上的建构活动,而不是对数学知识的直接翻版。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特点,理解同一数学知识的方位、程度上也存在差异。这一切都决定了数学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每个学生背景不同,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以便更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强调打好数学基础的重要性。

正如王梓坤先生所说的,“不论是学习数学或研究数学,都必须循序渐进,每前进一步都必须立脚稳固,这是数学方法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其他科学也要循序渐进,不过数学尤为如此。前头没有弄懂,切勿前进。有如登塔,只有一步一步上,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当然,循序渐进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上升的一个过程。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不同方位的理解,又要及时地把学生的学习切入关键。

(3)给学生以适度的指导。

由于受认知发展能力的限制,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需要教师的指导。但随着教学水平的发展和学生学习的慢慢深入,教师应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独立的学习,减少指导,增加学习中自主探索的成分。所谓“学”的真谛在于“悟”,教的秘决在于“度”,就是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多样性和差异性,进行适当地指导,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哪怕是千锤百炼的示范课,当我们课后静静反思时,总会觉得有一些小小的不足和遗憾。然而,正是因为可以有一个不断找寻策略、解决不足、弥补遗憾的过程,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和飞跃。

下载浅谈提高低年级 “解决问题”有效性的教学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提高低年级 “解决问题”有效性的教学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定稿)

    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发生着悄然变化。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成为课改之路上的值得总结与反思的话题,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引导......

    低年级计算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计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数学学习和数学能力发展的根基。但据调查发现,近几处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出现弱......

    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低年级的识字策略 董翠苹高碑店市辛立庄镇东沿村中心小学 论文摘要:2011版新课标 关键词: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识字教学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占有非......

    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一、教学基本目标(一)识字教学的重要意义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自古以来,汉字教育就是中国一切文化教育的基石与起点。识字是一个人文化素质提......

    低年级写字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字教学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写字教学,指导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习惯。” 高楼万丈平地起,打好基础是关键。那么什么是写字的基础?“课程标准”中的“......

    低年级古诗教学策略

    低年级古诗教学策略 李耘雯 一、低年级古诗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1)音乐的渲染: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诗歌的内容,创造美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在教学李白的《望庐......

    低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

    谈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江滨农场学校:王虹霞面对新课改,我们教师都在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对儿童的学习而言,解决问题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上,而应基于解题的经历和形成的相应经验、技巧、方法,从而把握一定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