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依据高中模块
依据高中模块“三步教学法”的教学要求与方法,自己设计一节
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案
作者: 刘淑玲(高中音乐
青海省音乐一班)评论数/浏览数: 0 / 28 发表日期: 2011-08-04
09:07:58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 教学内容:
一、学习导言、格言、散文。
二、认识音乐基本要素、音乐形式要素。
三、鉴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牧歌》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通过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格言、散文的评析,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二、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
三、聆听《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教学重点:
一、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通过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教学难点:
认识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和鉴赏的不同含义:
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鉴赏:鉴定(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或优劣)和欣赏。
2、赏析格言和散文
(1)、格言: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散文:书第4页(3)、阐述以下观点:
(一)、人应该学会用音乐的认知本方式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要想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就应该具有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必须的音乐文化水平。
(三)、追求高质量生活情趣的人,应该热爱音乐,用音乐丰富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人生。
二、新课
(一)、带问题聆听音乐: 【 A 】 【 B 】 思考:
1、两首乐曲表现出来的情绪? 快乐 悲伤
2、你从乐曲的那些方面体会到 快乐和悲伤的?
(二)、音乐的基本要素:(重点)
1、构成音乐的元素——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2、音乐的形式要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音乐的形式要素:
1、节奏—是音乐的“骨骼”。
2、旋律—是音乐的“血肉”。
3、力度—音乐中音的强弱。
4、速度—不同速度表达不同情感。
5、调式—大调式具有明朗的性质和光辉的色彩。小调式—具有柔和的性质和暗淡的色彩。五声调式。
(三)、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再次聆听两首乐曲:
1、《草原放牧》所表现出来的乐曲意境,用那些音乐要素可以说明。
2、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第四乐章。(做:11-12页的1、3题)
(四)、拓展欣赏:
1、欣赏、判断《长江之歌》是大调式还是小调式歌曲? 大调式
2、欣赏、判断《嘎达梅林》是大调式还是小调式歌曲? 小调式
三、课堂小结:音乐的形式要素对作品的作用。
愿:音乐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你的人生更加美丽、绚烂、多姿。
四、课后小结:
第二篇:规划依据
规划依据: 规划依据: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规范要求:工科院校教室规划建筑面积指标:3.6平方米/生 3.6*30000=108000平方米 规范要求:工科院校图书馆规划建筑面积指标:2.03平方米/生(不含研究生补助指标)2.03*30000=60900平方米 规范要求:实验室和实习场所规划建筑指标:0.93平方米/生;研究生补助指标;2.0平方米/生 0.93*20000 + 2.0*10000=38600平方米 规范要求:风雨操场规划建筑面积指标:0.34平方米/生 0.34*30000=10200平方米 规范要求:行政用房规划面积指标:(不得超过)0.83平方米/生 0.83*30000=24900平方米 规范要求:系行政用房规划面积指标:(不得超过)1.21平方米/生 1.21*30000=36300平方米 规范要求:会堂规划面积指标:(不得超过)0.36平方米/生 0.36*30000=10800平方米 规范要求:学生宿舍规划面积指标:(不宜超过)6.5平方米/ 本科生;10.5平方米/ 研究生 6.5*20000=130000平方米 10.5*10000=105000平方米 共计:235000平方米 规范要求:学生食堂规划面积指标:(不得超过)1.3平方米/生 1.3*30000=39000平方米 规范要求:生活福利及其他附属用房规划面积指标:2.09平方米/生 2.09*30000=62700平方米 规划方案面积指标统计比较表(单位:万平方米)分类 建筑名称 实习基地 教学、行 政及科研 附属用房 实验室 科研、学院 规范要求指标 分项 总计 竞赛书要求指标 分项 总计 规划方案面积指标 分项 总计 3.86 25.49+ 1 32 5.5---16 35 4.5 2 2---3 1.0 2.5 + 1.5 1 10---6.27----3.63+ 图书馆 6.1 会堂、展览 1.1 基础教室 10.8 学生宿舍 23.5 学生生活 学生食堂 3.9 设施 活动中心 学术交流 中心 接待中心 体育馆 游泳馆 其他 行政楼 后勤管理 教工活动 中心 浴室、商 店、银行、邮局等 62.66+ 对外交流 中心 体育运动 设施 行政管理 用房 科技研发 54.5 27.4 41.5 + 1.0 2 >3 2.5 10 生活福利 用房 8 总计 121.5
投标标书图集系列 高校设计标书图集
一、设计与规划概述
(一)高校规划的基本依据
1、编制校园规划的基本依据和标书图纸主要内容 1)有关上级部门批文及主要规划依据文件、规范、规定。2)学校性质(综合、多科、专科、住读、走读)。3)学校类别(综合、理工、农林、等)4)学制(大专、本科、研究生部)5)学校规模(人数、起始规模、发展规模)6)学校组织机构(教学、科研、生产、后勤等)7)教工编制 8)重要固定资产估算 9)建设资金来源,基建标准及控制总投资 10)建设进度计划
2、高校规划的定额与建筑系数,见表 1-1 和 1-2 表 1-1 高校校园推荐土地利用定额 校舍用地 48 46 44 42 15 13 11 9 ㎡/生 体育用地 7 6 5 4 ℅ 建筑面积系数 80-120 80-120 80-120 30-60 集中绿地 70 65 60 55 总用地 学校规模 500-3000 3000-9000 9000-15000 >15000 表 1-2 高校校园推荐分区建筑系数、建筑面积系数 用地比例 28-30 28-30 15-18 8-12 12-15 建筑系数 20-25 20-25 20-25 20-25 分 区 教学科研区 教工生活区 学生生活区 后勤生产区 文体活动区 见表 1-3
(二)高校的分区布局 高校规划应按学校的功能特征对校园进行分区布局,不同规模、层次校园可按下列内容进行布局。1)教学区:包括校系行政办公楼、礼堂、讲堂、报告厅、图书馆、视听中心、信息或计算中心、教学实验 室、研究室。2)科研区:包括各类特殊科研设施(占地多、有污染、安全防护要求高,3)生产后勤区:包括实习工厂,技术开发中心、后勤供应管理机构、水、热、电及各种特殊气体供应,三废处理、各类仓库及露天场地。4)文体区:学生中心、俱乐部、博物馆、体育馆、运动场、游泳池、集中绿地和河湖林地。5)学生生活区:学生宿舍、公寓、学生食堂、俱乐部、户外活动场地和绿地、福利服务设施及招待所。
(三)教学中心区的规划的核心,是设计标书要重点叙述的部分,设计标书中应重点描述以下内容: 教学中心区的规划的核心,1)教学中心区,有时也可包括科研区、校系行政区。2)为加强学校向社会开放、服务,该区校行政、图书馆、科学报告厅、计算机中心等设施应对外联系方便,易于识别。3)
为保证教学秩序安静、舒适,该区应与城市干道保持一定距离。4)中心区布局力求紧凑,并留有扩展空间。1 5)凡与教学中心区无关的设施,或产生噪声、振动、污染及有碍健康与景观的设施,均不得设于该区。6)建议该区建筑密度为 20%~25%,建筑面积密度为 80%~120%,故该区建筑以多层为宜,以利于师生换 课时疏散便捷。在必须建高层建筑时,人员密度高、人流集中疏散的教学用房宜设于低层,高层部分可设人 员较少的活动用房。7)教学中心区交通组织以步行为主,大型校园中学生使用自行车为主要代步工具时,应在教学楼附近设置车 棚或场地。区内必须留有方便的消防车道及停车场。8)教学中心区室内外应设置各种类型、大中小相结合的交往与活动空间,且做好户外环境及景观的设计。表 1-3 布局形式 辐射型布局 校园布置及总体布局形式 示意图 特点 1)布局集中紧凑 2)教学区发展受限 分区型布局 1)各区均可独立形成 2)便于发展 3)教学区偏于一隅 分子型布局 1)教学与相关设施联系密切; 2)各中心区之间交往较弱 线型布局 1)教学区与其他各区平行发展; 2)在发展各阶段校园相对完整; 3)在一定程度上受土地形状限制;
(四)学生中心的规划 包括:学生会、研究生会、团委及学生服务中心等用房,还有为学生服务的报告厅、阅览室、广播站及服务 用房。
1、内容 1)办公用房:包括全校性学生组织及学生工作指导机构的办公室、会议室。2)活动用房;包括社团小活动室、及文娱大中活动室 3)多功能厅:包括大厅、咖啡厅、休息厅等。
2、表 1-4 ㎡(建筑面积)/生 面积定额 学校规模 面积定额 1000 0.6 2000 0.45 3000 0.4 6000 0.35 9000 0.3 12000 0.2 2
3、面积定额说明 办公用房、活动用房、多功能厅应保持一定比例,约各占 1/3。办公室及小活动室使用面积 10~15 ㎡,会议室及中活动室 30~60 ㎡,大活动室 80~150 ㎡。多功能大厅 一般>200 ㎡,2000 人以下可不设,适当增加大活动室,咖啡厅可设在大厅内部,休息厅可结合门厅设置。
(五)公共绿地和环境景观设计 绿化、美化景区在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设计具有开放性,外周尽量同体透绿,设立多个花园,点缀人工 湖,有主题雕塑,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条件设置绿地、小品。花卉等,创造舒适的环境。标书案例―― 标书案例――综合范本 标书图纸目录设计说明 总平面图 鸟瞰图 沿街立面图 各向立面图、各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各单体剖面图、功能分布及交通组织分析图 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学院发展规划设计建议书》 2)市规划管理局《……学院规划设计条件通知、建议书》 3)市规划管理局办公厅《关于……学院外部管网规划条件的协调会议纪要》 4)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教委 1992 年发布的《普通高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5)国家、省市有关的规程、规范和规定。地区防震设防要求。6)……学院关于该项目的性质及功能、高度等的要求说明。7)开发用地地界图、现状图及勘测界址点坐标。
2、总体规划、建筑设计的概念 总体规划、规划 1)文脉寻觅,考证建筑群体布局手法:主体、轴线、格构、廊院、庭园,因地制宜,自然流畅。根据所处 地理位置和发展定位。2)概念设计(规划命题),建筑群体协调、统一,并有标志性。
3、总平面规划 1)两条垂直相交的主轴线将学院相关的功能分区紧密贯穿在一起,并赋予寓意,此两条轴线是: 一条南北向:由校主入口-主楼-中心位置- 一条东西向;由校次入口-(下沉)广场-中心位置-会堂 2)功能分区明确:分为教学区、校总务区、宿舍区、体育活动区、生活服务区和预留发展区,相见结构分 析图。3)各功能分区分布合理、实用、便捷,满足以下要求: ▲教学区,以 18 层教学主楼为主体,东北角为艺术系楼,西侧为图书馆。教学区面朝龙富道,肩檫建设北 路,为学院的主体标志。▲生活服务区及部分预留发展区设在……的用地上,以满足分期建设的需要。会堂介于教学区的东南侧,面 向建设北路,即可服务于学校又可服务于社会。▲宿舍区,内含学生宿舍、食堂、浴室、单身教工宿舍及食堂,地处场地的西北角,互不干扰,又便于进入 各区。▲体育活动区,含体育场馆和体育系。地处场地西南角,既是对内的设施,亦可成为城市体育普及和竞技的 场所。▲校总务区,主要服务于教学和师生及对外业务,故设在龙富道上校主入口一侧,设有独立通道。3
4、道路系统与广场和停
车场 1)道路、管网、控电系统围绕轴线关系合理布局,并留有余地。2)道路组织将人流和车流、物流进行有效分流,详见流线分析图。主干道突出,教学区以林荫步道为主,设立适量的停车位和自行车停放场。满足消防车道环形。3)管网布置按“管网规划条件的协调会议纪要”原则制定,详见 管网综合图。各种管线入地铺设,且地 下管线沟适当做大,留有余地,以便维护和增添设施。强弱电配置考虑应有一定的超前性。4)校园道路宽度分两级:以及为主要通道,宽 6~9m;二级道路为消防通道或次要道路,宽 4~6m;另在 休闲区做宽 1.5m 的步行道。(场地内道路分为两级:一级为 1.5 + 6 + 1.5 m,二级为 1.5 + 3.5 m。)5)校园道路按性质分为两种:一种为车行道,沿……向……,绕……,穿过……成为环路,另一种为不行 道路贯穿宿舍区和教学区内,形成校内完善的步行系统,同时满足消防通道的要求。6)主入口正对楼群之间围合一个大型广场,设计景观、绿化、铺地等构成校园中心区。并按教学区和生活 区的建筑位置形态,将校园空间设计成一个以环形路面连接起来的有机组合体。
5、公共绿地和环境景观设计 1)环境绿化、美化在设计上融进寓意;其主旋律为四季长青的草坪;主题是杏坛、杏树;延伸贯穿的是水 面和流水,寓意源远流长的“学海”――对应成语“学海无涯苦作舟” ;连廊、构架为方便交通联系,形态上 是“连接”,是“路由”――对应成语“书山有路勤为径”。2)该学院建筑群体以多层为主,而以 18 层的教学主楼为标志性建筑,以两轴线和各功能分区的特点设计: 铺地、草坪、树木、水池(浅水池以石材、瓷砖铺面)、浅水渠、建筑小品和围墙等,形成优美的校园景观。建设北路一侧以会堂为中心,艺术系楼、招待所等南北延伸,构成主教学楼前导,层次分明,相互衬托。龙富道一侧,重心在教学区的主教学楼。校园入口广场开阔,建筑形象鲜明突出。
6、技术经济指标 用地面积:27.9046 h ㎡; 建筑占地面积:85600 ㎡ 建筑密度:30.68%; 总建筑面积:128050 ㎡; 容积率:0.46; 最高建筑层数:18 层; 最高点标高:76.80 M 道路广场面积:61500 ㎡ 绿化面积:131946 ㎡; 绿地率:47.28%; 停车位:150 辆。
7、建筑设计 本案建筑设计项目有:院办、文、理科综合教学主楼、艺术系楼、图书馆、会堂、招待所、教工活动中心、医务所、体育馆、游泳馆、运动场、学生服务中心、单身教工宿舍、学生宿舍、食堂、浴室。其余下部分辅 助项目仅作规划设计。1)教学主楼:由 18 层塔楼和 5 层裙楼组成。内含院办、文、理科综合楼。功能分布: ▲ 塔楼下设一层地下室,层高 6 米。设置内容有消防、生活水池、水泵房、风机房、配电室、污水处理间、维修间和库房等。▲ 裙楼 1-5 层。内设 10 个系的办公、教研室;群房周边设置生、化实验室和教室及 8 个阶梯教室。屋顶 为排风机房。▲ 塔楼 1-2 层为门厅,接待室;3~5 层为会议室和多功能厅;6~8 层为教室,9~11 层是院办;12~18 层为文、理科试验室教室;19 层(顶层)为排风机房、水箱、膨胀水箱,公用天线前端装置,地理、物 理系教学用观象台;20 层(局部)为电梯机房和避雷装置。2)平面柱网: 7.20 m *7.80 m,室内外高差 600mm,地上各层层高 3.6m,地下一层层高 6.00m.3)室内交通组织:(见功能分布和交通组织分析图)。▲ 1~8 层中央大厅两部单向环状顺行步行梯,6 部学生用 1.35t 电梯(每梯一次 20 人,1~8 层不停靠)两部教室专用 1.0t 电梯(全程停靠,兼消防电梯),两部防烟疏散楼梯,并通往屋顶平台。1~5 层裙楼两侧 各设 2 部封闭楼梯。4 4)消防设计: ▲1 层设消防控制室;▲塔楼设 2 部防烟楼梯,2 部消防电梯;▲裙楼作封闭楼梯;▲塔楼内天井做带型窗; ▲ 楼内设消火栓系统,配电室设气体灭火装置; ▲ 楼内设烟感,温感报警系统; ▲ 疏散广播和应急安 全照明指示; ▲ 手持移动消防设备。5)主教学楼为形象设计的主导。整体造型方和园形体相贯,构成图案规则有序,以体现“天园地方”和正解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成语。天象观察台竖立在主楼层顶。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建筑占地面积:5530 ㎡; 地上建筑层数 18 层; 地上部分建筑面积: 43370 ㎡(含总务约 2000 ㎡); 建筑最高点;76.8 m.地下部分建筑面积:1928 ㎡; 艺术系楼 艺术系楼包括美术和音乐专业用房。地处场地的东北角,面向建设北路和龙富道,成为
校园主入口与城 市道路衔接的一道景观。在绿树、草坪、水池的衬托下,美好的校园景观由此展开。1)功能分布。由于艺术系不宜与其他系互相影响,选择布置的位置非常合理。城市景观和校园的布局构图要 兼顾较大的街景,在本身体量较小的情况下,设计采用“解构”的手法,进行分解、组织,重新组合,并 赋予艺术气质甚浓的建筑环境空间。陈列厅、展览厅和素描,美术教室作为大空间设在前区;音乐教室、琴房、排练厅设在临建设北路,与会堂同侧;办公、教研室设在入口靠教学主楼一侧。围合的内庭院作为雕塑作品露展场地。2)平面柱网:7.20m * 7.80 m.室内外高差 600mm,教室、琴房、办公层高 3.60 m ,展厅、陈列室、素描 和美术教室层高 5.40~7.20 m.3)建筑形象: ▲ 环状的构架和弧形墙面将分散的各部分“集合”在门下形成整体形象; ▲ 用连廊构架穿插将艺术系楼分别与教学主楼、会堂作“线性”连接,和校园其他建筑构成有机的整体; ▲ 由于建筑自身的素质品位和教学主楼、会堂的衬托,在城市景观上能起到….学院“前奏”的作用。4)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占地面积:2650 ㎡。建筑层数:2 层。建筑面积:6190 ㎡,(含陈列、展厅 1050 ㎡); 建筑最高点标高:17.00m.图书馆 位于教学主楼的西侧,面向校前广场,其所处的位置即方便教学,又方便学生阅览自习。1)功能分布: 首层为门厅、目录、期刊阅览、办公、采编和书库;2 层以上分别有书库、阅览室。2)平面网柱开间 7.20m,进深有 6.00m、7.20m;室内外高差 600mm;首层层高 3.90m,其他各层 3.60m; 3)建筑形象:朴实深沉,内部空间以及深深的内庭院渲染出读书学习的殿堂。4)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占地面积:2815 ㎡。建筑层数:3 层。建筑面积:2850 ㎡,建筑最高点标高:19.80m.会堂 方案座位 1260 座,临建设北路,为校园在城市道路上的主要建筑。北面为师生进出口门厅,为校园东西 走向轴线的尽头。1)功能分布:首层门厅和后门厅,舞台、侧台、化妆室、休息厅和卫生间等; 通过室外楼梯,直接经过两 侧厅,进入观众厅的楼座,二层另设有侧台的 2 层部分和化妆室等;三层为放映室、办公室等。2)平面网柱 6.00m * 5.40m,观众厅为 27.00 * 30.00 m;舞台为 12*16.20m,侧台南 5.40 * 12m,北为 11.40 * 12.00m; 3)建筑形象:着重于开放,向上和现代新技术新材料的表现,以及屋顶造型与校园内体育馆、报告厅的屋面 形式上的呼应。4)技术经济指标: 5 建筑占地面积:2100 ㎡。建筑层数:3 层。建筑面积:2850 ㎡,建筑最高点标高:29.30m.招待所、医务所、招待所、医务所、教工活动中心 1)功能分布: 医务所和教工活动中心,面向校园内院,而将招待所面向城市道路。招待所首层为门厅,服务台、接待、餐厅、商店和客房;
2、3 层为客房和服务用房; 医务所首层为门厅、挂号、收费、药房、检化室、门诊、急诊和外科等,2 层是门诊和办公等。教工活动中心,首层为门厅,服务台、阅览、管理和活动室,2、3 层为活动室。2)平面柱网 7.20 * 8.00m;室内外高差 600mm;层高 3.60m。3)建筑形象: 在校园总体建筑群中起陪衬作用,临近城市主要道路,其性质是生活服务,在建筑形象设计上以与主体 建筑协调为主,造型上作了一些变化。4)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占地面积:3590 ㎡。建筑层数:2 层,局部 3 层。建筑面积:6668 ㎡; 建筑最高点标高:23.40m.体育馆、游泳馆、体育馆、游泳馆、运动场地和学生服务中心 该组建筑内含体育系、室内体育活动场地和商店、茶室等服务设施。除供校内使用外,也可对外,并可作 为体育竞技场所。1)功能分布 ▲ 体育馆,首层门厅、休息厅、服务台、室内体育活动场地、运动员更衣、淋浴、卫生间、办公和教室等; 2 层主要是看台、教室和体超训练房;3 层体育系办公室和教研室。▲ 游泳馆,首层门厅、更衣室、淋浴间、卫生间、机房和泳池 15.00m * 50.00m,可供 1.3m 跳板训练。▲ 运动场主席台,看台。主席台后部设播音室、观察室。看台下设门厅、休息厅、售货台、及茶室,预留 二层为柜台铺面,设有露天茶座。2)平面柱网 6.00m * 8.00m,室内外高差 300mm,基本层高 3.60m,体育馆层高 10.80m,体操房层高 7.2m,游 泳馆层高 8.00m.3)建筑形象:活跃、流畅、造型体现新技术新材料的特点。4)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占地面积: 8185 ㎡(西台为二期预留 576 ㎡)。建筑层数:2 层,局部 3 层。
建筑面积:10763 ㎡; 建筑最高点标高:16.20m.单身宿舍 与食堂和体育锻炼场地,形成独立区域,地处场地西北角。1)功能分布:本案设计了 A、B 型单元。A 为转角单元,B 为中间单元。平面均为一梯两户,户型为二室一厅,可供 2~4 人合住。2)结构形式:砖混构造柱结构,建筑 5 层。3)建筑设备:厨房、卫生间设施、线路、空调、三表设备。4)形象朴实、大方、简洁。5)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占地面积:744.80 ㎡(二期 593.30 ㎡)。建筑层数:5 层。建筑面积:3724 ㎡(二期 2966.50); 建筑最高点标高:16m.学生宿舍、食堂、浴室。学生宿舍、食堂、浴室。该组建筑集中建设在场地的西北侧,为三座相同规模的院落式建筑,实行公寓式管理,食、宿、浴、洗为 一体,设有一座大学生活动中心和就近的活动场地。可容纳入住学生? 人数。宿舍区实行封闭式管理。1)功能分布: 首层设一主要入口和一次要入口,建筑围绕院落布置,分别为入口门廊、食堂、厨房、公寓和管理用房 ; 二层餐厅和公寓,3~6 层为公寓;食堂的一部分地下室为学生浴室。6 2)平面构成开间 3.60m,朝南和东的宿舍进深 6.00m,住 8 人,朝北和西的进深 4.00m,住 4 人,盥洗间和 卫生间设在楼梯、走廊端部。3)宿舍层高 3.30m,食堂层高 3.90m。4)结构形式为砖混构造柱,食堂是框架结构。5)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占地面积:7700 ㎡。建筑层数:6 层。建筑面积:39860 ㎡; 建筑最高点标高:21.30m.各项建筑面积技术指标 项目名称 楼现 状 建 筑 层数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建 建、为 备注 术 楼 食堂 宿舍楼、宿舍 楼 新 建 建 筑 生 生、洗、人数: 生 为 ㎡,8、技术经济指标 地面积: ㎡。建筑面积: ㎡。地(地)建筑面积: ㎡。建筑 积 :。建筑 :。建筑高 层数 : m,地面积: : ㎡。建建筑面积 ㎡。: 7
9、材料运用与建筑节能
1、造价要求;
2、外围结构;
3、整体(冷、热、通)性能;
4、施工方法;
5、材料性能等。
10、工程造价估算:
10、工程造价估算: 项 目 土 建 给 排 水 采 暖 单价(元 / ㎡)合价(元)项目 单价(元 / ㎡)合价(元)1450.0 75.0 电气 室外 265.0 86.0 55.0 不可 预见 费 5% 建筑 面积 149 总 计 8
第三篇:建筑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依据
国航三期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
《二零零六年浙江省消防工程技术专家组研讨会纪要》[2007]36号
北仑一期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 2003年版)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GB-50016-2006)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浙江省政府234号2007.8.20)
《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
第四篇:命题依据
命题依据
“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语种为英语、俄语、德语和日语)运用能力测试。“GCT”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每部分为45分钟。“GCT” 命题依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2004年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语言表达能力部分主要是以语文为工具,测试考生在知识积累基础上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考生对字、词、句、篇的阅读、分辨与理解,考察其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水平,特别是运用语言工具对知识进行表达的能力。
数学基础能力的试题以数学基础知识为背景,重点考察考生所具有的基本数学素养、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考察考生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考试主要是考察考生应用常用的逻辑分析方法,通过对已获取的各种信息和综合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归纳等,引出概念、寻求规律,对事物间关系或事件的走向趋势进行合理的判断与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外语运用能力部分考试所涉及的基本内容相当于四年制大学非外语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水平,通过词汇与语法、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题型着重测试考生运用外语的能力。
GCT试题均采用客观选择题,含阅读理解、分析判断、正误辩识、情景分析、数理解题、逻辑推理等。答题形式为选择、填空等。试题知识面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门类。通过给出的试题,重点考核考生综合能力水平和反应速度。
摘自复旦大学出版社《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新奇迹应试教程》
第五篇:法医鉴定依据 (范文)
法医鉴定依据
法医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法医鉴定依据。民法通则第13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行政处罚法第26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0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予处罚。”
目的精神病鉴定的目的在于确定行为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判断有无责任能力。对精神病的鉴定首先是从临床精神病学的基础出发,全面检查分析,确定有无精神病,同时从法律的角度确定犯罪时的精神状态及严重程度和它与犯罪的因果关系两方面考虑,具体判断标准如下:一是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一个人虽患有精神疾病,但如果仍有辨认自己行为的能力,还是要负相应的刑事责任,鉴定材料《法医鉴定依据》。二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即虽可能有辨认能力但丧失了控制能力,其行为已无法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和控制。三是必须是在发生危害行为的当时处于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状态。四是在精神疾病的间歇期或是疾病缓和期出现危害行为的,因其精神活动已恢复正常,即不能评定为无责任能力。五是处于智能缺损状态,即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状态,应当在一定程度上负刑事责任
程序公开
1、对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刑事案件中,当事人要求进行伤情鉴定的,办案单位应及时开具法医伤情鉴定委托书,当事人凭委托书到被委托的法医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2、公安机关办案单位应告知双方当事人被委托的鉴定机构。
3、按照《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对被委托的鉴定机构成员提出四避申请。伤者不在本地治疗,可要求办案单位变更委托鉴定机构,但不得自行要求到某个鉴定机构鉴定。
4、办案单位必须向双方当事人公开鉴定的内容及结论。
5、首次鉴定后,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如对鉴定结论表示异议,有权提出申请,由办案单位委托法定鉴定机构复核或重新鉴定。办案单位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在十日内开具委托书,不得拒绝。
6、如两次鉴定的结论不同,办案单位应按《刑事诉讼法》第120条规定,给当事人开具委托书到省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鉴定。
鉴定公开
1、被委托的公安机关法医鉴定机构对办案单位的委托应予受理,不得无故拒绝,对没有委托书的当事人,鉴定机构有权拒绝。
2、法医伤情鉴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检验鉴定所根据资料要详实可靠,要调阅原始病历,客观公正地做出是鉴定结论。
3、法医鉴定机构做出鉴定后,应向办案单位公开鉴定书的结论、检查结果、采纳的医院病历记录、依据的法律法规。
4、当事人如对鉴定的结论、检查结果、采纳的医院病历记录、依据的法律、法规有疑义,法医鉴定人应当做出解释。
5、法医鉴定人在接案后,应在十个工作日内将《法医鉴定书》(除因功能性损伤需要有观察伤情变化期限的)向办案单位送出;疑难案件应在十五个工作日内将《法医鉴定书》向办案单位送出;如伤情复杂不易下结论,应在十五个工作日内向上级鉴定机构移送。
6、被鉴定人在接受检验时必须与鉴定人密切配合,必须向鉴定人提供真实的全部治疗病历、检查报告单、各种摄片,不得造假,违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收费公开
法医鉴定收费应严格按当地物委有关规定项目进行,不得擅自扩大范围或提高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