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话教学中的英语教师课堂言语策略
对话教学中的英语教师课堂言语策略
对话教学的核心是对话”,这里的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对话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显着区别之一就在于,对话教学凸显了教学过程的沟通与合作的本质.同时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之上,使教学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对话教学为背景。提出教师课堂言语策略的指导原则和实际操作建议。从而实现更为有效的授课效果。
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填鸭式”的方式为主。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话语一般占90%以上,教师的话语是主流,而学生的言语参与量则微乎其微。研究表明,只有10%或20%的聪颖学生可以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吸收和理解所传授的知识,导致英语课堂教学出现危机。以对话为教学手段的课堂改革模式顺应了教学的潮流与需要,是一种非常适合英语教学的模式。
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独白式”的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显着区别之一就在于,对话教学凸显了教学过程的沟通与合作的本质,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社会交往,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之上,使教学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师生通过朋友式的合作,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这种教学方式非常适合语言教学。
在对话教学模式下,教师需重新审视教学目的、教学伦理、教学方式与教学思维。而这些需要审视的教学因素的实现都是以教师的课堂语言为载体的,因此,在对话教学的背景下,教师需要解构传统的课堂话语策略,对其进行重新调整与组合。虽然对话教学成为普遍的教育现实为时尚早,但由于它非常适合英语教学,因此我们提倡在实际教学中对它进行尝试性的使用,教师应以对话教学理念为指导,实现与学生的合作沟通以及互动交往,把学生培育成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心理的现代人,实现创造、生成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平等策略,尊盆学生主体
对话教学中师生之间是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实现师生之间真正的民主、平等关系是对话教学的前提。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仅是师生间的语言交谈,而且是师生双方彼此敞开心扉和彼此接纳。从人格上说,学生与教师一样平等独立,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言语策略上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乐于开口,乐于实践。教师课堂言语的选择与使用最能体现这种师生心理世界的开放特征和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选择使用能体现这种民主平等关系的言语策略,以互动为方式,以恰当的言语为手段,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在对话教学中,学生是建构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活动是为学生建构知识服务的。传统上对于课堂话语权理解的错位,常常导致课堂上教师言语行为的偏差。教师的传统角色被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导致了长期以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话语关系,教师是主体,言语中居高临下,学生则只是被动的接受教育的对象,没有话语权。
在这种以传统讲授式为主的课堂中,教师追求的是把知识点讲明、讲透,但教学效果却不很理想。关键的原因在于课堂主体的错位。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把持课堂,那么即使教师把知识讲得再明再透,也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改变旧经验,建构新知识。
美国心理学博士卡罗琳·奥林奇在《塑造教师》一书中,曾针对美国教育中出现的间题说“有些言语和行为能给人脆弱的心灵带来创伤,且这种伤痕会伴随人的一生”。对于教师课堂上不恰当的言语行为,她的评价是“当你伸出一个手指,指着别人进行责备白叫司时,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是在指向自己”。纵观中国教育现状,师生关系问题虽因立法而有所改进,但“师道尊严”加给教师们错误的言行习惯仍厚重如山。教师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言语使用上居高临下,对学生存有偏见和歧视,这样会给学生心灵带来创伤,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只有师生地位平等,才有可能发生对话,也只有在平等的主体间发生的对话,才有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的工程应是最艰巨、最复杂的工程。在这项工程中,教师的言语使用起着导向作用。但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性、教师话语不容置疑性和知识的化身这一形象,导致师生间真正平等对话的困难及师生对话的简化,即使是在有限的学生发言中,也会因为学生存在的间题(如声音低弱、口齿不清、词不达意、不着重点等),导致不少教师不等学生回答完毕,便抢过话头,到最后干脆自问自答。这一方面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剥夺了学生建构新知的时间与空间。其实学生在组织语言时就是在锻炼思维、建构新知。为克服学生发言的这些毛病,教师可等学生说完后,归纳并重组学生要表达的意思。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质疑教师,有疑问时可随时提间,甚至可以不站起来发问,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课堂氛围。变传统的“一盲堂”为群言堂,变“我说你听”的话语霸权为平等交流,变过去的“被动接受”为学生的积极参与。
二运用有情语,实现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学校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的性质自然也制约着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传统的师生关系,由于受传统社会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规定,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威依从关系。作为教师,只有运用学生可接受的言语策略授课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融人课堂氛围,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当今的学校环境中,讨人喜欢和受人重视是学生的首要需求。促进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促进困难学生的自尊心,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许多学校的课堂经验表明,如果教师重视学生的成就,面带微笑,鼓励学生发表想法,在管理学生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就不会产生太多的间题。从互动理论的观点看,语言是维系社会关系的纽带和工具,语言交流不仅是信息的交流,也是思想和感情的交流。提高外语学习的成效不光是简单的语言知识的灌输和学习,还是情感、态度和动机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积极良好的情感因素是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的心理保障。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性的话语比单纯的理论性话语,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语言的学习更是如此。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里的“好”与“乐”就是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学生自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适当的语言策略,挖掘和激发这种情感潜势。优秀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满面春风的语态,带有浓郁情味的话语,饱含激情的语气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产生一种情感共鸣的语境,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使得教学内容被学生接受,使得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一次综合英语课上,教师正在讲授E一mails一课。本课讲的是网络聊天室的利弊。在导人课文时,教师问了同学这样两个问题:Ch$tting online looks like fun, Have youever tried it? How do you feel about it?这两个问题一下子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拉近了学生与学习内容的距离,使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有了亲切感与可触感,从而水到渠成的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评价语的使用上,教师也需要运用“有情语”的艺术。当赞赏学生时,教师的话语不应只针对学生学习中小小的进步和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和专长,赞赏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Light-town和Spada曾说过,“过度指出学生的错误对学生的学习动力会造成负面影响。教师必须对学生对纠错的反应多加注意。”当为学生纠错时,教师应选择恰当的语言策略,选择间接、委婉的言语手段提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纠错的意识。例如“Right but not complete.”“Think it over, then youcan give more.”“Try to put it another way.”“rams-fraid there is another way to二Do you know it?”英语中有很多富有鼓励性的话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话语的力t,多给学生一些安慰与鼓励,传达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教师课堂上启发性的与鼓励性的话语能使学生充分放松,最大限度地开动脑筋,参与课堂学}3。例如“Never mind!” “ It down t matter.” " I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
三运用体态语,实现最大效率沟通
语言学家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交际过程中,言语信息只占交际信息总盘的35 }o,其它非言语信息则占65%。不仅如此,体态语言的运用也自然丰富了交际手段,使得言语的重复和强调相对减少,言语活动的负担也大大减轻;而信息的增加,也有益于人们突破通过单一渠道理解话语意义的局限,从而能够提高信息传输的质盆。因此,不少国家都非常重视“体态语言”的教学。从某种意义来说,师生交往中的非语言交流比言语交流更为重要。人们能够一时停止有声的说话,但却不能停止通过各种身体的姿势有意无意地不断发出信息。可以这么说,没有丰富协调的肢体语言,就不可能有融洽亲密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有高效率的师生交往。而没有表情的呆板说教只能使学生永远对教师敬而远之,永远不会对教师敞开心扉。教师必须尽可能解读学生的肢体语言,在教学中尽量策略性地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采用目光、手势等非言语手段来传递信息,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最大教学效果。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同学们在安静地做练习,一位学生悄悄站起来用手势表示他要出去一下,教师如果允许,只点点头就可以了,而不宜使用有声语育,以免分散大家的注意力。再如,一个学生做小动作,这时,教师若使用有声语言来批评他,就会干扰整个教学过程;如果用一个恰当的暗示动作,不仅不影响其它学生听课,而且会比严厉的批评效果要好。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对于朗读几遍,学生的声音大小等,教师同样不必通过有声语言的指令,而可以通过体态语与学生达成无声的默契。
由此可见,体态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应引起每位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除了要在有声语言的传递上下工夫,还必须加强课堂上自身行为动作的修养,努力掌握体态语的表达艺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艺术地使用体态语,并与有声语言有机结合,这不仅会使我们的教学艺术锦上添花,而且能高效率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自我表达,理解他人以及在英语交际中的灵活应变能力。
综上所述,对话教学符合对话时代的精神,正成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对话教学的出现,决不仅仅是某一种教学艺术的复兴与新兴,而是教学活动历史性的、革命性的变化。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目的、教学方式,更使教学伦理和教学思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思维和思想的深层,我们可以发现,对话教学不是对传统教学的简单改良,而是对其进行批判。从对话教学中,我们又一次看到教学要素的重构,但是这一次重构不同于以往,甚至不同于20世纪初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对话教学是对话时代的产物。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交往,创造、生成,以人为目的,无疑是对传统教学全方位的改造,应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话教学成为普遍的教育现实为时尚早,但作为新的教育精神和现代教学改革的方向则是无可争议的。对话教学背景下的教师课堂言语策略应体现对话教学的特征与需求,教师应以对话教学理念为指导,实现与学生的合作沟通以及互动交往,把学生培育成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心理的现代人,实现创造、生成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优化初中科学课堂对话教学的策略
优化初中科学课堂对话教学的策略
摘要:科学课堂要想上得扎实、有效,应通过对话教学,还学生探究创造的权利,让学生的心灵自由舒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从“搭建对话平台”“创设对话话题”“把握对话时间”三个方面来寻求优化科学课堂对话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科学;对话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06
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动态生成性,教师不可能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合作、对话、摩擦甚至碰撞,生成超出教师预期、教学预设的新问题、新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和学生的已知对话、和生活经验对话、和具体情境对话,生成学生真实、真切、必要的体验。因此,在科学教学实践中追求简洁朴实的课堂对话,还学生以探究创造的权利,让学生的心灵自由舒展。
一、搭建对话平台
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效课堂对话是以师生平等为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一话题展开师生及生生之间的对话过程,课堂对话的成功展开离不开良好的对话平台。
1.转变观念,营造对话氛围
“境界决定眼界,思想改变课堂”,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态度和行为。新课程理念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再是主体与客体间的那种给予和接受、支配和被支配的单向关系,学生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同时也会对教师产生深刻的影响。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发挥他们作为教育主体的积极作用,从人格培养的角度来讲,也能够促进学生形成不依赖、不盲从、一切以客观真理为标准、积极自信的健全人格。因此,搭建有效对话教学平台的基础就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充满爱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恃无恐”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学习需求,这有助于把教与学的过程变成师生对话的平台。
2.整合资源,拓展对话空间
科学课堂教学本质上是引发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探究的活动过程;在教学中,学习材料是学习活动的载体,要使学习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效地进行,关键是学习材料的有效。而学习材料的选择不应只局限于教材、局限于课堂,可以从多方面整合资源,拓展对话的空间。
一是巧用媒体,分享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是当今教师可以借助的优势之一。把网络上的知识运用于科学课的教学,能有效地拓展教学空间。例如,在讲授食物保存的时候,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各种食品的相关图片以及各种食品包装工艺介?B等资料。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交流,更能全面地锻炼学生学习的能力,课堂上让学生把资料进行交流分享,课堂对话丰富多彩。
二是链接生活,丰盈学习资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编制学案以学定教,通过课前预习、活动体验,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第二章观察蜗牛的时候,让全班学生课前制定观察计划,指导学生进入校园进行捕捉观察。通过这个观察活动,学生不仅了解蜗牛的相关知识,也生成了许多新的问题,还能深刻体会到合作学习的益处,增强了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创设对话话题
在课堂对话教学中,话题是对话的题目或问题,是对话发起和持续的依据或中介。话题设计是对话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话题设计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对话教学的效果。因此,需要巧设话题,让师生、生生在对话中共享智慧,在课堂对话中促进学生的思维之花尽情绽放,不断达成学习目标。
1.以疑引思,呈现话题
青少年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怀疑是他们外显的特征。他们希望弄清事实、现象,从而得到客观的结论。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很好地设疑问难呈现话题,势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观察和实验》一节教学中,笔者用以下三幅图片来设置悬念:看一看,猜一猜
学生针对上述疑问各执一词争执不下,好奇心驱使他们设法证实自己的推测,此时此景下呈现本节话题――为什么要借助仪器进行观察和实验?在此后的对话交流中,有学生说借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比较,但随后有学生提出疑惑:觉得测量结果也不是很明确,针对此疑问笔者趁机提出下一个话题――如何正确使用仪器?新的话题就这样在解惑进程中不断呈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因势利导,让话题层层呈现,使学生深入思考,投入到积极的揭开“谜底”的对话中,更有利于启迪发展学生的思维。
2.以动明理,激发话题
心理学认为“只有启发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通过手脑并用建立鲜明、清晰、正确的表象。”例如,在教学《凸透镜成像》时,本节课的内容十分抽象,但是每个学生都可买到放大镜,因此我们不妨让学生先玩放大镜,在玩的过程中感觉放大镜的神奇,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设计了如下前置作业:
(1)你能用手中的放大镜,在阳光下找到一个耀眼的光亮点?把手放在光亮点处有何感受?请查阅这个光亮点在物理学上称作什么?这个光亮点与放大镜的中心的距离大约有多远?此距离在物理学上称作什么?
请用简单的光路示意图表示形成光亮点的原理?
(2)寻求照相机、投影机的秘密:用一个放大镜、一支蜡烛,将放大镜放在蜡烛和白纸(或白墙壁)之间移动,观察白纸(墙壁)上出现的像,观察像的性质是否发生改变。请试一试,并记录你观察到的现象。(注意远离可燃物,并注意手被蜡烛烫伤)
上述作业表面上都是让学生去玩,而玩的过程也让学生对凸透镜产生了兴趣,对凸透镜的结构以及成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我们的课堂教学铺垫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我们看到“边玩边学,寓教于玩”的课堂教学中高潮迭起,对话话题不断被激发出来。
三、控制对话的时间
1.提供必要的预习时间
预习是一种按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教材的学习活动,通过全面阅读教材,了解新课的主要内容,想一想这些新知识的基础是什么,自己掌握得怎么样,做一些必要的复习,为新的学习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为了在课堂上产生更多“生成性”的内容,成为课堂对话中精彩的对话话题。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前置作业供学生预习时用,并让学生拥有必要的预习时间。例如,教学《眼睛和视觉》之前,通过以下三个问题引导学生预习:
(1)近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或晶状体曲度过,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使物像模糊不清。可以配戴 ?R来矫正。
(2)远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或晶状体曲度过,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使物像模糊不清。可以配戴 镜来矫正。
(3)患近视的人看 处物体清晰,看 处物体模糊;患远视的人看 处物体清晰,看 处物体模糊。
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教材并回答问题,虽然这些问题都能在书本上找到相应的答案,却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的预习时间。其次有些学生无法理解相关知识,会在课堂上提出诸如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为什么戴凹透镜能矫正视力?”此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并捕捉学生的疑问使之成为有效的对话话题。
2.给予充裕的思考时间
课堂有效对话不仅仅是让学生说,还要引导学生深入地说。因此,要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进而形成个人独特的理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阐述支持观点的相关理由。例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将水灌满杯子直至溢出,用小纸片盖住,手按住纸片,将杯子倒过来,再将按纸片的手移去。可设计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1)是什么托住了纸片和杯中的水?(2)如将纸片和托住的水倒立在水槽中,然后抽出纸片,杯中的水会怎么样?(3)纸杯中的水为什么不下落?(4)两次实验中产生现象的原因有什么异同?(5)由以上实验能否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师的演示实验只不过向学生展示事物的现象,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则需要在问题的引导下大胆猜测、动手验证,去探寻表面现象所掩盖的本质,课堂上若不把时间交给学生,怎能使各层面的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形成各自的见解呢!
课堂对话,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有效的对话具有增进师生感情、引发学生质疑、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等功能。每个学生身上都蕴含巨大的潜能,课堂对话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然天性并小心养护、开发,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靳玉乐.对话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6.[2] 蔡 春.从“独白”到“对话”――论教育交往中的对话[J].教育研究,2012(9).[3] 陈兴中.让对话释放心灵自由与生命个性[J].四川教育,2005(3).(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外国语学校 325200)
第三篇:对话教学的策略
【 关键词】对话教学 课堂言语策略 指导原则 授课效果
【论文摘要】。对话教学的核心是对话”,这里的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对话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对话教学凸显了教学过程的沟通与合作的本质.同时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之上,使教学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对话教学为背景。提出教师课堂言语策略的指导原则和实际操作建议。从而实现更为有效的授课效果。传统的 英语 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填鸭式”的方式为主。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话语一般占90%以上,教师的话语是主流明轩翰思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编辑,而学生的言语参与量则微乎其微。研究表明,只有10%或20%的聪颖学生可以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吸收和理解所传授的知识,导致英语课堂教学出现危机。以对话为教学手段的课堂改革模式顺应了教学的潮流与需要,是一种非常适合英语教学的模式。
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独白式”的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对话教学凸显了教学过程的沟通与合作的本质,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社会交往,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之上,使教学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师生通过朋友式的合作,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这种教学方式非常适合语言教学。
在对话教学模式下,教师需重新审视教学目的、教学伦理、教学方式与教学思维。而这些需要审视的教学因素的实现都是以教师的课堂语言为载体的,因此,在对话教学的背景下,教师需要解构传统的课堂话语策略,对其进行重新调整与组合。虽然对话教学成为普遍的 教育 现实为时尚早,但由于它非常适合英语教学,因此我们提倡在实际教学中对它进行尝试性的使用,教师应以对话教学理念为指导,实现与学生的合作沟通以及互动交往,把学生培育成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心理的 现代 人,实现创造、生成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平等策略,尊盆学生主体
对话教学中师生之间是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实现师生之间真正的民主、平等关系是对话教学的前提。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仅是师生间的语言交谈,而且是师生双方彼此敞开心扉和彼此接纳。从人格上说,学生与教师一样平等独立,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言语策略上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乐于开口,乐于实践。教师课堂言语的选择与使用最能体现这种师生心理世界的开放特征和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选择使用能体现这种民主平等关系的言语策略,以互动为方式,以恰当的言语为手段,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在对话教学中,学生是建构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活动是为学生建构知识服务的。传统上对于课堂话语权理解的错位,常常导致课堂上教师言语行为的偏差。教师的传统角色被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导致了长期以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话语关系,教师是主体,言语中居高临下,学生则只是被动的接受教育的对象,没有话语权。
在这种以传统讲授式为主的课堂中,教师追求的是把知识点讲明、讲透,但教学效果却不很理想。关键的原因在于课堂主体的错位。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把持课堂,那么即使教师把知识讲得再明再透,也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改变旧经验,建构新知识。
美国心 理学 博士卡罗琳·奥林奇在《塑造教师》一书中,曾针对美国教育中出现的间题说“有些言语和行为能给人脆弱的心灵带来创伤,且这种伤痕会伴随人的一生”。对于教师课堂上不恰当的言语行为,她的评价是“当你伸出一个手指,指着别人进行责备白叫司时,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是在指向自己”。纵观 中国 教育现状,师生关系问题虽因立法而有所改进,但“师道尊严”加给教师们错误的言行习惯仍厚重如山。教师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言语使用上居高临下,对学生存有偏见和歧视,这样会给学生心灵带来创伤,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只有师生地位平等,才有可能发生对话,也只有在平等的主体间发生的对话,才有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的工程应是最艰巨、最复杂的工程。在这项工程中,教师的言语使用起着导向作用。但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性、教师话语不容置疑性和知识的化身这一形象,导致师生间真正平等对话的困难及师生对话的简化,即使是在有限的学生发言中,也会因为学生存在的间题(如声音低弱、口齿不清、词不达意、不着重点等),导致不少教师不等学生回答完毕,便抢过话头,到最后干脆自问自答。这一方面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剥夺了学生建构新知的时间与空间。其实学生在组织语言时就是在锻炼思维、建构新知。为克服学生发言的这些毛病,教师可等学生说完后,归纳并重组学生要表达的意思。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质疑教师,有疑问时可随时提间,甚至可以不站起来发问,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课堂氛围。变传统的“一盲堂”为群言堂,变“我说你听”的话语霸权为平等交流,变过去的“被动接受”为学生的积极参与。
二运用有情语,实现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学校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的性质 自然 也制约着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传统的师生关系,由于受传统社会 政治 和社会生活的规定,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威依从关系。作为教师,只有运用学生可接受的言语策略授课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融人课堂氛围,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当今的学校环境中,讨人喜欢和受人重视是学生的首要需求。促进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促进困难学生的自尊心,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许多学校的课堂经验表明,如果教师重视学生的成就,面带微笑,鼓励学生发表想法,在管理学生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就不会产生太多的间题。从互动理论的观点看,语言是维系社会关系的纽带和工具,语言交流不仅是信息的交流,也是思想和感情的交流。提高外语学习的成效不光是简单的语言知识的灌输和学习,还是情感、态度和动机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积极良好的情感因素是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的心理保障。
第四篇:对课堂中的对话教学的反思
对课堂中的对话教学的反思
金水一中 李娟
今年我在对话教学方面做了研究和一些新的尝试。
关于英语课堂中的对话教学,我将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
一、对话教学的作用。
语言的教学需要氛围,需要运用。而英语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非母语的语言,平时没有这种语言的氛围和熏陶,在实际生活中也没有机会练习。所以在英语教学时我们就要尽可能地去创造这种语言的氛围,给学生运用语言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而英语对话刚好符合这一要求。
另外,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的培养,又要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英语对话练习正能够做到。
从各个方面来看,在英语课堂上实施对话教学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二、对话教学的开展。
对话教学的开展大体需要三个步骤:传授对话所需知识,学生练习,总结。现以英语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上册教材Unit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第一节课为例。
上课铃声响过之后,让学生安定下来,像平常一样问候,询问天气和日期。在此同时在黑板上画一个生日蛋糕,问一个学生:“What is this in English?”学生会回答说:“It’s a birthdaycake.”学生回答过之后呢,问全班学生: “Do you know whose birthday today is ?” 学生们开始猜测,这时候拿出来准备好的画,画中是一个小女孩,对学生说: “Today is Gina’s birthday.”然后把画贴在蛋糕的旁边,在蛋糕的上方两边画几个气球,继续说: “Gina will hold a birthday party, she wants to invite her friends.Now if you were Gina,how do you invite your friends?”让两三个学生作为Gina邀请班上的同学,把他们的邀请和答语写在黑板上, 然后告诉学生们正确的邀请语言和答语.接着再让几个学生站起来用正确的方法邀请和回答。这几个学生练习完之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练习。大慨给他们五分钟的时间练习。之后让学生们听下来,男女生各找出一位代表邀请班上同学,让他们在两分钟内邀请,看谁邀请到的学生多。经过这样的练习后,总结怎样去邀请别人以及怎样接受和拒绝别人的邀请。
三、对话练习的形式。
对话练习从大的方面来说有两种形式,一是以读的形式,两个人读不同的角色,或者是分男女生,或者是把整个班级分成两部分等等。二是以平常说话的语气,脱离课本,以自己的话带有感情的说出来。这种也可以称之为表演。在学生程度相对来说较差的学校,一般使用第一种方式的比较多,第二种方式只在一些比较有趣的单元才会使用。第一种方式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节省时间。而第二种使用时则要学生对课本很熟悉,并且能够把基本句子灵活运用,这就需要让学生提前准备,而且课堂上不容易控制,所用时间会比较长。
四、对话教学需要注意的地方。对话练习好处很多,但是实际情况也决定了它有一定的弊端。如果学生程度比较差时,会出现事不关己的现象,这样就只有正在对话的学生得到了学习,其他的学生就浪费了这个时间。避免这种现象,就要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别人说时他能练习听,并且可以学其长补自短。也就是说对话教学要更好的开展,需要以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前提。
另外,我让学生跟着录音机反复地读,过一段时间我发现学生即使不跟着录音机也能读出来那个调。还有我让学生极限读,给他们一分钟或两分钟,看最多能读几遍;还有时我让规定时间内比赛谁背的多。换着方式学生很感兴趣,同时也达到了目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研究对话教学。
第五篇: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对话教学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以及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通过两者之间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的发展的目的。对话教学作为现代课堂不可缺少的教学形态它昭示着民主和平等,撞击着学生思维的潜能,张扬着个性和灵性。师生对话,正成为现代小学数学课的新风景线。
一、回归真实 文本对话
对话教学是以“文本——教材”为中介进行的。对话教学强调的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应该让学生真实地去面对课程,真实地体验生命,真正地对话文本。
1、教材——师生的“谈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态度及情感和谐发展的基础。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教材——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对话课程”,它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一种过程。教材仅成为师生对话的凭介,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及教材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深挖教材内容,吃透两头,或选择使用,或删或减或增,或重组教材,完成教学与教材(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从而彼此有机融为一体。如“毫米、分米的认识”一课,教材只是出示了尺子的刻度及进率而已,针对此,教学时,我重编教材先引入分米,让学生结合身体、周围实际,有了一定的感性积累之后,再适时引出毫米。这样的重组,学生的认识更全面,学习也更有兴趣。
2、亲历——资源的共享。“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自学、自悟,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亲历文本,对话教材,对教材进行独立性,带自我意识地阅读、分析,他们将得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让他们发表见解,并引导他们对教材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理解、挖掘。久而久之的训练,将使每个同学在学习上有个“质”的飞跃。如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可让学生自己自学课本内容,老师有意识提供一些学具如尺子、绳子、方格等,让学生自己运用工具去验证、去实验,他们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数一数,读一读,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将更深刻。当然,教师应针对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教材让学生去读一读,去划一划,去想一想,让学生亲近文本,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知识基础融入对新内容的学习之中,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亦能大大提高。
二、建构生成,师生对话
“对话教学——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因为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醒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促进新的意义的创造。
1、你来我往,直面沟通。“沟通和合作是对话教学的生态条件”。在教与学双方的沟通与合作中,对话的精神才得以体现。“教学,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现代教学是合作的艺术,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成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在进行情感和思维上的对话,在进行着一场场你来我往的对话,在这样的交流与交锋中,知识点亦被逐步被点化,逐步凸显出来。听这样的一个片断: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座号吗?怎么样才能使别人一说到这号码便知道是你呢?同学甲——说清学校、班级、座号。同学乙——给不同的同学编不同的号码„„。老师——那你们想怎么编?同学——用不同的数字,用不同字母。老师——那请你们给自己编一个号码,可要说出理由哦,比比看,谁编的方法最清楚„„。老师在与学生碰撞中,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编号码,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2、开放时空,群体互动。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话教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还实现着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野,从而生成或建构了自己的认识与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针对教材内容,适时开放时空,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群群互动、交流中,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或有机点拨或加入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讨论,完成知识的生成、创造。如概念课教学时让学生自由地阅读、交流、汇报;几何形体教学时让学生自主地实验、证明、小结;应用题教学时让学生合作解题后,再逐个说出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计算课教学时,让学生独立尝试后对比、发现规律等等。
三、张扬个性,自由对话
对话教学是以人为目的的教学,陶行知早就提出“五个解放”,应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和权力还给学生,还学生以真正的自我。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人”,只有以民主、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他们的无限潜力才能被激发,这正是《新课标》告诉我们的: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发展。
1、当好“首席”,还“个性”时时闪亮。对话教学,不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而民主与平等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只是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并不存在尊卑关系,从情的角度讲,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作为教育共同体中与学生平等的一员,只能是“平等的首席”,这正是《新课标》强调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在教学时,应多给学生满意的笑容,鼓励的眼神,肯定的手势,建立一个宽容的、支持性的对话课堂气氛,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
2、拓展课堂,让“对话”无处不在。教学过程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生命力量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是主体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教学不只是传递知识的活动,而是一种生命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探究、活动、对话,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生命的历程。而这课堂更应是广泛的,不仅融教师、学生、教科书于其中,更应融网络、社会各有效资源于其中,让学生不仅可以自由地寻找对话对象(教师、学生、文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对话形式——看、摸、做、想、说、比„„。不仅可以随时感受到对话的魅力,参与到对话中来,还可以随处对话事物,对话精神,对话自己,感受到生命力量的涌动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总之,对话教学是对话时代的产物,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对话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是沟通、合作的,是互动、交往的,是创造生成的,是以人为本的。只有融入对话教学,才能使课堂上真正洋溢着生命的色彩,让课堂充满活力和魅力,也才能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