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对话策略浅谈
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对话策略浅谈
傅继勇
目前,在阅读教学中,许多老师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强调学生的自由表现,导致课堂中的无效“对话”泛滥,或者是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对话”随意,学生对“对话”感悟泛浮,体会肤浅。这样的“对话”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要使使对话更为有效,就得针对课文特点,研究和探索“对话”的有效策略。
一、有效对话的基点——预设、优选话题
文本总是蕴涵着作者深刻的主题意识。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特别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备课时更需要从关注学生发展的角度,精心预设语文课堂教学的“阅读话题”。“阅读话题”是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一步一步逼近文本中心意图的对话主题。教师必须精心预设和建构高质量的阅读话题。因为它将直接决定着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效果。
1、立足文本,建构话题
小学语文课本的都是专家们经过多次去粗取精、高度浓缩,有些内容甚至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范本”。备课时,教师只有对作者的写作目的了解透彻,从根本上把握教材的特点,提炼出牵一发而动全身阅读话题,才能提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效果,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教学《凡卡》一文时,老师紧紧抓住“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作为主要话题,引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年仅九岁的凡卡,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可是,他的信的字里行间,显示他对生活已经失去信心!他为什么会这样呢?使学生产生了欲罢不能的探究心理。引领学生进入广泛而自由的对话活动中去。《父亲的菜园》一文,老师紧扣“这一块贫瘠的土地,‘豌豆真的能长出来吗’?”和“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两句话为话题,引导学生潜入文本探究:这样的一块贫瘠的土地,为什么会变成碧绿的“翡翠”?父亲身上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力量?
由于老师立足文本“建构话题,深度挖掘课文”,精心设置直指文本内涵的话题,激起学生们深入探究文本的无限兴趣。学生饶有兴味地从字里行间捕捉着话题的信息,使阅读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正好引证了特级教师钱梦龙的话:“努力在每篇课文中找到合适的一个问题作为分析的‘口子’,可由此入手带动全篇。”
2、关注学情,建构话题
在挖掘教材的同时,我们还得思考:如果学生已经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办;如果学生知之甚少,自己又该怎么办。关注学生拿到这篇课文时哪些内容自己能读懂;哪些内容学生会感到困惑不解。一切以学生为本,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而努力。
教师如果对文本重点、难点、亮点、要点等,做到深入领会和精确把握,对学生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判,教学中就能够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游刃有余,就能够引领学生一起在文本中徜徉。这样,就能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话”建构起可生成的有效话题,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能走向深入。
二、有效对话的节点——尊重学生,潜心会文,语文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教师应牢固地树立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思想。在课堂里,既然老师把学生作为对话者,就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耐心地等待学生潜心会文,有层次地引领学生认真思考,深入感悟文本,并能灵活地调控课堂。教师在课堂中遇到能够即时生成的话题时,就要以自己的教学智慧去支持对话,并且顺势而导,使对话持续展开和不断优化。那么,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将更加和谐,更加涌动生命的灵性。
1、耐心等待——老师的修养
当学生还没把课文读透时,有的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来交流交流”。这样,其结果就使学生无话可说,或者讲得比较肤浅。因此,为了让对话更加精彩、更加有效,教师必须充分给足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时间。在课堂中,只有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细致阅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走向深入,才能深刻感悟到课文内涵,也才能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精彩纷呈,才能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
教学《卡罗纳》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自我读懂课文第七、八自然段,充分理解母亲为什么推开扑进她的怀抱里的“我”的用意,老师反复让学生读了三次:第一次读读后,老师问:“妈妈为什么推开我?”学生无从回答。老师就说:别紧张。我们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两个自然段中出现了三个人物,对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描写?第二次读后,学生回答热烈,但是仍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老师耐心点拨道:课文对三个人物神情动态的细致描写,你们看是不是组成了一个情景?这个情景里的卡罗纳,他后来恍然大悟,你特别注意到了什么?他悟到了什么?请再读一遍课文,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结果学生们异常踊跃,纷纷举手。从结果看,教师的耐心为学生主体能力生成、发展创造了训练和展示的机遇和舞台。由于教师给足了与文本对话的时间,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引向了深入,让学生感悟到课文真谛。因而,课堂中,学生与文本碰撞出现了精彩的、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发展和提升,2、引领有方——老师的智慧
课堂中,老师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后,学生有了自己的感悟,但往往由于受年龄、阅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此时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往往停留在感性层面上,这种感悟是浅层次的,不完整的。课堂里,教师作为学习主体的引领者,必须有效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激其思、动其情、明其理、得其法,引领学生深切地感悟文本。
教学《我盼春天的荠菜》一课时,老师在引领学生对“坦然”的感悟和理解时,如层层剥笋,由表及里:第一层:理解“坦然”的表层意思,回忆自己在最坦然的时刻里的情景,然后将自己的坦然与小女孩此情此景的“坦然”相比照,从而激发了学生新的阅读期待——我与女孩的坦然有什么不一样呢?接着,老师顺势请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这个小女孩,读女孩被人追赶的故事,把画面展现在脑子里,并且感受她此时的心情。比较哪一个情景给你印象最深?这时,学生对“坦然”就有了更深的理解。第二层:学生读5、6自然段,想象自己就是女孩被追打时,慌忙地跳入河水中挣扎的样子,体验女孩的害怕、绝望和痛苦。老师引领学生,将当时在死亡威胁下的小女孩与当下“坦然”的小女孩相比照,使学生感悟到了小女孩这份坦然是心灵的安全和精神上的洒脱。第三层:学生读第8自然段,体验到小女孩的孤独,老师引领学生,把处于害怕孤独又甘于孤独矛盾心理之中小女孩,与处于“坦然”之中的小女孩相比照,使学生体悟到了女孩那份坦然背后的自由和幸福,以及她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课堂上,老师紧扣“坦然”,精心提炼主题课堂里有的是真切的对话,悉心的指导,学生深切的感悟。围绕“坦然”三次比照、三次回旋,学生不仅把握了“坦然”的表层意思,更感悟到了它的深层意蕴。
3、灵活调控——老师的灵敏
课堂中,“对话”不可能一切遵循课前的预案行进,它随时都有可能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教师作为课堂互动对话的调控者,应提高教学敏感性,充分挖掘课堂资源,调动课堂一切积极因素,充分互动,以促进有效对话。
三、有效对话的生长点——自我诊断,反思提升
我们常常忽视课后认真地分析、忽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忽视总结课堂教学的得失。其实,尤其重要的是,我们非常需要通过反思寻找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而提高阅读教学中对话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
《梅花魂》中的外祖父,作为一个中国人,长期漂泊海外,他的气节没有变,像梅花那样,有品格,有骨气,有灵魂;他对祖国的爱没有变,经历种种艰难困苦,仍然像梅花那样不屈不饶。本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通过品读课文语言,体会外祖父的爱国情、思乡意。在教学这一课时,第一次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梅花吗?知道有关梅花的知识吗?”然后,让学生谈梅花的颜色、用处,在我国的历史。在学生自由畅谈的基础上,老师又板书问:“魂”是什么意思? “梅花魂”又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白了梅花“魂”的内涵。第一次导入的设计造成了课堂中学生谈论太多太泛,无效对话增加。第二次导入改为:用王安石的《梅》诗作引子,让学生讨论:在寒冷的冬天梅花一支独秀,凌寒傲放,不向严冬低头折节,这是什么品质?第二次导入紧紧围绕本课教学目标,过程简洁,指向明确,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一个教师能努力去分析自己课堂学习中的优点与缺点,那他就取得了一半的成功。”因此,教师应努力从自身专业发展的角度,来提高自己对课堂教学中“对话”的认识,及时反思,分析诊断,从中找出问题,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使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更为有效。
教学实践证明,有了教师对文本的深层领悟,精心预测学生解读文本时的差异,高屋建瓴的构建阅读话题,有了教师的耐心等待,有效引导,灵活调控和时刻自我反省,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才会似一江春水,充满生机。这样的课堂才能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天空,展示学生才华的平台,促进学生发展的空间,阅读教学才会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第二篇:浅谈阅读教学中师生对话有效性策略
浅谈阅读教学中师生对话有效性策略
目前,在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强调学生的自由表现,导致课堂中的无效“对话”泛滥,或者是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 “对话”随意,学生对“对话”感悟泛浮,体会肤浅。这样的“对话”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要使使对话更为有效,就得针对课文特点,研究和探索“对话”的有效策略。
一、有效对话的基点——预设、优选话题
文本总是蕴涵着作者与编者的深刻的主题意识。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特别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备课时更需要从关注学生发展的角度,精心预设语文课堂教学的“阅读话题”。“阅读话题”是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一步一步逼近文本中心意图的对话主题。因此,教师必须精心预设和建构高质量的阅读话题。因为它将直接决定着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效果。
1、立足文本,建构话题
小学语文课本的都是专家们经过多次去粗取精、高度浓缩,有些内容甚至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范本”。备课时,只要教师对作者的写作目的和编者的编写意图了解透彻,从根本上把握教材的特点,提炼出“牵一发而动全身”阅读话题,提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效果,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教学《凡卡》一文时,老师紧紧抓住“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作为主要话题,引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年仅九岁的凡卡,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可是,他的信的字里行间,显示他对生活已经失去信心!他为什么会这样呢?使学生产生了欲罢不能的探究心理。引领学生进入广泛而自由的对话活动中去。
《父亲的菜园》一文,老师紧扣“这一块贫瘠的土地,„豌豆真的能长出来吗‟?”和“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两句话为话题,引导学生潜入文本探究:这样的一块贫瘠的土地,为什么会变成碧绿的“翡翠”?父亲身上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力量?
由于老师立足文本“建构话题,深度挖掘课文”,精心设置直指文本内涵的话题,激起学生们深入探究文本的无限兴趣。学生饶有兴味地从字里行间捕捉着话题的信息,使阅读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正好引证了特级教师钱梦龙的话:“努力在每篇课文中找到合适的一个问题,……作为分析的„口子‟,可由此入手带动全篇。
2、关注学情,建构话题
在挖掘教材的同时,我们还得思考:如果学生已经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办;如果学生知之甚少,自己又该怎么办。关注学生拿到这篇课文时哪些内容学生自己能读懂;哪些内容学生会感到困惑或不解。一切以学生为本,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而努力。
教师对文本重点、难点、亮点、要点等,做到深入领会和精确把握,对学生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就能够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游刃有余,就能够引领学生一起在文本中徜徉。这样,就能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话”建构起可生成的有效话题,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能走向深入。
二、有效对话的节点1——尊重学生,潜心会文,语文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教师应牢固地树立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思想。在课堂里,既然老师把学生作为对话者,就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耐心地等待学生潜心会文,有层次地引领学生认真思考,深入感悟文本,并能灵活地调控课堂。教师在课堂中遇到能够即时生成的话题时,就要以自己的教学智慧去支持对话,并且顺势而导,使对话持续展开和不断优化。那么,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将更加和谐,更加涌动生命的灵性。
1、耐心等待——老师的修养 当课堂学生还没把课文读透时,有的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来交流交流”。这样,其结果就使学生无话可说,或者讲得比较肤浅。因此,为了让对话更加精彩、更加有效,教师必须充分给足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时间。在课堂中,只有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细致阅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走向深入,才能深刻感悟到课文内涵;在课堂中,也才能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精彩纷呈,才能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
教学《卡罗纳》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自我读懂课文第七、八自然段,充分理解母亲为什么推开扑进她的怀抱里的我的用意,老师反复让学生读了三次:
第一次读读后,老师问:“妈妈为什么推开我?”学生无从回答。老师就说:别紧张。我们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两个自然段中出现了三个人物,对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描写?
第二次读后,学生回答热烈,但是仍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老师耐心点拨道:课文对三个人物神情动态的细致描写,你们看是不是组成了一个情景?这个情景里的卡罗纳,他后来恍然大悟,你特别注意到了什么?他悟到了什么?请再读一遍课文,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结果学生们异常踊跃,纷纷举手。从结果看,教师的耐心为学生主体能力生成、发展创造了训练和展示的机遇和舞台。由于教师给足了与文本对话的时间,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引向了深入,让学生感悟到课文真谛。因而,课堂中,学生与文本碰撞出现了精彩的、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发展和提升,2、引领有方——老师的智慧
课堂中,老师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后,学生有了自己的感悟,但往往由于受年龄、阅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此时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往往停留在感性层面上,这种感悟是浅层次的,不完整的。课堂里,教师作为学习主体的引领者,必须有效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激其思、动其情、明其理、得其法,引领学生深切地感悟文本。
教学《我盼春天的荠菜》一课时,老师在引领学生对“坦然”的感悟和理解时,如层层剥笋,由表及里:
第一层:理解“坦然”的表层意思,回忆自己在最坦然的时刻里的情景,然后将自己的坦然与小女孩此情此景的“坦然”相比照,从而激发了学生新的阅读期待——我与女孩的坦然有什么不一样呢?接着,老师顺势请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这个小女孩,读女孩被人追赶的故事,把画面展现在脑子里,并且感受她此时的心情。比较哪一个情景给你印象最深?这时,学生对“坦然”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二层:学生读5、6自然段,想象自己就是女孩被追打时,慌忙地跳入河水中挣扎的样子,体验女孩的害怕、绝望和痛苦。老师引领学生,将当时在死亡威胁下的小女孩与当下“坦然”的小女孩相比照,使学生感悟到了小女孩这份坦然是心灵的安全和精神上的洒脱。
第三层:学生读第8自然段,体验到小女孩的孤独,老师引领学生,把处于害怕孤独又甘于孤独矛盾心理之中小女孩,与处于“坦然” 之中的小女孩相比照,使学生体悟到了女孩那份坦然背后的自由和幸福,以及她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课堂上,老师紧扣“坦然”,精心提炼主题课堂里有的是真切的对话,悉心的指导,学生深切的感悟。围绕“坦然”三次比照、三次回旋,学生不仅把握了“坦然”的表层意思,更感悟到了它的深层意蕴。
3、灵活调控——老师的灵敏
课堂中,“对话”不可能一切遵循课前的预案行进,它随时都有可能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教师作为课堂互动对话的调控者,应提高教学敏感性,充分挖掘课堂资源,调动课堂一切积极因素,充分互动,以促进有效对话。在《庐山云雾》的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品词析句,领会文章的语言美,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时,连续有两位学生读课文“雨后的夕阳如同一轮火球……”时,都念成了“雨后的夕阳如同一团火球……”。教师见学生易把“一轮”读成了“一团”,便趁势让学生讨论:
“一轮和一团有什么区别?作者为何不用一团而用一轮?”
然后,请大家先认真读课文,再在四人小组讨论。
经过读文、思考、讨论,学生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回答:
生a:“一轮”与“一团”都能形容太阳,但“一轮”写出了上升的太阳似乎像滚动的车轮。
生b:因为当时太阳周围云雾翻飞,波涛起伏,在它们的映衬下,朦胧中的太阳不正像滚动着的车轮吗?所以用“一轮”更合适。
从这个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教师很好地把握了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资源,灵活地调整课堂教学,并恰如其分地开发利用,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走向深入。学生不仅感悟到了“一轮”的深层意蕴,还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在发展语言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三、有效对话的生长点——自我诊断,反思提升
我们常常忽视课后认真地分析、忽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忽视总结课堂教学的得失。其实,尤其重要的是,我们非常需要通过反思寻找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而提高阅读教学中对话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梅花魂》中的外祖父,作为一个中国人,长期漂泊海外,他的气节没有变,像梅花那样,有品格,有骨气,有灵魂;他对祖国的爱没有变,经历种种艰难困苦,仍然像梅花那样不屈不饶。本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通过品读课文语言,体会外祖父的爱国情、思乡意。
在教学这一课时,第一次导入:
“同学们,你们了解梅花吗?知道有关梅花的知识吗”?然后,让学生谈梅花的颜色,谈梅花的用处,谈梅花在我国的历史……在学生自由畅谈的基础上,老师又板书问:
“魂”是什么意思? “梅花魂” 又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白了梅花“魂”的内涵。第一次导入的设计造成了课堂中,学生谈论太多太泛,“无效”对话的增加。
第二次导入改为:用王安石的《梅》诗作引子,让学生讨论:在寒冷的冬天梅花一支独秀,凌寒傲放,不向严冬低头折节,这是什么品质?
第二次导入紧紧围绕本课教学目标,过程简洁,指向明确,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一个教师能努力去分析自己课堂学习中的优点与缺点,那他就取得了一半的成功。”因此,教师应努力从自身专业发展的角度,来提高自己对课堂教学中“无效对话”的认识,及时反思,分析诊断,从中找出问题,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使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更为有效。
教学实践证明,有了教师对文本的深层领悟,精心预测学生解读文本时的差异,高屋建瓴的构建高质量的阅读话题,有了教师的耐心等待,有效引导,灵活调控和时刻自我反省,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才会似一江春水,充满生机。这样的课堂才能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天空,展示学生才华的平台,促进学生发展的空间,阅读教学才会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第三篇: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对话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对话
崇礼小学:崔俊峰
新课程人文化的趋势告诉我们,现代教育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师生关系。现代教学十分重视“对话”,课堂上应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互动的对话交往。《语文课程标准》针对语文阅读教学指出,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应该作为一种生命关怀的方式存在,而不是单单是一种模式的演练。对话的本质是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调发展,是对学生的一种心灵的尊重,精神的唤醒,表达的理解,成长的引导。
因而,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努力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努力使教师以一种民主、平等的眼光去尊重和理解学生,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进行赏识教育,努力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能富有个性、富于创造性地学习。
一、对话,心灵的尊重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可见,教育的任务首先是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不深刻注意发生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活动,我们的教育就是盲目的,因此也就是没有意义的。尊重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是教育成功的一件法宝。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做一片美丽的叶子》时,当课文即将结束,他安排了一个练习。根据课文中一句话“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老师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理解一下这句话。学生们回答的很精彩,有一个小女孩这样回答“家作为一个整体,有爸爸妈妈和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可是爸爸妈妈离婚了,谁都不愿意要我,我失去了自己应该有的位置,我很难过„„”老师轻轻地走过去,把孩子搂在自己的怀里,说:“孩子,别难过,你要用自己的善良去包容人生所遭遇的困难与挫折,你可以成为最闪亮的珍珠。”一个搂在怀里的动作,一句自然贴切的语言,让一种情,一种抚慰在心灵的尊重中,化解成对孩子未来鼓舞的无限力量。
二、对话,智慧的唤醒
师生之间的教学对话,是师生互相理解的过程,也是师生自我理解的过程。这个对话,旨在学生个体之间、师生之间的视野融合。这个对话的有效性前提,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落实。否则,这个对话就会显现为教师话语对学生话语的控制,学生话语仅仅是对教师话语的简单追随与机械认同,这样的对话是披着对话外衣的灌输,是伪对话。真正意义上的师生间教学对话,是一种显性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既要将自己的思考与感受呈现给对方,努力对对方产生影响,得到认同,又要开放自己的视野,甄别、接纳对方的思考与认识,进而促成视野拓宽、延展。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中,有学生质疑:“泸定桥是一座铁索桥,居地险要,人走在桥面也站立不稳,摇摇晃晃,况且对岸还有两个团的敌人严密把守,但文章只写了红四团怎样冲过桥,而没有写到战士的伤亡,这有可能吗?如果加进一些战士伤亡的内容,不是更真实而且更加能突出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吗?”面对学生的质疑,笔者没有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乱发问,而是进行了有效的对话——那文章该怎么样写才恰当呢?于是师生间进行讨论式的对话,师生一起找到了可以共同认可的解决途径。而好的对话是对学生智慧的启迪,教师不能轻易的放过去,要抓住这样的点,进行点拨。在教师的春风化雨,耳闻目染的对话中逐渐唤醒学生智慧的大门。
三、对话,生命的赏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很久以前就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尊重孩子。”为此,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尝试开展“赏识教育”。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动力,很多时候来自师长于小伙伴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关爱、欣赏与激励。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夸”。课堂中的对话过程教师要坚持以激励赏识为主。但是赏识不是廉价的夸奖,要有不断的变化。我教学《村居》时,有一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你从这样的句子展开想象,你仿佛能看到什么?有一个很少发言在教室里,或有或无的学生说:“我仿佛看见了,放学铃声一打,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郊外放风筝,那风筝飘呀飘呀!我和小伙伴追呀追呀”我没有说话,只是竖起了大拇指,点了好几下。这样的首肯,这样的肢体语言比自然语言更好。这样的对话开启了,学生内心积蓄已久的渴望。她从此不是教室角落里那个被人遗忘的女生。她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历程,自己人生第一次的蜕变。
四、对话,真情的流露
阅读教学应当是一次次生命的对话,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真挚流露,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新课标强调:“阅读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如在教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后,我让学生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童年进行比较。可以自己对自己说,也可以对别人说,然后组织集体讨论交流。由于有了整个教学过程的铺垫,学生的情绪收到文字的感染,热烈的进行交流,言辞之间是真情的流露。这样的场面让每一个,听者心动。那是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对话的结果。学生不仅有了一次情感的体验,也进行了一次审美的体验。对话的过程是承载着情,只有情才能打动学生,只有真情才能打动每个听众。
对话教学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对贯彻语文新课改精神,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对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进行多元化解读都有积极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主动采用“对话”的方法,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第四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对话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对话 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对好话”
勒流中心小学
张润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表述。即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对话过程。这句话集中体现了新课程阅读教学的新理念。那如何把握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理念,让学生“对好话”呢?
一、当好桥梁,让学生与文本、作者自主对话。
阅读是主体间的对话交流,是读者与文本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时是读者运用原有的阅读知识与技能与文本进行交流的过程。俗话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教学过程中,鉴于学生的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与认知特点,因此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的情感体验。比如,我在教学《挑山工》一文,学完课文后让学生交流阅读体会时,有些学生体会到做事情要像挑山工那样认定目标、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往前走;也有学生体会到,世界那么大那么美好,我们不要只顾着脚下,也要抬头看看周围的风景,欣赏美好的事物。前者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虽然后者并未提及,但学生说得有道理,我们应予以肯定。
同时,教师是学生与文本的桥梁,当文本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距离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创设相应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例如,《瑞雪图》描画了一幅粉妆玉砌的北国雪景图。然而,身在南方的同学们,却从未目睹过雪景是如何的,这对了
解文中的“银条儿”、“雪球儿”、“雪末儿”的形态,以及感受雪景的美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我在设计这一课时,运用了许多有关雪景的图片,精心制作了课件,让学生欣赏。图片刺激了学生的视觉,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他们仿佛进入了白白的雪国,主动地与文本进行“对话”,领略雪景的美丽,进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再次,要注意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不能漫无边际的理解,甚至扭曲。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时候,常常忽略自己与作者的对话。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对文本的解读,还应与作者对话,了解作者的内心。如有一位老师在上《七子之歌》时,问到学生:“《七子之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时?”学生只能空泛的说是:爱国之情。却理解不到里面还蕴涵了作者对丧权辱国的悲愤,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憎恨。要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他们也不能很好的知其所以然。在这,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历史资料或是出示相关的背景资料,创设相应的情境,这样学生有了一定得了解就能换位思考,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到当时他的心情,老师也当好了桥梁的作用。
二、平等、尊重,让学生与教师轻松“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又以文本为载体。这“对话”有别于“谈话”,是指“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民主、平等、互动的对话,通过各种不同视界的碰撞,给学生以新的启迪,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是师生之间全方位的、跨时空的交流。”[1]由于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着老师与同学,都较少愿意
直接的表达自己,“讲真话”,使得师生间的对话难以进行,或者影响了“对话”的质量,因此教师必须努力营造良好、愉悦的氛围,与学生平等相处,让学生有说的机会,有说的意愿,使师生建立起真正的沟通关系。
如在上完《和氏献璧》一课后,我问学生:“你有什么话要对卞和说的吗?”许多学生都赞美了卞和那种忠诚或无私的美好的品质,而当时有一个学生的回答是:“卞和,我觉得你有点笨„„”他的话未完就被大家的笑声打断了,这时我鼓励他把话继续说完。于是他自信地把话说下去:“卞和,你能忠于国王是很好的。但是你要增强保护意识,寻找能够证明这是璧玉的人,等待有利的时机才去献璧,这样你就不用被砍去双腿了。”说得真好!我们要的不就是这种创新思维吗?如果我们不带给学生自信,抓住契机,师生怎能平等地对话呢?
因此,教师只有尊重、鼓励学生,不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强加给学生,才能有效构建阅读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平台。
三、设计形式多样的对话形式,让学生与学生积极“对话”。课堂上,学生除了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对话外,还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其他同学进行“对话”,解读文本。它是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体现,也是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实施方法。因此,教师只有营造开放互助的教学氛围,设计形式多样的对话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进行互相交流,解决阅读上的疑难。
如对于一些教学上的难点,教师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意
见,尝试把问题击破;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自由分成小组,合作探究、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排演课本剧。这都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到别人的看法,更好地解读文本。
在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如在上《和时间赛跑》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以后我就时常做那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快,有时一个暑假才能完成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对于作者的这一种方法,学生出现了两种意见:一是,他是个珍惜时间的人,很好学。二是,他一心想着短时间内完成事情,会做得好吗?面对这两种不同的看法,我让学生分成两组展开辩论。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努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这场辩论可说是学生“对话”的充分体现,学生在辩论中不但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而且得到了新的认识: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事情按质按量完成,才是真正的珍惜时间。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因课文的类型、学生的基础情况来选择适合学生之间“对话”的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轻松的氛围,让“对话”顺利完成且有成效。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必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当好“引导者”、“组织者”、“启发者”,因势利导,努力钻研,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对话”质量更高。
[参考文献] [1] 王建源 俞芳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对话
第五篇:师生对话[定稿]
师生对话——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方式
上传: 肖俊婷
更新时间:2012-5-28 22:29:28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阐释是:“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理念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对话和交流的关系。我们的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生关系是维系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而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就是对话,阅读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碰撞的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中,师生对话应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方式。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对话教学的意义
在我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师生对话教学对师生双方都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1、师生对话式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传统语文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得索然无味,学生听得毫无兴趣,学生在毫无生机的氛围中丧失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以至于厌倦上语文课,对语文学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师生对话式教学则营造了一种民主的课堂氛围,为教学过程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师生对话中,学生是对话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任,能主动地阅读、思考、讨论,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他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并就这一观点与老师、展开对话,在对话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在对话中感受中国的文化韵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这样,学生会认为学习语文是一件乐事,是一件可以自己掌控的事,从而大大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2、师生对话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传统教学追求固定、统一,追求标准答案,导致学生思维发展受限制,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提高。对话教学则注重的是学生自己的想法,不同的学生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以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体会同一问题而得出的不同结论。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力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师生对话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人经验、学习风格等得到尊重,从而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而民主的氛围是创造力形成的沃土。
3、师生对话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跟他人交往沟通,只有这样人才能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生存、立足。师生对话教学中师生对话过程本身是一个交往过程,作为学生为了能更好地跟老师对话,体会老师的感情和观点,首先必须认真做好
听话者,认真倾听;其次要理清自己的思路,用准确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老师明白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交往、沟通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
4、师生对话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跟学生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思维方式和出乎意料的答案,使教师在交流中扩大知识面,获得新的经验、信息,使教师修正、完善自身的观点,总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提炼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同时,在语文课堂的师生对话中,学生有时会提出一些教师预设之外的问题,需要教师在知识储蓄上有更多的准备。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这样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语文师生对话教学中出现的偏差
对话教学理念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风,但由于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语文阅读 教学中产生了对师生对话教学的误读,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偏差。(一)问答式对话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并没有真正吃透对话理论的内涵,由于理解的偏差,有些教师把对话简单地理解为“谈话”和“说话”,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学生不假思索立刻举手。然后教师指名回答,再补充讲解,再提问下一个问题,如此循环往复。例:一位教师在教学《范进中举》时,与学生进行了一段问答——
师:这篇课文作者是谁? 生:吴敬梓
师:吴敬梓是哪个地方的人? 生:安徽全椒人
师:吴敬梓是哪个朝代的小说家? 生:清代
师:吴敬梓的出生年月是什么? 教学的展开全部围绕问题进行,教学的推进过程就是问答的延续过程。问题回答完了,对话也就宣告结束。这是典型的一问一答的“浅对话”,而且常常是无疑而问,或者是简单地向学生再现“是什么”等显性知识。这种问答式对话,缺少视界的融合、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也缺乏自我反思和相互唤醒,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二)强制性对话
教师以教学参考书为依据,分析阅读文本,拟定对话思路,预设若干对话陷阱,在教学过程中以强制的方式请学生做出回答。让学生沿着老师设定的思路一步步走向老师的结论。
有位教师上《乡愁》,设计了一个提问导语,目的是想让学生说出课题来。于是他叫起一个学生,启发道:“如果有个人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时间一长,他开始想念自己的亲人,这叫做什么?”
学生答道:“多情。”
“可能是我问得不对,也可能是你理解有误。好,我换个角度再问:这个人待在外乡的时间相当长,长夜里他只要看见月亮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这叫做什么?”教师又问道。
“月是故乡明。”学生很干脆地答道。
“不该这样回答。”教师有点急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回答的语气显然不太自信了。他抬头一看教师已是满脸阴云,连忙换了答案:“月亮走我也走。”
“我只要求你用两个字回答。而且不能带„月‟字。”教师继续启发道。
“深情。”学生嗫嚅道。
好在此时下面有同学接口:“叫做„乡愁‟”,教师才如释重负。
这种以预设的答案硬拽学生入“彀”的对话,失去了对话的平等性和独立性,是教师独霸式的对话。
(三)脱离文本的对话
与文本对话是读者(教师、学生)与文本视界融合的过程,是语文对话教学中的最重要的形式。各种对话的着力点应放到疏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渠道上,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阅读,发现意义,实现自我的精神建构。然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学生读书还没有几分钟,老师就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有的老师一味让学生大胆发表见解,甚至任由学生脱离文本天马行空地自由发挥,或无关痛痒地无谓争辩。
例:某教师执教《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个学生问:“„邹忌修八尺有余‟中„八尺‟是多高?”这位老师马上说:“好!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于是,一节课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置文本于不顾,严重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完全背离了语文教学的主题。这种缺失文本的对话,是一种“空对话”。阅读教学既然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对话过程,就不能仅有学生的发言,而教师和文本却话语缺失。读者的主体作用不是无限和万能的,它理应受到作者、作品的制约。从以上种种误区来看,语文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确实相当普遍。语文教学要产生真正对话还需要再向前走一步。针对当前语文对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反思与剖析,廓清语文对话教学的内涵,并探讨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策略,以达到正本清源,促进教学之目的,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对话的方法
(一)充分预设
在大多数情况下,师生对话是不可预设的,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科学的回应,有时也会因为学生出人意料的回答或提问而一时语塞,因此要提升对话的质量,智慧的教师还要做好充分的预设,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1、预设学生的“疑问”
教学片断:(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生:“„兴,百姓苦‟,国家兴盛,百姓怎么也苦呢?”
师:我给大家讲一组数据。当初修建咸阳宫,秦始皇动用了四、五十万人,经历了几年才盖好。但是不到一百年时间,就被项羽一把火给烧了,不久汉朝又开始了,又建了宫殿,然后又变成土。就这样宫殿毁了又毁,百姓建了又建。……
老师在这个环节积极理答,彰显深厚的教学功力。我想,教师之所以能泰然处之,是因为课前有了充分的准备,不但全面深刻地解读了文本,而且认真“备了学生”,预设学生的“未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了比较深入地了解,对他们的疑问作了很好的预设。
教师的备课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因此,教师在每一堂备课中都要考虑和参考一些相关的教学材料,比如:到网上进行理论知识的查询、在教学参考书中吸取不同的教学建议和方法等、翻阅一些相关书籍、有时借鉴别人的教学备课等等,在备课中预设一些教师认为适合学生的问题和环节。
2、预设学生的“答案”
教学片断:(宗璞《紫藤萝瀑布》)
师:有人说,把紫藤萝比喻成树精灵的一绺儿长发也是可以的,你觉得可以吗? 生1:可以。师:为什么?
生1:因为既然是精灵嘛,头发想必就是彩色的。而且在微风的吹拂下,也是动态的。
生2:不对。头发不会从上往下动,只会左右飘散,而紫藤萝花是从上往下的。而且头发很没有气势,显得小家子气。
师:分析得不错,同学们还要注意“一绺”这个词,字典上解释,“绺”:线、麻、头发、胡须等许多根顺着聚在一起叫“一绺”。从这我们知道“一绺”让人联想到得是物的长,而没有宽的感觉,而紫藤萝不仅长而且宽,把紫藤萝比喻成树精灵的一绺儿长发不太恰当。
针对“你觉得可以吗”这一问题,教师在课前已经预设学生的“答案”会有肯定否定两种,课前从字典上查到“绺”字的意思,抓住“绺”字,智慧理答,引导学生从形态上分析”紫藤萝“不能喻以”一绺儿长发”。我们听一些特级教师上课,常为他们在课上与学生巧妙的对话折服。这种境界是我们的课堂梦寐以求的。我想,这些看如信手拈来的潇洒背后是一遍遍地学习教材、研究学生、揣摩教法支撑着的。长期的研究积累了课感,才会有课堂上高质量的师生对话。
(二)善于倾听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认为,倾听学生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练习。那么要使课堂焕发生命的精彩,对老师来说就是要准确地接住孩子的“发言”,这一素质的基础就是学会倾听。倾听,听懂学生的心是老师的特殊本领。只有善于倾听,才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只有善于倾听,才可能了解学生的思维;只有善于倾听,才真正有可能实现与学生的有效对话。由于诸种原因,面对一个新的文本,学生的理解有时是不到位的,甚至是比较肤浅的。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智慧,认真倾听学生比较肤浅的见解,了解学生的思维。通过师生间对话鼓励学生进行完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抓住事物的关键,说到点子上来。教学片断:(《桥之美》)师:你认为课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几乎所有的学生立刻说是“桥”,教师马上意识到学生对课文理解是不到位,需要引导。)师:那么,文中提到哪些桥呢?
生:(再读课文后):江南水乡的桥、威尼斯的桥、赵州桥、乌镇小河上的桥…… 师:作者是为了介绍这些桥吗?
生:(思考讨论后):不是,作者提到这些桥式为了说什么样的桥美。师:那么,课文的说明对象是—— 生:(齐)桥之美!
面对《桥之美》一文,学生初读后,比较肤浅的认为说明对象是“桥”,教师没有马上否定,而是进行了启发式的师生对话,鼓励学生进行完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抓住事物的关键,说到点子上来。
(三)巧用追问
追问就是当学生就某一问题回答后,通过对话,引领学生深入思考,而创设一些问题。追问有利于对话深入展开,可以说,追问是纵向深人式的,它可以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教学片断:(杜甫《石壕吏》》)
师:“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幽咽”是什么意思?
生:压抑的哭,哽咽。
师:为什么不敢大声哭?谁在哭?为什么?
生:不敢大声哭是因为官吏的粗暴。
生:儿媳妇在哭。丈夫战死、婆婆又被捉,儿媳忍不住地哭。
生:老头子在哭。偷偷回到家的老头子,看到老伴已经被抓走,想想将来的生死也不可知,忍不住为老伴的命运为全家的遭遇而哭。
生:老妇人在哭。想到连自己这样一个年迈体衰的老太太官吏也不放过,想到家人,老妇人也不能不哭。
生:小孙子在哭。
师:还有可能谁在哭?(生沉默,老师追问启发)在这个事件中,就这一个抓人的官吏吗?官吏抓人就抓这一家吗?
生:还有可能是其他人家的大人孩子在哭。因为,在安史之乱中,遭难的应该不仅仅是老太太一家。
生:我认为诗人也在哭。杜甫目睹这一切又无能为力,诗人的心在因百姓的痛苦而幽咽。
师:为平定安史之乱,朝廷四处抽丁补充兵力,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老妇人一家只是一个代表——三男应征,两儿战死,家人食不裹腹,衣不蔽体,昼夜难安。最终老妇自请应役,一方面是老妇为保老翁、儿媳,迫于无奈,一方面从官吏连老人也抓,可见当时壮丁已抓尽,家家户户“室中更无人”。而此夜,官府依然蛮横抓人,再次遭难的又何止老妇一家?因此,此处的“泣幽咽”不仅是儿媳为丈夫出征、婆婆被抓而低声哭泣,还有千千万万个失去丈夫、失去婆婆公公的儿媳,失去儿子、失去媳妇的老人,失去父母、失去爷爷奶奶的孩子在低声哭泣……诗人一路走来,他看到了太多苦难。正如那个同学所说:诗人的心也忍不住为这一家人,为战争中遭难的千家万户、为广大的苦难的百姓而哭泣。
学生在理解诗歌时,往往喜欢直奔中心,没有真正的感受。我们老师也都希望学生能切中要害,然而更多时候,学生的回答并不能一下子答到关键点,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而引导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追问。学生在教师刨根究底的追问中,深入思考,逐渐明晰。这种追问的目的是让学生不断深入了解课文,推进学生的深度思考,使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综上所述,师生对话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方式,语文教师只有纠正对话教学中存在的偏差,采取确实有效的方法,才能提高师生对话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