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学作文教学改革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改革
摘要:如何实现作文教学改革呢?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材料,学会迁移运用;拓展写作空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找寻多种写作途径,比较系统地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作文教学;改革;创新 作者简介:齐雪雁,任教于河北省昌黎县茹荷镇初级中学。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注入源头活水,使教育工作者焕发了极大的热情,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那么,如何实现作文教学的改革创新呢?笔者结合新课程标准,结合自己作文教学的经验教训以及对作文教学的一些思考,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教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教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教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其次,学生缺少足够的生活积累;再次,个别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存在着偏差。有的教师认为,好的学生作文是教师改出来的,因此,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改,改得十分辛苦,等到改完,学生作文早已面目全非,不是自己的了;第四,学生缺少写作兴趣。
因此笔者主张的作文指导思想应是——“生活积累,作文的源泉;良好的习惯,作文的基础;浓厚的兴趣,作文的翅膀;教师的指导,作文的指路灯”。
一、在生活中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无论如何改革,积累永远是第一要素。
第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比如班级中的偶发事件,课间的很多趣事,课前同学的很多表现等。指导学生留心家庭生活,从家庭生活中积累素材。学生要注意收集家庭成员间发生的种种事情。从社会生活中积累,要鼓励学生注意观察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问题和一些重大的社会现象。
第二,从阅读中获取文字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的同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同时,教师应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言观六路,耳听八方,金口常开。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不能统的过死。《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第二起跑线》、《中国青年报》、《读者》等每天只需短短半小时,就能为创作增加丰富的知识积累、文化积累,因为,一定量的阅读是学生获得写作范式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条件,使他们阅读有方、读书有得。
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还要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从阅读中积累协写作的素材。从教科书中积累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如文章的命题、开头、结尾、主体结构、过度照应等)。从优秀的作文中积累,让学生阅读和积累一些优秀的作文资源有助于学生语感的训练,教师要协助学生收集和整理一些优秀的学生作文片段有计划地让学生朗读、积累、模仿、写作。
二、拓展写作空间,激发写作兴趣 1.“实、新、活、趣”的拟题原则
(1)触动学生情感之泉的喷发点。怎么样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作文题目,首先要抓住契机。教师在制订好作文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学生情况,从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等方面,发现了什么新鲜事,有什么热门话题,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这反映教师的教学机智,让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促使学生浅层的感悟,在理智中闪光。其次,要营造情境,大部分作文题目是事先计划实施的,而教学的契机是偶尔得之。教学情境的营造非常重要,学生受到情境感染,才会有所感,有所思,才会产生表达的欲望。第三,要针对爱好,因为爱好是兴趣的直接动因,爱好是个性化的情趣,话题作文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选择余地。
(2)体现生活价值。作文教学要把学生引向生活,题目的拟定要贴近生活实际还要有实用价值。
2.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1)尝试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作文与说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而现代中学生爱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听、说训练,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的及时指导。
(2)尝试佳作鉴赏与再创。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针对初中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视野不阔的特点,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读写„题中应有义‟,给学生一点启发,或者让学生们大家谈谈。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去自己搜集材料。在作文训练课上,我们注重了导语的设计、写作意境的渲染与写作的指导。针对一些不好写的训练题目,尝试了“佳作引路——学生评价——教师点拨——学生再创”的作文训练形式。学生在例文的引导下,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在教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了迁移思维,写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在训练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如此训练,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3)以课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文命题设计应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谁来架构生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课文就能担此重任。作文教学以课文为范例,可谓就地取材,两全其美。如,学过《社戏》一文后,设计以“童年”为话题进行作文,很多学生无形中就模仿了《社戏》的写作风格,以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时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私。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去写作,为学生更好的展现自我架构了桥梁,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4)激励学生写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作文,从而使作文常写常新,构建写作乐园
(5)改进评价方式,用鼓励建立学生的写作信心
三、切实抓好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
2.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让学生写作时“有米下锅”
3.培养学生拟写作提纲的习惯——让学生写作“胸有成竹”
4.指导学生养成重点练笔的习惯。笔者要求学生买一本笔记本进行“周练”:有重点地选择一种文体来反复训练。你擅长记叙文就攻记叙文,你擅长议论文就练议论文,并且努力做到“考场作文平时化”、“记叙文小小说化故事化”、“议论文杂文化”。
5.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修改学生自己作文,在批判、评价、修订的过程中提高作文能力。一般来说可以按照“学生自改——互改——小组评改——教师班级共改——师生撰写作文心得”的操作程序进行。
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1.先做会写“下水作文”与悟道的教师。教师应加强学习,积淀相当的文学基本功。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率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比学生更好。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前列主动收集作文教学的相关前沿信息,加以归纳、综合、整理,使之适应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还应该多进行写作训练,要求学生写作的文章,教师应该先“下一下水”,这样才知道“水”的深浅,不要老站在岸上呼来喝去,怨这怨那。
2.教师应努力营造写作的氛围,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比如:作文题目的命制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是否有话可说。作文课是否一定要在连续的两节课内完成。可否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及时进行写作实践等。
3.教师要比较系统地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如:话题作文拟题的方法,开头和结尾的方法,结构创新的方法,以及审题、选材、立意、剪材、拟提纲、修改等方法。
总之,初中作文教学应该着重抓好“变要我写到我要写”,“写什么”,“怎样写”这几方面的工作,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作文教学的路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
参考文献:
[1]管永杰.关于中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1999(4).[2]张嘉生.中学作文教学的探索[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1).[3]姜洪根.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9(3).作者单位:河北省昌黎县茹荷镇初级中学 邮政编码:066605
On Middle School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Reform Qi Xueyan Abstract: How to realize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reform? The author thinks that students should accumulate materials in life and learn how to migrate and apply;students should expand writing space and motivate their writing interest;teachers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writing habits;teachers should improve their quality and seek various writing methods, thus to systematically teach students writing methods.Key words: middle school;writing teaching;reform;innovation
第二篇:中学作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中学作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高台县第一中学秦国爱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是用笔说。它与说话一样,是生活的必需,而不是生活点缀”。对于中学生来说,作文最重要的是用心观察生活,激发写作兴趣,说自己想说的、发自内心的话,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写作教学陷入了“一切为考试,一切为分数”的泥潭不能自拔,形成了教师厌教、学生怕写的局面。
鉴于此,遵循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发挥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兴趣已成为当前语文教改中的当务之急。要真正彻底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写作兴趣
写作兴趣的培养有多种渠道,最主要的就是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在写作实践中不断尝到甜头,并有表现才能的机会。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第一、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满足学生的写作需要,要学生抒发真情,首先就得让学生在愉快的、无忧无虑的心境中进行写作活动。因为学生的情感、思维、想象和个性对写作的关系很大,学生只有在良好心境下,思维才能丰富,个性才能发展,文章才能写好。要创设好的写作心境,就要
热爱学生,营造畅快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第二,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平时教师要善于引导,不断点拔,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并适时、恰当地予以肯定。比如一次别出心裁的习作、一篇文章的发表等,都可成为促进学生写作成功的契机和动力。
第三,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改变作文教学单一单调的状况。近年来,全国各地蓬勃开展的文学社团活动和各类作文竞赛、手抄报竞赛等,都是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写作活动。还有的教师把学生的优秀习作推荐给各类报刊发表,或鼓励积极投稿,这些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第四,打破作文神秘感,倡导写实与写话。学生怕写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继承传统,偏重写作理论知识、写作技巧的传授,使学生写作时,总觉得是在完成一项很神秘、很特殊的任务,于是感叹作文之难、作文之苦。如果教师打破作文神秘感倡导写实与写话,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写作成为平常事。
二、用心观察、想象
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没有时代感,其根本原因是作文的主体----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远离了真实的人生和社会的文章,自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剩下的只能是编造作文,戏弄作文。因此,写作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应当使学生明白:写作不是一种外在的要求,而必须为真情而写作、为兴趣而写作、为交际而写作、为实用而写作。
笔者认为,写作教学最朴实的教学方向,就是引导学生向生活靠拢,以内容为中心。日本语文教学界倡导的“生活作文”的写作思想就值得我们借鉴。“生活作文”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容为中心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使学生形成主体的人格,这是一种以基于事实的、以学生的自由为主的教学形态。“生活作文”写的是学生想说的话,且放宽了形式方面的要求,这样的作文不单是为了“应试”,而是与生活相结合,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联系。
三、抒写真情实感
很多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作文既无灵气,也无灵魂;随大流的多,阐述个人观点的少;动辄编故事、说瞎话。殊不知,这正是传统写作教学应当反思的事情。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有意无意地压抑了学生的少年天性。这就使得学生在写作时,不是把它看成发表见解的好机会,而是视之为机械地拼凑材料、生硬地套用写作理论的苦差使。这样的教学,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而且有损于学生心灵的健康发展。
其实,作文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题材的好坏,而是取决于作者有没有对生活的独特视角和见解。诚如罗丹所言,生活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我们对美的发现。文章的素材是确定的、自由的,因此,教师应当努力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上下功夫,在写作指导时少一些灌输,多一些感染,少一些说教,多
一些陶冶,要潜移默化地使社会的道德标准内化为学生的内在情感,使真善美的指向在学生心中引起强烈的认同。诚如是,学生有了悟性,文章自然会有个性,学生有了思想,文章自然会有灵魂。
四、注重读写结合作为作文教学的基础环节,阅读和协作正确反映了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技能训练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从目前见到的一些调查材料看,所有作文尖子都认为,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课外大量的阅读和不断写作,自己是从大量阅读开始走上爱好写作道路的。在他们那里,作文不再是一种苦差使,不是搜索枯肠的挤牙膏,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抒写心灵的园地,是联系社会的纽带,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作家也有类似的经历。他们开始只是对阅读感兴趣,读得多了,积累了语感,自然就开始写了。由于有大量的阅读基础,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很快。所以,要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言之有序,就必须让他们多读、多悟、多写。
总之,要摒弃当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就必须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顺应他们的心理,让他们有兴趣、勤观察,多读写,写真话,言真情。
第三篇:西郊中学教学改革
西郊中学教学改革“新常态·大视导”活动工作方案
为更进一步做好西郊中学教育教学工作,抓好常态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做好常规教育教学视导工作,实现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转变教师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按照局教育局相关文件相求,制定方案如下:
(一)、抓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本学期,组织老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及相关教育理论,将教学经验与学枝能相结合,不断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主要通过“导学、自学、互学”等形式,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全面深化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1、依骨干,引路子
学校邀请县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给全体老师作指导、作讲座,帮助老师更新教育理念;其次,针对学校的课题研究,组织部分老师外出参观学习,拓宽视野、拓展思路,并组织学习汇报,达到一人学习,众人受益的目的。本学期,学校骨干教师上两节示范课。
2、重自学,促发展
只有自身不断地汲取,才能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在教师中认真贯彻落实“四个一”制度:每周安排一次备课组活动,做好一次学习笔记,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教学专著。
3、互交流,共提高
学习的个体是独立的,但集体的智慧常常能碰撞出理性的火花。每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案例或教学反思研讨会1-2次,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让老师围绕专题轮流发言,发言时做到“四有”:有先进的理念支撑,有自已的教学实例,有自我的反思体会,有落实改进的设想措施。
(二)、搞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我校始终按学科为单位成立教研组,为确保教研活动落到实处,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开展“互听”“互评”活动;二是教研组定期、定点、开展活动,活动时要求做到有中心内容,有中心发言人,保证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受益。此外,以活动为载体,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查落实,加大过程视导力度
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有效地开展,各学科骨干教师对组内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导学案批改及辅导作为重点视导内容。通过视导,一方面检查教育教学各项措施的落实,另一方面督促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同时,加强教学改革指导。
(四)、为检验各教研组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每学期各学科开展一次优质课大赛,预赛由备课组、教研组实施,决赛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参加决赛的教师按决赛点班进度借班上课。对大赛优胜者,通报表彰,并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五)、善思考、做好及时总结
发扬成绩,弥补不足,完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重点是检查各教师是否都在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体现了课改精神。在总结的基础上,由教务处进行全面总结。课改总结,侧重于课堂教学模式的完善、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总结出经验,在全校推广。对于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要研究、制订整改措施,并在以后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中加以克服。
第四篇: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可行性途径——
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可行性途径——
开放性作文教学和网络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这一系统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在与作文教学有关系的同时,还受学生自身知识、技能和认知水平的制约。作文教学的改革,一直是许多人热烈讨论的话题。
传统的作文教学在取得很多成绩的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最主要的就是,多年来,许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总是以“为了升学、为了考试、为了分数”为目的,经常忽视学生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情感。因此,在这种“功利”思想指导下,一批专事章法,决窍的作文指导出笼了,一条“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捷径被发现了„„师生双方都绞尽脑汁想着如何给文字化化妆,以致于课堂作文教学很多时候是死不死活不活,了无生气的,学生经常为了应付而写作一些生硬拔高的所谓“主题鲜明”的文章,使得课堂作文教学常常处于进亦忧退亦忧的尴尬境地。
有学生在日记中曾这样抱怨:“从不敢直抒胸臆,也不敢文思飘逸,因为那样虽会让自己的性情得到真正的释放,却会使语文卷头的分数大打折扣!在蹒跚中前行,在小心翼翼中探路,生怕自己妙手偶得的“狂言”或不甘平庸的‘妙语’,令判卷老师大跌眼镜!”
而与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追求分数的目的相反的,恰恰是考试中作文命题的探索:从命题作文到半命题作文,进而演变成为给材料作文,直至稳定为话题型淡化文体作文„„形式越来越接近中学生的写作心理,越来越尊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深层心理活动,越来越向素质教育的大背景靠拢,这就向中学作文教学提出了挑战。
中学作文教学该向何处去?
开放性作文教学和网络作文教学不失为两条可行性途径。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这一思想体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实行开放性作文教学。所谓开放性作文教学,其实也就是教师主动给学生营造和谐而轻松的写作氛围,展开广阔而自由的写作天地;让学生在创作激情和“有话要说”的冲动驱使下,自觉走进色彩斑斓的社会“大超市”,光顾琳琅满目的“开架生活大书橱”,让学生用聪颖的眼光透视生活,占有、消化、吸收,摄入眼帘的最为欣喜的或深恶痛绝的、最富情致的或令人感伤的,最有社会意义的或违背情理倒人胃口的典型材料,使他们的个性化的审美情趣与独立创新的理趣与灵感发生碰撞,拔动写作动机的心弦,情不自禁地“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
教师在实行开放性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为他们提供充分展示自我并完善自我的机遇,引导他们把自己在生活体验中聚合起来的认知激情裂变成为发散思维的创新核能源,把自我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都尽兴地释放出来——学生们在自我创作过程中的细心修饰、精工雕琢、刻意创新,可以造就出最令人满意的作品。
采用这种作文教学方式,教师切记要做到: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潜能。以课内专项作文为主渠道,结合课外各种形式作文为主战场。
事实上,作文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发挥在对作文系统的优化调控上,也就是要调适好学生的作文需要与作文活动的育人功能之间的关系。过去的作文教学,往往是由教师把作文的需要外加于学生,使用得最普通的刺激因素就是考试,于是造成了为考试而作文的局面。不仅给学生造成压力,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也有不少负面影响。所以,教师应通过相应的“生活故事”或情境创造,诱导学生进行生活感知和体验,在情境的问题设置中激发学生美好生活,发现矛盾的兴趣,进而推动他去观察和思考,产生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在这个时候,教师再适当给予学生有关语言运用和作文方法等方面的启发和提示,在调动他们既有资源的同时补充当下他们急需的东西,学生的作文就会水到渠成地自然流泻出来。
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强调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自主作文的训练。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作文前和平时多进行生活积累和资料积累的活动,并使之成为学生的习惯。除把文章形成文字外,可以随时提醒学生自觉进行多种训练,如定向交流、口头表达等。在作文后,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及时全面的评价修改活动。在教学中,可采取教师评、学生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师评-生评式复评、生评-评式复评等方法。其实在以往教学中,有很多教师采用过这些方法,只不过由于指导思想的偏颇,方法变成了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使用这些方法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潜能。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中有限的社会生活的同时,应及时引进生活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丰富生活见闻,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引进教学中,比如:演讲比赛、抽签作文赛、口头作文赛、故事会、手抄报比赛、报刊剪摘活动、争鸣辩论活动、新闻语竞猜活动,介绍新技术分析新思想及叙述新事物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获得提高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社会上进行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审视社会。比如,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承办街道文学建设、义务当导游,为本地产品写广告词、写对联、写标语等,以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开阔视野,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在作文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跳出“命题禁锢式”的泥坑,首先使命题走向开放。这个开放有以下几层意思:如果教师命题,要注意联系实际,面向生活;或者可放宽命题的范围,让学生自选角度;教师可以不限文体,让学生自主选择;平时鼓励学生多写随笔,自定命题。
从教学途径来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多种训练,有时可以不求成篇,甚至可以“一学期只写一篇作文”——小型的、分解的训练,有助于课堂的操作,目的就是要做到:“积跬步致千里,”“积小流成江海”。
在作文教学中,与开放性作文相辅相成的,教师还可以尝试运用网络技术进行作文教学。网络作文教学能突破传统作文教学形式上的时空限制,能把丰富的相关信息浓缩进短暂的课堂,使师生的交流在更加丰富的层面上展开,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和发挥,它为提高学生作文效率和作文水平提供了新的途径。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在网络作文教学中,教师运用网络技术把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媒体集于“一机”,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真实的生活空间里获得深刻的印象、真实的感受,从而较好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查询调用网络中的作文资料库,丰富写作素材,这样,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利于他们从被动的接受命令转为独立地思考问题。
同时,网络的监控功能为教师深入学生的思维过程提供了理想渠道。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中的教师主机时时获得学生的作文资料,了解学生的动态,便于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运用网络技术,“登陆”各学生分机,教师可以较快掌握学生写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和困难,及时进行个别辅导,从而优化训练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中,教师把自己提前精心准备的各种资料(文章、数据、图形、参考书籍)存入资料库,和学生们利用网络的监控和广播功能把典型词、句等方便地传输给所有学生,可以营造愉快热烈的氛围,在这个情境中,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在评议他人作文的过程中,也使自己的作文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因表现欲的催动,学生一般会将自己的作文呈现在同学面前,共同品尝成功的喜悦,而不必担心因字迹潦草等其他原因引起别人的议论,因此羞于将自己的作品公布于众。运用网络功能,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参与度。但这一环节对教师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那就是要时时监控,不要使“网上评议”变成“网上聊天”。
在如今的作文教学中,运用网络进行教学,还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谈不上是一种教学思想,更谈不上成为一种作文教学体系。其实,这是一个有很大发挥余地的空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它的优点会日益显露出来。
在作文教学实践一路前行到今天,在各种教学理念百花齐放的今天,作文教学该何去何从?希望开放性作文教学和网络性作文教学能成为一种良好的突破。
作文批改
前面说过,我当过语文教师,怕教语文课。现在回想,怕的主要原因是不愿意批改
作文。这倒不是由于厌恶劳累,而是一直感觉到,时势要求精批细改,费力很多而收效 很少,不值得。有什么办法可以费力不多而收效不少吗?自然很难。不过,分析收效很 少的原因,认请了病,即使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求略有好转还是可能的。因为相信有 此可能,所以决定最后再诞妄一次,说几句有关难治之症的处方的话。
据我所知,对于批改作文,有不少语文教师感到头疼。这里无妨从头疼说起。感到 头疼,原因很多,大致有以下这些:
(1)太费力。我没有为调查作文出去过,可是常常听到调查过的人说,也看过一些 征集来的作文本(中学生的),有不少确是质量很差。甚至字不像字,标点不像标点,错别字,用词造句错误,到处都是。浑身是病,即使你是医道高、责任心强的医生,看 见能不皱眉吗?这种烦恼,凡是教过语文课的人都领略过,不必多说。
(2)难于改得恰如其分。有错误要改,要批示,怎样改、怎样批示才算好?一般的 看法是精批细改才好。怎样算精细?精细就一定好吗?比如错别字,只是指出,让学生 自己改,算不算精细?种种问题,稳妥的解决办法不好找,为其基础的理论更难说。(3)翻来覆去,难免厌烦。批,改,一般是两周一次。作文的水平相同或相似,批 就不能不老调重弹;错误相同或相似,改法也就不能不老调重弹。这样,不要说学生觉 得不新鲜,连老师自己也难免烦腻。
(4)最要命的是多半没有成效。作文提高要靠很多条件,我的看法,批改是其中不 很重要的一个;何况所批所改又未必得当,还有,学生又未必注意,牢记于心。(5)难于做到人人满意。求学生满意是不容易的:改少了,他们会以为不负责,甚 至把作文不能提高的原因完全推到教师身上;改多了,自信心强的学生会以为不识货,吹毛求疵。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经常是一派,总嫌改得还不够多,批得还不够细。这种 种意见会形成一股力量,像泰山一样从头顶上压下来。想支撑住,唯一的办法还是精批 细改,不管有用没用,反正可以躲开偷懒的指责。其结果,很明显,就是天天晚上伏在 案上,批批批,改改改。
(6)有个别教师,自己水平不高,还要加上两种麻烦:a.对错好坏看不出来或拿
不准,自然不知道应该如何批,如何改;b.如果还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水平不高,这就 最容易事与愿违,因为批改要动笔,动笔是变相地立字据,等于让人家录了相,面容不 美就再也瞒不住,不像讲课文,可以东拉西扯,暂时遮掩过去。
不过,不管头疼不头疼,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想出不用作文课的学作文的方法,因而也就不能不批改。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在批改之“内”想。还要批改,求完全不头 疼大概很难,因为,如果在作文质量的提高方面还不能出现奇迹,有些麻烦事就总会遇 到。不得已,只好退一步,决心不怕麻烦,只要能够有成效就好。这办法是什么呢? 这里先要交代一下,就是刚才说过的,作文能通,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交流的阵地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了。对学生来说 ——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长期以来,在 此种情绪的影响下,作文成了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毫不相干的第三者,一直阻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其实,笔者以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教师——作文—— 学生”一体化,才能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
(一)让作文批改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
初中生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有时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就是说,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各种文体的模式套路已基本成型了,但有时一些具体的写法却把握不起来,明知这样写不妥,却又不知该如何修改,此时教师就应给与适当的点拨,引导其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比如有一次,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与创新思维,我故意布置了一片老掉牙的作文题——秋天。其中有一个同学在作文自批中写道:“本文围绕秋天写了几足球天特有的景象,如秋天的晴朗与凉爽,秋天的丰收与繁忙,但又写到了秋雨中树叶的绿,似与要求不符,但这确实是我的所观所感。”而在互批中也这样写:“本文抓住秋写了不少景象,语言很优美,让人读后仿佛跟随作者也走进了那温柔的绿巷里。但本次作文要求写秋,文中却出现了不少绿,好象给人以春天的感觉。”从学生的批语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此类作文的写作方法认识有误差,竟以为写秋天时颜色必是黄,而不能用绿。于是我在批语中写道:“其实,秋天时写绿未尝不可,关键是写出秋天中的绿与春夏中绿的不同之处来。例如,春天中的绿是新绿,夏天中的绿是墨绿,而秋天中的绿是黄绿,绿中泛出黄点。所以写景作文重点是把握住景物特征,把看似相似的东西写出一个与众不同来。”如此以来,既纠正了学生批改中的失误,又指导了写作方法,正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二)让作文批改成为思想交流的阵地
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阶段,自以为是大人了,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了,但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又不免流于肤浅或片面。这在作文中便能很大程度的体现出来。记得一次半命题作文,叫“我再次感受到了”有个同学写的是“我再次感受到了虚伪的可鄙”内容是前不久为迎接市教学规范化学校所做的某些工作。文中把为迎接验收,老师精心备课,学校全面打扫卫生等写的虚伪可鄙至极,表现出了极大的厌恶,措辞相当激烈。他在自批中写道:“本文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很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受,我就是看不惯学校的这种弄虚作假……”而在互批中这样写:“本文取材于实际,很有真情实感,但说话欠妥当,一个学生不应该用这种口气批评自己的学校,其实这一切都是为我们好。”看来,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反面素材”学生在思想上有很大分歧。于是我在批语中写道:“你能够抓住身边的事,善于观察,巧妙入文,抒发了真情实感,很好。但我还希望你能深入的思考一下,将学校平时的工作和验收时的工作作个比较,是否那次的工作是彻底的虚假?难道老师平时就没精心备课?学校平时就不打扫卫生?总之,我们应该学会全面深刻的去分析某一现象,而不能简单的把一事物定为好或坏……”那次作文之后,我曾作过追踪调查,我发现那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已渐趋成熟,待人接物也较缓和了,一次贴心的评语交流,使其免于思想上误入歧途,我很感欣慰。
(三)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中学生受生活实际和阅读范围的限制,作文取材较窄,纯粹胡编乱造就会漏洞百出,所以学生作文选材多是围绕身边发生的事或亲身经历展开。尤其是我强调学生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所以从学生作文中常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一次,生物老师向我反映说某同学像有心事似的,一节课什么都没背进去,提问时一问三不知,也不知怎么回事。这答案竟让我在作文中找到了,那周的作文话题是“选择”,从文中显示出她收到了男生一张纸条,正不知该如何选择呢。文笔极端细腻,心情异常矛盾,直至最后也没下定决心,甚至还求助月亮星星告诉她该如何选择。很显然,这是初中生常见的早恋现象,这种事不谈,学生面临彷徨,很有可能走上弯路;面谈,又会引起学生心理的恐慌,让其无地自容。于是我便借作文批改进行了一次旁敲侧击的教育:“看得出来,文中的主人公正经历着一次痛苦的煎熬,别的不说,但是一张纸条就已搅得她睡不好觉,听不进课了,以后还能怎样?要知早熟的果子虽然好看,却是又酸又涩。我们是否应该帮她尽快走出青春的沼泽地?”下次作文再交上来时,我发现“月亮不再昏暗,星星不再眨着迷惑的眼睛,主人公的脚步也坚定了”我心中的那块石头也落了下来。如此以来,既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又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何乐而不为?
其实,这种方式的作文批改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是满足了学生对作文的期待心理,因为自己写出来的作文能够引起别人的共鸣了,这会大大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方法,又有了兴趣,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不是一个大难题了。
简介香港同行关于作文批改的研究
作文的批改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不在少数”,叶圣陶讲述道:“这些教师都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的体会跟我相同,都认为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①。另一方面,这项徒劳无功的劳作,又是语文教师繁重的事务,一叠叠作文簿像一座座山,压得教师“苦不堪言”。改变这一现状一直是人们企求而未能得到的。香港的何万贯对此作了一系列的研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何万贯在这方面的主要论文有《符号批改作文的效果》《利用录音带批改作文》《内地参与实验学生对“录音带批改”写作教学法的反应》《在内地中学利用录音带批改作文的一个实验》《学生对“录音批改”作文的回馈》《有效的作文批改一录音批改作文》《提高学业成绩稍逊中学生读写能力的教学策略》②,现综合评述如下:
何万贯关于作文批改的一系列研究,理论的出发点主要受西方的写作过程教学法、写作交际教学法等的影响,而其实际效果也为这些观念提供了支持。在《符号批改作文的效果》一文中,作者论述了所持的理论依据:“修改(revision),在写作的过程中,是一项重要的认知活动。修改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建构和提炼语言的过程(process of structuring and shaping)(Fitzgerald,1987 sommers,1980; Stallard,1974)。Bars(1983)的研究表明,„修改‟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程度。Hull(1984)及Lehrer&Comeaux(1987)在„错误侦察‟实验中,要求受试者侦察和改正篇章错误,并说明原因,效果显著”。“P.Gurrey曾指出:„由学生去修改他自己的作文,会对他的学习产生什么效果呢?那是要他改正作文时,他就可以将语文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在心板上;至于由教师来改正错误时,学生的心理可能继续去保存那些文章上不正确的格式,因为正确的格式未必能够将它取而代之的。因为改正只是写在纸上,对于仍然存在着的学生心理中的语言不正确的使用方法,可能完全不发生影响。需要改正的是学生的心理习惯而不是纸上的文章”。在《在内地利用录音带批改作文的一个实验》中,作者进一步指出:“作文„批改‟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直接沟通,目的在于刺激学生的思考,令学生有被„确认‟、被„接受‟和被„欣赏‟的感受,而这种受到认同和赞赏的感受将会转化成一种„自我改善‟„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
依据上述理论,何万贯从作文批改的三个方面探讨“有效批改”的实质内容。首先,批改的责任。传统的作文“精批细改”方法的特点是教师负批改的全责:文章初稿由学生写,修改和定稿则由教师承担,学生为应付教师而写作,以为把作文交给老师,就是作文活动的结束,而把改错的责任推到教师身上。另一方面,学生从来没有参与过整个写作过程,他们生产的从来就是半成品,在推卸责任的同时,学生也放弃了行使写作的主权,因此难有进步。“要把„批改‟变成有效的教学手段”,作者说:“必先正其视听,让学生清楚明白,„核对‟„复核‟„修改‟„重写‟步骤其实是写作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是完成„写作过程‟不可或缺的步骤”。其次,批改的方向。批改学生作文的方向不应该偏重修改“错误”,而应多给较宏观的写作方向性的指导,迫令学生重新进入原来的“写作过程”,思考其当时的困境,然后根据教师的意见加以“修改”。这又分三方面。一是教师的意见应该朝着“建设性”“鼓励性”和“发展性”方向进发,要“多看优点、宽打分数”。二是意见的着眼点应该关注大的环节,比如论点和论据、首尾与呼应、段落衔接等,而一般情况下不应该只关注错别字、病句等细部。用录音批改法,错别字、病句原则上不改。三是教师的意见务求具体,批语不仅要明确修改的目标,而且要有明晰的内涵。再次,批改的具体方式(此点为本文笔者归纳,何文的原意是批改的作用)。何万贯主张的具体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符号批改”,指教师“运用在学生作文本上画上符号的方式,指出文章有什么缺点,最后由学生自己改正”。符号分为三大类,即“机械性的修改(标点、错字)”“词汇运用的修改(词汇的增删或修改)”“内容表达的修改(意义的修改、增删)。另一种是“利用录音带批改”,方法是这样的:学生在交作文本的同时交一盒录音带;教师看学生的作文后,“找出三个„批‟(包括优缺点)的重点”,录下口述的批语并在相应的地方画上符号;学生在家中听教师的批语录音,按教师的意见修改作文后,再交给教师。两种批改方式都十分强调作文讲评这一环节。
上述两种批改,作者均采用教学实验的研究方法,并从实验中得出支持的结论。实验的程序这里从略,只介绍结论。“在教学效果方面,符号批改与精批细改彼此对比悬殊,证明符号批改比精批细改收效大”。在符号批改的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参与者,他们大部分都能根据符号的指示,逐一修改有关的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责任感和斟词酌句的作风。教师采用符号批改之后,所花的时间是比原来多还是少,答案不尽一致。作者认为在实验性阶段可能需多花点时间,实验一段之后,当教师和学生熟悉了这种方法,所花时间当会逐渐减少,而比精批细改快捷。采用录音批改,“实验组与控制组学生在作文总成绩方面之表现有显著差异,即实验组学生在写作方面总成绩较控制组为优胜”。在写作内容、标点错字并未受到影响的同时,实验组在“行文”上略好于控制组,而在作文结构方面(即录音批改的重点)则显著好于控制组。“实验证明,利用录音带批改作文,不但可增加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更可提高学生整体的写作水平”,“尤其是对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表达方面的指导,收效更为显著”。教师录音批改所花的时间,原来就设计为与精批细改持平。按照何万贯的估算,精批细改一篇作文大约10一15分钟,教师批语长约20-60字;录音批改一篇作文设计为10分钟以内,每10分钟教师可说2000字左右。在达到“个别化”指导的同时,评语的信息输入量大应该也是实验收到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录音批改,1997年在华中师大的《语文教学与研究》(第5期)曾有专文评介。1998年前后,在广州市的一所中学进行了移植实验,据实验者报道,与在香港的情况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在报道内地移植实验的文章里,作者引进了“协作式写作”的理念:“据 Woolever(991)研究所得,由学生开展讨论这种„协作式写作‟(collaborative writing),无论对成绩高或者低的学生都有其积极意义”,而内地的移植实验证实了这一论断的可靠性。
①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转引自何万贯《符号批改作文的效果》。
②何万贯《符号批改作文的效果》《利用录音带批改作文》《在内地利用录音带批改作文的一个实验》,分别裁《教育学报》2000年第1期第151-163页、1997年第2期第一15页、1998年第2期第221-230页,香港中文大学。下引自上述三文的不再出
作文批改研究辑评 作文批改一直是语文教学研讨的热点。是精批细改,还是多就少改,抑或是只批不改?批,怎样批?改,怎样改?语文老师们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这里仅就近期研究情况作一点
辑评。
注重激励
图画激励。即用简笔画代替眉批。发现妙词在旁边画“红五星”,发现佳句则标示“小红旗”,对想象丰富的句段画“红叶”,对好的开头结尾送“飞燕”,在内容具体的段前画“小金鱼”,对构思新颖的习作在题目上画“小舟”。
批语激励。好话多说──教者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字、词、句、段、章的一点一滴可取之处,给予充分鼓励。坏话好说──用旁敲侧击法婉转地指出作文的毛病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口头激励。个别交谈,沟通师生感情;当众肯定,尤其是后进生有进步的作文给予肯
定,具有鼓舞促进作用。评奖激励。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开展“四奖”、“三优”评奖活动:“四奖”即进步奖、优秀奖、希望奖、创新奖──每次都有“红五星”。“小红旗”则评进步奖,有两片以上“红叶”评优秀奖,一学期作文得过四只“小金鱼”评希望奖,只要得过“小舟”即评创新奖;“三优”即优秀小记者、优秀通讯员、优秀小作家──主要看学生在校黑板报、广播
站、校报的发稿数来评定。(见《江西教育》2000.6)
[在作文批改中贯彻激励机制,用简笔画代替眉批,直观形象,能引发学生兴趣,而批语激励、口头激励乃至评奖激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自信心、进取心和竞争心,对于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批语大忌
一忌空洞浮泛。有的老师的批语侧重理性说教,甚至只评不导,草草了事。二忌面面俱到。作文批语不必巨细无遗,每次最好只选一两个“点”下力气。
三忌缺乏真情。作文批语要加大情感分量,以情诱情,以情激情。
四忌褒贬过度。作文批语要实事求是,“宽”中有“严”,防止“捧杀”或“棒杀”。
五忌满篇见红。作文批语要精当,注意启发性和导向性,不要批得满纸通红。六忌批、练分离。不能重总批、轻旁批,要对遣词造句、表现手法等提出意见或建议,有针对性地设计小练习,做到批、练结合。
(见《湖南教育》2000.18)
[以简笔画代替眉批是一种方式,多见的还是文字批语。本文所谈六忌确是作文批语的经验之谈,因为来自教学实践,所以切实可行,应该成为我们写批语的借鉴。]
引导学生参与批改
一、教师批改作文时应重在批,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要把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主要从加强学生作文修改实践的角度出发,设计相关的训练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作文批改,教师可以在作文的眉批栏内,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设计练习,内
容可以分为两大块:文面和语言„„
(见《新疆教育》2000.7-8)
二、作文教学中的评改不是教师批阅后,学生被动修改,而是让学生成为评改的主人。首先是互读互评。在班内成立若干作文评议小组,分小组读议别人的作文,促使学生
对作文初稿进行自我完善。其次是从各组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在班内读评。互读互评并经过修改的文章在班内读评,肯定成绩和进步,允许“听众”各抒己见,还允许作者解释说明,能使学生获得新的启示。
最后是让学生参照老师和同学的评改意见,认真仔细地推敲和修改自己的文章。
(见《天津教育》2000.4)
三、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用读改法、互改法和冷却法来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读改法,让学生各自朗读自己的初稿,边读边修改;互改法,鼓励同桌学生互相批改,互相受益;冷却法,分期中、期末两次,让学生把前面写过的文章拿出来再读一读、查一查,经过冷却
后重新审阅,会发现很多问题。
学生自改后,教师仍要批改。注意多就少改,指点迷津;注意因材指导,有的放矢,如差的“改重于批”,好的“批重于改”;注意循序渐进,培养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自己
批改作文。
(见《甘肃教育》2000.6)
[语文界老前辈叶圣陶先生一直主张“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要让学生自能作文。以上三则资料,都注意了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来:第一篇强调教师指导,学生自改;第二篇强调互读互评和集体读评,然后修改;第三篇则强调读改、互改、冷改,进而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立批改的能力。这些都是十分可取的。愿我们的作文批改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作文批改之我见 王静 3.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作文教学中我着力进行作文批改的尝试。
一、加大学生评改的参与度
作文完成后教师要进行作文评改课,宜在当天或第二天进行。作文评改课上教师要选出有针对性的习作,组织学生先评后改,在此过程中要教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方法。开始时可以先挑挑错别字,通通句子,调调顺序。然后再指导学生进行重点改,重点评改中的要求应与作文起草前的要求保持一致。集中修改了例文后,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在学生进行自我修改后,也可组织一些同学互相修改。鼓励学生高声朗读自己的文章,在读中欣赏自己的优点,在读中发现自己的毛病,在读中揣摩最佳的表达方法。让学生在作文本上利用修改符号直接修改,教师对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态度及作文的结果进行评价,给予增加分值或多次记分的办法。或者利用一些小印章表示他们的进步。
二、教师批改作文的技巧
教师在评价一篇作文时,首先要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把赏识毫不吝惜的送给学生。写批语的时候要按不同的标准来评定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人人都有机会获得“最佳”,使人人都能获得快乐而充满自信地进行习作。
1、竭力捕捉闪光点
为了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在他们的作文中我竭力寻找字里行间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他们经过修改后的作文有点滴进步,如一句话或一个词,我都会给予鼓励。如“这个词用的很准确”“这句话写出了秋天的美”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注着他的细微进步。
2、婉转提出修改意见
由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限,作文经过修改后难免还会出现错误。教师的批语要既有鼓励性又有建议性,使学生既能看到成绩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如“你写出了草莓的样子,好象让我一下子就看到了,但是我还想知道它的滋味,能告诉我吗?”
三、营造佳作欣赏的氛围
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大家的赞同,为了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我每次都会选择不同特点的几篇佳作或几个有特点的片段让同学在班上有感情的朗读,让大家品评欣赏。有时我们还会进行佳作交流,还会把优秀的作文推荐给学校的广播站以及各类报刊,以努力给学生创设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
石城中心小学:王静
第五篇: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今秋,我们xx中学以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优化和充实了教师队伍,全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学校基础年级开设了四个课改实验班,与邓州市其他五所学校结成了课改联谊学校,多次在一起研究课改实施方略。暂时借鉴了漯河二中读、议、展、点、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推出了课改联谊学校师生共用教学案,我校教师结合我乡原有的“五步教学法”课改模式,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实践探索,已初见成效。现对我校两年来的课改规划、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效作如下总结汇报。
一、坚定信念实施课改,改善环境保障课改,先进理念引领课改,上下合力共谋课改。
两年前白牛乡教育之现状令人堪忧,徐校长在摸清了实际情况后,立即提出了整合白牛教育资源,全力实施课堂改革的明智构想。先期整合、实施课改在XX学年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XX年中招考试中已初见成效:XX年我校被评为市师德师风先进单位;XX年我校在全市教育教学工作总评中名列第七,荣获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XX年春期至今,筹资兴建的教师公寓楼、男生公寓楼、800平米的学生餐厅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园绿化面积的增大,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的整饬、完善,无不为全校师生实施课改创造了舒适安定的校园环境。
为进一步加大课堂改革的力度,真正有效地实施课改,从XX年秋期开始,中心校徐扬校长、十二中丁校长多次到省内外的课改名校参观学习,每次都带回了大量的课改资料,供教师们学习参考;XX年春期安排部分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到山东杜郎口中学实地考察学习一周,获得了第一手材料和真实的体验、感受;从今年8月份至今,学校加大课改资金的投入,先后为每位课改教师配置U盘,为各科室、办公室配置电脑,为四个课改班配置了投影仪、电脑等一应俱全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参与课改的教师也激情饱满,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改实践中去,学习理论更新观念,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全力追求高效课堂。总之,从中心校到十二中,从领导到一般教师,上下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全力搞课改,坚定搞课改,掀起了一股无与伦比的课改热潮。
二、长远规划课堂改革,方法措施紧跟课改,抓实抓活教学常规,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完善机构制度,做好长远规划,抓实课堂改革,由点到面深化。
实施课堂改革之初,我校即成立了新课改办公室,组建新课改领导小组,制定了《课堂改革工作计划》、《课改教师培训方案》、《日清周测月考制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高效课堂评价细则》、《教师量化考核制度》等,力求使课堂改革有目标、有计划、有保障地实施和深化,以课堂为教学主阵地,探索教法、学法。每周组织课改小组成员对所有课改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活动,及时教研,查找问题与不足,反思总结,及时督查改进。
第二阶段,大力开展“校园四课活动”,要求所有教师,不分教研组,跨学科跨年级相互听课、评课,人人发言,相互学优点,提建议,共同提高;调整作息时间,每天利用午自习和晚自习时间作为师生的预习课,为展示课做准备。同时邀请市教研室领导到校听课、评课,指导课改,提供最新课改信息,便于我们及时调整策略;与联谊学校及其他兄弟学校加强课改经验交流,共享课改优秀资源。鼓励课改教师之间、课改教师与非课改教师之间常态化地听课、评课,共同进步,特别是九年级教师也要多向七、八年级教师学习,也为明年能尽快适应新的课改模式打下基础。
下一步,要求教师们要多研究教材教法,继续完善课堂教学各环节的实施,加大对部分课改专题(如班级学习小组建设等)的探究,精讲精练,及时反馈,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常教常新,使我们的课改模式更具实效。
2、制定教改措施,抓活教改环节,落实考核奖惩,有效提高质量。
为了落实教育教学常规,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具体从常规工作管理、常规工作检查、常规工作落实和常规活动开展等几个方面抓起,切实树立了与新课改相适应的课程观,创新办法,克服困难,不断优化教学设备和条件,开齐、上足、教好应开课程。具体方法及措施如下:)积极倡导高效的备课方式,抓实教学案的编写和修改。
2)先进理念很重要,但实践是检验理念的最好的标准。我们始终把课堂作为实施课改的的主阵地,抓好预习、展示、训练三道关。要求教师深入实施新课改模式,多尝试,多反思,多学习,多研究。
3)课内外练习遵循精选、精练、精批、精评以及练必收、收必批、批必评、评必纠的原则,对各学科作业布置及批改,学生作业格式提出统一要求,定期督查,及时纠错。
4)加强质量监控,坚持实施日清周测月考制度,辅助课堂教学,巩固知识积累,落实培优补差。
5)常态化开展“四课活动”,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加强教研,查缺补漏,共同提高。
6)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和落实,查一次通报一次,有错必究。
7)领导随时走进课堂,听课评课,督查课堂改革实施情况。
8)加大教育教学资金投入,配齐课改教学设施,指导教师掌握使用电教设施,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
9)完善考核机制,落实奖惩措施。
总之,真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贵在坚持“五个到位”,即方案制度制订到位,检查考核落实到位,师生观念更新到位,课堂改革坚持到位,激励机制奖惩到位。
三、全面提高师生素质,师生管理凸显亲情,亲历亲为敦促课改,打造自我最佳模式。
我校在教师管理中一贯坚持制度化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通过这两年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教师量化考核细则的制定和实施,目前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业务、管理能力得到了加强。特别是中心校徐校长、丁校长的亲情管理(不仅及时有效地做好教师的思想指导工作,还筹集资金为住校教师建了公寓楼,为每一位教师量身定做了校服),无形中提高了教师们的事业心、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学生管理上注重两点:人品与学识同等重要,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所以我们的育人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康、品德高尚、基础扎实、全面发展、自主创新的中学生。从XX年春期开始,我校政务处着手组建了学生会、团委会,力求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和养成教育。特别是今秋政务处、校团委举办了一系列文体活动,确实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参与意识和表现能力,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容,学生之间的友好相处,使全校师生共处于xx中学这一个亲情洋溢、充满活力的大家庭之中。
XX年春期至今,中心校徐校长、初中业务组王组长,丁校长全程参与课改活动,亲历亲为,出谋划策,深入课堂,参与教研,时刻关注课改动态。徐校长、王组长每周至少有三天时间要到学校了解课改动态,参与听课、评课、课改联谊等教研活动;丁校长更是把教室当成了自己的办公室,听课、点评、指导、排忧解难,他听遍了全校每一位教师的课,他工作手册上30多次的听课记录早已填满,现在听课只好用活页的听课记录表。来此观摩指导的程传玺局长曾戏称:“要找丁校长,请你到课堂。”
在市、乡、校各级领导的关注、敦促之下,我们的课堂改革风风火火,目前已初见成效,课堂上的教师是那么的有激情有魅力,从容主导,举重若轻;展示时的学生是那么的积极主动、多才多艺,个性张扬,俨然一个个小老师模样。课下课堂、活动赛场、《九江春晓》、“校园之声”……无不留下我们学生阳光靓丽、聪慧多姿的青春影像!
新课改教学模式很多很杂,却始终离不开以教材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三主方针”,始终离不开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我们学过洋思、杜郎口、永威等很多先进模式,但我们在课改探索中会一直坚持结合自身特点,不辞辛苦,活学活改,坚持不断学习和创新,一定会找到最适合我们的高效的教学模式,一定会走出一条宽阔通畅的课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