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因材施教 努力尝试个性化教学发言稿
因材施教 努力尝试个性化教育
------排埠镇小学校本教研汇报材料
导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抓好校本教研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校在总结上学期质量情况的基础上,主动寻找差距、反思不足、激发全镇教师的质量忧患意识。进一步明确学校在教学质量方面的严峻形势和主要任务,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在个性和共性中和谐发展,在平凡中得以诠释,我镇全体教师在学校领导的先进理念引领下,在校本教研工作中进行了个性化教育的大胆尝试。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因材施教,努力尝试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就是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护养学生个性,激发学生主动成长,使教学的深度、广度和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充分发掘学生潜能,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一、个性化备课
备课,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是教学的前奏,是课堂教学的“战略”策划,“战术”酝酿。新课标明确指出:新的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个性化备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维,是对人的重新审视,是在个性的张扬中建立自信的教学生活,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备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个性化备课使师生互动根植于充满个性自由的教学土壤里,并且能够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把每个学生的个性潜力充分发掘出来,让课堂永远充溢着蓬勃的生命活力。教师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备课? 一要“备”中有“人”,二要“备”中有物。
我校在教师备课这一环节采取的尝试做法是:对教师备课进行改革,明确规定:
(一)、备课年限:五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必须按《铜鼓县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备详案;五年至十五年教龄的教师,采用批注式和纲要式相结合备课;十六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可以把纲要式内容融入批注式。
(二)、批注原则:
1、实用性原则。认为有用的才注上去, 不做无用功。
2、简略性原则。要惜墨如金,一目了然。
3、探究性原则。多注自己的思考,学法,延伸性的东西。
(三)、批注方式:
1、批注式指在教科书、参考书和练习上批注内容的处理、教材的理解、教法的选择、环节的把握;
2、纲要式指在备课本上书写课题、总课时、教学要求、教法与学法、学情分析、重难点、社会生活实例、分层习题、教材拓展、课后反思或二次备课、板书设计等内容。
(四)、批注过程:教师首先要读透文本,在此基础上再将参考书、课外资料等进行资源的优化整合,最后在课本上进行科学可行的批注。
这里介绍几种数学课型的备课方法:
1、利用课件备课(1)采用流水式,重点地方做好标记和提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让教学环节更加清楚;(2)摘要式,好处是更加的直观。
2、导学案式的备课,适合于已有一定知识经验的课,会大大提升学习效率;
3、板书式备课 它使得教学环节更加清晰、教学重点更加突出;
4、创设情境以游览线路为主线式的备课 会让数学的教学更加贴近生活;
5、表格式备课 一般用于整理和复习课,例如整理加法、乘法几个运算定律和除法、分数、比时,便于学生比较异同点;
6、批注式备课 用于一题多解和思路较复杂的练习课。
我校教导处在每次常规教学检查后,都及时将当月检查通报下达到村小各学校,做到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到每一位教师,以便让老师们查漏补缺,调整好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
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备课可谓变化无穷,但是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多思考、多钻研,就能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备课。有了这种精神,教师的备课才能不为教材所束缚,不被教参所左右,才能激发学生的心智,将课堂变为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智育能的场地。
二、个性化校本培训
1、为加强常规教学的管理,新学期伊始,我校校长必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铜鼓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排埠镇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排埠镇小学教师课堂行为规范》《排埠镇小学教师激励制度》等各项规章,本学期组织召开教代会,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和教师考核制度,奖优罚劣,以制度管理人,促进教师积极工作。
2、为让老师们,尤其是一些新上岗的教师尽快掌握课标精神,我校在新课标学习上采取了将内容做成PPT,把有所改变的及重点的地方做出标记,组织教师一起学习,其次打印成试卷,人手一份进行自主学习,此外,记不少于5000字的新课标读书笔记等方法来领悟课标精神,再把新课标理念灵活的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
3、本学期我校迎来8位新教师,为让他们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正确引领下,我校教研组在“师带徒”工作上下了不少力气。开学初,教研组指定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教师结为对子,为指导徒弟如何备课好,熟悉备课环节,我们有的师傅手把手地在徒弟的备课本上备下了第一课。师傅们除了主动邀请徒弟到自己的课上听课还深入徒弟的课堂指导教学工作,例如徒弟在公开课前师傅会主动过问他的课前准备、课件、教具、备课、重点环节设计等情况,对他们进行课前指导。课外也是经常在办公室一起探讨交流教学中的困惑及疑难问题,检查徒弟的作业布臵与批改情况。一学期下来,我们的新老师在教学方面的表现都一致得到了学校领导与师傅们的认可。事实证明,这种师带徒的培训方式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最直接、最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三、个性化班级
个性化班级就是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教师凭借良好的个人素质,创造性地、合理地、最优化地组合班级结构,最大限度地展示教师个人才华和发掘学生聪明才智,从而取得最佳的班级管理效果。
我校有的班级成立了四人为一组的互助型小组,每组配备一名优秀学生为小老师,其余为组员,互助内容涉及学习、卫生、安全到纪律等方方面面。教师每月对互助小组进行一次评比,在班级中产生一个优秀互助小组、三位优秀小老师、六位进步组员。学科教师对每月评比出的学生都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有的班级一学期下来,已有明显的收效:例如,一学期里班级没有出现打架现象、单元测试由原来的十几人不及格现在只有五、六个了。班级内小组互助这一模式让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得到提高。
四、个性化练习
个性化练习,旨在通过对作业设计的探索尝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兴趣与能力;通过改变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同时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到作业的设计、评价当中去,为孩子创设一个利于成长、利于学习的好环境,改变教师在研修中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解读课标、执行课标的能力。
老师们都知道,孩子们在获取知识时所得是存在着差异的,因此我们就得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地发展”。教师布臵课外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不同水平,不同性格设计问题,让他们有创造性地自由发挥,满足层次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让学得好的同学持续保持学习的劲头,而相对学困生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因此,我们学校的老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正在尝试以下几种做法,努力让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作业分层设臵、学生自主选择(1)“套餐”型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
(2)“多味”型 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写具有不同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基础”型 教师尝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做不同的作业:可以选择教材上的练习题,也可以根据应用题的类型自己编题自己做,这样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不在觉得做应用题是件枯燥的事,但又不强求,配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需要。(4)“提高”型 满足一些好奇心强、智力开发快的学生的学生需求。
(5)电子作业与纸质作业相结合
电子作业具有方便、快捷,反馈信息量大,不受时空限制,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特点。把电子作业与纸质作业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作业的练习和检测效率。我校写作组的郑立胜老师以及一些高年级的学科教师通过公布电子邮箱、建立QQ群、飞信等方式,与学生在网络中进行信息的交流。
五、个性化辅导
为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所获,我校在学困生辅导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要求班级科任教师选定几个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单独辅导,明确规定辅导记录上注明辅导的学生、时间、地点、内容、措施、效果等内容,以便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一段时间下来,老师们发现辅导的学生中有些同学学习成绩跟上了、人也懂事了,个性化的辅导让我们对学困生找到了可循的办法。
六、个性化学科竞赛
为做到及时反馈我校个性化教学的效果,真正体现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我们举行了优秀作业本评比活动,一是评比教师平时分层练习的设计与作业布臵的情况,二是评比学生的书写及解题能力:其次开展了“成长的故事”、“趣味数学”手抄报,写家乡征文、赞家乡演讲等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七、个性化特色课程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层次,体现学校特色,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我校依据校情及学生的特长爱好,利用每周二、三、四下午的第三节课开展了艺术、体育加特长的“2+1”活动,(艺术活动:即在低年级进行硬笔书法训练,中年级进行诗歌朗诵训练,高年级进行软笔书法训练;体育活动:即在低年级开设小游戏,中年级开设花样跳绳,高年级开设球类活动等项目;兴趣活动则在全校开设导游、写作、美术、刺绣、鼓号、舞蹈、红歌、竹竿舞、乒乓球等队。
学校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根据辅导老师的特长情况,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教学;同时根据学校特色活动的开设情况及学生年龄的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予,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观察,学会操作,从而创造真正属于自己个性充分发展的空间。
结束语:今天,我们从事着最为人们谋幸福的职业,我们排埠小学的全体教师正在用心让自己在新课程的召唤下扮演好合格的人民教师角色,为他人,也为自己,谱写精彩人生,感受职业幸福。同时我们也深知,与经验丰富的兄弟学校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们愿意:心随精英,口服大众。
第二篇:“文本解读个性化”教学尝试
“文本解读个性化”教学尝试
“文本解读个性化”是阅读主体通过对文本语言材料的感知、理解、反应、综合,进而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过程。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求教师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感受和体验,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切实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如何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演绎自己的个性化行为,让阅读成为学生心灵满足的一种自然诉求呢?
一、唤醒自我――主动解读
阅读行为,从微观上说,是阅读个体从文本中学习知识和汲取精神营养的脑力劳动,别人无法代劳。因而阅读教学不可受片面化阅读目标的束缚,不可受模式化阅读程序和单一化阅读方法的限制,不可受标准化阅读测试的误导,而应该追求阅读的社会化、人格化、个性化。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教师的职责,是营造有利于学生情绪化的“现场”,唤醒学生的“自我”,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积极主动地去读,全神贯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
例如,在《五彩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朗读教学中,师生展开了这样一段对话。
师:我们先来朗读第2自然段,谁来朗读?
生:(朗读“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开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
师:你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满意)同学们听出五彩池“神奇”在哪儿?是怎么听出来的?
生:我听出五彩池神奇在“水池多”,因为刚才他把“漫山遍野”这个词读得特别重。
师:你的耳朵真灵。你们知道吗?藏龙山上有4000多个大大小小的五彩池,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已经很不错了,只是老师觉得他只读出了3000多个五彩池,谁能把4000多个五彩池全读出来?(学生热情高涨,跃跃欲试。)这里,教师带有指向性的启发使“漫山遍野”这一词语变得具体可感,同时激发了学生表现自我,自由朗读的强烈欲望。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阅读的个性就越能充分发挥出来。
二、自主感悟――多元解读
阅读是个性化的心智活动,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情感基础、语文积淀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重构自己头脑中的“第二文本”。然而目前的阅读教学常常以“标准化”的模式去评价学生的认识,学生的想象力被扼杀,判断力被封杀,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一大悲哀。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个性化解读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感悟。感悟,是学生独立研究文本的学习行为。由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的不同,每一位学生对阅读内容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即使面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教师的指导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甚至同一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对同一文本的感悟也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倾向。
例如,教学古诗《暮江吟》时,我让学生细细品味。“一道残阳铺水中”中的“铺”字,学生的认识不同、生活积累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感悟精彩纷呈:有的说因为夕阳照射整个江面,所以用“铺”,是“铺天盖地”的意思;有的说因为是夕阳,光线已不再强烈,失去了穿透力,好像一层薄薄的红被盖在江面上;还有的说太阳快落山了,这时的阳光是斜照的,有一个角度,所以说是“铺”水中。对文本中的同一个字,学生的理解是多元的,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
三、凸显发现――创造性解读
创造性阅读以超越文本、超越作者、塑造自我为目标,它是阅读能力发展的最高层次。过去,多数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教学设计走,多数学生习惯于“智力顺从”式的单极课堂结构。其实质是以教师的思想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消磨殆尽。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学生重复同学的发言,重复教师的话语,重复教参上的结论,这种思维的惰性将窒息儿童的创造天赋,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个性的形成。教师要引导学生摆脱单一的惯性视角的束缚,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落花生》时,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解读:“预习部分有一个科学性错误,谁能找出来呢?”经师生几番斟酌,终现端倪。文中“它的花落了,能钻进地里结了果实”一句中的“花落”与“钻进”确有不妥之处。落花生的“花”没有“落”,而是它的子房特别,像一根管子插入地里,把果实(花生)结在土里。教学中,孙老师又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辩论:“当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一反传统的一味推崇落花生式默默无闻的人,树立了现代人应具备的价值观:既要像落花生那样不计名利,踏实肯干,又应像苹果、石榴那样在适当的时候展示自己的才华,最终被社会认可。这种辩证的人生观并非许地山撰文的初衷,但在现代社会,学生创造性的解读给课文赋予了新的内涵,使文本的解读价值长盛不衰。
作者单位
江苏省通州市金沙小学
◇责任编辑:徐桥◇
第三篇: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之政治篇
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之——政治必修三教学路径研究
河北郑口中学
王宁
个性化教学课题研究,进入实践阶段,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就是学科教学的个性化,针对课标要求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情况,我们这次课题研究,主要针对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内容展开。
文化生活板块是高中新课标新增加的内容,是传统政治教材没有涉及或者虽有涉及,并没有形成体系的一个新兴教学内容。
如何搞好文化生活的教学是我们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我们进行政治个性化教学面对的一个实际难题。
说这个问题是难题,首先因为他是新增加的内容,我们缺少经验,几乎没有什么可参考的榜样;所以学科本身的实践探索的难度决定了我们这个课题项目,具有创新的必要性,作为高中必须四本中的一本,这个版块又是必须讲好的,这就具有紧迫性和必然性。
一、研究文化生活的特点是个性化教学的前提
和传统的经济学,政治学,哲学不同,文化生活的内容广泛而新颖;从教材论述特点来看,论述内容涉及的广度非常广泛,论述的概念、原理体系本身也比经济学和哲学之类的内容要繁杂。
因此,文化生活的的概念的复杂,原理的繁复,内容的新颖,无意是我们教学一线老师对文化生活的印象。
二、文化生活教学的个性化要求 文化生活并不是单纯的讲文化现象,实际上文化生活的道理,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来分析文化详细,阐述文化原理。这里显然要求我们做好两件事 第一,要讲好马克思主义原理。
文化生活设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什么呢,可以看到,文化生活的原理更接近哲学的社会历史领域的哲学,也就是文化生活最有效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从教材的主要观点来看
比如文化的定义就是从物质和意识两个角度来定位文化的概念,文化是物质文明也是精神文明;而高中文化定位则侧重于社会意识的层面,这当然是用到了哲学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哲学内容。
从文化的创新、传播、继承发展的角度来看,从创新的途径是实践,传播的路径,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否定的规律来看,无意的文化的规律符合并且使用了哲学的表述方式。
另外,文化生活中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道理,涉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对价值观和社会意识内容的扩展,当然,我们也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三者关系角度来讨论文化的政治社会属性,显然,文化生活知识的学习必须利用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二,要讲好文化生活基本原理。文化生活不同于经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有自己的道理,从文化内涵到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形态,文化创新,传播,文化建设到文化价值观,有着文化本身的道理和原理。
对于这些内容,我们必须要讲清楚,要学生明白,我们是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分析和使用文化道理,不能淡化甚至忽视文化本身的知识体系。
三、文化生活教学的基本思路
针对文化生活的特点,我们教学中采用了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第一,教师精编讲义
文化生活的教材论述繁杂,无论是学习,还是运用,难度都很大,学生意见也反映文化生活的分散,难记。
我们采用教师精编教材的方式,从课标出发,根据考点和理论体系,把教材繁杂的表述梳理的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这无异于重新编写教材,但是我们并不是脱离教材另搞一套,而是对教材进行整理和重塑。
我们的讲义学生反映良好,教学效果也不错。第二,采用多媒体,把教材形象化。
文化生活设计的概念非常多,在各种考试题目中也非常容易考到这些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我们根据教材和讲义,把教学内容,用多媒体呈现出来。多媒体关注两个内容: 第一,教材体系的形象化 第二教材知识结构的完善化 第三,案例教学的多媒体化
文化生活教学较多的设计多媒体教学,不是哗众取宠,而是采用多媒体把复杂,繁杂的文化知识,案例化,形象化。第三,大胆调整教学顺序。
我们本着利用教材而不是单纯依赖教材的目的,根据文化生活需要利用其它科目理论的特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调整了文化生活的教学顺序,我们先讲必须1、2、3,再讲必须三,结果效果非常好。
学生具备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能够从经济,政治,哲学多角度理解文化生活的原理和知识;这也证明,个性化教学必须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不能盲目的创新。
第四篇:高三政治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课题论文
高三政治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课题论文
简化的魅力
河北郑口中学
高三政治组 王宁
在我的高三教学中,顺应新课程学习的特点;围绕学生层次不同,教学要求分类教学,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得目的追求;我实践了简化教学法。
这里简化教学并不是说,把本来复杂多样的知识要求简单化,把学生学习的能力知识要求降低,而是根据不同教学任务,和不同学生群体,尽量使得教学过程和教学效益的结合程序更加紧凑高效。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首先把学生分为基本群体和特殊群体两个层面。
基本群体就是学习政治没有什么困难,但是也不是属于那种政治特别优秀的学生。
特殊群体,分三类,一类是政治偏科的,包括政治不好的和只有政治好的;一类是政治非常优秀的,同时其他学科也比较好的,一类是各科都不好,但是学习刻苦努力的学生。实际上可能还有别的分类。
简化教学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给出他们学习政治某个课题所需要的学习设计方案,使得学生可以轻松的掌握自己学习的路径;显然,这个简化教学,不是教学目标的简化,而是因为设计方案的科学化,从而实现了教学实践的程序化;进而实现了教学实践的明晰和简单高效。
原来我们学校曾经有过分类作业,分类考试的传统;不同的学生通过作业的选择和考试题目的选择,实现了某种意义,实际上是学生被动选择的过程。
因为学生被人为地分为了不同的类别,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甚至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逆反。简单教学的分类学习方案设计,并不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要求学生去选作,选考。而是把学生的分类看成是一个学习方案设计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自然地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的层级递进的自我掌握过程;即使是学习成绩薄弱的孩子,在这个学习方案的设计里,每个层面的学习都会有所收获;并不是因为教师的学生分类,而使得学生有了类别的感,而是从学生的分类出发,对知识的呈现进行了分解和重新建构;显然这里能够自然地构建简单化教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分类和知识结构呈现的详细了解。
比如讲哲学生活,我们学习矛盾规律。
从矛盾规律的层面来看实际上包括了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的理解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和方法论
对立统一规律的延伸规律,其实,就是对辩证法规律的矛盾概念的理解。
从层面上看;简单化教学,设计如下环节 第一,知识脉络图。这是第一个层面,老师一上来,就要把所有的知识点要给出网络图; 这个网络图不是简单地知识树,而是从理论,命题到概念的一个具体化的脉络图。
一般老师可能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实际上教师给出这个图,并不会减少学生学习的必要性,而是增强了学生的目的性。
我们把知识脉络图画出来,设计成学习方案的第一个层面。但是在这个图里面,那些概念的解释,原理的理解,包括一些特别重要的例题的理解,是面向所有学生的;不过,实际上我们针对不同的学生分类进行学习设计的特点在这里就有了充分体现;我们把这个图进行扩散,就是知识点演练
矛盾规律的知识脉络图,其实就是全息课文解读的浓缩版本。(见课题成果附录)
第二,知识点演练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了对知识脉络图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是第一个层面,接下来,知识演练,是根据,自主学习设计的第二个环节。如果说,第一个层面面向所有群体,这个环节,则是包含了不同类型的知识点。我们不安排选作,也不安排分类学习;而是在题目设计中设计从低到高的逐步完成的几个环节。
每个类型的题目,包括一个小问题都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
都是要从低到高的层次;这样,每个同学都能进行完整的练习,学习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练习到最高的层次,学习困难的学生也会接触到最高层次的知识。
这样的问题设计,是题目本身的逻辑就呈现出了,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而不是单独设计一个选做题目,人为地把问题复杂化。
第三课堂拓展。
知识掌握了其实就是运用了,在这个环节,更要重视案例的解剖和问题的锤炼,从低到高的层级甚至答案的设计,可以帮助同学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程序,不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来设计方案,而是运用了基本的类型化的学习路径来解决不同的问题;这里显然学习的简单化是采用了一种学习模型的方案。
对于这个问题的拓展研究还需要我们课题的继续深入。
第五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浅谈心理学基础下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研究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下,我国的对外交流合作也日益频繁,而英语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一门语言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对高中英语分层教学存在的重要性及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展开研究探讨。
关键词:心理学;高中英语;分层教学
由于高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具有参差不齐、基础知识较薄弱的特点,再加上初、高中英语的衔接不当等问题,都会导致高中英语教学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并且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会使差等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而优等生也得到有效突出,从而对教学质量和效率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一、高中英语分层教学存在的重要性分析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明确指出:“学生是英语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而英语课程的设计、具体过程及课堂评价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同时分层教学的使用,就是要将课堂教学目标系统的、有计划的、有流程的落实到各个层次中,使学生能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教师也在课堂教学中达到目标,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有效缩小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基于心理学的高中英语教学过程研究探讨
(一)针对教学对象实行分层
根据新课改的不断发展要求和高考改革标准我们可以发现“走班制”教学模型是一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走班制”就是指某一学科的教室和任课教师是固定的,而学生则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不同层次的班级上课,学习不同层次的内容,并且课后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相同,并且随着“走班制”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其在课后生活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如实践活动、自主学习等。同时,走班制还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教室和教师处于固定状态,学生处于流动状态;第二,实行大小班上课机制,通过不同年级之间的组合,能有效培养其沟通交流的能力;第三,将兴趣作为选择的核心要素,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上课内容,从而开拓自身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牛津版高中英语Unit2“Growing Pains”时,文章中讲述了关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对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高中生来说是极其富有吸引力的,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可以就文中的一些语句展开探讨,如“be supposed to do”被期望做什么事或者应该做什么,引发学生们的激烈交流,学生可以想象家长对自己的期望,从而明白正处于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做什么。
(二)针对具体教学进行分层
教师在具体使用分层教学方法时,首先要将班级学生分成三部分,即为A、B、C。A层表示的是优等生,通常此层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对英语学习拥有较大的兴趣,并且自身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达到课堂教学任务;B层学生表示的是中等生,通常这一层次的学生大多都是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英语成绩不稳定,学生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头脑聪明但不认真学习,另一种则是头脑较为笨拙但学习十分刻苦努力,因此这一层次的学生有的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达标,而有的则需要通过他人的帮助达标;C层学生则表示的是差等生,这一层次的学生大多整体成绩都较为落后,自身掌握的基础知识教薄弱,学习不认真不努力等。例如:教师在进行牛津版高中英语Unit1“School life”一课的教学时,文中包含着定语从句的学习,因而对于C层学生来说,其只需要了解which、that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的应用即可;对于B层学生来说,其需要掌握which、that、who whose等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的应用;对于A层学生来说,其则要掌握所有类型的关联词及其引导的相关定语从句。并且教师还要要求A层学生掌握一些难点词汇,如对“join、join in、take part、in及attend”等词汇用法;B层学生要能充分掌握本节课堂的所学内容,如“the way to do sth、break times”等,并能将其充分使用到作文写作中去;而C层学生只需要对本节课堂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并能对学习的单词、短语牢记在心即可。
(三)针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教学
教师若想让学生的英语综合实力得到有效提高,不但要对学生的课上练习重点掌握,还要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制定相应的标准要求。例如:对于A层学生来说,要求其在进行课后作业时要超过书本知识的预习巩固,不但要求学生要对教材中的内容彻底了解,还要在多余的时间范围内对一些报纸、杂志进行观看,做到与时俱进,还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英语水平;对于B层学生来说,要求其将学习的每一篇文章深刻理解,并对文中的词汇语法充分掌握,进而能合理应用;对于C层学生来说,则要求其能将教材内容充分理解,融会贯通,独立完成课后习题,多多培养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为其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改变学生存在的两极分化现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保持英语学习的最大兴趣,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和特长,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发展和英语水平,并且教师还要积极从学生的心理角度着手,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做到因材施教,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自身的进步,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参考文献:
[1]冯建荣.高中英语分层教学初探[J].文学教育(下),2013(10):142.[2]赵志更.分层教学理论与高中英语课堂实践[J].天津教育,2013(10):50-51.[3]徐斌.浅析高中英语分层教学[J].求知导刊,2015(12):13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