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6(Word版)
28《干将莫邪》
同学们,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你们都很熟悉,荆轲作为侠义英雄一直为人们赞颂,就此,你们以为古人崇尚的侠客精神是什么呢?(智勇双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重承诺,轻生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干将莫邪》记述的就是侠义英雄复仇的故事。
1.在读懂文章、理解情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文章所反映的古代劳动人民反抗专制暴君的斗争精神以及老百姓在民间传说中所寄托的美好愿望。
2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河南省汝南县西南部有一座古墓,人们称之为“三王墓”。其实这“三王墓”中埋葬的三个人,其中只有一个是君王,而且是三个本来各不相识的人。同学们,你会产生哪些疑问?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干将莫邪》吧!
二、自主学习
(一)——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莫邪(yé)重身(chóng)自刎(wěn)汤镬(huò)....踔出(chuō)踬目(zh ì)..2文言词语(1)古今异义
于是 即将雌剑往见楚王。(古义:即,就;将,带着 今义:将要)王如其言(古义:按照,依照。今义:如果,假如。)
客以剑拟王(古义:比 画,用兵器作杀人的样子。今义:设计;打算;模仿;相比等。)王即购之千金(古义:重赏捉拿 今义:买)当于汤镬煮之(古义:热水,开水。今义: 煮食物的汁水)(2)一词多义
即 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就)
王怒,即杀之(立即,马上)乃 三年乃成(才)
此乃勇士头也(是)乃分其汤肉葬之(于是,就)当 其妻重身当产(将)
当于汤镬煮之(应当)子 汝若生子是男(孩子,名词)
子年少(你,代词)之 欲杀之(指铸剑者,代词)
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的,助词)哭之甚悲(得,助词)是若生子是男(判断句)是必烂也(这样,代词)
(3)词类活用
入山行歌(“歌”,名词用作动词,唱。)
日夜思欲报楚王(日夜:名词做状语;在白天黑夜。)大,告之(形容词,作动词,长大)于中子出户南望(名词作状语,向南)(4)文言句式
省略句:日夜思欲报楚王(“日”前省略主语“子”)判断句:吾干将,莫邪子 也(“„„也”表判断)倒装句:幸甚!(状语后置句,应为“甚幸”)3作者名片
干宝(?-336),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新蔡)人。《搜神记》是其代表作。4背景追溯《搜神记》系志怪小说集,二十卷。书中记录的多为神怪灵异,但也保存了一些富于现实意义的民间传说,从不同方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自主学习
(二)——合作与交流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的起因,干将、莫邪为楚王铸成宝剑,反招杀身之祸。
第二部分:(2、3),故事的发展,干将的儿子赤长大后寻得宝剑为父报仇,却遭楚王追杀,幸遇侠客相托报仇,并以头与剑献之。
第三部分:(4),故事的结局。侠客不负重托,多方设计,终于杀死楚王,自己也以身殉义。
四、板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复习课文思路,导入新课。
二、合作学习——交流与展示
(一)走进人物
1这篇课文涉及了哪几个人物?
【点拨明确】楚王,干将、莫邪的儿子——赤,侠客。
2干将、莫邪夫妇为楚王铸剑,干将却反遭杀身之祸。楚王为什么这样残忍?请你结合文中语句谈一谈。【点拨明确】从第一段楚王的“四次发怒”——作剑三年乃成,王怒;王怒,往必杀我;将雌剑,王大怒;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可以看出:楚王因干将、莫邪铸剑时间太长,心中不能容忍;而剑铸好后只把雌剑呈给楚王,更加剧了楚王的疑心;但最可怕的是楚王为了使干将、莫邪不再为别人炼剑而杀了他。当时是暴君横行的时代,故楚王的残暴也在情理之中。
3通读全文,你认为楚王是一个什么样的君王?
【点拨明确】楚王是一个脾气暴躁,凶残野蛮,多疑的君王。
4干将、莫邪的儿子赤不惜生命为父报仇,“客”也不负诺言,以身殉义。他们的行为该如何看待?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是怎样的人?
【点拨明确】赤舍弃自己的生命为父报仇的行为,现在看来有点迂。但自古提倡孝义为先,讲究“百行孝为先”,因此赤的行为在当时是孝的典范。但现在我们应当辨证的对待“孝”,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由于当时暴君横行,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官逼民反,因此除暴安良、杀富济贫的英雄层出不穷,更何况这么一个欲为父报仇的孝子,“客”当然义不容辞,担当了如此重任。“客”是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重然诺、轻生死,智勇双全,有着侠义心肠的英雄。
(二)走进主旨
1如何理解“客”的形象?
【点拨明确】文中“客”的形象,是我国古代十分推崇的侠客形象。文中的陌生人与赤仅仅是一面之交,他与楚王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他同情孀妻弱子。他清楚地知道刺杀楚王的难度和后果,却还提出“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最后不负重托,多方设计,杀掉了楚王,自己也为此献身。表现了为除暴安良,不惜自我牺牲的侠义精神。
2干将、莫邪夫妇为楚王铸造剑,而干将反遭杀身之祸。结合课文,谈谈楚王为什么这样残忍? 【点拨明确】铸剑“三年乃成”只是楚王杀干将的借口,楚王的真正目的是维护其“唯我独尊”的地位,满足其虚荣心,害怕干将以后再铸成更锋利的剑。这充分暴露了其贪婪残忍的本性。
3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点拨明确】课文写楚国巧匠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剑成反而被杀,其子赤长大以后替父报仇的悲壮故事,揭露了统制者的残暴罪行,表现了人民对暴君的憎恨和对侠义英雄的赞颂。尤其是赤为了复仇,毫不迟疑的献出自己头颅的悲壮举动和山中客拔刀相助的豪侠气概,具有感人的力量。
三、拓展延伸
干将、莫邪的儿子不惜生命为父报仇,“客”也不负诺言,以身殉义。对他们的行为你怎么看? 【点拨明确】此题意在让同学们理解赤不惜生命替父报仇的历史局限,并理解在今天每个人都要有法律意识,都要依法办事,不能采取像赤那样的行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客”“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之举的可取性和局限性。
第二篇:语文八年级上册《老王》优秀教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老王》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
老王写的是作者与车夫老王交往的故事。老王一辈子很辛苦,靠一两破旧的三轮车维持生计。他的眼睛不好,生活很是凄凉悲苦。但是他的心极好,老实厚道,总为他人着想。正是这个“小人物”在十年**中,给人带来了一点正气,一点为人之道。作者在文章里含蓄地提出了要关心不幸者的社会问题。学情分析
现在社会人与人的关爱很少,关系淡漠。通过本课就是为要让学生树立一种关心他人,关心弱者,关心不幸人的人生,学习劳动者的优良品质,树立平等和人道主义精神。《老王》是一篇叙事散文,以写人为主,侧重描写老王这一普通平凡的人物。按照时间先后以“我们”与老王的“交往”过程为线索,以逻辑为顺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让学生先自读并适当加以点拨,促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同时还要设计几个问题,在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同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运用小团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最后老师总结归纳。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感悟爱的博大。能力目标:
1、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2、学习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语言的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难点:学习劳动者优良的品质,树立平等的观念与人道主义精神。
第三篇: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6)
《梅兰芳学艺》一课给我们讲述了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勤学苦练、终成大器的故事,全文语言精炼生动、紧扣“勤学苦练”,将一个勤奋好学的梅兰芳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篇课文的文眼就在“勤学苦练”。重在让学生体会梅兰芳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天生的不足,只要付出努力就能收获成功。
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其中我抓住孩子好动、好模仿这一特征,试着让同学来模拟演示文中梅兰芳 “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接着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感受,看的出来学生产生“苦”与“累”的真切体验;从而使学生明白了“苦练”的含义。在课文学完后,我相机出示了“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这四个成语,学生对课文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回顾了全文,省去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学习成语的时间。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雪》教案6
雪(2)
重庆市江北中学
何青松 教学目标
1、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初步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把诗的精炼、音乐美和散文灵活多样的表现力融为一体。
3、品味语言,理解本诗语言中的寓意。
4、培养学生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勇于拼搏的精神。教学重点:
1、课文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体味作者情感,理解诗歌含义。
2、比较南方和北方雪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语言的品读,了解散文诗语言的精练和具有音乐美的特点及其寓意。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2、有关江南和北方的雪的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
1、查找有关“雪”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
2、搜集鲁迅《野草》中的描写自然景致的诗篇,感受自然描写中写实与象征的不同。
3、搜集有关散文诗的资料,初步了解散文诗。
4、先自主学习课文,划出疑难字、词、句,查字词典扫清语音、语义 障碍。再与同学合作,解决疑难。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情况汇报。
由各学习小组学生向全班汇报本组在课前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展示有关“雪”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畅谈对雪的感受。营造“雪”的氛围。(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课前自主合作学习情况,对课文的熟知程度,便于教师对课堂学习预设的调整。)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揣摩语气、语意及作者情感。
2.教师放课文朗诵或范读课文。然后抽学生朗读。
3.由学生比较二者的优劣,体会散文诗的朗读方法。
4.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5.“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北方的雪的特征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江南的雪已经死掉,而朔方的雪,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成了雨的精魂。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设计此问题是为了促成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内容)
三、问题探讨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了解诗歌内容,体会散文诗的特点。分四个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① 第一小组:找出描写南方雪与北方雪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不同含义。(见板书)
②第二小组:鲁迅先生笔下的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各有什么特点?作 者是如何把它们统一在一个艺术整体之中的?(江南的雪:优美。朔方的雪:壮美。作者虽然极写江南雪的美艳,孩童的欢乐,雪罗汉的有趣,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思,且因雪罗汉的消融流露出对美好的事物不能常在的惋惜之情,但作者并不是沉迷于优美然而虚空的幻境中,求得精神上的安慰。他真正向往的是壮美的现实战斗生活,渴望从自然的伟力中汲取斗争的勇气和力量,永葆战斗青春。所以,面对眼前的实景,他写道: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此一反先前温婉、缠绵的情凋,语气异常刚劲、果决,这不仅是对朔雪质地、形态的摹写,同时还透露出作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毅然决然地砍断了与社会现实极不协调的思想情绪。随后对飞腾的朔雪磅礴的气势、浩大的声威的酣畅淋漓的抒写,不也正是作者不屈不挠的战斗的人生观的形象写照吗?而朔雪的孤独,也映现出了此时作者“荷戟独彷徨”的身影。)
③第三小组:你们认为作者更喜欢哪里的雪,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的?(从对南北两处的雪的描写来看,鲁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眼中,这种美未经磨练,并不能保持长久。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鲁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就像他在一篇文章中说到的,“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摸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在文章中,北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正是这种精神最为形象的体现。)④第四小组:作者对江南的雪及北方的雪的描绘,引起你怎样的联想?你觉得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允许学生有不同理解)
3、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四、语言品读
1、文章中对雪的描写用了哪些修饰词,你认为它就只是描写的自然界的雪吗?你认为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为什么?(例如:用了“冰冷的”“坚硬的”修饰“雪花”,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值得赞赏的。)
2、文章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你读了这些,在文章表达上有什么体会?
(比喻、拟人、排比„„只要学生能说出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能使文章生动形象、表意更加明白晓畅就行了,答案不求一致。)
五、延伸拓展
1、你认为本文语言是否有表意不简明的,如果有,该怎样改为好?
2、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以“雪”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点评:
该教案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抓住了散文诗的特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别人的经验来赏析诗歌,重在感悟和体味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透过凝炼的、跳跃的、模糊的诗歌语言去把握其深刻的含义。突出了朗读训练和思维训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都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拓展延伸部分进行同题写作,将本课学习引向纵深。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的学习方式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五篇:八年级教案6
单元目标
单元名称 节日里的歌 单元教学内容
唱歌:《友谊地久天长》《大家来歌唱》《祝愿歌》等
单元教学目标
1.能针对不同的节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不同内容与风格的音乐,并为节日设计节目单。2.能自信的独唱或者与他人一起表演,用歌声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情。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设计节日场景中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体验节日气氛,并切身感受音乐在节日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节目单的设计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
听唱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学习、多媒体演示法等。
课时安排:3课时
《友谊地久天长》教案
学情分析:从整体的水平看,整体水平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但是上课纪律不是很好,还没有养成好的课堂习惯,很多学生上课发言不举手,乱喊乱叫,在教学中我利用音乐引导学生养成好的课堂习惯,比如听到上课铃响,可根据音乐的节奏律动跳进教师,老师走进教室后,师生互相有音乐节奏的问好,听到电子琴的流水声后就是要求同学们坐好、坐端,给同学鼓励的掌声也是按照音乐的节奏整齐、响亮。上课回答问题要清晰,表演、律动要大方等等。从整体水平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月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每个班都有一些表现非常棒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但还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课 题:《友谊地久天长》 课 型:唱歌课 课 时: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能够用抒情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学习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让学生懂得朋友间珍贵的友谊和友情,并喜欢以歌唱的方式抒发友爱和惜别的感情。
3、欣赏《友谊地久天长》,分析其音乐创作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2、体验朋友间的真挚情感及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
1、弱起和附点节奏的准确把握及换气符号在歌曲中的运用。
四、教具、学具的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吉他、萨克斯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聆听着歌曲《朋友》走进教室。
2、老师:刚才老师播放的这首歌是什么歌名?是以什么为主题创作的? 学生:友情!(友谊)
3、老师:对了,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友情是人间一种珍贵的情感,友谊使人感到温暖。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和学习一首著名的歌颂珍贵友谊表达离别之情的民歌——《友谊地久天长》。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五单元52页。
(二)新课教学
1、教材分析:这首个有3/4和4/4拍两个版本,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4/4拍的这个版本,这首歌曲表达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在节日庆典的尾声部分演出,合唱独唱或者重唱都是可以的最好是一以歌伴舞的形式出现。
2、观看影片片断和聆听影片中的主题曲《友谊地久天长》
3、跟钢琴视谱,并分析音乐作品创作的特点,让学生准确把握。
4、老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歌曲。
5、赏读歌词,体会感情。
6、请同学说出有关于描写《友谊 》的歌曲。然后用为刚才学过的旋律填上词。
(三)拓展学习
我们为什么需要友谊?
(四)扩展延伸
请同学们用自己特有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和抒发自你心中的友谊。
(五)小结;同学们,不管我们来自何处,相逢是缘,相逢就是一首歌,让我们伸出热情的手,奉上真诚的心,共同走过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朋友,让我们一生一起走。(播放周华健的《朋友》,同学们随着音乐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填词,向自己热爱的人表达内心诚挚的祝福,为学生提供舞台,锻炼学生处理歌曲和临场表现的能力。进一步强化节日歌曲的欢乐气氛。从学生喜爱的一部动画片的主题曲或影视着手,让学生自主的去感受参与鉴赏。学生主动的参与进来从而老师学能从中,引导学生兴趣的去学习了解音乐的不同领域。
《大家来歌唱》教案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和经验,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他们活泼好动,个性鲜明,大部分同学喜欢流行音乐,他们才艺多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课堂气氛活跃但表达能力不强。学生音乐基础差异很大。课题: 大家来歌唱 课型: 歌唱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大家来歌唱》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2`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歌唱的能力。教学重点: 歌唱作品,视唱 教学难点: 弱起,情绪的变化 教学方法: 导学达标法
学具准备: 风琴,竖笛
板书设计:1标题
2抄写A段乐谱和B段乐谱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4/4拍的欢快活泼的歌曲,比较适合作为节日庆典的序曲,通过演出这首歌,可以充分调动人们参与节日庆典的热情和积极性,演唱形式以可以合唱,齐唱比较适宜。演出时应该用跳跃有弹性的音色来演唱。教学过程:
一、前置补充教学——弱起节奏的填空:
1、歌曲由———或———开始叫弱起小节。弱起时首尾两小节的拍数相加———的拍数。
2、弱起小节有几拍,首尾小节即 ————。
3、弱起小节缺几拍,收尾小节即————;弱起小节是———小节,这种作品的最后一小节是———小节;首尾两小节合成一个———小节。
二、基本练习:
1、板书基本乐汇:34| 534 534 53 1; 1)提示弱起,示范读谱。2)听琴视唱,学生习唱。
2、板书变奏乐句:34 | 534 534 53 1 ; 1)指出变奏方式,听琴弹奏,且对比。2)前后连读
3、板书:34 |53 72 57 10|; 1)老师示范,学生听唱视唱。
2)再连接上基本乐汇:34| 534 534 53 1进行习唱。
4、上下句整体习唱。
5、板书 B 段:11 11 132 17 | 66 66 621 76 | 555 67 15 10|;
1)简析:由2小节发展为3小节;由弱起发展为强拍起唱;可见,与前明显不同,故成为 B 段。
2)学生分乐节听唱。3)学生整句听唱。
6、A + B习唱 小结:
节奏密集 而跳动,给人以热情,欢快,载歌载舞的印象。
三、习唱歌曲:
1、初听歌曲,揭示课题。
歌曲的调式——曲式——调——拍号——情绪——主题 ——
2、分段习唱与矫正
A:轻快活泼力度不太强,要掌握好弱起 B:热情,兴奋,力度比较强。再观A:由弱渐强,渐慢,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再现A的尾句不可混扰53 72 67 10 |53 22 75 1|| 用对比、听辨、习唱法掌握
3、整体习唱与矫正。指导: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歌唱
小结:情绪跌宕起伏,活泼中不失流畅。
四,作业布置,回去以后为即将到来的节日准备合适的歌曲,下节课分组到台上来表演(4人一小组)
五.教学反思:为即将到来的节日准备一份歌单,这项内容十分重要,他能鼓励同学积极地寻找音乐,检索音乐,研究音乐,这是音乐教学中应该倡导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
《祝愿歌》教案
学情分析:从整体的水平看,八年级同学普遍好动,整体水平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但是上课纪律不是很好,还没有养成好的课堂习惯,很多学生上课发言不举手,乱喊乱叫,在教学中我利用音乐引导学生养成好的课堂习惯,比如听到上课铃响,可根据音乐的节奏律动跳进教师,老师走进教室后,师生互相有音乐节奏的问好,听到电子琴的流水声后就是要求同学们坐好、坐端,给同学鼓励的掌声也是按照音乐的节奏整齐、响亮。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地独唱或他人一起表演,用歌声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情.2.能够针对不同的节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不同内容与风格的音乐,并为节日设计节日单或歌单.教学方法:练习法、欣赏法演示法、交流讨论法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课前播放《祝愿歌》
2、提问引入节日话题
二、我们的节日
1、节日名游戏接龙比赛。
提问:我们一年里常过的节日有哪些?
宣布竞赛规则并主持比赛,及时评分反馈。
2、节日的分类与节日民俗。
用提问等方式引导交流话题,学生自由回答,交流互动。
三、节日里的歌
1、听赏歌曲,说出歌名及适合演唱的节日。
A《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国庆节
B《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教师节
C《烛光里的妈妈》
母亲节
D《夕阳红》
重阳节
E《一二三四歌》
建军节
2。小结:歌曲的主题与节日的主题一致的类型是节日歌曲的首选。
四、歌声里的祝福 1、听赏《祝愿歌》
(1)听赏全曲
提问:A本歌适合在什么节日演唱?
B除祝福类歌曲外,还在哪些类型的歌曲适合在大多数节日演唱?
(2)感受旋律特点。(前半拍休止)
(3)体会歌词意义。
2、学唱《祝愿歌》(1)用M或LA模唱全曲
(2)学生跟原声带唱一遍
(3)跟伴奏带完整地演唱一遍
(4)饱含热情地演唱(男女声先合后分,互送祝福)
五、反思:针对学生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充实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一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利用多媒体、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