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的探讨

时间:2019-05-15 02:22: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专业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的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专业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的探讨》。

第一篇:专业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的探讨

高职院校宠物医疗专业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的探讨

丁岚峰1”,闫庆健2,付兴国3,包玉清1,崔晓文1,董晓波1,杨思远1(1.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 50081; 2.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100081;3.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066100)摘 要:高职院校宠物医疗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应解决宠物医疗专业合理课程的综合与整合、加大实践教学比例、突出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培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公共课以及调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等问题。经实践教学确定了宠物医疗专业总学时2910学时,其中,公共课660学时,占22.7%;专业基础课550学时,占18.9%;专业课630学时,占21.7%;生产实践课680学时,占23.4%;专业选修课390学时,占13.3%。实验、实训、生产实践实习教学总学时1 244学时,占总课时的42.7%;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课理论总学时736学时,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比例为1:1.7,提高了实践教学比重。根据社会对高职院校宠物医疗专业人才的需求,确定高职院校宠物医疗专业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设置模式。通过对课题组成员四所高职院校2005届宠物医疗专业毕业学生的综合效果分析,宠物医疗专业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模式的建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运用是可行的。关键词:高职院校;宠物医疗;教学体系;教材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宠物医疗专业的开设在国内为数不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宠物医疗专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宠物医疗专业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高等专科层次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直接从事宠物养殖、疾病防治、食品与饲料生产、宠物产品开发与营销的高级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热爱专业,法制观念强,掌握宠物医疗专业必备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完成高职毕业生的基本业务和技能训练,具有较强的实验室操作能力、宠物选种与繁育应用能力、养殖场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宠物疫病防治能力、宠物产品开发与营销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及较快适应实际岗位工作的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知识和运动技能,身体健康,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具有健康的心理。

一、国内外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比较(一)国外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伴随着现代工业兴起与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发展起来的。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西方国家随着经济的复苏、产业结构的调整,迫切需要既懂理论又具有较高水平的技术型、实用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相继出现了发展职业教育的热潮,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纵观世界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历程,“能力本位”是其发展的核心。以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职业教育较发达的国家经过不断摸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较有代表性的DACUM课程开发模式、MES课程开发模式、双元制课程开发模式。

1、DACUM(DoveIoping fl,Curr iC,UIUm)课程开发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精神实质是从社会需要出发,通过与用人单位合作,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来设计课程,实施课程与评价课程。以美国与加拿大为代表,三十多年来该模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广泛的传播。在西方职业教育领域,它被公认为是一种经济的、有效的课程开发模式,但还有局限。如将能力等同于技能或行为,只强调外在行为变化,忽视内在能力和情感的变化等。

2、MES(ModulS of BmployabIe Sk.1 I)课程开发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立足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理论基础,将职业技术培训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MES课程模式强调自定步调和路径的个别化学习方式,它在职业培训系统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模块组合”的设计思想,这些模块可在国与国之间,不同经济背景的职业领域之间转移,解决了典型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模式培训资料转移困难的问题,达到人类培训资料共享,该模式在世界各国职业技能培训中成效显著。

3、“双元制”课程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主要形式,最显著的特点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既明确分工又紧密联系。它融合了职业性方案的规范性与模块式课程灵活性的特点。所有课程分基础培训、专业培训。一方面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又强调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并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无论何种课程都突出学以致用的实用性。双元制模式以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为课程开发的中心,将专业课与实践课相互匹配、协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知识的积累螺旋上升 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该模式为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技术 ●

工人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二)国内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情况

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高职教育的发展仍处在探索前进阶段。主要采用的是DACUM课程开发模式,因DACUM方法本身不足,加上我国多方面的原因,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有待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高职教学内容稳定有余,变化不够,宠物医疗专业仍然延用畜牧兽医传统专业的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主要表现如下几方面:

1、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比重不足。宠物医疗专业与畜牧兽医专业一样,课程设置的原则没有充分按人才定位的目标、职业岗位群所需能力及专业特点来确定课程设置,公共课程的设置对“必需、够用”有度把握不够,普遍来讲公共理论课比重太大,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区别不大。多数学校实践性教学比重不足。

2、实践性教学多为验证性实验。宠物医疗专业与畜牧兽医专业一样,专业教学重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在设计训练项目上条件不足。单一性的基本操作训练经验丰富,设备较充足,但紧跟现代社会发展前沿的综合性强的生产训练项目明显不足,技术含量和密集程度不高。从培养目标看,实践教学的缺失存在于两方面,一是先进技术项目训练不够,不能与企业技术应用保持相对的一致性。二是训练量不够,不能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

3、教学体系与模式存在缺陷。我国高职院校宠物医疗专业一部分来自升格的中等职业,一部分由普通高等教育的专科学校来担任,这就或多或少地延续了原来的教学传统。升格的高职院校教育,不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管理方法上都较保守,开放程度不够,不能紧跟时代的脉搏,对社会人才的需求缺乏预测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缺乏定量、定性分析,对未来职业岗位能力的确定存在很大的模糊性。有些高职院校干脆就采用普通本科院校教材或在中职教材中增加一些内容便可,课程设置也大体相差无几,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学生能力的实用性并未真正得到体现,课程设置体系是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所组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根据需要,适时安排不够,不适应适用型人才的培养。这种课程体系模式并未走出大学式的“精英教育”为 中心的困境,对DACUM课程开发模式的运用还未做到实处,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体系与模式存在缺陷。

4、教学任务和目标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宠物医疗专业与畜牧兽医专业一样,也是实行以能力为基础的系统教育模式,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宠物医疗专业学习,打破了以往高职院校专业能力本位任务的不确定性,而高职院校宠物医疗专业教师多数是畜牧兽医专业教师,教学中仍采用讲述教学内容及演示试验进行教学,无法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学目标考试也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当是在教师起指导和监督作用下,对每个学生完成的任务目标进行评价考核,达到标准的便可获得学分,而不是普遍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

二、高职院校宠物医疗专业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的研究目的

高职院校宠物医疗专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实现突破,建立以职业或技术岗位群所需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要根据不同课程对能力的要求,在基本保证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本着“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删旧增新,精选教材内容,做到重视基础,突出应用,反映前沿。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完善宠物医疗专业教学体系与专业课程设置模式,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博采众长,抓住特色,与时俱进,实现我国高职院校宠物医疗专业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的重大突破。通过高职院校宠物医疗专业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的研究,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宠物医疗教学体系与课程模式,为专业教材模式通过农业部和国家教育部“十二五”规划的审定提供理论依据。

三、高职院校宠物医疗专业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的探讨(一)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所解决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宠物医疗专业学生素质相对较差,学生来源良莠不齐,不利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不适应当前专业的发展,教师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和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束缚,延缓了学生素质的提高;专业教学中偏重于理论的直观灌输,以课堂讲授为主,专业实践大多是学生在一旁观看,真正动手的机会不多,使得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学生不能真正的接受,更谈不上应用到实践中去;半个世纪不变的考试方式,障碍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就了学生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突击过关,过不了关的又再来一次补考,如此恶性循环使得学生的专业基础或专业知识贫乏,专业技能很差。

宠物医疗专业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决定学生未来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结构。因此,宠物医疗专业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结构是否合理、是否适应宠物医疗行业生产实际,将决定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就业率。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宠物医疗行业发展的实际,特别是近几年对宠物医疗专业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的教学调整实践的中发现还应解决的问题,阐述如下:

1、合理课程的综合与整合。为了改变传统教学计划中理论教学偏重、专业理论过于系统化的现状,根据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的需要,将专业理论教学时数适当削减,把一些相关课程缩减合并为综合性课程,减少不必要的课程内容重复,并将那些应用不多的理论课程内容大幅削减,整合到相关课程中去,通过课程的综合和整合,实现课程结构的合理化。

2、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宠物医疗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是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为目的,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长期任务,不断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比重,改变实践性教学比例偏低的现象,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比例的合理化,使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之比达到1:1.7。

3、突出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是高职院校宠物医疗专业学生的重要素质之一,它关系到学生毕业后医疗成就的大小。因此,在专业建设和改革中,我们把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业意识,使毕业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4、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宠物医疗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载体,它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由于生产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就应不断更新,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加强宠物医疗的新工艺、新技术,使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体现宠物医疗的发展方向,使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的经营管理意识,使学生既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了解专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又懂得宠物业的经营管理知识,尤其是为了适应现代的市场运作规则,在专业课程模式中推行了案例或个案教学。同时,注意到宠物医疗专业是继承畜牧兽医专业的传统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的改革须在遵循传统专业延续性的基础上,加以巩固与拓展,谋求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

5、调整公共课与专业课的比例。为突出高职院校宠物医疗专业的特色,根据几年来宠物医疗教学实践摸索。宠物医疗专业课程设置模式为:公共课660学时,专业基础课550学时(实验教学占36%),专业课630学时(实训教学占50%),专业选修课390学时,并在第六学期开设半年的专业生产实践实习课680学时,教学总学时为2 910学时,其中在校学习2 230学时,离校生产实践实习680学时。

(二)宠物医疗专业教学体系的探讨

目前高职院校宠物医疗专业学制三年,总周数为150周。其中,入学毕业教育2周(含军训),教学112周(理论教学83周,教学实习7周,集中劳动5周,毕业生产实习实践17周),学期考试5周,机动4周,毕业答辩及综合技能鉴定3周,寒暑假24周。调整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时,考虑到了以下因素: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中所含的比例;本专业课程设置的数目、名称、适宜度;必修与选修课的划分;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课的最佳比例:考试、考查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完善教学体系后,宠物医疗专业教学总学时2 910学时。其中,公共课660学时,占22.7%;专业基础课550学时,占18.9%;专业课630学时,占21.7%;专业选修课390学时,占13.3%,生产实践课680学时,占23.4%。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和离校生产实践实习总课时1 244学时,占总课时的42.7%;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课理论授课总学时736学时,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比例为1:1.7,实践教学比重得到了增强。学分制采用以往的规定,原则上以30学时为l学分,四舍五入,同时考虑到具体课程在专业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作适当的调整,生产毕业实习为lO学分。该专业总计学分为80学分。其中,公共课20学分,占25%;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含生产毕业生产实践实习、专业实验实训)44学分,占55%;选修课16学分,占20%。公共课、主干课程和生产毕业实习为必修课程,其必修学分为48学分,学生应修满62学分以上才能毕业。(三)宠物医疗专业课程设置模式的探讨

按照教育部提出“重在改革,重在建设,重在办出特色,重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原则,重视教学条件建设,重视专业教学改革实施状态和改革的积极性、创造性,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实际效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部有关高等职业教育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和实践高职院校宠物医疗专业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

根据社会对高职院校宠物医疗专业人才的需要,确定宠物医疗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制定其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高职院校宠物医疗专业在课程设置模式上有新的突破。经过几年来得教学实践摸索,确定了宠物医疗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见表1):

表1 高职院校宠物医疗专业课程设置模式及教材内容概要

四、宠物医疗专业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的效果

通过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等四所高职院校2005届宠物医疗专业毕业学生的综合效果分析,上述宠物医疗专业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模式的建立在今后一段时期的运用是可行的。

1、主要课程测试情况。宠物医疗专业九门专业理论课考试占总成绩的50%,试卷命题科学,试题难易适中,知识覆盖面广,题型多种,题意灵活,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合格率为94.8%。试验实训课程占总成绩的50%,在各个实训教学单元中均设有技能考核内容和标准,学生考核合格率为96.4%。毕业生通过生产实践实习,丰富了专业实际知识,四所高职院校宠物医疗专业学生240人,毕业论文全部合格,通过率为100%,达到了新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模式的预期效果。

2、毕业生就业率。四所高职院校宠物医疗专业毕业生240人中,有13人专升本,其余学生均一次性就业,有20%的学生就业在广州、武汉、北京等大城市,一次性就业率为100%。

3、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毕业生中有63人独立自主创业,其余分布在全国各地共130家单位就业,通过对其中50家单位的调查,单位对该专业53名毕业生在政治表现、道德品质、工作态度、知识结构、工作能力、操作技能等方面评价很高。其中,评价为优秀的有36人,良好的有17人,优良率为100%。

4、毕业生对专业教学评价。通过对本届毕业生中的80名学生进行调查,普遍认为专业课程、实验实训、毕业生产实习实践等教学过程评价很高,认为在校期间的学习对自己走上社会后的实践动手能力、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346例犬多发性神经炎诊疗报告

总结了346例犬多发性神经炎的诊断和治疗经验。该病在门诊病例中平均2.4%,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后躯麻痹、全身对针刺反应性降低,严重者全身瘫痪、呼吸麻痹和膀胱麻痹,导致死亡。分析病因主要为气候突变、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饲料单

一、传染病和疫苗接种。其中气候因素为主要诱因,夏秋季节多见。发病犬品种多为京巴等小型犬。主要治疗措施为:急性者醋酸泼尼松穴位注射配合B族维生素穴位注射;慢性者可采取水针疗法加口服地巴唑等改善微循环;局部温热疗法配合按摩;久治不愈者可用穴位埋线疗法,常用穴位为风池、腰旁、二眼等,口服中药全虫、僵蚕、白附子、防风、白术等。病程从3天到3个月不等。治愈率达90%。

新型麻醉复合制动剂的筛选及对犬麻醉效果初步观察

复合麻醉制剂的研究和应用已逐渐成为动物医学麻醉领域的主流。2005年11月开始施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以后,兽医临床上应用的多数动物复合麻醉制剂的原料药供应及其应用的管制更加严格,另外,临床上通用的麻醉药对犬的麻醉效果不佳。为此,我们以动物专用制动药为主,采用平衡麻醉和复合麻醉的原理,经配方优化和不同药物与剂量水平的反复筛选,以镇静、镇痛、肌松和翻正反射消失为检测指标,筛选出2个最佳组方(A和B)。以给药后15min内翻正反向消失达1min以上为麻醉指标,应用序贯法,测得2组方对小鼠半数麻醉效量(ED50)分别为66.85mg/kg和72.94mg/kg。对小鼠半数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152.19mg/kg和150.58mg/kg。2组方的麻醉指数(LDso/EDso)分别为2.3 和2.1。2组方对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多在给药后4,--7min内,死亡时间多在给药后5~10min,如果15min内不死亡,即可逐渐恢复。2组方对12只家犬麻醉效果的初步观察表明,A方以54.61mg/ml给药,开始麻醉的时间在给药后10-15rain,麻醉可持续35~80min;以109.22mg/ml给药,犬均可麻醉,开始麻醉时间在4---10min,麻醉可持续40~60min。B方对犬的麻醉效果与A方基本一致,麻醉持续时间基本能满足手术等临床诊治的要求。应用组方A正常麻醉用量的4倍对5只家犬进行肌肉注射,有的可平稳地进入麻醉状态,有的出 现陈发性抽搐,但无死亡动物出现。

第二篇:谈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课程改革

谈谈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

合肥市职业教育中心 汪德芳

随着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职业学校(以下简称职校)作为直接为市场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各类实用人才的基地,目前都在迅速扩大办学规模,调整专业结构,设置新的专业,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各类实用人才的需求。但由于缺乏事前的调查研究和违背了职业教育规律,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只看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热门专业一哄而上,艰苦行业无人问津等等。

一、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必须把握好五个原则

针对上述专业设置或调整中出现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和各职业学校,要在调查研究和进行劳动力市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学校自身的实际条件,制定近期和长期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方案,具体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中,笔者认为应当本着以下原则。

1、“宽口径”原则

由于现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种类从业人员变换岗位频率的加快和高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各类从业人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而培养“复合型”人才则必须设置“宽口径”的专业,以利于职校生毕业后有较广的择业途径和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

2、特色性原则

调整专业设置应注意优化职校原有的、至今仍适应社会需求的“老”专业,这类专业大都是职校最具优势、最能体现职校特色的“拳头”专业,它们往往具有较长的历史,是一种“无形资产”,应当加倍珍惜,切莫随意抛弃,只能通过适当调整的方式,使之焕发新的青春。

3、超前性原则

调整专业设置应充分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必须依据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未来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进行科学预测,使调整后的专业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以实现专业建设的成熟期与专业人才需求的高峰期相对而言一致。

4、地方性原则

职校毕业生大多在当地(乡镇)企业或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各种生产劳动,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职校座落的区域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特点,决定了职校要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发展培养实用人才来设置专业,这样才能实现职校的社会效益和持续发展。

五、相关性原则

以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要求为依据,按照职校原有专业相近、相关的原则,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延伸、派生出新的专业。这样的专业既满足社会需求,又充分利用了职校的教育资源,挖掘了职校的潜力,发挥了职校的优势。

二、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设想

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专业设置、课堂开发须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科学合理地进行”。新时期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中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后二者在职业生涯中往往起到关键性作用,所以也称关键能力。

1.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开设课程

职业教育应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人才,这类人才应具有较强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从分析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入手,以能力本位开发课程,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系统地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样就更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上,不再单纯强调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以理论课的应用性、技术课的实用性即“实用为准,够用为度”为原则,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要什么,就开设什么课程。并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和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如财会专业要求学生既要学习《基础会计》、《企业会计》、《统计原理》、《工业会计》、《计算技术》,又要求学生进行出纳、会计模拟实习和见习,同时也要求学生学习《经济法基础》、《税收基础》、《财务管理与分析》、《企业营销管理》等与实际工作关系极为密切的相关课程,使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

2.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

改革课程体系,可采取“厚基础、宽口径、实用性”的思路。“厚基础”就是加强普通文化教育,加强基础教育,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提高职校毕业生适应未来的能力;“宽口径”就是专业的覆盖面要宽,使学生业务素质的内涵得到拓宽;“实用性”就是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要实际、实用,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职校要创造条件,根据不同专业、不同阶段,结合职校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利用讲座,分年级合班上选修课等形式,开设颇具特色的实用课程。如《计算机应用》、《英语》、《应用写作》、《公共关系学》等,来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优化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要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教育规律决定取舍,以形成独特的体系。要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和职业知识的传授,全面提高职业素质。课程的考核、学生能力的评价,不能仅局限于知识性考核与评价,要立足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在课程结构上,根据专业的不同,可实行1+2结构,即改学生一进校就进行专业定向的传统做法为学生入学后一年打基础,学习普通文化课,在学年考查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本人的志向,二年级进行专业分流后,用二年时间学习专业理论课和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这样可使学生既掌握了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又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3.按模块的形式组合课程

按不同的功能要求对课程进行分类,组织若干个模块,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对模块进行拼装、组合和调查。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教学目标明确,有利于职校以主干专业为龙头带动专业群的建设,有利于通过调整相应的模块,使职校培养的毕业生更贴近需求,做到“产销对路”。一般可把课程分为公共模块、专业模块和技能模块(后二者又称为活动模块)。在公共模块的基础上,只须对活动模块作适当调整,该专业就可派生出几个岗位群。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来说,如将活动模块调整为《家用电器技术基础与维修技术》、《收音机原理及电路分析》、《激光音响设备及维修》、《电视机原理及维修》、《新型洗衣机原理及维修》,就可派生出“机电一体化家电维修”。

4.加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对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课程的结构比例上,实践教学的课时应达总学时的30%左右,职校要积极贯彻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对于职业教育,学历证书是对完成了学制系统内一定职业教育阶段学习任务的受教育者所颁发的文凭,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所必备的专门技能和知识的证明。对于财会专业,要将会计资格职业证书考核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并积极组织实施,机电一体化专业可实施电工、车工或钳工职业资格证书。职校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双证书”制度,实施教学和技能才能落到实处,职校毕业生才能成为企业急需的能上岗操作的实用人才。

5.发挥高职对口招生考试的导向作用,引导职校积极开展课程改革

高职对口招生考试具有引导职校积极开展课程改革的政策导向作用。目前,我省高职对口招生考试实行的是3+2制度,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分值比为3:2,文化课分数比较高,要通过调整分值或考试科目,使之成为1:1较为适宜。在文化课考试的命题中,要把握好覆盖面和难度,杜绝偏离考试纲要要求的偏题和怪题,对专业课的命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要突出实用性部分,要有实践技能的考核。解决实践技能考核的办法之一是要求考生参加与报考专业相关行业或部门实施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把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考生实践技能考核是否达标的依据,这对促进职校进行课程改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职校的专业设置或调整,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坚持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职校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培养目标,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大胆探索,职业教育的发展才能走上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

第三篇:教学志:学制与课程设置

学制与课程设置——教学 学制:六年制

课程设置: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科学、思品、微机、综合实践。1教学方法: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具本实施以“三主一线”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生训练为主线,同时在各学科教学中总结形成符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教学改革

紧紧围绕新一轮课程改革科学教学。构建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工作中心,面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将“以人为本、自主发展”教育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针对课堂效率不很高的现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活动。通过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寻找存在的问题的症结,积极构建有效的学科教学模式。通过一系列活动,逐步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局面,大多开始运用“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和构建学生精神生命的过程。同时,通过组织集体备课、组织好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抓好资源共享,智慧共享、强调了行动的全员化、多元化、提高了教师研讨的时效性,提高了教师适应新课程的水平。每位教师按自身优势来选择合适的教学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寻找到了新的支撑点。

3教育科研

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以师资促进持续发展。一是积极选派学科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获取先进的课改信息,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优秀的教学实践经验。二是,狠抓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带头作用,为同科教师上好指导课、示范课和组织好集体备课;积极推举优秀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比武活动,打造名师;充分发挥有经验的老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4教学管理各种制度

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进行课程改革,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制定本制度。

由教学副校长领导学校教务处负责学校教学管理,管理范围包括所有学校的所有教学活动、教学工作和所有的教学人员。

一、教学工作常规

(一)备课:就是进行教学设计,准备切实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深挖教材,把握学生,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各种能力、学会学习方法。

1、备课必须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认真备课。

2、教师备课必须在熟悉教材内容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备课,深钻教材,挖掘教材潜力,充分了解学生,据学情统筹安排单元以及课时的知识重点。

3、教师备课必须写出授课教案,教案应包含问题设计、活动设计、板书设计三个部分。

4、备课要坚持:了解——阅读——深钻——定点——理路。

5、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和他人经验。

6、教师要求超前备课,不能临教临备,更不能教后再补。

7、校级领导或是学校成立的环节检查组查阅教师的教学档案以及其它教学环节,通过查看教案和学生调查来落实备课检查。

(二)上课:

1、严格按教学计划、课表上课,不随意调课,因事需调课者,必须向学校主任请示、批准方可调课。

2、保证每节课40分钟的有效上课时间,准时上课,按时下课。

3、在课堂上,师生一律讲普通话。做到仪表端庄、精神饱满、教态自然、语言准确生动、书写规范工整,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学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善于运用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严禁在学生中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

4、不在上课中随便出入教室、会客、接听电话;不与室外人员交谈。严禁携带手机等影响教学的物品上课;听课教师的手机也不能发出声响,课堂中不接打电话。禁止在课堂中上网玩电子游戏,不做与上本课无关的事情。

5、严格要求学生按小学生课堂常规去做,对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要沉着宽容,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恰如其分地处理。对违纪学生不得叫出室外或停课处理;对违纪严重,已不能上课的学生要交主任或值班教师处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杜绝侮辱诋毁学生人格的言行。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6、创造性地实施课程计划。要坚持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的原则,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场地、有指导教师,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7、上课采取听课、抽查、督查、学生问卷的形式进行落实。

(三)作业与辅导

1、布置作业要明确,内容精选,设计精心,分量适当,难易适度,时间控制适当,提高作业的实效性,杜绝机械重复或惩罚性作业。

2、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富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作业要有弹性,形式要讲求多样化,除传统的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外,还有自觉预习作业、收集处理信息作业、实践活动作业、动手操作实验作业、探究性作业等。以适应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

3、学生的课堂作业必须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在课内完成。教师要培养中高年级学生自主设计(选择、确定)作业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4、家庭作业: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的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实行面批。

5、教师批改作业要及时、正确,批改作业所使用的符号规范、统一。批注提倡运用短语加等级,尽可能让学生能及时地获得作业的反馈信息。要重视作业批改后的情况记载(正确率、带普遍知识错误、好差典型等)、及时分析原因讲评、查缺补漏。

6、课外学习辅导要采取个别小组辅导的方式进行。不得扰乱正常教学秩序,不得将全班同学留下来加班加点补课。时间不宜太长,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

7、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开发教育资源。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反思教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学校、家庭共同辅导孩子进步的合力。

(四)评价考核

1、课堂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同学及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具准备,课堂纪律,活动表现,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等多方面)给以指导评定,以口头评价为主,坚持正面评价,多用肯定指导式。

2、形成性评价。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经常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作业、单元练习、竞赛、检测等。

3、终结性评价。每学期末组织好期末考核和成绩评定工作,做好学期成绩总评。

(六)教学研究

1、教研组必须制定教研工作计划,填好活动记录,并加强对组员个人教研、教改的指导。

2、教研组活动要科学、规范,严格按照研究方案操作,带动全校的教研活动,真正达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目的。

3、学校建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要整合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研人员的作用;要形成对话机制,营造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平台。

教学工作常规由学校教导处定期检查和平时抽查、督查,结果落实到每月月考核。

二、教学质量管理

要把教学质量检测与教学工作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以卷面测试的结果作为评定学校、教师和学生业绩的唯一依据。

1、学校各科教学质量管理由分管校长直接负责,由教导处具体组织并具体落实到任课教师实施。教导处在学期初制订工作计划(包含教学质量督查内容)、安排课务,保证教学正常进行。

2、每学期初,教师应迅速熟悉所任班级学生的学科质量状况,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学科教学计划,交教导处审核。

3、教导处在期中和期末组织学科质量检测,并有任课教师写出试卷分析。分析应包括得分率分析,并作出定性判断,分析表交教导处。教导处对全校检测情况作及时分析报告。

4、教导处视情况对部分课程进行不定期的抽检,及时报告检测分析结果,并根据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诊断性研讨。

5、教师应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改变观念,认真研究课堂教学,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导处在期末对教师备课情况进行集中督查,并进行“推门课”“督查课”“指导课”的听课活动。

6、重视作业练习对学生巩固知识的意义,在严格遵守有关作业量限制和“减负”精神的前提下,抓好作业练习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应努力发挥创造力,在学生作业兴趣、认真程度和收阅率方面作文章,保证学生——特别是后进学生作业练习质量,作业要精当、有效果。教导处不再采用静态监督方法,而是结合检测,随时跟踪成绩落后学生的作业练习情况,并将此作为衡量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的一项指标。

7、教师应重视所任课程的辅差工作,要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和作业反馈,同时要注意情感的调控,提倡分层作业。教导处适时组织学习习惯调查、优秀作业展览和学科竞赛活动,并在期中和期末考核中突出辅差工作。

三、教学工作检查

1、教学检查定期进行,每学期中心学校全面检查两次,学校教学环节检查每月末进行一次。

2、教学工作检查采取查阅资料、学生问卷的形式进行。

3、教学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并将结果纳入每月月常规考核。月常规考核重点考核教师的教学工作常规。

四、教学工作督查:

1、教学工作督查采取不定期、不定时的方式进行,在校办室的领导下,由教导室负责督查。

2、督查内容包括:

(1)督查各教研组常规教研活动、常规检查是否按要求开展,常规检查是否全面、准确、具体。

(2)督查教风,随机听推门课、督查课,查课前准备、查学生负担、查作业批改、查培优辅差、查教师有无旷课、坐教、随意调课现象。(3)督查课改,课题组开展活动是否按计划开展、查实验教师课改日记、查集体备课是否开展、查过程、查记载、查实效、查兴趣小组活动,查各室规范管理和活动记载。

(4)督查学风,查各年级的学习风气,各班自习纪律,学习氛围、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学习效果、兴趣特长的发挥及成果。

3、督查中发现的有违学校制度的问题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结果纳入考核中,并代入总结性考核。

5教学工作各项荣誉、奖励:

2010年被四平市教育局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第四篇:课程设置与教学评价

谈课程设置与教学评价

——基于“动物学校”的案例分析

(研11教育

11060008

何洪艳)

一、案例介绍及简要分析

1.案例简介

动物学校要招生啦!动物园的动物们奔走相告,踊跃报名。泥鳅、松鼠、老鹰„„有幸成为首期学员。学校开设了游泳、跳跃、跑步、飞行等课程。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是游泳课。松鼠、老鹰首先遭遇尴尬,由于他们是“旱鸭子”,迟迟不敢下水,遭到了老师的训斥和嘲笑。而泥鳅却在这堂课上出尽了风头,他以舒展自如的泳姿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彩。但接下来的课程训练却让松鼠、老鹰扬眉吐气,跳跃是松鼠的强项,飞行是老鹰的看家本领,跑步项目对他俩来说更不成问题。但这些训练却让泥鳅吃尽了苦头,尤其是跳跃和飞行,是他的弱势项目。为了提高成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一学期过去了,泥鳅被摔得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虽然期间他想放弃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在游泳这个优势项目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原本的优势项目——游泳,因为长期没有训练,泳技大不如前,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老鹰在飞行项目上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跳跃项目上破动物界的最高纪录,但也只得到“B”等,因为他是在树顶上起跳,而没有按照学校规定在地上起跳的要求。2.简要分析

案例中运用了隐喻的手法形象得说明了当前课程改革中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以及学校教学评价的不恰当性。我们可以由案例中的那些小动物的遭遇联想到我们当今学生的处境,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习成绩成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果的第一标准,在“望子成龙”的殷切期望以及高考这个大指挥棒的指引下,学校不得不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文艺技能的培养,随之而来的便是学校评价体制的单一化和学生整体素质的片面发展,至今,基础教育改革已实行十年,国家强调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实行多元化的评价体制,但从效果上看并不明显。

从孔子开始就强调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有区别的教育,以发挥学生的特长,现在教育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不能正确认识学生,挖掘学生的长处并加以发扬,而是一味得强调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忽视文艺技能的学习,这也就是我们常见的现象:外人会因为学生成绩高而夸赞他却不会因为他歌唱得有多好而称赞他。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又常常会顾此失彼,虽然想全面发展,却又不乏有瘸腿科的现象出现,这些就是本案例所影射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值得我们思考的方面。

二、案例中涉及的主要教育理论

从该案例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提炼出的主要问题是课程设置及教学评价的问题,这与我们当前提倡的课程改革不谋而合。此案例中与课程改革相冲突的地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功能。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会学习的能力。而该案例中的小动物迫于动物学校的压力学习一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本领,并且这些本领对它们的生存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学到最后,它们连自己本来擅长的本领也有所弱化了,同时由于学校评价机制过于死板,也使它们的成绩没有更好的被评估,在这里,小动物们没有充分的自由去积极主动得学习,而是被动的接受学校安排的课程,在这样的环境下,它们也没有条件养成学会学习的能力。

联系新课改下当前的学校,我们也无法保证学校都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又养成积极主动学习和学会学习的好习惯,在新课改推行之初,还有学校按照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鼓励学生去自主学习,从做中学,但实施以后发现,学校的升学率降低了,于是学校又不得不走回应试教育的老路,继续抓书本知识的学习,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于是自主学习成为一纸空文,学校不管学生愿不愿意,都必须接受学校安排好的科目,后果可能没有“高分低能”那么严重,但确实也扼杀了很多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

2.课程内容结构。课程内容要贴近社会和学生生活,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课程要适应时代要求,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该案例中动物学校里的课程设置很明显没有适应学生发展要求,虽然显得有些夸张,如让老鹰游泳、泥鳅跳跃等,但这却形象得说明了这所学校里的课程设置是非常不合理的,是不贴近学生生活的,学校安排一定的课程一定是出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考虑的,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本案例的错误就在于没有认清学员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教育,对所以学员安排同样的课程,既没有看到学生的兴趣所在,又没有看到学生未来生存的需要。

这就要考虑我们当前针对所有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安排同样的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或许有人会说学生太小,还不能对自己的未来做出正确的判断,由学校、家长为他们安排课程是完全合理的,但是一旦孩子到了自己可以独立判断的年龄,我们是否应该把选择课程的权利交还孩子呢?笔者认为这是肯定的,要达成这一目标,学校首先就应设置相应的课程以供学生选择,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以亲身实践为主,真正得掌握一项技能,为未来自身的身存和融入社会做准备。

3.课程评价方法及课程管理。课程改革中提出要改变传统的注重知识技能及结果的评价形式,强调过程性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注重过程,在评价的内容上注重态度和能力,在评价的理念上更注重期望与激励,本案例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没有看到学生努力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是有失公平的,联系到我们现实中的课堂教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就应当注意不要只注重结果,而应从各个方面全面地考查学生,在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只要比原来有所提高就是进步,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注意实时激励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进步是被认可的,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能力的提高,为了掌握一种技能,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进行评价时也不应只是硬性的分数评价,要更多的加入学生能力培养进程的评价。

案例的最后提到,学生迫于学校、校长的压力必须学习自己不擅长的技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所学校实行的是校长及校方的“霸权主义”,学校享有太多的课程决策权,这种课程管理模式显然是不合理的,课程改革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模式,这就增加了国家和地方对学校课程设置的监督,以保证学校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三、分析及小结

从案例的描述中我们知道动物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问题的严重性是很明显的。这也影射到我们现实学校里此类问题的严重性,下面笔者就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拙见以供参考。1.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已经存在,主要表现在:

(1)课程的设置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只能被动的适应学校设置的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很多的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束缚了学生的发展。

(2)采取统一设置的方式,不注重学生的选择与需求。这是当前学校课程设置的又一重要问题,如今形势下,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不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统一为学生安排同样的课程,既没有顾及学生的学习取向又降低了学习效果。

针对学校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措施是:征集学生的意见,有限度的开设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完全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取消考试制度也是不可能而且不合理的,面对未来社会,知识的学习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课改的宗旨并不是脱离书本只注重实践,因此在合理进行课程设置时,必然是以知识的学习为根本的,这一点是不变的,但我们不应过于强调知识的学习,在进行基本知识学习的同时,我们也要穿插一些课外知识的学习以及文艺技能的传授,学习要劳逸结合,不断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不但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降低学习效率,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课外知识,安排一些课外实践可以使他们身心得到放松,学习效率也会相应提高;学校开设诸如音乐、美术等课程既可以丰富课程类型,学生学习后又可以发挥其一技之长,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2.教学评价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评价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不科学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评价内容上,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甄别与选拔,教师过多的关注了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如态度和能力的发展。

(2)评价方法上,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即不注重发展性评价,忽视了教育应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

这个问题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显得极为突出,教师们也很困惑,似乎找不到比考试更有效的评价方法,有些学生也很苦恼,因为很多时候自己的努力靠一张试卷是体现不出来的,而这种不被认可的感觉也时常困扰着他们,针对这个问题,有以下两个策略可供参考:

(1)多元地评价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来考察学生的进步,不断发现学生的优点,发现学生进步的空间,给予学生更多的期望与激励。

(2)注重发展性评价,有意识得淡化分数观念,更多的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对每一点进步都积极得评价,改变以往只重结果的方式,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能以静的姿态来评价动的过程,这是不合理也是不科学的。

教育改革的有效实施需要社会观念变革走在前列,如果整个社会的人才观念不改变,改革的号角吹得再响,当它遇到现实状况的压力时也会显得不堪一击,相应地课程设置、教学评价也不可能顺利进行。

第五篇:老年大学专业及课程设置

老年大学专业及课程设置

语言文学教研室:英语

其它语种 普通话

旅游文化

文学与创作与欣赏 国学入门 诗词

历史

古典文学欣赏

文化艺术教研室:

(1)书画摄影类:

楷书

行书

篆书 草书

隶书

硬笔行书

山水画

花鸟画 工笔画

综合美术

摄影

摄影创作 数码摄影

(2)舞蹈表演类:

交谊舞

广场舞

民族舞

秧歌 艺术健身舞

其他舞蹈

(3)音乐戏曲类:

秦腔唱腔 秦腔表演

眉胡 陇剧 其他剧种 戏曲形体

模特形体

时装表演 歌咏

声乐

外语歌咏

钢琴

电子琴

二胡 板胡 笛子口琴 其他乐器

医学保健教研室:

医学保健 中医基础 中医保健 老年伤科

食疗与营养

全身按摩 手部按摩 足部按摩 老年心理学 养生保健

计算机应用教研室:

电脑初级教程

无纸化办公 常用软件 网上生活

电脑多媒体

电子阅读 数码相机及后期处理 体育健身教研室:

太极拳

太极剑 佛尘等

球类 棋类 其他器械类 其他徒手运动

综合应用教研室:

烹调

面点

根雕 花卉养殖

仪表与插花

工艺制作 股票知识 法律知识 孙辈养育与心理培育

下载专业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的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专业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的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相结合教学模式初探

    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相结合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本文从分析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入手,对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作出了积极有......

    高校摄影院系专业设置与课程安排

    高校摄影院系专业设置与课程安排 2009.6.2一、中国摄影教育发展 中国摄影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53年上海复旦大学最早在新闻系开设了新闻摄影课。1955年中国人民大......

    培训教学设计与课程设置(大全)

    培训教学设计与课程设置 一、培训教学设计 (一)培训教学设计的涵义与特点 培训教学设计是以传播信息和学习理论技能为基础,应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培训教学中的问题......

    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5篇

    1. 计算机数学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课程的主要内容:线性代数、概率基础、数理统计基础等。2. 计算机电路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实验18学时,开......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 一、 中华民族民间舞 中华民族民间舞是“舞蹈艺术之母”,它取材民间、易于模仿和传承,表现形式生动鲜明,能够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与核心课程设置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与核心课程设置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的基本模式。哈佛的本科教育主要由“二个阶段”、“三大板块”构成。从教育过程看,哈佛......

    工商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考试计划

    工商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考试计划 专业代码:B020142 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程类别 1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免考课程 2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4免考课程......

    电子商务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考试计划

    电子商务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与考试计划 专业代码:B020216 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程性质 1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免考课程 2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免考课程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