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选择策略解决问题
选择策略解决问题 里庄中心小学 黄益群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28~29页例2和“练一练”,练习五第4~5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画图、列举、假设等多种策略的解题过程,能灵活地选择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说明应用策略的思考过程。2.使学生在选择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策略的特点和应用过程,提高应用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分析、综合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逐步养成主动探索、回顾反思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策略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策略。【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揭示课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初步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题里的数量,选择不同的策略解决,而且进一步了解了不同策略的特点和作用。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应用策略 1.出示例2。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提问:联系学过的策略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选择什么策略?用你选择的策略可以怎样得出问题的结果?自己先用选择的策略试一试,看用你选的策略可以怎样想。
学生独立思考,选择策略分析、尝试。2.交流策略。
提问:你选择的是哪种策略?你所选用的策略应该怎样想、怎样做? 按照不同策略交流相应的想法,帮助学生理解过程。
(1)画图的策略。
提问:你是怎样画图来解决的?呈现学生画的示意图,让学生解释,引导理解:
先全部看成大船,10只大船一共坐了多少人,多出几人?为什么会多出8人呢? 多了8人,就要把大船换成小船,每只大船上去掉几人?(每只大船画掉了2人)这样小船是几只,大船是几只? 明确:当我们把10只船都看作大船时,其中的小船也成了大船,一共可坐50人,这样就多出8人;一只小船看成一只大船多出2人,多出的8人正好画去4个2人,也就是有4只小船,这样就是大船有6只,小船有4只。(2)列举的策略。
提问:你是怎样用列举策略找到结果的? 呈现学生的列举过程或列举的表格,让学生解释,引导理解列举方法:可以从大船有9只,小船就有1只(或从小船有1只,大船有9只)开始列举。每次算出乘坐的总人数,到乘坐人数是42人为止。
提问:你也能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求出问题结果吗?(呈现书上列举用的表格)列举时要注意什么?(有序列举)
呈现课本上列举的表格,让学生说说列举过程,教师板书过程和结果。
明确:通过有序列举,也得出大船有6只,小船有4只时,乘坐人数正好是42人。
(3)假设的策略。
提问:用假设策略解决时,可以怎样假设大船和小船的只数? 呈现学生假设、调整的过程和结果。
引导:我们也用假设策略试一试。(出示课本上的表格)假设大船和小船的只数同样多,大船和小船都是5只,算一算可以坐40人,少坐了2人。想一想,要坐42人可以怎样调整? 提问:这里可以怎样调整?(在出示的表格里调整、填写)
说明:假设大船、小船都是5只,可以坐40人,这样少2人。把一只小船调整为一只大船就多坐2人,所以大船6只,小船4只。3.列式解答。
提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选用了哪些策略? 用画图、列举和假设策略解决问题时,有什么类似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都是先看成几只大船和几只小船,再按大船和小船每只相差2人思考、调整到有几只大船,几只小船。
谈话:如果要列式解答,你想看成几只大船或小船计算人数,再根据什么求问题结果?自己观察刚才的策略过程,想一想,在课本上列出算式解答,并且检验结果是不是正确。
学生解答、检验,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
这样解答是怎样想的?(指名学生说明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提问:如果把10只船都看成大船或小船,可以怎样解答?(板书算式,说明思考方法)
指出:列式解答比较方便的做法是先全部看成大船或小船,算出总人数;再用减法计算比42人多了或少了几人;然后按每只船相差2人,用除法算出另一种船是几只,从而得出结果。
三、回顾反思,交流体会 提问:同学们,回顾刚才我们解决问题所用的策略,你对于应用策略解决问题有什么体会? 引导学生小结:画图、列举、先假设再调整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分析和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择策略。
四、巩固练习,提升策略 1.完成“练一练”。
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你能根据下面的提示,选择一种方法找出答案吗?先独立填写在书上,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并与同桌交流。
全班反馈,分别呈现学生画的图和填的表格,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提问:这里各是用的什么策略? 如果列算式解答,可以怎样想?说说你的想法。(板书算式并计算)
说明:这里可以选择画图策略或先假设再调整的策略解决。如果列式解答,可以先全看成鸡,共有土6条腿,少6条,这6条是兔的腿。每只兔要多2条腿,所以有3只兔,5只鸡。2.做练习五第4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用假设的策略通过调整解决问题,你能完成吗? 出示表格,说明假设两种展板的块数分别是5块和4块,让学生在课本上调整,填表完成。学生独立填表,教师巡视。
学生展示,集体交流,说说怎样通过假设、调整,得出结果。3.做练习五第5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出示表格,让学生明确先看成几枚1元硬币和几枚5角硬币,要求接着想一想,填一填,并找出答案。
学生列举或调整,教师巡视。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通过列举或调整来推算出结果的。(教师根据交流在表格里板书)
五、全课总结,分享收获 1.引导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什么新的认识或收获? 2.布置作业。
学生列式解答第4、5题。
第二篇:新苏教版六下《选择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平安九年制学校
李渭先
教学内容:P27-28页例1和随后“练一练”,练习五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选择合适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过程,形成相应的策略意识。
2.使学生在选择策略解题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数量关系的经验,体会画图、转化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实用价值,增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逐步形成乐于和同伴合作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选择不同的策略解决与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星河小学美术组一共有35人,其中男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2/5。美术组的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1.指名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指名交流解题方法。3.列式计算。
二.自主学习
1.出示例题
2。已知女生有21人,男生有多少人? 5指名学生读题,说出题里的条件和问题。提问:你觉得题目中哪句话比较重要? 星河小学美术组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根据这句话,能想到什么?
提问:根据对题目的理解,你觉得这道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来解答吗?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
(1).先独立思考: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2).交流: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3).看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4).自己选择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并检验。
汇报:
(1)把“美术组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2”转化成“美术组男生人数与总人数51 的比为2:5”,进而得到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2:3,再列式解答。(2).根据分数的意义,由美术组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推得男生人数是女
52生人数的。(3)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求出美术组总人数,再求男生人数。
(4)用画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想到可以先求美术组的总人数,再求男生人数。
小结:刚才大家解决这个问题用了不同的策略,或在同一种方法中使用了不同的策略;例如选择画图策略解题时,用线段表示题里的条件,使数量关系更直观、更清楚,可以看出男生人数有2份,女生人数有3份,按份数就能求出结果;选择转化的策略时,把分数表示的男生人数与总人数关系转化成男、女生人数的2比,或者转化成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更容易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能很方
3便地列式求出结果;选择假设的策略,可以设总人数为x,列方程解决问题。
三.多层练习 1.练一练
读题,说一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自己选择一种策略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名不同策略的学生板演。
交流:这里的解法各选用了什么策略?不同解法算式的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追问:仔细观察,解决这个问题时大家选择了哪几种策略? 指出:用画图策略能直接看出和30只对应的是哪个部分,相当于几分份;
4把比转化成分数,可以知道公鸡只数是30只的;用假设策略,假设单位“1”
3的量母鸡只数是x只,可以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2.练习五第1,2,3题
(1)读题,说条件和问题,补充线段图 追问:这题可以用什么样的策略解答?
(2)独立完成画图和解题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第三篇: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课活动单
【学习目标】
1、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策略的多样性,在学会策略的基础上初步具有应用策略的意识。
2、充分地体验画图、列表对解决问题的作用,从而形成自觉地、灵活地、有效地选用这些策略的态度和能力。【活动方案】
活动一:夯实基础,巧思妙算。
王超和李明同时从两地沿一条公路相对走来。王超每分钟走68米,李明每分钟走65米,经过6分钟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
1、小组交流: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2、如何画图或列表?
3、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在小组交流
4、写出解答过程:
活动二:团结协作,探索奥妙
有一个长方形的鱼塘,长100米,宽30米,扩建后长和宽都增加了10米,鱼塘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1、先画图,再小组交流。
小学数学四下活动单第十一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设计人:夏红审核人:洪建林
2、说说增加的面积是哪些部分。
3、独立解答。
4、小组交流,并展示不同的方法。活动三:完成列表
按下表数量买墨水和钢笔,共要付183元。你能填出括号中的数吗?
墨水 8 瓶 每瓶 6元 钢笔枝
每枝()元
写出你的计算过程,进行组内互评。
【检测反馈】
1、计算
972÷18+35×19(29+544÷34)×1022、小娟看一本188页的故事书,前4天平均每天看17页。剩下的6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3、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条隧道,各从一端同时向中间开凿。第一队每天开凿12米,第二队每天开凿15米,经过8天正好凿通。这条遂道长多少米?
第四篇: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奥数(五升六)思维训练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尝试练习
1、用数字1,2,3,4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2、某铁路线共有6个车站,这条铁路线共需要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二、训练营地
1、班集体中选出了5名班委,他们要分别担任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宣传委员和体育委员。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分工方式?
2、小华、小花、小马三个好朋友排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3、四(1)班的小平、小宁、小刚、小超4人排了一个快板节目准备演出。在演出过程中,队形不断变化(都站成一排)。算算看,他们在演出小快板过程中,最多有几种队形变化形式?
4、5个人并排站成一排,其中甲必须站在中间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第五篇: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想起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1~73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及回顾反思的过程,了解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能用由条件想问题的策略寻找解题方法,并正确解答。
2、使学生初步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条件与问题的联系体会从条件想起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分析、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积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方法可以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
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难点
策略的体验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体会“策略”(猜谜语)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了两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1、耳朵像蒲扇,身体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大象)
2、告诉你高,告诉你长,画条直线,它来帮忙。(直尺)指名猜,并说理。
师:刚才我们通过分析谜面提供的信息,猜出了谜底。
二、初用策略,探寻思路
1、理解题意
(1)谈话:小朋友,看小猴在干什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题目。(出示例题)(2)读完题目想一想: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指名说)师:找对了吗?真好,我们只读了一遍就找到了条件,弄清了问题。(3)我们再来看看第一个条件是?第二个条件是?(齐读)
(4)提问:你觉得哪个条件需要我们再来理解理解的?“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是什么意思?(5)交流。
a).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第四天呢?第五天呢?我们一起看着黑板再来说一说。(板书:第一天、第二天······)
b).还有其他想法吗?看来大家都是这么想的。“以后每······”也就是说.第(1)天摘的个数+5=第(2)天摘的个数,追问:第()天摘的个数+5=第()天摘的个数······(板书:弧线 5)
师:就这样,我们读读题目,不光找到了条件,还弄清了条件的意思。
2、交流算法
(1)谈话:根据刚才我们分析的数量关系,说说你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同桌讨论。(2)交流。
师:这是他的想法,其他小朋友是不是都有自己的想法?
3、列式解答
(1)谈话:现在,你可以填表求出答案也可以列式求出答案,任选一种方法,如果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写在左边空白处,听清楚了吗?把书翻到P72自己做一做。
(2)学生独立完成。(3)全班交流。(电脑显示:例题图)
填表的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怎样填的。(完成板书)
师:小猴从第一天摘了30个开始,以后每天分别摘了?(读一读)追问:照这样计算,第六天呢?大家是不是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果然是这样,所以从表中我们知道小猴第三天摘了40个,第五天摘了50个。
列式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答句)师: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4)小结并揭题:
刚才我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有填表的、有列算式的,其实它们之间有着共同地方,你能找出来吗?(结果相同,条件不变)
其实,我们都是根据条件,从第一天摘30个开始,依次加5就能求出答案;也可以像有些同学一样,先算第三天比第一天多几个5,或第五天比第一天多了几5。(板书)尽管方法不同,但都是根据这两个?(条件),从条件想起(板书),来解决问题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的策略)
解释“策略”
举例
4、回顾反思
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想想我们是怎样来解决问题的?说说你的体会!(指名说)
指出:解决问题时,我们首先要(理解题意),弄清题中每个条件的含义,看清要求的问题;其次是(分析问题),我们可以从条件想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是(解决问题),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求出答案。
三、巩固应用,内化策略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下面我们就用这样的步骤来解决一些问题。
(1)请看第一题,这两幅图你看得懂吗?谁来说说意思?(2)提问: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电脑演示)(3)解答(学生口答,教师板书)(4)比较:这两个问题有什么联系?
师:第一个问题是直接根据题中的两个条件想到的,第二个问题则要联系已经提出的问题和其余条件才能想到的。(5)第二小题,学生自己读题,讨论,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说说是根据哪两个条件计算的)
师:这又是一个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的例子。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用手演示每次弹起的高度是下落高度的一半)(2)完成填表(3)交流
师:这一题我们找出了前后两个有联系的条件,就算出了每次弹起的高度。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指名读题,(2)理解18个圆表示18个小朋友,并在图里标一标。(3)交流:你是怎样找到芳芳和兵兵的? 师:(结合示意图)这一题我们有没有填表格?有没有列算式?那我们怎样找到答案的?我们根据条件,在图中数一数、画一画就找到了答案,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题目,分句理解意思
(2)估计从第几个正方形开始就画不下了?(3)学生动手画一画(4)交流
(5)算一算,如果要画,第5、6、7、8个正方形里应该画几个? 师:没想到,我们把一个数每次乘2,这个数变大的速度会这么快!
四、课堂总结,交流收获
1、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在解决问题时主要用了什么策略?
2、你还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应用。(做“想想做做”第4题)
师:接下来我们去活动场地看一看,请小朋友自己读读题目,想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自己完成。
(1)自己读题,独立完成。(2)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