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在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会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能借助所画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实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在对解决问题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到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加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积累铺垫
1.引入:刚才的游戏有意思吗?我们再来玩个游戏好吗?(课前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
2.要求:刚刚我们根据比划来猜测是什么事物,现在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题目的意思。
3.出示第一关:中山路小学原有一个花圃是长方形,长4米,宽3米。校园扩建时,长增加了2米。(1)学生画图(2)对比交流
4.从图中你能求出什么?
二、初步感知
1.出示第二关:中山路小学原来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40米。在扩建校园时,长增加了20米,这样操场面积就增加了600平方米。原来操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审题激需:你能想个办法让大部分同学都能理解题意顺利闯关呢?(画图)
3.看谁能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都在图中表示出来?(1)学生画图,(2)对比交流:
4.现在图有了,你能根据图来求出原来操场的面积吗?
(1)学生尝试,教师巡视。(2)讨论交流:
5.小结:从开始审题我们觉得有点困难,至现在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出来,你有什么感受?(画图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画图能帮助我们思考……)
三、再次体验
1.出示第三关:中山路小学原来有一个宽30米的前操场。因为要造“牡丹公寓”,宽减少了10米,这样前操场面积就减少了400平方米。现在前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审题后问:长方形操场是怎样变化的?(宽减少)你能把宽减少在图上表示出来吗?
3.学生画图,尝试解答后交流:把题意表示清楚了吗?能指着图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吗?(可能会有几种方法,重点指出宽减少了,长不变,减少的长方形的长就是现在长方形的长。)
4.小结揭题:我们顺利闯过了第三关,你能谈谈画图对我们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吗?(清楚地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画图(板书)。
四、深入体验
(一)第四关:
1.引入:应用画图的策略,我们来闯第四关。
2.分层出示:
(1)中山路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40米,宽3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长增加了20米。这个操场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学生口答,再出图列式)
(2)中山路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40米,宽3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宽增加了15米。这个操场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学生口答,再出图列式)
(3)中山路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40米,宽3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长增加了20米,宽增加了15米。这个操场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学生猜测。先独立画图,再讨论验证。(得出不是增加1200平方米,应该大于1200平方米)
到底增加了多少?学生解答后交流。(交流“整体”和“分块”两种思路)
3.反思小结:从用经验猜测,到画图验证,最后到解决问题,你有什么启发吗?
(二)第五关:
1.引入:第四关我们都闯过了,下面我们要挑战——第五关!
2.出示第五关:中山路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如果这个操场的长增加20米,或者宽增加15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600平方米。你知道原来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1)审题后问:与第四关有什么区别?(一个是“同时”,一个是“或者”)
(2)学生画图解答后交流:(让学生指了图来说思路。重点交流长增加出来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宽增加出来的长方形的宽就是原来长方形的长)
五、全课总结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体会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教学难点
掌握画示意图整理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策略的能力。
设计理念
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需求,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反思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你能画一幅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的示意图吗?画画看。
说一说画图时要注意什么?
你会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吗?
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有什么关系?你会用哪些关系式来表达这三者的关系?
2、谈话:刚才你们画出了长方形的示意图,也解答了简单的求长方形面积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稍复杂的面积计算问题。(板书课题)
学生独立解决、汇报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题
2、根据示意图分析、解决问题
3、反思解题过程
(1)引导交流:提供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用以前学过的列表的方法能把信息整理清楚吗?这样一个有关面积计算的问题,用什么方法能将条件和问题整理清楚?
使学生明确:这是一个有关图形面积计算的问题,如果画个图就可以将题意表达的更清楚了。
(2)自主尝试画图
要求画出的图能让人更清楚地看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组织交流:展示自己画的示意图,说说是怎么画出来的,结合示意图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引导学生比较展示出来的示意图,观察这些示意图,你觉得哪些画的好?哪些需要改进?
重点引导学生关注:a.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是否都作了准确的标注;b.画的图是否美观清晰,有关长方形的长与宽是否大致符合比例。
根据刚才的讨论,修正自己画的图。
看示意图分析:要求原来花圃的面积要先求什么?根据什么条件可以求出原来花圃的宽?
你认为解决这一类实际问题一般怎样做?
明确:
理解题意画示意图整理信息
根据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
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学生自主阅读
独立思考、交流
学生尝试画图、交流汇报
比较、改进自己的示意图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解决问题,交流反馈解题的情况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试一试”
出示题目,提问:你准备用什么样的策略解决问题?
按要求在教材提供的图上画出“减少的部分”
提问:要求现在鱼池的面积要先求什么?根据哪些条件可以求出原来鱼池的长?根据哪些条件可以求出原来鱼池的宽?你能解决吗?
2、想想做做第1题
3、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画图,同桌检查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并结合所列式子再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展示自己所画的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说明自己的解题思路。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先让学生从自己所画的示意图中指出增加的部分,再让学生结合示意图或所列的表格说明自己的解题思路。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解决的是哪一类的实际问题?解决这类实际问题一般常用哪种解题策略?你还有什么收获?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五、作业设计
校园里原有一块面积是210平方米的长方形草坪,如果草坪的宽增加6米,面积就增加到300平方米,原来草坪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六、教后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一部分,策略是方法本质内容的抽象概括,是介于方法与思想的过度转化。本课时内容主要教学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是进一步学习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策略重要基础。【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地位与作用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相关信息、分析其数量关系并且解决问题。(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画图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升数学思想方法。【三】教学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并感受到画图的策略的必要性。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或稍微复杂的长方形面积计算的问题。
二、部分教法和学法
首先进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年龄特点: 四年级的小学生,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学生在对文字的阅读中,对问题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由于问题本身有一定的复杂性,学生此时对题中的数量关系的了解往往还有些模糊。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以及刚才的学情分析,教学中我以谈话法、讲解法为主,以练习法、阅读法为辅进行本课的的教法。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是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将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法。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设计了如下四个环节的
三、教学过程
(一)听记数学问题,唤起画图经验
课前游戏引入,你来比划我来猜;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听记数学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画图解决问题。唤起学生画图的经验,初步让学生感受到画图策略,同时也复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二)解决实际问题,习得画图策略
1、出示例题,初步分析,我让学生自主阅读例题。提问:题目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设疑:你觉得刚才这样介绍题目后,别人能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弄清楚吗?例题所呈现的新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尤其当只有文字叙述时,学生往往不能直接看出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会产生画图的需要。从而揭示课题。
2.讨论画图,完成画图,“如何画图”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将先示范画出示意图的一部分,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将示意图补充完整,进而引导学生比较展示出来的示意图,由学生合作讨论修正自己所画的草图,共同完善画图。让学生自己比较总结,教师需强调“画图看清楚条件和问题”“边画图边标数据”,“注意长短”。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有“范式”可仿,又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体现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3、看图解答,交流反馈,结合示意图复述例题,利用要求原来的花圃的面积,先要求什么呢?利用分析法分析题目中隐含的数量关系,或提问已知增加花圃的面积和增加的长,可以求什么呢?综合法启发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突破难点,并列式解答。
4、回顾反思,提升策略,交流解法时,让学生对着图讲解,说自己的想法。同时让学生说说从图上还可以求出些什么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用图的能力。解答完成后,引导学生反思解题经历,并明确基本过程。读题、画图、分析、解答、检验。
(三)应用画图策略,体验价值存在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练习:三个层次。
1、变换信息,灵活画图。随后的试一试,其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与例题一致,逐步巩固策略,掌握了这一解题策略,也提高了运用这种策略的自觉性。
2、变化情境,熟练画图。随着解决问题策略的初步应用以及对其过程的回顾与反思,解决问题策略逐步“明朗化”
3、变化对比,提升能力。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阔思路,不断加深对策略的感悟。
(四)总结延伸,深化策略。
提问:这节课我们解决的是哪一类的实际问题?利于学生识别基本题型模式。解答这类实际问题最常用的解题策略是什么?使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潜意识阶段到明朗化再到深刻化阶段过渡。
四、板书设计
突出重难点;为学生提供解题样板,是数学语言表述数学问题的典范;突出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利于学生自主建构。
第二篇: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课活动单
【学习目标】
1、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策略的多样性,在学会策略的基础上初步具有应用策略的意识。
2、充分地体验画图、列表对解决问题的作用,从而形成自觉地、灵活地、有效地选用这些策略的态度和能力。【活动方案】
活动一:夯实基础,巧思妙算。
王超和李明同时从两地沿一条公路相对走来。王超每分钟走68米,李明每分钟走65米,经过6分钟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
1、小组交流: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2、如何画图或列表?
3、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在小组交流
4、写出解答过程:
活动二:团结协作,探索奥妙
有一个长方形的鱼塘,长100米,宽30米,扩建后长和宽都增加了10米,鱼塘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1、先画图,再小组交流。
小学数学四下活动单第十一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设计人:夏红审核人:洪建林
2、说说增加的面积是哪些部分。
3、独立解答。
4、小组交流,并展示不同的方法。活动三:完成列表
按下表数量买墨水和钢笔,共要付183元。你能填出括号中的数吗?
墨水 8 瓶 每瓶 6元 钢笔枝
每枝()元
写出你的计算过程,进行组内互评。
【检测反馈】
1、计算
972÷18+35×19(29+544÷34)×1022、小娟看一本188页的故事书,前4天平均每天看17页。剩下的6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3、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条隧道,各从一端同时向中间开凿。第一队每天开凿12米,第二队每天开凿15米,经过8天正好凿通。这条遂道长多少米?
第三篇: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奥数(五升六)思维训练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尝试练习
1、用数字1,2,3,4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2、某铁路线共有6个车站,这条铁路线共需要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二、训练营地
1、班集体中选出了5名班委,他们要分别担任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宣传委员和体育委员。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分工方式?
2、小华、小花、小马三个好朋友排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3、四(1)班的小平、小宁、小刚、小超4人排了一个快板节目准备演出。在演出过程中,队形不断变化(都站成一排)。算算看,他们在演出小快板过程中,最多有几种队形变化形式?
4、5个人并排站成一排,其中甲必须站在中间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第四篇: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想起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1~73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及回顾反思的过程,了解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能用由条件想问题的策略寻找解题方法,并正确解答。
2、使学生初步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条件与问题的联系体会从条件想起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分析、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积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方法可以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
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难点
策略的体验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体会“策略”(猜谜语)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了两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1、耳朵像蒲扇,身体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大象)
2、告诉你高,告诉你长,画条直线,它来帮忙。(直尺)指名猜,并说理。
师:刚才我们通过分析谜面提供的信息,猜出了谜底。
二、初用策略,探寻思路
1、理解题意
(1)谈话:小朋友,看小猴在干什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题目。(出示例题)(2)读完题目想一想: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指名说)师:找对了吗?真好,我们只读了一遍就找到了条件,弄清了问题。(3)我们再来看看第一个条件是?第二个条件是?(齐读)
(4)提问:你觉得哪个条件需要我们再来理解理解的?“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是什么意思?(5)交流。
a).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第四天呢?第五天呢?我们一起看着黑板再来说一说。(板书:第一天、第二天······)
b).还有其他想法吗?看来大家都是这么想的。“以后每······”也就是说.第(1)天摘的个数+5=第(2)天摘的个数,追问:第()天摘的个数+5=第()天摘的个数······(板书:弧线 5)
师:就这样,我们读读题目,不光找到了条件,还弄清了条件的意思。
2、交流算法
(1)谈话:根据刚才我们分析的数量关系,说说你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同桌讨论。(2)交流。
师:这是他的想法,其他小朋友是不是都有自己的想法?
3、列式解答
(1)谈话:现在,你可以填表求出答案也可以列式求出答案,任选一种方法,如果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写在左边空白处,听清楚了吗?把书翻到P72自己做一做。
(2)学生独立完成。(3)全班交流。(电脑显示:例题图)
填表的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怎样填的。(完成板书)
师:小猴从第一天摘了30个开始,以后每天分别摘了?(读一读)追问:照这样计算,第六天呢?大家是不是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果然是这样,所以从表中我们知道小猴第三天摘了40个,第五天摘了50个。
列式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答句)师: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4)小结并揭题:
刚才我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有填表的、有列算式的,其实它们之间有着共同地方,你能找出来吗?(结果相同,条件不变)
其实,我们都是根据条件,从第一天摘30个开始,依次加5就能求出答案;也可以像有些同学一样,先算第三天比第一天多几个5,或第五天比第一天多了几5。(板书)尽管方法不同,但都是根据这两个?(条件),从条件想起(板书),来解决问题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的策略)
解释“策略”
举例
4、回顾反思
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想想我们是怎样来解决问题的?说说你的体会!(指名说)
指出:解决问题时,我们首先要(理解题意),弄清题中每个条件的含义,看清要求的问题;其次是(分析问题),我们可以从条件想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是(解决问题),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求出答案。
三、巩固应用,内化策略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下面我们就用这样的步骤来解决一些问题。
(1)请看第一题,这两幅图你看得懂吗?谁来说说意思?(2)提问: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电脑演示)(3)解答(学生口答,教师板书)(4)比较:这两个问题有什么联系?
师:第一个问题是直接根据题中的两个条件想到的,第二个问题则要联系已经提出的问题和其余条件才能想到的。(5)第二小题,学生自己读题,讨论,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说说是根据哪两个条件计算的)
师:这又是一个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的例子。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用手演示每次弹起的高度是下落高度的一半)(2)完成填表(3)交流
师:这一题我们找出了前后两个有联系的条件,就算出了每次弹起的高度。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指名读题,(2)理解18个圆表示18个小朋友,并在图里标一标。(3)交流:你是怎样找到芳芳和兵兵的? 师:(结合示意图)这一题我们有没有填表格?有没有列算式?那我们怎样找到答案的?我们根据条件,在图中数一数、画一画就找到了答案,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题目,分句理解意思
(2)估计从第几个正方形开始就画不下了?(3)学生动手画一画(4)交流
(5)算一算,如果要画,第5、6、7、8个正方形里应该画几个? 师:没想到,我们把一个数每次乘2,这个数变大的速度会这么快!
四、课堂总结,交流收获
1、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在解决问题时主要用了什么策略?
2、你还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应用。(做“想想做做”第4题)
师:接下来我们去活动场地看一看,请小朋友自己读读题目,想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自己完成。
(1)自己读题,独立完成。(2)交流。
第五篇: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 各位专家:大家好!
一、说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已有了一些具体的体验和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的条理性和严密性,也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常常是多样的,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对信息进行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能有条理的一一列举,并进行分析。
三、说教法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受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四、说学法
本节课让学生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五、说教学准备
为了有效组织学生的探索和发现等学习活动,课前我准备了一套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为学生准备了18根等长的小棍、表格。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分为四个板块来教学:
一、创设情景,体验列举;
二、合作交流,探究策略;
三、应用列举,积累列举技巧;
四、总结延伸,发展列举。
一、创设情景,体验列举
生活化、活动化的情景最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
1、课前游戏:飞镖激趣
因此,在课的开始,我设计了活动化、与生活化的情景,首先,请几个精神饱满的同学上来玩飞镖游戏。投中内圈10环,中圈8环,外圈6环。比一比谁最厉害?如果全班每人投一次,可能出现哪些不同的情况?你能一一列举出来吗?(教师顺势板书:一一列举)
2、门票引入:
再出示:珍珠泉公园儿童门票每张10元,小红口袋里有两张5元,五张2元,两张1元的纸币。小红怎样付10元门票钱?让学生列举出几种付钱的方法。
3、顺势揭示课题:一一列举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今天我们学习这种策略解决新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设计了教学活动的第二个环节,二、合作交流,探究策略。本环节共分两个步骤进行:
(一)、探究例1,感知策略
1.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例1,有一个畜牧场,在一片草地上,放牧着成群的牛羊,牧场主人王大伯想要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他非常纳闷,该怎样围呢? 接着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动手操作:(1)这道题有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根据所给信息,你能想到什么?(围成的长方形有什么要求?)这时学生独立思考接着要求想好的学生可以和同桌说一说。(教师参与讨论)2.布置任务,小组合作
同学们的想法各不相同,你能想办法把所有不同的围法都找出来,用你喜欢的方式纪录下来。如果有困难,可以用小棒代替1米长的栅栏摆一摆。(写好后跟同桌交流)
然后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找的,有哪几种围法?(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不同的写法)指出: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还可以列举在表格中(课件展示),让学生填表后进行比较学生的方法,你认为用哪一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教师小结:这样按一定的顺序一个一个写下来,我们就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一共有4种不同的围法。(课件)
最后让学生比较:有序和无序的两种,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有序,不重复、不遗漏)(板书)通过我引导怎样解决问题和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学生初步体会要知道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可以把各种围法找出来,这样,列举的思路就清晰了。同时,学生联系摆小棒的 过程进行了抽象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接着让学生讨论王大伯围的是羊圈,他该围成什么样的长方形?为什么?这样让学生通过比较长、宽以及面积,看看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加强数学思维, 同时介绍这是大数学家欧拉的定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对这一问题进行延伸思考,提高透过现象寻求本质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例2,丰富列举策略
例题2比较复杂,先让学生理解“最少订阅1本,最多订阅3本”是什么意思,从而发现这类问题在列举之前,先要进行适宜的分类。分类以后让学生用打勾的方法填写表格,教师说明表格的填写方法,防止学生把只订阅1本的勾都打在一列里,和订阅3本的相混淆。这题里订阅2本是难点,要联系曾经学过的搭配规律。这道例题教学的重点是怎样得到所有的订法,突出思维的条理性和周密性。
三、应用列举,积累列举技巧
列表是列举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所以在练习时对学生说明:也可以用其他的形式来列举。在学生做完“练一练”,展示各种列举形式,体会列举形式的多样性,说明以后可以用自己认为最简单的形式来列举的出结果。然后把“投中两次”改成“投了两次”,让学生体会到要先分类再列举。这两题的练习正好比较了简单和复杂两种情况如何运用好列举法,巩固了所学知识。
四、总结延伸,发展列举
王大叔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忙,想请大家去划船。我们班有48个同学,每条大船可以坐6人,小船可以坐4人,有多少种租船方案?这是下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先去思考思考。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结合新课程理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多媒体营造出生动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主动交流、积极动手、开动脑筋、充分体验,希望整个教学过程会成为孩子们探索数学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