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幼儿学数学:飞行路线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练习1—20顺唱练习。
2、让幼儿认识1—20的字形。
活动准备:
1、数字脚印图卡、准备20个脚印,在上面分别写上1---20,并散贴在地板上。
2、数字图卡1—20。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教师问幼儿会不会从1念到15?念完后再问,会不会继续往下念?念到20。
2、请幼儿念唱时,教师同时将图卡1—15散放在白板纸上。
3、问幼儿知不知道这些图卡的数字是什么?
4、请一位幼儿上台,排出数字5;接着,请另一位幼儿接排到10;最后,请另一位幼儿排到15。
5、教师拿出数字图卡16—20,问幼儿知不知道这些数字怎么念?
6、让幼儿猜一猜,这些图卡可能怎么念?并分享怎么判断?
7、教师将16—20的图卡接排在刚才的图卡序列后面,一边指着图卡,一边带领幼儿唱数1---20。
8、最后,将图卡全部打乱,请一位幼儿上台,抽一张图卡进行,指定任一位幼儿回答。
9、回答后,可问幼儿是否答对。并可多请几位幼儿上台抽图卡进行问答。
二、团体活动
1、带领幼儿到事先布置好的脚印迷宫场地,让幼儿看一看环境,请幼儿说一说地上是什么?
2、告诉幼儿我们要走数字迷宫,请幼儿轮流,按照数字1---20的顺序,一一走完数字迷宫,正确走全程完者便是过关;走错者,必须重头走。
3、第一次走完后,再引导幼儿以有创意的方式走迷宫,也就是利用各种方式走迷宫,例如:用青蛙跳的方式、用乌龟爬的方式等。
第二篇:幼儿学教案
社会——小小乌龟爬过来
班级:大班 执教人:陈学娟
【活动目标】
1、被乌龟的出现所吸引,产生接纳、喜欢乌龟的情感。
2、参与关于乌龟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讨论,萌发观察兴趣。
【活动准备】
1、实物乌龟一只,铃鼓、碎肉等。
2、设置简单场景:用积木或纸盒搭成的小路,中间散落几个球
【活动过程】
一、谁来了。
坐在一起,教师神秘而又欣喜地设问:我们班里来了 一位新朋友,猜猜他是谁?
请出新朋友,亲切地:哦,小小乌龟爬过来了。引导幼儿说一说乌龟长什么样,你最喜欢乌龟什么。
二、小小乌龟爬过来。
乌龟今天真高兴,他爬呀爬呀,爬过来。看看他是怎么爬过 来的?
乌龟还要爬到小朋友这里去,它是来向你们问好,看看他爬向谁?
乌龟向哪个方向爬去,就请那一方向的幼儿对乌龟打招呼,如“你好,乌龟。”“我喜欢你,乌龟。“想和我做朋友吗”等等。”可以请幼儿用手去触摸乌龟的身体,说说有什么感受感觉。
三、逗乌龟。
教师手持铃鼓在乌龟上方摇晃,观察乌龟受声音刺激时的反 应。
乌龟喜欢吃什么?请个别幼儿用碎肉来喂乌龟,观察乌龟的进食情况。
四、请幼儿说说关于乌龟的知识。
五、参观乌龟的家。
我们给乌龟造了一个新家,以后我们还要和乌龟做许多游 戏。
请个别幼儿送乌龟到自然区的家,教师和其他幼儿随同参观 乌龟的生活环境,离开时亲切道别。
社会——乌龟来宾
班级:大班 执教人:陈学娟
【活动目标】
1、自己的意愿给乌龟起名、装扮、使乌龟成为自己小组的一员。
2、建立与乌龟的亲密关系,萌生饲养乌龟的责任心。
【活动准备】
1、让幼儿观察乌龟,准备6只乌龟。按小组准备相应的丝带、笔。
2、照相机一只。
3、绍乌龟生活习性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了解乌龟。
1、请幼儿说说自己饲养的乌龟有什么特点。
2、教师出示图片,讲述乌龟的特性。
(二)认领乌龟。
1、教师和幼儿一起给乌龟拍照,(提醒幼儿不要惊吓乌龟)要求抓住乌龟可爱的摸样。
2、在电视中观看乌龟的照片,说说哪一只乌龟最可爱。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认领哪一只乌龟。
4、教师提出认领要求:①取名 ②设计乌龟的家 ③每天怎样照顾乌龟的吃 ④安排轮流 值日。
(三)讨论、布置乌龟的家和生活。
1、幼儿分组讨论、布置。
2、每组请一名幼儿上来交流讨论结果。
3、送乌龟回家,放入自然角。
艺术——背上乌龟壳
班级:大班 执教人:陈学娟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运用多种材料设计和装扮乌龟。
2、享受运用自己的设计成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类纸张,毛线,废旧挂历纸,小挂件,胶水,剪刀。
2、每人一只筐,款式不限,一只筐配两条绳子。
3、一处可以爬行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有趣的乌龟壳。
1、乌龟一家要去参加比赛了,你想不想去?
2、让我们做一只有趣的乌龟壳,扮成小乌龟吧。
二、乌龟壳作坊。
1、向幼儿介绍准备的材料,如挂历纸(剪贴用),毛线(缠绕用),小挂件(悬挂用)等可以用来干什么?
2、说一说,你想怎么样来装扮你的乌龟壳?请幼儿摆弄筐子和其他材料,说说如何制作。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分头装扮乌龟壳,同伴间可以商量着设计和制作。
4、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对不同水平的幼儿给予鼓励和引导。
三、背上乌龟壳。
1、将提供的两条绳子系在筐上,完成制作。
2、请同伴帮忙将完成的乌龟壳绑在腰上,相互欣赏。
3、幼儿在空地上自由爬爬、玩玩,分享完成作品后的快乐
第三篇:幼儿怎样学数学
幼儿怎样学习数学?
儿童是怎样学习数学的?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理由是,他们几乎在不经意间就学会了数数。尽管开始时是胡乱地数,但逐渐地,他们就记住了正确的顺序,并且还能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做简单的加减运算……这一切似乎都顺理成章。然而,这对幼儿来说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事实上,幼儿的数学概念从萌发到初步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而这一切都缘于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
一、数学知识的特点
前面已经阐明,数学是对现实的一种抽象。1,2,3,4……等等数字,绝不是一些具体事物的名称,而是人类所创造的一个独特的符号系统。正如卡西尔(E.Cassirer)所言,“数学是一种普遍的符号语言--它与对事物的描述无关而只涉及对关系的一般表达”。也就是说,数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抽象。
数学知识究其实质,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逻辑知识。
1、数学知识是一种逻辑知识。
数学知识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或属性,而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当我们说一堆橘子的数量是“5个”时,并不能从其中任何一个橘子中看到“5”这一属性,因为“5”这一数量属性并不存在于任何一个橘子中,而是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关系中--所有的橘子构成了一个数量为“5”的整体。我们要通过点数得出橘子的总数来,就需要协调各种关系。可以说数目概念的获得是对各种关系加以协调的结果。
因此,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并不像记住一个人的名字那样简单,实际上是一种逻辑知识的获得。按照皮亚杰的区分,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物理知识,逻辑数理知识和社会知识。所谓社会知识,就是依靠社会传递而获得的知识。在数学中,数字的名称、读法和写法等都属于社会知识,它们都有赖于教师的传授。如果没有教师的传授,儿童自己是无法发现这些知识的。物理知识和逻辑数理知识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和物体的相互作用来获得,而这两类知识之间又有不同。物理知识是有关事物本身的性质的知识,如橘子的大小、颜色、酸甜。儿童要获得这些知识,只需通过直接作用于物体的动作(看一看、尝一尝)就可以发现了。因此,物理知识来源于对事物本身的直接的抽象,皮亚杰称之为“简单抽象”。逻辑数理知识则不同,它不是有关事物本身的性质的知识,因而也不能通过个别的动作直接获得。它所依赖的是作用于物体的一系列动作之间的协调,以及对这种动作协调的抽象,皮亚杰称之为“反省抽象”。反省抽象所反映的不是事物本身的性质,而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幼儿掌握了橘子的数量“5”,就是抽象出了这堆橘子的数量关系特征,它和这些橘子的大小、颜色、酸甜无关,也和它们的排列方式无关:无论是横着排、竖着排,或是排成圈,它
们都是5个。儿童对于这一知识的获得,也不是通过直接的感知,而是通过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具体说就是“点”的动作和“数”的动作之间的协调。首先,他必须使手点的动作和口数的动作相对应。其次是序的协调,他口中数的数应该是有序的,而点物的动作也应该是连续而有序的,既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最后,他还要将所有的动作合在一起,才能得到物体的总数。
总之,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决定了幼儿学习数学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逻辑的思考的过程。它必须依赖于对各种逻辑关系的协调,这是一种反省的抽象。
2、数学知识是一种抽象的逻辑知识。
数学知识所反映的还不仅仅是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是从中抽象出来的、普遍存在的数学关系。即使是幼儿阶段所学习的10以内的自然数,也具有抽象的意义。比如“5”,它可以表示5个人、5只狗、5辆汽车、5个小圆片……任何数量是“5”的物体。只有当幼儿懂得了数字所表示的各种含义时,才能说他真正理解了数字的意义。这不仅需要他能从一堆具体的事物中抽取出5这一数量属性,还要能把这一抽象的计数原则运用于各种具体的事物身上,知道“5”不仅属于5只橘子,它是一种抽象的数学关系。
幼儿要能理解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必须具备一种抽象的逻辑思考能力,即要能摆脱具体事物的干扰,对其中的数学关系进行思考。如在进行“5的分合”时,具备抽象思考能力的幼儿就能理解,他分的不仅是5个橘子,而且是一个抽象的数量“5”。他分的结果也不仅对当前的事情有意义,而且能够推广到其它任何数量为“5”的事物上面--它们都可以根据这个原则进行分合,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数量。反过来,如果幼儿不能进行抽象的思考,即使他能够分5只橘子,也不一定会分5个苹果,因为对他来说这又是另一件事情了。
由此可见,幼儿学习数学知识是一个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普遍的数学关系的过程。幼儿要能理解数这种抽象的逻辑知识,不仅要具备一定的逻辑观念,还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考能力。那么,幼儿是否具有了这些心理准备呢?
二、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准备
幼儿有没有逻辑呢?皮亚杰认为是有的。儿童通过反省的抽象所获得的逻辑数理知识,正是其逻辑的来源。这里要解释的是,皮亚杰所说的逻辑,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思维的“逻辑”,而是包含两个层面,即动作的层面和抽象的层面。儿童逻辑的发展遵循着从动作的层面向抽象的层面转化的规律。他对儿童逻辑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对应结构、序列结构和类包含结构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儿童的基本的逻辑结
构。也就是说,数学知识的逻辑和幼儿的心理逻辑是相对应的。幼儿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幼儿逻辑观念的发展,为他们学习数学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准备。那么,幼儿的思维发展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提供了什么样的逻辑准备呢?
1、幼儿逻辑观念的发展
我们以数学知识中普遍存在的逻辑观念--一一对应观念、序列观念和类包含观念为例,考察幼儿逻辑观念的发展。
(1)一一对应观念
幼儿的一一对应观念形成于小班中期(3岁半以后)。起初,他们可能只是在对应的操作中感受到一种秩序,并没有将其作为比较两组物体数目多少的办法。逐渐地,他们发现过去仅靠直觉判断多少是不可靠的:有的时候,占的地方大,数目却不一定多。而通过一一对应来比较多少更加可靠一些。在小班末期,有的儿童已建立了牢固的一一对应观念。比如在“交替排序”活动中,存在四种物体,其中既有交替排序,又有对应排序。教师问一个儿童小鸡有多少,他通过点数说出有4只,再问小虫(和小鸡对应)有多少,他一口报出有4条。又问小猫有多少,他又通过点数得出有4只,再问鱼(和猫对应)有多少,他又一口报出有4条。说明幼儿此时已非常相信通过对应的方法确定等量的可靠性。
但是能不能说,幼儿此时已在头脑中建立了一一对应的逻辑观念呢?皮亚杰用一个有趣的“放珠子”实验作出了相反的回答。实验者向幼儿呈现两只盒子,一只盛有许多珠子,让幼儿往另一只空盒子里放珠子,问幼儿如果一直放下去,两只盒子里的珠子会不会一样多,幼儿不能确认。他先回答不会,因为它里面的珠子很少。当主试问如果一直放下去呢,他说就会比前面的盒子多了,而不知道肯定会有一个相等的时候。可见幼儿在没有具体的形象作支持时,是不可能在头脑中将两个盒子里的珠子作一一对应的。
(2)序列观念
序列观念是幼儿理解数序所必需的逻辑观念。幼儿对数序的真正认识,不是靠记忆,而是靠他对数列中数与数之间的相对关系(数差关系和顺序关系)的协调:每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一,比后一个数少一。这种序列不能通过简单的比较得到,而有赖于在无数次的比较之间建立一种传递性的关系。因此,这是一种逻辑观念而不仅仅是直觉或感知。那么,幼儿的序列观念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
我们可以观察到,小班幼儿在完成长短排序的任务时,如果棒棒的数量多于5个,他们还是有困难的。说明幼儿这时的幼儿尽管面对操作材料,也难以协调这么多的动作。中班以后,幼儿逐渐能够完成这个任务,而且他们完成任务的策略也是逐渐进步的。起先,他们是通过经验来解决问题,每一次成功背后都有无数次错误的尝试。我就看到有一个幼儿在完成排序之前经历了12次失败,而且每次只要有一点错误就全部推翻重来。到了后一阶段,幼儿开始能够运用逻辑解决问题。他每次找一根最短(或最长)的,依次往下排。因为他知道,他每次拿的最短的棒棒必定比前面所有的长,同时必定比后面所有的短。这就说明幼儿此时已具备了序列的观念。同样,这种序列观念只是在具体事物面前有效。如果脱离了具体形象,即使只有三个物体,幼儿也很难排出它们的序列。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红的岁数比小明大,小亮的岁数比小红大。他们三个人,谁的岁数最大?”幼儿对这个问题是感到非常困难的。
(3)类包含观念
幼儿在数数时,都要经历这样的阶段:他能点数物体,却报不出总数。即使有的幼儿知道最后一个数就是总数(比如数到8就是8个),也未必真正理解总数的实际意义。如果我们要求他“拿8个物体给我”,他很可能就把第8个拿过来。说明这时幼儿还处在罗列个体的阶段,没有形成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包含关系。幼儿要真正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就应该知道数表示的是一个总体,它包含了其中的所有个体。如5就包含了5个1,同时,每一个数,都被它后面的数所包含。只有理解了数的包含关系,幼儿才可能学习数的组成和加减运算。
幼儿从小班开始就能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分类活动。但是在他们的思维中,还没有形成类和子类之间的层级关系,更不知道整体一定大于部分。作者曾经问一个幼儿,是红片片多还是片片多,他一直认为是红片片多。直到作者向他解释,片片指的是所有的片片,而不是(剩下的)绿片片,他才作出了正确的回答。而他得到答案的方式也是耐人寻味的。他不是象我们所想象的那样靠逻辑判断,而是一一点数,得出红片片是8个,片片是10个。片片比红片片多。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幼儿头脑中,整体与部分之间并没有形成包含关系,而是并列的两个部分的关系。他们至多只是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理解包含关系,而决没有抽象的类包含的逻辑观念。
通过以上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观念,这为他们学习数学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这些逻辑观念又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也就是说,它们非常依赖于具体的动作和形象。如果这些问题是和直接的、外化的动作和形象相联系的,幼儿则有可能解决,如果是较为间接的、需要内化于头脑的问题,幼儿就无能为力了。这个现象,正是由幼儿思维的抽象程度所决定的。
2、幼儿思维的抽象性及其发展
皮亚杰认为,抽象的思维起源于动作。抽象水平的逻辑来自于对动作水平的逻辑的概括和内化。在一岁半左右,幼儿具备了表象性功能,这使得抽象的思考开始成为可能。幼儿能够借助于头脑中的表象,对已经不在此时此地的事物进行间接的思考。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在头脑中进行思考,这是幼儿抽象思维发展的开始。然而,要在头脑中完全达到一种逻辑的思考,则是在大约十年以后。之所以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是因为幼儿要在头脑中重新建构一个抽象的逻辑。这不仅需要将动作内化于头脑中,还要能将这些内化了的动作在头脑中自如地加以逆转,即达到一种可逆性。这对幼儿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让一个成人讲述他是怎样爬行的,他未必能准确地回答,尽管爬行的动作对他来说并不困难。他需要一边爬行,一边反省自己的动作,将这些动作内化于头脑中,并在头脑中将这些动作按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才能概括成一个抽象的认识。幼儿的抽象逻辑的建构过程就类似于此,但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比成人更大。因为在幼儿的头脑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内化的、可逆的运算结构。表现在上面的例子中,幼儿既不能在头脑中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不能建立一个序列的结构,而只能局限于具体事物,在动作层次上完成 相关的任务。
所以,幼儿虽然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但是幼儿的逻辑思维,是以其对动作的依赖为特点的。抽象水平的逻辑要建立在对动作的内化的基础上,而幼儿期正处于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幼儿常常不能进行抽象的逻辑思考,而要借助于自身的动作或具体的事物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表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幼儿时期的表象能力发展迅速,这对于他们在头脑中进行抽象的逻辑思考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但是从根本上说,表象只是提供了幼儿抽象思维的具体材料,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取决于他们在头脑中处理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总之,无论是形象还是表象,它们都是对静止事物或瞬间状态的模仿,属于思维的图像方面;而思维的运算方面,即对主体的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的协调,才是构成逻辑的基础。幼儿思维抽象性的发展,实际上伴随着两个方面的内化过程,一是外部的形象内化成为头脑中的表象,二是外部的动作内化成为头脑中的思考。而后者则是最根本的。
正由于幼儿尚不能进行完全抽象的思考,他们学习数学也必须要依赖于具体的动作和形象。借助于外部的动作活动和具体的形象,幼儿能够逐步进行抽象水平的思考,最终达到摆脱具体的事物,在抽象的层次上学习数学。
第四篇:“教”“学”《弟子规》教幼儿学习
浅谈《弟子规》在幼儿教学中的落实
导语:用圣贤的智慧,熏习我们的子弟,教导秉性醇良的儿童,那么,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日积月累,必将奠定他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
关键词:弟子规、传统文化、儿童、经典、教育习主席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人民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们这个民族五千年来不衰败、不灭亡。靠的就是传统文化的精神,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民族精神。
近年来,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已经普遍获得大众的共鸣。许多城市盛行传统文化教育,但在我们这样的乡镇村学并未真正落实,即便有也只不过是些许的经典诵读。最初接触传统文化,得利与广州工作的爱人,他推荐我教孩子们《弟子规》,根据是“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记得第一次接触《弟子规》是蔡礼旭老师的《幸福人生》的光盘,一遍未完,便觉甚好。欣喜之余申请免费书籍和光盘,班上33位孩子每人一份,再组织开展家长会,意料之外家长听的特别认真,鼓掌赞同孩子们学习《弟子规》,学习传统文化,并表示愿意督促孩子学习。在我们共同的学习过程中总结经验如下:
一、老师应有的表现
教幼儿童读经典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首先,作为一个老师必须要熟读甚至于背诵经文,对于幼儿园孩子尤其要注意语速,不宜过快,因为读经典时,最主要是让他们的心定下来,一个人能定的下来,才有能力思考,面对问题才不至于慌张、忙乱,才会有沉稳、从容的心理素质。读快读急反而会导致孩子们内心的急燥。读的慢,让孩子们吐字分明清晰,有助于心定。老师在带读之前,最好把情绪缓和稳定下来,声调不宜急促、不宜过高。对所要教读的内容,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什么要这样?因为老师有自信,孩子们自然有信心。幼儿园的孩子很容易模仿,老师如果能把经文读熟,甚至背下来,他们听到老师流畅的读诵和抑扬顿挫的声音,学习的兴致自然就很高,进而欢喜的学习。
其次,老师要熟读历史上的八德故事(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穿插在课堂中进行讲解,并与孩子们扮演角色表演,这样对幼儿来说更易理解,孩子们学习会更积极,效果会更好。
当然《弟子规》不仅仅是用来诵读的,最重要的是身体力行,把它融入到生活中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随令不从”。老师要以身作则,带头示范。例如:容止安祥,不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注意自我仪容整洁;教室物品摆放及整理亲历亲为,节用爱物;不偏食、不浪费;电器使用安全;时间如何安排等等。如果老师用心体验,就能教好学生日常生活的仪礼和规范。所以身教示范,是老师达到教学成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我们班的祥祥小朋友,一个月就将《弟子规》背下来,一天大概就跟读四十分钟,早上下午各二十分钟。有一次,他爸爸在外应酬,回家后酒醉呕吐、昏睡,孩子见到爸爸这种丑态,就说“爸爸,饮酒醉,最为丑!”这位爸爸听到后感到吃惊,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喝醉酒不对,知道行为的美丑,看来自己日后做事要注意对孩子的影响,此后爸爸在应酬时会很谨慎,不会再醉酒而归。而且在餐桌上经常提起儿子的话,影响周围的朋友。
涵涵是个很爱美的小姑娘,每天上午一套衣服,下午再换一套,几乎天天不重样,还特别喜欢炫耀。家长反馈:每天因为换衣服准时出不了门,很是头疼。一天,涵涵刚走进教室就对旁边的小朋友说:“看我的新衣服,你有吗?”说话的时候很是得意,还不等我开口,只见那位小朋友理直气壮的说“衣贵洁,不贵华。旧衣服是我们的好朋友,只要洗干净穿着更舒服”。那天下午涵涵就换了件以前穿过的衣服,涵涵的妈妈下午高高兴兴来告诉我,孩子主动说不买新衣服了,居然告诉她:“衣贵洁,不贵华”,说这么好的话她都不会说的;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不能轻视小朋友的领悟能力。运用此种方法教学,有许多家长反应,孩子变化很大,说以前家长喊不动,现在一叫马上答应,他知道“父母呼,应勿缓”;以前慌慌张张不是磕这儿就是碰那儿的孩子,现在做事都比较从容,他知道“宽转弯,勿触棱”;以前洗手洗脸都要哭闹的孩子,现在勤洗手讲卫生,他知道“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孩子们回家礼貌孝亲、心存感恩,兄弟姐妹更友爱,不争抢玩具、书本,不打架。有些孩子回家后还能主动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家长很是高兴。连我的同事们都说我们班的孩子特别懂礼貌,走进我们教室气氛都不一样。并且学校每周举行一次经典诵读,我们班的孩子上台非常自信,朗诵时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每次都能得到赞扬。渐渐的随着学习的过程,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孩子小时候就像一棵小树,枝干很嫩,我们怎样塑,他就会成什么样的形状。所以我们要把握好着可塑性最强、记忆力最好的年龄阶段,给他圣贤的经典,让他在幼小的成长阶段,就培育很多圣贤的智慧与德能,那么他未来的人生道路,就可以走入康庄大道。有道是“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有慧眼者,常见于此。
二、要求幼儿必须做到
1.四正:心正、生正、椅正、书正。
要求上课专注、座椅平正、姿态挺正、书本摆正。因为精神散漫就容易意志不集中,学习效果降低。
2.精神抖擞,读诵要吐字清楚,抑扬顿挫,声调不可太高。
精神抖擞是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习兴致的有效方法,因此老师要掌握课堂气氛。“凡到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读诵要求字正腔圆。首先要自己做到。平素与孩子们说话时,也要观察孩子的吐字是否清晰,语速是否过快,如果从小能注意声音的高低控制,语速快慢的调节,则孩子将来的言谈也会温文儒雅,气度偏偏。
3.落实每天的读诵
每天要求读诵固定遍数,如:两遍或三遍,一两个月下来孩子们自然就会背诵了,背的越熟愈好,可以终身牢记不忘,而且对于已经背过的经典也要经常令复习。诚如《论语》所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焉”。
三、把《弟子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弟子规》并不是高于生活的教导,束之高阁的理论,好象我们做不到,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的生活都没有离开弟子规。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非做不可的事。
所以说弟子规的落实,离不开我们周围的生活,在生活中,养成习惯。修身,齐家,治国而天下平。重要的就是修正自己的言语造作、错误的想法、说法、做法,不断的提醒自己,以弟子规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哪一条该做,哪一条不该做,把弟子规牢牢的记在心里,时刻不要忘记,以孝养父母为基础,先学会孝养自己的父母,感恩父母,扩大到“凡是人,皆需爱,天同复,地同载”这就是告诉我们对于任何的宇宙万物都要心存恭敬,心存感恩。弟子规就是做人的基础,做人的根基,做人的教育,是中国五千年来宝贵的智慧经验,在生活中要做到五伦八德:长幼有序,夫妻有别,父子有亲,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不断的在工作中,为人处世当中去落实,只要有恒心,坚定的去做,不要计较得失,也不要疑惑,就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去做,一定会取得成果!
四、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与沟通
教育不是孤立的,如果家长与老师在理念上能达成共识,在教育上紧密配合,就非常有利于孩子向既定的目标发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老师一味要求,家长有另行一套,孩子会不知所从,教育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另外,亲师经常沟通,有助于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特别要重视的是,把握孩子犯错的“第一次”,是老师和家长教育他的关键时期。“圣与贤,可驯致”。为人师长、家长者,此刻尤其要互相密切配合,谨慎的教育引导,纠其偏差,补救不足,扶正心性,以奠定孩子初始的根基。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其实是最大的收获者,也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尤其是体会其中的道理之后,会深切向往圣人的大智大德,很多的句子在不知不觉中会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诚如朱子所言:我们读圣贤书,展开典籍,就能觉察到自己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与圣贤的教诲是否有所不同,如有不同就立刻改正。故当一名好的老师,尤其是传统文化老师,个人的修养提升是成效显著的。
人生,是一条由不断学习所积累的道路,虽然道路有长、有短,但在学习过程中,有体悟,有喜悦,有困难,有突破,经由一连串的酸甜苦辣磨练,成就了一条多姿多彩的人生道路。我们是掌握道路的领航者,责任深重。唯有踏实的学习、真诚的落实、积极的奉献才能真正办好教育树人的事业。愿我们以五心---爱心、信心、决心、用心、恒心共勉之。
第五篇:怎样教幼儿学拼音
怎样教幼儿学拼音
幼儿的找音学习也是学习的一个难点,不少幼儿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为入学后的拼音学习带来了困难。一般地说,教幼儿学拼音可分5个阶段进行。
1、背韵声母
本阶段的目的是教会幼儿快速、正确地按顺育龄背育出20个声母。如能编成儿歌讲学,效果更好。
教声母时,20个声母分成3组:
第一组:b p m f d t n l
第二组:g k h j q x
第三组:z c s y w r
教幼儿背韵声母的方法:
家长(教师):“今天我们要学8个拼音字母,下面跟我念前4个:
b p m f
幼儿:b p m f
家长:b p m f
幼儿:b p m f
幼儿跟念三四遍后,家长:“把这4个拼音字母再念一遍。”
幼儿:“b p m f
家长:“下面我们再学后面的4个拼音字母。跟我念,d t n l
幼儿:“d t n l
幼儿跟念三四遍后,家长:“把这4个拼音字母再念一遍。”
幼儿:“d t n l 家长:“跟我把这8个拼音字母一起念一遍,b p m f d t n l 家长要念得有节奏,前4个一组,后4个一组。念两三遍后:
家长:“把这8个拼音字母念一遍。”
幼儿:“ b p m f d t n l
家长:“快快地念两遍。”
幼儿:“b p m f d t n l,b p m f d t n l。”教完上述8个声母后,家长要在第一天和第二天利用能利用的时间,让幼儿进行复习。第三天如果幼儿能快速而准确地把这8个声母记下来,那么,开始教”g k h, j p x.”。用同样的方法教“z c s , y w r ”。直到幼儿能快速而正确地把上面20个声母按顺序背育下来了,再进行下面的训练。
家长:“把20个声母按顺序念一遍。
幼儿:“b p m f d t n l g k h j p x z c s y w r
家长:“下面我念几个拼音,你把它们倒念过来。b p m f
幼儿:“f m p b。”
家长:“d t n l。”
幼儿:“l n t d。”
„„
家长:“y w r。”
幼儿:“r w y。”
让幼儿倒背拼音的目的,是增强幼儿对拼音字母的记忆效果。
如果幼儿能顺利完成上面的任务,就可进地第二阶段的教学了。
2、声母的认、写阶段
本阶段的目的,是教会幼儿认识和写20个声母。
教学方法如下:
家长(教师):“我们会念20个找音字母了,但是,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会认识它们。b p m f ,这4个拼音了母,你喜欢听哪一个?”
幼儿:“p。”(喜欢哪个就学哪个,这里举例用“p”。)
家长:“让我们看看’p’ 像什么呀?”
幼儿:“像倒过来的’9’,像一面小旗„„
(让幼儿说出拼音像何物,是为了加深幼儿对拼音字母的印象,加强记忆效果。一定要让幼儿自己说出像什么,如果幼儿实在说不出,可由家长说出来。)
家长:“我在黑板上再写一遍,你看看我是怎样写的,然后你伸出手旨,跟着我的笑划在空中写。”
幼儿用手指写完了。
家长:“拿起笔在纸上写两遍。”
幼儿在纸上写。
家长要注意幼儿的写法,如果错了,要及时纠正。等幼儿写好后,家长再继续教以下的拼音字母。
家长:“我们认识了 ‘p’ , b p m f 这4个你还喜欢哪一个拼音字母?”
幼儿:“f。”
家长用教’p’的方法教’f ‘。
“f “教完后,再进行以下的教学。
家长:“我们认识了’p和’f’,b p m f 这4个拼音字母还有哪两个没有认识?”
幼儿:“b m。”
家长:“下面我们看看’b’怎样写。”
家长用教’p’的方法教’b’。
家长:“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拼音字母了。是哪一个字母呀?”
幼儿:“m。”
家长:“看看’m’是怎么写的。”
板书”m”。
教”m”的方法与教”p”相同。
4个拼音字母教完后,要马上复习一遍。复习的方法如下:
家长:“我们今天认识了哪些拼音字母呀?”
幼儿:“b p m f。”
家长:“我们第一个认识的拼音字母是什么呀?”
幼儿:”p”。
家长:“把’p’写两遍好吗?
„„
家长:“我们最后学的拼音字母是什么呀?”
幼儿:“m”。
家长:“把‘m’写两遍好吗?”
„„
家长:“还有两上字母是什么?”
幼儿:“b f。”
家长:“把它们也写两遍。”
„„
如果幼儿想不起来某个拼音字母如何写,家长可以提示,但最好要让幼儿自己想出来。例如,如果幼儿想不起“b”,家长可以这样提示:“’b’是第3个学的拼音字母,你不是说它像个’6’吗?”
其他的声线用同样的方法教。每天教3个,或隔一天教3个新的,这样分6次,半个月左右就能教守凶。有些幼儿学得较快,家长也可以一天多教几个,这要视每个幼儿的情况来决定。最好是在幼儿掌握了刚教的拼音字平后,再教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