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的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02:15: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的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的教学设计》。

第一篇:“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的教学设计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的教学设计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消化和吸收”中的一个探究实验,本实验将可能影响馒头变甜的3个因素――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融合在一起进行探究,通过检验淀粉的存在来推测馒头变甜到底与其中的哪一种或几种因素有关。在考虑实验比较综合和学生的实际探究水平的基础上,尝试对某次实验的教学设计进行如下调整,效果很好。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做出假设

课前,让学生回家细细咀嚼一小块馒头,体验其中的变化。学生都感受到了淡淡的甜味从无到有的过程。由此,学生不难提出第一个问题:甜味是从哪里来的呢?课堂上教师又在馒头上滴了几滴碘液,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实验结论:馒头里含有淀粉。教师再给学生提供一个已知条件:淀粉本身是没有甜味的。将咀嚼馒头变甜的体验和上述实验结论馒头中含有淀粉,以及最后教师提供的这个已知条件,三者联系在一起,你能做出怎样的推测呢?由此引导学生推理:馒头变甜可能是因为淀粉发生了改变。

让学生连续做几个细细咀嚼馒头的动作,体验在咀嚼过程中口腔中的哪些结构或者物质参与了该过程,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和唾液参与了该过程。此时引导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如果馒头变甜的确是淀粉发生了改变,那么这个变化过程与其中的哪一个因素有关呢?这时学生会做出不同的推测,有的认为是牙齿的咀嚼、有的认为是舌的搅拌,有的认为是唾液,还有的学生认为与三者都有关系。上述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提出问题和做出假设的过程。分析在口腔中做对照实验的不可行性和采用模拟实验的必要性

馒头的变甜在口腔中完成,口腔是一个天然的实验场所。假设现在要探究其中的一个问题――馒头的变甜是否与唾液有关,那么,能不能利用口腔这个天然的实验场所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呢?学生根据唾液这个变量,在口腔中创设一个有唾液,一个没有唾液这样一组对照实验,当然,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都具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此设计的可行性。人在吃东西时唾液会自动分泌出来,无法控制没有唾液这个条件,显然该方案不可操作。同样,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对馒头变化的影响也是无法在口腔中进行,所以必须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进行。学生选择使用材料,分组设计实验方案

全班学生按照自愿原则分为三大组,分别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对馒头变化的影响。每四人为一个小组,明确了自己探究的问题后,对教师给定的实验材料和用具选择性使用,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材料用具:试管2个、试管架一个、滴管2个、玻璃棒1个、清水三种(100℃、37℃、冰水)、唾液、三块馒头块(等重)、碘液、温度计、保温烧杯一个、量筒一个。

此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友情提示”:①淀粉遇碘变蓝,淀粉分解后形成的物质不变蓝。②你选择的清水温度是多少?为什么?③本实验需要7min的反应时间,在此期间,你如何保证温度的恒定?④冷却后滴加碘液。交流和完善实验方案

小组交流按照如下的程序进行:①本小组验证的问题和做出的假设分别是什么?②本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是什么?③预测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交流时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倾听,交流完毕,本小组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补充、完善,其他小组学生质疑并找出实验设计的不合理之处。

每小组分别派出一名代表进行交流,交流时并将实验方案以图解的形式画在黑板上(如图1),将2个试管处理相同之处以简要文字标记在中间,将2个试管处理不同之处以不同颜色分别标记在两旁,让学生在分析实验变量时非常清晰,一目了然。交流过程中教师注意让学生明确实验设计原理,模拟的方法、变量的控制。对于各小组对实验现象的预测结果,教师先不要急于进行评价,而要通过真实的实验现象来验证预测是否正确,让事实说话。

小组交流是本节课的关键环节,可能出现学生语言表述不清或图解不到位的情况,这时教师要适时给予引导,强调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体现集体智慧的力量。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其他学生勇于质疑,在分析、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将实验方案进一步完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验操作的体验中强调细节问题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到每个小组巡视和指导,并收集学生的一些不规范操作,约4min后,各小组基本开始水浴加热,此时教师叫停,将实验过程中各小组出现的各种不规范操作展示给全体学生,让他们自己评价并纠正,当然有的需要老师的帮助。这样会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为今后的规范实验打下基础。可能出现的不规范操作如下:

(1)管中馒头块没有完全浸在唾液或清水中。

(2)两个试管中的液体量不同。

(3)馒头块和馒头屑的量存在很大差别。

(4)加入碘液的量太多。

(5)两个试管没有事先做标记,容易混淆。交流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各小组派一个代表到讲台上展示本小组的实验结果,并与黑板上的预测现象进行比较,得出各自的实验结论,将各小组结论归纳起来可见:馒头的变甜与牙齿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总结归纳,回归课本

教师将唾液组、牙齿组和舌头组的实验现象放到一起进行比较,并同时展示2个问题:①通过观察,你认为馒头在口腔内转变成另外一种有甜味的物质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②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呢?通过蓝色深浅的不同,学生可以很容易的理解馒头变甜的决定性因素是,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起了辅助作用。

教师也可以把牙齿和舌头作为一个变量来进行探究。如果是这样,那能不能将牙齿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这两个变量同时探究呢?教师引导学生将对单一因素的探究提升到同时对多因素进行探究,既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又能回归课本,让学生理解教材上的实验设计。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其次,在实验设计之前,教师将实验中影响馒头变化的三种可能因素分解为一个个的单一因素,每个小组只选取其中一个因素进行探究,降低了实验难度,便于学生理解与操作。在实验设计时,教师让学生在“友情提示”的帮助下,选择性地使用实验器材,交流时,以图解的形式板书实验方案,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的能力,而且使实验设计更直观清晰,也加深了学生对“对照实验和唯一变量”的理解和认识。

但是,对于让学生以画图形式展示实验方案这一环节,个别学生有一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训练,并进行必要引导。

第二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报告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取一块馒头放到口中咀嚼。口腔中的馒头要经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与唾液的混合。细细品尝这时的馒头,你能尝出一些甜味来。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关呢?如果有关,它们各起什么作用呢?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二、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馒头变甜是因为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带有甜味的麦芽糖。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牙齿的咀嚼将馒头嚼碎,舌的搅拌使馒头碎屑与唾液充分混合。

三、制定计划

(一)实验原理

馒头变甜应该是成分中糖类发生变化。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因此本实验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以及口腔中的温度为37℃的常识。控制变量唾液,以及模拟牙齿的咀嚼作用和舌的搅拌作用。三支试管,两个对照实验。一支试管作为实验组,另两支试管作为对照组。如果模拟牙齿的咀嚼功能、舌的搅拌功能并加入唾液,滴入碘液后,实验组的试管内没有变成蓝色,说明馒头中淀粉的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如果变成蓝色,则说明淀粉没有被分解,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没有关系。

(二)实验变量的控制

两个对照实验。一个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唾液,实验组内加入唾液2ml,对照组试管加入2ml清水。另一个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馒头块的状态:实验组的馒头块用刀切碎,放入试管中并震荡试管,对照组的馒头块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整块放入试管中,并且不震荡试管。

(三)实验方案实验材料用具:馒头块(三小块等大)试管(三支)烧杯(三个)盛唾液的小烧杯滴管温度计石棉网三脚架碘液小刀小木板

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拌匀(模拟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C块不做任何处理。

2.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之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

3.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3)号,然后做如下处理:

将A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中,注入2ml唾液并震荡试管;将B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注入2ml清水并震荡试管;将C馒头放入(3)号试管,不震荡。将三支试管一起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4.5-10分钟后,取出这三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然后,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四:实施计划

按确定的探究计划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可见,(1)号试管中没有变成蓝色;(2)号试管变成蓝色;(3)号试管中的馒头块部分变成蓝色。

五、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分析实验现象,(1)号试管中滴入碘液后,没有变成蓝色,说明试管中已经没有淀粉,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了,麦芽糖没有遇碘变蓝的特性,所以滴入碘液后不变蓝。(2)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和馒头碎屑,水没有消化淀粉的作用,因此,滴入碘液后,馒头碎屑中淀粉遇碘变成蓝色。(3)号试管中只有部分变成蓝色,说明馒头与唾液的接触不充分,只有部分淀粉被分解。由此,得出结论:说明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系。因为上述活动模拟了消化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1)号试管中的馒头接触到了足量的唾液,并被消化。

第三篇:《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教学反思

1)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放和收

新教材中探究活动较多,旨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多角度多渠道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科学素养,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取知识。探究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一段时间的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后得出结论;有的则要求学生课堂上完成整个探究实验的全部过程。本节课《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就是属于后者。短短一堂45分钟的课,要完成整个探究实验的全部过程,有一定的难度;45分钟,也不可能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此时教师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放和收的关系,教学设计上应有所取舍,有所侧重,要明确本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哪几方面的能力、教学时间安排上侧重于哪些部分。针对初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年幼,很难要求他们在课堂上短时间内凭空想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探究实验方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资源,组织学生针对书本上的实验设计进行讨论,明确实验原理。在此基础上,再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设计自己有创意的探究实验。教师将重点放在实践体验过程和交流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使知识得到内化,在交流中展示学习的收获,得到老师和同学肯定。

2)设计开放式的实验场地

开放性实验场地的设置可以给学生提供选择和处理实验材料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科学的严谨态度。教师在进行本节课的实验设计时,将所有的实验器材放置在实验室的两边,(刻意设置了两个实验陷阱:100摄氏度、37摄氏度的水浴、0摄氏度的冷水;大小不一的试管)让学生自主地选取器材进行实验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利于创新的实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选取了大小不一的试管;有的几支试管都没有贴标签;有的将试管都放入了100摄氏度的高温水浴中。有的在参考书本的设计上有所创新:在试管中加入了大约1ML醋,发现唾液在酸性环境中,作用降低;加入了一半唾液一半清水,发现唾液的浓度会影响淀粉的分解;有的直接在口腔中进行,发现在口腔含着的馒头分解的速度比在口腔里用牙齿咀嚼、舌头搅拌后的馒头分解的速度慢……

探究实验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全班同学统一的结果,而重在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在实践中获得具体的经验体会,让学生懂得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发挥,这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

3)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再运用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良性循环,利于迁移能力的培养。教师平时应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体验有所了解,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同时还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地运用知识,学以致用。本节课开始就是从平时我们咀嚼馒头会感觉到有甜味,引入问题:“馒头为什么会变甜?”“馒头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吗?”“什么使馒头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验得出:馒头在口腔中发生变化是与唾液的作用、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都有关。在最后又提出:“为了让唾液、牙齿、舌头在口腔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平时吃饭时要注意什么?”(学生答:细嚼慢咽!)。在实验中有同学发现唾液稀释后,对淀粉的分解作用降低,从而得出:“平时吃饭时,不要一边吃饭,一边喝水,不利于消化。”……问题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应贯穿整个探究实验过程的始终。

4)体验成功,鼓励创新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初一学生年纪小,好奇心强,而好奇心正是创造性思维的萌芽,表现为探究过程中的“好问”。对于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要及时进行捕捉,予以保护,并使之深化。例如:本节课中有学生问道:“加入醋,唾液还会起作用吗?”、“唾液如果变稀了,对淀粉分解有影响吗?”、“不放在水浴中,直接在常温下进行实验有什么不同吗?”“可以直接在口腔中进行实验吗?”……此时教师可以不直接回答,而是鼓励他们用实验去验证。对于这些有创意的想法,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敢于创新、乐于创新、积极创新的学习氛围,拓展创新意识的培养空间,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对于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教师不应随意地进行否定,要善于引导学生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问题,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肯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例如:本节课中有一组学生将三支试管全部放入100摄氏度的热水中加热,10分钟后滴加碘液发现三支试管全变蓝了,与别的小组实验结果都不同时,他们很失望,认为自己失败了。这时候教师并没有否定他们,而是微笑着拿起这三支试管,请全班同学一起帮他分析“为什么这三支试管都变成了蓝色?”经过讨论分析后得出:原来他们将试管全部放入100摄氏度的水中加热。这时老师又问:“从他们的结果中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学生回答:“唾液在高温下不能使淀粉分解。”老师:“虽然这一组同学模拟的不是口腔中的环境,但是却意外地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知识:唾液在高温下不能使淀粉分解。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表示感谢!同时老师也希望你们再尝试如果将它们放入37摄氏度的温水中又会有什么不同?好吗?”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探究实验过程是学生实践体验的过程;是学生创造意识得到发挥、创造能力得到培养的过程;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有独到的设想、与众不同的创意,允许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失误”,杜绝从语言或行动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使学生“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努力创造新情境、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反思《《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学反思》一文

第四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案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案

南阳市二十二中 白霞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引起馒头在口腔中变甜的因素。通过实验,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和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并培养钻研、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知道淀粉在口腔中发生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唾液的分泌、温度、咀嚼的时间等都有关的生物学基本知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七年级上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已知淀粉的检验方法、水浴加热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知道淀粉在口腔中发生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唾液的分泌、温度、咀嚼的时间都有关。

技能目标:

1、学生学会如何设计探究实验来检验自己的假设。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与人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验和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

2、体验合作的快乐,形成团队精神。

3、培养钻研、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实验的设计 教学难点:实验结果的分析

五、课前准备

实验用具:大烧杯,小烧杯,试管,试管架,量筒,碘液,凉水,热水,研钵,小纸槽,温度计,标签纸,刀片,馒头,凉水,热水

六、课时分配 1 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做出假设(5分钟)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在此要通过实验来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馒头是我们北方人的主食,在口腔中遇到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后、唾液的混合后会越变越„„

生:甜。师:实验是对自然现象的模拟,那么在口腔中,有可能使馒头变甜的因素有哪些呢?请你说出一种因素并说明理由。

生1:因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没有甜味,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后就有甜味。所以,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生2:我认为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也有关系。因为饿极时的狼吞虎咽就感觉不到甜味。

生3:我认为与时间、温度也有关系。口腔温度为37度。

师:同学们推测出了四个变量(板书:唾液、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时间、温度)有可能与馒头变甜有关系,但是你的推测再合理,也有可能是错误的,它是否成立,必须经过验证。如果对每一个变量只做一次实验,结果可靠吗?

生:不可靠。师:那怎么办?

生: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设置重复组。

师:为了使我们的实验更加真实,并且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我们每四个小组作为一组,探究一个变量。下面分组:第1--4组:变量唾液,第5--8组:变量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第9--12组:变量温度;第13--16组:变量时间,分组初步制定计划。时间5分钟,5分钟后由本组组长向大家介绍本组的实验设计。交流的内容包括:1.本小组验证的问题是什么? 2.实验设计的原理是什么?3.如何控制变量?4.采用怎样的模拟方法? 5.在实验过程中如何保持水温不变?6.预测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二、小组讨论,制定计划(10分钟)

每小组分别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展示时要求学生在讲解的同时将实验方案以图解的形式画在黑板上,将条件处理相同之处用“√”标记,将不同之处用“X”标记,便于其他学生在观察时清晰直观、一目了然。先由本组同学对实验方案进行补充、完善,再由其他小组同学质疑、纠正,教师教师适时指点,使问题一一得到解决。

1、我们组探究的问题是“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有没有关系。” 变量是:唾液。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看有无唾液的实验现象如何。对照组和实验组除了一个有唾液,一个有清水外,其余条件都相同。对照组编号1,实验组编号2,。预测的实验现象是: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同时投影本组实验方案)。37度水温的控制方法:用向凉水添加少许热水的方法量控制37度水温。

2、我们知道人是恒温动物,我们组考虑用手温代替水温,比较环保。生

3、我们组探究的问题是:“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有没有关系。”变量是: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有没有关系。实验原理和他们一样,我们实验组编号3,实验组3与对照组1不同的地方是不加馒头碎屑,加馒头块。预测实验结果,3号试管馒头块与唾液接触的部分不变蓝,切开后内部滴碘液变蓝。

4、我们组探究的问题是:“馒头变甜与温度有没有关系。”变量是:温度。我们实验组编号4,实验组4与对照组1不同的地方是温度为60度高温。因为高烧的时候吃饭没有味道,所以我们预测实验结果是4号试管淀粉酶在高温下失去活性,加滴碘液后应变蓝。

5、因为做面汤会做糊,我们组认为高温下淀粉会变成其他物质,这样即使淀粉酶在高温下失去活性,滴加碘液后也有可能看不到变蓝的现象。所以,我们组另外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60度温度下,两组都有淀粉,但一组加唾液,一组加清水,看颜色变化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说明淀粉酶在高温无活性,如果不一致,说明淀粉酶在高温下还没完全失去活性。

6、我们组探究的问题是:“馒头变甜与时间有没有关系。”变量是:时间。我们实验组编号5,实验组5与对照组1不同的地方是时间为1分钟。预测实验结果是:5号试管因为时间短,淀粉没有完全变为麦芽糖,加碘液后应变浅蓝。

7、实际咀嚼时间没那么长,一般不到一分钟。如果他们组用的馒头碎屑过少,唾液过多,那么也有可能在1分钟内被完全消化。这样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就会一样,导致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而模拟实验要接近真实,所以我们组对照组1分钟,实验组30秒。看蓝色的颜色深浅。

老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勇于创新,使学生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实验方案,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实验前强调一下学生注意不到的细节问题:溶液放至室温后再滴加碘液;搅拌唾液与搅拌清水的竹签不能混用;搅拌要“充分”,不能搅拌一两下就停止了,帮助学生圆满完成实验。

三、实施计划,得出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如实记录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

四、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学生四组为一大组,由大组长展示本组的实验结果,并与黑板上的预测相比较,得出各自的实验结论。教师再将各大组的实验结果放到一起进行比较,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通过观察,你认为对馒头变甜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2.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对于实验现象与预测不一致的小组,教师应引导其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源。

五、回归生活,健康生活

八、板书设计

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

实验目的: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

唾液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37℃ 时间 预测实验结果: ①-7 √ √ √ 5 ② 清水 √ √ 5 ③ √ 馒头块 √ 5 ④ √ √ 60℃ 5 ⑤

清水 √

60℃ 5 ⑥ √ √ √ 1 分组设计实验:第1--4组:①② 第5--8组:①③ 第9--12组:①④ 第13--16组:①⑤

九、教学反思:

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学不应该从对事物的语言说明开始,而应始于对事物的观察。实验是生物教师实施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渠道,所以上好一节实验课非常重要。

实验课前老师的周全的考虑,是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体会到生物课的神奇和魅力的关键。在上课之前,我自己反复做实验,找到最佳的实验材料—干馒头;找出馒头碎屑与唾液的最佳用量;计算反应的最佳时间;记录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为了节约时间与材料,我将干馒头碎屑磨成碎屑、馒头切成方条、脱脂棉制成棉球、玻璃棒换成了竹签;学生分四人一组,指定负责的同学当组长等等,为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做了充分的准备。

过去实验教学的模式通常是:教师按照教材向学生传授有关新知识———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用实验结果验证新知识———老师做概括性总结。这种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本探究实验我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到实验设计、进行实验,以及结论分析等,都是由学生一步一步亲自完成的。在这种过程式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与体验的多了,独立思考与相互间的思维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多了,学生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受到了很好的磨炼,实验设计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第五篇:《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孙妍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有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2.牙齿、舌头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3.牙齿可以分为三种,分别为门齿、犬齿和臼齿,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食物在口腔内部的变化过程,理解牙齿、舌头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2.观察牙齿分布与形状,用简图画出并分类,说说不同形状牙齿的特征与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2.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教学重点: 牙齿、舌头和唾液在消化食物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三种牙齿及其不同的功能。

教学难点: 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分布、形状特征的观察。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食物一份、镜子一面、记录表、餐巾纸等。教师:课件、儿童牙列模型、食物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每天都在吃食物,那么食物进入身体的第一站是在哪里呢?(口腔)那么口腔里有什么呢?(牙齿、舌头、唾液)那么食物进入口腔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要想研究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 老师的方法与你们的相似,但是老师的方法更具体。

二、小组合作、开展实验

Ppt观察活动一

1、先观察面包的原有状态并记录。(每个小组4人,为什么要准备5块面包)

2、将面包咬一口放入口腔,对着镜子咀嚼5次,观察面包的变化,继续咀嚼感受,咀嚼20次后再用镜子观察面包的变化。提示:尽量将面包保留在口腔,最后咽下去。师:明白实验要求了吗?实验结束后,填写实验记录单,给大家5分钟,轻轻拿出实验材料,开始实验。

3、学生汇报

4、我们的发现:是(牙齿、舌头、唾液)让面包发生了变化、师:那么他们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牙齿咬吃面包,舌头搅拌的作用,唾液使面包湿湿的 师:你看到什么现象认为牙齿在咀嚼呢?你为什么说舌头有搅拌的作用呢?唾液的作用呢? 师:通过仔细观察知道了他们的作用,那么食物怎样才能在口腔里发生变化呢?(共同作用)面包变得那么碎,那么湿,有什么好处呢?(帮助消化)其实啊!口腔是我们的消化器官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让食物初步消化。接下来我们就重点研究一下牙齿的咀嚼的作用。同学们,你们的牙齿都一样吗? Ppt观察活动二

1、对着镜子从里到外观察:画一颗你印象最深的牙齿。

2、思考牙齿是怎样排列的?

3、那么开始吧!拿出你的卡纸和你的镜子

4、展示学生作品。(有什么共同特点)

5、数一数自己有几颗门齿,几颗臼齿,几颗犬齿。

6、观看成人牙齿,学生数一数,分一分。总结。门齿、犬齿、臼齿长得都不一样,那么他们的作用一样吗?结合生活经验猜测一下他们的作用?大家先看一段视频(ppt)(1)学生猜测(2)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老师邀请一名同学来吃一吃香蕉,其他学生观察,他是怎么吃得?吃苹果?牛肉干?蚕豆?

三、拓展延伸 吃了这么多的食物,但是这些食物会把残渣留在口腔里,如果不及时

清理会怎么样呢?(蛀牙图片、数据分析)该如何保护牙齿呢?

四、归纳结论

下载“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的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 的消化过程。 2.牙齿、舌和......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学习上一课《食物在体内旅行》,学生知道了食物在体内旅行的第一站是口腔。本课的教学将学生引入到口腔的结构与功能的......

    在实验教学活动中

    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大邑县苏家镇学校张学明 在进行实验教学中,利用多种小活动、小制作让学生自主选择,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的发展创......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实验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实验教学设计 雍守喜 实验内容: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实验名称:(一)混合沙和豆子的分离。(二)加热白糖的变化实验班级:六(2)班实验设计......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反思)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课后反思 陕西省旬阳县城关小学李 洁 我执教的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第四单元的第六课,将学生从对消化系统的整体认识引入到一个具体的消化器官——口......

    在变化中寻找自我

    在变化中寻找自我——《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 《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一则寓言故事,主要写了四个人物(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两只小老鼠,匆匆和嗅嗅)在迷宫中寻找奶酪。两只小老鼠......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体验快乐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体验快乐 初中化学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是化学课的魅力所在。化学实验课以其直观、鲜明、生动的实验现象,能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新知识,对所涉及到的知识记忆比......

    实验教学设计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的第十单元《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本堂课主要是为了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