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型德育课[小编推荐]
宽厚待人(微型德育课教案)
一、执教者:邗江区头桥中心小学 五(4)班
朱冬梅
二、上课地点:本班教室
三、开课背景:教师发现有的学生在与别人相处时在小事上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
四、开课时间:晨会课10分钟
五、教学目的:通过本课,让学生懂得待人宽百要诚恳、友善,在小事上不计较,能谅解别人,不要得理不饶人。
六、教学过程:
1、列举事例、导入新课。
(1)同学们,前几天在班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王刚进教室发现自己的书掉在地上,而且上面还被踩了一脚,这时教室里只有林红一个人。王刚冲着林红大声喊:“讨厌!眼睛看什么呢?”林红回过身说:“不是我踩的。”王刚更生气了,冲着林红直瞪眼。林红拿起书举到王刚的眼前:“看看看!这根本不是我的鞋印!”这时,王刚发现这鞋印真的不是林红的,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林红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怒视着王刚:“凭什么冤枉好人?走!咱们找老师评理去。”
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对林红的做法怎么看?想一想,结果会怎样?(把学生遇到过的事再现出来,引起大家的思考。学生会觉得林红得理不饶人,这样做的结果给老师带来麻烦,影响同学的团结。)
(2)小结:谁也不愿受到伤害,谁也不愿被冤枉,可是这一切都是由于不理解、或者误会造成的呀,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板书:宽厚待人
过渡:在生活中,一个人怎样对待别人,特别是当别人无意中冤枉了你,或无意中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应当怎样做/是斤斤计较,不依不饶?还是以宽容的态度原谅别人?我想大家应该懂得宽厚待人。
2、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1)夸一夸班上能够做到待人宽厚的人。
(学生联系实际,学习身边的榜样。同时让被表扬的学生谈一谈,自己当时是怎样想的。从而加深学生对观点的理解。)
(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一说,遇到下面情况,自己会怎样做。①当别人错怪了你,未向你道歉时„„ ②当别人无意中弄脏了你的衣服时„„ ③当别人在气头上对你说了气话时„„
(3)小结:宽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人人应当以健康的心理,学会谅解别人,不在小是小非上斤斤计较。办有这样才能使人际关系和谐,增强团结。
3、总结全课
同学们,宽厚待人是一个人的好品质,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大力继承和发扬。一个人有了这样的好品质,就会培养爽朗的性格、健康的心理,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我们一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希望大家都学做待人宽厚的人,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七、教学反思
宽厚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前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亲人们无微不至的关情爱护,有的甚至在娇惯、溺爱中长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受不得一点委屈,得理不饶人,对他们进行宽厚待人的教育,就更为必要了。
教学中,让学生联系实际时,我事先做了调查,抓住典型事例,表扬宽厚待人的同学,说明其好处。对受委曲的同学给予安慰,对得理不饶人的同学进一步具体分析进行教育。这样结合实例分析讲道理,更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第二篇:微型德育课教案
微型德育课教案
一、执教者:XX中心小学 四(2)班 XXX
二、上课地点:班级教室门口
三、开课背景:教师发现一位学生在活动时,由于不小心摔了个跟头,扒在了地上,爬不起来了,部分男生在一边讥笑,并起哄,周围其他同学也都在围观,却没有一个同学上前关心。
四、开课时间:上午大课间活动后十分钟。
五、教育目的:通过本课,培养学生对别人的关爱意识,提高学生的情商,教育学生做一个懂感情的人。
六、课题:关爱,暖人心。
七、教学方法:讨论,分析,归纳。
八、教学过程:
(一)分析事件
1.师:同学们,今天在活动中,老师看到有一个同学由于活动时不小心摔倒在了地上,看到这样的情形老师心里非常心疼,如果换成是你,你希望别人怎么做呢?
生交流发言。
2.师:而部分同学的冷漠和麻木让老师非常吃惊。我们的同学倒在了地上居然没有一个人去关心他,帮助扶他起来,却是在一旁看热闹。同学们觉得这样做对吗?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交流讨论。
师:在别人遇到挫折时我们要学会把自己体验到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这就是关爱。
(二)关爱他人的意义(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要互相关爱呢?)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1.关爱能让他人能很快从痛苦中走出来,并且对你的善意,心怀感激。2.关爱是自身的较高修养的表现,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温暖他人的心。3.关爱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开始,能让社会充满阳光,充满和谐。师:懂得关爱他人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品质,如果没有这些技能的培养,一个再聪明的孩子也只可能被培养成“孤家寡人”式的神童。而这样的品质我们要从小培养。有位哲人说过,要想知道一个民族的未来,看看他们的孩子就知道了。
(三)案例延伸
师:我们在生活中还会遇到哪些事情?又希望得到别人那些的关爱呢? 学生交流发言。
(四)教师总结:我们做事的
第三篇:好习惯 微型德育课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2、认识到好习惯带来的益处,提高学生养成好习惯的自觉性。
3、感受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活动形式:综合表演。活动准备:
1、搜集相关知识,整理相关资料。2、排练节目。3、布置会场。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甲:尊敬的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 合:大家好!
甲:因为有了阳光的照耀,大地才充满勃勃生机。乙:因为有了父母的养育,我们才如此幸福安逸 甲:我们有幸走进了幸福的校园 乙:我们有幸踏进了知识的殿堂
甲: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有最好的老师 乙:我们是快乐的,因为我们有最好的同学
甲:当你陶醉在幸福的愉悦中时,同学你做的好吗? 乙:当你面对父母、老师、伙伴时,同学你做的好吗? 合:五(1)班以《好习惯促成长》微型德育课现在开始!
(二)、具体过程:
1、猜一猜。
下面请大家猜一猜:我是谁?
甲: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和你最亲密。乙:我不是你的手脚,但我最听你的话。甲: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乙:对失败的人来说,我是坏蛋。甲:我到底是谁?
全班齐:我就是习惯。
乙:亲爱的队员们,一位哲人曾说过: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充分说明了习惯的重要,因此,我们要在知对错的前提下,仔细观察,认真积累,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以好习惯为荣,以坏习惯为耻。我们的口号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要我们努力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将来一定能够成就大事业。
2、习惯的定义。
乙: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习惯吗?
生1:我来告诉大家,我们通过查阅新华字典,知道了习惯就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养成的行为,如,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这就是一种习惯。乙:讲得真好!
生2:我认为习惯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如,我写作业时总爱趴在桌子上,有时自己也想改,可总是管不住自己。
乙:说得真不错!
生3:我认为习惯是一种自觉的行为,老师告诉我们要做好课前准备,所以每节课前我都自觉地这样做。
甲:说得对极了!
3、说一说:好习惯。
乙:大家说得都不错,其实每个人都有习惯,有的是好习惯,有的是坏习惯,谁来说说你有哪些好习惯?
生1:我做完作业就帮家长做家务。甲:这是对的,它是爱劳动的好习惯。生2:我一有空就看课外书。
乙:这是对的,它是爱读书的好习惯。
生3:我每天早晨起来都到室外进行体育锻炼。甲:这是对的,它是爱运动的好习惯。
生4:我从来不乱花钱,爸爸、妈妈给我的零用钱我都把它攒起来,然后买学习用品。乙:这是对的,它是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甲:其实这些习惯都是对的,相信这些同学都会为自己有这样的好习惯而感到光荣,同学们,你们说对吗?
全体:对。
甲: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一个好习惯大约需要21天72次行动才能养成。乙: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的力量就越强。
4、说一说:坏习惯。
甲:那你有哪些坏习惯呢? 生1:我早上不爱起床。生2:我上课时爱做小动作。生3:我课间爱与同学打闹。生4:我遇到困难就退缩。
甲:这些坏习惯都是错的,它对我们自己和整个集体有很大的危害呢。
7、看一看、想一想。甲:接下来让我们关注一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我们一起看看这些现象你熟悉吗?你觉得他们做的是对还是错?
乙:让我们各个小队比一比,同学们可以在接下来的抢答中展示你的风采!(表演学生在校生活片段,学生抢答)甲:情景一
课后,有的同学在走廊里玩。他们这样做对吗? 乙:情景二
做值日的时候,有的同学认真打扫。他们这样做对吗? 甲:情景三
做作业的时候,有的同学的姿势很端正。他们这样做对吗? 乙:情景四
上课时,有的同学在做小动作。他们这样做对吗? 甲:情景五 下课时,有的同学自觉关灯。他们这样做对吗? 乙:情景六
早上,有的同学上学迟到。他们这样做对吗? 甲:情景七
遇到问题时,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他们这样做对吗?
8、集体交流。
乙:同学们说的真好,好习惯需要培养,坏习惯需要改正,想一想,我们班哪些同学的好习惯值得你学习呢?现在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学生说)
乙:是啊!好习惯会帮助我们收获知识和智慧,成为开启我们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作为学生我们就应该从小养成热爱学习的好习惯。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第三小队的《小学生学习习惯儿歌》。
1)、小学生,爱学习,养成习惯终受益; 2)、早晨起,不懒睡,背着书包上学去; 3)、见同学,问声好,团结友爱讲礼貌; 4)、见老师,行个礼,尊师重教讲礼仪; 5)、课堂上,专心听,基础打牢成绩好; 6)、勤思考,善动脑,积极发言才聪明; 7)、做笔记,细整理,积少成多知识广; 3)、写作业,用心记,炼就本领比高低; 8)、课堂外,多阅读,博览群书采信息; 9)、晓天文,知地理,人见人爱有志气; 10)、好习惯,早养成,自强奋进有活力。合:好学生,爱学习,远志博学数第一。
13、小结。
甲:让我们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乙:学会辨别对与错,让好的习惯永远与我们做好朋友吧。
甲:同学们,看到了吗?老师笑了,因为好习惯会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下面请辅导员老师为我们讲话!
(三)、结束。
1、班主任总结。
班主任老师:同学们,通过本次微型德育课我们齐心协力,从改变细小的不良习惯做起,从一点一滴的言行举止做起,从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做起,老师相信今天一个好习惯,将会成就明日辉煌的你。孩子们,祝你成功!
2、宣布微型德育课结束。
甲:同学们,好习惯就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伙伴。乙: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起,好好学习规范守则。甲:让好习惯伴我们一路成长,受益终生。
乙:为了我们的校园更美丽,班级更进步,现在就让我们种下一个好习惯吧!合:五(1)班以《好习惯,促成长》微型德育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和同学!
第四篇:爱护公物从我做起微型德育课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
一、执教者:徐进
二、开课地点:五(3)班教室
三、教学目的:通过这节课的教育,结合学校三月文明规范月活动主题“重习惯养成,做文明使者”,积极引导学生养成爱护学校公物的良好风气。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齐读课题,爱护公物,从我做起
师:什么是公物呢?
公物,即公共物品,包括公众的物件、设施或场地等。
• 举例,物件:桌椅、书柜、门窗、墙壁等;
• 设施:多媒体设备、体育设备、实验室设备、消防设备等;
• 场所:教室、实验室、操场、草地等。
(二)讨论
师:请你说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爱护公物的人和事。
生:汇报。
师:观察你自己的课桌椅,看看有没有损坏的情况。这些损坏的课桌椅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哪些不便? 生:讨论交流发言
1、公物是学校的财产。
2、爱护公物是关系到我们切身利益的事情,损坏了需要我们自己花钱赔偿。
3、爱护公物反映一个人的基本道德素质问题。
师:交流一下你平时看到的损坏公物的行为。(观察图片)
师:怎样做一个爱护公物的小使者?
师:爱护公物应该做到:
生齐读:1.不在公共设施上乱涂乱画,保持其整洁、完好。
2.在图书室,阅览室看书,做到不在图书刊物上涂写,撕页和污损。
3.在公园草地游玩,要爱护花草树木,不践踏,不攀折,不在花坛、草坪乱丢果皮纸屑。
4.节约用水,在公共场所用水后,要关紧水龙头。
5.使用公共电话亭或其他公共设备时,要像对待自家财物一样小心仔细,保护公物完整无缺,不乱踢乱摔,更不能把公物占为己有,甚至偷盗回家。
生:爱护我们的校园、爱护校园里的一切公共财物, 是一个人自身道德修养的体现, 也是社会公德在校园里的体现,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作为小学生来讲, 我们应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来要求自己, 做一个好学生、好公民。爱护公物是全体同学生活和学习的需要。校园里的一切设施, 都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公共设施, 是让我们学习和生活更方便的设施。
(三)倡议总结
师:好,那我提出“爱护公物,从我做起”的倡议,请班长带领我们大家一起读一下这个倡议。班长领读: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不在墙上,留下足迹;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课桌文化,写着无趣;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一花一草,欣赏爱惜;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电灯水龙,人走关闭;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文明道德,我们牢记。
(四)总结
师:同学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用心去爱护所有的公物,让我们人人都有一颗公德心,成为一名文明小使者!
第五篇:提高微型德育课实效性方法初探
提高微型德育课实效性方法初探
邗江区槐泗学校严美珍
传统模式下的德育课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灌输教育,往往重知识轻能力、重认知轻情感、重结构轻创新,忽视了青少年学生在这一阶段的特殊学习心理特点,缺少春风化雨般的“化育”过程。于是,一种全新的,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时间短,切入点小,容易组织,也容易见效的,具有针对性、鲜活性、创造性、参与性特点的德育课程模式——微型德育课,就应运而生了。
从班主任的角度实践以后,我觉得微型德育课的确是班主任的好帮手,它不但占用时间少,而且如果方法得当也确实能收到相当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若能长期坚持,学生还能逐步养成主动发现班级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的好习惯。结合教学实际,我对提高微型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重视发挥教师教育主导的作用。
德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认同教育者所倡导的对社会、对事物、对人生的观念,并内化于自己的观念体系中,成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过程必须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体验、感情的积累和行为的实践才能完成。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道德教育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育目标极为“理想化”,可教育效果却如隔靴搔痒,有人称之为两张皮现象,很多学生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因此,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作为教育主导的作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好的切入点,才能实现德育的效果。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长期有耐性地关注每一个学生随时的思想动态,更需要我们善于把握与学生日常交往的过程中的每一个可能存在的教育契机。
记得一天下课,我巡值时发现我班小刘和同学闹着玩,可能是对方不小心弄疼了他,他随即恼羞成怒地说:“你甩啊,我马上砍你!”当时,听到他说的这句话,我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小刘在其他同学的提醒下,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马上自我解嘲地说:“我是说着玩的!”事后,我找到他,和他聊了起来。他的回答证实了我的猜测,他不仅喜欢看警匪片,而且结交了有不良行为的中学 1
生。由于他自身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缺乏一定的审美能力,又缺乏来自家庭方面的教育引导,因此,认为说黑话、脏话、粗话很酷,很帅,便盲目模仿,更糟糕的是,他的这些不良语言在他的不良伙伴那里获得了强化。为解决他的问题,首先,我帮助小刘明白要有选择地收看电视节目,在收看的过程中,还要增强辨别能力,分清哪些能学,哪些不能学。接着,我又通过电话及时和他的父母取得了联系,就他看电视和交朋友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第二天的晨会上,我采用讨论的方式,帮助全体学生明白应该怎样科学、合理地收看电视节目,并且发出号召:“看健康节目,健康成长;说文明语言,做文明人。”最后,我还加强了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开设了课外阅读指导课,用好书去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
二、重视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德育课的理论性比较强,所讲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如果生硬说教,必然收效甚微。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由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服从和服务于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以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最优化。所以,教师在教案的设计、知识的传授、重点的讲解、难点的突破、能力的训练以及情境的创设等方面都要灵活多变,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疑问,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设疑的问题难度适中,由浅入深,问题有新颖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认知心理。
例如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好朋友,我请两位同学表演完小品《朋友》后问:每个人都有好朋友,假如你就是小品中的人物,当你发现好朋友做错了事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好朋友呢?设疑导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摆在学生面前,使他们疑中思,“山重水复疑无路”,思而明,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此外,微型德育课教学还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积极引进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吸引学生,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比如组织辩论赛、分组讨论等等,让学生感到德育课不是假大空,的确对自己有帮助。
三、重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切不可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淡化甚至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积极、主动地思考。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独立思维能力,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曾听过一节一年级的微型德育课,这是一次借书习惯的培养课。一般的老师也就是领着学生说说议议,但是这节课给我眼前一亮,主要谈的就是如何来借书,书如何摆放,如何整理书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这样的习惯是有必要。在课堂上老师没有高谈阔论,更多的是师生的互动,都是在研究学生怎么做,这样做行不行,那样做行不行,师生在点评。我们从课堂上看到学生从不会借到会借,从不会整理到会整理。这样的课实在,也有很强的针对性。
总之,微型德育课教学可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树立新的德育教学观念。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德育课空洞、枯燥,而会在平等、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在知识、能力和觉悟方面都有所收获,切实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